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cdf三亚国际免税城11周年庆:从“享免税”到“逛景区” 刷新购物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9-02 14:08
核心观点 - 三亚国际免税城通过十一周年庆活动推出多重促销与体验项目 强化消费者吸引力与高端客群服务 同时持续扩容业态和品牌矩阵 深化文旅融合与场景创新 巩固海南免税消费标杆地位 [1][3][6][8][10][12][14][16] 规模与空间升级 - 免税城从2014年12万平方米初始体量扩展至当前39.81万平方米 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并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 - 二期"河心岛"业态互补与C区美妆广场创新亮相 形成三大建筑群与云戒桥地标 体现物理空间与文旅功能协同升级 [3] 品牌与业态创新 - 汇聚近千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覆盖珠宝腕表、美妆、时尚精品、3C数码及餐饮零售等多业态 [6] - 2023年引入蔻驰中国旅游零售首家双层旗舰店、雅诗兰黛全球首家双层旗舰店、兰蔻全球首家玫瑰庄园概念店等首店资源 同时落地华为、大疆授权店及窗苔等海南首店 [8] - 通过爱心小熊咖啡中国内地首店、DIMOO主题展全国首展等"免税+体验+社交"模式触达年轻客群 [8] 营销与服务策略 - 周年庆期间推出十倍积分活动 消费满万元可参与周末抽奖(奖品含金条、iPhone、大疆pocket3) 满2000元可参与刮刮乐即中活动 叠加满赠积分、政府消费券及银行支付礼遇 [10] - 构建8大服务支撑体系和98项服务制度标准 为高端会员提供线上邀约线下定制的私享会服务 包括美妆、精品及酒水品牌联动 [10][12] - 会员可通过积分解锁彩妆服务、手部护理、面部护理及酒水品鉴等权益 [12] 场景与生态拓展 - 推出"一拍集合户外运动季"吸引11家户外品牌进驻 打造沉浸式运动场景 [14] - 借势周杰伦演唱会联动IP快闪、粉丝福利及应援歌会 转化"演唱会经济"为消费动能 [14] - 积极联动异业品牌、文娱赛事及文旅IP 延伸"免税+"生态链 [14] - 未来将持续推进一期二号地酒店项目 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行平台 [16]
高品会文旅主题论坛:琴澳协同探索“文旅+”多业态融合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10
康养如何成为湾区经济新引擎?主题论坛现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中国康养研究院产业所所 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何莽将深度剖析琴澳如何以康养业态为支点,打造未来生活体 验区与产业示范区;国际医学科学研究基金会/台湾科协主席、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林哲安院士将揭示全 球疫情后的康养疗愈产业新蓝海;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副院长杨明霞带来非遗"世界表达"的琴澳方案, 让传统文化在湾区焕发新生。 珠海大横琴星乐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漪将揭秘,从"文旅融合"到"产业联动"助力粤澳深度 合作,解锁琴澳两地的无限可能;更有澳门中国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立群压轴登场,分享 澳门如何以"主客共享、智慧友好"理念,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典范,并揭示琴澳联动新篇章。 当"十四五"文旅规划步入深水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正经历一场从"资源驱动"到"科技+文化双轮驱 动"的深刻变革。 9月3日至7日,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简称"高品会")将继 续以"一会展两地"的模式在横琴与澳门举办。其中,9月4日,一场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琴澳共筑世界湾 区文旅新标杆"的顶级思想盛宴即将启幕——第 ...
