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发布500项科技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4:43
技术成果发布 -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面向阿拉伯国家发布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1] - 技术成果覆盖绿色农业、生态环保、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与现代化工、人工智能与数字信息、清洁能源六大领域 [2] - 技术成果具有可快速落地、可规模转化、可跨区域推广的特征 [2] 合作协议签署 - 会议成功签署13项合作协议 [1] - 合作项目锚定平台共建、技术转化、人才服务三大核心维度 [2] - 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将携手浙江、北京、陕西三地设立分中心 [2] 具体合作项目 - 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与哈萨克国立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等签署协议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北斗时空智能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 - 清华大学与阿尔及利亚国立高等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共建实验室 [2] - 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启动荒漠化防治联合实验室 [2] 后续活动安排 - 会议期间组织多轮专场对接和实地考察 [3] - 为500项技术成果与阿拉伯国家用户端、资本端搭建"一站式"通道 [3]
富邦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50% 现代农业营收同比增长13.31%
中证网· 2025-08-21 13: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5亿元 同比增长6.50% [1] - 归母净利润6121.70万元 归母净资产14.71亿元 同比增长9.53% [1] - 现代农业业务营收1.22亿元 同比增长13.31% [1] 业务板块表现 - 助剂业务营收4.96亿元 同比增长5.62% 获沙利文认证"全球肥料助剂销量第一" [1] - 特种肥料实现营业收入4299.97万元 [2] - 境外营收3.20亿元 同比增长8.16% 占总营收46.68% 境内营收3.65亿元 同比增长5.10% 占比53.32% [1] 研发创新 - 推出新型多功能包裹剂 造粒助剂 挤压增强剂 内添加防结剂等绿色产品 [1] - 自主研发除重金属综合治理方案 已完成客户小试 工业化实验加速推进 [1] - 报告期内推出微生物线虫防治新品5个 禾本科固氮新品3个 [2]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与OCP集团深度合作 推进钙镁磷肥 TSP-MgO 磷酸净化项目 [1] - 牵头成立"湖北省生物肥料产业创新联盟" 聚焦技术攻关 标准制定 资源共享 市场拓展 [3] - 启动"天生旦"百万亩科技助农项目 与北大荒八五三农场 鹤城农投等合作推广技术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禾本科固氮及根结线虫防治产品完成产业化准备 在河南 内蒙 山东等地布置数万亩验证示范 [3] - 康欣生物依托"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华中农大 中国农科院推进高效作物固氮菌剂创制 [2] - 富邦湘渝完成研发与生产智能化升级 生产效率与品质稳定性显著提升 [2] 发展模式与方向 - 现代农业板块采用"以土壤为入口 以田块为单元"新模式 在6省开展数百次田间试验 [2] - 未来聚焦农化助剂 放氧肥料 土壤改良 生物农药等10大关键技术节点 [3] - 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双轮驱动 实现产业链 创新链 价值链深度融合 [2]
贝斯美: 关于首发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6:2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9年11月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3,030万股 发行价每股14.25元 募集资金总额43,177.5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3,879.74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9,297.76万元 [1] 募集资金使用与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加氢系列及二甲戊灵系列技改项目、年产6000吨二甲戊灵技改项目、年产5000吨高纯度拟薄水铝石项目(分两期建设)等 [2] - 2024年8月调整原募投项目 将节余资金用于年产6000吨二甲戊灵技改项目及年产5000吨高纯度拟薄水铝石项目 [2] - 2025年1月优化年产5000吨高纯度拟薄水铝石项目建设方案 分两期实施并增加特种醇产能 二期项目完全使用自有资金 [2] - 2020年7月终止新建企业研发中心技改项目 将剩余募集资金10,094.37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 募投项目延期详情 - 年产6000吨二甲戊灵技改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5年9月延期至2026年9月 [3] - 延期原因包括农药行业周期下行 宏观经济波动及市场竞争格局调整 [3] - 公司为避免行业低谷期集中释放产能导致效益下滑 确保募集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率 [3] - 二甲戊灵产品因环保高效低毒特性 仍符合绿色农业政策导向 中长期需求趋势未变 [3] 项目延期影响与审批 - 延期不改变项目实施主体 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规模 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4]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18日审议通过延期议案 认为符合公司实际经营需求 [4] - 监事会同日审议通过 认为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且不损害股东利益 [5] - 保荐机构对延期事项无异议 确认符合监管规定及公司管理制度 [6]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聚焦“四个农业”
