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合科技(300800)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技:独立董事关于第四届第十七次董事会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3-08-18 10:53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 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 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作为力合科技(湖南)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独立董事,基于独立判断的立场, 本着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现就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的 相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如下: 一、关于《2023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独立意见 独立董事:肖海军、刘爱明、蒋星睿 2023 年 8 月 18 日 经审核,我们认为: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的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 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 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以及公司《募集资金 管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不 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我们一致同意该事项。 二、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公司对 ...
力合科技:关于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3-08-18 10:53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23 年半年度 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时间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的批复》(证监许可[2019]1930 号)核准,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或"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 2,000.00 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 1.00 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50.64 元,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 101,280.0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 人民币 8,479.21 万元(不含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92,800.79 万元。大信会计师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对公司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 出具了"大信验字[2019]第 4-00025 号"《验资报告》。 (二)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当前余额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271,746,48 ...
力合科技: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3-08-18 10:53
上市公司 2023 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 | | 占用方与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 | 2023 年期 | 2023 年 1-6 月 占用累计发生 | 2023 年 1-6 月占 | 2023 年 1- 6 月偿还累 | 2023 年 6 月 30 日占 | 占用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 资金占用方名称 | 的关联关 | 核算的会计科 目 | 初占用资 金余额 | 金额 | 用资金的 利息 | 计发生金 | 用资金余 | 原因 | 占用性质 | | | | 系 | | | (不含利息) | (如有) | 额 | 额 | | | | 控股股东、实际控 | | | | | | | | | | | | 制人及其附属企业 | | | | | | | | | | | | 小计 | | | | | | | | | | | | 前控股股东、实际 | | | | | | | | | | | | 控制人及其附属企 | | | | | | | | ...
力合科技: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3-08-16 10:04
证券代码:300800 证券简称:力合科技 公告编号:2023-040 一、本次现金管理的具体情况 序号 签约银行 产品 类型 产品名称 收益 类型 金额 (万元) 年化 收益率 产品期限 资金来源 1 上海浦东发 展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长 沙分行 结构性存款 利多多公司稳利 23JG3382 期(3 个月 看涨)人民币对公结 构性存款 保本浮动 收益型 500 1.30%或 2.50%或 2.70% 2023.08.18- 2023.11.17 募集资金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力合科技")已于 2022 年 10 月 25 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分别审 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 投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 30,000 万元的闲置募集资 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 12 个月内有效 ...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07 12:17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国盛证券、湖南中仁资产管理等多家公司 [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5日、6日 [2] - 地点为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青山路668号,采用现场会议和线上会议形式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和证券事务代表廖芸 [2] 业务情况 水质监测 - 承担较多国家及各级环保部门地表水水质监测建设项目,在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40%,承担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软件开发、运行维护 [2] - 在长江、黄河沿线等多地水质监测项目广泛应用,业务覆盖全国各省(直辖市),水质监测设备市场占有率约10% [2] 气体监测 - 目前份额较小,实施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 [3] - 自主研发颗粒物成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成分系统,在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面有成果,在空气常规站等方面有较好应用 [3] 项目相关 执行周期 - 仪器设备订单安装实施周期受外部因素影响,一般在6个月以上 [3] - 运营服务订单服务周期较长,一般为1 - 3年 [3] 在手订单 - 2022年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收入金额为9.69亿元,同比2021年末增加 [3] - 目前行业需求总体较去年同期回升,监测系统建设是刚性需求 [3] 财务相关 毛利率 - 过去两年因财政和工矿企业资金吃紧、市场竞争加剧等,毛利率下降较多,近期新订单无进一步下降趋势 [4] - “十四五”规划及外部环境恢复,预计新增因子监测和新产品推广将提升毛利率,目前项目交付已正常化 [4] 现金流 - 一般项目完成安装调试后回款约60%,其余款项半年以上,疫情以来账龄增长,但政府项目款项坏账风险小,无政府项目款项无法收回情况 [5] 其他业务进展 应急监测 - 产品储备充足、响应速度快、应急经验丰富,参与多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获行业和主管部门认可 [4] 科学仪器 - 质谱仪开发超4年,GC - MS和ICP - MS已销售,LC - MS正在研发,收入贡献不高,下游主要用于水/气环境监测系统配套分析 [5] 未来发展规划 - 专注仪器仪表行业及应用领域延伸,扩大气体监测业务,提升环境板块外业务,提高服务类收入占比 [5] - 加大气体业务营销推广,与水质监测协同发展 [5] - 由制造向服务延伸,发展检测服务业务,挖掘数据价值 [5] - 由专用仪器仪表企业向通用仪器仪表延伸,拓展相关业务领域 [5][6]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03 05:1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800,证券简称力合科技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31 日、6 月 1 日、6 月 2 日,地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 [1] - 参与单位包括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亮和证券事务代表廖芸 [2] 订单与市场情况 - 2022 