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搜索文档
最高检、全国工商联共商加强民营经济法治保障
快讯· 2025-06-23 11:55
应勇指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检察机关和工商联的共 同责任。要深化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日常沟通联 系,优化完善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结合典型案例加强释法说理,增强涉企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更好维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以法治力量助力民营企业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沈莹对检察机关长期以来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支持工商联工作表示感谢。她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 聚焦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 每一个案件,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广泛赞誉。工商联将继续聚焦 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与检察院 的沟通联系机制,协力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落实,畅通检察机关与民营企业的沟通渠道,引导民营 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办好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促进民营经济持 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机关要与工商联携起手来,促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 ...
江苏盐城大丰:司法“春风”惠企 服务“活水”润商
人民网· 2025-06-16 01:13
司法高效解纷 - 通过调解方式快速解决1.1亿元采购合同纠纷 仅用一个月时间实现纠纷化解和资金回笼双赢 [2][3][4] - 设立企业家特邀调解员制度 选聘8名行业影响力企业家参与商事纠纷调解 [4] - 在跨区域共建园区设立审务工作站 制定20项暖企措施护航重大项目 [4] 企业破产重整 - 运用预重整程序成功挽救新材料科技公司 引入1630万元投资款 [5][6] - 通过收购承租方新增设备及存货 清除交付障碍并先行清偿90余名职工工资 [5] - 2023年以来通过破产重整帮助7家企业重生 化解不良债务3.7亿元 盘活闲置土地161亩 [7] 柔性执行机制 - 对63家失信被执行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 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专项执行方案 [9] - 采取活封活扣措施 允许企业继续使用被查封的生产设备通过经营收益偿债 [9] - 2023年累计屏蔽失信企业信息75条 完成信用修复20家 促成涉企执行和解案件119件 [10] 多元纠纷化解 - 联合司法局和金融监管局设立调解工作室 通过线上线下双轨调解金融纠纷716起 涉及金额2.6亿元 [4] - 推行法官驻点加巡回审判加法律咨询服务模式 助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4] - 构建法院主导加政府协同加管理人履职的三维联动机制 运用市场化手段挽救困境企业 [7]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迎来新一轮“年检”
杭州日报· 2025-06-09 03:10
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迎来新一轮"年检"。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从法治政府建设基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依法 行政制度体系和规范水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汇报了过去一年的有关工作。 2024年,我市在全国百城法治政府评估中排名第四,其中"数字法治政府"指标排名第一;5个项目 获评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数量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1个项目获评第七届"法治政府 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市推出7.0版营商环境改革清单共117项举措,迭代"亲清在线·政策超市",被 世界银行作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全覆盖建成"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升 级"企呼我应"服务平台,"办不成事"兜底服务、信用修复"一件事"等经验在全国推广。 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规范水平获得新提升。《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入选"2024中国 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发挥"小快灵"立法优势精准服务保障"大民生"》入 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制定乡镇(街道)综 ...
五个兼顾让行政执法更加精准高效
中国环境报· 2025-05-16 05:44
行政执法原则 - 行政执法需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若新规处罚较轻或不认定违法则适用新规 体现法不溯及既往精神 如环评管理名录修改后 原需报告书项目现降为报告表或登记表 则不能按原标准执法[1] - 对"未验先投"等违法行为不得实施顶格处罚 需根据最新法规调整执法尺度[1] 监管模式创新 - 推行"事前诊疗"柔性监管 通过发布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清单 替代传统"事后处罚"模式 加强提示提醒可显著减少处罚案例[2] - 将信用模范企业纳入正面清单 实施无事不扰政策 降低检查频次 强化正向激励[2] 执法效能优化 - 需清理"没有实际成效"的行政检查事项 包括近五年未发生或空转的监管内容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需求[3] - 当前生态环境执法案件集中于环评审批 排放超标等少数类型 应提升检查质效 推动更多法律要求通过有效执法落实[3] 企业合规管理 - 强化"治未病"理念 通过"送法入企"等事前普法 帮助企业提前规避违法风险 建立"事前告知 事中服务 事后提醒"全流程管理[4] - 避免运动式治理 通过精准帮扶消除隐患萌芽 减少停限减控罚等事后补救措施[4] 技术赋能执法 -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体系已全面建成 需融合非现场 无感式等数字化手段 提升异常企业识别效率[4] - 通过超标预警信息推送 引导企业自主整改 实现执法资源精准投放 推动人工巡查向智慧治理转型[4]
我省将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大众日报· 2025-05-07 00:58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措施 - 山东省提出20条具体措施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2] - 措施涵盖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提升司法质效、优化涉企服务、提升对外开放法治水平5个方面 [2][3][4] 营商环境法规制度建设 - 加快制修订山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等法规规章 [3] - 强化重大惠企政策评估和涉企法规政策文件发布解读 [3] - 加强法规规章政策审查清理和行政复议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工作 [3]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并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 [1][3] -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3] - 整治行政机关违法指定中介机构、强制接受中介服务等行为 [3] - 聚焦重点收费主体和行业领域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 [3] 提升司法质效与公信力 - 依法打击涉企网络谣言并健全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 [3] - 加大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适用力度 [3] - 加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并推动破产重整资源共享 [3] - 建设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站并落实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3] 优化涉企法治服务 - 开展"重点产业链+法律服务"试点并创新律师行业与"十强产业"合作机制 [4] - 健全中小企业矛盾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并扩大调解范围 [4] - 推行"一业一册"行政指导并探索"执法+服务"模式 [4] 提升对外开放法治水平 - 建设济南、青岛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务区 [4] - 完善国际贸易摩擦服务机制并开展企业合规风险评估 [4] - 组织涉外法治培训和"助企远航"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行动 [4] - 加快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4]
绵阳科技城新区:税企联动促发展 合规护航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4-30 03:29
税务合规管理活动 - 国家税务总局绵阳科技城税务局与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税法明白人"暨税务合规管理活动 [1] - 活动包括政策宣讲、聘任"税法明白人"、签订税务合规管理合作意向书等举措 [3] - 12名来自创服中心的企业专员和孵化机构业务骨干被聘任为"税法明白人" [3] 税务合规重要性 - 税务合规是企业法定义务,也是优化财务管理、降低融资风险的"金钥匙" [3] - 新区注册企业达1.3万户,创新活力迸发 [3] - "税法明白人"将充当税法遵从引领员、税法普及宣传员等角色,贯穿企业发展全周期 [3] 服务模式创新 - 签订税务合规管理合作意向书,构建"专班推进、专员服务、专项协调"全流程闭环服务模式 [5] - 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税费咨询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5] - 税务专家以"开业第一课"形式系统梳理新办企业税收合规要点 [5] 活动意义 - 落实国家"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5] - 推动新区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5]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让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