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大基因(300676)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年5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1:1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华大基因,证券简称为 300676,于 2022 年 5 月 10 日 15:0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行 2021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 战略选择 不变 - 核心大目标不变,以造福人类为目标,是天生国际型企业 [2] - 天下为公、敢为人先的精神未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新冠全球驰援中有超千名员工奔赴前线 [2] - 工具决定论没变,保持成本和工具自主可控,欢迎集采,强调技术普惠和可及性 [2] - 工程化推进方式没变,以工程化方式推进业务,确保全球布局效率 [2] 变 - 紧密跟进全球科技进展,舍得研发投入,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但底层方法论不变 [2] 生育健康业务 市场现状 - 2021 年全球人口 79.4 亿,新生儿 1.4 亿,出生率 17.9‰;中国新生儿 1062 万,出生率 7.52‰,均创近年最低 [2] - 全球出生缺陷率 3% - 6%,每年超 800 万新生儿伴有严重出生缺陷;中国出生缺陷率 5.6%,每年超 60 万新生儿伴有严重出生缺陷 [2] 应对策略 - 产前:依托技术和成本优势提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覆盖度,向高生育率国家拓展业务 [2] - 孕前:布局单基因病检测,拓展南方 10 省及全球市场,推动临床全基因组检测技术应用和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产品升级 [2][3] - 新生儿:以耳聋基因检测本地化为契机,布局基层医疗机构和新筛中心,推动多种遗传病联合筛查项目应用 [3] 肿瘤防控业务 市场趋势 - 早期癌症慢病化和癌症防大于治是未来主流趋势,公共卫生思路解决癌症问题契合公司愿景 [3] 产品策略 - 基于多种技术路线和检测平台,开发单癌及多癌检测技术,提供肿瘤早筛解决方案 [3] - 宫颈癌防控:推动 HPV 病毒测序检测应用,建成自取样 + 互联网预约管理 + 保险闭环模式 [3] - 乳腺癌防控:推出移动超声检测服务产品 [3] - 肠癌防控:推出华常康无创肠癌基因检测,打造“筛诊保”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2021 年样本量突破 20 万例 [3] - 肝癌防控:推出百元级肝癌基因检测产品 [3] 未来规划 - 结合多组学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推动大人群肿瘤筛查服务项目 [4] - 推进肠道菌群应用于消化道病变联检研究,探索消化道癌症筛查技术升级 [4] - 布局国际市场,凭借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提升竞争力 [4] 感染检测业务 产品布局 - 围绕复杂疾病、症候群感染、常见重大感染性疾病形成高、中、低通量检测产品 [4] 应用前景 - PMseq 产品在应对不明感染等复杂疾病方面广泛应用,已获国内、欧盟市场注册许可 [4] - PM EasyLab 产品可一次性检测 10 - 20 种病原微生物,在疾控和临床诊断方面有广阔前景 [4] - 基于 PCR 和免疫层析技术的重大传染病检测产品,可针对多种疾病快速检测,国内利用县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国际利用海外渠道布局 [4] 科技服务业务 业务现状 - 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 3000 个科研及企业机构提供多组学方案,业务涵盖整个科技服务产业链 [5] 发展趋势 - 建立从样品到数据处理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交付体系 [5] - 多组学技术发展,单细胞底层技术带来行业增长,跨平台多组学应用需求明显 [5] - 构建“完美参考基因组”成为研究潮流,从测序“读”到基因合成“写”带来市场空间 [5] - 核心工具自主可控成为竞争关键 [5] 公司成果 - 发挥自主研发测序仪成本可控优势,以普惠价格助力全球生命科学发展 [5] - 推出华大 99 健康节促销活动,获得 6P 数据 [5] - 提供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多组学服务和数据分析系统,空间转录组产品使科服单细胞业务增速明显 [5] 海外业务策略 - 面向民生需求,设计开发满足海外各国家区域化分级诊疗的解决方案 [5][6] - 面向政府需求,推动公卫产业链本地化以获得政府支持 [6] - 以“科学、技术、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五个“同步”建立战略壁垒 [6] - 在精准医学转化研究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6] 人才策略 现状 - 聚集了一批高学历、高专业水平的全球化骨干人才,具有国际专业背景或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近 800 人,外籍人员 120 余人 [6] 引进措施 - 加强全球能力中心建设和人才布局,拓展国际化人才招聘渠道,引进优秀专业领军人才和国际人才 [6] - 推动内部优秀人才向海外前移,自 2020 年初已完成向海外派遣员工 28 个批次近千人,外派及本地化员工分布在海外 38 个国家(地区) [6] 培养和储备 - 形成具有华大特色的全球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华大学院联合培养累计培养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相关专业毕业生近 2000 人 [6] - 依托海外“火眼”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 [6]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风险 核心竞争力 - 在人才、科研、产业链覆盖、核心业务以及渠道等多方面具备深厚积淀,产品线、资质及实验室布局有优势 [7] - 整体全产业链布局,品牌影响力深远,技术、资质、基因检测实验室规模和布局、临床研究、全球布局及客户资源等方面有优势 [8] 风险 - 经营可能面对的风险查阅公司 2021 年度报告之第三节内容 [7] 后疫情时代措施 业绩增长 - 以“火眼”实验室渠道为切入点,探索向常规业务转化模式,拓展业务增量空间,多项业务已落地海外 [7][10] 产品研发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已获得欧盟 CE 准入资质 [7] 市场推广营销 - 探索符合行业特点及自身经营特色的营销模式,通过科普启发市场需求、产品销售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整体营销模式 [11] - 建立营销网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推行知识营销策略,通过专业团队科普提升大众认知,推动产品及服务销售 [11] - 升级自身产品及服务,促进销售收入增长 [11] 疫情影响 - 2021 年因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防疫策略变化,新冠相关业务收入较 2020 年同期下降 [7] -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6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61 亿元 [7] - 疫情期间不断研发创新,丰富检测产品矩阵和多场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打造“平疫结合”的新型技术平台 [7] 新品规划 生育健康领域 - 推动产前筛查检测前移,聚焦孕前及孕早期产品开发和推广,拓展单基因病一级预防市场 [8] - 推动传统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向升级版无创全因转化 [8] - 提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覆盖度,切入新生儿基因筛查赛道 [8] 肿瘤防控领域 - 加大多癌种早筛产品开发和应用转化、临床性能验证、国内外资质申报等方面投入 [8] - 围绕多类肿瘤构建肿瘤“预、筛、诊、监”闭环的全体系产品布局 [8] 感染防控领域 - 建立全方位病原微生物检测产品体系,打造感染防控的高中低通量产品多极发展 [8] 其他领域 - 关注遗传性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助力慢病管理领域实践应用 [8] 股价维护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建先生自 2021 年 9 月 29 日至 2022 年 3 月 8 日,增持公司股份 629,500 股,增持金额累计 51,324,443 元 [9] - 2022 年 1 月 5 日至 2022 年 3 月 9 日,公司回购股份数量 4,000,099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 413,914,325 股的 0.9664%,支付总金额 336,337,476.54 元 [9] - 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多渠道回复投资者问询,安排机构投资者等参观、调研,举办业绩说明会,回答投资者问题,传递公司发展战略和投资价值 [9] 其他业务 人工受精业务 - 目前生育健康业务从出生缺陷三级防控角度出发,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未涉及人工受精业务 [9] 不明肝炎检测 - 针对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提供腺病毒 41 型核酸检测及 PMseq 病原联合筛查方案 [9] 乡村振兴项目 - 依托基因检测技术和公益项目为农村及贫困地区提供健康筛查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10] - 截至 2021 年底,民生项目覆盖全国 20 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累计进行健康筛查 1300 余万人次 [10]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00:3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电话交流会 [2] - 参与人员包括国盛证券、中信资管等机构的40人,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等接待 [2] - 时间为2022年8月25日16:30 - 17:30,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华大基因会议室 [2] 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31.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6亿元 [2] - 新冠相关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高基数下降,常规业务略有下降,生育健康和感染防控业务收入下降,肿瘤防控业务收入基本持平,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收入稳健增长 [2][3] - 优化及推出新产品,如升级安馨可®新生儿及儿童基因检测等,新推出华常康®便隐血检测等 [3] - 多项产品获得资质,如CNV - seq等获得CE准入资质,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销售费用占比上升,研发投入增长24.17%,管理费用占比基本持平 [3] 投资者问题及回复 新冠检测产品 - 国际上新冠检测成常态化需求,公司形成多产品覆盖体系满足不同需求 [3] 海外民生项目 - 2022年重点推动海外合资公司注册,加强本地化经营承接民生项目,根据各地情况开拓产品应用 [3][4] 科研服务收入及客户 - 收入源于基因合成、质谱业务等方面,海内外核心客户包括科研院校等 [4] 科研服务差异及策略 - 以自主平台测序为主,技术成本自主可控,客户覆盖全球,建立快速交付和质量监管体系,未来加强全球本地化建设,丰富产品线 [4][5] IVD及LDT发展 - 未来精准医学是IVD和LDT并行模式,明确基因位点的疾病检测用IVD报证,暂无法审批的用LDT模式 [5] 肿瘤业务展望 - 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助力海外拓展,已完成肠癌、肝癌产品开发上市,推进多产品资质申报,海外获多项资质准入 [5] 经营展望 - 坚持技术创新,升级产品管线,保持生育健康业务优势,构建肿瘤防控全体系,建立感染防控体系,研究遗传性心脑血管疾病 [5][6] - 依托海外新冠业务渠道优势,以“火眼”实验室为切入点转化常规业务 [6]
