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石电车新材料(GRFX)

搜索文档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7 08:3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68.6%至155.173百万港元[4] - 总收入增长至1.55亿港元,同比增长68.6%[38] - 总收入1.552亿港元,同比增长68.7%[129]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672.7%至32.052百万港元[4] - 集团经调整EBITDA为32,0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148千港元增长672.8%[47][48] - 除税前亏损同比增长115.2%至63.879百万港元[4][1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增长80.2%至49.146百万港元[4] - 本期间亏损5810.4万港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914.6万港元[20] - 公司除税后亏损为6387.9万港元,同比增长115.2%[28] - 集团除税前亏损为63,8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9,682千港元扩大115.2%[47][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扩大至49.1百万港元[139]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102港元,基于4.8229亿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77]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石墨烯业务收入为84.507百万港元(新业务)[4] - 景观建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2%至64.605百万港元[4] - 餐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1.6%至6.061百万港元[4] - 石墨烯业务收入贡献8450.7万港元,成为新收入来源[38] - 景观建筑业务收入降至6460.5万港元,同比下降15.2%[38] - 餐饮业务收入锐减至606.1万港元,同比下降61.6%[38] - 石墨烯业务收入为84,507千港元,占集团总收入155,173千港元的54.5%[47] - 景观建筑业务收入为64,605千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1.6%[47] - 餐饮业务收入为6,061千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3.9%[47] - 石墨烯业务收入8450万港元,占总收入54.4%[121] - 景观建筑收入6460万港元,同比下降15.2%[124] - 餐饮业务收入610万港元,同比下降61.4%[128] 各业务线分部业绩 - 石墨烯业务分部业绩亏损7,100千港元,景观建筑分部业绩盈利379千港元,餐饮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5,433千港元[47] - 餐饮分部减值亏损总计21.834百万港元[137] - 公司确认意大利餐厅资产减值亏损1615.5万港元[115] - 石墨烯业务经调整EBITDA为1910万港元[12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达902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48.9万港元增长134.5%[70] - 销售成本9030万港元,同比增长134.5%[130] - 研发开支为41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0.4万港元增长87.7%[70] - 雇员福利开支达518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85.7万港元增长6.1%[70] - 销售、营销及行政开支增加12.4%至82.3百万港元[135] - 财务成本大幅增加至2497.8万港元,同比增长330%[28] - 财务成本激增至249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0.9万港元增长329.8%[67] - 折旧及摊销费用增至3467.4万港元,同比增长239%[28] - 商誉减值损失增至327.8万港元,同比增长896%[28]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达108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5.7万港元增长128%[7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65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70]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增加156.0%至6.4百万港元[136] - 集团在损益表中确认的减值亏损为27,2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8,116千港元增长235.6%[57][60]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69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0.2万港元增长77.4%[66] - 政府补贴收入大幅增加至172.2万港元,去年同期仅为8.4万港元[66] - 所得税项出现577.5万港元抵免,去年同期为145万港元支出[74]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现金流净额转为正数1688.