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新材(301077)

搜索文档
星华新材(30107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4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42%[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50.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2.77元/股,同比增长27.06%[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74%,同比下降19.91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9,193.34万元,同比增长27.3%[115] - 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98.88万元,同比上升37.42%[115]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4亿元,第二季度增长至2.06亿元,第三季度略降至1.95亿元,第四季度回升至2.17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263万元,第二季度为2251万元,第三季度大幅增长至6029万元,第四季度为2956万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211万元,第二季度为2187万元,第三季度下降至1970万元,第四季度回升至2783万元[20] 成本和费用 - 公司毛利率为26.17%,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68] - 材料成本4.62亿元,同比增长35.84%,占营业成本79.09%[73] - 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79.09%[123][124] - 销售费用2151.83万元,同比增长37.58%[77] - 管理费用3153.58万元,同比增长62.49%[7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30.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97%[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936万元,第二季度转正为1706万元,第三季度增长至2072万元,第四季度大幅提升至4188万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97%至7030.37万元[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76.32%至-3608.6万元[85][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0890.46%至88436.06万元[85][86] 业务线表现 - 反光材料产品收入为6.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2.28%,同比增长29.14%[66] - 反光材料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24.04%[69] - 反光材料销量7410.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42%[70] - 反光材料库存量800.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24%[70][71] - 反光服饰收入为6963.71万元,同比下降1.84%[66] - 反光服饰收入6963.71万元,同比增长21.93%[69] - 其他反光制品收入为5584.48万元,同比增长65.53%[66]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收入为7.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8.13%,同比增长27.54%[66] 地区表现 - 外销收入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5.26%,占营业收入比重17.34%[66] - 外销收入为137.3199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7.34%[127][129] - 外销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7.64%[69] 产能和研发 - 反光材料设计产能8720万平方米/年,产能利用率92.35%[54] - 在建产能包括3700万平方米技改项目和15000万平方米功能型面料项目[54]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6.67%至123人[84]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3.26%至4552.92万元[8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0.64个百分点至5.75%[84] - 公司拥有19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项(含美国1项)[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191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年产反光材料2400万平方米、反光服饰300万件生产基地(径山新基地)建成投产[34] - 公司计划后续落实4550万平方米功能性材料、面料生产研发中心项目[34] - 公司计划实施年产15000万平方米功能型面料生产项目[34] - 公司计划推进年产50000吨胶粘剂项目[34] - 微棱镜型反光布项目预计民用反光材料市场需求年增长率20-30%[80] - 公司通过胶黏剂自主研发实现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为阻燃反光布在消防矿业等工况较差场所应用奠定基础[81] - 3D反光材料研发可广泛运用于各类面料 凹凸触觉体验和饱满视觉感官符合流行趋势 具有巨大市场潜力[81] - 花式反光材料项目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保证水洗牢度和耐候性 有利于开拓新客户[81]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348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贡献4628万元[23][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04万元,较2020年的453万元有所下降[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164万元,较2020年的199万元有所减少[24] - 资产处置收益达4644.13万元,占利润总额30.27%[8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9219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83633.63万元[103]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金额为9729.88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0.55%[102][103] -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净额为442.64万元[10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定期存款28000万元[103] - 期末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48435.43万元[103] - 主要承诺投资项目"年产反光材料2400万平方米、反光服饰300万件生产基地"投资进度41.07%,累计投入9729.88万元[106] - 该生产基地项目报告期内实现效益3626.4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401.65万元[106] - 超募资金投向包括年产15000万平方米功能型面料项目(15000万元)、年产50000吨胶粘剂项目(10000万元)和研发中心项目(15000万元)[106] - 募集资金总额中尚未使用金额为76435.43万元,存放于专户及存款产品[102] - 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36,336,317.45元,超额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513,737,117.45元[107] - 公司已使用的超募资金为0元[107]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10,151.06万元[107] 风险因素 - 原材料受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生产成本和毛利率[124] - 存在核心技术失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125][126] - 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出口美国销售收入和利润率下降[127] - 美国加征反光服饰关税税率7.5%,其他反光产品关税税率25%[127] - 汇率波动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129][130]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行业毛利率下降[122] - 新冠疫情全球不确定性对公司经营存在潜在影响[12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持股总数34,064,999股[153]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世杰期末持股28,465,000股[152] - 董事陈奕期末持股5,599,999股[152]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世杰税前报酬总额为197.71万元[168] - 董事陈奕税前报酬总额为109.75万元[168] - 董事兼副总经理查伟强税前报酬总额为109.14万元[168] - 董事兼副总经理秦和庆税前报酬总额为109.79万元[168]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琦税前报酬总额为104.74万元[168] - 董事张金浩税前报酬总额为38.8万元[168] - 财务总监夏丽君税前报酬总额为76.47万元[169]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管税前报酬合计1860.65万元[169] - 公司董事会全年共召开9次会议,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172] - 董事陈奕缺席1次会议,出席率为88.9%[172] - 董事林素燕缺席1次会议,现场出席率44.4%[172]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94] - 废气排放中苯浓度1.81mg/m³(标准40mg/m³),非甲烷总烃浓度13.5mg/m³(标准100mg/m³)[194] - 废气排放总量22.9吨/年,其中乙酸乙烯酯9.07吨/年[194] - 废水排放中COD浓度60mg/L(标准60mg/L),氨氮浓度0.5mg/L(标准8.0mg/L)[194] - 废水氨氮排放总量0.031吨/年,总磷排放总量0.082吨/年[194] - 公司运行两台蓄热式焚烧炉(RTO)处理废气,污水处理池运行良好[195]