华大基因(300676) - 关于参加深圳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11-07 08:17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 2022 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由深圳证监局指导、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1] 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网站(http://rs.p5w.net),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或下载全景路演 APP 参与 [1] 活动时间 - 2022 年 11 月 9 日(周三)16:30 - 17:30 [1] 公司参与人员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徐茜女士、财务总监王玉珏先生 [1] 交流内容 - 就公司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融资计划、股权激励和可持续发展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1]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年10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0-27 11:32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电话交流会,时间是2022年10月26日15:00 - 16:00,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洪安三街21号华大基因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信证券、淡水泉投资等,天弘基金有33人参与;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尹烨、赵立见等多位公司高层 [1]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45.14亿元,归母净利润未提及具体数值,归母扣非净利润6.70亿元 [1] - 因全球防疫政策变化,新冠相关业务总体收入较2021年同期下降,海外新冠业务下降比例较大;常规业务板块剔除新冠业务变化后总体增长,除生育健康板块受出生人口下降影响营收略降外,肿瘤防控、感染防控及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较去年同期均增长 [1][6] 产品与业务发展 产品拓展及性能优化 - 聚焦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产品开发推广,携带者筛查、新生儿基因筛查等项目营收增长较快 [3] - 新发布NIFTY®全因4.0产品及百元级无创肝癌基因检测产品,升级多款检测产品 [3] 国际业务拓展和资质布局 - 多款产品获得海外CE准入资质、沙特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器械注册证、香港表列注册证书 [3] - 沙特子公司与沙特Faisaliah集团全资子公司Tibbiyah Holding推进设立本地合资公司 [3][4] 业务多元化发展 - 推出基于质谱技术的检测产品助力慢病管理 [3] 投资者问题及回复 生育健康业务 - 一级预防: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携带筛查技术获认可,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注册证 [4] - 二级预防:传统无创业务向升级版无创全因业务转化 [4] - 三级预防:新生儿基因筛查领域快速发展,已完成超3万例项目,将推动基因检测全面应用 [4] 海外布局规划 - 推动常规业务海外落地,加大海外合资公司注册进度,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建IVD试剂生产工厂,沙特子公司IVD工厂筹建中 [4] - 多项常规业务产品获海外准入资质,将根据各地情况开拓产品应用 [4] 肿瘤早筛赛道 - 肿瘤筛查与防控是重点业务,以肠癌检测为例已积累超30万例样本数据,还探索肝癌、胃癌等筛查布局 [5] 肿瘤伴随诊断 - 深耕PARP抑制剂伴随诊断检测,推动相关分子标记物产品市场准入及推广,推出华妍安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 [5] - 医药集采与公司目标相符,将通过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降低检测费用 [5] 增资协同效应 - 增资吉诺因有助于完善肿瘤业务“预、筛、诊、监”闭环解决方案,增强肿瘤防控业务竞争优势 [5][6] - 增资禾沐基因有助于打造地中海贫血疾病“筛、诊、治”闭环解决方案,推动地贫防控业务发展 [6] 主营业务应用场景潜力 - 以筛查为核心的防控类产品有市场潜力,将挖掘“火眼”实验室潜力,应用于出生缺陷和肿瘤领域综合防控 [6] 经营展望 研究方向及领域 - 聚焦生育健康、肿瘤防控和传染病防控,实现产品迭代升级 [7] - 生育健康业务拓展到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肿瘤防控延伸到全周期管理并布局干预治疗 [7] - 启动针对老人的心脑血管慢病多中心项目,将成新业务方向 [7] 区域布局 - 基于新冠业务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体系是全球业务布局核心渠道 [7] - 海外“火眼”实验室探索向常规核心业务转型,沙特、埃塞俄比亚等地已初步升级 [7] - 立足“平疫结合”平台,助力构建全球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防疫基础设施 [7]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下降10.1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收45.14亿元,同比下降12.38%[3]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56.9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47亿元,同比下降47.16%[3]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59.95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7694.73万元[4]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基于新冠相关业务总体收入较2021年同期下降,剔除新冠业务后常规业务板块同比增长[12] - 携带者筛查、新生儿基因筛查等项目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快增长,公司还新发布两款产品,全面升级多款产品[13]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5.14亿元,较上期51.52亿元有所下降[24]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37.11亿元,上期为35.87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3.93亿元,上期为3.55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1.28亿元,上期为1.14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47亿元,上年同期为14.14亿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8279元,上年同期为3.4586元[2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38.8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99.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8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65亿元,较年初下降48.05%,主要系理财产品赎回[5]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46亿元,较年初增长83.66%,主要系预付采购款增加[5] - 存货期末余额12.46亿元,较年初增长41.91%,主要系产成品和原材料备货增加[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8810.73万元,较年初增长128.86%,主要系未完工工程增加[5]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7.39亿元,较年初增长60.67%,主要系应付供应商款项增加[5]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9.58亿元,较年初下降32.07%,主要系部分预收款项确认收入[5] - 其他流动负债为28,657,467.88元,较上期增长31.26%,主要系待转销项税额增加所致[6] - 长期借款为0,较上期减少100%,主要系偿还银行长期借款及部分长期借款在一年内到期重分类所致[6] - 应付债券为0,较上期减少100%,主要系公司债券赎回所致[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59.5612246347亿元,较1月1日的65.9028730923亿元减少[21]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6450336339亿元,较1月1日的20.4906951370亿元减少[21]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4327939986亿元,较1月1日的12.1485185452亿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12.4560559942亿元,较1月1日的8.7771886764亿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00.9461847575亿元,较1月1日的110.3475967832亿元减少[21] - 