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ization

搜索文档
极光250529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Aurora Mobil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 - 一季度业务活动签订超6300万元合同价值,累计合同价值超1.1亿元[2][4][8][15][16][18][22][23] - 集团收入8900万元,同比增长48%,是转型纯SaaS后最高Q1季度收入;Engaged Labs收入同比增长127%;金融风险管理业务收入2220万元,同比增长64%;毛利润同比增长27%,毛利率环比提升550个基点;连续七个季度调整后EBITDA为正[2][8][16][22][23] 2. **各业务板块增长显著** - 开发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9%,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6%,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9%;核心订阅服务收入5350万元,同比增长26%,主要因ARPU增长22%;国内外市场订阅收入均有增长[3][17] - EngageLab业务客户数量增长25%至848个,产品和服务销售至超40个国家和地区[4][18] - 垂直应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金融风险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4%,主要因客户数量增长19%和ARPU增长38%;市场情报收入同比下降26%,季度环比增长4%[5][19] 3. **费用控制良好** - 一季度运营费用6060万元,同比增长14%,环比持平,主要因销售和营销部门费用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至2460万元;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34%至2330万元;G&A费用同比下降2%至1270万元[6][20] 4. **关键指标表现出色** - 核心开发者订阅业务净美元留存率为96%;递延收入达1.569亿元创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3天,因春节假期收款较慢[7][21] 5. **业务展望积极** - 预计2025年Q2收入在8750万元至9050万元之间,同比增长10 - 14%[9][23] 6.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季度回购16000份ADS,累计回购29.5万份ADS[9][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EngageLab业务展望**:虽Q2不太可能再签6000万元新合同,但公司有能力和优质产品,未来有望实现[10][24] 2. **净利润问题**:公司虽收入和毛利增长,但仍有净亏损,因需投入研发和营销费用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需平衡支出与增长[12][13][26]
高盛:中国消费背景平淡,2025 年第二季度盈利风险上升
高盛· 2025-07-15 01: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行业分为首选、中性和最不首选三类,首选行业为运动品牌、多元化零售商、宠物食品、饮料和餐饮;中性行业为调味品、化妆品、零食、啤酒、乳制品、主要/小型厨房电器、扫地机器人、超高端白酒、预制食品、体育零售商和领先的白色家电;最不首选行业为家具、投影仪、非必需小型厨房电器、珠宝、非超高端白酒和服装/鞋类代工 [87][8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整体平淡,多个行业销售疲软,价格竞争风险显现,但平台对食品配送补贴和即时购物的投资为相关行业带来了销量增长 [1] - 市场对股票的偏好仍存在分歧,投资者青睐能够在整体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独特增长的新消费股,但对其2026年的增长前景存在争议 [2] - 结构性增长机会将推动股票表现,建议关注具有品类扩张、海外扩张、体验式消费和下沉市场渗透等机会的公司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行业发展情况 - **可选消费和耐用品行业**:运动品牌、多元化零售商、餐饮等行业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表现较好,但部分行业面临价格压力和库存问题;纺织/鞋类代工、家具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弱 [9] - **必需消费行业**:宠物食品、饮料等行业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表现较好,白酒、啤酒等行业面临需求疲软和政策压力 [11]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表现差异 - 年初至今,新消费股股价表现强劲,盈利增长和增长可见性较好,预计2025 - 2027年新消费股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将超过传统消费股 [12][23] 结构性增长机会 - 公司在空白领域的扩张将继续产生独特的表现,机会来自品类扩张/渗透、海外扩张、体验式消费和下沉市场渗透 [21] 2021年四大主题表现 - 2021年提出的四大主题(中国品牌崛起、“小确幸”消费、单身经济、对美的追求)在近年来表现良好,预计将保持势头 [27] 与2021年观点的差异 - 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更加理性,注重性价比,但海外增长带来了惊喜,预计全球扩张将是未来的关键主题 [30][31] 2025年第二季度关键发现 - **需求方面**:尽管整体零售销售和618购物节GMV增长稳定,但多个消费子类别趋势疲软,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各异 [35][37] - **价格方面**:第二季度多个行业出现价格竞争风险,如汽车、餐饮、运动服装、白酒和乳制品等,但宠物/IP产品价格趋势稳定 [43][44] - **渠道转移方面**:线上渠道继续表现优于线下渠道,平台对食品配送和即时购物的投资增加,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增量销量 [48][50] - **海外需求方面**:海外需求对中国消费企业仍有支撑,但第二季度整体增长温和,各子行业表现差异较大 [53] 各行业展望 - **运动服装**:第二季度表现平淡,折扣和渠道转移对利润率构成压力,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增长加速、全年指引更新和耐克去库存进展 [58][59] - **代工**:第二季度因关税上涨而恶化,预计第三季度和下半年仍面临订单和利润率风险 [60][61] - **耐用品**:主要家电预计营收和利润增长具有韧性,但房地产相关行业面临压力,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国内增长和补贴可持续性以及海外需求和出口订单 [62][65] - **餐饮**:第二季度需求波动,食品配送补贴对行业有利,但需关注价格竞争和促销趋势 [66][67] - **多元化零售商**:第二季度IP相关需求强劲,下半年关注新产品线/品类的表现 [68][69] - **化妆品**:第二季度美容需求弱于预期,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月度GMV跟踪、双11折扣/产品退货政策和全年指引更新 [70][71] - **珠宝**:第二季度同店销售有所改善,但利润率可能面临压力,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同店销售增长趋势、利润率变化和品牌转型进展 [72] - **白酒**:近期反奢侈政策导致白酒销售下滑,飞天茅台批发价出现波动 [73] - **饮料**:整体增长势头持续,成本优势支持再投资,但竞争仍然激烈 [74] - **啤酒**:6月消费 volume 疲软,政策和天气是第三季度的关键因素 [75] - **宠物食品**:国内表现有望令人鼓舞,但海外出口可能受到关税影响 [77] - **调味品**:6月销售实现正增长,渠道库存水平降低,期待第三季度旺季新产品推出带动需求 [78] - **猪肉**:双汇中国业务第二季度包装肉 volume 增长平稳,美国业务预计实现更好的周期性复苏 [79] - **乳制品**:供需平衡延迟,原奶价格下降趋势开始稳定,企业增加基础牛奶的增值产品并可能加大高端产品的促销力度 [80] 行业和股票偏好 - 行业偏好方面,将乳制品评级下调至中性,将宠物食品评级上调至首选;最不首选行业仍为服装代工、家具、投影仪、非必需小型厨房电器、珠宝和非超高端白酒 [87] - 股票方面,推荐买入安踏、美的、东鹏饮料、老铺黄金、百胜中国、万洲国际、青岛啤酒股份、古井贡酒、统一企业中国、巨星农牧、名创优品、甘源食品和华润饮料等公司 [3][89] 估值方法和风险 - 报告对各推荐公司给出了估值方法和目标价格,并提示了相关风险,如宏观经济、原材料成本、竞争、政策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91]
摩根士丹利:进入全球化新时代的领先制药企业;首次覆盖恒瑞医药H股重新覆盖A股,超配评级
摩根· 2025-07-11 0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恒瑞医药H股,重新覆盖A股,均给予超配(OW)评级,H股为首选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瑞作为研发巨头,有望受益于国内政策环境改善和全球化步伐加快,具备成为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的潜力 [1] - 预计2024 - 27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8%/24%,创新药销售复合年增长率为34% [4][10] - 基于贴现现金流估值法,H股目标价78港元,A股目标价人民币71元,SOTP分析显示全球化潜力被低估,相对于同业的估值溢价合理 [4][43]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恒瑞是植根于中国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在医药研产销和商业化方面能力领先,2023年新分子实体药物收入在中国药企中最高,临床或后期开发阶段的NME在研药物数量最多 [12] - 截至2024年,创新药物占总产品销售额的51.8%,2024年研发投资占收入的29.4% [12] 产品管线 - 恒瑞是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中产品组合和管线最广泛均衡的公司之一,涵盖多个治疗领域,预计2025 - 27年有47项NDA/BLA批准 [3] - 针对乳腺癌开发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所有亚型和不同阶段疾病 [18][21] - 开发出三代GLP - 1在研产品,HRS9531和HRS - 7535在减重效果上具有竞争力 [19] - 有七种处于临床和NDA阶段的关键ADC在研药物,部分产品数据良好且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22] 全球化进展 - 截至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价值1.47万亿美元,是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6.6倍 [3] - 自2018年以来,恒瑞累计达成14笔对外许可交易,交易总价值150亿美元,预计未来将达成更多协议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7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8%/24%,创新药销售额CAGR为34%,仿制药销售额基本持平,对外许可收入CAGR为11% [4][38] 估值分析 - 基于贴现现金流估值法,H股目标价78港元,A股目标价人民币71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为46倍 [4] - SOTP分析显示,全球化潜力仅占总价值的13%,即人民币628亿元,仍被低估 [43] - 恒瑞A股和H股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33.5倍和36.0倍,相对于同业的溢价合理 [44]
吉利汽车(00175.HK):吉利6月销量大幅增长 全年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格隆汇· 2025-07-02 19:10
销量表现 - 6月公司实现总销量23 6万辆 同比+42% [1] - 1-6月累计销量140 9万辆 同比+47% [1]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 2万辆 同比+86% 占比52% 其中纯电8 5万辆 同比+129% 插混3 7万辆 同比+30% [1] 品牌细分 - 中国星品牌销量10 3万辆 环比+18% [1] - 吉利银河销量9 0万辆 同比+202% [1] - 领克销量2 6万辆 同比+8% [1] - 极氪销量1 7万辆 [1] 新品动态 - 银河星耀8上市首月销量破1万辆 [2] - 领克900月销量逐月翻倍至5千辆 [2] - 极氪007 GT款月销量从年初1千辆增至5月8千辆 [2]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推出银河A7 银河M9 领克10 EM-P等7款新车型 [2] 目标调整 - 将2024年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同比增速从25%提升至38% [2] 全球化进展 - 6月出口4 0万辆 同比+12% [2] - 1-6月累计出口18 4万辆 同比-8% [2] - 已在81个国家布局891个销售及服务网点 [2] - 2025年计划新增300多个海外网点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12 65亿元 4132 55亿元 4695 34亿元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 95亿元 172 84亿元 207 91亿元 [3] - 预计同期EPS分别为1 51元 1 71元 2 06元 [3]
高盛:全球经济分析_为何发达市场制造业生产率长期如此疲软
高盛· 2025-06-30 0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20年全球制造业生产率停滞导致整体生产率增长放缓,全球化、金融危机后投资疲软和创新步伐放缓是主要驱动因素 [3] - 特朗普政府提升国内制造业产能的措施或能推动生产率提升,但效果可能较小,创新步伐加快才是扭转制造业生产率长期停滞的关键 [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造业生产率放缓背景 - 主要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在疫情后仍在持续,全球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停滞是整体生产率放缓的主因 [3][4][5] - 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放缓受统计方式影响被高估,过去20年美国制造商通过转向高生产率活动增加了附加值 [6] - 除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外,多数主要经济体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在过去20年急剧放缓 [11] 制造业生产率放缓的驱动因素 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崛起 - 全球制造商的进口竞争减缓了发达经济体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中国进口渗透率上升使发达经济体制造业生产率年增长率降低超0.5个百分点 [3][15][16] - 进口竞争降低生产率的原因一是降低了国内产能利用率,二是抑制了新工厂投资 [19][20][22] - 全球化可能导致制造业生产率增长被低估,一是电子产品生产转移使价格平减指数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质量改进,二是制造商向知识产权设计和开发转移可能导致价值增值统计不准确 [26][27][28] 全球金融危机后投资疲软 - 金融危机后需求疲软、信贷约束和产能过剩导致投资疲软,拖累了制造业生产率增长 [31] - 发达经济体实际制造业投资在危机后较危机前趋势放缓约4个百分点,估计对年化生产率增长造成0.8个百分点的拖累 [32] - 危机后逆风阻碍了工业机器人的采用,对生产率的长期影响可能更大 [35] 技术放缓 - 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制造业的轻松收益已结束,电子制造业生产率放缓使发达经济体整体生产率增长放缓1.5 - 2个百分点 [39][40] - 全要素生产率在发达经济体停滞,多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表明创新步伐明显放缓 [44] 对前景的影响 - 过去20年制造业生产率较之前趋势放缓2.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放缓、金融危机后投资疲软和全球化竞争 [51]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投资措施可能推动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但难以使生产率增长复苏,因为关税难以实现大量回流,政策驱动的投资对生产率提升作用有限 [54][55][56] - 创新步伐加快,可能来自机器人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是扭转制造业生产率长期停滞的最可能催化剂 [57]
ACADIA Pharmaceuticals (ACAD)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2:41
业绩总结 - 预计2025年美国总收入超过10亿美元[12] - 当前产品的潜在峰值销售为15亿至20亿美元[19] - 2025年风险调整后的峰值销售潜力为25亿美元,完全峰值销售潜力为120亿美元[17][18] 用户数据 - Pimavanserin在第六周的患者改善率为55.0%,而安慰剂组为5.3%[54] - 在接受Pimavanserin治疗的患者中,≥20%的改善率为96.3%,≥30%的改善率为88.9%[54]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启动7个二期或三期研究[30] - 预计在2025年至2027年间将有5个二期或三期研究结果发布[30] - 预计ACP-101(用于Prader-Willi综合症)的加速三期数据预计在2025年初发布[12] - 预计ACP-204(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和路易体痴呆精神病)的二期数据预计在2026年中发布[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CP-204在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约为Pimavanserin的5倍,显示出更高的潜在疗效[65] - ACP-204的半衰期约为20小时,支持每日一次的给药方案[68] - ACP-211的二期研究设计旨在评估其在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排除不可接受的镇静或解离发生率[125] - ACP-711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显著减少震颤的效果,运动能力提升达到30%[1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正在评估扩展到其他稀有疾病领域的可能性[15] - 公司拥有强劲的现金流,以积极投资于管道开发[13] 负面信息 - Pimavanserin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没有负面影响[74] - 目前,超过30%的长期使用多巴胺拮抗剂的患者会发展为迟发性运动障碍[182]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ACP-271作为GPR88激动剂,正在临床试验中,目标适应症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和亨廷顿病[177] - GPR88激动剂在大鼠模型中显示出显著减少空嚼运动,减少幅度达到69%[189]
