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

搜索文档
特写:沈阳,这一刻为历史而鸣
新华社· 2025-09-18 10:06
2025年9月18日9时18分,这一刻的沈阳,钟声、警报声、汽车鸣笛声交织共振、响彻街巷。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残历碑巍然矗立,碑面上弹痕斑驳,"1931年9月18日"赫然在 目,如同一部"受伤"的史书。这一刻,钟声沉重,警报骤响——声声入耳,警示世人:勿忘九一 八。 一段铁路,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沧桑巨变;一座残历碑,注视着复兴车轮飞驰向 前…… 这一刻,沈阳9条路18条街,车辆停驶鸣笛,行人驻足肃立。整座城市没有庆典、没有婚礼,只有 对历史的深切追思。118块户外电子屏、1800辆公交车后视屏、上万辆出租车后视屏打出"勿忘国 耻 警钟长鸣"等字样。 9时18分,33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川准时按下喇叭。他说:"每年这一天这一刻,我都要鸣笛,也会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起东北抗联英雄的牺牲和奉献。" 多年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已成为沈阳这座城市不变的传统。 中山广场一侧,辽宁宾馆饱经风霜,这里曾是九一八事变的密谋之地"大和旅馆"。辽宁省九一八 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学介绍,当年的会议室、楼梯、墙面瓷砖依旧,警示后人勿忘历史。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 ...
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新华社· 2025-09-18 07:39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记者赵洪南、洪可润)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18日上午,社会各 界人士在沈阳隆重集会,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秋天的沈阳,已有微微凉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时间凝 固在1931年9月18日。 9时18分,14名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着 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声声入心。 96岁的老战士程茂友说:"九一八事变过去94年了,我们不能忘记这惨痛的历史教训,一定要居安 思危。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要团结起来,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警报声划破天际,鸣响3分钟。沈阳的9条路、18条街上,街道上的汽车纷纷停下,鸣笛示警,行 人驻足肃立。辽宁各地也同时鸣响防空警报,共同铭记这一国难日。 自1995年以来,每逢9月18日这天,警报都会在沈阳这座城市拉响。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残历碑广场上,80名青年学生铿锵有力的朗诵声,让《送战 友编歌壮行保国家》《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滨江抒怀》三首分别由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赵 尚志、赵一曼当年写下的诗词响彻在沈阳" ...
矢志奋斗!以强军担当告慰先烈 用胜战本领守护山河
央视网· 2025-09-18 07:30
军事训练与战备活动 - 第82集团军某旅拉响防空警报并组织官兵向抗战先烈默哀宣誓 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融入备战打仗 [1] - 第73集团军某旅展开实弹射击演练 通过实战化环境磨砺打赢本领 筑起守护领空的钢铁屏障 [3] - 中国海警在多任务海域同步鸣笛默哀 执法员列队甲板缅怀抗战英烈和死难同胞 [8] 历史教育与精神传承 - 部队官兵通过参观档案馆、瞻仰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及擦拭墓碑等方式回望抗战历史 [5][7] - 海警执法员强调需练就过硬本领守护海域 防止历史悲剧在中国任何海域重演 [10]
铭记历史 致敬先烈 全军和武警官兵举行多种形式纪念活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8 07:20
军事训练活动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展开实弹射击演练 通过实战化演训磨砺官兵作战能力 [5] -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通过防空警报仪式和党旗宣誓活动强化战备意识 [3] - 各部队通过旅史馆参观、陵园祭奠等形式深化历史教育 转化精神动力为练兵备战实效 [7][9] 使命宣言与精神传承 - 官兵宣誓"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将历史教训转化为强军担当 [3][5] - 海警执法员在黄海 渤海 东海 南海四大海域同步鸣笛默哀 彰显海疆守护决心 [11] - 全体官兵通过"强军才能安邦"的认知 将演练场视为实战环境 强化领空守护能力 [5][7] 历史教育与精神建设 - 组织官兵深入学习抗战历史与英雄事迹 从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 [7][9] - 通过敬献鲜花 擦拭墓碑 签字明志等仪式强化集体历史记忆 [9] - 九十多年后仍保持历史警钟长鸣 坚定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 [9]
勿忘九一八丨94年前的今天,我们从未忘记!
