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安全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睦邻友好之道 发展共赢之路(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21:21
中国—中亚峰会成果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前景更加广阔 [2] - 中国长期致力于睦邻友好,注重与邻国分享发展机遇,中亚各国渴望与中国发展关系、加强合作 [2] - 中国正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新路径 [2] 机制完善与合作平台 - 中国—中亚机制不断完善,已成为欧亚大陆区域合作的重要标杆和互利共赢的成功典范 [3] - 自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关系持续巩固,务实合作加速推进 [3] - 合作平台覆盖领域不断拓展,从经贸拓展至安全、人文、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 [3] - 中国—中亚机制发展快、合作实、成果多,得到中亚各国高度认可 [3] 具体合作成果 -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安全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已取得一系列具体成果 [4] - 中国—中亚机制近年发展迅速,涵盖领域广泛,项目落地速度快,推动中亚从"资源走廊"迈向"价值高地" [4] - 首届峰会上达成的农业合作意向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包括深挖农业合作潜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技术人才交流等 [6] 民生领域合作 - 中国与中亚国家积极推进教育、减贫、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合作,推动双边关系从国家战略向民众层面延伸 [7] - 乌兹别克斯坦贫困率已从2023年的11%降至2024年的8.9%,借鉴中国减贫经验 [7] - 中国在中亚设立"鲁班工坊""孔子学院"以及高校分校,为当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培训 [7] 贸易与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额已达94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中亚首要贸易伙伴 [9] - 哈萨克斯坦对华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涵盖农业科技、加工流通、口岸检疫等多个环节 [9] - 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区域货物流通效率,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一期已正式启用,跨里海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10] 新兴领域合作 -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 [11] - 阿斯塔纳峰会将进一步激发中亚国家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期待 [11] - 双方联合打造的"中间走廊"将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11]
中国代表强调需综合施策解决贫困和发展不足导致冲突的问题
新华社· 2025-06-19 23:01
全球发展议题 - 贫困和发展不足是导致冲突的重要根源 需要从发展视角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 [1] - 国际社会应推动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 优先投入减贫 教育 就业 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 [1] - 发达国家应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1] 全球经济治理 - 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 - 反对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和本国利益至上 [1] 中国发展贡献 -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倡导共同 综合 合作 可持续的安全观 为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提供方案 [2] -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各国共同发展 [2] - 全面开放制造业投资准入 给予所有建交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待遇 [2] 中国现代化路径 - 中国成功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信心 [2]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带来广阔机遇 [2]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19 21:51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涵与意义 - 开放型世界经济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基础,深化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体系[3] -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证明自由贸易能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生产力发展[4] - 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时期往往伴随世界经济繁荣,而逆全球化则导致经济衰退,例如2008年后国际贸易低迷和增长减速[5] 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践 - 中国通过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体现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1]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经济全球化向普惠共赢方向发展[2] -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者和贡献者,高水平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并促进改革[5] 当前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挑战与应对 -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全球供应链,美国关税政策威胁国际经济秩序,需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6] - 技术变革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反对"脱钩断链",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8] - 应对气候变化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反对将绿色标准变为贸易壁垒,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和投资国际合作[9] 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举措 - 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13] - 打造贸易强国需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和服务贸易,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法规和碳足迹管理能力[14]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增强内外联动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力,确保资源能源和粮食安全[15][16] 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方向 -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WTO改革并参与数字贸易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17] - 加快构建高水平自贸区网络,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协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7] - 倡导普惠包容的开放型经济,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增强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10][11]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阿斯塔纳峰会将讨论多领域合作
环球时报· 2025-06-15 22:52
中国—中亚峰会合作成果 -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双方合作成果显著 贸易额达创纪录的948亿美元 [1] -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 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 [1] - 合作领域涵盖经济贸易 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等 成果清单逐步落实 [1] 第二届峰会预期议题 - 预计讨论国际局势 地区稳定 安全 经济合作 贸易 气候变化 物流等议题 [2] - 重点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间走廊)建设 [2] - 数字化 人工智能 计算机技术 基础设施现代化成为新合作方向 [2] 合作机制与理念 - 中国—中亚峰会机制提供高效合作平台 六国领导人展现政治诚意 [2]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 中国分享发展潜力 促进共同现代化 [2] -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影响国际关系 [3] 区域组织协同效应 - 上合组织创始国包括中亚四国 秉持"上海精神"推动多领域合作 [3] - 互信 互利 平等 协商等理念贯穿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 [3]
习近平主席引领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金句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52