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负2069.2万港元[28] - 集团资本开支为11,4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221千港元增长256.1%[57][6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同比下降7.2%至1.06866十亿港元[5] - 集团总资产为1,068,660千港元,较期初1,151,531千港元下降7.2%[53]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底的8.68973亿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8.08751亿港元,减少6.0%[15] - 资产净值同比下降33.1%至147.975百万港元[5] - 公司权益总额从2.21147亿港元降至1.47975亿港元,减少33.1%[17]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20691亿港元降至1.55762亿港元,减少29.4%[20] - 集团负债总额为920,685千港元,资产负债率为86.1%[53] - 负债比率上升至347.6%[142] - 流动比率从1.1倍改善至1.2倍[141] 现金及银行结余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下降48.3%至27.881百万港元[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5388.2万港元降至2788.1万港元,减少48.2%[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2788.1万港元,同比减少61.9%[3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27.9百万港元[141] 借款和债务 - 其他计息借款从流动负债9491.9万港元降至4362.7万港元,减少54.0%[15] - 非流动负债从6.77386亿港元增至7.11695亿港元,增加5.1%[17] - 即期计息借款从2019年末的9491.9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4362.7万港元,降幅为54.0%[90][92] - 非即期计息借款从2019年末的1.4082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中的1.8128亿港元,增幅为28.7%[90][92] - 公司债券总额从2019年末的1.9592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中的2.1681亿港元,增幅为10.7%[90][92] - 其他借款-无抵押总额从2019年末的3979.2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8139万港元,降幅为79.5%[90][92] - 公司债券总额从2019年初的102.142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216.772百万港元,增长112.3%[95] - 已发行债券约216.8百万港元及承兑票据约289.4百万港元[142] - 承兑票据期末余额为289.413百万港元,实际年利率8.4%[102][104] - 公司发行面值348.08百万港元的四年期承兑票据,初始公允价值为275百万港元[104] - 于2021年到期的6%公司债券实际利率为9.13%,于2021-2022年到期的6%公司债券实际利率为10.04%[101] - 2019年全年利息支出为13.708百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9.143百万港元[95] - 无抵押其他借款中人民币计值部分从2019年的14.759百万港元降至1.894百万港元[99]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应受贸易账款及票据从2019年末的1.0811亿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8918.2万港元,降幅为17.5%[86] - 超过一年的逾期应收账款从2019年末的685.2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中的1022.5万港元,增幅为49.2%[87]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19年末的2224.6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1469.1万港元,降幅为34.0%[90] 存货和税项 - 存货从2442.3万港元增至2830.4万港元,增加15.9%[15] - 应缴税项从3143.9万港元降至2740.6万港元,减少12.8%[15] - 递延税项资产从18.5万港元增至53.5万港元,增加189.2%[15] 联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投资账面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121.2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100万港元,降幅为17.5%[80][84] - 联营公司泰迪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97万港元,较2019年全年的398.5万港元大幅下降75.7%[84] - 联营公司泰迪2020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3.5万港元,相比2019年全年亏损527.8万港元有所收窄[84] 关联方交易和贷款 - 公司向关联方泛亚国贸提供贷款210万港元,年利率12%[113] - 公司向关联方大连鹏亚提供贷款497万港元,年利率12%[113][114] - 公司提供5000万港元无抵押循环贷款融资年利率12%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15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收借方集团的未偿还贷款余额约为50万港元[158] - 借方集团2020年6月30日净资产负债为1642.1万港元[158] - 借方集团2020年收入5523.6万港元利息开支365.8万港元年度亏损424.2万港元[158] 业务发展和战略 - 新签合约总额1.