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美航空(DAL)
icon
搜索文档
一架波音737客机飞行中部分机翼脱落 乘客惊魂未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5:57
航空安全事件 - 达美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飞行途中发生部分机翼脱落的情况 [1] - 该航班为达美航空1893号航班,从奥兰多国际机场飞往奥斯汀-伯格斯特罗姆国际机场 [2] - 乘客发现机翼后部有部分结构断裂,并担心部件完全脱落可能撞上尾翼导致坠机 [2] - 达美航空声明证实左翼襟翼的一部分缺失,飞机已停场接受检修 [2] - 机上共有62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无人受伤 [2]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正在对此展开调查 [2]
Delta, United Airlines sued for charging extra for windowless ‘window seats'
New York Post· 2025-08-19 22:58
航空公司诉讼事件 - 达美航空和美联航因乘客购买"靠窗座位"却实际无窗被起诉 涉及超过100万乘客 索赔金额达数百万美元 [1] - 诉讼分别在旧金山联邦法院(美联航)和布鲁克林联邦法院(达美航空)提起 属于集体诉讼性质 [1] 涉事机型与座位问题 - 波音737 波音757和空客A321部分座位因空调管道 电线槽等部件布局导致本应有窗的位置实际无窗 [2][6] - 航空公司未在预订时标注无窗座位 而竞争对手如阿拉斯加航空和美国航空会进行标注 [3] 乘客诉求与影响 - 乘客支付额外费用(数十至数百美元)选择靠窗座位 用于缓解飞行恐惧 防止晕机 儿童照管或观景等需求 [3] - 原告表示若知悉座位无窗绝不会选择或支付额外费用 美联航投诉书中明确提及此点 [4] 航空公司商业模式 - 选座费 行李费 客舱升级等附加服务收入帮助航空公司保持基础票价较低的同时增加现金流 [5][8] 诉讼相关方与背景 - 达美航空诉讼由布鲁克林的Nicholas Meyer主导 美联航诉讼由旧金山的Marc Brenman和洛杉矶的Aviva Copaken主导 [8] - 原告律师指出第三方网站(如SeatGuru)的座位信息不能免除航空公司未披露产品真实情况的责任 [9] 案件编号信息 - 案件编号分别为Meyer诉达美航空(25-04608)和Brenman等诉美联航(25-06995) [10]
DAL vs. AAL: Which Airline Stock is a Stronger Play Now?
ZACKS· 2025-08-19 16:16
行业概况 - 达美航空(DAL)和美国航空(AAL)是Zacks航空运输行业的两大主要参与者 占据美国航空市场重要份额 [1] - 达美航空是SkyTeam联盟创始成员 与合作伙伴共同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800多个目的地 [1] - 美国航空是寰宇一家联盟创始成员 服务全球350多个目的地 2024年载客量超过2.26亿人次 [2] 美国航空(AAL)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每股亏损预期为10-60美分 全年调整后EPS预期从1.70-2.70美元大幅下调至亏损20美分至盈利80美分 [3] - 长期债务达253亿美元 债务资本化比率高达94.9% 远超行业平均56.6% [5] - 2025年第二季度薪资支出同比上涨10.9% 主要受2023年与飞行员达成的协议影响 [5] - 过去60天内 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6年全年EPS预期均呈下降趋势 降幅达16.16%-46.91% [6][8] - 燃油成本下降带来利好 2025年第二季度飞机燃料及相关税费支出下降13%至26.7亿美元 平均每加仑燃料价格从2.7美元降至2.29美元 [8] 达美航空(DAL)分析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恢复全年EPS指引为5.25-6.25美元 预计自由现金流30-40亿美元 [9] - 季度股息提高25%至每股18.75美分 这是疫情后恢复分红以来的第二次上调 当前股息收益率为1.23% [13][14] - 流动性状况良好 2025年第二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33.3亿美元 