2022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7.87亿元,年初为32.19亿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末资产总计138.82亿元,年初为142.54亿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29.43亿元,年初为33.84亿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8.55亿元,年初为14.29亿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37.98亿元,年初为48.13亿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00.84亿元,年初为94.41亿元[23]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9,439 [7]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94%,持股数量为148,773,893股[7] - 深圳生华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8.33%,持股数量为34,470,455股[7] - 2022年7月15日,控股股东华大控股持有的148,773,893股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限售期届满上市流通[13] - 截至2022年8月25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155,247,517股,占总股本37.51%,累计被质押63,560,000股,占其持股数40.94%,占总股本15.36%[14] - 2022年7月16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二个锁定期届满,可解锁分配权益份额占比50%,对应标的股票2,000,000股,占总股本0.4832%[15]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2,762,670.60元,较上期减少110.98%,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及原材料采购款支出增加[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352,271.84元,较上期增长132.11%,主要系报告期理财产品赎回所致[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06,930,002.94元,较上期减少201.81%,主要系公司回购股份及上年同期收到再融资募集资金款项所致[6]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3亿元,上年同期为17.55亿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亿元,上年同期为-12.78亿元[28]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7亿元,上年同期为10.87亿元[28]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7.60亿元,上年同期为57.32亿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58亿元,上年同期为18.32亿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1.20亿元,上年同期为14.37亿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64亿元,上年同期为2.39亿元[27] 税金情况 - 税金及附加为8,257,002.88元,较上期减少51.76%,主要系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减少所致[6] 产品与业务进展 - CNV - seq等多个产品获得海外CE准入资质,肠癌辅助诊断产品获沙特批准上市,部分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及香港表列注册证书[13] - 沙特子公司与沙特Faisaliah集团全资子公司推进设立本地合资公司事项[13]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持续推进“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效能[13] 投资与项目情况 - 公司以6000万元向武汉吉诺因增资,增资后持有其注册资本261.3920万元,股权比例为5.4545%[16] - 公司以3000万元向禾沐基因增资,增资后持有其注册资本416.6667万元,股权比例为13.04%[17]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6.5亿元在盐田区J402 - 0349号宗地投资建设总部基地项目,预计联合竞买及共同建设总金额约13亿元[18] - 联合体于2022年9月21日以2.73亿元竞得盐田区J402 - 0349号土地使用权[19] - 公司对“青岛华大基因检测试剂生产及基因检测服务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进行调整[20]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9]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4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于2022年8月发布[1] - 公司股票简称华大基因,代码300676,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赵立见[13] - 董事会秘书为徐茜,证券事务代表为敖莉萍[14]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注册情况报告期无变化[15][16][17] - 备查文件备置地点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办公室[5] 报告相关声明 - 公司董事会等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报告的董事会会议[2] - 报告涉及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承诺,公司描述了经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2]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1.61亿元,上年同期为36.46亿元,同比减少13.30%[1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6亿元,上年同期为10.86亿元,同比减少44.21%[18]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5亿元,上年同期为6.65亿元,同比减少133.90%[18]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1.4806元/股,上年同期为2.6593元/股,同比减少44.32%[1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34.59亿元,上年度末为142.54亿元,同比减少5.58%[1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7.53亿元,上年度末为93.18亿元,同比增加4.66%[1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1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265,626.33 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 40,539,128.41 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 19,999,411.93 元[20]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为 1,173,873.55 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2,539,722.66 元[20]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1,360,510.72 元,所得税影响额为 8,395,568.27 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 882,674.40 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53,347,756.83 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133.37万元,同比下降13.30%;净利润60,589.99万元,同比下降44.21%;研发投入27,443.87万元,同比增长24.17%[90]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科研机构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22] - 公司建成覆盖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营销服务网络[22] 生育健康业务 - 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及儿童各阶段[23] - 基于高质量临床质谱检测服务平台,开发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一系列医学检验产品[23] - NIFTY®胎儿染色体异常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系列可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风险及进行单基因病同步检测[24] - EmbryoSeq 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系列能为临床选择合适胚胎植入提供参考,降低出生缺陷风险[24] - 安孕可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系列可辅助提供173种孕期哺乳期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指导[25] -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系列可一次性检测超过500种地中海贫血常见和非常见的基因变异类型[25] - 安馨可TM新生儿及儿童基因检测系列检测范围包含254种遗传性疾病[25] - 多种单基因病无创产前检测可评估胎儿罹患18个目标基因中2038个致病或疑似致病变异位点相关的27种显性单基因病的风险[25] -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涉及15大类专科药物242种临床常用药[25]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可一次性筛查48种遗传代谢病[25] - 人体维生素检测可一次性检测人体14种维生素[25][26] - 