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商环境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营商环境 | 从60个创新案例看上海营商环境:让企业倾心而来、安心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7-25 13:34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 首批60个入选案例发布,涵盖世行对标改革、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夯实基层营商等多个方面,包括市级部门、区级政府、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以及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1] - 征集阶段共征集案例440余个,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 [1] 建筑师负责制 - "建筑师负责制"在全市全面落地,将建筑师职责延伸至项目策划、施工管理及后期运维全链条 [2] - 2016年上海在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试点,打造了浦东美术馆等一批标杆项目 [2] - 《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若干规定》今年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深化创新 [2] 对标国际标准 - 2025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个测评点中,上海有2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2] - 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第一项是实施世行对标改革 [2] - 上海推动设立全国首个税务审判庭、制定首个税务行政复议简易程序 [3] - 上海临港新片区创造"当天拿地、当天取证、当天开工"的"波音速度" [3] - 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完成"1+7"服务矩阵布局,将"讲好故事"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 [3] 惠企政策服务 - "随申兑"平台推出158项"免申即享"服务,企业服务量超270万次,企业全程不用提交任何申请材料,政府奖补资金最快24小时到账 [4] - 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司法局联合推出"一份信用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改革,已开具专用信用报告4.6万份,替代证明约132万份 [4] - 徐汇创新知识产权ABS模式,帮助企业"知产"变"资产" [4] - 虹口首创"预授信测额+极速放款",以"秒贷"服务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4] 数字化转型 - 相关部门将笼统的申报条件拆解为可量化、有数据支撑的指标,推动惠企政策从"找得到""看得懂"到"用得好" [5] - 闵行区"闵企连廊"运用AI技术,基于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上线政策解答智能体 [5] 法治护航 - 上海市公安局会同上海市工商联建成市、区两级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及线上服务专窗 [6] - 累计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160余起,帮助百余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3亿余元 [6] -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等与仲裁有关的多个"第一"发生在上海 [6]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建设"上海法院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探索建立完善诉讼、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 [6] 政府表态 -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对标、突出向新而优、聚焦企业需求、彰显公平透明、注重共建共治 [7]
从“路易号”到新消费亿元街区,上海如何兼具国际范与烟火气?
第一财经· 2025-07-25 11:30
营商环境优化案例 - 上海静安区核心商圈"路易号"巨轮项目3个月极速建成,成为现象级商业地标并持续引爆打卡热潮[1] - 上海从400多项申报案例中精选出市级、区级、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及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覆盖世行对标改革、企业服务、涉企监管等领域[1] - 静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开办"3小时极速办结",推行14个业态"一业一证"改革,办理开店从"多头跑"变为"一次办"[3] 政企协作机制创新 - "路易号"项目采用"市区双牵头"工作机制,实施"周调度+重大事项即时研判",并建立《潜在问题预研清单》覆盖9大领域[2] - 项目后期启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营商服务响应速度显著提升[2] - 政府工作专班遵循"不破法规破常规"原则,各部门统筹协调全区资源优化流程[2] 国际化服务升级 - 上海国际服务门户上线意大利语网站和4个新社媒账号,形成"1+7"服务矩阵,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发布信息2.35万条,总浏览量超1.16亿次[3] - 浦发银行在浦东、虹桥机场推出外籍人士一站式租机支付服务,解决号卡切换和境内支付难题[4] 历史街区商业活化 - 徐汇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3年内转型为税收上亿的新消费街区,通过"形态、业态、文态"三态融合吸引新消费品牌[6][8] - 新消费品牌注重商业空间调性、入驻品牌协同效应,要求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营销空间[7] - 街道建立整体性营商机制,提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站式"配置,采用"负面清单+积极监管"创新模式[8] 城市发展理念 - 上海以"国际范与烟火气"并重的发展理念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兼具创新效率和人文温度[1][8] - 商业项目成功核心在于企业通过实际体验对营商环境投出信任票[1][8]
越秀:“三位一体”机制让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广州日报· 2025-07-25 09:07
行业概况 - 广州市越秀区成为医药研发创新沃土,集聚国际CRO龙头企业和丰富医疗资源 [1] - 区内拥有15家三甲医院(含7家全国百强顶尖医院)和5个生物医药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 - 2024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位居全市第二 [3] 产业集群发展 - 构建"研发—转化—制造—服务"全链条产业生态,重点发展CRO、创新药研制、眼科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3] - 环东广场成功改造为"科技+健康"产业综合体,吸引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并连续三年满租 [3] - 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落户越秀区 [3]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制定专项政策过程中采纳企业/医院20余条意见,推动"政产学研医"协同参与产业发展 [3] - 突破土地限制,活化利用15家三甲医院周边老旧物业,形成高密度产业集聚 [4] - 整合医疗场景资源,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研究与应用场景支持 [4] 企业服务模式 - 建立"事前关注不打扰,事中主动解难题,事后回访听建议"的全周期服务机制 [4] - 组建产业发展"纵队",为重点会议提供"一对一"干部服务(如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会议) [5] - 未来将加快出台专项政策,强化场景资源赋能 [5]