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5.5%[127] - 公司计划扩大球形石墨产能以保持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152] - 公司研发团队正在研究生产在极低温下运作的负极材料的球形石墨和D50=3-5μm超细球形石墨[152] - 公司已能够生产并获得中国专利的D50=6-9μm超细球形石墨产品[152] 股权和公司治理 - 董事陈奕仁持股9921.0887万股持股比例20.57%[162] - 董事刘兴达持股5299.1444万股持股比例10.99%[162] - 董事田明持股393万股持股比例0.81%[162] - 董事陈奕仁实益拥有Trade More Global Limited的109股普通股,持股比例9.99%[167] - CYY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95,006,887股,持股比例19.70%[171] - PBLA Limited及关联方普邦园林(香港)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各持有75,223,669股,持股比例均为15.60%[171] - Tycoon Partner Holdings Limited持有48,000,000股,持股比例9.95%,杨波、沈陶瑜、吴文杯分别通过该公司持有相应权益[171][172] - 高昕直接持有20,996,000股并通过Profit King Investment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27,000,000股,总持股47,996,000股,比例9.95%[171][172] - LSBJ Holdings Limited持有46,003,444股,持股比例9.54%[171] - Profit King Investment Development Limited单独持有27,000,000股,持股比例5.60%[171][172] - 黄宏泰于2020年6月15日辞任董事,廖广生、唐照东、陈继光同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7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发中期股息[185] - 股份溢价账从2019年初的163.205百万港元增至年末的355.685百万港元,增长117.9%[108] - 公司配发48百万股新股收购思高环球,总代价192.96百万港元[110] - 库存股份面值99千港元,股份溢价账负13.041百万港元[111] - 2020年上半年发行新公司债券78.5百万港元,交易成本为5.145百万港元[95] - 雇员人数减少至583名[149] - 毛利率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至41.8%[134]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1 11:0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59.1%至313.941百万港元[3]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91.4%至54.458百万港元[3] - 石墨烯业务经调整EBITDA为28.407百万港元[3] - 石墨烯业务经调整EBITDA为28.4百万港元[32] - 毛利增至146.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2%,但毛利率下降11.3个百分点至46.6%[6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扩大至57.1百万港元(2018年:36.0百万港元)[64] - 收入增至31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9.1%,主要因收购思高环球贡献123.5百万港元收入[59]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增至167.6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01.5%,与石墨烯产品销售增长一致[60] - 研发成本增至16.8百万港元(2018年:6.7百万港元),主要用于石墨烯产品开发[62] 业务线表现:景观设计业务 - 景观设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至154.114百万港元[3] - 景观设计分部收入减少1.7%至154.1百万港元,餐饮分部收入下跌10.2%至36.4百万港元[59] - 景观设计业务中住宅开发项目收入占比50.0%,商业及多用途开发项目占比23.0%[24] - 新签中国景观设计项目合约144份总额165.7百万港元,香港及其他地区30份总额30.1百万港元[24] - 新签合约总额195.8百万港元,较2018年263.5百万港元下降25.7%[28] - 公司景观设计分部相对稳定因有持续进行的设计项目合约[81] 业务线表现:餐饮业务 - 餐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2%至36.353百万港元[3] - 餐饮业务收入36.4百万港元,较2018年40.5百万港元下降10.2%[31] - 文律阁收入从2018年11.6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1.4百万港元[34] - 泰廊集团收入从2018年26.6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32.3百万港元[37] - 公司餐饮分部因COVID-19暂停中国成都上海及意大利米兰餐厅运营[83] 业务线表现:石墨烯业务 - 石墨烯业务贡献收入123.474百万港元,占总收入39.3%[3][12] - 石墨烯业务自2019年8月7日收购后贡献收入123.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39.3%[32] - 公司拥有16项石墨烯领域专利技术另有5项专利申请中[83] - 公司预计2020年将加大石墨烯技术及中上游产品投入筹备推出石墨烯散热膜等新产品[84]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同比增长266.5%至1,151.531百万港元[3] - 股东权益同比增长140.8%至220.691百万港元[3]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下降37.3%至53.882百万港元[3] - 债务同比增长381.1%至517.041百万港元[3]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53.9百万港元(2018年:86.0百万港元)[66] - 流动比率降至1.1倍(2018年:1.2倍),因现金减少及负债增加[66]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233.8%(2018年:107.0%),未偿还债券195.9百万港元[67] - 承兑票据发行额达281.3百万港元,普通股发行482,290,000股[67] 减值亏损 - 文律阁减值亏损6.349百万港元,涉及商誉/无形资产/预付款项等科目[36] - 泰廊集团减值亏损13.438百万港元,主要因餐厅终止经营导致[38] 收购和业绩保证 - 收购泰廊香港51%股权代价1938万元人民币,保证三年税后经营纯利分别不低于600万、700万和800万元人民币[49] - 