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暨《民营经济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行
环球网· 2025-05-19 04:27
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暨《民营经济促进法》学习研讨会 - 研讨会由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湖南省法学会指导,湖南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主办,长沙市工商业联合会协办,中南大学法学院与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 [1] - 近200位司法界、学界、企业界权威专家与代表参会,共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路径 [1] - 研讨会旨在凝聚各界共识,探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关键问题 [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该法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是首部民营经济专项法律 [3] -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权益保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3] - 法律颁布被视为民营经济发展里程碑,为民营经济注入法治动能 [3] 政府部门表态与行动 - 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建新指出2025年对民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省工商联将以"四个聚焦"推动落实 [3] - 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沈裕谋强调商务部门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协同,为民营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政策支持 [3] -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坚强调司法审判对民营经济产权保护与纠纷解决的作用 [4] 法律服务机构举措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杨建伟建议全省律师宣传法律、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服务能力 [3] - 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将组建团队宣讲法律,构建数字法治服务平台,加强沟通协调 [3] - 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周付生分享法律服务机构助力民企的创新路径 [4] 专家观点与实务案例 - 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杰深度解析法律条文背后的制度创新 [4] - 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谈固阐述检察机关在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中的保障机制 [4] - 爱尔眼科法务总监刘克超分享企业通过"合规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风险防控的实践案例 [4] 法律实施预期效果 -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提供"定心丸",与营商政策形成合力 [5] - 研讨会成果将推动司法与行政协同,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与支持 [5] - 法律深入实施将为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5]
广大秦商积极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18 22:54
成立360多家陕西商会,服务网络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秦商链"产业合作机制,打造 文化产业等9条"秦商链";撬动超4万亿元会员资产助力发展,在陕促进投资逾1万亿元……秦商发展的 成绩单,亮眼又"硬核"。 一个群体的成长高度,不是简单的数量堆叠,而是取决于全体成员的精神特质及背后的文化滋养。 广大秦商坚持发扬"厚德重道、勇毅精进、融创实干、义利报国"的秦商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发展, 并不断将能量辐射开来,与陕西同频共振、共生共赢,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之中,碰撞出无限可 能。 架起对外交流桥梁 许亮是秦商大会上的"老面孔"。通过秦商大会这个省委、省政府创新打造的面向海内外在陕投资兴 业、与陕结缘结亲、为陕作出贡献的广大新秦商的重要宣传推介、招商引智、合作发展平台,他找到了 投身家乡发展的机会,促成合作项目落地。 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宝利根(成都)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英。张英是新秦商代表、西 安理工大学校友。宝利根(成都)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校友企业,与西安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 议,对接洽谈相关合作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 "对我而言,陕西是求知的沃土,更是心灵的归宿。我们愿意把自身技术、人 ...
金融机构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有作为
证券日报· 2025-05-18 14:00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施行,通过法治手段全面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法律实施将助力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 - 民营经济发展将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 [1] 民营经济当前发展状况 -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但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挑战 [1] -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金融行业持续探索畅通融资渠道 [1] 金融行业服务创新方向 - 信贷支持:金融机构需优化信贷政策,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以加大支持力度 [2] - 保险服务:保险机构需构建完善产品体系,针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开发专项产品 [2] - 信息共享:建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平台,提高信息对称性以精准服务 [2] - 风险分担:强化融资担保功能,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增强对民企支持信心 [2] 政策协同要求 - 需加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确保政策措施快速精准落地 [2] - 法治与金融双重助力下,民营经济有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玉树州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
搜狐财经· 2025-05-16 11:18
恳谈会上,玉树阿米雪乳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周达杰、玉树市国叠喀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才卓玛、玉树州称多高原牦牛畜产品有限责任 公司经理尕松兰周、尼泊尔青海商会玉树分会秘书长永青拉措等民营企业家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悟,介绍了 企业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州发改委、州司法局、州税务局围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分别作了发言。 蔡成勇强调,要全力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开大步、勇开新局。要抓好政策落地,让企业应享尽享、真正受益, 增强加快发展信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强化要素保障,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 民营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大对"个转企""小升规"民营企业的支持,开展"专精特 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要支持参与重大项目,引导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工程,支持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建设一批旅游景区、旅游民宿、旅游度假区 等。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保持创业创新的激情和活力。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企业 ...