郑州机场2025年暑运保障超560万旅客顺利出行
中国民航网· 2025-09-02 10:21
暑运业绩表现 - 郑州机场暑运期间旅客吞吐量达560万人次 [1] - 航班起降架次近4.2万架次,单日最高起降量突破710架次 [1] - 日均客流达9万人次,机场呈现"不夜港"运营状态 [4] 旅客服务优化 - 自助值机与动态安检通道提升效率,减少旅客等待时间 [3] - 特殊旅客服务覆盖近万名无陪儿童,提供全流程可视化追踪 [1][3] - 老年旅客专属柜台配备低位柜台、老花镜等适老设施 [3] - "我帮您"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累计帮扶旅客6.9万人次 [3] 文化融合与航线拓展 - "你好,河南"主题空间融合宋代美学与AI变装体验,提升候机趣味性 [4] - 文旅活动带动国际机票搜索量增长40%以上 [4] - 航线网络持续加密,强化中原航空枢纽定位 [4] 运营延续性 - 暑运保障经验将转化为国庆中秋假期高峰服务优化方案 [4] - 持续优化客运配置以提升旅客出行顺畅度与安全感 [4]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暑假消费“热”背后的经济之“韧”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18
文旅:融合创新多点突破,从"流量"到"留量"激活全域消费 暑期各地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通过场景创新、业态升级、服务优化,"停留经济""夜经济""票根经济"……创新的消 费供给衍生了更多消费爆点。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齐平 见习记者吴佳仪)从铁路客运量突破9亿人次的"流动热度",各地文旅融合的"体验 升级"、出新出彩,再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119亿元的"观影热潮"……这个暑期,大江南北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一幅火热 景象,多领域消费数据节节攀升,不仅折射出民众多元化的暑期生活需求,更彰显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潜 力。 暑运:暑运客运量再攀高峰,彰显出行活力 作为暑期消费的"先行指标",铁路客运量持续高位运行,见证着民众出行热情的高涨。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暑 运,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航空出行同样保持高增长。民航局数据显示,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国际客 运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规模创历史新高。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暑运期间,全 ...
高品会搭乡村舞台,“产品+文旅”打通消费新链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2:39
高品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方式在横琴澳门两地举行 [1] - 高品会已成为琴澳融合背景下链接全球优质资源赋能消费升级的标志性平台 [1] - 本届高品会重点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设立三大主题风格展区 [1] 乡村振兴特色展示 - 展会聚焦特色帮扶产品集中展示近十个帮扶县区的文化特色与乡村振兴最新成果 [1] - 甘肃临夏展示牦牛肉和牦牛奶粉 云南禄劝展示雪山茶饮轿子山泉水与永生花 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展示信阳毛尖野生山茶油与葛根制品 连平展示火蒜与花生 仁化展示金砂茶 贵州展示红薯粉 [1] - 这些农产品正被赋予新的消费语境 [1] 产品+文旅联动模式 - 通过产品+文旅联动模式打通从田间地头到旅游场景的全产业链 [3] - 消费者能够在旅游途中亲身体验茶园山泉花田与农家餐桌形成沉浸式消费场景 [3] - 农特产品借助旅游流量完成品牌升级和渠道拓展提升溢价空间 [3] - 文化和旅游产业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吃游购一体化发展 [3]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文旅融合模式将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为城乡融合发展与区域产业升级打开新空间 [3] - 展会特别邀请山西文旅集团为代表的文旅企业亮相现场 [3] - 特设文旅主题论坛以"文旅深度融合·琴澳共筑世界湾区文旅新标杆"为主题 [4] - 论坛围绕演艺电竞体育数字艺术等多元业态探讨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4] - 通过六大主题演讲解析全球文旅格局跨境协同沉浸式体验等前沿议题 [4] - 邀请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商世界旅游休闲与当代消费新场景提升我国文旅全球竞争力 [4]
在动画里定格中国故事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22:50