泰廊香港2019年综合税后经营纯利约600万元人民币,可能达成保证目标[49] - 收购文律阁51%股权代价1020万元人民币,保证三年税后纯利每年不低于257万元人民币[50] - 文律阁2018年审计亏损净额约410万元人民币,未达保证目标,应补偿约2630万元人民币[54] - 收购思高环球100%股权代价约6.92亿港元,保证期间税后溢利总额1.0495亿港元[55] 财务融资和贷款 - 公司提供无抵押循环贷款融资给泛亚国贸有限公司金额为5000万港元年利率12%有效期从2019年6月25日至2021年12月31日[7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借方的尚未偿还贷款余额约为640万港元[76] - 借方泛亚国贸有限公司2019年净资产负债为1613.2万港元[79] - 借方泛亚国贸有限公司2019年收入为1.809亿港元[79] - 借方泛亚国贸有限公司2019年利息开支为704.8万港元[79] - 借方泛亚国贸有限公司2019年度亏损为542.4万港元[79] 资本成本和贴现率 - 贴现率范围16.33%至20.57%(2019年)相比2018年19.19%至28.65%有所下降[40] - 意大利无风险利率从2018年2.38%降至2019年1.24%,中国从3.31%微降至3.14%[42] - 意大利股权成本从2018年17.65%微降至2019年17.56%,中国从21.47%降至20.25%[42] - 意大利债务税前成本从2018年2.89%降至2019年2.49%,中国保持4.9%[42] - 意大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2018年15.42%降至2019年12.50%,中国从19.52%降至15.49%[42]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种族知识及服务任期等多维度[132] - 提名委员会按诚信时间承诺及多元化等基准评估董事提名人选[142]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以配合企业策略[137] - 公司确认2019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123] - 全体董事确认2019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4] - 董事会目前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156] - 杨鎏先生王云才先生和黄宏泰先生将于2020年6月15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57] - 杨鎏先生和王云才先生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7] - 黄宏泰先生将不会膺选连任自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生效[157] - 董事会于2019年举行了13次会议[164] - 董事会拟订每年最少举行4次定期会议[164] - 董事会在定期会议召开前最少14天发出书面通知[164] - 议程及文件于会议日期前至少3天寄予董事[164] - 2019年6月3日举行了股东周年大会并有外聘核数师出席[164] - 董事会会议总次数为13次,执行董事杨鎏和仇斌全勤出席13次[165]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3次会议,成员黄宏泰和王云才全勤出席3次[165][177]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主席黄宏泰全勤出席2次[165][178] - 股东周年大会全年召开2次,仅刘兴达和陈奕仁全勤出席2次[165] - 非执行董事马力达缺席全部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及2次股东大会[1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谈叶凤仙缺席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65] - 所有董事均参与集团业务和法律法规相关培训[173]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年度及中期业绩报告[177] - 薪酬委员会批准2019年度董事及高管工资调整方案[178] - 提名委员会采用多元化政策遴选董事候选人[179] 股息政策 - 公司自2019年1月8日起采纳股息政策允许宣派中期或特别股息[126] - 股息政策无预设分派比率过往记录不作为未来股息参考基准[126] - 股息政策不构成对未来股息具法律约束力的承诺[129] 董事和高管背景 - 执行董事仇斌曾于恒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46)担任执行董事,该公司于2019年7月2日退市[10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宏泰在审计、融资及会计领域拥有逾28年经验[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谈叶凤仙于企业及商业诉讼法律实务方面拥有逾15年经验[108] - 非执行董事马力达于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13年经验[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宏泰自1994年2月起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资格会计师[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宏泰自1994年6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宏泰自1999年6月起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宏泰曾担任联交所上市公司天然乳品(新西兰)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462)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云才自2008年7月起担任同济大学景观学教授副主任[114] - 公司首席财务官郭嘉熙先生拥有逾14年企业融资及会计专业经验[120] 股权结构 - 刘先生直接持有5,008,000股股份并通过LSBJ Holdings Limited持有46,003,444股股份[89] - 刘先生妻子姜惠芳女士持有1,980,000股股份,约占全部已发行股本0.41%[89] - 刘先生通过配偶权益及直接持股总计拥有公司权益约10.99%[89] - 