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一院一景引客 方寸之地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行业发展趋势 - 庭院经济成为热门发展模式 村民自掏腰包改造院子 涵盖民宿 餐饮 热带鱼养殖 研学 花梨沉香加工等多元化业态 [2] - 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800万元 去年33个院子开业实现营收突破1100万元 [2] - 已带动解决就业186人 参与建设者中六成以上为返乡大学生 [2] 业务模式创新 - 通过改造闲置院落形成特色经营空间 如将废品回收站改造为休闲小院 将厨房前院改造为开放书屋 [3] - 发展农旅融合路径 各式院落带动餐饮街 特色街发展 并与周边自然资源 旅游点位形成联动 [2] - 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典型案例如咖啡小院结合田园风光 书屋小院提供阅读空间 烧烤小院提供团建服务 [1][3] 运营成效 - 盘活闲置土地164亩 清理垃圾80多吨 消除上百处卫生死角 显著改善村容环境 [3] - 形成生态与商业良性循环 先通过环境整治提升区域吸引力 再导入消费客流 [3] - 个体经营户通过自主投入(如自购草皮木料 自制桌椅)逐步优化经营模式 根据游客反馈持续调整 [1]
海南积极布局推动热带优异果蔬产业发展,力争今年新增种植面积18万亩
海南日报· 2025-08-11 01:05
热带优异果蔬产业发展现状 -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明善村黄晶果成熟期市场售价达18元/斤 首批2000斤被抢购一空 [2] - 海南已试种成功手指柠檬 嘉宝果 黄秋葵 西甜瓜 黄金木瓜 牛奶凤梨等"新奇特优"品种 [2] - 琼海热带水果之窗基地新试种紫霸王番荔枝 果肉可鲜食或制作甜品 [3] - 海口金棕榈示范基地展示玫瑰释迦 孟加拉醋栗 冰淇淋果等多样化品种 [3] 政府支持与产业布局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在6个市县布局建设7个热带优异果蔬展示示范基地 [4] - 当前已筛选出黄晶果 手指柠檬 燕窝果等品种 推广种植面积超40万亩 [4] - 2024年目标新增种植面积18万亩 2026年目标50万亩 带动产值突破790亿元 [4] - 2024年出台《海南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制定详细发展路线 [7] 品种优化与市场策略 - 海南省农科院培育"桂早荔"早熟品种 比传统品种早30天上市 售价50元/斤 [6] - 安排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凤梨品种调优 推广金钻凤梨 手撕凤梨等新品种 [6] -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优质奇特水果 对价格敏感度低 驱动品种创新 [5] - 传统果蔬如凤梨 芒果因品种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下滑 亟需更新换代 [6] 产业融合与发展模式 - 琼海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结合4A级景区资源 开发巧克力制作 高空威亚等农旅项目 [6] - 鼓励利用退出的园地 林地及庭院空间发展热带果蔬种植 [8] - 建议建立品种展示示范区 举办品鉴观摩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 [7]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当前多数引进品种处于引种驯化阶段 难以纳入国家新品种保护目录 [7] - 面临科研力量薄弱 推广技术缺乏 资金支持不足等产业化难题 [7] - 建议培育龙头企业 强化市场引流 开展绿色认证 申报"海南鲜品"品牌 [8]
金融问需解忧愁 葡萄架下话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5
核心观点 - 江永农商银行通过实地走访葡萄种植户 主动提供金融支持以解决农业技术瓶颈和资金需求 并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1][2] 银行服务举措 - 夏层铺支行深入葡萄园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1] - 客户经理现场承诺对技术改进和设备购置提供及时高效的金融支持[2] - 银行计划继续下沉服务 采用"向下扎根、向上结果"的葡萄藤式服务模式支持乡村振兴[2] 农业经营现状 - 葡萄园占地面积达两百亩 采用分区种植模式且规划有序[2] - 因疏果和水肥管理技术不足 导致部分果实外观不饱满影响品相[2] - 种植户计划布置景观彩灯打造夜间灯光景观 探索夜间采摘农旅融合新模式[2] 银农合作成果 - 银行走访缓解了种植户的资金焦虑 并共同勾勒灯光景观旅游发展场景[2] - 银企双方通过实地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合作关系[2]
(活力中国调研行)花香巧韵赋彩 “香甜美”嘉善有颜值更有产值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2:58
(活力中国调研行)花香巧韵赋彩 "香甜美"嘉善有颜值更有产值 中新网嘉兴8月8日电(左宇坤 吴君毅)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区域面积还没有千岛湖大,却因其独特的区 位成为接轨上海的浙江重要门户。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为嘉善定下 了到2035年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 2024年嘉善的经济体量尚未进入"千亿俱乐部",在县域经济强手林立的长三角地区并不算十分突出。是 什么样的独门绝技使嘉善脱颖而出?从嘉兴县的几个甜、香、美的故事中,我们或许能感知一二。 通过一颗巧克力,巧克力小镇连接了"旅游"和"工业"两个元素。从源头的可可森林溯源,到巧克力生产 线的参观,再到巧克力博物馆讲解和DIY体验,以及规划中的巧克力主题住宿,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正在 形成。 "目前企业员工里60%以上都是周边居民,在旅游和生产旺季会有更多村民来帮忙。2024年我们的游客 量突破100万人次,对周边的餐饮住宿等都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莫雪峰希望,大家围坐在一起做巧克力 的甜蜜时光,可以成为每个来过的人心中的温暖回忆。 除了巧克力的韵味,嘉善空气里弥漫的还有花香。每年4月,热烈烂漫 ...