核心观点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格艺定格动画工作室通过面塑定格动画技术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实现职教出海和文旅融合 [1][3][4] 创作成果 - 黏土定格动画《李清照》全网播放量突破92万 镜头细腻捕捉人物神态与情感 [1] - 作品制作周期达4个月 经历反复打磨 仅人物发髻就制作无数版本 [2] - 2025年春节推出《蛇宝贺岁》动画 与国际传播中心合作走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3]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将国家级非遗面塑技艺与定格动画结合 让历史人物动态化呈现 [1] - 团队翻遍《漱玉词》并请教文史专家 最终选定展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风骨的中年期故事 [2] - 邀请面塑艺人参与制作 确保蛇宝鳞片和蒸馍褶皱等地道质感 [3] 国际传播成效 - 《李清照》短片被多所海外高校用作中文课素材 黏土玩偶成为跨文化交流使者 [2] - 海外社交媒体发布后获温暖反馈 外国网友留言想亲手制作蛇宝 华人表示引发思乡情感 [3] - 韩国导师观看三遍后表示"原来李清照是这样的"并希望了解更多故事 [2] 教育与社会影响 - 学生从最初面对镜头紧张成长为能自信向海外友人介绍作品 [4] - 毕业生凭借参与制作的《勋章》定格动画经历获得动画公司认可 [4] - 学生态度转变 从认为"传统文化老气"转为主动研究《东京梦华录》服饰细节 [4] 商业拓展 - 开发李清照黏土手办 辛弃疾词牌书签 泉水主题微缩摆件等文创产品 [4] - 与本地景区对接 计划让动画场景转化为可带走的旅游记忆 [4] - 筹备《辛弃疾》定格动画 延续"济南二安"文化IP开发 [4] 技术特色 - 采用软陶或黏土材料 试验1∶12或1∶10等不同场景比例 [2] - 注重细节处理 曾因人物裙摆穿帮问题拆解场景重新搭建至凌晨 [2] - 通过数字化处理使传统文化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4]
高品会 “国家队” 亮相 十余家央企国企扩容消费新供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3:30
展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举行,采用“一会展两地”的创新方式在澳门和横琴举办 [2] - 展会亮点纷呈阵容强大,有十余家央国企扎堆亮相 [2] 展会活动与展区设置 - 特设“历久弥新”非遗主题展区,荟聚江西、云南、湖南、苏州的非遗原创作品,并有精美国瓷及衍生产品亮相 [2] - 集多地风味美食、名优产品以及全球佳酿于一堂 [2] - 同期举办首届中国(澳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跨境电商论坛、澳门Magic Meeting动漫嘉年华主题展区、达利中国巡展·横琴臻林站活动等 [2] 央国企参与及展示重点 - 中国电信集团、中粮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港中旅)、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保利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南光集团、南粤集团、黑河龙飞投资集团等十余家央国企携优质产品登场 [2] - 中国黄金展示花丝珐琅黄金饰品,中粮集团展示全球优质农产品,国药集团展示创新医药产品,中国电信展示3C产品与数字通信解决方案,保利集团展示文创精品,南粤集团展示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服务成果,黑河龙飞投资集团展示中俄跨境好物 [3]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企业,与琴澳中医药大健康相关企业一同参展,聚焦展示前沿医疗器械高科技、健康科技产品、药食同源产品、医药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 [4] - 山西文旅集团等文旅企业亮相展会,展会期间特设文旅主题论坛,围绕演艺、电竞、体育、数字艺术等多元业态,深入探讨“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4] 展会意义与行业影响 - 高品会是拓展商业渠道、导入国际资源、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3] - 央国企荟萃展示了助力民众品质消费的“国家队”力量,发挥国有企业在创新发展、品牌引领和文化输出方面的带头示范效应,为其国际化与市场拓展搭建新通道 [3] - 国资领航展现雄厚实力与行业风向,彰显中国制造的实力与品质,为全球客商带来多元化合作机遇 [3]
达州通川:“夜经济”点燃城市消费新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09:16
政策规划与目标 - 达州市通川区委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决定》 明确文旅品牌打造和夜经济发展路径 [4] - 设定阶段性目标:202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0亿元 旅游总花费超200亿元 2030年基本建成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 [4] - 聚焦夜经济集聚区建设 通过硬件设施完善与灯光景观美化提升消费场景品质 联动餐饮商户打造特色夏日集市丰富夜间体验 [4] 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科学规划设置12处外摆街 构建多元化夜间消费矩阵包括西晶美食街 罗浮广场 莲花湖等差异化场景 [5] - 