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合科技(300800)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14
公司业务与发展方向 - 公司将夯实环境在线监测业务,探索第三方检测等新业务,开展高端需求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推进技术研发 [2] - 发展方向为从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向先进检测服务发展、从数据生产向数据分析和应用发力、从水质监测龙头向全面环境监测/检测分析发展 [2] 技术优势 - 依托力合科技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首批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力合科技是 38 家牵头单位中唯一民营企业 [2] - 参与建设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 [2] 研发投入 - 2021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0.28 亿,用于环境监测仪器完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完善相关系统、开发成套装备、攻克传感器设计、建立数据应用经验模型等 [2] 业绩情况 - 2021 年上半年经营恢复正常,在手订单充沛,项目有序执行交付,收入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40,104.97 万元,同比增长 28.85%;净利润 12,550.66 万元,同比增长 6.60% [3] - 2021 年监测系统毛利率下跌近 9%,原因是 2020 年度财政预算和市场竞争影响订单毛利率下滑,新产品研发投入增速快、新业务开拓费用增长,且不再享受社保减免优惠政策 [3] 业务布局 - 运营服务目前主要是设备销售后被动服务,公司着力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等主动服务业务,已在多个项目开展应用示范 [3] - 公司在全国设 7 大业务区域,华南、华东等大区销售贡献大,各省份销售收入因环境监测需求、财政经济和工作进度不同有波动 [4] 碳交易与碳中和 - 公司几年前开展温室气体相关设备研发,有大气碳排放监测解决方案,但目前无投资碳交易平台计划 [3] - 生态环境部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公司有产品储备可服务碳计量、监测需求,将关注政策和市场需求 [4] 股权激励 - 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 2021 年 9 月 17 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符合政策法规,以收入为考核指标合理合规 [1][6][7] 股东情况 - 公司未收到 5%以上股东增减持计划,实际控制人及 5%以上股东目前无股权质押情形 [4][5] - 祥禾泓安在 2021 年 5 月 18 日至 8 月 9 日减持 1,885,850 股,截至 8 月 9 日持有 1,913,743 股 [6] -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前十大流通股东为左颂明等,具体持股情况可查阅半年度报告 [6] 募集资金项目 - 受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延缓,公司审慎对待,正积极推进,未来将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合理投入 [4][6] 并购与海外业务 - 公司夯实主业基础上关注考察上游企业及核心团队,但目前无具体并购计划 [5] - 公司连续多年获“湖南省环保产业走出去优秀企业奖”,是“一带一路环境科技与产业联盟”首批成员,产品在多国应用,尚处探索阶段,将持续探索技术和产品输出 [5][6] 其他问题 -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与环保工程板块指数匹配,公司重视投资者意见,将做强主业 [5] - 三季度业绩预增情况关注后续公告 [5]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50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 [2] - 参与单位包括易方达、交银施罗德等多家基金 [2] - 活动时间为2021年12月28日和29日 [2] - 活动地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 [2] 分组2:在线监测业务增速问题 -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存在周期性 [2] - 政策规划到落地执行需时间,公司订单交付需6个月以上 [2] - 每个五年规划首尾两年增速较缓,中间年度需求增速较快 [2] - 预计“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出台后行业迎来发展机会 [2] 分组3:“十四五”规划市场情况 - “十四五”期间,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数量从2050个增加至4000个左右 [3] - “十四五”期间,国控点位数量从1436个增加至2000个左右 [3] 分组4:公司“十四五”规划竞争优势 - 水质监测方面,点位数增加且参数丰富,公司对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监测有优势 [3][4] - 气体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可监测颗粒物成分等,新产品市场应用良好 [4] 分组5:环境监测咨询服务、第三方检测新业务客户主体 - 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可作为监督辖区环境的有效手段 [4] - 大型环境治理单位,监测数据是工程设计等的重要抓手 [4] - 需要自行监测的排污企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相关监测指南陆续下发,已下发32个行业,预计明年全面实施,公司将布局重点排放源企业 [4][5] 分组6:第三方检测业务资产问题 - 第三方检测业务设备自主研发,建设成本可控 [5] - 突破多项自动监测技术,单条检测线日分析样品能力超500个 [5] - 运用新技术创建新模式,提高检测数据可靠性,减少人工投入,不会使公司成为重资产或劳动密集型企业 [5]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800,证券简称力合科技,为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2] - 2021 年 12 月 14 日,海南翎展、深圳杉树等公司人员到长沙高新区公司调研,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秘侯亮等接待 [2] 行业竞争优势 水质监测领域 - 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 38 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2] -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起草修订,协助环保部门参与数十次全国性重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或重大活动监督性监测,获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 [2] - “十三五”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 40%,承担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软件开发 [3] 气体监测领域 - 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3] - 自主研发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 PM2.5、PM10、VOC 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的组分监测,多地应用效果好 [3] 其他业务 - 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推出新一代环境监测咨询服务模式 [3] - 