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沈阳,这一刻为历史而鸣
新华社·2025-09-18 10:06
2025年9月18日9时18分,这一刻的沈阳,钟声、警报声、汽车鸣笛声交织共振、响彻街巷。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残历碑巍然矗立,碑面上弹痕斑驳,"1931年9月18日"赫然在 目,如同一部"受伤"的史书。这一刻,钟声沉重,警报骤响——声声入耳,警示世人:勿忘九一 八。 一段铁路,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沧桑巨变;一座残历碑,注视着复兴车轮飞驰向 前…… 这一刻,沈阳9条路18条街,车辆停驶鸣笛,行人驻足肃立。整座城市没有庆典、没有婚礼,只有 对历史的深切追思。118块户外电子屏、1800辆公交车后视屏、上万辆出租车后视屏打出"勿忘国 耻 警钟长鸣"等字样。 9时18分,33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川准时按下喇叭。他说:"每年这一天这一刻,我都要鸣笛,也会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起东北抗联英雄的牺牲和奉献。" 多年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已成为沈阳这座城市不变的传统。 中山广场一侧,辽宁宾馆饱经风霜,这里曾是九一八事变的密谋之地"大和旅馆"。辽宁省九一八 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学介绍,当年的会议室、楼梯、墙面瓷砖依旧,警示后人勿忘历史。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