2025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破32亿 农村旅游市场潜力释放成增长亮点
长江商报· 2025-08-03 23:31
2024年,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的需求升级推动了旅游市场的下沉增量,进一步夯实了旅游业高质 量发展的市场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我国78.2%的农村居民有出游意愿。 农村旅游热的背后,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 进"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项目建设,使得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 城镇居民反向出游。 不仅如此,春季赏花游、农事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新玩法也推动乡村旅游从"看风景"迈向"沉浸式体 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2条乡村旅游线路纳入文旅部推荐名录,推动"赏花经济"从 单一观光转向农旅融合的复合型产业链,涵盖农产品销售、手工艺体验、民宿经济等多种业态。 旅游市场在政策红利、消费热情、产品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加速回暖。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其中,农村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同时, 自1月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文旅消费,2025年1—6月,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 增长15.2%。 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增长30.6% 旅游 ...
从“靠山吃山”到“绿富同兴” 句容青山村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镇江日报· 2025-08-03 23:29
生态治理转型 - 青山村从采矿导致的生态破坏成功转型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文明村镇",修复矿坑为千亩樱花林和景观林 [1][3] - 关停矿山企业并复绿采石宕口,将矿坑改造为2600亩樱花园与300亩景观林,积水低洼地变为小水库 [3] - 铺设6公里污水管网,完成800户家庭改厕,安装300盏路灯,设置76座垃圾房实现动态保洁 [3] 乡村治理模式 - 推行"文化共建积分制",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活动150余次,文明家庭占比超80% [2] - 通过村民议事会(如千年银杏树下会议)推动民主决策,例如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 [2] - 建设法治长廊、防诈课堂,实施移风易俗新规,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2] 文旅产业发展 - 打造"研学+民宿+农旅"产业链,运营6家农家乐和3处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4] - 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2万元 [4] - 依托非遗"西岗酒药"和古戏台等文化设施,年均举办传统节庆、民俗展演250余场次 [2][4] 生态农业经济 - 稻鸭共作生态农场产出有机大米售价24元/公斤,供不应求 [3] - 利用鱼化石等资源吸引长三角研学团,激活沉睡文化资源 [3] - 投资250万元修复"青山八古"(如古戏台、古井),强化农耕文化展示 [4]
行进中国丨乡村振兴看“湘”村
人民网· 2025-08-02 11:09
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 圣峰果业基地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综合营收突破2000万元,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和"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4] - 莲花镇三个千亩种植基地(爱格花卉、圣峰果业、龙洞园林)全年总产值超3000万元,带动就业超200人,近三年累计产量达8000公斤[4] - 茶亭镇2025年油菜花季吸引68万人次游客,带动农旅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通过"花海+艺术+农创"模式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微度假"首选地[4][5] - 茶亭镇红薯粉加工非遗体验工坊年产值近千万元,推出"花田音乐会""汉服巡游"等沉浸式活动[5] 农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浏阳市葛家镇蔬菜基地采用"三层膜保温技术"使早春蔬菜上市提前一个月,智能灌溉系统实现102亩基地仅需5名工人管理[11] - 李世武合作社每年向长沙供应超100万公斤蔬菜,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通过互联网思维打造"小李蔬菜"品牌[11] - 望城区乔口镇蓝塘寺村乡村CEO杨海亮策划中秋灯塔游园会,2天活动吸引游客6万人次,为村民增收约40万元,获得1000万次播放流量[11][12] 基层治理创新 - 长沙县综治中心通过县、镇、村三级多元解纷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劳动纠纷调处成功率提升70%,时间缩短三分之二[7][9] - 夏铎铺镇通过"屋场恳谈会""民情分析会"分级议事制度解决村民用水问题,两个月内完成自来水工程[7] 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 00后李世武放弃城市高薪返乡接手合作社,引入现代营销与超市、电商平台合作[11] - 80后杨海亮利用文旅行业经验为蓝塘寺村设计"798"产品体系(7个核心产品、8个爆品、9条线路),计划打造康养生活社区[11][12]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7-31 