推进智能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优化定制,采用多种监测和信息化技术获取多维度数据,应用先进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并提供专业措施和报告 [3] 未来发展规划 - 夯实环境在线监测业务,探索第三方检测、环境监测咨询、环境溯源调查等新业务,开展高端需求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推进技术研发 [3] - 从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向先进制造带动先进检测服务发展,从数据生产向数据分析和应用发力,从水质监测龙头向水、气、土及实验室环境监测/检测分析全面发展 [3][4] 销售策略 - 紧跟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步伐,巩固水质监测领域地位和优势,拓展新业务、新市场,在空气/烟气监测方面取得机会,建成示范性项目 [4] - 开展高端需求营销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提升高端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方案解决能力 [4] - 业务面向地市、县区、工业园下沉,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在多个项目中开展应用示范 [4] 人才培养与留存 - 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将人才引进、培养、优化配置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举措 [4] - 整合培训资源,鼓励员工参加职称、技能、学历提升教育,培育学习型组织 [4] - 优化培训机制,进行部门、岗位交叉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4] -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员工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4] - 贯彻“奋斗者为本”用人理念,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全员活力,增强凝聚力 [4] 行业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 - 国家颁布《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件,为行业发展提供产业支持和政策后盾 [5] 市场需求 - “碳达峰”“碳中和”引发碳计量、监测市场需求,生态环境部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正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5] -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监测基础能力,补齐监测短板,加强质量监督 [5] -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推进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研发应用,建立健全监控预警体系 [5] 行业机遇 - 公司技术和产品储备充足,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监测应用案例丰富 [6] - 国家及各省份“十四五”生态环保和监测规划及相关落实政策预计将出台,环境监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发展机遇良好 [6]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3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有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时间为2021年11月26日 [1] - 地点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青山路668号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和证券事务代表廖 [1] 公司竞争优势 水质监测领域 - 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全国共38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1] -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起草和修订,协助环保部门参加数十次全国性重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或重大活动监督性监测工作,多次获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 [1] - 在“十三五”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40%,承担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软件开发 [2] - 积累丰富水质监测系统建设、管理、数据应用经验,技术和品牌获广泛市场认可 [2] 气体监测领域 - 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单位 [2] - 针对空气污染物源解析监测需求,自主研发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PM2.5、PM10、VOC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的组分监测,多地应用效果较好 [2] 其他业务 - 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推出新一代环境监测咨询服务模式 [2] - 推进智能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的优化、定制工作,采用多种监测和信息化技术,获取支撑政府决策的数据,应用先进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并提供专业措施和专题报告 [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从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向先进制造带动先进检测服务方向发展 [2] - 从数据生产向数据分析和应用方向发力,挖掘数据价值 [2] - 从水质监测龙头向水、气、土及实验室环境监测/检测分析全面发展 [2] 行业发展环境 - 国家颁布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件,为环境监测设备行业提供产业支持和政策后盾 [3] - “碳达峰”“碳中和”引发碳计量、监测市场需求,生态环境部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正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强调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带动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发展机遇良好 [3]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3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800,证券简称力合科技,2021 年 12 月 21 日接待多家单位调研 [1] - 截至上年末员工 949 人,研发人员占比 13.17%,运营维护技术人员占比 63.22% [4][5] - 2021 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 4236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7.02%;2020 年度研发费用 5180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6.69% [5] 行业竞争优势 水质监测领域 - 牵头建设“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 38 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2] -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起草和修订,协助环保部门参加数十次全国性重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或重大活动监督性监测工作,获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 [2] - “十三五”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 40%,承担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软件开发 [2] 气体监测领域 - 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2] - 自主研发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 PM2.5、PM10、VOC 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组分监测 [2] - 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推出新一代环境监测咨询服务模式 [2] 公司发展方向 - 从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向先进制造带动先进检测服务方向发展 [3] - 从数据生产向数据分析和应用方向发力,挖掘数据价值 [3] - 从水质监测龙头向水、气、土及实验室环境监测/检测分析全面发展 [3] 销售策略 - 紧跟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步伐,巩固水质监测领域地位和优势,拓展新业务、新市场,在空气/烟气监测方面取得机会,建成示范性项目 [3] - 开展高端需求营销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提升高端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方案解决能力 [3] - 业务面向地市、县区、工业园下沉,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在多个项目中开展应用示范 [3] 新业务市场空间 - 十三五环境监测监察垂直改革后,地方环保部门需承担监管职能和考核压力,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是有效监督手段 [3][4] - 截至 2017 年我国固定排放源约 358 万个,各类水排污口超 120 万个,安装在线监测的重点排放源占比少 [4] - 2021 年《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排污单位需自行监测或委托监测,45 个大类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标准编制任务完成 [4] - 受河长制推行,现有流域面积 5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 4.5 万条,环境监测布点和监测终端数量少 [4] - 公司推进智能管控终端等设备优化定制,实现 100 余项水质指标自动监测,单条检测线日分析样品能力超 500 个 [4] 行业发展环境 - 国家颁布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件,为环境监测设备行业提供产业支持和政策后盾 [5] - “碳达峰”“碳中和”引发碳计量、监测市场需求,生态环境部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 [5] - 国家强调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监测基础能力,补齐监测短板 [5] -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加强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公司技术和产品储备充足,应用案例丰富 [6] - 国家及各省份“十四五”相关规划和政策预计出台,环境监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发展机遇良好 [6]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05:32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通过中泰证券组织的投资者电话交流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申银万国、恒越基金、华夏基金等 [1] - 活动时间为2022年2月17日、18日、21日 [1] - 地点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青山路668号力合科技会议室及电话会议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和证券事务代表廖 [1]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亮点 - 强调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覆盖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业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监测及自行监测市场扩容 [2] - 将碳监测以专门章节明确,制定并落实《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碳监测市场有政策保障和市场前景 [2] - 在“真、准、全”基础上提出“真、准、全、快、新”,强调新技术融合应用和生态监测,创新型企业迎市场红利 [2] - 监测点位增加,监测/评价指标扩容,建立“断面 - 水体 - 污染源”全链条监测溯源体系 [2] 公司竞争优势 水质监测领域 - 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38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2] -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起草和修订,协助环保部门参与多次重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或重大活动监督性监测,获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 [2] - 在“十三五”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40%,承担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软件开发 [2] 气体监测领域 - 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2][5] - 自主研发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PM2.5、PM10、VOC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的组分监测,多地应用效果好 [2] - 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推出新一代环境监测咨询服务模式 [2] 环境监测咨询服务、第三方检测业务 业务支撑 - 自主研发智能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等设备,突破多项自动监测技术,率先实现100余项水质指标的高效批量自动监测 [3][5] - 单条检测线日分析样品能力超500个,样品检测参数可灵活配置 [3][5] - 运用自动化、物联化、5G等技术创建水质AI智能采测新模式,提高检测数据可靠性,减少人工投入 [5] 客户类型 - 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监察垂改后,地方环保部门需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辅助监管 [4] - 需要自行监测的排污企业:2021年3月1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45项行业大类企业自行排放监测指南陆续下发,预计2022年全面实施,全国固定排放源约358万家,涉水排放约120万家,已在线监测约10余万家 [4] - 大型环境治理单位:监测数据是工程设计、环境评价、后期运营的重要依据,公司与三峡集团、首创环保等有业务合作 [4] 第三方检测业务情况 - 设备自主研发,建设成本可控,发展新业务不会使公司成为重资产或劳动密集型企业 [5] - 该业务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成都双流工业园区等项目中应用示范,成效较好 [5] 公司气体监测布局及市场前景 市场布局 - 紧跟市场热点,实施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CEMS烟气监测、空气组分监测、VOCs组分监测等产品有良好市场应用 [5] 市场前景 - 自主研发的环境监测仪器可对大气和烟气中百余项气体监测因子自动监测 [5] - 几年前开展温室气体相关设备研发,形成大气碳排放监测解决方案,结合大数据平台为政府碳排放统计及控制提供决策支撑 [5] -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为碳监测推进奠定政策基础 [5][6]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05:3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交流,时间是2022年1月10日 - 2022年1月13日,地点通过电话方式,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和证券事务代表廖芸 [1][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广发证券、广发基金、中国人保资产等多家公司 [1][2] “十四五”规划竞争优势 - 水质监测方面,“十四五”期间点位数增加且参数丰富,提出9 + N,公司是水环境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在特征污染因子监测有先发优势 [2][3] - 气体方面,自主研发仪器可对百余项气体监测因子自动监测,颗粒物成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效果好,CEMS烟气监测等产品市场应用良好,有望提高份额 [3] 业务客户主体 - 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垂改后地方环保部门需承担多项监测工作,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是有效监管手段,生态环境部也鼓励社会监测机构参与辅助执法监测 [3][4] - 需要自行监测的排污企业,2021年3月1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45项行业大类企业自行排放监测指南陆续下发,已下发32个行业,预计2022年全面实施,全国固定排放源有10358万家,涉水排放约120万家,已在线监测约余万家,公司重点布局按日检测上报企业及部分周检、季检公司 [4] - 大型环境治理单位,监测数据是工程设计等重要抓手,如三峡集团等在工程预设计阶段需环境调查监测,公司与首创环保等有过业务合作 [4] 业务模式关系 - 新业务和原有在线监测业务互为补充、相互关联,大江大河及大型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需求在十四五仍有上升,小流域等中小排放源可用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第三方检测服务具灵活性、经济性等优势,也是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必要补充 [4][5] 新业务检测精度 - 公司运用自动化等技术创建水质AI智能采测新模式,将人工检测规范写进仪器保障真实性和可靠性,自动监测与传统人工检测精度无实质性差异,公司多地布局专业实验室取得CMA资质认定作为补充校验 [5] 空气监测与碳监测 - 公司是“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自主研发仪器可对百余项气体监测因子自动监测,CEMS烟气监测等产品市场应用良好 [5] - 公司几年前开展温室气体设备研发,有完整大气碳排放监测解决方案,可提供决策支撑,但目前碳监测试点方案在研究,规范、标准未出台,市场规模无法量化 [6]
力合科技(300800) - 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1:3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 [2] - 会议时间:2022年5月9日15:00 - 17:00 [2] - 会议方式: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会议地点: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云访谈”) [2] - 接待人员:董事长张广胜、财务总监易小燕、独立董事刘爱明、保荐代表人李兴刚、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证券事务代表廖芸 [2] 业绩相关 - 一季度业绩下滑原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出行和物流受阻,项目建设安装进度迟滞 [2][3] - 应对措施:结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做出积极应对措施,努力做好经营,减少疫情不利影响 [2] - 毛利下滑原因:2022年一季度收入结构变动,毛利较高的水质监测系统收入占比下降,毛利较低的运营服务占比上升 [3] 市场占有率 - 水质监测领域:参考2018年及之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年度统计数据,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2019年之后无权威部门公布总规模 [3] - 气体监测领域: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目前推广情况较好 [3] 合作相关 - 合作情况:与三峡上海院、三峡科技合作,三峡资本从二级市场购买力合科技股票,基于双方切实需求开展 [3] - 合作影响:公司产品与服务在“三水共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带来业绩贡献;对上海院投资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通过,有利于加强双方在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技术、业务合作 [3]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02:4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2022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2] - 参与人员为在线投资者,时间是2022年9月29日15:30 - 16:55,地点在全景·路演天下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和证券事务代表廖芸 [2] 股价与市值相关问题及公司回应 - 投资者提出大盘3000点附近公司股价跌破前期低点且创新低,多数中小投资者和社保基金深套,询问应对措施,公司表示加大新业务拓展、开展环境监测业务,保障项目建设和交付,加强回款管理,做好经营以减少行业环境不利影响 [2] - 投资者询问公司对目前股价、市值创历史新低的看法及有无措施提振股价回报投资者,公司称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下继续做好经营减少不利影响 [2][3][4] - 投资者询问力合科技上市屡创新低的原因,公司称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继续做好经营减少不利影响 [3][4] 董事长减持相关问题及公司回应 - 投资者提出张广胜董事长11月有限售股解禁,询问公司为何不提前发公告确认其解禁后不减持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司表示目前未收到董事长减持股份的计划 [2][3] - 投资者询问董秘说董事长解禁后不减持是否属实,公司表示目前未收到董事长减持股份的计划 [3] 募投项目效益相关问题及公司回应 - 投资者询问上市将近三年募投项目完成产生效益的情况,公司建议查询定期报告及《募集资金实际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3] 公司业绩相关问题及公司回应 - 投资者询问未来一年公司的收入及盈利情况,公司表示关注定期报告等公告 [3] 高管降薪建议 - 投资者提出公司市值创历史新低、营业收入利润大幅下跌,建议高管适当降薪应对危机,公司感谢建议 [4]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战略 - 核心竞争力:水质监测领域,公司牵头建设“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共38家首批纳入新序列管理),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起草修订,协助环保部门应急监测和监督性监测获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十三五”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40%,承担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软件开发;气体监测领域,是“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自主研发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PM2.5、PM10、VOC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组分监测 [4] - 发展战略:巩固水质监测领域地位和优势,拓展市场覆盖面,加大大气环境监测开拓力度、提升市场份额;开拓第三方检测、监测咨询业务;拓展实验室仪器、工业自动化控制装备应用面,减少对财政资金、政府采购依赖,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 [5]