新华社· 2025-08-15 11:4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8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 以"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为主题 集中展示现代化农业新成果 [1] - 展会设置8大特色展区 包括名优农产品及食品展 高新设施展 种植示范展 创意农业展 精品畜牧业展 农机装备展 现代种业展 农耕文化展 [1] - 共有1000余家国内各地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展参会 [1] 参展企业规模 - 260余家国内外农机企业参展 [1] - 70余家畜禽养殖及饲料兽药企业参展 [1] - 30余家农资企业参展 [1] 展区特色内容 - 吉林省精品展厅展示吉林大米 鲜食玉米等优质农产品 吸引各地参观者驻足 [1] - 展厅内200余家优质粮食企业展示"吉字号"产品 体现黑土地粮食品牌建设成果 [1] - 特色农机装备专区集中展示无人植保机 无人拖拉机 大型智能收割机等最新科技装备 [1]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今日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2:21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8月15日上午9时在长春农博园正式开幕 [1] - 展会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主题 [1] - 展会为期10天 [1] 展区设置 - 设置名优农产品及食品展、高新设施展、种植示范展、创意农业展、精品畜牧业展、农机装备展、现代种业展、农耕文化展等8大特色展区 [1] 活动内容 - 务实开展经贸交流、文旅研学、文化赛事等活动 [1]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发布技术成果500项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19:30
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银川举办 [1] - 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重点方向 [1] - 预计发布先进适用技术成果500项 [1] 活动总体思路与板块 - 围绕"一个核心"即深化中阿科技合作 [2] - 两条主线为"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 [2] - 五大板块包括科技高层对话、人工智能技术推介对接会、荒漠化防治交流合作国际研讨会、清洁能源技术交流考察国际培训班、荒漠化防治技术与实践国际研修班 [2] 预期成果 - 聚焦建设中阿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高能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2] - 争取形成一批签约项目 [2] - 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将推动在埃及、摩洛哥、阿联酋迪拜、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海外合作基地 [2]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千里沃野展新姿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9:48
核心观点 - 阿荣旗通过现代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和打造产业集群 实现经济稳健增长和高质量发展[1][3][9][10][13] 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37.72亿元 同比增长7%[3]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3]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9%[3] 农业科技应用 - 大型智能精准喷雾控制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度喷洒 覆盖19垄农田[3] - 植保无人机日作业面积达1200亩 取代传统背负式喷雾器[5] - 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12个乡镇18个村 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8] - 玉米亩均减少化肥用量2-3公斤 节水120-150立方米 单产提高100公斤以上[8] - 大豆亩均减少化肥用量2-3公斤 节水50-100立方米 亩均增产20-50公斤[8] 特色产业发展 - 发展柞蚕 大鹅 道地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9] - 借助呼伦贝尔区域品牌推动冰香稻 烤鹅等农副产品走向全国[9] - 搭建网红孵化+电商培训+企业供需合作平台 发展电商产业[9] - 大力发展沙棘 中草药 全产业链食用菌种植等林下经济[9] 产业集群建设 - 打造粮食 乳肉 绿电等百亿产业集群[10][13] - 粮食产业集群扶持淳江油脂 新发米业等企业开发大豆蛋白 稻米深加工产品[13] - 乳肉产业集群推动伊利扩能升级 今牧乳业投产运营 开展奶公犊育肥试点[13] - 绿电产业集群与华能 中国能建 江西赣锋等企业合作 推进100万千瓦风电 40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13] - 配套发展风光制氢 绿色甲醇等下游产业 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13] 服务体系创新 - 搭建旗乡村三级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10] - 生产端开展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服务 供销端配送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10] - 信用端发放助农贷款 创新推行一村两作区模式[10] - 开发智能终端阿农宝APP 实现地块信息 价格评估 交易签约全流程线上化[10] 畜牧业升级 - 依托奥群优质肉羊产业集群 恒奥畜牧业生态一体化交易市场等项目引进优质种羊[10] - 推动肉羊向改良+育肥模式转变 实施肉牛交易+育肥[10] - 加快中荣牧业肉牛繁育基地续建 沃金牧业肉牛云牧仓基地 恒奥畜牧业一体化二期等项目建设[10]
研判2025!中国浓缩饲料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上半年浓缩饲料产量下降1.5%,行业处于调整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30 01:17
浓缩饲料行业概述 - 浓缩饲料是一种水分含量低于12%的加工饲料,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高营养密度和高能量含量的特点[1][3] - 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预混料配制而成,蛋白质含量在30%~50%之间,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占比20%~40%[3] - 浓缩饲料具有营养均衡、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成本、易于储存运输、环保可持续等优点[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浓缩饲料行业产量为1294.2万吨,同比下降8.8%,2025年上半年产量为614万吨,同比下降1.5%,行业处于调整期[1][11] - 产量下降主要受下游养殖需求减少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养殖户转向配合料[1][11] - 2025年上半年浓缩饲料平均价格同比下降:育肥猪饲料5元/公斤(-4.4%)、蛋鸡高峰饲料3.54元/公斤(-4.4%)、肉大鸡饲料4.13元/公斤(-5.5%)[13]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玉米、高粱、大麦、鱼粉、豆饼、骨粉、石粉等原材料,其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浓缩饲料成本和品质[7] - 