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estic substitution

搜索文档
Global Markets Diverge: China’s Tech Resurgence and Asia’s ECM Boom Contrast with UK Economic Slowdown; AI Arms Race Intensifies
Stock Market News· 2025-09-28 23:38
Key TakeawaysGlobal money managers are actively returning to China's equity market, driven by a strong stock rally and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particularly AI and semiconductors.The UK labor market is showing signs of cooling, with job postings fall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months and businesses expressing a downbeat outlook amid economic uncertainties.Asia's Equity Capital Markets (ECM) are experiencing a standout year, with Hong Kong and India emerging as key powerhouses leading ...
中国医疗保健 - 直接受益于研发需求的生命科学工具企业将蓬勃发展-China Healthcare-Life Science Tools Players with Direct R&D Demand Exposure to Thrive
2025-09-12 07: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行业 公司为Acrobiosystems(简称Acrobio)和Tofflon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Tofflon)[1][4][8]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进入新一轮看涨周期** * 中国创新资产对外授权(out-licensing)浪潮强劲 研发活动蓬勃 国内生物科技融资复苏 共同为中国生命科学企业创造了结构性上升期[2]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预计将于2025年9月开始降息周期 这将改善全球生物科技融资的贝塔环境 从而驱动下一轮研发计划 进而催生对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提供商的需求[2][26][27] **偏好直接服务于早期创新药研发需求的公司** * 此轮行业上升周期由相对早期资产的全球化所催化 从盈利增长和可见性角度 更偏好其产品和服务直接与早期药物发现和开发需求绑定的生命科学耗材供应商 而非提供与后期商业化生产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药物制造设备提供商[3] * 药物制造设备领域海外需求有限 国内需求复苏仍面临挑战 行业整合和设备更新周期可能更长[3] **Acrobio(优于大市评级)的投资亮点** * 公司拥有独特的平台壁垒和能力 目标客户为工业客户 在其深入耕耘的重组蛋白领域拥有顶尖的全球影响力 受益于其对创新药研发需求上升的直接敞口 订单和盈利复苏迅速 增长潜力被低估[4][11] * 2024年毛利率达90.9% 在同行中最高 得益于其在重组蛋白领域的专业聚焦 全球业务部署的前瞻性 以及利用中国基础设施优势建立的深厚产品、技术和科学人才基础[31][81] * 2024年来自北美、亚太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4%、41%和15% 展现了强大的全球品牌认可度和平衡的收入地域组合[31][76] * 交易估值具吸引力 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34倍 2026年预期市盈增长比率(PEG)为0.7倍 预计2024-27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5% 显著低于中国生命科学同行平均1.2倍的2026年预期PEG[11][32] **Tofflon(中性评级)的投资观点** * 看好其在生物工艺设备等领域的国内领导地位 但认为其未来12个月估值合理[4][14] * 面临温和的终端市场需求(国内新药)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定价复苏路径艰难 设备更新周期更长 以及更复杂的国产替代进程[4][14] * 2024年毛利率为29.2% 受生物工艺设备固有较低利润率及国内定价压力制约[31][81] * 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22倍 2026年预期PEG为0.85倍 预计2024-27年盈利CAGR为42% 但高增长率部分源于2024年的低基数(2022-24年CAGR为-52%)[15][33] * 其最接近的国内同行(Truking)2026年预期市盈率仅为8.6倍[15][33] **关键投资风险** * 下行风险:1)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如关税) 2)意外的监管重置 3)价格竞争 4)国产替代进展滞后 5)知识产权风险[5][42] * 上行风险:1)国产替代加速 2)研发药物管线激增带来更强需求 3)地缘政治担忧缓解带来估值提升[5]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规模** * 全球药物研发支出预计从2024年的644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8790亿美元(CAGR 4.5%) 中国药物研发支出预计从2024年的100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1600亿美元(CAGR 6.9%)[46] * 中国抗体药物市场预计到2031年达到620亿美元 2024-31年CAGR为19.2% 远快于全球市场同期8%的CAGR[47] * 全球生物试剂市场2024年达250亿美元(2021-24年CAGR 6.2%) 预计2031年达370亿美元(2024-31年CAGR 5.9%) 中国生物试剂销售额2024年为28亿元人民币(2021-24年CAGR 15.8%) 预计2031年达84亿元人民币(2024-31年CAGR 16.7%)[56] * 全球重组蛋白市场2024年达30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86亿美元(2024-31年CAGR 