力合科技(30080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6: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减少44.98%;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减少36.61%[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8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61%,主要系环境监测系统销售收入减少所致[10] - 营业总收入为3.8248273118亿元,较上期6.0335180608亿元下降约36.61%[19]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0.03万元,同比减少86.0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419.03万元,同比减少61.22%[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88万元,同比减少99.2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459.08万元,同比减少66.7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净利润7419.0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22%,主要系营业收入减少、毛利下降影响所致[10] - 营业利润为8421.383531万元,较上期2.1823242084亿元下降约61.41%[19] - 利润总额为8201.931676万元,较上期2.1808743968亿元下降约62.40%[20] - 净利润为7419.034072万元,较上期1.9133242105亿元下降约61.22%[2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568.80万元,同比减少21.7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5,687,980.49元,上期为 - 37,514,355.67元[21]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3.2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0.7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88%[5]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680,715,391.07元,1月1日为584,921,117.68元[16]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44,500,000.00元,1月1日为828,000,000.00元[16]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398,161,256.72元,1月1日为374,246,455.99元[16]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184,226,711.21元,1月1日为133,460,547.38元[16]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931,485,064.42元,1月1日为2,063,593,369.94元[16]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96,833,859.73元,1月1日为268,306,722.88元[16]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2,328,318,924.15元,1月1日为2,331,900,092.82元[16] 部分资产项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报告期末为5.4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24%,系尚未赎回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减少所致[9] - 存货本报告期末为1.8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8.04%,主要系尚未完工交付项目的合同履约成本增加所致[9] - 应付票据本报告期末为2948.60万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14.31%,系票据结算的款项增加所致[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526,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2] - 前10名股东中,张广胜持股比例39.26%,持股数量93,600,000股;左颂明持股比例8.68%,持股数量20,700,000股等[12]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9,473,294.6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97%,主要系上年同期回购股票支付现金所致[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9,473,294.65元,上期为146,008,532.67元[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9,473,294.65元,上期为 - 146,008,532.67元[22] 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合计为2.076606979亿元,较年初2.7453442748亿元有所下降[17]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955.312736万元,较年初4415.899976万元有所上升[17] - 负债合计为2.5721382526亿元,较年初3.1869342724亿元有所下降[17] 营业成本变化 - 营业总成本为3.4208053087亿元,较上期4.183164817亿元下降约18.22%[19] 每股收益变化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较上期0.81元下降约61.73%[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1元,较上期0.81元下降约61.73%[2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612,984,040.27元,上期为2,782,642,971.49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434,722,910.12元,上期为2,731,718,786.50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78,261,130.15元,上期为50,924,184.99元[2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93,099,855.01元,上期为 - 132,598,703.35元[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661,417,635.33元,上期为392,441,485.99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