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搜索文档
【省气象局】陕西气象助力秦岭保护修复纪实
陕西日报· 2025-08-20 00:18
生态保护成效 - 秦岭陕西段生态优良区域占比达99.4% 植被指数达监测以来最大值[2] - 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历史平均下降45% 大气环境显著改善[2] - 构建地空天一体化监测体系 积累37TB气候生态数据集[2] 科技应用与产业支持 - 气象部门研发11大类63种精细化服务产品 覆盖生态农业与气候康养等领域[2] - 布设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 建成木耳气象智能物联网监测预警系统[3] - 搭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 促成23家企业获批2.1亿元气候价值贷[3] 防灾减灾体系 - 创新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三合一调度指挥平台 整合10个部门350类数据[4] - 平台实现防汛救灾一张图指挥 精准组织撤离保障人员安全[4][5] - 2024年汛期成功应对5条河流6次洪峰和2次超警戒洪水[4]
山林藏珍馐 寻菌正当时(高质量发展在一线·小城宝藏)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46
行业生态与资源管理 - 南华县依托广袤林地和立体气候孕育300多种野生食用菌 形成多样化森林资源基础 [1] - 当地实施科学防控体系 包括划分松茸牛肝菌主产区 制定村规民约 并通过大喇叭播报毒菌辨识知识 发放12种剧毒菌防控告知书 [1] - 建立可持续采集标准 出台松茸等食用菌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实施松茸采集方法和牛肝菌采集方法两项地方标准 [2] - 划定6个野生菌保护区达202.6万亩 建成17片8140亩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 推动科学保育和产量质量提升 [2] 旅游与体验经济 - 发展特色采菌旅游项目 包括亲子研学 深度体验和菌子宴制作等多种玩法 将菌子资源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态课 [2] - 全县拥有近千名菌向导 旺季时每位向导日均带领3-4批游客进山采菌 [2] - 游客可参与从林间观察到菌子宴烹制的全流程体验 在工坊中现场加工采集的菌类食材 [2] 产业链与交易规模 - 建立冷链物流体系 每日清晨发车将松茸羊肚菌等产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国内外市场 [2] - 2024年野生菌集散交易量达13833.5吨 交易额突破19亿元 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市场 [2] - 从资源保护到餐桌消费再到跨境销售 构建了完整的生态保护与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链 [2]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加强生态修复 带动多元业态发展 “颜值”提升 “价值”递增(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14
核心阅读 为了守护好赛里木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推行禁牧休养,修复草原植被,治理入湖 溪流。在多年保护治理下,赛里木湖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助力当地发展多元业态,带动群众增收。 8月的新疆赛里木湖,天蓝水阔,青山叠翠。湖畔的小卖部里,店主俄热扎·托留别克低头清点着货架 ——这个曾在草原上追着羊群跑的姑娘,如今开着这间小店,单日营业额过千元。 俄热扎家的变化,正是赛里木湖的变化带来的。近年来,赛里木湖所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推行禁牧 休养、植被修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等举措,精心守护赛里木湖,生态保护带来的发展优势惠及当地群 众。 禁牧护草 "牛羊挪窝,草长起来了"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畔有片茂盛的、能藏住羊群的草地,正是俄热扎 儿时记忆里的模样,"小时候放羊,羊往草里一卧,连脑袋都瞧不见。" 然而,随着牛羊越养越多,草场逐渐"薄"了。"草刚冒过脚脖子就被牛羊啃没了,风一刮,土往湖里 跑,水也浑了,看着心疼。"俄热扎说。 保护"赛里木湖蓝",刻不容缓。2012年起,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在赛里木湖重点保护 区域落地。截至目前,环湖禁牧面积累计达42.5万亩。 ...