年末已签订合同但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金额为 9.69 亿元,同比 2021 年末增加,目前行业需求较去年同期回升 [2] 政策影响 -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明确完善水网监测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 [2] 毛利率情况 - 过去两年因财政和工矿企业资金吃紧、需求增长慢、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较多,近期新订单无进一步下降趋势 [2] - “十四五”规划新增特征污染因子监测及新产品新服务推广预计提升毛利率,目前项目交付已正常化 [2][3] 收款情况 - 一般项目安装调试后回款 60% 左右,其余半年以上,疫情以来账龄增长,但政府项目款项安全,坏账风险小,无款项无法收回情况,对企业客户回款执行更严格 [3] 业绩增长点 水质监测领域 - 保持高端需求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提升高端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方案解决能力 [3] - 业务下沉,拓展基层环保部门地表水水质监测建设项目 [3] - 发力污染源市场,推进第三方检测和监测咨询业务 [3] 气体监测领域 -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专注技术门槛高的新赛道 [3] - 自主研发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监测 PM2.5、PM10、VOC 等污染物指标 [3] -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相关产品应用好,产品储备充足,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升市场份额 [3] 未来发展规划 - 专注仪器仪表行业及应用领域延伸,扩大气体监测业务,提升环境板块外业务,提高服务类收入占比 [4] - 环境监测业务板块,加大气体业务营销推广,与水质监测协同发展 [4] - 由制造向服务延伸,发展检测服务业务,提升软件服务,挖掘数据价值 [4] - 由专用仪器仪表企业向通用仪器仪表延伸,拓展自动化实验室、工业过程检测及科学仪器开发等业务领域 [4]
力合科技(300800) - 2023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26 10:14
行业与公司概况 -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存在周期性,每个五年规划首尾两年较平稳,中间年度需求增速较快,疫情以来受财政资金和管控影响,计划推进滞后,过去两年市场总体需求未达预期增长 [2] - 公司在水质监测领域有突出竞争优势,水质监测设备市场占有率约 10%,还有较多特征污染因子产品和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技术储备 [2] - 公司在气体监测领域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自主研发颗粒物成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成分系统,在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面有较好应用 [2] 财务与订单情况 - 过去两年因财政和工矿企业资金吃紧、需求增长慢、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降,公司毛利率下降较多,未来新增因子监测和新产品推广有望提升毛利率 [2][3] - 2022 年末已签订合同但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金额为 9.69 亿元,较 2021 年末有所增加 [3] - 仪器设备订单安装实施完成后确认收入,周期一般 6 个月以上,受外部条件影响;运营服务订单按收入确认政策逐期计算收入 [3] - 政府项目完成安装调试后回款约 60%,其余半年以上,疫情以来账龄增长,但坏账风险小,尚无款项无法收回情况,对企业客户回款执行更严格 [3] 合作与投资规划 - 三峡资本是公司股东,有董事进入董事会,公司持有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5%股份,三峡科技是共建单位,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在新业务有较多交流 [3][4] - 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与服务核心竞争力,也会跟踪挖掘有核心竞争力的标的企业,如有对外投资将及时披露 [4] 政策影响与发展规划 -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将完善水网监测体系,产生更多行业需求 [4] - 公司未来专注仪器仪表行业及应用领域延伸,扩大气体监测业务,提升环境板块外业务,提高服务类收入占比,发展方向包括加大气体业务营销、发展检测服务业务、拓展通用仪器仪表业务领域 [4]
力合科技(300800) - 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2 12:16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0800,证券简称力合科技 [1]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 2023 年 5 月 12 日 15:00 - 17:00 通过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举行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张广胜、财务总监易小燕等 [1] 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2 年度公司实物销售收入小于劳务收入,按披露格式无需填报销售与库存对比数据 [1] - 上市以来已实施现金分红合计 11,448 万元,2022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1.5 元,使用自有资金 9,319.74 万元回购股份 [2] - 2022 年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 968,773,409.80 元,同比 2021 年末有所增加 [2] 股东减持与资金使用 - 公司控股股东未减持公司股份,5%以上大股东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0.56% [2] - 公司规范使用每笔募集资金,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2] 业务推进情况 - 公司将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项目交付工作 [2]
力合科技(30080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4 16: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31,273,249.2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56,530.6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4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4,645,427.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77%[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346,487,645.69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6%[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31,273,249.20元,较上期的128,455,628.90元增长2.2%[14]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22,772,352.95元,较上期的110,825,202.08元增长10.8%[14]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1,356,530.68元,较上期的36,025,015.02元下降68.5%[15]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较上期的0.15元下降66.7%[1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3,838,594.44元,较上期的77,840,882.77元增长20.5%[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8,484,021.78元,较上期的192,276,268.56元下降12.4%[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4,645,427.34元,较上期的 -114,435,385.79元增长34.8%[17] - 2023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为289,457,064.83元,较上期的324,149,413.01元下降10.7%[14] - 2023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57,030,580.86元,较上期的2,045,674,050.18元增长0.6%[14] - 2023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2,346,487,645.69元,较上期的2,369,823,463.19元下降1.0%[14]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较上年度末减少35.97%,主要系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支付现金所致[7] - 应收票据较上年度末减少100.00%,系收到的商业承兑票据减少所致[7] - 