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搜索文档
一周并购汇总|并购市场持续火爆!两家上会皆通过!
IPO日报· 2025-03-30 09:25
A股市场并购重组活跃度 - 3月24日至3月30日期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并购计划包括泰豪科技拟收购江西泰豪军工集团13 87%股权易普力拟以3 16亿元收购松光民爆51%股份浙江力诺拟收购徐州化工机械100%股权淮河能源拟以11 94亿元购买淮河能源电力集团10 70%股权 [1] - 沪深交易所上周召开并购重组委审议会议审核两家上市公司并购项目显示监管层对并购活动的支持态度 [1] 重大资产重组案例 - 迅捷兴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嘉之宏电子100%股权并配套募资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4] - 概伦电子拟收购成都锐成芯微科技控股权同时配套募资初步测算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实控人变更 [4] - 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换股比例为1:1 27配套募资不超过80亿元交易完成后大智慧将终止上市该交易与年初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类似反映金融行业整合趋势 [4][5][6] 证券公司并购潮 - 2024年证券公司并购频率激增典型案例包括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股权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 5961%股权 [6] - 湘财股份合并大智慧被视为传统券商与金融信息服务商的同业整合可能效仿东方财富模式 [6] 并购重组过会项目 - 华电国际以71 67亿元收购8家火电资产包括华电江苏能源80%股权上海华电福新51%股权等交易完成后装机规模将从5844 98万千瓦增至7442 26万千瓦提升27 33% [8][9] - 沈阳机床拟以17 24亿元收购沈阳中捷航空航天机床100%股权等资产并配套募资17亿元收购标的覆盖机床制造多个细分市场旨在增强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10][11]
Google-Wiz deal is 'litmus test' for Trump administration's handling of Big Tech
CNBC· 2025-03-18 21:22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谷歌以320亿美元现金收购网络安全供应商Wiz 此交易将面临监管审查 也为2025年并购市场提供风向标 同时反映出行业在当前经济和监管环境下的动态 [2][5] 交易情况 - 谷歌周二同意以320亿美元现金收购Wiz 较2024年年中提议价格高出近100亿美元 预计交易明年完成 需经监管批准 [2] - Wiz将归入谷歌云部门 谷歌在云基础设施方面落后于亚马逊和微软 这使监管机构反对此次合并的理由更具挑战性 [3] -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 Wiz同意支付超32亿美元的终止费 被称为“并购史上最高费用之一” [9] 行业背景 - 自2022年初IPO市场基本关闭和大型并购活动停滞以来 硅谷风投公司难以获得回报 2021年风投退出价值达到7800亿美元峰值后 2022年降至892亿美元 2023年降至716亿美元 2024年第三季度降至五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5] - 有迹象表明IPO市场正在升温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司CoreWeave 数字健康初创公司Hinge Health和先买后付贷款机构Klarna最近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7] - 经济不确定性是最大逆风 特朗普对中国 墨西哥和加拿大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以及大幅削减政府开支 导致市场极度波动 引发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担忧 纳斯达克指数连续第五周下跌 季度表现为2022年以来最差 [8] 监管情况 - 谷歌在拜登执政期间最大收购是54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Mandiant 