九曲黄河,活力涌动!从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看母亲河以全新姿态奔涌向前
央视网· 2025-08-19 03:51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效 - 黄河含沙量显著下降 每立方米河水含沙量从多年平均值27.5公斤降至2024年5.76公斤[5][8] - 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 干流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Ⅱ类 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超90%[7] - 全流域统筹治理 上游防沙治沙 中游水土保持 下游滩区治理 入海口湿地保护[14][25][36][45] 重点区域治理措施 -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采用网格固沙技术 减少十大孔兑年均2700万吨泥沙入黄[15][17][19] - 砒砂岩区通过种植樟子松/沙棘形成防冲林 超60%土地得到治理[21][23] - 山西汾河流域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2024年底水质达地表水三类标准[30][32][35] 生态修复与经济协同发展 - 河南黄河滩区迁建污染企业 关停砖瓦窑厂上千座 发展生态农业与草业带[40][42] -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改善 依托小浪底调水调沙与水系疏通工程[48] - 全流域实施《黄河保护法》 建立水沙统一调度制度 扭转90年代断流局面[52][54]
绿水青山金不换(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8 22:50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保护为可持续发展构筑前提和基础工程[3] - 全球44万亿美元经济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一半)依赖自然资源 自然资本持续透支将导致发展不可持续[3] -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了85%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和90%陆地生态类型 成为农业发展和基因宝库的重要支撑[3] 中国生态保护制度与成效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覆盖31个省份 累计解决15万余个环境问题[4] -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精准划分"三线一单" 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4.62%以内[4] - 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 已培育6400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 绿色产业发展成果 - 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越煤电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60%以上份额[4] -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形成"光伏+治沙+生态农业"复合产业模型[4] - 气候适应与韧性投入每1美元可获得超过10美元回报[5] 安吉竹产业创新发展 - 实现"以竹代塑、以竹代粮、以竹代糖、以竹代油、以竹代电"多元化应用[8] - 竹笋酿造白酒技术突破 不使用粮食原料[12] - 竹纤维提取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竹纤维产品价值显著提升(尿布9万元/吨 服装12万元/吨 口罩布料20万元/吨)[14] 竹产业链价值提升 - 竹材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生产过程中水循环利用不产生污水[14] - 每月向欧洲出口15个集装箱竹基活性炭产品[15] -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绿色产业 毛竹林被称为"绿色取款机"[15]
看见美丽中国 共护黄河安澜
央视网· 2025-08-18 16:12
黄河生态治理成效 - 黄河含沙量显著下降 每立方米含沙量从多年平均值27.5公斤降至2024年5.76公斤[3] - 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 干流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Ⅱ类 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连续两年超90%[5] - 全流域统筹治理 上游防沙治沙 中游水土保持 下游滩区治理 入海口湿地保护[5][22] 上游防沙治沙措施 - 库布其沙漠采用网格固沙技术 减少黑赖沟年均2700万吨泥沙入黄[7] - 治理砒砂岩裸露区 超60%土地通过种植樟子松/沙棘得到治理[9] - 建成5万余座淤地坝 累计拦沙74亿吨 草方格与锁边林带阻沙入河[9] 中游水质提升成果 - 汾河流域提升工业废水处理能力 治理地下水超采 严控生活污水排放[12] - 汾河太原段建成生态湿地公园 2024年底水质达地表水三类标准[12] - 形成世界级皮划艇训练场地 保障入黄水质达标[12] 下游滩区生态转型 - 河南新乡滩区迁建污染企业 关停上千座黏土砖瓦窑厂[15] - 建设优质草业带与万亩水蜜桃园 发展生态农业[15] - 滩区沙化土地转为绿意盎然生态区 距黄河仅一公里[15] 入海口生态修复 - 黄河三角洲形成黄蓝交汇自然景观 泥沙沉淀创造湿地生态系统[18] -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20余年 充盈下游淡水供给[20] - 疏通水系改善湿地生态 恢复区域生命力[20] 全流域协同治理 - 实行水沙统一调度制度 写入《黄河保护法》[24] - 推进三江源/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 实施"几字弯"攻坚战[22] - 扭转90年代年年断流局面 提供大江大河治理中国案例[24]
新华视点|守护绿水青山 多元实践共筑生态环保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8-18 07:54
