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在全省布设527个生态质量样地
齐鲁晚报· 2025-06-04 21: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山东省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确部门职责与协同机制 [3] - 持续开展"绿盾""昆仑""清风""网盾"等系列行动,覆盖生态破坏整治、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非法贸易打击等领域 [3] - 在全省136个县域布设527个生态质量样地,建设9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和19个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 [4] 生物多样性成果 - 发现全球新物种山东褶大蚊、扁担杆潜细蛾及山东鸟类新记录种黑喉鸫 [4]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威海的集中栖息地由5个增至10个,种群数量从2000余只增长至10000只左右 [4] - 建成国家级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6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4] 美丽山东建设 - 2024年4月在全国首个公开发布美丽省域建设指导文件 [4] - 财政、科技、工信、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4] - 蒙阴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的实践探索入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4]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
杭州日报· 2025-06-03 02:56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成效 - 市区PM2 5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 同比改善3.2% 完成省定考核目标[2] - 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2] - 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7.4% 以占全省14%的能耗贡献了全省24%的GDP[2] - 入选全国首批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和排名均创历史新高[2]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 - 市法院环境资源庭自2022年设立以来共审结环资案件1万余件 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典型案例各5个[3] - 市检察院有9件案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大运河保护等工作做法被最高检在全国推广[3] - 法院与安徽黄山中院建立流域司法协作机制 检察院牵头浙皖2省7地构建检察协作机制[3] 人大监督与评价机制 - 市人大常委会提出27项市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重点围绕大气扬尘和水环境治理进行专题监督[4] - 贯彻开门调研审议监督理念 赴多地听取基层意见并邀请专家群众参与调研[4] - 应用四督联动机制 对市发改委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进行联动监督[5] 未来工作重点与建议 - 建议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现路径[5] - 着力解决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建筑垃圾 大气扬尘治理 邻避设施等群众身边热点问题[5] -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监督指标体系和相关数字化监督场景[5]
52.3公里长江岸线江豚畅游、百鸟安家——靖江绘就长江大保护绿色答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01:34
52.3公里长江岸线江豚畅游、百鸟安家 靖江绘就长江大保护; ◆严智勇 叶网盛 潮起东方,大江奔涌。近年 来,江苏省靖江市坚持"共抓大保 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在全省率 先完成长江全面禁捕,书写青山 护一江碧水,展蝶变 新姿 责编:徐小雪 电话:(010)67139791 传真:(010)67139791 E-mail:dfxcb@vip.sina.com 靖江市用"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的理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摆在重要位置,通过长江禁渔、沿 江码头治理、生态湿地公园建设 等措施,加快构建"九港水美、百 里岸绿"的生态格局。 2021年12月,长江国家文化 公园建设启动,靖江市被划为核 心区。靖江市以涵养"百里最美 江岸"统揽沿江生态修复和景观 提档,相继建成牧城生态园、大桥 生态园、音乐花海广场、东线第一 帆公园、渔忆长江湿地生态公园 等标志性工程,连片 6.4公里、近 4000亩的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每 年接待服务游客百万人次以上。 在位于新桥镇新合村的渔忆 长江湿地生态公园,一群群白鹭 在林间嬉戏。绿色的省级特色示 范段生态岸线,吸引了众多摄影 爱好者捕捉大江晚霞、百鸟归巢 的生态美景。 渔忆长江湿地 ...