高于当前债务22.2亿美元 [15] - 利息保障倍数为9倍 优于行业水平 [15] - 过去60天内EPS预期普遍上调 2025年全年预期上调10.83%至5.63美元 2026年预期上调3.06%至6.74美元 [16] 比较分析 - 关税不确定性对两家公司均造成负面影响 但达美航空展现出更强韧性 [17] - 达美航空的流动性优势和分红能力使其在当前环境下更具吸引力 而美国航空不支付股息 [18] - 达美航空的财务稳健性体现在债务管理、现金流生成和股东回报政策上 [15][13] - 美国航空面临高杠杆和劳动成本压力 而达美航空通过燃料成本下降部分抵消了成本上升 [5][12]
Delta Air Lines: Post-Pandemic Strategy Gaining Traction
Seeking Alpha· 2025-08-13 04:00
达美航空投资机会分析 - 达美航空股票被视作良好投资机会 因公司持续保持高端航班需求且估值偏低 [1] - 公司对盈利来源有清晰认知 当前股价低于合理水平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拥有6年投资领域经验 曾任职欧洲银行股票分析师 [1] - 研究覆盖电信至工业等多领域 擅长通过财务数据挖掘企业真实故事 [1] - 学术背景包括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本科 鲁汶大学硕士及Vlerick商学院金融MBA [1] - 目前专注独联体地区投资项目 运用西方分析工具发掘新兴市场价值 [1]
美股异动|航空板块集体上涨 美国航空(AAL.US)涨超6%
金融界· 2025-08-12 15:02
行业表现 - 航空板块集体上涨 美国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涨幅超过6% 联合大陆航空和达美航空涨幅超过5% [1] 价格驱动因素 - 美国CPI数据显示7月机票价格环比上涨4% 上月为下降0.1% [1]
达美航空两架客机在机场发生“剐蹭”,192名乘客被转移
环球网· 2025-08-11 11:15
据美国航班跟踪网站FlightAware消息,这趟航班原计划从亚特兰大飞往危地马拉城。延误后,乘客被转 移到另一架飞机。 达美航空在给CNN的书面声明中证实,该司DL1830航班在推出过程中,机翼与另一架空置的达美航空 飞机"发生接触"。事发时,机上共有192名乘客、4名乘务员和2名飞行员,无人受伤。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0日,美国达美航空一架客机在亚特 兰大市哈茨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登机口推出时,机翼与另一架达美航空客机发生擦碰,导致航班延 误。 ...
3 Dividend-Paying Growth Stocks to Double Up on and Buy in August
The Motley Fool· 2025-08-09 10:15
文章核心观点 - 标普500指数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实现超过20%的涨幅后 2025年有望延续强劲表现 投资者需关注估值合理且具备盈利增长潜力的优质公司[1] - W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达美航空被推荐为8月值得加仓的顶级股息股票 兼具被动收入和上行潜力[2] WM公司分析 - 公司过去5年和10年表现均超越标普500指数 其业务模式稳定可预测 通过垃圾回收处理创造价值[4][5] - 采用覆盖全价值链的一体化商业模式 凭借规模优势通过有机增长和收购获取市场份额[6]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29.9% 传统业务增长7.1% 收购Stericycle推动总收入增长19%[7] - 2024年11月完成72亿美元Stericycle收购 切入医疗废物处理细分市场 2020年10月曾以46亿美元收购Advanced Disposal拓展美国东部市场[8][9] - 连续22年增加股息 最近一次增幅10% 因股价表现强劲股息率仅1.5%[10] - 季度股息支出约6.69亿美元 年度支出26.76亿美元 2025年预计自由现金流达28-29亿美元[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分析 - 尽管成立于1911年 