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车检测(300572)
icon
搜索文档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8月8日、8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30
公司基本情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包括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3]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1,037.53万元,较上年同期23,666.07万元增长73.40%;利润总额12,667.19万元,较上年同期7,119.49万元增长7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20.31万元,较上年同期5,986.54万元增长85.76% [3] 行业相关情况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检测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但潜在需求待开发,如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4] -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约1.2万家,检测市场空间约600亿,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人才分散等特点,亟待整合 [1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系统销售与运营维护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2018年机动车检测系统销售与运营维护收入占比超90%,全国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平台销售对象为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销售对象主要为环保部门 [5] - 公司是机动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解决商,为检测站提供多种服务,在全国32个服务网点有200多名工程师,服务网络和技术实力领先 [6][7] - 公司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成熟,产品分固定式和移动式,具车辆限行筛选和环境气体排放监管功能,国内有力竞争者有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多普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8] 政策相关情况 - 2014年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意见,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异地检验;2018年国务院推行货车“三检合一”;2019年国家发改委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市场,改善检测机构现状 [5][6] - 国家针对机动车检测制定严格标准并适时修订,新标准更严格先进,涉及多方面升级 [9] - 2018年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环检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实施,带来约20亿市场增长空间,增加检测站成本,促进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推动行业整合 [9] 公司运营与发展 - 公司收款分阶段,预收款项有望随业务规模扩大逐年增加 [7] - 公司有产能扩充计划,已对募投项目投入5,875.44万元,还招聘人员保障产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需求 [10] - 国六排放标准对公司影响不大 [11] - 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收购检测站,后期不排除自建,收购后拟参考国外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收购后可向二手车检测等领域拓展业务 [11][12][13]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三方持股约20%、25%与55%,截至2019年6月30日已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3] - 公司发展战略是坚持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提升多方面能力,探索海外市场,推动监管系统建设,通过资本运作扩张业务,后续业绩增长点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14] - 公司传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依据包括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行业标准升级、检测市场需求增加、监管趋严、国内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欠缺等 [14][15]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7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联网监管系统、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3] - 2019 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12,241.13 万元,同比增长 48.84%;利润总额 3,598.78 万元,同比增长 10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96.65 万元,同比增长 109.96% [3] 行业现状与需求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 [4] - 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政策和检验机构创造外部条件 [4] 公司业务收入与市场 - 2018 年机动车检测系统销售与运营维护收入占比超 90%,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基本为维护费用,占比不到 10% [5] - 全国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平台销售对象为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销售对象主要为环保部门 [5] - 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市场覆盖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划,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占有率多年领先 [5] 新车下线检测业务 - 应用领域涵盖常规和特种车辆检测,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已与比亚迪等厂商合作 [6] - 该业务非主营业务,占比小,对经营业绩无影响 [6] 设备更换与维护 - 易损耗件更换周期 2 - 3 年,大部分设备使用寿命 5 - 8 年,使用不当等会加速老化 [6] - 未出台报废标准,老旧系统仍在使用,标准出台将加速淘汰,存量带来重置需求和维护收入 [6][7] 政府政策措施 - 2014 年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规定政府不得举办检验机构,简化审批,推行异地检验 [7] - 2018 年国务院决定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 [7] - 2019 年国家发改委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7] - 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市场,改善检测机构数量和布局现状 [7][8] 公司财务与业务进展 - 收款分阶段,预收款项余额因业务规模扩大逐年增加 [8] - 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通过招标销售,公司积极参与,市场将随政策落地发展 [8][9] 检测标准与影响 - 国家针对机动车检测制定严格标准并适时修订,新标准更严格先进 [9] - 2018 年环检新标准 2019 年实施,检测系统升级更新市场空间约 20 亿,增加检测站成本,促进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 [9][10] 公司经营相关问题 - 2019 年第一季度毛利润稍低因遥感检测系统销售方式致利润率低于传统检测系统 [10] - 公司主要通过直接或成立产业基金间接收购检测站,后期不排除自建 [10] - 新建检测站场地要求高,政策放开后不会迅速大量新建 [10] 产业基金与收购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三方持股约 20%、25%、55% [11] -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1] 公司发展战略与业绩增长点 - 立足汽车后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提升技术先进性,拓展应用领域,探索海外市场,推动联网监管系统建设 [11] - 利用行业优势,适时通过资本运作扩张业务,延伸产业链 [11][12] - 后续业绩增长点为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12] 传统业务增长支撑 -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车龄增长带动检测和设备需求 [12] - 行业标准升级带来存量设备更新需求 [12] - 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检测市场增速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强制和主动参检需求增加 [12][13] - 监管趋严,公司作为龙头技术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扩展 [13] - 国内检测机构数量少,服务能力欠缺,放开收费使检测站购置需求增强 [13]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24