成都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5-16 11:18
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概况 - 成都市新津区举办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近500位嘉宾和行业专家代表参会[1] - 大会发布首批场景创新清单,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6大领域23个场景[3] - 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16家企业参与签约[3] 新希望集团战略布局 -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农业"金扁担"理念,坚持农业现代化43年[3] - 集团实施"5+3"产业布局,向人工智能转型并开展数字化专项培训[3] 新津区民营经济现状 - 2024年新津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6.3%,贡献94.4%的GDP和75.6%的税收[4] - 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4] - 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均突破百亿规模[4] 政策与产业支持措施 - 发布民营企业家"五津"精神(敢闯、善创、坚守、奉献、共生)[3] - 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启动"校企联姻"行动[3] - 计划全面清理隐性壁垒,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4] 产业对接与创新活动 - 举办金融需求和轨道交通供需两场行业对接会[3] - 开展"新质引领·津企链动"轨道交通产业圈链融合专场活动[3]
天津轨道交通行业举办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16 05:1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天津轨道交通行业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共融轨道交通赋能民营经济",旨在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1]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向民营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共享技术标准,近三年民营企业占集团招采项目承接市场主体的70%以上[1] - 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并分享合作成果,包括华为、天津朗进、鑫恩华等[1] 企业案例与技术创新 - 天津朗进快速融入本地产业链,承接天津地铁车辆中央空调改造、空气源热泵改造及滨海新能源氢醇公交项目[1] - 凯发电气作为天津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直流故障测距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加速新技术落地应用[2] 投资与采购计划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未来3年计划重点投资轨道交通新建项目、既有线大修更新改造及城市更新等项目,投资总额超300亿元[2] 政府与行业展望 -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坡强调深化与民营经济合作,期待民营企业从配套跟随转向联合创新,从单一产品转向系统服务,从深耕本地转向协同出海[3]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表示将推动与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强强联合,输出合作新智慧新方案,助力产业焕新升级[2]
我国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素质优良 以人才资源优势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5-15 22:01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在用好用足人才资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民营企业员工相 关的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激励机制不能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还有的民营企业缺乏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导致人才归属感不强,无法有效 激发人才内生动力;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形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合力。 具体来看,政府要为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的人才合作提供有利条件,推动 实现产业与人才有效融合,最大化发挥人才价值;改革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 护,推动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基于贡献的分配制度;推动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为企业家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有利社会环境,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企业要在实现自身发 展的同时,努力提升员工福利,吸引更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盟;用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居民 消费升级契机,加快企业转型发展步伐,积极搭建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能的平台,推动实现企业发展 和人才成长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优化薪酬机制、股权机制,创新和完善 员工持 ...
江北区:“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15 21:17
"2025年度渝商风采展示"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随后发布的"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聚焦土地开发、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产业发展平台、 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共计87个项目。所有企业家可依据机会清单,全面、深入地了解自身感兴趣的项 目,进而达成合作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当天,"2025年度渝商风采展示"活动同步启动,并召开了"渝商走进江北"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 家座谈会,重庆市优秀企业家代表齐聚,为江北区产业升级、营商优化建言献策。(徐雯瑄) 5月15日,"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发布暨"年度渝商风采展示"活动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 行。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年度渝商""青年渝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年度创新企业。这些企业囊括了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绝大部分行业,有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电子商 务、通信、现代物流、餐饮等现代服务业等多个关键领域。 近年来,江北区坚持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全力托举民营经济拔节生长、勇攀新高。近14万 户民营市场主体如同"满天繁星",撑起江北经济的"半壁江山",成就江北发展的"稳进增效"。在扎实推 ...
高水平塑造“渝商”品牌 “年度渝商风采展示”活动在重庆江北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5:31
中新网重庆5月15日电 (肖江川)15日,"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发布暨"年度渝商风采展 示"活动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高水平塑造"渝商"品牌,以"渝 商"的强大力量为重庆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重庆市江北区副区长廖光洪作了城市价值推介。据了解,2024年,江北区地区生产总值 1924.3亿元,同比增长7.7%,总量位列全市第三,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江北区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重庆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催生了大量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城市发展的商机。 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表示,江北区坚持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全力托举民营经济拔 节生长、勇攀新高。近14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如同"满天繁星",撑起江北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成就江北 区发展的"稳进增效"。 活动中,江北区发布了《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聚焦土地开发、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产 业发展平台、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共计87个项目。所有企业家可依据机会清单,全面、深入地了解感 兴趣的项目,进而达成合作发展、实现共赢局面。(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次发布的"年度渝商""青年 ...
良法善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5-15 11:50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4月30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5月20日起施行,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该法律为民营企业稳健发展与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支撑,体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 [1] 民营经济地位与贡献 - 截至2025年1月底,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的5.2倍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12年62.4%提升至2024年92%以上,数量从2.8万家增至42万家 [2] - 民营经济是推动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 法律核心内容 - 法律共9章78条,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制度机制 [3]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3] - 通过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制度保障,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 [3] 政策配套与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招标投标和"两重""两新"项目 [4] - 司法部将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4] - 金融监管总局将针对小微企业制定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4] 法律预期影响 - 法律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5] - 法律实施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