生态保护政策与科技应用 - 多地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与全民行动推动生态保护实践[2] - 重庆市奉节县启用"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重构水域垃圾防治体系[16]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运用智能红外相机、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20]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8] -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观鸟亲子活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10][12] - 杭州市临安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手作体验课培育生态保护理念[4][7] 区域生态保护实践 - 青藏高原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6]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实现从人虎冲突到人虎和谐共生的转变[23] -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8] 公众参与机制 - 浙江省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垃圾清理及生态体验活动[4][7] -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通过亲子活动引导公众走进自然[10][12] - 各地通过科技支撑、公众参与和政策保障绘就生态环保新图景[22]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文旅“价值” 夏日经济迸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18 03:44
福建南平光泽县清溪村文旅发展 - 清溪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西部 是福建省级传统古村落 近年来统筹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 [1] - 打造漂流项目 游客可体验山水之间的欢乐 青山环抱 溪水碧透 [1] - 2021年开始整治生态环境 从垃圾乱倒 污水横流转变为集休闲观光 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户外空间 [3] - 利用清溪古街文化资源 建成豆腐工坊 休闲茶馆 汉服体验馆等多种业态 带动村民增收 [5] - 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150万元 [5] 重庆丰都雪玉山生态景观 - 降雨后出现壮观云海景观 清晨阳光穿透云层 云雾五彩斑斓 [6][9] - 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与云海 山峦相映成趣 体现自然之美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 [9] 云南亚洲象保护与监测技术 - 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至300多头 [10] - 通过无人机 红外相机与地面传感器融合应用 实时监测亚洲象活动轨迹与栖息环境 [10][14][16] - 监测系统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野象动态 前端信息实时回传至预警平台 App和村寨智能广播 [16][18] -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自2020年试运行以来累计发布预警1.3万余次 有效减少人象遭遇事件 [18]
“做实政治监督 推动绿色发展”之二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18 00:31
生态治理成效 - 筼筜湖从污染严重的臭水湖转变为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 成为城市会客厅 [2][3] - 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2024年1至7月水质指数同比改善3.18% [12] - 黄振芳家庭林场带动后洋村林地面积扩增至7300多亩 实现荒山变青山 [4][6] 经济发展转化 - 后洋村2024年集体收入达87.39万元 村民人均年收入约2.8万元 [6] - 军营村通过碳票交易累计实现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 年固碳量超过1600吨 [17] - 永泰县精酿啤酒小镇单次活动吸引近3万人次 依托优质水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16] 监督机制创新 - 宁德市纪委监委2024年检查发现并推动整改153个问题 查处涉林领域问题37起 [7] - 莆田市创新"总分"监督机制 建立分级预警响应和数字木兰溪系统 [10][11] - 福建省建立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监督机制 推动生态治理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作为 [14] 产业融合发展 - 后洋村推广林养 林种 林游融合新模式 发展牧业 花卉和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 [6] - 军营村实现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茶叶种植和民宿旅游实现增收致富 [17] - 永泰县推行"多证同发"审批模式 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 [16]
北京延庆法院在长城脚下筑起“法治绿盾”,守护首都西北生态屏障
新京报· 2025-08-17 23:29
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 延庆法院2010年成立北京市首家环境保护审判庭 承担守护首都西北生态屏障重任 [1] - 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累计受理环境资源案件85件 覆盖刑事 民事 行政 执行全领域 [1] - 民事案件审理坚持"调解优先 调判结合"原则 平衡邻里权益与生态保护 明确土地水域利用法治边界 [1] 案件执行与生态修复机制 - 执行案件打造"专业化执行+多元化修复"体系 采用增殖放流 碳汇补偿等多元修复方式 [1] - 通过典型案例展示"惩罚与修复并重 保护与发展协同"司法理念 包括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 非法狩猎野生动物案等 [1] - 生态修复创新探索使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1] 典型案例类型 - 发布四类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 非法狩猎野生动物案 长城保护行政非诉执行司法审查案 百亩土地腾退强制执行案 [1] - 案例既包含对破坏生态行为的严厉惩处 也包含生态修复的创新实践 [1] - 通过司法实践为生态保护划定清晰法治红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