16.2%)[57] **国产替代进展因产品类型而异** * 生命科学耗材(如Acrobio的重组蛋白和抗体产品)因知识产权壁垒较少、更换周期较短、全球市场认可度较强 更有可能在上升周期早期实现有意义的国产渗透率提升和增长[29][68] * 一些高端大型生物工艺设备的国产替代往往面临更多挑战 包括更长的更换周期、复杂的质量壁垒和更高的转换成本[30][69] * 国内领先药企反馈:恒瑞医药(Hengrui)上游材料国产化率约40%+ 翰森制药(Hansoh)对国产产品质量总体持积极态度 但某些高端设备(如冻干机)质量仍存差距 中国生物制药(Sino Biopharma)耗材约80%国产化 大型设备仍主要进口[69] **财务数据摘要(Acrobio)** * 营收:2024年6.45亿元人民币 2025e 8.45亿元 (+31.0%) 2026e 11.29亿元 (+33.6%) 2027e 15.04亿元 (+33.2%)[12][99] * 毛利率:2024年90.9% 2025e 90.3% 2026e 89.6% 2027e 89.4%[12][99] * 净利润率:2024年19.2% 2025e 23.3% 2026e 26.4% 2027e 28.0%[12][99] * 每股收益(EPS):2024年0.74元人民币 2025e 1.17元 2026e 1.77元 2027e 2.50元[12] **财务数据摘要(Tofflon)** * 营收:2024年50.10亿元人民币 2025e 52.55亿元 (+2.7%) 2026e 56.53亿元 2027e 62.41亿元[16] * 每股收益(EPS):2024年0.25元人民币 2025e 0.36元 2026e 0.50元 2027e 0.73元[16]
甲骨文大象起舞,带飞国产算力!芯原股份收购芯来,强化ASIC竞争力!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盘中涨近3%
新浪基金· 2025-09-12 02:07
国产AI产业链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9月12日盘中价格涨近3% 收盘涨1.81% 实现日线三连阳[1] - 成份股芯原股份涨超15% 寒武纪涨逾4% 优刻得涨超3% 云从科技、虹软科技、金山办公等跟涨[1] - ETF单位净值0.619元 较前日上涨0.011元 成交额1646.99万份 换手率3.13%[2] 全球算力投资加速 - 微软计划2026财年资本开支超300亿美元 谷歌与Meta分别将2025年Capex上调至850亿和660亿美元以上[3] - 全球科技巨头加码AI基础设施 推高对高端芯片、服务器、光模块、存储等核心硬件需求[3] - 中国日均Token处理量从2024年初1000亿飙升至2025年6月30万亿 一年半增长超300倍[4] 国产替代政策支持 - 国务院明确到2027年实现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4] - 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 杭州等地设立亿元级算力券支持本土智算中心建设[4] - 华为CloudMatrix384超节点验证国产超大规模集群商用能力 阿里云倚天710、寒武纪思元系列芯片持续迭代[4] 市场前景与需求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037.3 EFLOPS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46.2%[4] - 国产算力芯片在AI训练、推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政策支持推动大规模部署应用[5] - 科创人工智能ETF于9月5日完成1:2基金份额拆分 交易门槛由120元降至60元[5] 指数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71.66% 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54.1%[7] - ETF具备20%涨跌幅限制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超七成 集中度高进攻性强[7] - 成份股聚焦国产AI产业链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6]
半导体股走强,寒武纪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4000亿
格隆汇· 2025-08-14 03:36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半导体股整体走强 龙图光罩涨近18% 海光信息涨超10% 寒武纪-U涨超10% 泰凌微和瑞芯微涨超5% 胜科纳米和博通集成涨超4% 东芯股份/北方华创/国科微涨超3% [1] - 寒武纪-U盘中创历史新高 股价达966.8元 单日涨幅一度超12% 市值突破4000亿元 [1] 行业周期与驱动因素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需求持续强劲 泛工业领域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1] - AI仍是半导体产业核心成长驱动力 云端需求持续增长 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1] 中国半导体厂商发展机遇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中受益程度显著提升 [1] - 投资主线聚焦云端国产替代与终端下游增量市场 [1]
SMIC(981.HK)2Q25 RESULTS REVIEW:MACRO TREND MATTERS MORE THAN FUNDAMENTAL
格隆汇· 2025-08-12 10:51
机构:中银国际 研究员:Alex LIN/Alina LIN Domestic analog and PMIC fabless drive long-term growth. Mgmt. noted decent demand from: 1) connectivity (including Wi-Fi, Bluetooth, and base stations), 2) memory ancillary ICs (e.g., PMIC and MDIC), 3) recovering China demand for EV and industrial, 4) higher penetration rate of fast charge IC and other ICs despite of saturated smartphone end market. In particular, SMIC expects to benefit from China analog and PMIC fabless gaining global market share. Tariff dynamics and GPT- ...