在建工程较上年度末增长38.36%,主要系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入增加所致[7]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84,448,083.62元,年初余额为600,428,766.51元[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64,000,000.00元,年初余额为732,500,000.00元[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17,642,437.05元,年初余额为365,064,987.96元[1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967,874,236.30元,年初余额为1,982,987,452.75元[13]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78,613,409.39元,年初余额为386,836,010.44元[1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346,487,645.69元,年初余额为2,369,823,463.19元[13] 费用与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3.93%,主要系销售人员薪酬增加所致[7]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30.86%,主要系收到的银行结构性存款收益减少所致[7]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05.62%,主要系理财产品赎回金额减少所致[7]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02,292.53元,较之前的 -1,145,230.00元下降57.37%,主要系本期偿还借款所致[8]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4.8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41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280.228266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05.425699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处置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为8000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43022826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4506225699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10.201368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016.977919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6.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79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191020136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8916977919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47997310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 4410.75222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80.229253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14.523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112474508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 1.5968813799亿美元[18]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009,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前10名股东中,张广胜持股39.26%,持股数量93,600,000股;左颂明持股8.68%,持股数量20,700,000股;国科瑞华创业投资企业持股7.96%,持股数量18,975,000股[8]
力合科技(30080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851.22万元,同比下降42.88%[2]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42万元,同比下降77.1%[2] - 2022年营业收入518,512,186.76元,较2021年的907,815,016.67元减少42.88%[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4,169.67元,较2021年的254,615,539.50元减少77.10%[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063,440.13元,较2021年的216,770,123.20元减少85.67%[1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618,495.92元,较2021年的102,522,398.43元减少38.92%[1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较2021年的1.08元/股减少76.85%[1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8%,较2021年的13.29%减少10.41%[12]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369,268,227.71元,较2021年末的2,331,900,092.82元增加1.60%[1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5,674,050.18元,较2021年末的2,013,206,665.58元增加1.61%[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28,455,628.90元、142,727,764.46元、111,299,337.82元、136,029,455.58元[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14,435,385.79元、26,026,134.96元、42,721,270.34元、108,306,476.41元[1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240,729.54元,2021年为37,845,416.30元,2020年为34,479,249.31元[1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36,915.88元,2021年为 -12,495.39元,2020年为6,806.76元[1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402,804.03元,2021年为19,092,852.98元,2020年为15,014,426.17元[15]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25,500,952.35元,2021年为26,381,056.00元,2020年为28,968,966.69元[15] - 2022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2,393,700.41元,2021年为 -259,569.90元,2020年为 -3,431,374.83元[15] - 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 -489,433.95元,2021年为 -679,611.66元[15]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4,742,976.60元,2021年为6,676,815.73元,2020年为6,079,575.48元[1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851.22万元,同比下降42.88%[28]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42万元,同比下降77.1%[28] - 2022年营业收入5.19亿元,较2021年的9.08亿元同比减少42.88%[30] - 运营服务收入3.41亿元,占比65.78%,同比增长5.23%;环境监测系统收入1.48亿元,占比28.54%,同比减少71.31%[30] - 华中地区收入1.17亿元,占比22.52%,同比减少58.58%;华北地区收入1.04亿元,占比20.06%,同比减少39.31%[30] - 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成本2022年为3.31亿元,较2021年的5.09亿元同比减少35.02%[33] - 材料成本2022年为9767.44万元,占营业成本29.53%,较2021年同比减少52.16%;人工成本及费用2022年为2.33亿元,占比70.47%,同比减少23.55%[33] - 2022年销售费用7145.15万元,同比增长17.19%;管理费用3608.22万元,同比减少5.90%;研发费用7031.60万元,同比增长7.76%[3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72人,较2021年的136人增长26.47%,占比从14.17%提升至17.16% [4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70,315,953.5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56%,较2021年的7.19%增加6.37个百分点 [4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94,079,466.87元,同比减少12.70%,现金流量净额62,618,495.92元,同比减少38.92% [4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69,541,242.91元,同比减少13.53%,现金流量净额 -11,322,790.39元,同比减少112.87% [45]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66,945.00元,同比增长100.00%,现金流量净额 -39,924,953.97元,同比增长72.88% [45] - 投资收益25,500,952.3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1.91% [46] - 2022年末货币资金600,428,766.51元,占总资产比例25.34%,较年初比重增加0.26% [47][48] - 2022年末应收账款365,064,987.96元,占总资产比例15.41%,较年初比重减少0.64% [48][49] - 2022年末存货175,082,618.78元,占总资产比例7.39%,较年初比重增加1.67% [49][50]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9,944,716.98元,上年同期为0元,变动幅度100.00%[52] - 2019年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01,280.00万元,净额92,800.79万元,截至2022年末累计使用66,847.39万元,未使用29,938.41万元[57] - 环境监测系统扩产项目承诺投资9,548.5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86.45万元,投资进度22.90%[59] - 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9,624.7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657.14万元,投资进度66.35%,本年度效益未达预计水平[59][6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685.3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735.69万元,投资进度43.01%[59] - 长江流域及渤海湾水质巡测项目承诺投资5,645.