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

搜索文档
3项国际传播项目在北京大学启动
北京青年报· 2025-08-31 18:00
项目启动 - 北京大学启动三个国际传播项目 包括斯诺国际学者项目 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 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 [1][2] - 斯诺国际学者项目每年选择1-2名海外专业人士 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平台开展学术研究和国际传播活动 [3] - 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友人开展研究和展示传播 [3] - 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每年设定特定主题 组织全球媒体和专业人士来华采访交流 [3] 历史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包括斯诺在内的大批国际友人来华 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1] - 斯诺夫妇协助发起一二·九学生运动并争取张学良支持 后者发起西安事变改变中国抗战历史 [2] - 《红星照耀中国》让西方世界认识毛泽东并首次让中国民众了解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 [2] 学术建设 - 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1993年成立 系统开展斯诺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 [2] - 研讨会通过主旨演讲和专题分享等形式回顾国际友人在抗战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贡献 [1] - 人文交流中以共同记忆人物构建平台 需要代代重复推陈出新的人文交流活动 [2]
印媒披露莫迪访日赠礼:送石破茂月光石碗,赠其夫人羊绒披肩
环球网· 2025-08-30 11:39
外交礼品细节 - 印度总理莫迪向日本首相石破茂赠送一套月光石碗 包含1个大型棕色碗及4个小碗 设计灵感源自日本传统丼饭与荞麦面饮食习俗 [3] - 莫迪向日本首相夫人石破佳子赠送手工编织羊绒披肩 产品包装为精美手绘纸盒 [3] 双边合作动态 - 日印两国领导人会谈明确加强经贸投资与人文交流领域合作 [5] - 双方对《安保共同宣言》进行17年来首次修订 [5] - 两国在美国施加关税贸易压力背景下表现出强化经济合作与地缘战略捆绑的双轨发展意向 [5]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2024年天津承接上合组织国家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超16亿美元
新华社· 2025-08-29 15:34
服务外包业务增长 - 天津市企业承接18个上合组织国家服务外包业务 执行额达16.5亿美元 同比增长3.3倍 占天津市离岸服务外包总额29.2% [1] 进出口贸易表现 - 2024年1至7月天津市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53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1] - 截至2024年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备案境外企业机构101家 中方投资额约24亿美元 [1] 绿色产业合作 - 天津新能源汽车和再制造印刷设备在上合组织国家投入使用 [1] -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乌中明源丝路自由贸易特区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1] - 一批绿色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1] 人文技术交流 - 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个鲁班工坊 开设6大类21个合作专业 [2] - 累计实施学历教育1.5万人次 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 [2] 多领域合作深化 - 经贸、教育、文化、港口、体育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2] - 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友城"朋友圈"持续扩大 [2] 峰会举办规模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2] - 预计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 系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峰会 [2]
用便利化不断巩固“心联通”格局(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28 22:19
核心观点 - 塔城地区通过多民族共居文化、手风琴艺术品牌及口岸经济推动人文与经贸深度融合 形成独特的区域发展模式 [1] 人文融合 - 多民族共居家庭普遍存在 跨国生意伙伴关系紧密 文化交融体现在餐饮等日常生活领域 [1] - 手风琴文化成为城市标志 5282名演奏者曾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际艺术节持续强化文化影响力 [1] 经贸联通 - 巴克图口岸拥有260年历史 现已实现智慧化通关 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1] - 丝路文化商品城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推动从贸易通道向产业链深度联结转型 [1] 发展前景 - 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落地 人文交流活动频率提升 强化区域"心联通"格局 [1] - 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 为跨境合作提供长效支撑机制 [1]
为友好事业培养更多参与者、受益者、支持者(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5
文化共通性 - 中缅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 胞波情谊历经千年始终如一 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 - 澜沧江—湄公河共同哺育的文化记忆已延续千百年 [1] 艺术表现形式 - 耿马泼水舞曲《赛嗨》融合傣族象脚鼓点与钢琴伴奏 以民族风情为内核 用潮流年轻化方式重塑表达 [1] - 象脚鼓的深沉脉动与马鹿舞 古乐舞的灵动身姿构成跨文化基因 [1] 文化交流价值 - 泼水节作为两国人民共庆的盛大节日 其祝福"吉祥如意"具备无需翻译的心领神会特性 [1] - 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通过艺术共演实现 具体表现为不同国籍人群在泼水舞曲中踏出和谐步伐 [1] - 增进文明互鉴与人文交流 为周边睦邻友好事业培养参与者 受益者 支持者 筑牢周边命运共同体社会基础 [1]