微软为完成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经历21个月与监管机构斗争 FTC还起诉阻止Meta收购虚拟现实公司Within [13][14] - 谷歌 微软 苹果 亚马逊和Meta都曾被美国司法部或联邦贸易委员会指控存在垄断行为 [15] - 前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琳娜·汗希望特朗普政府不要让亚马逊和Meta通过“甜头协议”摆脱反垄断诉讼 新主席安德鲁·弗格森表示科技行业是政府主要优先事项之一 预计谷歌与Wiz的交易将面临严格监管审查 [16][18][19] 交易原因 - 谷歌收购Wiz的吸引力似乎值得承担潜在监管风险 谷歌希望在人工智能加速普及之前提升其安全信誉 [9][10] - 人工智能作用增加和云服务普及 极大改变了客户的安全格局 使网络安全对抵御新兴风险和保护国家安全日益重要 [11] 交易影响 - 此交易对风投支持的公司来说 大型收购战略重新提上日程 对硅谷风投公司是重大意外之财 [5][6] - 交易将面临监管审查 但美国银行分析师认为与以消费者为重点的收购相比 谷歌有更充分理由 因其在云服务市场份额不到15% [11]
Quanterix(QTRX)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7 23:1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3520万美元,同比增长11%,主要因加速器实验室产能扩张,该实验室本季度增长22% [10] - 第四季度非GAAP毛利率为57.7%,较上年增加300个基点,主要受价格提高和运营效率提升推动;现金使用量下降31%,至440万美元 [11] - 2024年全年营收1.374亿美元,增长12%,主要得益于加速器业务增长37%至3800万美元;耗材收入增长8%至6930万美元,仪器收入1050万美元,减少33%,其他收入1970万美元,增长32% [33][34] - 全年GAAP毛利润增至8310万美元,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0个基点;非GAAP毛利润增至7500万美元,非GAAP毛利率扩大60个基点至54.6% [36] - 2024年调整后EBITDA为负2360万美元,2023年为负1900万美元 [38] - 预计2025年营收在1.4亿 - 1.46亿美元之间,增长2% - 6%;GAAP毛利率在59% - 63%之间,非GAAP毛利率在53% - 57%之间;运营现金使用量在3500万 - 4500万美元之间 [40][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加速器实验室收入860万美元,增长22%,得益于临床试验测试服务和定制检测开发业务的强劲表现 [29] - 耗材收入174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客户正逐步向Advantage PLUS检测产品过渡,预计到2025年年中完成全部转换 [29][30] - 仪器收入310万美元,下降7%,但环比增长29%,本季度安装18台仪器,较上一季度增加5台 [30] - 其他销售600万美元,包括约140万美元与推进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合作伙伴网络相关的许可收入;本季度诊断合作伙伴带来270万美元收入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结构中,制药和学术界的比例约为54:46;制药领域中,诊断合作伙伴的销售额全年为600万美元 [34] - 从地域来看,2024年全年收入增长主要由北美地区带动,增长17%;欧洲增长11%;亚太地区下降6% [3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执行三年战略计划,包括拓展菜单、拓展相邻市场、向诊断领域转型 [14][15][17] - 拓展菜单方面,2024年推出20种新检测产品,包括13种神经学检测产品,还推出了用于关键免疫学相关疾病治疗开发的超灵敏多重检测面板 [14] - 拓展相邻市场方面,通过Simoa ONE平台和拟收购Akoya Biosciences公司,拓展免疫学和肿瘤学市场;预计Simoa ONE平台于2025年底推出 [15][16] - 向诊断领域转型方面,专注于构建全球领先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测试基础设施,2024年新增12个合作伙伴,2025年已有10家新医院和参考实验室正在进行测试验证;2024年推出LucentAD Complete多标记算法测试,计划今年向FDA提交申请 [17][18] - 拟收购Akoya