央视网· 2025-09-18 02:13
历史事件背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点燃长达14年侵华战火[3][8] - 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并诬陷中国军队 随后攻占北大营[3] - 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出首份抗日宣言 东北地区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抵抗[5] 纪念活动概况 - 沈阳市在残历碑广场举行撞钟鸣警仪式 约1000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1][7] - 各界代表撞响警世钟14响 象征14年抗战历程[7] - 辽宁省内城市同步拉响防空警报3分钟 交通暂停并鸣笛致哀[7] - 青年学生朗诵纪念东北抗联英烈诗词 包括杨靖宇 赵尚志 赵一曼等[7] 教育活动开展 - 黑龙江虎林二战终结地纪念园开展大思政课 学生通过献花 朗诵缅怀先烈[10][13] - 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组织百余人参观万人坑纪念馆 了解日军罪行和抗争历史[15] - 纪念馆通过实物展品 文字史料与影像资料还原历史真相[15] 历史意义阐释 -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1][8] - 14年抗战最终取得完全胜利 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8] - 今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需居安思危珍爱和平开创未来[8]
唐劲草会长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活动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3 09:33
纪念活动概况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主题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1] - 纪念大会包括70分钟盛大阅兵 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 阅兵活动细节 - 长安街南北两侧共有5万多名各界代表和首都群众到现场观礼 [3] - 观礼区布局呈现三个"人"字构成意象化"众"字 体现众志成城意涵 [3] - 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 突出展示军事力量结构更趋完善 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 武装力量体系更为完备 [7] - 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是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 [7] 行业活动预告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行 [9]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正式揭晓 [9] - 2025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9] 行业代表参与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会长 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 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活动 [5]
9月3日晚将举办文艺晚会,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15:50
活动筹备进展 - 定于2025年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1] - 文艺演出已进入最后合成阶段 [2] 活动参与群体 -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抗战老战士、基层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将出席观看 [1] - 晚会创作演出中大胆启用80后年轻艺术家承担主体工作 90后和00后年轻文艺工作者担纲主力 [1] 晚会内容设计 - 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 [1] - 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场景为主线 [1] - 通过音乐、舞蹈、情境戏剧等多重舞台艺术形式呈现 [1] - 综合运用舞台表演、多媒体、沉浸式音效等多种表现手段 [1]
“九三阅兵外方嘉宾名单中没提到任何西方主要国家”,外交部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08:57
外交活动参与情况 - 中方公布九三阅兵外方嘉宾名单 名单未包含西方主要国家代表 [1] - 外交部强调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1] - 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领导人 前政要 高级别官员确认出席纪念活动 [2] 历史贡献与国际合作 - 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策应支持盟国作战 [1] - 欧洲国家及友人为中国抗战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部分人员献出生命 [1] - 中方愿同爱好和平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2]
(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文旅部:文艺晚会追求用艺术讲好抗战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7:00
文艺晚会概况 - 文艺晚会定于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 抗战老战士 基层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将出席观看 [1] - 晚会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为主题 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重要历史节点为主线 [1] 艺术表现手法 - 通过音乐 舞蹈 情境戏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呈现 综合运用多媒体和沉浸式音效等表现手段 [2] - 突出"剧"的特点 追求"史诗"气质 注重艺术表达的叠加效应和"化合"作用 [2] - 形成感人至深的历史情境 强化艺术表现力 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穿透力 [2] 创作团队构成 - 首次启用"80后"年轻艺术家担任总导演 大批"90后"年轻编导参与创作 [2] - 演员以文艺院团年轻演员和艺术院校学生为主 "00后"演员比例超过50% [2] 晚会核心主题 - 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 - 深刻缅怀战争中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 [1] - 展现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鲜明态度 [1] - 昭示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 [1]
九三文艺晚会,细节来了!
新华社· 2025-08-28 05:50
活动筹备进展 - 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于8月28日举办记者招待会介绍筹备进展 [1] - 文艺晚会将于2025年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3] - 文艺演出目前已进入最后合成阶段 [3] 出席人员构成 -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抗战老战士及老同志将出席 [3] - 获得功勋荣誉表彰的代表及基层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将参与观看 [3] 晚会主题表达 - 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核心主题 [5] - 以东方主战场重要历史节点和场景为主线 [5] - 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5] - 深刻缅怀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 [6] - 展现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鲜明态度 [6] - 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 [6] 艺术表现形式 - 通过音乐、舞蹈、情境戏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呈现 [8] - 综合运用舞台表演、多媒体及沉浸式音效等表现手段 [9] - 注重艺术表达的叠加效应和"化合"作用 [9] - 形成感人至深的历史情境并强化艺术表现力 [9] - 追求用艺术讲好抗战故事并突出"剧"的特点 [8] - 力求呈现"史诗"气质并贯穿历史情感逻辑 [8] 创作团队构成 - 80后年轻艺术家承担导演编导、音乐作曲等主体创作工作 [10] - 90后、00后年轻文艺工作者参与演员团队 [10] 制作团队信息 - 策划由钱彤负责 监制由常爱玲和令伟家共同担任 [12] - 统筹由于卫亚负责 设计由刘雅萱完成 [12] - 制作团队包括李依伦、卜寄傲和王楚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