Workflow
全球文明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系列全球倡议彰显中国的天下情怀”——访约旦共产党总书记法赫米·哈图特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05:30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2] - 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全球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 [2] - 中国在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4] - 中国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4] 中国全球倡议与合作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4] - 中国通过金砖合作机制、亚投行等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往来,约旦同中国已经签署了合作文件 [5] - 中国是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约旦希望加强对华化工产品出口,并欢迎更多中企来约旦投资 [5] 中国式现代化与多极化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同世界开放合作、统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道路 [5] -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5] - 中国在同阿拉伯国家交往中秉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阿拉伯国家视中国为可靠合作伙伴 [5]
睦邻友好之道 发展共赢之路(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21:21
中国—中亚峰会成果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前景更加广阔 [2] - 中国长期致力于睦邻友好,注重与邻国分享发展机遇,中亚各国渴望与中国发展关系、加强合作 [2] - 中国正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新路径 [2] 机制完善与合作平台 - 中国—中亚机制不断完善,已成为欧亚大陆区域合作的重要标杆和互利共赢的成功典范 [3] - 自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关系持续巩固,务实合作加速推进 [3] - 合作平台覆盖领域不断拓展,从经贸拓展至安全、人文、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 [3] - 中国—中亚机制发展快、合作实、成果多,得到中亚各国高度认可 [3] 具体合作成果 -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安全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已取得一系列具体成果 [4] - 中国—中亚机制近年发展迅速,涵盖领域广泛,项目落地速度快,推动中亚从"资源走廊"迈向"价值高地" [4] - 首届峰会上达成的农业合作意向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包括深挖农业合作潜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技术人才交流等 [6] 民生领域合作 - 中国与中亚国家积极推进教育、减贫、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合作,推动双边关系从国家战略向民众层面延伸 [7] - 乌兹别克斯坦贫困率已从2023年的11%降至2024年的8.9%,借鉴中国减贫经验 [7] - 中国在中亚设立"鲁班工坊""孔子学院"以及高校分校,为当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培训 [7] 贸易与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额已达94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中亚首要贸易伙伴 [9] - 哈萨克斯坦对华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涵盖农业科技、加工流通、口岸检疫等多个环节 [9] - 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区域货物流通效率,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一期已正式启用,跨里海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10] 新兴领域合作 -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 [11] - 阿斯塔纳峰会将进一步激发中亚国家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期待 [11] - 双方联合打造的"中间走廊"将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11]
中国驻朝鲜使馆举办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8 07:11
活动背景 -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举办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招待会 [1] - 现场播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发表的视频致辞 [1] - 约60人参加招待会,包括朝鲜外务省、文化省相关部门负责人,多国驻朝使节,中国驻朝媒体代表 [1] 中方表态 - 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表示中国在联大发起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实践 [3] - 强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 [3] - 呼吁顺应历史潮流,用文明对话点亮人类和平与发展之路 [3] 朝方回应 - 朝鲜外务省副相金仙景赞赏中方倡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对推动各民族和文明间交流合作的贡献 [5] - 表示朝鲜党和政府一贯立场是深化发展朝中传统友好关系 [5] - 愿同中方一道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实现国际正义 [5] 国际反响 - 与会嘉宾赞赏中方首倡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 [7] - 一致赞同国际社会应推动不同文明和民族间的对话 [7] - 认为应促进文明和谐共存,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7]
“儒伊文明对话会”聚焦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网· 2025-06-17 01:11
会议背景与主题 -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共同主办"儒伊文明对话会"在吉隆坡举行 [1] - 主题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 [1] - 中马两国近百名学者参与 [1] 核心观点与致辞内容 -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强调对话会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互鉴,落实中马领导人共识 [1] - 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千年交往蕴含历史经验,加强对话可为全球南方合作与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智慧 [1] - 马来西亚总理夫人旺·阿兹莎期待通过对话化解潜在冲突,秉持和平、自由、仁爱与公正理念 [1] - 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称中马是儒伊文明互鉴典范,智慧之光助推两国"切水不断"的情谊 [1] 学术交流与合作展望 -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奥斯曼·巴卡尔认为对话会具历史意义,期待与国际儒学联合会深化务实合作 [2] - 中马学者探讨儒家与伊斯兰文明的共通点,回顾"伊儒会通""回儒对话"历史经验 [2] - 学者从多视角讨论深化文明对话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路径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候选人: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文明对话开辟空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6 08:40
全球文明倡议与教科文组织使命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与教科文组织使命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倡议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路径 [2] - 教科文组织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国际合作,为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当前全球治理面临多重挑战,教科文组织更应发挥关键作用 [2] - 全球文明倡议与教科文组织"为不同文明对话开辟空间"的核心追求高度契合,世界文化遗产评选不仅让当地民众受益,更让各国通过历史文化相互认知 [3] 文明互鉴的具体实践 - 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在推动文明互鉴的理念上高度一致,以"丝绸之路青年之眼"摄影大赛为例,该赛事通过摄影艺术搭建起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的桥梁 [2] - 中国拥有59项、墨西哥拥有35项世界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资源应成为各国对话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互鉴共享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2] - 在世界极化加剧的背景下,构建对话机制尤为重要,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在社会人文领域有合作经历 [3] 科技伦理与全球倡议 - 中国在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积极投入教育与科研合作,实践成果显著 [3] -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具有前瞻性意义,教科文组织需着力确保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伦理基石之上 [3] - 必须审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警惕数字平台被用于传播虚假信息或实施攻击行为,以免加剧世界分裂风险 [3] 教科文组织的未来挑战 - 需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三大支柱强化文明对话,以应对多边主义信任危机等全球性难题 [3] - 下届总干事最终人选将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43届大会上确定 [3]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阿斯塔纳峰会将讨论多领域合作