Biosciences公司,原因包括扩大潜在市场、实现协同效应、提升规模;合并后研究潜在市场将从10亿美元扩大到50亿美元,诊断潜在市场将从100亿美元扩大到15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实现4000万美元的运营协同效应;预计2026年实现正自由现金流,比独立运营提前一年 [19][20][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市场存在一定波动,但对重要慢性病的研究将继续得到公私部门的支持,公司跨多个市场的业务模式使其具备增长和盈利的独特优势 [26][27] - 加速器业务管道依然强劲,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加快发展;公司有望在2027 - 2028年实现现金流盈亏平衡,收购Akoya将使这一时间提前至2026年 [42][4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供了非GAAP财务指标,用于评估运营绩效,投资者可参考公司网站和财报中的相关调整说明 [5][6] - 公司更新了季度报告的非GAAP财务指标,新增调整后EBITDA和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指标 [37][3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加速器实验室大型制药合同在2025年上半年延迟的原因及下半年恢复的信心来源 - 原因部分是时间问题,2024年下半年项目规模增大,部分大型项目预计在下半年实现;公司对加速器业务有信心,管道中客户的多样性比去年更好,且公司能在资本受限环境下提供出色结果 [51][52] 问题2: 处于验证阶段的10家医院和实验室的合同情况及对2025年收入的贡献预期 - 部分处于合同阶段,部分等待验证完成后签约;预计部分会在2025年贡献收入,但未提供各季度的具体细分;管道情况良好,预计数量会增加 [54][55] 问题3: 公司对股票价格下跌的回应及董事会对合并交易看法的变化 - 股价压力主要源于学术市场支出的停滞,而非对交易的负面情绪;公司对交易感到兴奋,认为这是创造价值的机会,Akoya有高吞吐量仪器平台和大市场份额,与公司结合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59][60][61] 问题4: 2024年诊断使能收入情况、趋势及是否包含在2025年指引中 - 2024年诊断合作伙伴带来600万美元收入,从第二季度开始单独列出,各季度收入在100万 - 250万美元之间;该收入已包含在指引中,预计随着新合作伙伴加入,收入情况类似 [63][64] 问题5: Simoa ONE平台的推出对各市场结果的影响及节奏 - 预计2025年底推出,对2025年贡献较小,但能扩大免疫学市场机会;从2026年起将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力 [67][70] 问题6: 如何看待2025年第二、三季度的复苏及达到全年收入指引的信心来源 - 公司在困难资本环境中仍能增长,2024年加速器业务增长37%;指引已考虑学术市场压力,若学术资金提前释放、间接预算削减转向直接预算、资本改善或诊断测试业务增长,都将带来收入上行空间 [74][77] 问题7: 为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维持对Akoya的估值 - 公司基于长期价值做决策,不考虑短期市场需求波动;合并能扩大潜在市场、实现4000万美元成本协同效应、提升规模和盈利能力,是创造价值的事件 [80][81][83] 问题8: 第一季度收入下降对学术和政府客户群体的假设 - 学术方面,市场存在决策停滞和混乱,因此大幅下调第一季度数据;加速器方面,失去了礼来合作协议,约有150万美元的同比逆风,且一些大型制药项目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 [87][88] 问题9: Akoya交易的关闭流程及如何回应市场对Akoya估值的质疑 - 预计在第二季度完成交易,需双方股东投票;成功投票后将着手实现4000万美元的运营协同效应;公司认为从过往交易来看,这对双方股东都是有吸引力的机会,Akoya有高吞吐量系统和大市场份额,公司计划将自身增加经常性收入的模式应用于合并后公司,实现协同效应和盈利增长 [92][93][95] 问题10: 现有Simoa HD用户是否会采用Simoa ONE平台及是否会引发替换周期 - Simoa ONE平台主要针对免疫学和肿瘤学市场拓展新客户,而非替换现有客户;现有客户将继续使用现有系统满足神经学需求,可能部分神经学客户会因特定应用需要额外灵敏度而有重叠 [100][101] 问题11: 公司对美国以外市场(欧洲和亚太)增长的假设 - 预计美国以外市场实现低两位数至高个位数增长,各市场增长情况与2024年预期大致一致;主要逆风来自美国学术市场下滑和部分美国制药项目的时间推迟 [103] 问题12: 美国学术领域的停滞是基于实际观察还是宏观环境假设 - 是基于实际观察,学术市场在预算、时间安排、招聘和资本采购方面存在混乱,公司从自身客户和市场其他客户都能看到这种情况;但公司认为这是暂时的,长期来看公司有强大的加速器业务模式,学术市场若有额外资金投入慢性疾病领域,公司将受益 [105][106][107]
