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大基因(300676) - 2022年5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华大基因华大基因(SZ:300676)2022-11-19 01:1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华大基因,证券简称为 300676,于 2022 年 5 月 10 日 15:0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行 2021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 战略选择 不变 - 核心大目标不变,以造福人类为目标,是天生国际型企业 [2] - 天下为公、敢为人先的精神未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新冠全球驰援中有超千名员工奔赴前线 [2] - 工具决定论没变,保持成本和工具自主可控,欢迎集采,强调技术普惠和可及性 [2] - 工程化推进方式没变,以工程化方式推进业务,确保全球布局效率 [2] 变 - 紧密跟进全球科技进展,舍得研发投入,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但底层方法论不变 [2] 生育健康业务 市场现状 - 2021 年全球人口 79.4 亿,新生儿 1.4 亿,出生率 17.9‰;中国新生儿 1062 万,出生率 7.52‰,均创近年最低 [2] - 全球出生缺陷率 3% - 6%,每年超 800 万新生儿伴有严重出生缺陷;中国出生缺陷率 5.6%,每年超 60 万新生儿伴有严重出生缺陷 [2] 应对策略 - 产前:依托技术和成本优势提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覆盖度,向高生育率国家拓展业务 [2] - 孕前:布局单基因病检测,拓展南方 10 省及全球市场,推动临床全基因组检测技术应用和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产品升级 [2][3] - 新生儿:以耳聋基因检测本地化为契机,布局基层医疗机构和新筛中心,推动多种遗传病联合筛查项目应用 [3] 肿瘤防控业务 市场趋势 - 早期癌症慢病化和癌症防大于治是未来主流趋势,公共卫生思路解决癌症问题契合公司愿景 [3] 产品策略 - 基于多种技术路线和检测平台,开发单癌及多癌检测技术,提供肿瘤早筛解决方案 [3] - 宫颈癌防控:推动 HPV 病毒测序检测应用,建成自取样 + 互联网预约管理 + 保险闭环模式 [3] - 乳腺癌防控:推出移动超声检测服务产品 [3] - 肠癌防控:推出华常康无创肠癌基因检测,打造“筛诊保”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2021 年样本量突破 20 万例 [3] - 肝癌防控:推出百元级肝癌基因检测产品 [3] 未来规划 - 结合多组学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推动大人群肿瘤筛查服务项目 [4] - 推进肠道菌群应用于消化道病变联检研究,探索消化道癌症筛查技术升级 [4] - 布局国际市场,凭借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提升竞争力 [4] 感染检测业务 产品布局 - 围绕复杂疾病、症候群感染、常见重大感染性疾病形成高、中、低通量检测产品 [4] 应用前景 - PMseq 产品在应对不明感染等复杂疾病方面广泛应用,已获国内、欧盟市场注册许可 [4] - PM EasyLab 产品可一次性检测 10 - 20 种病原微生物,在疾控和临床诊断方面有广阔前景 [4] - 基于 PCR 和免疫层析技术的重大传染病检测产品,可针对多种疾病快速检测,国内利用县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国际利用海外渠道布局 [4] 科技服务业务 业务现状 - 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 3000 个科研及企业机构提供多组学方案,业务涵盖整个科技服务产业链 [5] 发展趋势 - 建立从样品到数据处理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交付体系 [5] - 多组学技术发展,单细胞底层技术带来行业增长,跨平台多组学应用需求明显 [5] - 构建“完美参考基因组”成为研究潮流,从测序“读”到基因合成“写”带来市场空间 [5] - 核心工具自主可控成为竞争关键 [5] 公司成果 - 发挥自主研发测序仪成本可控优势,以普惠价格助力全球生命科学发展 [5] - 推出华大 99 健康节促销活动,获得 6P 数据 [5] - 提供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多组学服务和数据分析系统,空间转录组产品使科服单细胞业务增速明显 [5] 海外业务策略 - 面向民生需求,设计开发满足海外各国家区域化分级诊疗的解决方案 [5][6] - 面向政府需求,推动公卫产业链本地化以获得政府支持 [6] - 以“科学、技术、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五个“同步”建立战略壁垒 [6] - 在精准医学转化研究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6] 人才策略 现状 - 