人体氨基酸检测可对人体的20种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26] - 人体类固醇激素检测可对人体血浆样本中14种类固醇激素浓度进行测定[26] - 人体胆汁酸谱检测可一次性检测人体的15种胆汁酸[26] - 生育产品临床检测累计服务超2166万人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超1152万人,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超547万人,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超118万人,遗传代谢病检测超153万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超11.7万人[93] - 国产自主平台测序仪进入全国超180家产前诊断中心,总计超260台[93] - 河北省初步实现对超7000万人口区域的染色体三体类出生缺陷全面防控,全河北省累计无创产前检测121万例,耳聋基因检测超100万例[94] - 安孕可®单基因遗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产品升级,除常规筛查155种单基因病,还额外提供173种药物个体化用药指导[65] - 安馨可®新生儿及儿童遗传病基因检测(专业版)检测范围从159基因156疾病亚型增至246基因254疾病亚型(112种疾病类别)[65] 肿瘤防控业务 - 公司围绕多类肿瘤构建“预、筛、诊、监”闭环,建立防控体系[27] - 公司面向受检者提供癌症风险评估等信息,为医疗机构提供检测试剂,与药企开展药物基因组学和肿瘤临床研发业务[27] - 主要服务包括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HPV分型基因检测等[27] - 报告期内血液肿瘤创新型产品华雪安®基因检测完成升级,扩大检测范围并实现DNA+RNA联检[27] - 肿瘤早筛业务推出华常康®便隐血检测产品,升级发布华甘宁®无创肝癌基因检测[27] -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采集外周血或唾液,检测多类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用于寻找致病基因和评估遗传风险[28] - 华然安TM同源重组修复基因检测针对多类癌症患者相关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用于筛选PARP抑制剂敏感获益人群[28] - 华然迪™同源重组缺陷针对卵巢癌患者同源重组缺陷进行全面检测,用于筛选PARP抑制剂敏感获益人群[28] - 公司有华翡冉™肺癌组织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等多种肿瘤检测产品[30] - 华翡悦™无创肺癌ctDNA靶向药物基因检测使用BGI-超级探针技术[30] - 华迦安™靶向药物全景基因检测针对多种实体肿瘤组织进行检测[30] - 华梵安™肿瘤个体化诊疗组织基因检测可进行靶向、化疗、免疫治疗药物及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30] - 全希™肿瘤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可全面评估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30] - 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检测可对患者微小残留病灶进行监测[30] - HPV分型基因检测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4种高危型和2种低危型HPV进行精准分型与检测[30] - 公司有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2遗传风险评估等多种基因检测产品[31] - 华常康®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可搭配“筛诊保”闭环解决方案[31] - 肿瘤临床业务与超500家三甲医院合作,累计为近17万名受检者提供肿瘤相关基因检测[95] - 累计完成超32万例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宫颈癌筛查累计为超630万人提供HPV分型基因检测[95] - 公司肿瘤伴随诊断业务完成BRCA - HRR - HRD全产品布局,华然迪™同源重组缺陷评分检测是国内首批上市的HRD评分产品,已取得欧盟CE准入资质[86] - 公司自主研发的EGFR/KRAS/ALK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软件获批上市,打破进口测序仪在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领域的垄断[87] - 公司泛癌种多基因检测产品华梵安™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为数万名肿瘤患者提供检测服务[87] - 报告期内推出华妍安®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等新产品,升级华雪安TM白血病基因检测等[95] 感染防控业务 - 公司基于宏基因组学细化升级出多种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32] - 公司研发的PM Easy Lab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可一站式处理核酸检测全过程[32] - 基于PM Easy Lab平台开发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产品[32] - 公司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有抗菌药物浓度检测产品[32] - 公司在新冠病毒检测方面形成多产品覆盖体系[33] - 新冠病毒检测技术覆盖荧光PCR法等多种方法[33] - 公司有血流感染症候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候群等10个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产品[34] - 血流感染症候群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可用于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疑似血流感染患者病原体筛查[34]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候群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可用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病原体筛查[34] - 呼吸系统感染症候群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可用于呼吸科等科室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筛查[34] - 局灶感染症候群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可用于疑似骨关节感染等局灶感染患者病原体筛查[34] - 耐药基因检测系列适用于特定病原体的特定耐药基因检测[34] -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系列适用于新冠病毒肺炎疑似患者辅助诊断[34] - PMseq - 新冠病毒变异株高通量基因检测试剂盒套餐用于新冠病毒溯源分析及变异监测[34] - 肝炎病毒检测系列用于献血员筛查、临床诊断等[34] - 血筛四项系列可用于献血员筛查、临床辅助诊断[34] - 脑炎出血热类检测产品可辅助诊断多种病毒感染,包括基于酶联免疫法和PCR - 荧光探针法的试剂盒[35] -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系列(PCR - 荧光探针法)可辅助诊断疑似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有多种检测试剂盒[35]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系列可辅助诊断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35] - 性病病原体检测系列可用于男女不孕不育原因筛查等,有基于不同方法的检测试剂盒[35] - 手足口病原检测系列(PCR - 荧光探针法)为手足口病患者诊断提供辅助手段[35] - 其他病原体检测产品应用于相关病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有EB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检测试剂盒[35] - 抗菌药物浓度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17种抗菌药物,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3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冠检测产品覆盖全球超1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在海外启动“火眼”实验室100余个,分布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8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冠检测产品覆盖全球超18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启动“火眼”实验室100余个,分布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91] - 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PMseq®数据量平均40M - 100M,高于同类企业,检测数据量达100M reads时阳性检出率可达85%[88]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 - 公司提供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面向科研机构和工业客户,包含基因测序等标准化技术服务和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35] - 合成类业务包含基因合成和Oligo合成,基因合成可提供含目的基因的质粒,Oligo合成用于多种实验[35] - 人全基因组测序可全面挖掘基因序列差异和结构变异,推出“stLFR WGS”和“0 PCR WGS”产品[36] - 全外显子测序经济高效,外显子占全基因组序列的1 - 2%左右且含多数疾病相关变异[36] - De novo测序基于国产自主DNBSEQ TM技术等获得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图谱[36] - 动植物全基因组重测序可检测大量变异信息,用于分子育种等[36] - 转录组测序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公司能提供相关产品[36] - RNA - Seq侧重基因定量研究,相比表达谱芯片有诸多优势[36] -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能绘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是研究表观基因组学重要手段[36] - 公司在自主DNBSEQ TM测序技术基础上开发双链环化文库制备新方法,可解决传统甲基化测序碱基偏向性问题[37] - 宏基因组测序可获得单个样品饱和数据量,构建的环境微生物基因集可提供基因资源库[37] - 蛋白质组定量DIA产品可达到通量高、速度快、结果准的分析效果[37] - 蛋白质组定量IBT用于16个样品以内的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37] - FFPE样品蛋白质组学定量可最大程度鉴定样本中的低丰度蛋白[37] - 4D - DIA磷酸化在检测中增加离子淌度,为磷酸化定量蛋白组分析带来更优解决方案[37] - 单细胞测序利用自主单细胞DNBelab C系列平台,进行高性价比单细胞转录组文库测序和数据分析挖掘[37] - 神经递质靶向代谢物检测可一次性检测39种神经递质或其代谢产物[37] - 胆汁酸靶向代谢检测产品可一次性检测45种胆汁酸代谢物[37] - 植物激素靶向代谢检测产品可一次性检测30多种植物激素并实现定量检测[38] - HM400代谢组可同时检测400多个代谢物,其中220多个为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38] - 公司有植物激素靶向代谢检测、代谢全谱分析等多种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38] - GeneAn云计算平台可提供基因数据流“存、算、传、管”各维度解决方案[38] - 公司自主开发的Dr. 