陈奕仁先生直接持有4,204,000股股份并通过CYY Holdings Limited持有95,006,887股股份[96] - 陈奕仁先生总计持有99,210,887股股份权益,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0.57%[96] - 田明先生直接持有3,930,000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81%[98] - 杨鎏先生未持有公司任何股份或债权证权益[99] - 非执行董事马力达持有1,16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24%[105] 审计费用 - 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441.5万港元,较2018年291万港元增长51.7%[184] - 非审核服务费用为49万港元,较2018年172.2万港元下降71.5%[184] - 核数师总费用为490.5万港元,较2018年463.2万港元增长5.9%[184] 业务风险 - 公司识别主要业务风险包括客户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及债务清偿风险[190] - 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涉及客户未能按时结算工程进度款导致信贷风险上升[190] - 流动性风险关注债务到期时未能偿付的责任风险[190] - 法规合规风险涉及香港、中国及意大利运营地的政策法律变化[193] - 项目成本管理风险指委聘费用设定较低水平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93] - 分包顾问管理风险强调需建立透明遴选程序防止不当选择[193] - 公司采用COSO 2013框架建立内部监控系统[194] 公司策略 - 公司策略同等着重经常性盈利增长及维持强健财务状况[125]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0 10:11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7.4%至92,013千港元[4] - 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7.4%至9201.3万港元[57] - 公司总收入92,013千港元,同比下降7.4%[66] - 集团总收入减少至92.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4%[156] - 总毛利同比下降9.5%至53,524千港元[4] - 毛利减少至53.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6%[158] - 税前亏损29,682千港元,同比转亏[4][10] - 除税前亏损为29,682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1,527千港元,同比下降2,044%[30] - 公司除税前亏损29,68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1,527千港元[6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7,272千港元,同比转亏[4][10] - 净亏损27.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1百万港元[16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7,27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2,090千港元,同比下降1404.9%[98] - 公司保留溢利从-67300千港元恶化至-94572千港元,亏损扩大40.5%[23]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减少至38.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157] - 销售及行政开支增加至73.2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4.4%[161] - 雇员福利开支4885.7万港元,同比下降11.9%[86] - 财务成本580.9万港元,同比增长32.8%,其中租赁负债利息78.6万港元[82] - 无形资产减值475.7万港元[86] - 无形资产减值拨备为4,757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30] - 餐饮业务折旧及摊销支出372.4万港元,同比增长30.1%[77] 各业务线表现 - 景观设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1%至76,225千港元[4] - 景观设计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1%至7622.5万港元[57] - 餐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7%至15,788千港元[4] - 餐饮收入同比下降8.7%至1395.4万港元[57] - 餐饮业务收入15,788千港元,同比下降8.7%[66] - 餐饮业务收益减少至15.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7%[155] - 住宅开发项目收入38,899千港元,同比下降2.8%[66] - 基础设施及公共空间项目收入15,480千港元,同比下降17.0%[66] - 商业及多用途开发项目收入15,710千港元,同比增长5.7%[66] - 旅游及酒店项目收入6,136千港元,同比下降28.0%[66] - 随时间转让的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1%至7805.9万港元[57] - 景观设计业务占总收入82.8%,餐饮分部占17.2%[148] - 住宅开发项目占景观设计业务收入51.0%[149] - 