21:4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联合10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培育消费增长点[1] - 方案聚焦农产品消费对稳定市场和农民增收的双重作用,推动产业链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1] 供给端优化措施 - 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6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70%,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超6000亿元[2] - 实施扩总量战略:加强四类农产品培育(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有机农产品生态化开发/名特优新产品特色挖掘/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体系)[2] - 促优质举措: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重点建立水果/牛肉等分级标准,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首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发布,重点发力生物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建设/消费扩容[3] 流通体系升级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2024年新建冷链设施2000万立方米,"十四五"新增产地冷库容量98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翻番)[4][5] - 建设重点:产地端完善冷链集配中心,销地端改造菜市场/生鲜超市,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4][5] - 商务部将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促进产销对接[5] 消费场景创新 - 开展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活动,结合体育赛事举办土特产展销[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农事研学/农创市集/非遗体验带动地产地销[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7][8] 消费升级方向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大豆/乳制品),开展特定人群营养科普[8] - 促进产销模式创新:支持营销服务体系构建,整合展会/对接/促销资源[8]
12亿富民产业点亮乡村振兴路|2025连州水晶梨采摘活动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03:40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连州水晶梨种植规模达6.5万亩,惠及2.8万农户,年产量超7万吨,产值突破12亿元 [10] - 水晶梨产业形成"生态、经济、文化"三重价值体系,成为粤北最大种植基地 [10] - 现场向12个乡镇1.3万名老人捐赠5万斤鲜果,体现产业社会效益 [11] 产业链延伸与市场拓展 - 豪爽天然保健食品公司与陈李济大健康产业公司签订深加工协议,提升产品附加值 [15] - 岭南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联合燕喜创新园、太极云平台协会签订产销协议,拓宽销售渠道 [15] - 冷链专线实现鲜果6小时抵达广州,预计今年大湾区销量将有显著增长 [15]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连州农业品牌logo与农产品IP家族宣传片首次发布,整合五大特色农产品 [10][11] - 将水晶梨与长寿水、富硒米等纳入全域营销体系,强化区域品牌协同效应 [11] - 举办"梨想青年、水晶梨进社区"等2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持续至8月30日 [16] 农旅融合与体验升级 - "梨园幻境"夜游活动融合鲜榨梨汁、梨王竞猜、特调茶饮等沉浸式体验 [2] - 推出水晶梨冻、烘焙糕点等衍生食品,延伸消费场景 [5][7][9] - 结合古琴表演与刘禹锡IP真人秀,打造文化体验新场景 [2] 数字化转型与活动创新 - 七位领导共同启动"触屏摘梨"装置,通过虚拟果实展现数字化应用 [16] - 采摘季系列活动包含线上线下多元形式,强化互动体验 [16]
泼水狂欢、特色民俗……沉浸式体验激活乡村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29 10:51
泼水狂欢、特色民俗……沉浸式体验激活乡村消费活力 近年来,乡村游市场持续火热,"可看、可玩、可尝、可买"的农旅融合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福建华安县坪水村,基于当地的泼水习俗,在暑期开展泼水狂 欢活动,吸引不少游人。一起跟随总台记者,去现场体验一下吧。 山区村落气候宜人 民俗体验吸引游客 特色产品丰富文旅场景 坪水村所在的华安县主要有高山族和畲族两个少数民族,所以这里也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民俗展示。 高山族的抛陀螺,这种活动有着祈求丰收的寓意,陀螺转得越快,农作物就生长得越高、越好。 此外,这里还有不少畲族的特色演出,例如竹竿舞,持竿者做出开合的动作敲打出节奏、发出喊声,舞者随之灵活地跳跃。游客可以参与到这些趣味项目 当中,充分地感受民族习俗的魅力。 游客还可以在一旁的市集品尝当地的美食,"米香"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花生、芝麻等为佐料,经过蒸、炸等烹饪工序后,压制切块制成。 "亲水"体验消暑纳凉 坪水村坐落于鹰仔尖山麓,森林覆盖率超72%,海拔680米,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3℃。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为许多游客消暑纳凉、感受美景 的好去处。 虽然是周一上午,但这里还是聚集着不少游客正在进行泼水狂欢的活动。大家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