中游为浓缩饲料生产制造,企业通过优化配方、提升工艺和质量控制生产高质量产品[7] - 下游为养殖行业,包括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等,2024年生猪存栏量42742.9万头,同比下降1.56%,影响浓缩饲料需求[9] 行业竞争格局 - 大型饲料企业凭借品牌、规模、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因技术短板和客户群体限制市场份额较小[15] - 主要企业包括湖南正虹科技、新希望六和、广东海大集团、北京大北农科技、唐人神集团等[15][17][19] - 2024年湖南正虹科技饲料营业收入9.38亿元,同比上涨3.05%,新希望六和饲料营业收入686.98亿元,同比下降15.48%[17][19] 行业政策支持 -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行健康养殖,规范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5][6] - 2024年《关于落实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蛋白饲料等产品[5][6] - 2025年《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支持新饲料资源挖掘提效利用,加快地源性饲料资源发酵、酶解等加工利用[5][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企业需持续研发保持竞争优势,聚焦个性化、高端化市场需求[21] - 推动绿色发展:企业需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发环保型产品[22] - 国际化进程加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浓缩饲料产品出口额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23][24]
我国有机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30 00:13
行业战略价值 -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1] - 有机质是土壤质量核心指标 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可使作物稳产性提高3%至5% [2] - 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 清洁生产 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生物肥料企业数量超4500家 年产量达4500万吨 登记产品超1.5万个 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3] - 全球有机肥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2270亿美元 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4] 发展阶段与转型 - 中国有机肥产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 [5] - 当前中国有机肥用量约4000万吨(纯养分) 占资源总量59.5%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 区域发展案例 - 甘肃省甘南州利用农牧业优势发展有机肥产业 构建农林牧并举的产业循环体系 [5] - 黄河流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 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 功能复合 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6] - 需加强推广秸秆还田 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同时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 [6] 行业建议 - 应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合作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 [6] - 需加快技术转化 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推进产业规模化 品牌化进程 [6]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有机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27 22:17
行业战略价值 -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1] - 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作物稳产性可提高3%至5% [1] - 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物肥料企业数量超4500家,年产量达4500万吨,登记产品超1.5万个,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1] - 中国有机肥用量约为4000万吨(纯养分),占资源总量的59.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有机肥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 全球市场机遇 - 2028年全球有机肥市场规模预计达2270亿美元,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2] - 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2] 区域发展案例 - 甘肃省甘南州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发展有机肥产业,构建农林牧并举、产加销贯通的产业循环体系 [2] - 黄河流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和农牧业基地,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关系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技术与发展方向 -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功能复合、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3] - 需加强推广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3] - 应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防止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 政策与行业建议 - 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 [2] - 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 [2] - 加强黄河流域沿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绿色农资产品创制与推广力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