2月,广州并购交易规模位居榜首
投中网· 2025-03-16 03:00
中企并购市场数据分析 - 2025年2月披露预案291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10.46%,同比下降70.61%,其中134笔披露金额,总金额165.17亿美元,环比上升36.91%,同比上升90.31% [8] - 完成209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12.18%,同比下降28.18%,其中99笔披露金额,总金额125.49亿美元,环比上升10.98%,同比下降11.09% [10] - 电子信息、医疗健康和传统制造行业交易数量突出,广州交易规模居首 [8] 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概况 - 20支私募基金通过并购退出,回笼金额2.04亿元,啟赋资本旗下基金转让湖南创远高新股权回笼0.37亿元 [15] - 海润并购基金转让南模生物1.50%股权回笼0.27亿元,啟赋资本另一基金转让创远高新3.70%股权回笼0.15亿元 [16] - 中芯聚源、粤科金融等机构在电子信息领域退出案例集中 [18] 重大并购案例 - 百度21亿美元收购YY直播100%股权,拓展电子信息领域业务 [19] - 极氪汽车12.82亿美元收购领克汽车51%股权,整合新能源汽车资源 [20] - 渝富集团6.21亿美元收购重庆医药健康49%股权,强化医疗健康布局 [20] 行业地域分布 - 江苏并购案例数量最多,广州交易规模第一 [22] - 电子信息行业以34起交易(占比16.3%)和27.47亿美元(占比21.9%)领跑,医疗健康、传统制造紧随其后 [25] - 批发零售行业交易金额23.4亿美元占比18.6%,消费、汽车交通、能源及矿业分别占比12.3%、11.8%、9.8% [25]
Cadre (CDRE)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2 16:4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18%,调整后EBITDA增长22%,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同比提高70个基点 [7] -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1.76亿美元,净利润13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3850万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比显著增长 [36] - 第四季度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530个基点和400个基点 [37] - 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为5.72 - 6.0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指引为1.05 - 1.15亿美元,中点分别意味着3%和5%的增长 [37][39][40] - 目前宣布的关税按年化计算将产生1800 - 2200万美元的影响,预计抵消措施将滞后约三个月 [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业务组合积极,Duty Gear销量增加,订单积压与上年持平,近期收购增加2700万美元,被EOD和Armor项目发货抵消 [17] - 核心Armor和Duty Gear业务预计全年在美国平均增长约3%,Alpha业务因新增两个月业务,增长率达两位数 [9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最大市场板块执法和警察保护支出在各周期持续上升,推动公司稳定增长 [21] - 核安全市场有长期增长动力,与环境安全、国家安全和商业核能相关的三个关键核任务受关注,核现代化和国家导弹防御是国防部长的关键优先事项,新政府重视国内能源包括核能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并购是战略关键,1月宣布收购Carr's Group的工程部门,扩大核安全业务规模、国际影响力和潜在市场,进入自动化、机器人和核医学等新领域 [9][10] - 公司将继续评估符合高选择性标准的交易,保持耐心和纪律,整体并购漏斗强劲,涵盖核和核心执法目标 [11][35] - 