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人行广东省分行: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对1.8万个信用村“整村授信”,金额超5000亿元
快讯· 2025-05-15 04:24
人行广东省分行"整村授信"政策实施情况 - 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对1 8万个信用村实施"整村授信" [1] - 授信总金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1] - 政策惠及涉农主体达140万个 [1] 政策实施路径与效果 - 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载体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业务 [1] - 通过"整村授信"模式带动资金 人才 技术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1] - 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态 [1] -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助推"百千万工程"实施 [1] 时间节点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1]
饲料转化率提升1% 一年能省近100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5-14 19:17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 - 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入先进农机具助力农业生产,并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打开农产品销路,推动政策变革 [1] - 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雪菲创立亚太陈皮产业园,以"三产融合"模式重塑新会陈皮产业链 [3] - 梅州市天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子欣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农田,推动农业设备使用率从30%跃升至85%,并建立137个农业服务群 [3] 种业创新技术突破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发"万相育种加速器"体系,通过基因检测和预测技术提升生猪饲料转化率1%,每年节省饲料近100亿元 [2] - 该技术利用基因信息筛选优势个体,在小猪出生时进行基因检测,准确预测表现,解决生物育种芯片"卡脖子"问题 [2] 农业科技应用成效 - 物联网技术应用使梅州农田设备使用率大幅提升55个百分点(30%→85%) [3] - 基因育种技术实现1头种猪繁衍2万头商品代猪,对应2100吨猪肉产能 [2]
涉农贷款突破400亿元! 这家湾区上市农商行这样支持“百千万工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02:57
公司业绩与业务发展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 净利润242亿元 资产总额136241亿元 贷款和垫款总额72023亿元 [1] - 涉农贷款余额4014亿元 涉农客户21万户 支持涉农企业数量较年初增长264%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069亿元 较年初增长29亿元 增速28% 累计对接"百千万工程"重点需求项目百余个 [1] - 应用支农再贷款政策资金超40亿元 支小再贷款政策资金近100亿元 撬动涉农贷款近60亿元 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贷款近100亿元 [6] - 支农支小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7和44个基点 惠及超1000户农户农企 支持3600余家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6]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与"百千万工程"高度契合 强调差异化竞争策略 避免同质化价格战 [2] - 在广州地区设立分支机构531家 农村金融服务站141家 网点覆盖程度位居广州市之首 [3] - 战略控股潮州农商银行等四家农商行 设立25家珠江村镇银行 强化渠道优势 [3] - 实施"营业网点综合竞争力提升三年规划" 常态化派驻"金融村官" 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3] 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 - 构建"2+3+N"公司信贷产品体系和"3+N"普惠小微信贷产品体系 聚焦重点区域和产业 [4][5] - 推出"乡村振兴优农贷" 最高授信5000万元 已发放超6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近50亿元 [5] - 创新"金米花卉贷"为花农提供5800万贷款 "民宿贷"支持岭南古村民宿开发 余额超8000万元 [5] - 开发集体建设用地"信用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等产品 助力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5] 组织管理与考核机制 - 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小组 制定专项执行方案 强化顶层设计 [2] - 将三农贷款增量、金融村官派驻、乡村服务建设等纳入考核范围 完善乡村金融评价体系 [3] - 将"百千万工程"定为年度首要工作 围绕重点区域、项目、网点建设和产品创新四大方向发力 [6]
3.3万邻长扎根韶关乡村!“睦邻制”织密治理网,点燃振兴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4:55
基层治理创新 - 韶关市推行"睦邻制",在1205个行政村选配3.3万名邻长,联系服务33万户村民,构建"村-片-组-邻"治理格局 [1][3] - 邻长由威望高、服务意识强的村民担任,通过"群众推选+党组织认定+乡镇审核"程序严格把关 [2] - 邻长职能涵盖政策宣传(如推动医保参保率从全县末位跃至第一)、矛盾调解(累计化解纠纷127起)、乡风建设(打造58户示范庭院) [2][3] 激励机制与推广成效 - 采用"积分制"激励邻长,高莲村村民累计5600余分兑换价值14500元奖励,表现突出者可优先入党或列为后备干部 [3] - 2024年全市邻长参与调解纠纷790余宗,解决群众问题4800余个,并印发《全面推行"睦邻制"工作的通知》规范工作机制 [3] - 试点从仁化县22个典型村起步,后推广至全市,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3] 产业振兴与村民自治 - 邻长带动产业发展:岩头村邻长解决8万斤甜竹笋滞销(收购价高于市场0.2元/斤),曲江区邻长推动乡村旅游收入达400万元 [5] - 青云村采纳邻长46条建议(如修缮水渠、绿化),邻长牵头提供"微服务"3.2万次,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5] - 乡贤邻长邓罡华传授食用菌技术,恩村村邻长吸引34名人才返乡创业,2024年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超65万元(最低标准同比增长50%) [6]