濒危“国宝兰”绽放新生 湖南崀山保育成果获省级表彰
央视网· 2025-06-01 02:35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 崀山大黄花虾脊兰野外保育技术实验研究被评为湖南省2024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秀实践成果 [1][3] 大黄花虾脊兰的生态价值 - 大黄花虾脊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被科学界称为"植物中的金丝猴"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 [3] - 国内仅在台湾、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局部山区有分布 野生种群极其稀少 [3] - 结实率极低 种子萌发率不高 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 人为过度采挖加剧其濒危程度 [3] 保育技术研究进展 - 2020年崀山管理局成立研究小组 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野外保育技术实验 [4] - 以湖南新宁八角寨景区附近野生种群为种源 在骆驼峰山脚下建立培育基地 [4] - 至2025年已培育出600株野外驯化的大黄花虾脊兰 今年有百余株绽放 [4] 未来发展规划 - 新宁县计划扩大野外培育规模 为相关产业提供可持续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6] - 将进行迁地保育和野外回归试验 为野外培育及异地保存提供科学依据 [6] - 目标扩大种群 恢复生境 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 [6]
苏伊士发力自然资源保护
中国化工报· 2025-05-30 08:05
可持续发展承诺与战略 - 公司在其可持续发展路线图中作出雄心勃勃的承诺,强化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1] - 公司通过水务与固废管理核心业务守护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气候与健康之间的联系[1] - 在亚洲地区,公司通过水处理、固废资源管理、土壤修复等服务减少环境足迹,缓解生物多样性压力[1] 资源再生与替代方案 - 公司开发海水淡化与再生水等替代水源,2024年在亚洲生产3900万立方米再生水,满足60万居民年生活用水量[2] - 公司推动塑料、电池、活性炭等再生材料发展,海水淡化项目日处理能力达26.65万立方米[2] - 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产生干污泥量8.4万吨,节约污泥填埋用地28公顷[2] 创新技术与生态项目 - 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应用"蜻蜓湿地"专利技术处理工业污水,同时为动植物提供生态栖息地[3] - 在重庆、青岛等地通过人工湿地项目实现厂区生态复育,并作为社区环保教育基地[3] - 在大连恒力炼化项目采用"嵌入式"污水处理厂设计理念保护渤海生态环境和斑海豹栖息地[3] 海绵城市与再生水厂 - 在北京开发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全过程跟踪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3] - 北京槐房再生水厂全面考虑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屋顶湿地公园面积相当于22个标准足球场[3]
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贯彻《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新华日报· 2025-05-29 23:33
紧扣省域特点 优先保护典型生态系统 在"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29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贯彻近日正式施行的《江 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该《条例》聚焦江苏生态系统特点,从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及生物遗 传资源保护、保障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为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条例》有哪些鲜明特点?聚焦贯彻落实,江苏如何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今年,《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为美丽江苏建设又增加一部法规制度。江苏成为继云 南、山东后第3个完成生物多样性地方立法的省份。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介绍,《条例》充分考 虑江苏省生态系统的区域性、典型性以及物种的独特性等特点,明确规定优先保护具有高自然价值、功 能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典型生态系统。 江苏依托生物迁徙通道构建"四带三区"自然生态保护总体布局,围绕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实 施"山水工程""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等一批生态修复项目,优化生态格局。"我们将采取以 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重点推进湿地、森林、海洋等江苏三大典型生态系 统的治理与修复,改善动植物生境,扩大生物多样性 ...
用专业力量守护生态福祉——写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中国环境报· 2025-05-29 23:10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和政策支撑等方面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力量 [1] - 他们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性工程、团队协作和政策影响力上,而非个人独立突破 [1]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通过实验室、模型和实地观测等技术媒介进行数据积累和方法论构建 [2]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特点 -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是与污染迁移、物种演替、气候波动等动态系统博弈中淬炼的科技洞察力 [2] - 科技创新构想是宝贵的知识资产和社会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环境治理效能 [2] - 科研工作需持续创新,在不确定性中重构共识,因地因时制宜进行知识建构 [3]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探索与支持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任务是探索未知,预测并识别新问题,不断修正解决路径 [3] - 