环球时报· 2025-06-15 22:52
中国—中亚峰会合作成果 -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双方合作成果显著 贸易额达创纪录的948亿美元 [1] -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 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 [1] - 合作领域涵盖经济贸易 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等 成果清单逐步落实 [1] 第二届峰会预期议题 - 预计讨论国际局势 地区稳定 安全 经济合作 贸易 气候变化 物流等议题 [2] - 重点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间走廊)建设 [2] - 数字化 人工智能 计算机技术 基础设施现代化成为新合作方向 [2] 合作机制与理念 - 中国—中亚峰会机制提供高效合作平台 六国领导人展现政治诚意 [2]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 中国分享发展潜力 促进共同现代化 [2] -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影响国际关系 [3] 区域组织协同效应 - 上合组织创始国包括中亚四国 秉持"上海精神"推动多领域合作 [3] - 互信 互利 平等 协商等理念贯穿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 [3]
习近平主席引领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金句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52
中国—中亚峰会核心成果 - 深化战略互信,在主权、独立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明确支持,构建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4][5] -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在前列,释放经贸、能源等传统合作潜力,打造金融、农业等新增长点 [7][8] - 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实现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全覆盖 [9][10] 经贸与投资合作 - 出台更多贸易便利化举措,举办"聚合中亚云品"主题活动,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9] - 扩大产业与投资合作,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支持建立能源发展伙伴关系 [10] - 加快发展战略对接,鼓励高新技术合作,保障地区粮食安全 [10] 安全与地区稳定 -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 [11][12] - 深化边境管控、网络反恐等多领域合作,共同筑牢地区安全防护网 [14] - 坚定支持中亚国家维护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支持其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 [15][16] 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 [16] - 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加快互设文化中心,推进妇女、智库等领域合作 [18][19] - 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 [17]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 2025-06-15 12:08
中国-中亚峰会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将于6月16日至18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 [1] - 峰会旨在擘画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新蓝图,推动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1] - 两年前首届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 [1] 历史渊源与战略合作 - 中国与中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 [2] - 30多年前中国率先同中亚国家建交,开启双方交往合作新纪元 [2] - 10多年来习近平主席与中亚国家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推动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3] - 中国已同中亚五国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 [3] 经贸与基础设施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创纪录的948亿美元 [3]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来,中吉乌铁路项目、原油天然气管道、中亚班列等现代互联互通项目加速形成 [3] - 阿拉木图光伏电站、杜尚别2号热电厂等基建和民生合作项目落地开花 [3] - 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持续培育 [3] 安全与人文交流 - 中国与中亚国家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4][5] - 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在中亚国家落地生根,推动教育合作 [5] - 中国成为中亚国家学生留学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国热""中文热"持续升温 [5]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顺利开行,促进民间交往 [5] 多边合作与国际事务 - 中国与中亚国家主张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反对"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 [6] - 在联合国、上合组织、亚信等多边机制内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协作 [6] - 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6]
第二届南亚汉学家大会聚焦文明互鉴和区域合作
新华网· 2025-06-14 02:02
会议概况 - 第二届南亚汉学家大会暨中斯学者文明对话会于6月11日至13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和凯勒尼耶两地举行 [1] -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不丹等国的数十位知名汉学家以及斯里兰卡政界人士、高校师生等200余人 [1] 会议主旨 -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强调大会呼应文明交流对话的迫切需求并彰显中国与南亚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1] - 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的意义在于促进民心相通、密切友好往来提升民生福祉推动地区发展 [1] - 斯里兰卡国家行政部长钱达纳·阿巴亚拉特纳指出文明对话有利于凝聚合作共识促进民心相通应对共同挑战 [1] 会议活动 - 开幕式上举行了世界汉学中心斯里兰卡汉学家理事会成立仪式和《中斯<米胶协定>议会辩论》三语版新书发布仪式 [2] - 活动除主旨论坛外还设有四场平行分论坛 [2] 主办单位 - 活动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担任学术指导单位世界汉学中心、斯里兰卡凯勒尼耶大学和斯里兰卡中国合作协会联合主办 [2] - 首届南亚汉学家大会于2024年1月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 [2]
“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音乐会在西班牙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09:10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音乐会,主题为"超越国界,连接心灵——用音乐与世界对话",旨在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1][2] - 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主办,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马德里旅游办事处、中国交响乐团承办,联合国旅游组织、西班牙文化部、西班牙国家音乐厅协办,中国银行提供赞助支持 [2] - 活动吸引了西班牙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媒体等各界人士及华侨华人近700人参加 [2] 活动意义 -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贺踊指出,活动展现了国际社会对和平、包容、理解与合作的共同追求,期待成为中西深化交流、增进友谊的新起点 [2] - 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刘士军表示,活动对于消除歧视与偏见、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间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是文化促进世界和平的有力见证 [3] 活动内容 - 音乐会由中国交响乐团紫禁城弦乐四重奏演绎,曲目涵盖中国传统乐曲和西方经典作品,包括《金蛇狂舞》、《茉莉花》、《赛马》和贝多芬c小调第四号弦乐四重奏等 [3] - 作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还将举办中国青春音乐题材影片《闪光少女》放映活动,进一步促进文明对话和民心相通 [4] 活动效果 - 音乐厅内气氛热烈、掌声雷动,许多西班牙观众表示中国传统音乐所展现出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令人震撼与感动 [3] - 活动以音符为媒、以乐谱为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搭建起心灵深处的对话平台,让中西两种文明在艺术与情感的共鸣中增进理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