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互鉴
icon
搜索文档
中外嘉宾相约敦煌共话文明互鉴
新华社· 2025-09-21 12:53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记者 梁军、崔翰超)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1日在甘肃 省敦煌市开幕,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中外嘉宾围绕"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主 题开展对话,持续深化人文互融互通、互学互鉴,推动不同文明和谐相处。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桥梁,多元文明在"丝路咽喉"敦煌汇 聚交融。 本届敦煌文博会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研学交流、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展现文化的蓬 勃活力,更为各国嘉宾深化交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 敦煌文博会作为我国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在推动文化融合、思想融 汇、感情融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6年以来,敦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7届,开展了展览、演出等 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嘉宾参会。 中外嘉宾表示,希望本届敦煌文博会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展望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 ...
光影向未来 文明和声跨越山海
四川日报· 2025-09-18 22:23
会先走过一条精心布置的"锦绣大道"。图为嘉宾接受采访。 编者按两年之期,"金熊猫"荣耀再启。在巴蜀文化浸润的沃土上,开放的胸襟架设起文明互鉴桥 梁。9月13日,以"文明共聚开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蓉启幕,国际政要、文 9月13日晚,金熊猫盛典公布并展示了第二届金熊猫奖"我们的panda"短视频图文全球征集展播活 动的海内外作品。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巅峰对谈"现场。 明星嘉宾们到达金熊猫盛典现场前, 化精英及影视从业者等齐聚,共同搭建起跨越山海的思想对话平台;当晚,作为第二届金熊猫奖 最后一项主体活动,金熊猫盛典在成都举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影视人纷纷登台, 领受属于自己的荣誉……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 里,海内外嘉宾分享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呼吁推动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让不同文明美美与 共、交融共生。光影流转,传递人文温度;交流对话,凝聚文化共识。在这里,不同文化的美妙 和声,汇聚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交响。本期天府周末,我们特别摘选部分嘉宾的发言与海内 外网友的热议,希望让第二届金熊猫奖上文明交融的和声传递得更久更远。电影导演 ...
“走读中国”国际媒体团探访西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实践
环球网· 2025-09-17 07:57
9月15日,"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走进古都西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记者探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大唐不夜城,深入考古现场、漫步唐风街区,在千年文物与现代文旅的碰撞中,见证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中的实践探 索。 考古现场 科技展示:兵马俑坑里的 "时间胶囊" 密码 步入大唐不夜城核心区域,一座融合唐代斗拱形制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建筑格外醒目——大唐不夜城巧克力博物馆正以"可食用的历史"为主题,吸引各国记者 开启味觉与文化的双重探索。博物馆以唐代饮食文化为脉络,通过3000余件巧克力艺术装置,还原"胡人献饼"、"贵妃品酥"等历史场景。 最令记者们惊叹的是"长安舆图沙盘"参观区,通体用巧克力制成的规模宏大的唐长安城貌尽收眼底,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兼收并蓄的唐长安城促进了各 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经济往来。白俄罗斯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布涅辛娜(音)对巧克力博物馆的展品印象深刻,购买并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巧克力啤酒。 走过了兵马俑和大唐不夜城的阿纳斯塔西娅表示,来到中国"中心点"西安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仅此一次的经历,因此跟兵马俑合影、穿传统服饰逛街、购买 ...
文明繁荣在于搭建桥梁而非筑起高墙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7 07:51
当今,我们面临一项全球性的挑战,就是如何将媒体从冲突的工具转化为建设的工具,从仇恨的平 台转化为对话的灯塔。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崛起绝不能凭一己之力,而是必须要开放交流。 我们不只是新闻的传播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和民族进程的影响者。如果我们能善用媒体,就会构 建一个更加公正、宽容和合作的世界。如果我们没有利用好它,我们就将成为分裂的制造者和混乱的共 谋者。因此,我呼吁,让媒体成为和平的杠杆、发展的引擎,成为和保护文明免受虚假信息冲击的盾 牌,成为富有指引性的对话工具。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担媒体责任,推动文明互鉴",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项关乎我们国家 未来、人民安全和世界稳定的承诺与使命。 语言的力量可以点燃战火,也可以止战;可以摧毁文明,也可以在文明之间搭建桥梁;这是关乎我 们使命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媒体人,我们共同的责任不仅在于传递真相,更在于保护人类的认知, 为跨文化交流提供范本。 文明之所以繁荣,在于搭建桥梁而非筑起高墙。我们注重文明交流互鉴,巴林和中国有非常深厚的 交往历史,巴中两国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团结一致,共同发挥两国传播和平的使者作用。感谢此次活 动,让我们的声音能够传递给世界,让我们 ...