聚集了一批高学历、高专业水平的全球化骨干人才,具有国际专业背景或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近 800 人,外籍人员 120 余人 [6] 引进措施 - 加强全球能力中心建设和人才布局,拓展国际化人才招聘渠道,引进优秀专业领军人才和国际人才 [6] - 推动内部优秀人才向海外前移,自 2020 年初已完成向海外派遣员工 28 个批次近千人,外派及本地化员工分布在海外 38 个国家(地区) [6] 培养和储备 - 形成具有华大特色的全球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华大学院联合培养累计培养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相关专业毕业生近 2000 人 [6] - 依托海外“火眼”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 [6]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风险 核心竞争力 - 在人才、科研、产业链覆盖、核心业务以及渠道等多方面具备深厚积淀,产品线、资质及实验室布局有优势 [7] - 整体全产业链布局,品牌影响力深远,技术、资质、基因检测实验室规模和布局、临床研究、全球布局及客户资源等方面有优势 [8] 风险 - 经营可能面对的风险查阅公司 2021 年度报告之第三节内容 [7] 后疫情时代措施 业绩增长 - 以“火眼”实验室渠道为切入点,探索向常规业务转化模式,拓展业务增量空间,多项业务已落地海外 [7][10] 产品研发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已获得欧盟 CE 准入资质 [7] 市场推广营销 - 探索符合行业特点及自身经营特色的营销模式,通过科普启发市场需求、产品销售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整体营销模式 [11] - 建立营销网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推行知识营销策略,通过专业团队科普提升大众认知,推动产品及服务销售 [11] - 升级自身产品及服务,促进销售收入增长 [11] 疫情影响 - 2021 年因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防疫策略变化,新冠相关业务收入较 2020 年同期下降 [7] -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6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61 亿元 [7] - 疫情期间不断研发创新,丰富检测产品矩阵和多场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打造“平疫结合”的新型技术平台 [7] 新品规划 生育健康领域 - 推动产前筛查检测前移,聚焦孕前及孕早期产品开发和推广,拓展单基因病一级预防市场 [8] - 推动传统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向升级版无创全因转化 [8] - 提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覆盖度,切入新生儿基因筛查赛道 [8] 肿瘤防控领域 - 加大多癌种早筛产品开发和应用转化、临床性能验证、国内外资质申报等方面投入 [8] - 围绕多类肿瘤构建肿瘤“预、筛、诊、监”闭环的全体系产品布局 [8] 感染防控领域 - 建立全方位病原微生物检测产品体系,打造感染防控的高中低通量产品多极发展 [8] 其他领域 - 关注遗传性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助力慢病管理领域实践应用 [8] 股价维护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建先生自 2021 年 9 月 29 日至 2022 年 3 月 8 日,增持公司股份 629,500 股,增持金额累计 51,324,443 元 [9] - 2022 年 1 月 5 日至 2022 年 3 月 9 日,公司回购股份数量 4,000,099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 413,914,325 股的 0.9664%,支付总金额 336,337,476.54 元 [9] - 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多渠道回复投资者问询,安排机构投资者等参观、调研,举办业绩说明会,回答投资者问题,传递公司发展战略和投资价值 [9] 其他业务 人工受精业务 - 目前生育健康业务从出生缺陷三级防控角度出发,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未涉及人工受精业务 [9] 不明肝炎检测 - 针对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提供腺病毒 41 型核酸检测及 PMseq 病原联合筛查方案 [9] 乡村振兴项目 - 依托基因检测技术和公益项目为农村及贫困地区提供健康筛查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10] - 截至 2021 年底,民生项目覆盖全国 20 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累计进行健康筛查 1300 余万人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