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可快速深度挖掘多组学数据[38] - 公司多组学大数据服务可提供非编码RNA、目标区域测序等多种产品[39]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形成可贯穿的“组学”研究方法和生态链体验服务[39] - 大分子生物药的肽质谱指纹谱深度分析可对大分子药物进行整体表征[38] - 大分子生物药的变性和非变性质谱的整体分子量分析可对药物氨基酸层次深度表征[38] - 广泛靶向植物代谢组定量分析用于植物多方面研究[38] - 公司合成业务类产品包括基因合成、定点突变、PCR克隆等多种类型,可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育种等多个领域[40] 综合解决方案 - 公司建立了以高通量测序平台、高分辨质谱平台为基础,传统检验平台为辅助,生命大数据为核心的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41] - 公司推出“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在全球各地批量建成并助力疫情防控,报告期内建设落地沙特利雅得机场、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机场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41] - 公司多元化新冠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中移动版“火眼”实验室极致化交付优势显著,报告期内助力国内外多地疫情防控[41] - 公司提供生育健康、肿瘤精准防控、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用于相关业务的本地化检测[42] 采购、生产与销售 - 公司采购方式分为直接采购、定制采购及外协采购[44] - 生产模式分临床开发与应用类和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类业务两种[45] - 营销网络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6] - 实行直销和代理的销售模式,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主要采用直销,临床应用开发类服务主要实行直销和代理[46] - 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中心覆盖全国医疗器械贮存、质检、配送及售后工作[46] - 建立全面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2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3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减少37.06%[3] - 本期营业总收入为14.30亿元,上期为15.63亿元[25]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10.37亿元,上期为9.35亿元[25] - 本期净利润为3.32亿元,上期为5.32亿元[26]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8050,上期为1.2909[27] - 本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8033,上期为1.2841[27]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9.82%,主要因销售现金减少和原材料采购款支出增加[3][7]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84亿元,上期为17.51亿元[28]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32亿元,上期为17.12亿元[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5825937467亿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7427120018亿美元[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2511231757亿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076668269亿美元[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54112075亿美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31671636211亿美元[2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0.1948210842亿美元[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0.45970298802亿美元[29]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4.9154432925亿美元[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3184134123亿美元[29]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1.7521亿美元,较上一年的5.65亿美元有所增加[2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0.058674392亿美元,较上一年的0.4075970929亿美元有所减少[29] 资产负债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减少33.06%,主要系报告期理财产品赎回所致[6]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131.17%,主要系报告期末预付物料采购款增加所致[6] - 短期借款较上期增加100.00%,主要系报告期新增银行短期借款所致[6] - 交易性金融负债较上期增加1100.30%,主要系报告期末远期业务的公允价值变动所致[6] - 库存股较年初增加382.89%,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所致[6]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0.79亿元,年初余额为65.90亿元[21]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72亿元,年初余额为20.49亿元[21]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89亿元,年初余额为12.15亿元[22] - 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10.43亿元,年初余额为8.78亿元[22]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34.26亿元,年初余额为142.54亿元[22]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31.97亿元,年初余额为33.84亿元[23]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8.02亿元,年初余额为14.29亿元[23] - 公司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39.98亿元,年初余额为48.13亿元[23]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94.28亿元,年初余额为94.41亿元[24] 费用与收益情况 - 研发费用较上期增加40.99%,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6] - 财务费用较上期增加217.02%,主要系外币汇率波动影响所致[7] - 投资收益较上期减少76.03%,主要系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报告期的投资收益减少所致[7] - 本期研发费用为1.31亿元,上期为0.93亿元[25] - 本期投资收益为707.80万元,上期为2952.77万元[25] - 本期信用减值损失为2736.61万元,上期为2250.82万元[2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3,453名[8]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94%,持股数量148,773,893股[8] - 深圳前海华大基因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8.33%,持股数量34,470,455股[8]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为151,520,918股,本期解除限售3,525股,本期增加限售246,300股,期末总数为151,763,693股[12] - 截至2022年3月24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155,247,517股,占总股本37.51%,累计质押84,887,600股,占其持股数54.68%,占总股本20.51%[15] 债券情况 - 公司2020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5亿元,品种一规模3亿元,票面利率3.50%;品种二规模2亿元,票面利率3.50%[13] - 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13] - 公司完成“20华大01”和“20华大02”债券利息支付,共计1750万元,票面利率3.50%[14] - 公司决定赎回“20华大01”和“20华大02”债券,赎回金额5亿元,赎回价格103.50元/张[14] 股权变动与投资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建完成增持计划,增持629,500股,金额51,324,443元[16] - 公司回购股份方案资金总额从1.3 - 2.6亿元调整为2.6 - 5.2亿元[17] - 公司于2022年1月5日至3月9日回购股份4,000,099股,占总股本0.9664%,支付336,337,476.54元[18] - 公司以债转股方式对深圳市早知道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并受让部分股权,交易金额5300万元,完成后持股比例10.9667%[19] - 公司于2021年以1.25亿元自有资金参与设立青岛华大共赢二号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25%[20]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0]