公司概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联网监管系统、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3]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41.13万元,同比增长48.84%;利润总额3,598.78万元,同比增长10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65万元,同比增长109.96% [3] 行业现状与政策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检测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 [4] - 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后市场发展滞后,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4] - 2014 - 2019年,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包括简政放权、“三检合一”、放开检测收费,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市场 [4][5] 公司业务情况 业务收入占比 - 2018年,机动车检测系统销售与运营维护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超90%,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基本为维护费用收取,占比不到10% [5] 市场份额 - 机动车检测系统产品市场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 [6] 新车下线检测业务 - 应用领域涵盖常规和特种车辆检测,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已与多家厂商合作,业务扩展对经营业绩影响小 [6] 尾气遥感检测系统 - 技术成熟,产品分固定式和移动式,具车辆限行筛选和环境气体排放监管功能,可实时多车道检测 [8] 检测站业务 -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约1.2万家,检测市场空间约600亿,行业待整合,公司主要通过收购整合,不排除自建 [10] - 新建检测站投入无明确标准,建设周期约半年,运营需考虑系统维护等因素 [10][11] 设备销售与售后 - 公司是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解决商,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2个网点,有200多名工程师,售后领先 [11] - 检测系统易损耗件更换周期2 - 3年,大部分设备寿命5 - 8年,报废标准待出台,存量有重置需求和维护收入 [11][12] 产业投资基金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持股比例约20%、25%与55% [12] 业务拓展方向 - 收购检测站后,可向二手车检测、维修检测、保险服务、治理超载超速等领域拓展,向检测设备与服务提供商转型 [12][13] 行业相关规定 - 不同类型机动车检测频次有明确规定,随车龄增长,检测频次增加,市场需求增大 [7] - 国家制定严格检测标准并适时修订,2018年环检新标准出台,检测站需升级仪器与软件 [9] 市场趋势与公司战略 市场趋势 - 尾气遥感检测市场将随政策落地发展,销售主要通过政府招标 [9] - 私家车检测收费约200 - 300元/台,2019年5月放开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13] 公司战略 - 立足汽车后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提高技术先进性,完善网络,拓展应用领域,探索海外市场 [14] - 利用行业优势,适时通过资本运作扩张业务,延伸产业链 [15] - 后续业绩增长点包括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检测站运营、智慧停车、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15] 投资者情况 - 目前来访调研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为国内机构,少数为国外机构 [15]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20
公司概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 [3]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2,241.13万元,同比增长48.84%;利润总额3,598.78万元,同比增长10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65万元,同比增长109.96% [3] 行业现状与发展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但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 [4] -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约1.2万家,检测市场空间约600亿,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等特点,亟待整合 [9] - 截至2019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3亿辆,汽车后市场空间将扩大,检测市场增速将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 [13] 政策措施 - 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简化审批程序并推行异地检验等改革措施 [4] - 2018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8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 [5] - 2019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放开机动车检测类等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5] 技术与市场 - 公司遥测式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技术成熟,产品分固定式和移动式,具车辆限行筛选和环境气体排放监管功能,国内有力竞争者有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6] -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销售主要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公司积极参与招投标,市场将随相关政策落地迎来发展 [6] 标准与升级 - 国家针对机动车检测制定严格标准并适时修订,2018年9月27日发布的环检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实施,检测机构需对环保检测装置升级更换,软件升级费用约占20%-30% [7][8] 产能与业务 - 公司有产能扩充计划,截至2019年3月31日,已对募投项目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投入2,004.69万元,还招聘人员保障产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需求 [8] - 公司研发了环境污染防治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大气和水环境污染防治系统 [8][9] 检测站相关 - 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的方式间接收购检测站,后期不排除自建,新建检测站投入无明确标准,国内不会迅速新建大量检测站 [9][10] - 一个配置两条机动车检测线的标准规模检测站正常运营至少需20余位工作人员 [10]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截至2019年3月31日,已通过该基金及收购股权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0] - 公司收购检测站后保持原管理人员结构不变,签订对赌条款,由SPV公司管控,将对管理人员制定激励政策 [11] - 公司收购检测站后可向二手车检测等新领域拓展,促使公司转型 [11] - 公司收购检测站采用的方式经5年摊销,不会对净资产收益率造成较大影响 [11] 融资与战略 - 未来公司有融资需求时,不排除采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 [12] - 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未来将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拓展市场,利用行业优势进行资本运作,后续业绩增长点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等 [12][13] 传统业务增长依据 - 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大,汽车后市场空间扩大,检测市场增速将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强制检测覆盖将扩大,主动参检需求增加 [13] - 机动车检测监管趋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技术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扩展 [13] - 中国每万辆车辆拥有的检测机构与国外差距大,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欠缺,国家放开收费限价趋势使检测站资金充足,有检测设备购置需求 [14]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20