餐饮业务分部业绩亏损13,097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706.2%[6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6%至7387.3万港元[5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0,6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011千港元恶化245%[3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3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663千港元改善84%[33]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9,3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331千港元下降60%[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3,2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7,014千港元减少25%[33]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85987千港元减少至73205千港元,下降14.9%[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73.2百万港元[166] - 公司债券发行所得款项为31,5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500千港元减少24%[33] - 给予合营企业贷款为31,700千港元,与去年同期的30,514千港元基本持平[33] - 一間合營企業的貸款還款為28,410千港元,較去年同期的29,275千港元下降3%[33] - 外匯變動導致現金減少2,047千港元,較去年同期的437千港元增加368%[33] - 公司支付2018年债券利息396万港元[133] - 资本开支总额9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98.7万港元下降84.4%[77]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化 - 总资产增长6.4%至334,201千港元[4] - 公司总资产334,201千港元,较期初增长6.4%[72] - 股东权益下降31.8%至62,484千港元[4] - 公司权益总额从100417千港元下降至68535千港元,减少31.8%[1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91639千港元减少至62484千港元,下降31.8%[19] - 债务增长26.5%至135,924千港元[4] - 公司负债总额265,666千港元,较期初增长24.3%[72]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163570千港元增至209895千港元,上升28.3%[17] - 计息其他借款从66968千港元增至105788千港元,上升58.0%[17] - 资本负债比率上升至198.3%[166] - 公司物业及设备从16938千港元增至45128千港元,大幅增长166.4%[17] - 无形资产从36018千港元减少至29401千港元,下降18.4%[17] - 合约资产从36592千港元增至41843千港元,增长14.4%[17] - 非控股权益从8778千港元减少至6051千港元,下降31.1%[19] - 公司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资产增加2464.1万港元[49] - 租赁负债新增2464.1万港元[49] 合营及联营企业表现 - 合营企业投资应占净资产为199千港元,与2018年末持平[101][105] - 合营企业期内应占亏损为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0)[105] - 联营公司投资应占净资产为1,558千港元,较2018年末2,297千港元下降32.2%[106] - 合营企业泛亚国贸未确认亏损为61千港元(2018年同期415千港元)[105] - 合营企业累计未确认亏损及其他全面收益为1,789千港元(2018年同期1,445千港元)[105] - 公司对合营企业投资账面总值持续为负值(-199千港元)[105] - 联营公司泰迪投资账面值从2018年末229.7万港元降至2019年6月末155.8万港元,下降32.2%[115] - 联营公司泰迪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18年末1209万港元降至2019年6月末779万港元,下降35.6%[115] - 联营公司总体投资账面值651千港元,应占亏损91.7万港元[118] - 联营公司泰迪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7,000,000元,公司持股20%[109] - 联营公司苏迪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8,000,000元,公司持股10%[109]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84,309千港元,减值拨备34,003千港元,拨备率40.3%[119] - 逾期超过6个月的应收购账款占比达49.3%(24,916千港元/50,306千港元)[120]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总额126.5万港元,其中住宅开发项目占75.1万港元(59.4%)[77]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2018年末671.3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末1088.3万港元,增长62.1%[124] - 应付广州普邦款项保持稳定,为102.5万港元(2018年末:102.7万港元)[125] 融资和借款活动 - 即期计息借款总额105,788千港元,其中公司债券占比97.5%(103,560千港元)[126] - 公司债券总额133,451千港元,实际利率区间9%-9.13%[129] - 2019年新发行公司债券31,500千港元,产生交易成本173.3万港元[129] - 公司发行1亿港元公司债券,利率6%,实际年利率9.13%[133] - 公司股本为434,290,000股普通股,面值434.3万港元[134] - 公司行使购股权发行12,290,000股,总代价1,560.9万港元[134]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泛亚国贸提供贷款3,170万港元,年利率12%[138] - 公司来自泛亚国贸的利息收入112.4万港元[138] - 公司应收泛亚国贸贷款余额约为330万港元[186] - 公司向泛亚国贸提供循环贷款融资金额从1400万港元增至5000万港元[183] - 贷款利率从30%逐步下降至12%[183] 收购和投资活动 - 公司完成收购思高环球,总代价6.92亿港元,其中现金2.1亿港元[142][143] - 公司以692亿港元完成收购思高环球有限公司[188] - 公司以692,000,000港元收购思高环球有限公司100%已发行股本[197] - 