华大基因(30067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2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09,914,18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基因相关概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在人类基因组中平均每500 - 1000个碱基对中有1个,总数可达300万个甚至更多[9] - 单基因遗传病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以10 - 50种的速度递增[9] 公司业绩 - 2021年营业收入67.66亿元,较2020年减少19.42%[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亿元,较2020年减少30.08%[1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76亿元,较2020年减少31.27%[19] - 2021年末资产总额142.54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7.32%[1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3.18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57.67%[20]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63亿元、20.83亿元、15.06亿元、16.14亿元[21]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25亿元、5.61亿元、3.28亿元、0.47亿元[21]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4357.49万元[24]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311.95万元[2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22][23] - 公司2021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合计为1.03亿元,2020年为4124.02万元,2019年为5485.28万元[2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76,613.73万元,同比下降19.42%;净利润146,153.63万元,同比下降30.08%;研发投入54,219.02万元,占比8.01%[95]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2022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207亿美元,2025年达341亿美元,2026年突破400亿美元,2020 - 2025年复合增速18%[27] - 全球寡核苷酸合成市场将从2021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2亿美元,2021 - 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7%[34] - 2021 - 2028年全球基因合成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27%,预计到2028年将达212亿美元[34] 公司并购与平台 - 华大控股2013年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拥有自主产权测序仪[29] - 华大基因已拥有BGISEQ - 50等多个可用于医学检测的测序平台[29] 行业现状 - 我国有生育意愿的不孕不育患者基数将稳定增长,2016年达40.65万人,预期2030年为50.6万人[30] - 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有500多家生殖中心,但拥有胚胎植入前检测(PGT)资质的生殖中心不到百家[30] 公司技术研发与产品 - 公司启动目标区域捕获高通量测序等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推动我国新生儿筛查率提升[31] - 2020年结合高通量测序和液体活检技术的泛肿瘤基因检测产品获FDA批准上市[32] - 公司布局的HALOS和Dr.Tom系统在精准医学领域作用将更显著,现有临床应用有望快速推广普及[35] - 公司基于自主平台的人全基因组测序服务达全球领先水平,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Dr.Tom业务拓展至国际[36] - 公司推出空间转录组产品,在动植物基因组图谱组装等方面优势明显[36] - 公司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遗传病基因检测、肿瘤防控基因检测、感染防控等临床医学服务领域均有涉及[36][37] - 公司在中通量病原体检测产品布局方面,部分产品获欧盟CE准入资质,拓展海外市场[37] - 公司主力产品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并加大入院布局[37] - 公司合成业务覆盖合成生物学产业链上游,合成技术在行业中占领先地位[38][39] - 公司提供的质谱检测服务产品涵盖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等领域[39] - 公司提供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下游临床及科研应用[39] - 公司子公司推出肠癌检测产品华常康®,打造肠癌“筛诊保”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41] - 公司历经9年完成PARP抑制剂伴随诊断相关分子标记物BRCA - HRR - HRD全产品布局[42] - 公司2014年推出的泛癌种多基因检测产品华梵安™,截至报告期末完成第4次迭代升级,累计为数万名肿瘤患者提供检测服务[42] - 当检测数据量达到100M reads时,公司病原检测产品阳性检出率可达85%,产品数据量平均40M - 100M,高于同类企业[42] - 2021年公司发布基于多重PCR扩增子测序方法的新冠病毒基因检测产品,并完成国际版一体机研发[42]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Dr.Tom 3.0版本上线,适用物种范围扩展至53种[42] - 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已为客户提供的实验室设计规模高达4万㎡[43] - 合成业务在国内拥有七大合成基地,报告期内基因组体外拼接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拼接长度>200kb[43] - 公司可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临床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打造贯穿“产学研”的高通量测序平台及医学实验室[45] - 公司拓展妇科肿瘤及血液肿瘤领域产品布局,推出华妍安®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和华雪安TM白血病基因检测[61] - 子公司华大数极已上市华常康®无创肠癌基因检测及其“筛诊保”闭环解决方案和华甘宁®无创肝癌基因检测[61] -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细化升级出多种产品[65] - 公司对细菌耐药基因多重检测产品进行全新升级,可检测5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和9个蛋白酶基因[65] - 公司新发布PM Easy Lab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并完成相关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产品开发[65] - 公司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抗菌药物浓度检测产品可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65] - 公司研发多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相关产品获欧盟CE准入资质[65] - 公司形成病毒测序、核酸检测等多产品覆盖体系,技术多样满足疫情防控需求[65] - 公司有血流感染症候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候群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产品,采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病原体[66] - 耐药基因检测系列产品包括基于荧光PCR技术的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及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检测和细菌耐药基因多重检测[67] -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系列采用高通量测序、荧光PCR等技术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序列或抗体/抗原[67] - 肝炎病毒检测系列包括基于酶联免疫法和PCR - 荧光探针法的多种检测试剂盒,可用于献血员筛查等[67] - 血筛四项系列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67] - 孕前病原筛查系列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多种病毒的IgM抗体及IgG抗体[67] - 脑炎出血热类检测包括基于酶联免疫法和PCR - 荧光探针法的多种检测试剂盒[67] -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系列(PCR - 荧光探针法)包括多种检测试剂盒,可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67] - 公司推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等多个病原体检测系列产品及抗菌药物浓度检测产品[68] - 人全基因组测序利用多种技术推出高低深度测序分析等解决方案,用于遗传疾病检测等研究[71] - 全外显子测序经济高效,外显子占全基因组序列1 - 2%左右,用于遗传疾病检测等多方面研究[71] - De novo测序基于多种技术获得物种基因组序列图谱,用于获得参考序列等研究[71] - 动植物全基因组重测序可检测大量变异信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等多方面[71] - 转录组测序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等,公司可提供相关测序产品用于疾病机制等研究[71] - RNA - Seq用于研究基因表达差异,相比转录组更侧重基因定量研究[71] -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可高效准确绘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公司自主开发文库制备新方法解决碱基偏向性问题[72] - 宏基因组测序以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基因组为研究对象,构建的基因集可为微生物研究等提供资源库[72] - 蛋白质组定量DIA可进行精确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达到通量高、速度快、结果准的分析效果[72] - FFPE样品蛋白质组学定量利用专门提取方法和DIA技术,最大程度鉴定样本中的低丰度蛋白[72] - 4D - DIA磷酸化蛋白定量分析增加离子淌度,为磷酸化定量蛋白组分析带来更优解决方案[72] - 神经递质靶向代谢物检测可一次性检测39种神经递质或其代谢产物,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72][73] - 代谢全谱分析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整个代谢物组进行定量研究,可发现候选代谢标志物[73] - 广泛靶向植物代谢组定量分析针对植物代谢物进行分析,用于植物多方面研究[73] - HM350代谢组可同时检测350多个代谢物,其中220多个为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73] - 大分子生物药的肽质谱指纹谱深度分析和变性与非变性质谱整体分子量分析可满足大分子药物研发需求[73] - 公司推出GeneAn云计算平台,可提供基因数据存储、分析等解决方案[74] - 公司自主开发Dr. 