WAVES 2025:创投「新纪元」里,逐浪而行
36氪· 2025-06-25 07:03
创投新纪元趋势 - 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竞争格局,中国全球化高涨,国资LP逆势加注成为市场定海神针[2] - 2025年新周期核心是「新代际力量的崛起」,年轻创业者有机会突破行业巨头壁垒[2] - WAVES2025聚焦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吸引新锐企业创始人、科学家与顶级投资人[2] 杭州良渚的创投生态 - 良渚成为数字原住民的理想国,生态、政策、社区、文化多维叠加吸引数字游民与明星项目[4] - 杭州资本通过"大胆资本、耐心资本、有温度的资本"三大举措打造全生命周期投资服务体系[4] - 余杭区希望与各方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创投生态圈[4] 中国创投市场代际变迁 -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建议为国企松绑,允许按市场规律有赚有赔以焕发经济活力[8] - 新一代创业者如影眸科技吴迪更敢说敢干,坚持3D建模与空间智能领域[10] - 创投圈代际对话显示中国创投2025代际向上力量依然澎湃[11] AI投资热潮与泡沫 - 2025年90%投资者和创业者重注人工智能,如Deepseek破圈、Manus刷屏[12] - 投资者普遍存在"错过"情绪,部分项目一个月内获七八个TS,市场现牛市迹象[14] - AI泡沫分两种:认为过去延续未来的坏泡沫与认为未来剧变的好泡沫,后者加速技术潜力释放[16] 全球化与出海战略 - 中国品牌如泡泡玛特、TikTok正逐渐成为全球品牌,国内市场内卷锻造国际竞争力[19] - 出海核心指标包括海外定价权与下沉销售体系触达能力,跨境支付、物流等"影子公司"营收达10亿美元级[19] - iMile等企业通过人治管理模式成功复制海外业务,顺为资本强调投中国优秀企业家本质不变[21] 00后创业者新势力 - Super00后通过开放麦展示创业狂想,如Vincent自学开发将产品推至IOS榜首,徐皓天房产中介两月赚87万[27] - AI赋能一人公司如刘世奇"丑拖鞋"年营业额达3000万,6人团队利用AI提升效率[27] - 00后创业者覆盖AI银发赛道、游戏开发、中东市场等多元领域,展现新一代商业想象力[27]
上海市静安区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资管、财管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6-12 09:33
论坛主题与背景 - 中金财富2025财富管理发展论坛以"新科技 新金融 新生态"为主题在上海举行 [1] - 静安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副主任高能强调科技革命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财富管理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1] - 静安区将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资管、财管生态 构建覆盖全链条的财富管理体系 [1] 静安区金融发展成就 - 静安见证上海金融发展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张股票发行 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设立 [4] - 静安着力打造上海全球资管中心重要承载区 PEI300全球私募基金榜单前10名中已进入中国的8家齐聚静安 [4] - 2024年静安区获批全市首批股权集聚区 2025年率先启动并购集聚区建设 [4] - 高水平举办"全球财富管理论坛·苏河湾大会"等国际金融峰会 [4] - 从南京西路到苏河湾形成资本纽带走廊 [4] 静安区产业优势 - 现代产业体系: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三大传统支柱 数据智能、文化创意和生命健康为三大新兴产业 [4] - 空间布局:依托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苏河湾滨水商务集聚带、中环两翼创新创意集聚带构建立体化产业生态圈 [4] - 发展环境:为金融机构提供从落户到发展的全流程服务 以企业获得感为核心 [4] 近期举措与未来展望 - 成立全球服务商"一站式"出海服务中心和静安跨境金融服务中心 发布"全球服务商计划"出海服务包 [5] - 打造出海全链路服务矩阵 为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加速引擎 [5] - 未来将以开放生态和创新土壤构建AI驱动、全球化协同的财富管理新范式 [5]
倒计时10天|36氪2025出海全球化创新名册招募进行中!