中国医疗保健 - 2025 年 7 月中国医院设备招标 - 同比增长保持正,国内企业表现优于跨国公司-China Healthcare_ Jul 2025 China hospital equipment bidding_ yoy growth remains positive, domestic outperforms MNC
2025-08-12 02:34
中国医疗设备行业2025年7月招标数据分析 行业概况 - 行业:中国医疗设备(医院设备招标) - 核心数据:2025年7月招标金额环比下降11%(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但同比增长23%[1] - 关键驱动因素:2025年设备以旧换新刺激政策(效果预计弱于2024年)[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趋势 1. **国内品牌表现优于跨国企业** - 跟踪的9家公司中,4家中国公司均实现同比增长(如联影+126%、迈瑞+21%),5家跨国企业均同比下降(如GE -11%、西门子-29%)[10][12] -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可能受国际贸易摩擦和低端设备需求集中影响[10] 2. **价格压力与集采影响** - 超声设备ASP仍处于低位(受河北/山西/福建等多省集采影响)[14] - CT设备价格在刺激政策减弱后出现反弹(7月无集采)[14] - 全国30%省份已完成超声设备集采,导致终端价格下降50-60%(出厂价降10-20%)[18] 重点公司分析 联影医疗(688271.SS) - **增长预期**:中国收入增速预计2Q25/3Q25/4Q25分别为+10%/+45%/+26.8%[21] - **产品亮点**:DSA(影像引导治疗)产品市占率快速提升(从2019年0%增至1H25的4.7%)[25] - **运营特点**:收入确认周期因以旧换新政策延长(投标到安装时间差)[19] 迈瑞医疗 - **细分表现**:7月监护仪(+21% YoY vs 6月+50%)和超声(+24% vs 6月+48%)增速放缓[26] - **库存调整**:预计2Q25库存周转将恢复正常水平(监护仪从8个月降至6个月)[30][28] - **政策风险**:超声ASP持续承压,预计更多省份将推进集采[26] 其他重要数据 设备类别表现(7月同比) - **增长显著**:PET-CT(+72%)、MRI(+48%)、CT(+44%)、直线加速器(+46%)[33][57][54][66] - **增速放缓**:DR(+10% vs 6月+48%)、内窥镜(-11% vs 6月+19%)[60][43] 历史波动事件 - 2023年8-9月反腐运动导致招标金额同比下滑25-26%[4] - 2024年折扣贷款政策结束对市场产生阶段性影响[4] 投资建议 - **联影医疗**:买入评级,目标价173元(较现价130.7元有32.4%上行空间),看好DSA产品线和毛利率改善[88][94] - **迈瑞医疗**:买入评级,目标价300元,基于两阶段DCF模型(WACC 9.5%,终值增长率2%)[87][89] 风险提示 1. **政策风险**:集采扩大可能导致出厂价进一步下调[91] 2. **供应链风险**:芯片/氦气等原材料供应问题[92] 3. **运营风险**:联影收入确认周期延长、迈瑞渠道库存调整进度[19][26] ``` (注:由于文档包含大量图表数据但缺少具体数值标注,部分设备类别的具体金额数据未在文本中提取,建议结合原始图表查阅详细数字)
华工科技:在PCB领域构建起全套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实现国产替代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10
公司业务布局 - 在PCB细分领域针对封装基板(IC载板、陶瓷基板)和FPC构建全套激光加工、检测及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1] - 实现国产替代且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地位 [1] - 在常规PCB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信息追溯解决方案以实现产品有效追溯 [1]
集成电路ETF(159546)盘中涨超1.7%,AI驱动海外需求强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6:26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山证券指出,下游手机销售量增速放缓,未来手机产业链上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器件公司业绩超预期 的可能性降低,成熟制程半导体相关设备投资可能随之放缓。然而,AI相关需求依然景气,国内先进 制程投资迫切,国产替代有望带动半导体设备投资穿越周期。半导体行业景气需求呈现分化,消费电子 需求增速放缓,但AI驱动的海外需求强劲,叠加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保持较好态 势。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7.0%,6月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 17.62%,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集成电路ETF(159546)跟踪的是集成电路指数(932087),该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半导体设计、制 造、封装测试以及相关材料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集成电 ...