公司凭借创新产品、优质品牌和领先市场地位,受益于对关键安全设备的强劲和持续需求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美国政府缩编和国际关系变化可能导致某些联邦机构交易流程延迟,但公司核心业务需求长期稳定 [28][52] - 长期来看,公共安全支出优先级将上升,公司凭借强大资产负债表、稳健收购管道和运营模式,有望继续增长并提升市场领导地位 [14] - 公司有能力应对近期挑战,过去有效应对供应链中断,将积极制定策略减轻关税影响 [4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支付13个季度股息,近期将年化股息提高至每股0.38美元,增幅9% [20] - 1月在SHOT Show推出两款新产品,Safariland Armor SX HP Level IIIA防弹板减重20%、防弹性能提高20%,Ballast执法专用枪套功能增强 [26][2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5年业绩指引高端为何低于预期,是否考虑政府支出不确定性影响 - 高端指引的5%有机增长符合沟通预期,2024年业务结转量不大,第四季度团队执行出色,发货量高 [50] 问题2: 联邦和州政府业务受影响情况,是否担心需求或定价长期变化 - 核心业务需求长期稳定,政府业务方面主要是交易流程节奏受影响,类似新冠时期情况 [52][55][56] 问题3: 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按年化计算影响1800 - 2200万美元,抵消措施滞后约三个月,公司已开展应对工作,包括价格调整、产能转移和提高生产率等 [41][61] 问题4: 2025年SG&A水平及Carr's收购未纳入指引情况 - Carr's未纳入当前指引,若Q2完成收购将更新指引,SG&A以Q4为基础,剔除Carr's交易费用,较Q3增加约300万美元IT支出 [68] 问题5: Carr's业务互补性和交叉销售机会 - 收购品牌受行业认可,各品牌合作可拓展客户关系和安装基础 [70][71] 问题6: 2024年定价情况及2025年市场细分定价展望 - 2024年产品定价范围为低端略超1%,高端约2.5%,整体约1.5% - 2%;2025年有机定价预计接近1.5%,无大量投入通胀 [77][78] 问题7: 欧洲执法市场潜在市场规模及公司增长优势领域 - 执法方面主要是EOD产品线适用于乌克兰和以色列清理活动,核业务因收购不断扩大潜在市场 [87][89] 问题8: 2025年全年及第一季度核心业务与核业务增长情况及第一季度销售下滑原因 - 核心Armor和Duty Gear业务全年美国平均增长约3%,Alpha业务增长达两位数;第一季度销售下滑因2024年Q1美国Armor业务有联邦合同为异常季度,且EOD项目时间安排导致本季度业务较轻 [95][97][98] 问题9: 关税主要来源及可抵消的比例 - 关税主要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比例约为60%和40%,中国供应链影响较小;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但难以量化抵消比例 [101] 问题10: 第一季度是否有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销售和交付延迟,EBITDA利润率低的原因 - 大部分网络安全事件影响在第四季度解决,第一季度仅有极少量;第一季度EBITDA利润率低主要是销售规模对SG&A的杠杆效应,以及EOD业务量低的影响 [111][113][114] 问题11: 国内执法招聘趋势及经济环境对执法岗位招聘的影响 - 执法人员数量目前稳定,高失业率可能增加招聘机会,但招聘有较高门槛 [116][117] 问题12: DOE支出影响,公司对FBI、国土安全部的暴露情况及变化 - 核业务和联邦执法业务未受重大影响,长期来看需求稳定,但采购流程可能有临时中断;公司未披露对相关机构的具体暴露比例 [122][123][124][129]
Trump Upholds Biden's Merger Guidelines: Here's What It Means for Goldman Sachs and Other Investment Banks
The Motley Fool· 2025-03-09 10:38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银行原本期望特朗普政府能营造更有利的并购环境,但近期情况显示这种乐观可能有误,特朗普政府将维持严格立场,不过其他行业仍可能出现大型交易,投资者可考虑获利了结 [2][9][10] 分组1:监管政策 - 拜登执政时监管机构对并购采取严格态度,限制大型交易规模和范围 [1] - 特朗普政府将延续2023年制定的严格指导方针,继续审查大型交易 [2][4] - 美国司法部将继续审查减少竞争的交易,1月底起诉阻止惠普企业以140亿美元收购瞻博网络 [3] - 前联邦贸易委员会专员莉娜·汗任职时,FTC和DOJ发布严格指导方针,打击可能违反反垄断法的大型交易 [5][6] 分组2:投资银行现状与期望 - 过去几年投资银行处境艰难,2022和2023年交易成交量因美联储加息而暴跌 [7] - 高盛、摩根大通等大型投资银行希望特朗普政府对重大交易更宽松,放宽严格监管以增加咨询收入和交易需求 [8] 分组3:行业影响与投资建议 - 特朗普政府虽审查大型科技交易,但其他行业可能出现大型交易,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撤销2024年银行并购政策或鼓励更多大型银行并购 [9] - 高盛自2023年11月以来涨幅达88%,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市净率高于过去十五年,投资者可考虑获利了结 [10]
Prosperity Bancshares(PB)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1-29 1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36%,稀释每股收益1.37美元,同比增长34% [6][7]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31%,平均有形普通股回报率为13.5% [8] - 净息差增加30个基点至3.05%,预计2025年将继续扩大 [9] - 效率比率降至46.1%,较去年同期改善9.5个百分点 [22] - 贷款总额2220亿美元,同比增长4.6%,存款总额2840亿美元,同比增长4.4% [10][12] - 核心存款成本下降9个基点至1.44%,无息存款占比达34.5% [13][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业务增长主要来自Lone Star Bank并购,剔除并购因素后贷款基本持平 [10][11] - 抵押贷款仓储业务季度平均余额为11.37亿美元,但预计一季度将降至8.25-8.5亿美元 [73][74] - 单户住宅贷款规模约82-83亿美元,公司计划控制该业务增长 [103] - 非利息收入3980万美元,非利息支出1.415亿美元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德克萨斯州人口增长56.3万人,总数达3130万,2024年新增209家企业迁入 [16] - 德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州经济表现优异,营商环境友好 [16] - 并购市场环境改善,监管审批可能更宽松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启动股票回购计划,最多回购5%流通股(约4800万股) [9] - 继续关注并购机会,认为当前是良好时机 [60][62] - 资产重定价将持续推动净息差和盈利增长 [7][17] - 保持保守的贷款增长策略,目标贷款存款比维持78-80% [38][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客户情绪改善,预计2025年将实现有机贷款增长 [11][36] - 预计2025年平均净息差将达到3.25-3.35%,年末可能更高 [33][34] - 信贷质量良好,不良资产下降9%至8150万美元 [23][24] - 证券组合年化现金流约1.9亿美元,将用于偿还借款或再投资 [22][58] 其他重要信息 - 完成First Capital问题贷款处置,减少总贷款规模 [11] - 特殊CD产品利率已下调100个基点,77%的CD将在6个月内到期 [86][88] - 债券组合修正久期为4年,新购债券收益率约5.05% [9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关于净息差展望 - 预计2025年平均净息差3.25-3.35%,年末更高,主要来自资产重定价和存款成本下降 [33][34][124] - 证券组合现金流将用于偿还借款(利率4.5%)或再投资(收益率5%) [58] 关于贷款增长 - 剔除并购因素后2024年贷款基本持平,预计2025年低至中个位数增长 [37][41] - 客户情绪改善但尚未完全转化为实际需求 [42][43] - 单户住宅贷款将控制规模,侧重商业贷款 [103][104] 关于资本配置 - 优先考虑并购而非股票回购 [60][61] - 资本充足,可支持并购、回购或有机增长 [17] 关于存款成本 - 期末存款成本1.4%,仍有下降空间 [68] - 特殊CD产品已下调利率,77%将在6个月内到期 [86] 关于信贷质量 - 信贷损失准备金3.89亿美元,覆盖充分 [67] - 不良资产8150万美元,其中过半为住宅贷款 [67] 关于费用展望 - 2025年非利息支出预计14.1-14.3亿美元,下半年可能增长1-2% [95][96]
元禾璞华,宣布募资数十亿
投资界· 2025-01-13 00:56