36氪· 2025-06-05 18:50
全球化商业趋势 - 世界商业版图正在剧烈重塑,技术洪流、产业迁移与消费新生代交织碰撞催生新的全球化时代 [2][3] - 数字技术(AI、云计算、物联网)与实体经济边界加速消融,成为重构全球产业链和催生新商业物种的基石 [4] - 技术驱动型创新企业处于开拓"新大陆"前沿,全球供应链从效率优先转向兼顾韧性与安全,核心技术掌控力和关键环节把控度成为企业争夺全球话语权的关键 [5] 中国企业出海动态 - 2025年中国出海企业规模预计突破2.5万亿美元,占中国GDP的12.7%,人工智能、数字娱乐、消费升级等新兴领域出海增速大幅超越传统行业 [7] - 中国企业出海从"产品输出"向"价值创造"转型,跨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本土化运营品牌方占比显著 [7] - 出海企业需具备"硬核"竞争力,同时需精准捕捉Z世代消费主力对多元偏好、体验与文化认同的需求 [6][7] East Forward 2025评选活动 - 聚焦"领航人物"、"创新人物"、"创新企业"三大维度,挖掘全球化浪潮中的卓越标杆 [10] - **领航人物评选标准**:全球影响(15%)、行业贡献(30%)、市场拓展(30%)、文化融合(25%),面向跨国集团、500强企业等核心决策者 [12][14] - **创新人物评选标准**:创新思维(25%)、拓展精神(15%)、市场洞察(30%)、文化融合(30%),面向出海品牌创始人、业务带头人等 [17][20] - **创新企业评选标准**:发展潜力(30%)、创新能力(30%)、市场表现(20%)、全球战略(20%),覆盖消费、AI、文娱等领域具备全球市场份额的企业 [26][27] 活动流程与参与 - 评选流程分为启动(3月底-4月中旬)、招募(4月25日-6月15日)、评审(6月16日-6月30日)、发布(7月中旬)四个阶段 [30] - 参与方式为扫描二维码线上填写报名信息,申报咨询邮箱survey@36kr.com [22][29][32]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C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5 15: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金融行业(包括证券交易、期货、期权、抵押贷款等细分领域) 公司: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Hinge Health、Mountain、Circle、Rubrik、Reddit、DJT、Coinbase、Bakkt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IPO市场 - 核心观点:年初市场对IPO市场持乐观态度,4月市场波动使部分公司推迟上市计划,但近期部分公司成功上市,表明公开市场对合适的公司开放 [3][4][5] - 论据:年初至3月中旬市场乐观,多家大公司表明上市意向;4月市场波动,部分公司推迟计划;Hinge Health、Mountain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之前上市,Circle今日成功上市且表现出色 期货业务 - 核心观点:期货业务在波动和不确定时期表现良好,能源业务表现强劲,客户对平台和产品的信任度增加 [8][10] - 论据:能源业务考虑了国际供需、宏观趋势等因素;能源未平仓合约同比增长6%,较2024年底增长近10% 抵押贷款业务 - 核心观点:抵押贷款业务有机会通过应用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利用数据推动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长 [15][16] - 论据:约65%的新房贷通过公司网络发起;推出了利率锁定期货,利用数据改进了提前还款模型 24.5/24×7交易 - 核心观点:ICE延长电子交易时间是为了增加生态系统的可靠性和弹性,目前正在等待相关工作完成后推出 [20][21][23] - 论据:DTC延长了交易时间,ICE将与其合作;需要对整合磁带进行工作,以确保交易的确定性 期权市场 - 核心观点:现在是重新审视期权市场结构的好时机,零售参与推动了期权交易量的增长 [25][27] - 论据:有18个期权市场和19个股票交易所,新进入者会增加公司成本;自2019年以来,期权交易量增长了两倍多;零售参与和市场结构改进推动了交易和消息活动的增加 德州市场 - 核心观点:德州吸引了更多资本市场活动,ICE支持德州的相关举措,并与客户积极沟通 [34][35] - 论据:德州禁止金融交易税,解决了一些股东权利问题;ICE将NYSE Chicago迁至德州,已有一家公司双重上市,还有多家公司计划双重上市 加密和代币化 - 核心观点:加密市场发展迅速,公司对其未来持乐观态度;代币化在解决特定问题上有潜在价值,但不确定其在市场中的具体作用 [44][45] - 论据:公司早期参与了加密相关项目,如投资Coinbase和推出Bakkt;与Circle合作寻找USCC的用例 未来十年的趋势 - 核心观点:AI的负责任采用和全球化将是未来十年交易所领域的重要趋势 [49][50] - 论据:公司使用AI已有十多年,旨在增加透明度和提高效率;越来越多的公司因美国资本市场的估值提升而迁至美国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能源业务中注重机构参与者,其市场参与度持续增长 [12][13] - 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需要向用户说明数据如何融入其风险管理体系 [19] - 公司在零日到期(Zero DTE)期权市场上,将根据市场需求支持其发展 [29] - 公司认为德州的市场模式对公司有吸引力,许多公司希望在保留现有模式的同时支持德州市场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