公司基本情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3]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2,241.13万元,同比增长48.84%;利润总额3,598.78万元,同比增长10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65万元,同比增长109.96% [3] 行业现状与政策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检测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 [4] - 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如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4] - 2014年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意见,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异地检验;2015年部分省市放开收费定价;2018年国务院决定货车“三检合一”,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市场 [4][5]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系统销售与运营维护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前者收入占比超90%,后者不到10%,经营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 [5] - 新能源汽车6年以内免检,超6年后每年检验1次,超15年每6个月检验1次;公司产品多样,检测对象主要是在用车,会关注新能源汽车动态 [6] -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可实时检测尾气污染物,分为垂直式、水平式与移动式,用于检测路面行驶车辆尾气排放 [7] - 公司尾气遥感检测技术成熟,可实现实时多车道同时检测,随着政策落地,市场将迎来发展 [7][8] - 2019年5月1日实施的环检新标准增加多项内容,需检测站升级仪器与软件,将增加成本并促进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 [8] - 行业内在用机动车检测系统领域主要竞争企业有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保持行业领先 [9] 公司运营与发展 -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约1.2万家,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等问题,公司主要通过收购整合行业,后期不排除自建 [9]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与政府、社会资金三方持股比例约为20%、25%与55%,已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0] - 我国机动车检测费用车主自付,无补贴 [12] - 新车下线检测系统应用于常规和特种车辆,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已与多家厂商合作,业务扩展对经营业绩影响小 [10][1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该部分收入占比极小,今年销售收入将有一定提升 [11]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为88名激励对象办理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第一期解除限售股份315,360股 [11][12] - 公司上市后2016 - 2018年度有分红和转增股本方案,2018年度方案待股东大会审议 [12][13] - 公司发展战略是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提升技术先进性,拓展应用领域,探索海外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扩张业务规模 [13] - 后续业绩增长点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检测站运营、智慧停车、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 [14] - 保持业务增长原因包括人均汽车保有量提升、检测市场空间大,监管趋严公司受益,国内检测机构数量与国外差距大、需求大 [14][15] - 收购检测站后,公司向二手车检测、机动车维修检测、机动车保险服务、治理超载超速等领域拓展,转型为检测设备与服务提供商 [15]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12
公司概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 [3] - 2019 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 12,241.13 万元,较上年同期 8,224.43 万元增长 48.84%;利润总额 3,598.78 万元,较上年同期 1,794.56 万元增长 10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96.65 万元,较上年同期 1,474.90 万元增长 109.96% [3] 行业现状与发展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4] -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约 1.2 万家,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等特点,亟待市场整合 [5] 政府政策措施 - 2014 年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异地检验等;2015 年部分省市放开机动车检测两项收费定价;2018 年国务院决定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 [5] 公司销售与服务 - 公司传统检测与遥感监测业务有超百人营销团队,销售客户与订单稳定增长;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及时周到服务,在全国 31 个服务网点有 200 多名工程师 [5][6] -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包括客户议价销售与公司竞标销售;营销中心下设多个销售机构,各部门紧密配合 [6] 市场参与主体与采购 - 公司主要对外采购电子元器件等小部分原材料,采购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较小;市场主要参与者为安车检测、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主体采购成本占比大于安车检测 [7] 标准与法规影响 - 2018 年 9 月 27 日发布的环检新标准于 2019 年 5 月 1 日实施,检测站需对环检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部分升级 [7] - 新能源汽车 6 年以内免检,超过 6 年后每年检验 1 次,超过 15 年每 6 个月检验 1 次;公司产品涵盖多领域,检测对象主要是在用车,新能源汽车仍需进行安全技术性能等检测 [8] 尾气遥感检测 - 公司尾气遥感检测技术成熟,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可实时多车道同时检测;与其他企业相比,具备完整业务体系和较强实力;市场主要参与者还有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9] - 尾气遥感检测针对在用柴油车辆,与传统机动车环保检测相比,具有便捷性、真实性等优势 [10] - 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尾气遥感检测市场将发展,公司积极参与招投标,目前主要中标地区集中于河南与山西等地 [10][11] 公司知识产权与业绩 - 2018 年公司新增 10 项专利、1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拥有 61 项专利及 54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业绩增长受益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和联网监管系统销售 [11] 公司生产与收款 - 公司按订单组织生产,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并开展相关工作 [11] - 公司收款分阶段进行,合同签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预收 30%货款,设备运抵现场、安装调试完成等阶段再分别收取 30%货款,剩余 10%作为质量保证金 [12] 公司产能与人员 - 公司有产能扩充计划,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已对募投项目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投入 2,362.56 万元;招聘人员保障产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需求 [12] -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职人员 944 人,增长较多的人员类别为生产、销售与技术人员 [13] 公司收购检测站 - 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的方式间接收购检测站;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通过多种方式正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3]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08