元禾璞华募资动态 - 元禾璞华产业并购基金首关规模超12亿元,预计终关规模不低于20亿元,基石投资人包括苏州元禾控股、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3] - 新一期PE基金和VC基金将与上海、北京、江苏等多地政府引导母基金合作设立,基金规模均在10亿-20亿元,预计2024年一季度完成首关[3] - 公司成立十周年累计管理规模过百亿,投资约200家半导体和硬科技企业,已向LP分配金额过百亿元,投出上市公司49家[3] 并购基金战略布局 - 并购基金将围绕半导体产业链链主、细分赛道优质企业和海外资产剥离机会进行投资[7] - 并购策略分为横向整合(相同类型公司整合)、纵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和跨行业整合(现金流反哺科创)[7] - 公司2014年起积累海外并购经验,2024年主导南茂持有的宏茂微股权转让案例[7] 区域产业投资重点 - 长三角地区获得公司超半数投资金额,新基金将重点布局上海、江苏等半导体产业聚集地[8] - 北京地区因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将聚焦半导体设备、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9] 紫光展锐投资案例 - 2024年完成对紫光展锐近20亿元股权增资,搭建专项SPV仅用两个月时间[13][14] - 紫光展锐2024年三季度智能手机处理器出货2900万颗,同比增长29%,全球市场份额达9%[14] - 公司团队多位成员具有展讯通信背景,对紫光展锐有深度了解[14] 产业整合趋势判断 - 预计2025年国内并购市场将进入活跃阶段,半导体行业将出现更多整合案例[17] - 未来可能形成大上市公司负责并购、小公司专注技术创新的分工模式[17] - AI技术驱动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新一轮增长的核心动力[17] 投后管理实践 - 通过战略规划、人才招募、客户对接等立体式赋能被投企业[15] - 宏茂微案例中提供2亿元借款完成员工股权激励,并促成其与芯片设计公司合作[15] - 协助华大九天通过并购补足EDA技术短板[15]
2024年并购重组中介机构排名(独立财务顾问/律所/审计/评估)
梧桐树下V· 2025-01-01 03:28
2024年A股并购重组审核概况 - 2024年全年A股并购重组上会审核企业共15家,沪主板4家、科创板3家、深主板3家、创业板5家 [2] - 14家企业审核通过,1家被否,通过率93% [2] 独立财务顾问业绩排名 - 9家机构参与14单过会项目,中信证券以5单排名第一,市占率36% [3][4] - 华泰联合证券以2单位列第二,华安证券、东方证券等7家机构各1单 [4] 法律顾问业绩排名 - 10家律所参与项目,北京嘉源以3单居首,市占率21% [6][7] - 北京德恒、金杜、君合各2单并列第二,通商、中伦等6家律所各1单 [7][9] 审计机构业绩排名 - 8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大信以4单排名第一,市占率29% [10][11] - 容诚、天职国际、立信各2单并列第二,天衡、信永中和等4家机构各1单 [11][12] 资产评估机构业绩排名 - 10家机构参与,中联评估以3单领先,市占率21% [13][14] - 北京天健兴业、沃克森(北京)各2单并列第二,国融兴华、中企华等7家机构各1单 [14][17]
晚点独家丨阿里集团战投负责人胡晓加入张勇所在基金,曾推动投资月之暗面
晚点LatePost· 2024-09-19 13:28
编辑丨程曼褀 我们获悉,阿里巴巴集团战投原负责人胡晓近日离开阿里,加入了刘晓丹创立的并购基金晨壹基金。今年 3 月,阿里巴巴集团原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花名逍遥子)已宣布加入晨壹,任管理合伙人。 胡晓自 2017 年加入阿里,历任阿里投资战略部总监、董事总经理。在离开前,她是阿里集团战投的负责 人,向阿里 CFO 徐宏汇报,在阿里期间,胡晓曾任圆通速递、红星美凯龙的非独立董事,小鹏汽车的非 执行董事。 据了解,今年春节前后,胡晓推动了阿里集团战投部对大模型独角兽月之暗面 8 亿美元的投资。 加入阿里前的 2008 年-2017 年,胡晓曾历任花旗环球(亚洲)经理、副总裁,和美林证券(亚太)副总裁、 董事。 胡晓自 2018 年起担任华泰证券的非执行董事,晨壹创始合伙人刘晓丹则在 2012 - 2019 年任华泰联合(华泰 联合为华泰证券控股子公司)总裁、董事长。 阿里集团前 CEO 张勇今年 3 月宣布加入晨壹基金,该基金由 "并购女皇" 刘晓丹创立。 文丨王与桐 刘晓丹曾主导华泰证券收购美国统包资产管理平台 AssetMark,帮助拓展华泰国际业务;她操作的知名案例 还有 360 私有化、迈瑞医疗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