去年平均每月超800家外企落户,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开放的深圳“拥抱”全球投资者
深圳商报· 2025-07-24 16:52
外资加速涌入深圳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新增一家欧资银行 [1] - 2024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 同比增长21.7% 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 - 2024年1-2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81.6亿元 同比增长16% [2] 全球巨头加大投资 - 8家商协会和36家外资企业近80位代表在深考察 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 [2] - 新加坡星展银行对深圳农商银行追加投资15.96亿元 累计投资超88亿元 [2] - 西门子追加投资10亿元在南山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2] - 法国德高集团落户深圳 从洽谈到注册不到40天 [2] 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 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在宝安落成 [2] - 沃尔玛、开市客、老佛爷等外资企业在深开新店 [2] - 壳牌全球首个光储充放一体超充站开业运营 [2]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 2024年5月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提出20条举措 [3] - 2025年1月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 [3] - 2025年3月发布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3] 重大平台示范效应 - 2024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 同比增长7.4% 占全市60.4% [5]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10年累计使用外资382亿美元 占广东自贸区67% [5] 未来开放方向 - 2025年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 [5] - 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放 [5]
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预计年内可“跨城通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4 07:47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五大试点城市签署合作协议,推出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服务,预计年内落地 [1] - 五城常住人口总量超9000万,年流动人口逾千万人次,此次联动精准回应超大城市群民生关切 [1] 跨城通办合作框架 - 覆盖范围:北上广深杭部分区域纳入首批"跨省通办",逐步扩展至五城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 [1] - 业务类型:首期涵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后续扩展至国有土地房屋全业务 [1] - 办理模式:采用"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实现"最多跑一次"或"零跑腿" [1] 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 - 五城联动以政务服务一体化打通区域经济循环关键堵点,降低制度成本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2] - 深圳已推行"四证联办"(交房、交地、竣工、抵押即交证)及"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范围扩大至地方金融组织 [2] 实施计划 - 五城将设立"跨省通办"窗口,协同推进业务培训和系统对接 [2] - 计划年内形成可复制经验,2026年基本实现高频登记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2]
甘肃玉门:城市更新“塑面子” 营商环境“强里子”
中国发展网· 2025-07-24 03:44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 - 玉门市聚焦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等关键领域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完成市政广场、商业步行街、玉关北路等改造工程,新老市区防洪排涝和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第二热源厂和玉泽湖公园二期等新建项目投用 [4] - 具体数据:新改建供热管网57公里、燃气管网40公里、供排水管网36公里、道路人行道60公里,改造棚户区7788户、老旧小区7130户、城市危旧房161户,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42套,完成15227户天然气安全设施架设,实施1.3万户居民物联网水表更换 [4] - 2025年目标为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推进市政综合管网新建改建等重点工程,建设韧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 [4] 政务服务优化 - 玉门市针对120个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审批服务,施工图审查环节办结33个(办结率68.8%),施工许可证办理环节办结29个(办结率58%) [5] - 甘肃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中,玉门市完成施工图纸审查推送19项,办理施工许可证10余项(涉及合同金额4.23亿元),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20余场 [5] - 政务服务品牌"无事不扰,玉事有我"贯穿全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6] 审批模式创新 - 新增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集成办理5个事项,办理时限从77个工作日压缩至14个工作日,递交材料从32份缩减至16份,全程网办率100% [7] - "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涵盖27项"一件事"办理,包括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等模式,其中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已办结52项(办理率100%) [7] - 实施市政设施联动巡查快速处置体系,多部门协同解决2025年各类问题200余项(解决率100%) [7] 营商环境整体成效 - 通过城市设施更新、政务服务优化、审批制度创新等举措,玉门市实现营商环境"里子"与"面子"双提升 [8] - 变化显著提升市民幸福感和企业获得感,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发展活力 [8]