“非遗鸡”成新名片,乡村田园变乐园丨四会农文旅融合观察
南方农村报· 2025-05-09 12:02
品牌出圈 - 四会茶油鸡成为五一期间"顶流"美食,第三届茶油鸡美食嘉年华吸引大量游客参与[2][4][5] - 四会茶油鸡入选肇庆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千年传承历史[7] - 茶油鸡采用野生山茶油和山林放养180天的土鸡制作,形成独特风味[26] - 四会已形成"江陆茶油鸡""云水谣"等知名茶油鸡品牌门店网络[28] - 政府通过连续举办美食嘉年华活动推广茶油鸡文化,打造文旅融合名片[29][30] 产业融合 - 四会市江谷镇、威整镇等四个镇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6] - 扶利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贞山街道获评"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37] - 桔子小镇景区构建"公司+村集体+社员"模式,形成集种植、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40][41][42] - 石狗镇兰花产业年产值达4.8亿元,拥有62家兰企和230多个品种[51] - 兰文化研学小镇改变单一产业格局,形成研发种植与文化体验结合的产业链[48][49] 创新体验 - 茶油鸡嘉年华带动民宿入住率显著提升,部分民宿五一前已订满[56] - 四会市出台《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58] - 引进宛若故里罗源镇历历万乡艺术村落等民宿项目,部分已正式营业[60] - 特色民宿结合地方文化与自然景观,激活乡村旅游新业态[64][65] - 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文旅项目,如罗源镇古村落旅游、江谷镇绿道经济等[67][68][69]
潮州市饶平县打出纳税服务“组合拳”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5-09 07:52
税收服务创新举措 - 饶平县税务局推出"饶税e"税收服务品牌 设置社区宣传点并发放手册讲解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政策[1] - 组织"饶税e"服务团队进入工业园区开展税企座谈会 覆盖留抵退税 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热点话题 累计与31户企业代表交流[2] - 针对县域特色产业差异开展专场辅导 重点关注樟溪低碳工业园区和文胜围产业园区 同时服务饶北地区陶瓷行业[2] 政策落地实施 - 联合多部门开展"以旧换新"主题宣传活动 现场解决涉税费问题 审核540条代开发票申请并辅导修正[3] - 2024年全县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规模超1亿元[4] - 通过搭建沟通桥梁 精准政策辅导等组合拳措施 持续为纳税人送政策解难题[4] 服务成效与规划 - 税收宣传活动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1][2] - 系列活动践行"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理念 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3] - 未来将聚焦"百千万工程"三年目标 优化服务管理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税务支持[4]
清远英德推出“英德智造 匠心争锋”技能人才月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5-09 06:33
活动概述 - 英德市推出"英德智造 匠心争锋"技能人才月活动,旨在巩固制造业技能工匠培育成果,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5][6] - 活动由清远市、英德市领导、广东省职教城10所高校师生及技能人才代表参与[2][3] - 系列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为技能人才了解英德、服务英德提供平台[7][8] 高校合作与人才引进 - 广东省职教城10所高校教师代表接受授旗,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高校英德行"研学活动[10] - 首批100名师生参观英德红茶产业、制造业企业及城市规划馆,了解产业紧缺技能岗位[11][12] - 计划组织1000名师生分批参观重点产业企业,举办5场专场招聘会[20][21] - 高校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19][22] 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 - 活动包含5项职业技能大赛,覆盖农业、制造业、旅游业三大领域[24][25] - 英德市制造业"工匠"职业技能大赛已连续举办5年,成为本地技能人才培养品牌[27][28] - 电商技能大赛吸引近百名互联网营销师参与直播带货角逐[31][33] - 通过竞赛促进技能人才切磋技艺、提升能力[23][26] 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 - 英德市制造业技能"工匠"培育孵化工程获清远市200万元支持,已培养大批技能工匠[50][51] - 为首批8个"英德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授牌[53] - 举办1场招聘集市、5项产业竞赛、4场沙龙讲座、2项康养活动,打造人才交流盛会[55][56] - 活动传递政府尊重、关爱和渴望人才的诚意[58] 人才成果与产业影响 -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英德市已引育技能人才4168人次[63] - 技能人才代表分享创业故事,从茶行业"小白"成长为全省茶叶加工技能大赛冠军[42][43] - 活动将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英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64][65]
省市县联动,协同赋能梅州大埔农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5-08 07:00