塔沱滨江西路夜市街区形成典型代表 大排档外摆区200多平方米常座无虚席 烧烤店日均营业额从400元提升至5000元 [7] - 龙湖蝴蝶谷推出"梦幻夜游•流光秘境"主题活动 累计接待2.8万人次 周末日均接待突破1000人次 [7] 经济成效与客流表现 - 五一期间全区拉动消费超6亿元 同比增长20% 单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 [8] - 各景区接待游客10.64万人次 门票收入435.52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3.4% [8] - 夜间消费成为假日经济重要拉动力量 通过交通优势织密旅游环线 开通至成都 重庆 西安等地旅游直通车构建"川渝陕旅游圈" [8] 治理体系与运营保障 - 建立每周夜间巡查机制 采用"链式服务+高效治理+柔性监管"模式提升夜经济治理效能 [7] - 注重"烟火气"与"规范化"并重 确保夜间消费场景既热闹有序又持续提升体验品质 [7]
增长、首次、加密、特色……透过关键词盘点2025年暑运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9-01 07:17
2025年暑运总体数据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19亿人次 日均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1] - 铁路暑运发送旅客9.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首次突破9亿人次 [6] - 全国水上发送旅客预计超6694.2万人次 日均109.7万人次 同比增长6.1% [19][22] 交通方式结构特征 - 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 占比达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 [1] - 铁路单周客流量均超1亿人次 日均约1500万人次 较2025年春运日均高出220万人次 [7] - 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00余列 运力同比增长近10% [7] 区域与线路运营动态 - 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按350公里高标运行 [7] - 新疆方向加开列车1200余列 开行银发旅游专列21列 [12] - 长三角地区假日旅游列车密集开行 实现高铁与观光巴士"无缝换乘" [14] 文旅融合创新举措 - 全国铁路开行直通旅游列车同比增长1.2倍 [18] - 上海推出"游船+美术馆"联程票 优惠金额超70元 [24] - 广西河池打造乡间圩客渡船旅游线路 结合山歌对唱与壮族服饰体验 [26][27] 基础设施升级 - 江西泰和县将天湖山景区公路从3.5米拓宽至6米 [3] - 湖南吉首洽比河旅游公路串联9个传统苗寨 [4] - 重点线路启用光纤综合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安全动态 [8] 消费场景拓展 - 银发列车、研学专列、康养旅游列车占新增列车较大比重 [10] - 浙江台州金清镇开发"洞咖啡"、海边市集与沉浸式赶海项目 [16] - 重庆两江夜游及灯光秀、上海特色餐食游船成为热门消费场景 [22][24]
江苏首部“地名经济”指导文件出台
江南时报· 2025-09-01 06:31
文件核心内容 - 江苏省五部门联合出台首部"地名经济"指导文件 推动地名与文旅、产业、美食深度融合 打造经济新亮点[1] 地名+产业融合 - 推动乡村地名元素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2] -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和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将地名转化为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要素[2] - 将地名融入农产品生产、宣传、销售环节 与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地方电商直播等产业结合[2] - 推动乡村地名工作与邮政快递工作深度融合 形成"快递进村""村村通邮"叠加效应[2] 地名+美食融合 - 部署"江苏味道""跟着地名品美食"等促消费活动 线上线下结合展示美食文化故事与制作工艺[3] - 深入挖掘淮扬菜、金陵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系文化内涵 建立百城千镇万村地名与美食传承体系[3] - 引导地方美食技艺申报非遗项目 支持老字号餐饮企业开展传统特色美食技艺传习[3] - 构建"地名+美食"数字化推广体系 形成"地名美食地图"带动"跟着地名品美食"消费[3] 地名+文旅融合 - 发挥地名文化线索和串联作用 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4] - 串联城市地名文化旅游线 持续开展"读城行动·阅读地名"活动 挖掘江南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等地域风情[4][5] - 构建南京古朴沉稳美丽古都、无锡钟灵毓秀太湖明珠、徐州汉风飞扬文化名城等具有地域特征的地名旅游线[5] - 挖掘乡村地名文化旅游线 打造江南水乡、运河风情、滨海湿地等主题民宿集聚区[5] - 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建设红色地名资源数据库 串联苏北抗战线、苏南烽火线、淮海战役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