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0:56
记者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获悉,9月28日,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重庆市永川区松溉古镇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重庆市永川区 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海纳百川共襄文明"为主题,旨在通过汉字这一文化纽带,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汉字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各国在文明交流中互 学互鉴、互促互进。经过专家推荐和网络投票,"永"字在前期发布的9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在致辞中表示,汉字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做好国际传播的一个切入点。本次活动以汉字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为载 体,进一步探讨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一堂,以汉字为媒,展开文化交流。发布活动在永川特色的歌舞表演中拉开帷幕,现 场通过视频展映、书画创作、茶文化分享和数字文房展示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与永川本地的文旅资源。活动现场播放了《青 年眼中的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视频,凸显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年对汉字文化与丝路精神的理解与共 ...
展现跨越时空的魅力(权威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9-28 22:28
5月31日,学生们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 坊"内学习。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摄 9月19日,中国演员在位于泰国首都曼谷的泰国文化中心 参加芭蕾舞剧《红楼梦》彩排。 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摄 6月27日,在乌干达基库贝区的布胡卡三级卫生中心,中 国医疗队队员为当地居民义诊。 阿佳拉·纳瓦达摄(新华社发) 在开山集团承建的肯尼亚索西安地热电站,中国员工与当 地员工交流。 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 2024年4月9日,中国第二十七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全 体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中国第二十七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供图(新华社发)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 玛尔塔·蒙特罗(西班牙智库"知华讲堂"副主席兼总干事) 西佐·恩卡拉(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哈桑·达贾(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教授) 埃利亚斯·贾布尔(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科学院教授)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和平、发展、公 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 西 ...
铭记历史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28 22:28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这是历史留给世人的启示,也是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士共 同的心声。 9月26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会议(以下简称"和平会议")在 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指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主办,主题为"铭记历史 共 护和平",来自近60个国家的150余位代表参加。 "中国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理念与实践值得学习"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人们对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守。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迎来了和平的历史性时刻,现行国际秩序逐 步建立。今天的和平会议不仅是一场纪念活动,也是各方凝聚共识、共护和平的新起点。"我们不应把 前人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和平美好生活视作理所当然,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年轻一代要有忧患 意识,要继续捍卫和平,因为和平是发展繁荣的根基。" "和平会议等纪念活动如同一堂堂历史课,时刻提醒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南非和平倡议负责 人、南非共产党国际关系书记本·马丁斯表示,中国今年举办了一系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让人们从历 ...
“一带一路”——凝结中国智慧的国际公共产品(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11期)
人民网· 2025-09-28 22:25
本期主讲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吴红亮 西安国际港站。 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视频报道请看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客户端,英文报道请看环球时报英文版客户端 大道同行,丝路长卷贯通东西;命运与共,合作浪潮奔涌向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共建"一 带一路"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 泰国鲁班工坊开展自动化生产线实训。 陈 萌摄(人民视觉) 中国电建南非绿洲储能项目工作人员在查看图纸。 克戈塔索·莫加绍阿摄(人民视觉)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不断加重的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 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我国充分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通 过共建"一带一路",回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 第一,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优化。共建"一带一路"以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 载体,基本形成陆海天网一体化互联互通格局。跨境公路、铁路、港口和航空枢纽建设不断提速,建成 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有效提升区域物流效率和产业协同能力。 ...
刚果(金)媒体:全球治理倡议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指明方向
新华网· 2025-09-28 09:13
文章指出,中国一直主张所有国家应得到同等对待,不论其大小、强弱或贫富,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参与 国际事务。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普遍承认的其他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必须被完全、充分 和彻底地遵守,必须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避免采取双重标准或将某些国家的"国内规 则"强加于他国。 文章认为,全球治理关乎各国切身利益,需要的是协调与合作,而不是单边主义和恫吓。中国践行多边 主义理念,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全球治理倡 议,中国持续打造全球公共产品,为人类未来指明方向。 文章说,当今世界正面临新的动荡与转型,全球治理正处于新的十字路口。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提出的 全球治理倡议恰逢其时,为世界指明方向,其核心理念是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 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 新华社金沙萨9月27日电(记者史彧 郑扬子)刚果(金)主流媒体《尖子论坛报》日前刊登文章说,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指明方向。 ...