中国医疗健康:2025 年上半年预览 -China Healthcare_ 1H25 preview_ UIH bottom out_MR still in trough; Weak IVD_cataract, strong insulin
2025-07-25 07: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科技、零售药房、医院、疫苗、胰岛素、创新药、体外诊断(IVD) - **公司**:迈瑞医疗(Mindray)、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新产业(SNIBE)、欧普康视(Eyebright)、华兰生物(Hualan)、通化东宝(THDB)、甘李药业(Gan & Lee)、艾德生物(AmoyDx)、华东医药(Huadong)、博康泰(BioKangtai)、乐普医疗(Lepu)、益丰药房(Yifeng)、大参林(Dashenlin)、老百姓(LBX)、片仔癀(PTH)、爱尔眼科(Aier)、沃森生物(Walvax)、科伦药业(Kelun)、华海药业(Huahai)、迪安诊断(Dian)、金域医学(Kingmed)、智飞生物(Zhifei)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绩表现 - **高收入增长公司**:预计胰岛素公司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最高收入增长,因2024年第二季度带量采购续约基数低;艾德生物预计实现约20%的收入增长,受益于医疗系统反腐后院内合规销售渠道占比提高;联影医疗预计实现14%的同比收入增长,中国业务在第二季度转正,同比增长10%[6]。 - **面临压力公司**:迈瑞医疗受中国IVD业务疲软影响,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业务同比下降26%,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2%;爱尔眼科第二季度增长预计为5%,反映了军事征兵提前拉动效应后屈光业务放缓以及带量采购后白内障业务疲软;智飞生物因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的反腐运动导致渠道去库存,以及中国消费者对非必需产品需求减弱,HPV疫苗收入大幅下降,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业务环比复苏,但与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收入和盈利仍同比下降49%/95%;受医疗行业反腐运动影响,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预计收入同比下降[8]。 各行业情况 - **医疗科技(Medtech)**:6月招标价值数据同比增长49%,但环比下降3%,低于预期,主要因带量采购导致单价降低,范围从超声扩大到CT;预计原从2024年推迟到今年的以旧换新刺激资金大部分已用完,降低了2025年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效果[10]。 - **体外诊断(IVD)**:第二季度IVD制造商需求持续疲软,新产业预计2025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试剂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0%;预计从第三季度起,带量采购的定价压力将缓解,但销量压力仍存;艾德生物逆势增长,得益于其在院内渠道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受益于二代测序(NGS)检测设备的国产替代[19][21]。 - **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行业已进行两轮带量采购,但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发布的初步业绩均超预期,预计两家公司2025年全年收入将强劲增长,看好甘李药业,因其创新产品管线和国际扩张潜力更大[22]。 - **医院(Hospital)**:爱尔眼科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较弱,因军校提前招生导致屈光需求减少和白内障手术量下降;但屈光业务因新技术实现平均销售价格(ASP)提升,白内障业务在更广泛报销类别(双焦点)下持续高端化,且中国富裕老年人需求强劲;ICL/PIOL产品面临增长压力,因未获军校应用批准,但此类需求患者增多[30]。 - **零售药房(Retail pharmacy)**:行业受严格报销政策和消费能力疲软影响持续承压,药店转向新业务模式(如益丰药房的商品经济店)和提高盈利能力;大参林表示其同店销售增长(SSSG)在2025年第二季度触底且未恶化,预计药店市场出清将持续,拐点可能在年底到来[31]。 公司估值和投资建议 - **迈瑞医疗(Mindray)**: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1%、4.4%、5.0%,主要反映IVD领域政策逆风、6月采购势头放缓以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下发货流程变慢;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300元;是中国领先的医疗科技设备制造商,受益于中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替代,海外收入有望增加,当前股价低于5年平均远期市盈率,预计维持市场领先地位,关键催化剂包括采购活动复苏、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计划更新和新产品推出[37][46]。 - **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将2025年营收和盈利预测从128.13亿元/17.92亿元调整至125.72亿元/17.69亿元,以反映6月低于预期的招标数据;维持2026 - 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73元;是中国领先的大型医疗影像设备制造商,业务已拓展至全球75多个国家,中国医疗设备采购反弹,公司市场份额持续增长,预计服务相关收入占比上升,毛利率提高,当前估值接近上市以来中值市盈率,长期增长潜力大,关键催化剂包括中国未来月度医院采购数据和超声产品线推出[38][47]。 - **新产业(SNIBE)**: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4%、7.1%、6.9%,主要反映IVD领域政策逆风,包括带量采购压力、增值税调整变化和销量压力;12个月目标价从80元降至76元;是快速增长的体外诊断公司,预计2024 - 2034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6%,受益于中国进口替代和国际市场扩张,当前估值有吸引力,处于买入评级,关键催化剂包括2024年低检测量基数下的销量增长复苏和海外扩张进展[39][48]。 - **欧普康视(Eyebright)**: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6%、4.3%、4.4%,主要因隐形眼镜产能利用率仍在提升,导致毛利率降低;12个月目标价从114元降至111元;是中国领先的眼科设备制造商,预计2024 - 2034年盈利CAGR为21%,受益于市场渗透率提高和份额增长,当前估值处于3年历史最低市盈率,认为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增长机会,看好其白内障手术市场增长、基于强大研发能力从跨国公司夺取份额以及PIOL产品销售增长,PIOL产品销售增长是2025年关键催化剂[41][50]。 - **华兰生物(Hualan)**:下调白蛋白收入预测,因该产品需求承压;将目标市盈率倍数从17.6倍提高到18.1倍,目标价维持19元;是中国血浆行业领先企业,也提供流感疫苗,当前1年远期市盈率处于过去5年历史最低四分位,认为公司主要增长驱动力是2022/2024年分别新获批的7/2个血浆采集站,看好该股被低估,关键催化剂包括血浆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和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提高[42][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和风险**:各公司目标价基于不同估值方法,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欧普康视采用两阶段现金流折现(DCF)估值,华兰生物采用5年退出市盈率估值;各公司面临不同风险,如迈瑞医疗面临带量采购对部分产品出厂价的进一步影响、进入中国顶级医院进度低于预期等风险;联影医疗面临芯片供应链风险、原材料风险等[52][53]。 - **评级和覆盖范围**:报告对各公司给出评级,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欧普康视、华兰生物为买入评级,爱尔眼科为中性评级,沃森生物为卖出评级;各公司评级相对于其覆盖范围内其他公司,覆盖范围可通过相关链接查询[67][77]。 - **研究相关披露**:包括分析师认证、高盛因素分析、并购排名、数据库介绍等;还包含公司特定监管披露、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价格目标和评级历史图表等信息;以及不同司法管辖区的额外披露要求,如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香港、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62][73]。
野村:人工智能专家电话会议要点_ 美国EDA软件限制及对中国的影响
野村· 2025-06-18 00: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EDA软件限制暂无详细规则,可能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筹码,未来或对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相关EDA实施限制,但不太可能全面禁止向中国客户销售 [5] - 2024年全球EDA软件市场规模约16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从过去几年的10%升至约15%,约170 - 180亿元人民币,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年增长率超10%,但受近期限制影响,2025年市场规模可能同比下降约10% [5] - 中国市场中全球EDA供应商占80 - 85%,Cadence在模拟芯片领域领先,Synopsys在数字芯片和IP领域领先,Siemens' Mentor主要在中国销售Calibre和DSP工具,Synopsys是中国收入最大的EDA软件厂商,约50%收入来自IP业务 [5] - 中国EDA市场收入中,IC设计占比超60%,代工厂占20%,封装测试占比小于20% [5] - Empyrean Technology是中国领先的本土EDA厂商,其产品可在14nm+工艺的模拟IC领域替代全球厂商解决方案,但在数字IC领域,中国本土厂商与全球厂商差距大,多数只能提供点工具而非全栈解决方案 [4] - EDA软件先进产品领域的国产替代需要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无缝合作,过程将很漫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EDA软件限制的最新情况及影响 - 美国EDA软件限制暂无详细规则,可能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筹码,未来或对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相关EDA实施限制,但不太可能全面禁止向中国客户销售 [5] - 美国EDA软件公司已停止中国客户的网站访问、软件下载和技术支持,本周支持网站有限运营,但销售仍暂停 [5] - 现有授权的EDA工具可继续使用,但无法更新/升级,主要升级周期通常为2 - 3年,普通升级约每年两次,还有更频繁的小补丁发布 [5] 全球/中国EDA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EDA软件市场规模约16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从过去几年的10%升至约15%,约170 - 180亿元人民币,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年增长率超10%,但受近期限制影响,2025年市场规模可能同比下降约10% [5] - 中国市场中全球EDA供应商占80 - 85%,Cadence在模拟芯片领域领先,Synopsys在数字芯片和IP领域领先,Siemens' Mentor主要在中国销售Calibre和DSP工具,Synopsys是中国收入最大的EDA软件厂商,约50%收入来自IP业务 [5] - 中国EDA市场收入中,IC设计占比超60%,代工厂占20%,封装测试占比小于20% [5] 中国国产替代进展 - Empyrean Technology是中国领先的本土EDA厂商,其产品可在14nm+工艺的模拟IC领域替代全球厂商解决方案,但在数字IC领域,中国本土厂商与全球厂商差距大,多数只能提供点工具而非全栈解决方案 [4] - EDA软件先进产品领域的国产替代需要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无缝合作,过程将很漫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