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海陆(301040)

搜索文档
中环海陆(301040) - 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债转股情况公告
2025-07-01 07:46
可转债情况 - 中陆转债转股期为2023年2月20日至2028年8月11日,初始转股价31.80元/股,最新31.76元/股[3] - 2025年二季度0张中陆转债完成转股,票面金额0元,转成0股[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剩余可转债3,599,710张,票面总金额359,971,000元[3] - 公司发行3,600,000张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360,000,000元,净额349,202,858.49元[3][4] - 可转债于2022年8月31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5] - 2023年6月28日,转股价格因2022年度权益分派由31.80元/股调为31.76元/股[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陆转债因转股减少29,000元,累计转换907股,余额359,971,000元[8] 股本情况 - 2025年二季度限售股数量5,768,625股,占比5.77%,变动0股[10] - 2025年二季度无限售流通股数量94,232,282股,占比94.23%,变动0股[10] - 2025年二季度总股本数量100,000,907股,占比100.00%,变动0股[10]
中环海陆(301040) - 关于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离职的公告
2025-06-30 10:58
公司概况 - 证券代码301040,简称为中环海陆[1] - 债券代码123155,简称为中陆转债[1] 人事变动 - 证券事务代表何雨霏因个人原因辞职[2] - 董事会将尽快聘任新的证券事务代表[2]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4]
中环海陆(301040) - 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25 08:28
债券发行 - 公司2022年8月发行36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3.60亿元,净额349,202,858.49元[8] - 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每年付息一次[10][12][13] - 转股期自2023年2月20日起至2028年8月11日止[19] - 初始转股价格有规定,特定情况调整,董事会有权修正[20][21][23] - 公司在特定条件下有权赎回,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有权回售[28][30]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57866.26万元,同比下降7.36%[40]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5359.10万元,同比下降377.13%[4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8,568.66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14.78%[43] - 2024年末总资产155,691.31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7.41%[4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 - 1.54元/股,较2023年减少377.14%[4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5.96%,较2023年减少12.92%[43] - 2024年公司合并口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 17,062.18万元[6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总投资36000万元,拟投入34920.29万元[36] - 高端环锻件生产线扩建累计投入11,946.90万元,进度100%[52] - 高温合金关键零部件热处理智能化生产线已投入1,129.80万元,占比8.69%,预计2026年8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52]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9,999.99万元,进度100%[52] - 2024年8月同意使用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和现金管理,截至年末分别使用0万元和5,766.97万元[53] 其他情况 - 2025年6月24日,中证鹏元维持公司主体和“中陆转债”信用等级为A+,展望稳定[59] - “中陆转债”初始转股价格31.80元/股,最新31.76元/股[62] - 2022 - 2024年多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董事会均决定不修正[62][64][65] - 业绩亏损原因包括风电行业竞争等[67] - 公司将完善工艺、开拓市场、开发产品应对困境[67] - 2023年以10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6月28日除权除息[63][64]
中环海陆: 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8:01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中陆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 [3]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修复至2.29%,受益于下游需求及风机招标价回暖,但2024年销售毛利率转负至-4.12% [3][5] - 2024年净亏损1.54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比重达9.13%,总资产回报率下滑至-7.04% [3][2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42亿元,同比下滑54.35%,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恶化至-0.14亿元 [3][27] 经营与行业动态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提升至64.01%,主要依赖风电轴承海外客户,但外销毛利率同步转负至-2.79% [5][18] - 风电行业2024年招标量同比增长134.2%至125.28GW,陆风/海风招标量分别增长141.2%/75.3%,2025年装机需求有支撑 [12][13] - 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2024年陆风/海风平均单机容量分别提升至5.9MW/10.0MW,推动产业链降本 [13][14] - 整机厂商2024年下半年投标均价触底反弹,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零部件厂商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公司2024年仅53.39%) [15][19] 财务结构与风险 - 总债务规模增至5.47亿元,总债务/总资本比率升至38.76%,净债务/EBITDA指标恶化至-5.43 [3][29] - 现金短期债务比1.76,速动比率2.09,短期流动性尚可但备用授信额度6.09亿元未使用 [29][3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集中度64.97%,其中兴澄特钢占比48.16%,原材料议价能力弱 [6][22] - 高端环锻件扩建项目新增4.3万吨待释放产能,当前产能利用率不足可能加剧消化压力 [19][20] 同业比较 - 2024年公司营收5.79亿元,低于同业恒润股份(17.26亿元)和海锅股份(13.36亿元) [8] - 销售毛利率-4.12%显著落后于同业(恒润5.23%/海锅9.62%),资产负债率43.11%高于同业均值 [8]
中环海陆(301040) -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2025-06-24 10:06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301040,简称为中环海陆,债券代码为123155,简称为中陆转债[1] 评级情况 - 前次和本次主体信用等级均为"A+",评级展望"稳定","中陆转债"债券信用等级为"A+"[3] - 本次评级结果较前次无变化[4] - 前次评级报告2024年6月25日出具,本次2025年6月24日出具[4] - 评级报告于2025年6月2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6]
中环海陆(301040) - 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24 10:06