但凭借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仍具备增长属性 远期股息率达2.6%[12][13] -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生成式AI业务订单总额达75亿美元(自2023年累计)[14] - 拥有美国企业中最多的生成式AI专利 通过watsonx和Red Hat等工具提供全套AI应用解决方案[15] - 五年平均派息率156% 但强劲自由现金流完全覆盖股息支出[16] 达美航空公司分析 - 当前股息率1.4% 通过提升高端客舱收入、忠诚度计划与美国运通联名卡分成降低盈利周期性[19][20] - 行业经营纪律性增强 网络运营商相比低成本航空公司更能应对机场成本上升[22] - 长期增长趋势明确 适合平衡投资组合中的成长配置[21]
无惧“亏损诅咒”,美国航司豪赌中国新航线
36氪· 2025-08-06 10:01
达美航空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2025年6月开通洛杉矶直飞香港航线 每日一班 由空客A350执飞 标志着时隔八年重返香港市场及中美航线战略调整[2][3] - 选择香港作为航点旨在覆盖大湾区 东南亚及美国华人探亲等多元化客源 洛杉矶机场作为公司国际枢纽可衔接全球50多个目的地[4][5][6][7] - 航线设计兼顾商务与休闲需求 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经香港转机东南亚的美国退休客群 同时衔接跨境电商企业赴西雅图/硅谷的差旅需求[7][8][10] 中美航空市场现状 - 中美直飞航班量仅恢复至疫情前35%(每周100班 vs 2019年300班) 2025年中国赴美游客预计恢复至2019年95.4%(270万人次 vs 283万)[4] - 香港-洛杉矶航线4月客座率达79% 同比增长34.9% 在统计的33条中美航线中客流量排名第5(55,741人次)[10][11] - 大湾区直飞美国航班稀缺 香港出发可填补广州 深圳等地需求缺口 洛杉矶地区超50万华人构成探亲客源基础[5][7] 竞争格局分析 - 国泰航空每日3班覆盖早中晚全时段 美联航每日2班主打早晚差异化 两者合计占据85%市场份额[12][14][15] - 价格方面美联航经济舱较国泰低1500元(6884元 vs 8467元) 达美预售票价4992元具备竞争力[13][15] - 国泰凭借本土优势建立品牌忠诚度 但大湾区旅客对价格敏感度更高 可能转向达美等外资航司[17] 运营挑战与协同 - 公司通过天合联盟与东航代码共享30条美国国内线 43条中国国内线及7条中美航线 强化网络协同[17] - 世界杯赛事或短期提振客流 但燃油成本波动 劳动力上涨及国泰/美联航现有市场壁垒构成长期压力[17][18] - 历史经验显示公司曾因运营问题退出西雅图-香港航线 此次新线被业内视为实验性尝试 可能转为季节性航班[20][21]
8月3日电,达美航空据悉因使用人工智能制定机票价格而遭批评。
快讯· 2025-08-03 11:15
达美航空使用AI定价遭批评 - 公司因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定机票价格而受到外界质疑 [1]
Delta Air Lines Denies Using Personal Data in Ticket Pricing
PYMNTS.com· 2025-08-01 22:17
公司声明 - 达美航空明确表示从未使用、测试或计划使用基于客户个人数据的个性化定价策略[3] - 公司强调机票定价从不考虑个人数据[3] - 该声明是对三位参议员质询信的正式回应[2][3] AI合作争议 - 参议员马克·华纳质疑达美与AI公司Fetcherr的合作关系 指出后者曾宣称"使用所有能获取的数据"且工作方式隐秘[4] - 华纳要求达美进一步澄清Fetcherr的数据收集实践及其对AI定价建议的影响[4] - 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鲁本·加列戈指责达美利用AI实施掠夺性定价 称其"榨取乘客每一分钱"[4][5] 公司技术应用 - 达美航空总裁格伦·豪恩斯坦称AI为"超级分析师" 在2024年11月投资者日透露AI带来"惊人的有利单位收入"[4] - 公司采用动态定价模型 但强调新技术仅用于优化行业沿用数十年的定价流程[5] - 达美发言人表示定价完全遵守监管规定 新技术仅提升流程效率[5] 行业动态 - 航空业普遍采用动态定价模型 AI技术正逐步应用于价格优化领域[5] - 参议员关注AI定价可能引发的消费者权益问题 要求企业提高透明度[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