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

搜索文档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激发爱国热情 汇聚奋进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新华社· 2025-09-04 16:28
激发爱国热情 汇聚奋进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 神和民族力量,在港澳社会引发热烈反响。港澳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 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协力创造美好未来,为不断开创"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激发爱国热情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由约360位香港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在京观礼。他表示,见证国家 以最庄严的方式纪念胜利,深感光荣、自豪和振奋。纪念大会向世界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 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和意志。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率领逾140人代表团出席纪念大会。他表示,受阅部队威武雄壮,各种国 产现役主战装备振奋人心,彰显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这是一场生动的国民教育课。身为中国人,倍感骄傲与自豪。"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说,盛大 阅兵仪式彰显祖国强大的国威军威,坚定了包括港澳台同 ...
香港各界人士:纪念大会凝聚奋斗力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3 14:00
香港保华文化教育科技集团董事会主席 叶国华:我一般看电视都坐着。今天我不是坐着而是站着。因为我用最尊敬的心来看。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是,我 们希望能够跟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能够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带动全球。 香港烟台同乡联谊会会长 盖相宇:作为香港人,我深感抗战精神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英雄的中国 人民必将在伟大的斗争中书写新的英雄史诗。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香港各界人士表示,纪念大会唤起民族记忆,凝聚奋 斗力量。他们表示,香港将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 洪雯: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中央政府始终坚持在合法治理、主权完整同民族复兴前提 下,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我认为香港社会必须坚守国家观念,把历史教训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只有真正从历史中学会团结、奋斗、自强,才能确保香港同 国家同心同步,共同开创未来。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 施清流:抗战的胜 ...
(抗战胜利80周年)澳门各界热议九三阅兵:凝聚民族情感、催人奋发向前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3:35
(抗战胜利80周年)澳门各界热议九三阅兵:凝聚民族情感、催人奋发向前 中新社澳门9月3日电 (记者 郑嘉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3日上午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澳门各界人士观看直播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纪念大会凝聚民族情 感、激发爱国热情、催人奋发向前。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天 上午,澳门特区政府在澳门理工大学体育馆举办观看直播活动。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表示,纪念大会激励人心,不仅凝聚民族情感和激发爱国热情,更强化全民 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和对和平的由衷珍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澳门更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发挥独特优势,肩负起实现自身繁荣与贡献国家发展的双重使命,尤其应进一步 深化与拓展中葡平台的功能,积极推动构 ...
开创港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9-01 21:51
港澳同胞抗战贡献 - 港澳同胞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 积极投身抗日洪流 以家国兴亡为己任[2] - 香港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和转运物资重要枢纽 爱国商人冒险运送药品粮食军需品支援前线[2] - 文化界人士以笔为枪创作抗战作品 唤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关注与支持[2] -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获得香港同胞广泛支持 参与营救文化界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2] - 澳门商界成立赈济会筹集粮食药品送内地 居民倾力救助难民和保护抗日志士[2] - 众多港澳青年奔赴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 部分献出宝贵生命[2] 抗战精神当代价值 - 抗战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坚韧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团结[3] - 作为集体记忆是增强国家认同的最佳教材 展现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3] - 成为港澳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 形成跨阶层跨背景的团结[3] - 与新时代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可转化为攻坚克难开创局面的动力[3] - 以背靠祖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 需坚定定位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3] 港澳与国家发展关系 - 历史证明没有祖国独立就没有港澳安宁 没有民族振兴就没有港澳繁荣[4] - 国家发展為港澳提供广阔空间 面临经济多元化挑战与内地融合机遇[4] - 需坚持命运与国家相连的信念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实践[4] - 国家越繁荣港澳发展底气越足 这是历史逻辑也是现实实践逻辑[4] - 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独特功能优势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所需[4]
美军将领称解放军“2027年前具备夺取台湾能力” 国台办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6:35
地缘政治局势 - 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科顿称中国军队将在2027年前具备夺取台湾能力 这是近年第四位美军将领发出大陆将会攻打台湾的警告 [1] - 两岸军费均呈成长趋势 加之长期缺乏对话 台海局势呈现一触即发态势 [1] - 台湾当局竭力迎合外部势力炒作大陆军事威胁 对岛内民众改善民生福利和避战谋和呼声置若罔闻 [2] 政策立场 - 对台大政方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1] - 国防支出保持合理稳定增长 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保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1] - 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1] 局势根源分析 - 台海局势不稳定和对话机制停摆的根本原因是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2] - 台湾当局不断勾连外部势力以武谋独倚外谋独 这些分裂行径破坏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2] - 美国出于美国利益优先考量 把台湾当成以台制华的棋子 为武装台湾不断鼓噪借口 [2] 两岸关系展望 - 致力于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 希望岛内各界人士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巩固增进互信 加强交流合作 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2] - 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 台湾前途命运需牢牢把握在两岸中国人自己手中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织第二十八次建制单位轮换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14