新华时评:以多边主义之光照亮全球治理新未来
新华社· 2025-09-28 05:29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纽约联合国总部,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正在进行。各国代表济济一堂,纪 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并思考人类未来共同命运。 在实践层面,中国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金砖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框架发 展,为全球南方国家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提升了集体话语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在日 前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 献。这些具体的承诺和行动,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 劲动力。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经过80年发展,多边主义已深度嵌入国际社会运行肌理,这一趋势是任何国家、 任何个人都改变不了的。国际社会应当共同坚守联合国宪章的初心,坚持和捍卫多边机制,携手开创全 球治理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李蓉) 当前,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多边主义根基遭到严重侵蚀。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巴以冲突、乌克兰危 机延宕不绝,反映出全球治理体系应对危机乏力及深层结构性缺陷。"筑墙设垒"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措施增多,世界经济低迷困厄。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挑战,某些西方大国责任缺 ...
和音:坚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民日报· 2025-09-28 05:29
第八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本届联大以"携手共进:促和平、发展、人 权八十载,继往开来,再谱新篇"为主题,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节点,再次凸显各国人民对和平 发展的殷切期盼、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声和对民主自由的坚定追求。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015年9月 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 释其基本内涵。此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并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一系列 新理念、新主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10年 来,这一源自中国的重要理念,以其跨越国界、超越分歧的强大感召力,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 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化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矛盾和问题,既需要物 质力量的根本作用,又需要价值力量的精神引领。一些国家执迷于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鼓吹零和博弈 和赢者通吃,不仅让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也加剧了全球发展的不平衡。面对时代之变与现实挑战,全人 类共同 ...
2025白塔夜话系列活动启幕,两大文化项目落户西城
新京报· 2025-09-28 03:19
据介绍,本届"白塔夜话"除主会场活动外,还包含3个街区联动和文化探访活动,重点围绕"品牌赋能 +场景落地"双主线展开。 街区更新促消费活动以白塔寺、大吉巷、法源寺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覆盖西城区酒店、博物馆、 景区等文旅业态,推动"文化+商业+旅游"融合促消费,发挥文保与更新的协同效应。活动还将组织文 化大V分批探访西城区重点文物活化项目,吸引全民参与文物活化实践,探讨活化利用新路径。 活动现场发布了两大文化项目。全国首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对话基地"落户西城。该基地由西城 区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推动,依托该校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构建双向赋能机制。研究院以海外研究中 心与跨领域专家资源,为西城文化国际传播、文旅对接提供支撑;西城区凭借区域文化资源,为研究院 调研、交流提供保障,助力"开放型文化强区"建设。 "都之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举行成立仪式。该基金由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与西城区政府 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来源全部通过社会募集方式筹集,将专项用于支持西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文 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非遗活态传承、"文化遗产+旅游"特色活动等,为北京老城保护与文 化遗产传承提供新的支持机 ...
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黄坤明傅华王伟中洪大用出席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8 02:41
会议概况 - 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7日在广州举行 主题为以文明互鉴推动文化繁荣 [1] - 近110名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 [1] - 由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新华社协同研究基地 中山大学 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 [4] 核心思想阐述 - 习近平文化思想被定位为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指引 [1] - 该思想被视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全球学说 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2] - 包含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 揭示了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 [1] 实践路径 - 广东将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着力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打造展示中华文明之美的重要窗口 [1] - 中山大学探索高校文化思想传播路径 聚焦国家战略和大湾区发展需求 [2] 国际视角 - 乌兹别克斯坦代表认为文明互鉴理念以全人类福祉为目标 为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指明路径 [2] - 中乌两国在文明互鉴方面秉持共同理念 将通过合作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2] - 文明交流互鉴被视作中华文明发展壮大的历史动力 能化育出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文明秩序 [3] 成果输出 - 论坛期间发布《文明发展论——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新型文明观》智库报告 [4] - 举行四个分论坛 涵盖文化繁荣 文化遗产保护 新闻传播转型及全球文明互鉴等领域 [4] - 与会嘉宾认为研讨会有助于加强中外交流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3]
新华时评丨以多边主义之光照亮全球治理新未来
新华网· 2025-09-28 00:50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以多边主义之光照亮全球治理新未来 新华社记者李蓉 面对重重挑战,国际社会必须回归真正的多边主义,尤其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联合国作为二战后国际 秩序和多边主义的基石,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地位必须维护,不能取代。当前世界面临的困 难挑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联合国的权威和效能正受到多重冲击,这使其难以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应有的核心作用。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维护联合国 的地位和权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通过改革提高效率和履职能力。 国际社会应有效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 方向发展。尽管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力量,但在国际 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仍严重不足。应当承认并尊重世界各国的平等权利,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 展中国家提供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化平台,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资源分配不公、话语权严重失衡的现状。 国际社会要警惕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将多边机制视为纯粹工具的霸权逻辑与单边行动。披着多边主 义外衣的"伪多边主义"与"小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