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71.34万元,投资进度34.92%[59]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39,296.7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9,296.77万元,投资进度100.00%[59] - 银行承兑汇票期末余额3,862,690.80元,期初余额780,000.00元[52] - 2022年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循环购买结构性存款125300万元,未到期结构性存款24650万元[65]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23,840万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余额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4] - 每10股派息1.5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235,200,000股,现金分红金额35,280,00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08] - 公司优先现金分红,满足条件时原则上每年一次,有条件可中期分红[126][127][128] - 当年盈利等前提下,无重大投资计划,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2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占比最低80%;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占比最低40%;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占比最低20%[131] - 重大资金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达或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且超5000万元,或达或超总资产的30%[132] - 公司当年盈利但董事会未做现金分配预案或现金分红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需披露原因及资金用途,经独立董事认可,股东大会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36]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且1/2以上独立董事、1/2以上监事同意,提交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139] - 独立董事征集投票权需全体独立董事1/2以上同意[140] - 存在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扣减该股东现金红利偿还[141] - 公司上市后三年分红回报规划考虑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股东意愿等因素,注重对股东合理投资回报[142][144]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45][146] - 公司至少每三年重新审阅一次股东回报规划并按需修改[146] 主营业务相关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及运营服务,主营产品包括水质、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和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19]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三种模式[19][20]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客户主要通过招投标销售,企业客户主要通过商务洽谈获取订单[21] 研发成果相关 - 基于自主研制的MS检测器开发大气和水中VOCs自动分析仪并多地应用,自主研制TOC水质自动分析仪实现进口替代,攻克离子色谱检测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突破环境颗粒物自动监测关键技术,创新研制eDNA自动采样器,自主研发藻类自动分析仪,完善智能采测成套系统并多地应用[23] - 公司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两家共建单位,获批多项荣誉,牵头创建创新中心,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领军型团队”,参与研发项目获相关奖项[2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共232项,其中发明93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20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23] - 公司率先实现100余项水质指标的自动监测[24]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共232项,其中发明93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20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25] - 公司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制定3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25] - 研发成果“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5] - 多项成果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5] - “南水北调中线突发水污染监测调控与处置关键技术”项目获2017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5] - “食品和饮水中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创新及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5] - “地下水污染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5] - “水质自动监测成套仪器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获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5] - “河湖地下水回补污染风险识别与防控技术开发及应用”“水环境中铊在线监测及其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分别获2022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5] - 公司自主研发的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PM2.5、PM10、VOC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的组分监测[26] - 公司的“5G + AI + VR水环境智慧化监管解决方案”在多个省份得到示范应用,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6] - 公司研发队伍获得湖南省委组织部颁发的“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领军型团队”称号[26]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共232项,其中发明93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20项[28]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28] - 公司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29] - 公司参与制定3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29] - 完成自主知识产权MS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及四极杆质谱仪开发,填补公司质谱监测技术空白[36] - 完成全自动化水质检测实验室研发,实现样品批量化检测,替代实验室人工分析[38] - eDNA自动采样器单批次样品储存量达到90个 [42] 业务开展相关 - 2022年公司继续在长江干流开展水质自动巡测,沿长江主干流从宜宾至上海覆盖2688公里、监测60余项污染指标,自启动至2022年末累计运行65轮次,获取130余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