军事行动执行情况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8月22日顺利完成第二十八次建制单位轮换行动[1] - 轮换出港官兵圆满完成以履行防务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并展示威武文明之师良好形象[1] - 轮换进港官兵进驻前已完成扎实训练和学习并具备履行香港防务的能力素质[1] 社会支持与互动 - 轮换出港官兵通过驻军新闻发言办公室感谢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心与支持[1] - 本次轮换行动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1] 战略目标与承诺 - 轮换进港官兵表示将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1] - 部队承诺严格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驻军法[1] - 驻军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1]
香港福建社团:将进一步推动闽港交流合作
新华社· 2025-08-22 18:11
核心观点 - 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举行第十四届会董就职典礼 强调闽港合作在经贸、文化、创新科技等领域的重要性 并期待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1][2] - 联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推动会员与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服务乡亲和社会 支持"一国两制"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1][2] 组织架构与领导 -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施清流连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 [1] - 联会成立于1997年 会员近50万人 凝聚在港过百万闽籍乡亲力量 [1][2] 合作领域与机制 - 闽港合作涵盖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创新科技、金融、经贸投资、青年交流等领域 [1][2] - 两地政府自2015年建立闽港合作会议机制 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2] 活动与会议 - 就职典礼出席嘉宾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等各界嘉宾及闽籍乡亲逾2000人 [1] - 同日举行"闽港心连心 共创新未来"座谈会 周祖翼与在港乡亲座谈 李家超与周祖翼会面讨论深化合作 [2]
信长星许昆林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
新华日报· 2025-08-20 12:57
苏澳合作框架 - 双方签署推动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加强重大战略对接和产业互补发展 [1][3] - 澳门代表团考察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及信息通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经验 [3] - 两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2] 合作领域与方向 - 江苏省教育厅与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深化高水平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1][3] - 苏澳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3] - 澳门积极借鉴江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共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2]
以更高水平国际化服务强国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8-16 22:30
香港国际化发展 - 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 [1] - 香港需提升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扩大国际"朋友圈",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香港在吸引国际资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高端人才方面展示出独特魅力 [1] 香港金融与产业竞争力 - 香港需对标其他金融中心城市,优化制度设计,应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资本市场生态 [1] - 依托"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引导国际企业和科技企业在港设厂,形成境内外产业汇集合作共赢局面 [1] - 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来港设立制造、研发、数据、物流总部分部,扩大国际化功能、网络和资源 [1] 教育与人才战略 - 强化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成为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地、聚集地 [1] - 在保持与发达经济体联通的同时,深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培育新增长点 [1] "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 香港需在守护"一国"原则前提下,保持经济制度、贸易制度、普通法制度,发挥与国际规则衔接优势 [2]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香港高水平国际化结合,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 [2] - 香港需用好国家支持政策,解放思想,锐意改革,释放"一国两制"制度红利 [2] 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 - 香港实现高质量内联外通,提高服务国家综合能力,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3] - 香港发挥中西文化荟萃优势,传播中华文化,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发挥窗口作用 [3] - 香港依托国际调解院,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 [3]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观沧海)
人民日报· 2025-08-09 22:11
大湾区体育赛事融合创新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运动会 探索"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模式 [1] - 通过"前置查验 封闭运作 无感通关"等机制实现人员物资高效流动 自行车赛实现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 [1] - 赛事路线总长230公里 运动员能以每小时40公里以上速度实现"不踩刹车"无感通关 [1] 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突破 - 创新采用"一事三地 一策三地 一规三地"模式 破解不同法律体系下要素流动难题 [1] - 通过"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三方面深化合作 推动体制机制"软联通"持续深化 [1] - 为未来大湾区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融合发展积累重要经验 [1] 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机遇 - 广东利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打开观赛旅游市场 [2] - 澳门推行"赛场即景点 观赛即旅游"融合模式 凸显城市古今交融特质 [2] - 组委会争取内地居民赴港签注便利措施 促进"跟着赛事去旅游"消费模式 [2] 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 - 通过体育盛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等多形式展现湾区魅力 [2] - 开闭幕式三地同步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强化区域情感凝聚与身份认同 [2] - 向国际社会讲述"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和澳门故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