中国—中亚峰会核心成果 - 深化战略互信,在主权、独立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明确支持,构建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4][5] -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在前列,释放经贸、能源等传统合作潜力,打造金融、农业等新增长点 [7][8] - 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实现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全覆盖 [9][10] 经贸与投资合作 - 出台更多贸易便利化举措,举办"聚合中亚云品"主题活动,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9] - 扩大产业与投资合作,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支持建立能源发展伙伴关系 [10] - 加快发展战略对接,鼓励高新技术合作,保障地区粮食安全 [10] 安全与地区稳定 -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 [11][12] - 深化边境管控、网络反恐等多领域合作,共同筑牢地区安全防护网 [14] - 坚定支持中亚国家维护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支持其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 [15][16] 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 [16] - 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加快互设文化中心,推进妇女、智库等领域合作 [18][19] - 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 [17]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 2025-06-15 12:08
中国-中亚峰会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将于6月16日至18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 [1] - 峰会旨在擘画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新蓝图,推动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1] - 两年前首届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 [1] 历史渊源与战略合作 - 中国与中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 [2] - 30多年前中国率先同中亚国家建交,开启双方交往合作新纪元 [2] - 10多年来习近平主席与中亚国家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推动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3] - 中国已同中亚五国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 [3] 经贸与基础设施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创纪录的948亿美元 [3]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来,中吉乌铁路项目、原油天然气管道、中亚班列等现代互联互通项目加速形成 [3] - 阿拉木图光伏电站、杜尚别2号热电厂等基建和民生合作项目落地开花 [3] - 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持续培育 [3] 安全与人文交流 - 中国与中亚国家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4][5] - 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在中亚国家落地生根,推动教育合作 [5] - 中国成为中亚国家学生留学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国热""中文热"持续升温 [5]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顺利开行,促进民间交往 [5] 多边合作与国际事务 - 中国与中亚国家主张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反对"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 [6] - 在联合国、上合组织、亚信等多边机制内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协作 [6] - 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6]
国际观察:这个夏天,太平洋岛国发出支持中国最强音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07:27
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核心成果 - 会议在厦门召开,11个建交太平洋岛国外长或代表参会,共商发展合作[1] - 联合声明支持中方"四个充分尊重"原则及三大全球倡议,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 - 33国签署国际调解院公约中,太平洋岛国占比近六分之一(5/33),反映对中国国际举措的支持[2] 政治共识 - 岛国一致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 - 岛国多次在国际多边场合支持中方立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被强调[3] 经济合作 - 双方推动"一带一路"与《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对接,覆盖基建/贸易/农业等9大领域[4] - 中方承诺为岛国优质产品输华提供便利,加速双边自贸协定商谈[4] - 特色产品如矿泉水/咖啡/海参等将扩大进入中国市场[4] 民意基础 - CGTN民调显示93.7%岛国民众认为中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5] - 82.9%受访者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63.2%更倾向与中国合作(领先美国27.9个百分点)[5][6] 历史背景 - 建交50年来中国实施多项经济民生援助项目,形成南南合作典范[5][6]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外长评价中国为"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领导者"[4]
信长星会见出席江苏民间友好大会暨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宾
新华日报· 2025-06-11 23:25
国际友好交流活动 -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会见出席江苏民间友好大会暨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宾 [1] - 信长星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理念 指出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竭动力 [2] -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多重风险挑战叠加 需要发挥民间交往的独特作用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 江苏将支持全省民间组织加强与国际友好组织的交流交往 搭建民间交往、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青少年友好的桥梁 [2] - 外方代表意大利国家众议院前议长皮维蒂表示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紧密合作指明了方向 [2] - 泰国前国会主席颇钦·蓬拉军和克罗地亚前副总理司马安等外宾参与会见 表示将持续深化与江苏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 [2]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打造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新平台
环球网· 2025-06-11 13:05
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在合肥举行 主题为"践行友好合作 推动文明互鉴" 旨在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并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 - 论坛发布2025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城市典型案例 "网上蒲公英"典型案例及"数字中国的机遇"系列短视频 这些成果将发挥示范作用 [3] 全球互联网发展数据 - 国际电信联盟预计202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达55亿人 中国网民规模截至2024年12月达11.08亿人 显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 [1] - 互联网技术普及推动全球联通时代到来 为人类文明交流开辟新空间 [1]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 汉字书法 中国传统节日 中华美食等通过互联网加速全球传播 体现中国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的实践成果 [2] - 丝绸之路国际剧院 博物馆 美术馆联盟及教育 卫生 体育 旅游合作网络构建多元人文交流图景 [2] 互联网与文明互鉴 - 互联网成为各国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的核心载体 分论坛围绕"文明如水 润物无声"等议题探讨交流互鉴新实践 [2] - 互联网深度连接世界的特性为文明互鉴提供广阔空间 需完善全球治理规则以共建和平 安全 开放的网络空间 [3]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
快讯· 2025-06-11 12:49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 核心观点 - 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提出共逐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 [1] - 中非贸易额2024年达29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Q1同比增长2.7%至726亿美元 [5] - 峰会以来中方提供非洲资金支持1303.2亿元,保险承保1399.5亿元,企业新增投资133.8亿元 [3][7] 贸易繁荣 - 对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零关税已实施,签署22份农产品输华议定书覆盖18国 [5] - 提供非洲出口贸易融资171.2亿元,进博会设非洲产品专区 [5] - 中非电商合作举办"数贸非洲日",10国600名代表参与培训 [6] 产业链合作 - 与21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坦赞铁路激活协议取得进展 [7] - 中非经贸先行区设立服务基金,贸仲委成立中非庭审中心 [7] - 向非洲中小企业贷款20.8亿元覆盖19行业,创造4500岗位 [7] 互联互通 - 提供基建融资722.8亿元,中企工程营业额1344.6亿元 [8] - 湘粤非铁海联运2024年开行超1000列,中非航线班次增22% [8] - 非洲进出口银行发行22亿元熊猫债,两基金新增对非投资61亿元 [8] 卫生健康 - 援建医院项目覆盖12国,吉布提塔朱拉医院已竣工 [12] - 派遣医疗队508人诊疗106万人次,培训当地医护人员 [14] - 实施抗疟项目覆盖7国,中塞中医中心挂牌成立 [13] 绿色发展 - 中企非洲清洁能源工程营业额211.8亿元,绿色产业链投资62亿元 [19] - 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与3国签绿色发展备忘录 [19] - 中非北斗合作签署应用文件,遥感卫星地面站投入运行 [20][21] 人文教育 - 在15国建立17所鲁班工坊,培养超1万名专业人才 [16][17] - 实施"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114家高校参与 [17] - 举办54场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完成 [18] 安全合作 - 与多国签全球安全倡议备忘录,实施吉布提平安城市项目 [22] - 联合国通过和平利用国际合作决议,竣工加纳军营设施 [22] - 开展"助力非洲摆脱雷患行动",推进贝宁警用物资项目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