吉哈元首举行会谈 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4:44
经贸合作 - 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7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延续增长势头 [1] - 签署合作文件计划2025年启用两国边境产业贸易物流综合体 [1] - 过去20年哈萨克斯坦向吉尔吉斯斯坦累计投资14亿美元 涵盖社会经济发展多个领域 [1] 基础设施与投资项目 - 推进边境口岸现代化建设以提升通关效率 [1] - 正在推进阿拉木图州农产品储存分销中心建设项目 [1] - 修建"阿拉木图—伊塞克湖"公路项目 [1] 人文与教育合作 - 近期在比什凯克举办哈萨克斯坦电影日和青年交流论坛 [2] - 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分校 [2] 多边合作机制 - 商定适时召开新一届跨区域论坛 [1] - 将在数字化和电子政务领域拓展合作 [1] - 同意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地区稳定 [2]
“和平的回响”人文交流活动韩国、阿联酋专场分别举行
央广网· 2025-08-23 00:34
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及韩国国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联合主办"和平的回响"人文交流活动韩国专场 [1] - 活动设置《南京照相馆》《东极岛》《里斯本丸沉没》等中国抗战题材影片放映环节 [1] - 展映《紫日》《风声》等中韩抗日主题影片 [1] 国际对话合作 - 阿联酋专场在阿布扎比举行 中东地区学界及媒体界60余名嘉宾参与对话 [1] - 围绕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加强南南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共同观看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及中俄合拍纪录片《伟大的胜利——苏联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抗战》宣传片 [1] 影视作品展映 - 总台抗战主题精品影视作品在韩国和阿联酋专场同步展映 [1] - 活动涵盖多国合作拍摄的抗战题材影视内容 [1]
卢旺达资深媒体人:中国发展成就为非洲国家提供宝贵经验
新华社· 2025-08-16 14:22
中卢合作与非洲发展借鉴 - 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卢旺达等非洲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1] - 中国与卢旺达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合作成果显著 [1] -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 中国发展模式与成就 - 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方面取得令人钦佩的成就 [1] -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并始终坚持弘扬自身优秀文化 [1] - 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1] 中非合作与支持 -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等领域为非洲提供有力支持 [1] - 中国推动非中民心相通,促进双方人文交流 [1] -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始终是非洲的真诚朋友 [1] 西方国家对非洲的影响 - 西方国家长期掠夺非洲农产品和矿产资源 [1] - 西方国家人为阻碍工业技术向非洲转移,严重制约非洲自主发展 [1]
外交部:中韩互为近邻 加强人文交流符合双方利益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11:29
韩国对华旅游免签政策 - 韩国政府决定自9月29日起对中国团队游客实施临时免签政策 [1] - 中国自去年年底起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实施免签政策 [1] -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韩两国互为重要近邻 加强人文交流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 [1]
为澜湄合作蓄好“人才活水”
人民日报· 2025-08-01 19:20
澜湄合作机制发展 - 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同发起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覆盖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及柬埔寨 [1] - 2025年将迈入第十年,合作范围涵盖农业、工业、教育等多领域,从柬埔寨田间到泰国工业园区均有实践案例 [1] - 六国地理紧密相连且发展诉求契合,为合作奠定基础 [1] 中文教育与人文交流 - 老挝国立大学中文师范本科专业招生人数显著增长,从2021年193人增至2023年562人 [2] - 云南省与湄公河国家共建34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累计培训技能人才8.2万人 [2] - 中文学习需求从"加分项"变为"刚需",语言能力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并促进贸易合作 [2][3] 区域经贸与基建联动 - 2024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贸易额突破4500亿美元,较10年前翻番 [3] - 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标志性项目推进,金港高速公路等基建成为经贸往来"加速器" [3] - 中国连续3年稳居越南、泰国第一大客源市场,"澜湄签证"促进人员流动 [3] 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 - 澜湄职业教育模式如柬埔寨鲁班工坊、泰国中泰语言职教学院结合中文与技能培训 [4] - 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编程、精密检测人才,传统产业转型需数字化操作技能 [5] - "中文+职业技能"毕业生薪资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中老铁路储备班培养专业人才并实现就业 [5] 经济带发展与资源集聚 - 澜湄流域形成要素集聚效应,技能劳动力可得性成为企业投资选址关键因素 [7] - 云南澜湄职教基地提供跨境培训,青年创业论坛等活动吸引区域青年参与 [7] - 语言赋能技能、技能拓展市场的连锁反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7] 中国企业区域贡献 - 中国企业通过教育培育本土人才,构建互利共赢产业生态 [8] - "授人以渔"模式提升合作伙伴自我发展能力,如技术储备与技能培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