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可快速挖掘多组学数据[74] - 公司基因合成业务可提供复杂结构长难度基因合成及密码子优化服务[75] - 公司定点突变业务可对原始基因模板进行任意位置突变并验证克隆[75] - 公司PCR克隆业务可提供功能基因PCR克隆及个性化解决方案[75] - 公司Oligo Pools合成业务可合成寡核苷酸序列文库并进行质量验证[76] - 公司体外超长基因/基因组合成业务可提供10kb - 200kb甚至更长的基因组合成服务[76] - 公司推出“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全球疫情防控[77] - 公司移动版“火眼”实验室在极致化交付方面有优势,助力多地抗疫[77] - 公司产品包括生育健康、肿瘤精准防控、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应用于相关业务本地化检测[79] - 2021年推出华妍安®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和华雪安TM白血病基因检测[103] - 2021年6月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检测产品[103] - 报告期内发布PM Easy Lab全自动核酸分析仪产品,完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产品开发[104] - 报告期内对细菌耐药基因多重检测产品全新升级并获海外CE准入资质,多款检测试剂盒获海外CE准入资质[104] - 报告期内发布PM Easy Doctor病原组学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实现线上数据管理等三大功能[104] - 公司联合国内机构自主研发国产标记定量试剂盒——16标IBT蛋白质组定量,打破该领域依靠进口试剂盒的限制[106] - 2021年合成业务建成寡核苷酸产线用于承接市场订单,基因合成一次合成成功率提升到新水平[106] - 公司在PCR平台开发两款镰刀型细胞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并获欧盟市场准入资质[110] - 公司基于CoBox技术对个体化诊疗及用药指导基因检测产品升级,实现688个基因及220个基因不同梯度产品性能提升,解读190余种靶向药物[110] - 公司于2021年6月推出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检测产品[110] - 公司肠癌检测产品在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到qPCR检测全套试剂盒取得CE、英国MHRA准入资质[110] - 公司BRCA和肺癌组织检测全流程产品、肺癌ctDNA和泛癌种多基因检测试剂盒陆续取得CE准入资质[110] - 公司BRCA配套分析软件取得沙特阿拉伯SFDA准入资质[110] - 推出PMseq Datician病原专家分析系统等产品,升级PMseq®病原数据库,多款中通量病原检测产品获欧盟CE准入资质,多款新冠检测试剂盒获CE资质[111] - 质谱业务推进产品优化升级和资质申报,推出4D系列蛋白质鉴定等新产品[111] - 多组学大数据在DNBSEQ测序平台开发优化新产品,单细胞领域完成多项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Dr.Tom系统完成60项功能升级,开发多组学数据库[111] 政策法规 - 2021年3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58种,涉及225个国家和地区[33] - 《“十四五”规划》2021年3月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3] - 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目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46] - 2021年7月15日,福建省将用药指导基因检测、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纳入全省医保[47] - 2021年10月23日起,“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北京市甲类医保支付目录[47] - 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地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47] - 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48] - 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48] -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2025年底分别达80%以上和90%以上,2025年底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50%以上[48] - 全球194个国家将在2030年实现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间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宫颈癌[48] - 国家卫健委要求使用需基因靶点检测的靶向药物前需经靶点基因检测[49] - 医保目录持续纳入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和扩展其适应症,基因测序纳入地方性医保报销范围[49] - 国家卫健委出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通知,推进抗菌药物浓度检测开展[50][51] - 2020年以来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医疗机构提高核酸检测能力[51] -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提升肿瘤、感染等疾病防治能力[51] - 2021年10月《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提升肿瘤诊疗能力,加强检验科、病理科等能力建设[49] 公司业务模式 - 采购方式分直接、定制、外协采购,对供应商有准入、考核和管理制度[80] - 生产模式分临床开发与应用类和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类业务,有质量控制流程[81] - 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直销和代理销售模式[82]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临床应用开发类服务采用直销和代理模式[82] - 感染防控和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疫情期间与多国多方建立直接合作[83] - 不同类别服务有
华大基因(300676) - 关于参加2021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1-11-23 08:3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沟通传递价值,交流创造良好生态”——2021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举办方:深圳上市公司协会、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1] - 参与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1] 活动形式及参与方式 - 活动形式:网络远程,在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的网上平台举行 [1] - 参与方式: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天下”网站(http://rs.p5w.net/)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参与 [1] 活动时间及沟通人员 - 活动时间:2021年11月30日(周二)14:00至17:00 [1] - 沟通人员: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徐茜女士和财务总监王玉珏先生 [1]