收购协议保证目标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各年经审核综合除税后溢利不少于35,000,000港元[197]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880万港元[191] - 其中3510万港元用于增资泛亚景观设计上海公司[191] - 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000万港元[192] - 其中547万港元用于发展生态旅游业务[192] - 400万港元用于支持贸易业务[192] - 286万港元投资深圳市前海邦你贷互联网金融公司741%权益[192]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6.42港仙[4][10] - 每股基本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24,764,725股,较去年同期425,440,725股减少0.16%[98][99] - 毛利率下降至58.2%,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159] - 利息收入231.4万港元,同比增长92.8%[80] - 政府补贴收入8.4万港元,同比减少96.9%[80] - 中国内地即期所得税支出32万港元,同比下降83.7%[92] - 香港地区即期所得税收入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支出141.7万港元[9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诺为4013.1万港元[49] - 豁免资本化租赁相关承诺减少1352.3万港元[49] - 未来利息开支总额减少196.7万港元[49] - 新合约金额减少27.7%至9,910万港元[150] - 景观设计新合约金额减少至99.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7.7%[156] 管理层和股权结构 - 董事陈奕仁持有公司股份98,210,887股,占总股本约22.61%[200] - 董事刘兴达持有公司股份52,991,444股,占总股本约12.20%[200] - 董事田明持有公司股份3,930,000股,占总股本约0.90%[200] - 董事马力达持有公司股份1,160,000股,占总股本约0.27%[200]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8 13: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53.3%至197.311百万港元[3] - 公司收入增至197.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3.3%[72] - 二零一八年总收入为197.3百万港元,其中景观设计业务贡献79.5%(156.8百万港元),餐饮业务贡献20.5%(40.5百万港元)[21][22] - 二零一七年总收入为128.7百万港元,景观设计业务占95.9%(123.4百万港元),餐饮业务占4.1%(5.3百万港元)[22] - 毛利同比增长153.7%至114.152百万港元[3] - 毛利增至11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3.8%[74] - 毛利率提升至57.9%,较上年增加22.9个百分点[7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收窄37.1%至36.039百万港元[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0百万港元[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微降至83.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0.6%[73] 景观设计业务表现 - 景观设计收入增长27.1%至156.827百万港元[3] - 景观设计毛利增长102.9%至83.773百万港元[3] - 景观设计业务中,住宅开发项目占比51.1%(二零一七年:48.2%),基础设施及公共空间项目占比21.5%(二零一七年:23.9%)[32] - 景观设计业务中基础设施及公共空间项目占该分部收入的20-30%[100] - 二零一八年新合约金额达263.5百万港元,较二零一七年190.2百万港元增长38.5%[33] 餐饮业务表现 - 餐饮业务收入激增668.9%至40.484百万港元[3] - 餐饮业务毛利增长717.5%至30.379百万港元[3] - 餐饮业务收入从二零一七年5.3百万港元增至二零一八年40.5百万港元,增幅664.1%[40] - 泰廊集团占餐饮收入65.7%(26.6百万港元),文律阁占28.6%(11.6百万港元),其他占5.7%(2.3百万港元)[38][40] - 公司拥有四家泰廊餐厅,并计划进一步精简其管理和运营[100] - 餐饮业务2019年将专注于发展泰廊集团,并计划推出新餐厅[100] - 公司计划加强营销力度、提升品质并推出新食品菜单以吸引高端客户[100] 地区表现 - 按地理位置划分,二零一八年收入中国内地占81.8%,香港占15.3%,其他地区占2.9%[26] - 二零一八年中国内地新合约金额231.5百万港元(占比87.9%),香港及其他地区新合约金额32.0百万港元(占比12.1%)[32] 文律阁减值及亏损 - 文律阁资产减值亏损总额为23.355百万港元,占集团年内净亏损约49.6%[43][44] - 文律阁物业及设备减值4.663百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7.218百万港元[44] - 文律阁年收益仅11.6百万港元,净亏损达19.3百万港元[44] - 文律阁酒店净亏损约19.3百万港元,未达盈利保证[75] - 公司对文律阁计提减值亏损约23.3百万港元[75] - 餐厅数量从10多间锐减至3间,苏州等地店铺租约未获续期[44] - 减值测试包含预付款项及存货减值,分别为9.044百万港元和0.67百万港元[44]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降至1.2倍(2017年:2.5倍)[79]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3.5%至85.987百万港元[3]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86.0百万港元(2017年:112.4百万港元)[80] - 债务大幅增加69.2%至107.462百万港元[3]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107%(2017年:44.8%)[80] - 循环贷款融资金额由1400万港元增至5000万港元,增幅257.1%[89] - 