搭建理解之桥 弥补文明裂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7 07:32
新闻事业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在中国,我们通过媒体见证了一个国家使数以亿计 的人口摆脱贫困的伟大成就。 我们来自于一个历史记录详实的国家,南非的历史轨迹恰好诠释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共担媒体责 任,推动文明互鉴"。在南非,正是媒体的力量,让世界知晓黑人群体所面临的不公,也正是参与新闻 工作者和编辑们的勇敢付出,让不公正的制度最终被推翻。 我们的讨论不应止步于此次论坛,而应当带回各自的国家。这是文明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当今世界,合作,而非对抗,才是主基调。我们不应吝啬赞美那些将多边主义作为发展核心的国 家,我们迫切需要致力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领导者。让我们搭建理解之桥,弥合威胁文明延续 的裂痕。(人民网记者 谢润嘉整理) 当今,世界动荡越发明显。"真理是战争中的第一个牺牲品",这句箴言正在加沙变成残酷的现实。 在那里,已有200多名记者遇害。这些悲剧事件,提醒我们反思自身在文明守护中的角色。当我们囿于 狭隘的个人利益,何谈履行使命? 尽管历史背景各异,但推动世界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将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的先辈历经战火并取 得胜利,为我们今天能够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商讨如何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 ...
文艺为桥,助推中阿文明互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1:20
文明互鉴与文艺交流活动 - 阿拉伯汉学家与中国青年创作者在北京举办文明互鉴分享会 聚焦专题讲座和话题互动 [1]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哈赛宁·法赫米翻译莫言《红高粱家族》 称翻译是跨越文明的摆渡 促进文明对话与交融 [1] - 约旦青年汉学家马娜翻译巴金小说《寒夜》并参与中国影视译制 致力于向约旦读者介绍中国优秀文学 [1] 学术交流与经典译介 - 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哈布对比埃及金字塔与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指出两国文明均蕴含对永恒的追求 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1] - 中国文学作品在阿拉伯地区引起热烈反响 翻译工作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1] 视听语言与文艺创作 - 中国青年文艺工作者通过电视剧《三体》等作品展现推动文明对话的活力与自信 [2] - 《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表示团队在视觉创作中融入东方意境和多元文化元素 使作品兼具独特性和国际可理解性 [2] - 《三体》中"古筝行动"因展现跨国合作获海外观众赞誉 体现文明间对比与联想的共通之处 [2] 影视艺术与国际传播 - 陆贝珂强调国际传播是双向滋养而非单向输出 影视艺术作为新时代丝路驼队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2] - 《我的阿勒泰》编剧彭奕宁认为现实生活是故事富矿 通过人物刻画和地域文化呈现打动不同文化背景观众 [2] 文艺作品与民心连接 - 演员热依扎以《山海情》为例 分享用角色搭建文明互鉴友谊心桥的体会 该剧被译制成20余种语言在东南亚非洲拉美播出 [3] - 《山海情》因真实呈现中国脱贫进程获得国际观众共鸣 [3] 合作机制与价值观共鸣 - 中国外文局侯赛因·伊斯梅尔呼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指出中国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源于发展成就和价值观深层共鸣 [3] - 阿拉伯古训"求知若渴即便远赴中国"与当代双方共同追求独立自主和社会公平理念 为文明互鉴奠定基础 [3] 活动主办与支持 - 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和中国文联人事部共同主办 [3] -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提供支持 [3]
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在无锡举行探索互利共赢,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新能量
新华日报· 2025-09-13 23:34
论坛活动概况 - 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于9月12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主题为"文明互鉴促进发展 命运与共走向未来" [1] - 论坛参与规模包括150余名中拉政商学研界代表 以及来自24个拉美国家的50名记者和自媒体代表 [1] - 该论坛于2017年创立 2024年被纳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 成为中拉间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对话平台之一 [1] 合作机制建设 - 开幕式启动"中国(江苏)-拉美高校联盟"和"2025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活动 [1] - 现场发布《中拉绿色发展合作》著作 并举行江苏(无锡)—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贸合作交流会 [1] - 中拉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具体领域未披露 [1] 人文交流成果 - 古巴作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曾培养数千名中国西班牙语人才 [1] - 江苏与圭亚那开展中医药与传统医疗合作 超越技术援助范畴 建立理解与信任 [1] - 举办两场分议题研讨会 聚焦"人文交流与文化创新"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9位拉美智库专家与中方交流发展经验 [1] 产业与技术合作 - 巴西驻沪总领事指出中拉在全球治理议题存在契合点 双方开展互利共赢合作贡献"南方智慧" [2] - 阿根廷媒体代表在江苏直播电商产业创新服务基地体验AI与电商直播结合 期待在商业、人文、科技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2] - 特多媒体代表关注中国乡村发展特色 表示将向国际受众传播中国乡村故事 [2] 区域合作深化 - 拉美记者团参访江苏直播电商基地、江南大学、严家桥唐苑及无锡智驾运营服务中心等代表性场所 [2] - 巴西将主办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发声 [2] - 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方合作潜力覆盖商业、人文与科技领域 [2]
聚焦“金熊猫”主论坛:陈凯歌提醒警惕技术过度“遮故事”,单霁翔揭秘文化遗产新打开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2:59
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张海妮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中国导演陈凯歌、瑞士演员文森特·佩雷斯、英国影视制作人尚塔尔·里卡兹、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歌唱家廖昌 永⋯⋯9月13日,来自全球多国的政要、影视名人、文化大家等齐聚"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 该论坛为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主体活动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感受到,不同肤色与语言的交流,让"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的论坛主题愈发鲜 活,嘉宾们对文明传承、影像交流与文化创新的探讨,是金熊猫奖背后跨越国界的文化凝聚力。 在这场国际文化对话中,中国文化界人士的发言尤为引人关注。从影四十余年的导演陈凯歌,如何从三星堆、杜甫草堂的蜀地文脉中汲取创作灵感,又为何 强调"技术是工具,人文是灵魂"?曾守护故宫的单霁翔,又以怎样的案例阐释"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陈凯歌:技术应是思想的羽翼,而非创作的枷锁 "向内观,在传统根脉中照见精神的源头。"陈凯歌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艺术创作的深厚根基。从《黄土地》探寻孕育先人的水土,到《霸王别姬》 借京剧展现时代与人的命运,再到《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陈凯歌认为它们都是扎根传统、汲取中华文明 ...
第三届“中拉・天涯若比邻”短视频大赛收官 快手打造“海外知己”新名片
环球网· 2025-09-12 10:05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App日活跃用户达4.09亿创历史新高 [3]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且新用户规模持续提升 [3][6] - 旗下出海App Kwai及SnackVideo在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多国落地开花 [6] 平台生态与创作者影响 - 巴西头部创作者Elvis Santos在Kwai平台粉丝超500万并通过短视频实现收入增长 [8] - 中拉短视频大赛共收到530余件作品覆盖26国总播放量超2.35亿 [6] - 境外单条作品最高播放量达234万涉及多语种内容创作 [6] 战略合作与文化交流 - 快手作为中拉短视频大赛重要合作伙伴推动文明互鉴与跨文化连接 [3][6] - 大赛以"发展振兴 命运与共"为主题聚焦经贸合作与文化交融 [4][6] - 培训班吸引22国36名自媒体人参访境外自媒体平台累计粉丝超1.2亿 [6] 技术与社会价值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创意表达强化短视频作为跨文化交流工具的影响力 [3] - 平台展现中拉经济科技社会人文等多维度交流场景 [6] - 短视频媒介成为海外友人与国人相识相知的新名片 [8]
这座桥,越走越宽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22:43
"汉语桥"选手身着福建"三大渔女"服饰进行表演,传递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深远意蕴。 太极拳世界冠军与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非洲冠军后羿同台表演《太极劲》,融合太 极和说唱韵律。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图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五大洲冠军一起站上全球总决赛的舞台。经过5轮激烈角逐, 德国选手柯夏安(左二)获得全球总冠军。 来自1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5名参赛选手及131名观摩选手,齐聚这场一年一度的全球中文"奥林匹克"盛 事。登上舞台秀出中文风采,深入中华增添文化理解。20天的赛事历程兼是一场深度文化体验之旅,在 中外之间架起了一座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 趣味新赛制 花样秀中文 本届全球决赛在北京、福建两地举行。历经"过桥积分赛"、晋级赛与半决赛等多轮激烈角逐,来自泰国 的谢丹凤、埃及的奥拉、德国的柯夏安、美国的毕雪莉和澳大利亚的爱娃脱颖而出,成为五大洲冠军, 站上全球总决赛舞台。 总决赛设置5轮赛制,创新引入辩论、脱口秀等形式,全面考核选手的语言运用、思辨能力与艺术创造 力,互动性强,看点十足。 第一轮"融创未来 美美与共"为必答题,以5段融合人文艺术与智能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