华大基因(30067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5.06亿元,同比减少43.0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1.52亿元,同比减少23.70%[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减少68.8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4.14亿元,同比减少47.72%[4]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1.52亿元,上年同期为67.52亿元[25]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5.87亿元,上年同期为35.30亿元[25] -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31亿元,上年同期为27.32亿元[25] - 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14亿元,上年同期为27.05亿元[25] - 2021年第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381.53万元,上年同期为 - 5045.57万元[26] - 2021年第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4.45亿元,上年同期为26.81亿元[26] - 2021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3.4586元,上年同期为6.7924元[26] - 2021年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3.4402元,上年同期为6.7739元[26]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42.5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92.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6.5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1.80亿元,变动比率100%,因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130.20万元,较年初增长242.48%,因报告期收到商业承兑汇票增加[6]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66亿元,较年初增长37.32%,因报告期预付商品及服务采购款增加[6]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34亿元,较年初减少36.44%,因恩迪生物核算方式转变[6]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2.19亿元,较年初增长49.52%,因购买技术使用权及新增土地使用权[6] - 开发支出期末余额5358.01万元,较年初增长64.31%,因资本化研发项目持续投入[6] - 2021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0.397619554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4.3007236901亿元增长[21] - 2021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804577224亿元[21] - 2021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1130.19936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30万元增长[21]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12.3594874706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4.1694279986亿元增长[22]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0.1657264109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7.7809773573亿元增长[22] - 2021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42.525213881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1.9504053559亿元增长[22] - 2021年初执行新租赁准则,流动资产合计减少1090.95万元,非流动资产合计增加1.65亿元,资产总计增加1544.90万元[30][31] 负债情况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003.53万元,较年初减少96.44%,因偿还银行短期借款[6] - 合同负债为13.86亿元,较上期增长64.86%,主要系预收合同款项增加所致[8] - 2021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48.7502697441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1.6929959344亿元减少[23] - 2021年初执行新租赁准则,流动负债合计增加435.75万元,非流动负债部分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金额未变[31] - 租赁负债为147,333,947.96元[32] - 长期应付款从658,594,430.07元降至622,175,265.02元,减少36,419,165.05元[32]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478,092,965.10元降至1,367,178,182.19元,减少110,914,782.91元[32] - 负债合计从5,323,789,152.49元降至5,169,299,593.44元,减少154,489,559.05元[32]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5亿元,较上期减少32.46%,主要系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78亿元,较上期减少1734.97%,主要系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8] - 年初到报告期末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7.32亿元,上年同期为61.21亿元[27] - 年初到报告期末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636.54万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8.43亿元,上年同期为61.8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0.88亿元,上年同期为35.8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5亿元,上年同期为25.99亿元[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44亿元,上年同期为38.8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6.22亿元,上年同期为39.54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78亿元,上年同期为 - 6964.24万元[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70亿元,上年同期为15.1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83亿元,上年同期为6.2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7亿元,上年同期为8.87亿元[2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3896.08万元,上年同期为 - 1.0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26亿元,上年同期为33.14亿元[28]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3.62亿元,上年同期为3424.41万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21亿元,上年同期为5458.78万元[2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29亿元,上年同期为2.09亿元;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5.00亿元,上年同期为4132.48万元[28]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0.03亿元,上年同期为1.76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00万元,上年同期为9.96亿元[2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5.66亿元,上年同期为1380万元;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75亿元,上年同期为5210.61万元[2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2371名[9]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94%,持股数量为1.49亿股,其中6598.76万股被质押[9] - 深圳前海华大基因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8.33%,持股数量为3447.05万股[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88%,持股数量为1605.54万股[9] - 深圳和玉高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3.57%,持股数量为1479.17万股[10]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家行业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持股比例为2.74%,持股数量为1133.33万股[10] 限售股情况 - 期初限售股数为165,999,293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13,814,325股,本期增加限售股数为3,525股,期末限售股数为152,188,493股[12][13] - 向4名特定对象发行的13,814,325股于2021年8月8日限售期届满,8月9日上市流通[18] 股份变动情况 -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建计划在2021年9月29日至2022年3月28日增持公司股票,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14] - 华大投资减持计划期限内累计减持4,951,945股,占总股本1.1964%,持股比例从9.5243%降至8.3279%[15] - 和玉高林减持计划期限内累计减持713,039股,占总股本0.1723%,持股比例从4.6929%降至4.5207%[16]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一个锁定期于2021年7月15日届满,可解锁权益份额占50%,对应股票200万股,占总股本0.4832%[17] 投资与子公司情况 - 公司于2021年8月25日同意以自有资金1.25亿元与关联方等共同投资设立山东青岛华大共赢二号创业投资企业[19] - 子公司廊坊吉比爱于2021年7月30日以2140万元竞得50.4195亩工业用地,用于新建生产基地[20] 研发情况 - 研发费用为3.55亿元,较上期增长38.24%,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8] 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 - 股本为400,100,000.00元[32] - 资本公积为2,604,989,712.72元[32] - 减库存股为175,887,716.00元[32] - 其他综合收益为 -78,609,772.68元[32] - 盈余公积为139,035,269.90元[32] - 未分配利润为3,020,477,559.59元[32] - 2021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3.774944137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0.2574094215亿元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