信用评级 - 2025年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中陆转债评级均为A+且稳定[7] 业绩数据 - 2024年净亏损1.54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比重为9.13%[9][1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78.66亿元,较2023年下滑7.36%[36][55]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下滑至 - 4.12%,2025年1 - 3月回升至2.29%[35][56] - 2024年EBITDA利润率为 -4.30%,总资产回报率为 -7.04%[9] - 2025年1 - 3月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56] 市场数据 -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吊装容量为86.99GW,同比增长9.60%[25] - 2024年中国风电机组新增出口装机容量25,193.7MW,同比增长41.4%[27] - 2024年中国市场风电新增装机容量CR10占比为98.6%,CR5占比在75%左右[32] 产品数据 - 2024年公司轴承锻件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3.36%[34] - 2024年轴承锻件收入482.35亿元,占比83.36%,毛利率-6.53%[36] - 2024年轴承锻件产量67728.5吨,销量66728.47吨,产销率98.52%[38] 产能数据 - 2024年公司总产能提升至13.7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53.39%[41] - 2024年已投产待释放产能达4.3万吨[42] 项目进度 - 配套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8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工程进度88.68%[44] - 研发中心项目工程进度67.00%[44] - 高温合金关键零部件热处理智能化生产线项目预计2026年8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工程进度8.69%[44] 财务指标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3.11%,2025年3月为45.03%[9][14][64] - 2024年总债务/总资本为36.51%,2025年3月为38.76%[9][64] - 2024年净债务/EBITDA为 -5.43,FFO/净债务为 -39.50%[9] - 2025年3月末总债务规模为5.47亿元,短期债务占比41%[59] 股权与投资 - 截至2025年3月末,控股股东吴君三直接持股比例为22.57%[21] - 2024年末对北京星箭长空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82%[48] - 2025年3月末公司持有北京宏亘禾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5000万元[74] 其他要点 - 2024年公司境外市场销售占比64.01%,较2023年增加[39] - 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增至73.91%[40] - 2024年公司发生汇兑收益355.42万元,面临汇率波动风险[40] - 2024年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22亿元,新增计提坏账准备增至0.10亿元[48] - 2024年投资收益为295.09万元,年末货币资金中0.31亿元票据保证金使用受限[49]
中环海陆(301040) - 2024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15 10:52
参会股东情况 - 参加股东会股东及代表36人,代表股份41,543,467股,占比41.5431%[4] - 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6人,代表股份41,449,067股,占比41.4487%[5] - 网络投票股东及代表30人,代表股份94,400股,占比0.0944%[5] - 中小股东及代表31人,代表股份94,500股,占比0.0945%[5]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年度报告》等多议案同意率超99.9%[6][8][9][10] - 《董监高薪酬方案》议案同意11,434,092股,占比99.8385%[9] - 股东会表决同意41,527,467股,占比99.9615%[11] - 中小股东表决同意78,500股,占比83.0688%[11] 其他 - 本次股东大会见证律所是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13] - 律师见证会议合法有效[14]
中环海陆(301040)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15 10:52
股东会安排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发布2024年度股东会通知[7]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15日14:30召开[8] - 网络投票时间为5月15日9:15 - 15:00(互联网系统)等时段[8] 参会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及代理人36名,代表股份41,543,467股,占比41.5431%[10][11] - 出席现场6名,持股41,449,067股,占比41.4487%[12] - 参加网络投票30名,代表股份94,400股,占比0.0944%[13] - 中小投资者股东31名,代表股份94,500股,占比0.0945%[14] 议案审议 - 本次股东会审议9项议案,均表决通过[18]
中环海陆(301040) - 关于全资子公司工商变更的公告
2025-05-13 07:42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301040,简称为中环海陆[1] - 债券代码为123155,简称为中陆转债[1] 子公司情况 - 北京宏亘禾合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3] - 注册资本36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3 - 04 - 19[5] - 法定代表人为吴剑,注册地址在北京市顺义区[5]
中环海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成功举行,采取多方面举措力争扭亏增效
全景网· 2025-05-09 01:5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7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4亿元 [1] - 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为负,主要因风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单价下降、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及新建项目折旧费用提升 [1] 扭亏增效策略 - 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以适应新兴应用场景,提高盈利空间 [2] - 逐步淘汰低毛利、低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集中资源聚焦优势业务 [2] - 加强原材料采购战略合作,通过长期协议和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2] -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 全面梳理评估现有资产,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以降低折旧影响 [2]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成立专门催收团队,分类管理客户信用等级 [2] 客户资源优势 - 客户包括烟台天成、振江股份、东方电气等国内知名企业及蒂森克虏伯、利勃海尔等国际企业 [3] - 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业务稳定发展 [3] 行业发展与增长驱动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及老旧机组替换需求释放 [3] - 拓展工程机械、核电等领域应用,通过技术领先和多元化布局降低行业周期风险 [3] 技术研发优势 - 掌握大型环锻件控形控性等多项关键技术,具备大型、异形、高端锻件生产能力 [4] - 202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 [4] - 主导起草两项锻件行业标准,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4] - 产品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 [4] 公司背景 - 专业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主要产品包括轴承锻件、法兰锻件、齿圈锻件等,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核电等多个领域 [4] - 2021年8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