省市县联动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 活动主题为"农技赋能茶果香 省县联动乡村行" 聚焦大埔蜜柚和茶叶产业 通过室内培训 山地机械展示 无人机演示 农技需求对接和田头课等形式开展 [12][13][14] - 活动首次走进大埔 旨在推动山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是省县驿站协同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 [12][15][16] - 开幕式上大埔县委副书记吴静和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海发分别致辞 强调科技赋能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性 [17][18][32] 农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建设 - 全省建立了1个省级驿站和100个县级驿站 组织3387名特派员对接3457个典型村及专业镇村 实现"一村一策 一户一法" [28][29][30] - 构建了"农业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的高效联动机制 推动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 [28][29] - 通过建立联动机制 搭建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桥梁 形成"政府引导 科技支撑 多方参与"的农技推广服务格局 [34][35] 蜜柚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议 - 举行了省市县协同赋能大埔蜜柚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议签约仪式 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梅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大埔县农业农村局共同签署协议 [38][39][40] - 协议以全产业链打造为抓手 以产业集群建设为载体 围绕蜜柚的品种品系结构 生产管理水平和支撑保障服务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 [40][41][42] 农业技术培训与装备展示 - 开展蜜柚高产栽培 茶叶品质提升技术讲座 推广山地丘陵机械和农用无人机技术 现场进行无人机操作演示 [45][46][47] - 邀请多位专家分享梅州柚标准化栽培技术 单丛茶分类生产与品质控制技术 丘陵山地果园全程机械化等知识 [54][55][56] - 广东农技大讲堂走进万隆柚园开设"田头课" 讲解蜜柚田间管理 挂果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59][60][61] 活动规模与参与方 - 超过150人参加活动 包括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 科研院所 科技特派员 乡土专家 种植户代表和企业代表等 [63][64][65][66][67][68]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开展 同时进行了巾帼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技对接服务活动 [14][52]
珠海持续挖掘海岛、名村等特色文旅资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6 07:54
漫步在斗门旧街感受百年商埠烟火、沿长南迳古道追溯商贸密码、于海岛来一场人文与自然的邂逅……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珠海文旅线路热度飙升。 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近年来,珠海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坚持党建 引领,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 程"。 随着海岛书店、大学生音乐节、红色古村等文旅场景频频出圈,不仅为乡村带来活力,还推动了乡风文 明建设,活动流量也正逐步转化为经济增量,成为珠海"百千万工程"的"文化+"探索的有益实践。 近年来,珠海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以文脉为媒重塑乡村特色风貌,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促使乡村焕发新光彩。 文化惠民助力城乡共融 文脉为媒重塑乡村价值 在珠海北山村,从杨匏安陈列馆到最近建成开放的"杨匏安纪念公园",不时可以看见红色研学团前来参 观学习。 这是一座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岭南古村,也是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作为推广北山红色文 化、优化红色阵地建设的重要一笔,以杨匏安烈士为原型的电影《信仰无敌》首映后,系列红色研学教 育活动陆续开展。 "北山文化与杨匏安所展 ...
房前荒芜地变身小公园
广州日报· 2025-05-05 19:06
陈锡昌介绍,赤岗村通过因地制宜打造村史陈列馆、多肉馆、慈善空间,加速推动赤岗公园升级改造, 完善垃圾收集点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同时,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村内"四旁""五 边"开展绿化美化建设,种植紫花风铃树等乔木300多株,通过见缝插针整体提升现有的简陋小园,打 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生态微景观,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美丽村居的跨越。 如今村民房前屋后的"荒芜之地",摇身一变成为芳香四溢的小花园、生机盎然的小菜园、硕果满园的小 果园、温馨休闲的小公园,一座座"四小园"点缀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描绘出一幅美好的乡村振兴新 画卷。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文明创建在行动 广州日报讯 (信息时报记者古晓彤摄影报道)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鸟语花香的休闲步道、焕然一新 的小公园……走进石楼镇赤岗村,仿若踏入了一幅悠然的乡村新画卷。 赤岗村位于番禺区石楼镇。2024年,赤岗村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项目为契机,通过改善人居 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惠民工程等多种措施,竭力为村民群众创造更和美、更宜居、更舒适的生活 与生产环境。 今年2月17日,石楼镇举办2025年第一季度拼经济促增长暨高质量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