贷款利率由30%降至12%,降幅达60%[8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无重大资本承担[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于2019年1月获得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可承接不受类型或规模限制的景观工程项目[100] - 甲级资质升级将增强公司承接大型市政部门项目的能力[100] - 非控股股东应注入注册资本人民币475万元未到位,导致应收款项撤销[44] - 泰廊香港2018年除税后纯利约4.9百万港元,低于盈利保证人民币600万元[63] 估值及假设 -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关键假设基于过去一年平均收入及经营开支[48][49] - 贴现率从2017年18.77%升至2018年19.52%,反映估值参数变动[48][50] - 无风险利率从2017年3.91%降至2018年3.31%,股权风险溢价从8.98%升至10.80%[50] 公司收购及战略发展 - 公司以692百万港元收购思高环球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进军石墨烯业务[15] - 中国石墨烯产量全球占比约33%,政府通过《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支持石墨烯产业发展[15] 借款人财务状况 - 借款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81.8万港元[95] - 借款人其他流动资产5800万港元[95] - 借款人流动负债7079.3万港元[95] - 借款人净资产负债969.2万港元[95] - 借款人年度收入1.803亿港元[95] 人力资源 - 集团员工总数596名,同比增长28.2%(2017年:465名)[87] - 管理层员工109名,同比增长60.3%(2017年:68名)[87] 股权结构 - 公司通过LSBJ Holdings Limited持有46,003,444股股份,刘先生个人持有5,008,000股[110] - 刘先生及其配偶合计持有公司约12.20%的股份权益[110] - 陈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总计98,210,887股,占比22.61%[116] - 田明持有公司股份3,930,000股,占比0.90%[121] - 马力达持有公司股份1,000,000股,占比0.23%[131] - 杨鎏在公司及其关联法团中无股份权益[123] - 仇斌在公司及其关联法团中无股份权益[128] - 谈叶凤仙在公司及其关联法团中无股份权益[135] 董事及高管背景 - 黄先生自1995年4月至2004年2月及2007年9月至今担任Ivan Wong & Co独资经营者[141] - 黄先生于2011年获香港政府颁授荣誉勋章[141] - 黄先生曾于2013年8月28日至2016年12月8日担任天然乳品(新西兰)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王云才先生51岁自2014年6月3日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 王先生于2001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博士学位[142] - 刘兴达董事于2018年10月1日获委任为城市规划上诉委员团成员[145] - 刘兴达董事于2018年4月1日不再担任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145] - 郭嘉熙先生37岁担任公司秘书及首席财务官拥有逾13年企业融资及会计经验[146] - 陈志卿女士45岁曾任公司秘书现为泛亚景观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47] 公司治理 - 公司确认2018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之企业管治守则[150] - 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33.3%(3/9),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81]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种族等可计量维度[158][159]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视董事会多元化组成并监督政策执行[160] - 提名政策要求评估董事候选人时考量诚信、时间投入承诺及多元化因素[167] - 董事委任需经提名委员会推荐、董事会审议及股东大会批准流程[169][170][173] - 黄宏泰先生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上市规则要求的会计专业资格[181] - 主席刘兴达与行政总裁陈奕仁由不同人士担任,职责分离[200] - 非执行董事按三年固定任期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一年固定任期获委任[199] - 田明先生、谈叶凤仙女士及黄宏泰先生将于2019年6月3日股东周年大会退任董事[185] 董事会及委员会出席情况 - 董事会2018年举行5次会议,执行董事刘兴达、陈奕仁、杨鎏及非执行董事马力达、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云才全勤出席5/5[191][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谈叶凤仙出席董事会4/5(80%),但审计委员会4/4(100%)、提名委员会1/1(100%)、薪酬委员会1/1(100%)[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宏泰出席董事会4/5(80%),但审计委员会4/4(100%)、薪酬委员会1/1(100%)[195] - 执行董事田明出席董事会4/5(80%),缺席股东周年大会0/1[195] - 执行董事杨鎏出席董事会5/5(100%),但缺席股东周年大会0/1[195] - 非执行董事马力达出席董事会5/5(100%),但缺席审计委员会0/4[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云才出席董事会5/5(100%)、审计委员会4/4(100%)、提名委员会1/1(100%)、薪酬委员会1/1(100%),但缺席股东周年大会0/1[195] 股息政策 - 公司股息政策于2019年1月8日批准采纳,允许派发中期或特别股息但无预设分派比率[153] - 董事会考虑派息时评估因素包括财务表现、营运资金要求及资本开支等[153] - 股息政策不构成法律约束承诺,董事会保留更新修改权[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