【营商环境】顺义区各属地深耕营商沃土 精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10
顺义区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顺义区各属地通过走访调研、专题会议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诉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杨镇采取领导带队走访、专项小组调研、政企座谈等方式,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70家次,建立问题责任清单 [2] - 杨镇通过"属地管家"机制联动区级部门,定制"服务包"解决企业子女入学、人才落户等120余件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2] - 杨镇组织4场专题讲座,动员80家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其中18家明确申报意向 [2] 重点企业服务案例 - 后沙峪镇走访北京卓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西安、深圳及韩国首尔设有分支机构,开发超百款激光器产品,出口至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 [5] - 南法信镇调研北京光引聚合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关注光刻机胶生产中的问题,承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并提供全周期服务 [7] - 旺泉街道走访融鹰大厦和中海壹号广场,了解项目规划、商圈营商环境及业态布局,探讨楼宇经济发展策略 [10] 政企协同机制创新 - 双丰街道针对北京华信有道科技有限公司税务迁入问题,召开"吹哨报到"工作会,联动区住建委、科委等5部门提供资质审核、户口进京等专项指导 [11][12] - 各属地普遍采用"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如后沙峪镇以"店小二"意识落实"有求必应"原则,旺泉街道设立"服务管家"机制 [5][10]
公安部:“十四五”期间立案侦办侵犯知产等案件15.6万起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1:48
知识产权保护成效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达15 6万起[1] - 开展"安芯"专项工作立案侦办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576起重点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1]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公安机关联合市场监管版权等部门建立重大案件鉴定协作机制[2] - 协同开展食品打假农资打假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2] - 春节期间侦破《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电影盗版传播案件维护版权秩序[2] 企业服务创新 - 浙江推出"知产警官"制度设立重点企业警务联络室提供定制化服务[2] - 开展"惠民利企"调研活动建立企业涉法诉求闭环反馈机制[2]
辽宁抚顺:向上聚力 老工业基地“焕”新颜
新华网· 2025-07-23 01:37
经济运行 - 抚顺市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居辽宁全省首位,创10年来最好位次 [1] - 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8.5个百分点 [1] - 配套出台38条稳经济政策举措,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1] 项目建设 - 抚顺石化公司年产80万吨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项目总进度完成25.3%,预计2026年投产,投产后将提升高端化工新材料竞争力 [4] - 1月至5月全市开复工项目354个,同比增长4.7%,涵盖能源、交通、文旅等领域 [5] - 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将直供蒸汽,降低高新区企业用能成本 [5] 产业升级 - 抚顺新钢铁通过476个智能应用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迈入智慧化新阶段 [6] - 抚顺特钢8万吨高合金小棒材生产线总投资超5亿元,2024年试生产后出口订单稳定增长 [8] - 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发企业橙子科技与龙头设备商合作筹备研发线 [9] 新兴产业培育 - 全市"雏鹰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95家、181家、691家 [9] - 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技术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轻薄柔透特性 [9] 营商环境 - 渼瑞石化丙烯酰胺聚合物项目总投资3.86亿元,预计年营收12.5亿元,年缴税4215万元 [10] - 上半年通过"一企一策"解决589个企业问题,提供资金支持8.7亿元 [10] - 市场主体总量达179655户,同比增长3.55%,民营主体占171807户 [14]
湖南安化:探索投资项目审批新路径 护航项目“健康落地”
中国发展网· 2025-07-22 07:19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邢成敏报道近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发展和改革局在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中,创 新推出"法治+审批"融合模式,有效破解"带病立项"、普法供需失衡等难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 动能。 立项审批是项目建设的"第一关",却长期面临法律风险高、普法针对性弱、审批效率低等痛点。为此, 安化县发展和改革局紧扣国家政策,积极探索"法治护航、精准服务"审批改革新路径。 针对多部门审批易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安化县出台国有投融资公司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审的 相关政策文件,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联合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及行业专家开展"一站式"联审。项 目单位一次性即可明确产业政策符合性、用地布局等关键问题,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协同普法效能显著 提升。 "改革的核心是将法治深度融入审批全流程。"安化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需求导向、部 门协同、科技支撑与制度固化,不仅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更以法治之力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 精准服务,增强普法实效。一方面,出台《重点项目帮代办服务办法》,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好差 评"机制,针对项目需求定制"法律风险清单",提供"一企一档"精准普法;另一方面,依托"湘易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