科技前沿是社会技术系统动态重构的过程,需要改良式创新和探索性交叉性研究 [3] - 需支持年轻科研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中坚力量,包括退休后继续贡献的银龄科学家 [3]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传承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是高度流动、持续更新的知识生态,嵌入政策制定和公众理解等社会实践 [4]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甘于自我迭代,保持对科技真理的敬畏和对生态环境的敏锐触感 [4] - 目前仅有3位生态环境领域院士出版完整个人传记,系统性科技史和口述史资料稀缺 [4] 生态环境科技的应用与突破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在碳中和、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5] - 长江、黄河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以及大气污染精准防控监测网络的建立依赖科技工作者的钻研 [5] - 他们的努力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奠定科技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5]
宁波镇海:石化区里飞出“生态白鹭”
新华网· 2025-05-29 01:12
工业与生态共生案例 - 宁波市镇海区"石化区白鹭园"案例入选宁波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展现工业与生态共生的可能性 为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新样本 [1] - 白鹭园坐落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海炼化公司 是全国首个嵌入石化园区的白鹭栖息地 核心区占地1 5万平方米 辐射范围达40平方公里 [1] - 园区内栖息鹭鸟近4000只 包括40余个品种 如白鹭 牛背鹭及珍稀的大白鹭 黄嘴白鹭等 [1] 生态保护措施 - 通过GPS追踪与长期监测 精准掌握鹭鸟迁徙路线与习性 为科学保护奠定基础 [1] - 自2000年种植首片2200平方米树林后 持续优化生态布局 施工避开鹭鸟越冬期 绕道管道铺设 新增水体并投放鱼虾苗 形成完整鹭鸟栖息链 [1] - 宁波石化区通过"减量循环+数字监管"模式严控VOCs排放 打造"无废园区" 为鹭鸟提供安全环境 [1] 社会效应与品牌影响力 - 全球首个白鹭慢直播平台累计点击量超1亿次 公众开放日吸引2 3万人次实地探访 [2] - 生态实践入选全球《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集》 亮相《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15)宣传片 并在2023年"洱海论坛"和2024年法兰克福中欧企业ESG大会上展示 [2] - 品牌故事《归鹭》海外推介 助力将"石化区白鹭"打造成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新范本 [2] 行业启示 - 白鹭从几十只到数千只的变迁 印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可以并行不悖 [2] - 刷新观鸟胜地"必在山水间"的传统认知 证明工业基地也能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 [2]
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全省第一!
杭州日报· 2025-05-28 03:00
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 杭州市2024年度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较上一年提升6分,排名上升两位至全省第一 [2] - 杭州市拥有16000余种物种的完整家底记录,并发布全国首部省会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2] - 杭州市办结94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建成7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2] 生态保护措施 - 杭州市建成3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湿地保护率达63%,森林覆盖率达65.74% [3] - 杭州市建立生态警务体系,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安全网络 [3] - 杭州市发布《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部署4大优先领域、25项优先行动和46个建议项目 [3] 珍稀物种保护 - 杭州市建成华南梅花鹿抢救基地、天目铁木保育中心等保护网络 [3] - 清凉峰华南梅花鹿种群由80余头增至370余头,成为中国东部最大野生种群 [3] 生态资源转化 - 杭州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如西溪湿地观鸟径、天目山自然课堂等网红打卡点 [4] - 西湖龙井茶品牌价值达82.35亿元,连续6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榜首 [4] - 临平藕粉、塘栖枇杷、富阳竹纸、淳安千岛湖鱼等特色资源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4] 公众参与与标准建设 - 杭州市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和评定规范》团体标准 [4] - 杭州市连续两年举办"杭州市生物多样性观察节",每年举办科普活动超200场 [4] - 杭州市4个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涌现出"鹿爸爸"章叔岩等典型人物 [4] 未来规划 - 杭州市将举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
海豚、候鸟、珍稀植物……广东生态圈被“野生大佬”刷屏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5-27 05:33
海豚、候鸟、珍 稀植物……广东 生态圈被"野生 大佬"刷屏 | 绿美 热榜_南方+_南 方plus 广东省 国际生物多样性 日 | 绿美广东 的"家底"有多 厚? 2025年5月22 日,第25个国际 性保护方面又采 取了哪些有力措 施? 探秘城央绿美生 态!广州天河启 动国际生物多样 性日活动 5月22日,广州 市天河区国际生 物多样性日主题 宣传活动正式拉 开帷幕,聚 焦"万物共生 和 美永续"主题, 通过生态研学、 科普展览、专题 讲座等形式,助 力提升公众生物 多样性保护意 识,推进美丽天 河建设。 生物多样性日如 期而至,今年的 主题定为"万物 共生 和美永 续"。作为全球 生物多样性热点 地区之一,广东 的生物多样 性"家底"有多 厚?在生物多样 出动执法人员超 5万人次!广东 严打野生动植物 非法贸易 5月23日,笔者 从广东省林业局 获悉,"清风行 动2025"期间, 全省成立6个工 作小组,采 用"四不两直"方 式,对全省14个 重点地市进行明 察暗访;林业部 门会同公安、市 场监管等部门出 动执法检查人员 51718人次,检 查栖息地、人工 繁育场所、经营 利用场所等 23448处。 实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