星华新材(30107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4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77亿元,同比增长1.38%[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至1.77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3.68万元,同比微增0.02%[3] - 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为2264万元[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24.00%[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4%至0.38元[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1%,同比下降6.26个百分点[3] - 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8%-28.59%[19]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3%至1.31亿元[2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至1064万元[27] - 财务费用为-357.47万元,同比下降692.36%,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增加[10] 资产和投资活动 - 固定资产为2.14亿元,同比增长49.91%,主要因技改项目完工转固[8] - 固定资产从年初1.426亿元增至2.137亿元,增长49.9%[23] - 在建工程为1237.15万元,同比下降85.38%,主要因技改项目完工转固[8] - 在建工程从年初8461万元降至1237万元,下降85.4%[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5000万元[23] - 应收款项融资为120.41万元,同比增长81.88%,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 - 存货从年初1.160亿元增至1.364亿元,增长17.6%[23] - 应收账款从年初9.536亿元增至9.895亿元,增长3.8%[23] - 总资产为15.3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2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11.62万元,同比转负(上年同期为1758.46万元)[32]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818.15万元,同比减少57.5%(上年同期为1.60亿元)[3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11亿元,同比减少7.5%(上年同期为1.20亿元)[32]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39.20万元,同比减少30.5%(上年同期为1782.58万元)[32]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3.01万元,同比改善6.6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3.01万元,同比改善6.7%(从-935.62万元)[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扩大至-8.2百万元[30]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7.8%至1.72亿元[3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为8.914亿元,较年初9.658亿元下降7.7%[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46.7%(上年同期为5408.89万元)[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440.56万元,同比转负(上年同期增加719.90万元)[32] - 货币资金余额未披露需关注流动性[25] 负债和权益 - 应付账款从年初1.163亿元降至1.119亿元,下降3.8%[24] - 应付职工薪酬从年初1469万元降至545万元,下降62.9%[24] - 长期借款保持稳定为5207万元[25] - 应付股利项目余额为零[25]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01.20万元,同比增长93.9%(上年同期为52.21万元)[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843.56万元,同比增长733.1%(上年同期为101.26万元)[32] 其他重要事项 - 全资子公司浙江星华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得税率降至15%[20] - 公司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33]
星华新材(301077)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5%[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5.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6%[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06%[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97%[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6%至5.75亿元,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9] - 净利润同比增长63.97%至1.05亿元,受益于销量提升及征迁资产处置收益[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5.1%至5.75亿元,上期为4.25亿元[22] - 净利润同比增长64.0%至1.05亿元,上期为6429.89万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1.43元增至2.34元,增幅63.6%[2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0.60%至3508万元,因研发项目及投入增加[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0.6%至3507.62万元,上期为2184.02万元[2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6%至1580.32万元,上期为1131.73万元[2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5%至4.24亿元,上期为3.02亿元[22]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50.4%至1497.46万元,上期为995.49万元[2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9.054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605.24%,主要因募集资金到账[7] - 在建工程为7891.98万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04.60%,因反光材料技改项目投入[7] - 长期借款同比激增175.80%至5595万元,因技改项目贷款增加[9] - 资本公积新增8.21亿元,主要来自首次公开发行1500万股A股[9]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900%至500万元,系银行承兑汇票未到期[9] - 货币资金从年初5310.0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9.055亿元人民币,增长1605%[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7000万元人民币增至8000万元人民币,增长14.3%[18] - 应收账款从7308.52万元人民币增至8842.8万元人民币,增长21%[18] - 存货从8311万元人民币增至1.056亿元人民币,增长27.1%[18] - 在建工程从1950.58万元人民币增至7891.98万元人民币,增长304.6%[18] - 长期借款从2028.81万元人民币增至5595.39万元人民币,增长175.8%[19] - 未分配利润从2.009亿元人民币增至3.064亿元人民币,增长52.4%[20] - 总资产从5.2亿元人民币增至14.908亿元人民币,增长186.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2.10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49.96%[4] - 总资产为14.90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6.71%[4]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84.31%至4.04亿元,因征迁资产处置及理财赎回[9][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激增1547.08%至9.40亿元,主要来自IPO募集资金[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3.1%至2842.33万元,上期为7711.01万元[26][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9.04亿元,较期初增长18.3倍[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8.97亿元,主要因吸收投资8.64亿元[28] 非经常性损益和资产处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749.07万元人民币[5] - 资产处置收益新增4763万元,主要来自第三季度征迁资产处置[9] - 公司确认征迁资产处置收益4048.27万元人民币,全部为非经常性损益[15] 融资和股权活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500万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9.219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8.363亿元人民币[14] - 普通股股东总数27,298人,第一大股东王世杰持股47.44%[12] 期初财务数据(参考基准) - 货币资金为5310.07万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000.00万元[30] - 应收账款为7308.52万元[30] - 存货为8311.00万元[31] - 流动资产合计为3.14亿元,较期初减少8.37万元[31] - 固定资产为1.27亿元[31] - 资产总计为5.24亿元,较期初增加435.78万元[31] - 短期借款为3053.70万元[31] - 应付账款为1.18亿元[31] - 负债合计为2.55亿元,较期初增加435.78万元[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