公司基本情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 [3] - 2019 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12,241.13 万元,同比增长 48.84%;利润总额 3,598.78 万元,同比增长 10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96.65 万元,同比增长 109.96% [3] 行业现状与发展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三类,新车下线检测逐渐应用 [4] - 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4] -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约 1.2 万家,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等问题,亟待整合 [10] - 中国每万辆车拥有检测机构数量(0.59 个)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日本 3.51 个、美国 2.5 个、欧洲 2 个),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欠缺 [15][16] 政府政策措施 - 2014 年 5 月 16 日,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异地检验 [5] - 2018 年 5 月 1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2018 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 [5] - 2019 年 5 月 1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放开机动车检测类等收费项目,缩减政府定价范围 [5] 公司业务相关 市场竞争与份额 - 在用机动车检测系统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有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产品市场覆盖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划,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占有率行业领先 [5][6] 产能与需求 - 2018 年度共销 2377 套产品线,公司有产能扩充计划,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已对募投项目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投入 2,004.69 万元,采取措施保障产能满足环检系统升级需求 [6] 预收款项 - 公司收款分阶段,合同签订起三个工作日内预收 30%货款,设备运抵安装现场三个工作日内收 30%,安装调试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收 30%,剩余 10%作为质量保证金,待验收合格一至两年后收取,业务规模扩大使预收款项余额逐年增加 [6][7] 现金流量净额 - 2018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比上年同期减少 104.62%,原因是放宽合同预收条款及产销规模扩大致支出增加 [7] 尾气遥感检测系统 - 2017 年 7 月 27 日,环保部发布相关要求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公司遥测式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技术成熟,产品分固定式和移动式,具多种功能,与其他企业相比有技术、人才和客户资源优势,国内有力竞争者有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场将随政策落地发展,销售主要通过参加政府招标 [7][8][9] 环检新标准影响 - 2018 年 9 月 27 日发布的新标准于 2019 年 5 月 1 日实施,增加多项检查内容和要求,需检测站升级仪器台体与软件,将增加成本,促进公司 2019 年度营收和利润增长 [9][10] 检测站相关 - 新建检测站投入金额无明确标准,建设周期一般半年左右,受多种因素影响 [10] - 公司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间接收购检测站,后期不排除自建 [10][11] - 运营检测站需考虑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公司服务网络覆盖 32 个网点,有 200 多名工程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检测系统易损耗件更换周期一般 2 - 3 年,大部分设备使用寿命 5 - 8 年,检测设备报废标准出台将加速老旧系统淘汰,现有机动车检测系统存量未来有较强重置需求和可观维护收入 [11] - 中小规模机动车检测站正常运营至少需 10 余位工作人员,检测对设备软硬件依赖性更强 [12] 产业投资基金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采取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方式设立,三方持股比例约为 20%、25%与 55%,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 [12][13] 检测站运营管理 - 检测站运营成本主要是人工和租金,公司计划参考国外经验输入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运用 AI 技术监控,收购检测站采取控股方式,留部分股权给原股东与管理层 [13] 业务扩展方向 - 收购检测站后可向二手车检测、机动车维修检测等新领域拓展,促使公司向机动车检测设备与检测服务提供商转型 [14] 发展战略与业绩增长点 - 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未来坚持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提升技术先进性,完善网络,加强研发,拓展应用领域,探索海外市场,推动监管系统建设,通过资本运作扩张业务规模,后续业绩增长点包括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等 [14] 业务增长原因 - 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大,汽车后市场空间将扩大,检测市场增速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强制检测覆盖将扩大,主动参检需求增加 [15] - 机动车检测监管趋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技术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扩展 [15] - 国内检测机构数量少,服务能力欠缺,放开收费限价使检测站资金充足,有较强设备购置需求 [15][16]
安车检测(300572) - 2018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4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572,证券简称安车检测,于 2018 年 4 月 23 日 15:00 - 17:00 在深圳举行 2017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 产品与市场 - 2017 年 7 月 27 日环保部发布相关文件,为汽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带来新需求,国内该系统开发与销售企业不多 [2]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解决方案的企业,可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7][8] - 公司收款分阶段,合同签订预收 30%货款,设备运抵收 30%,安装调试完成收 30%,剩余 10%尾款作为质保金 [9] - 公司组件采购周期为 15 - 20 个工作日 [6] 产品优势 - 技术优势: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拥有 51 项专利、3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多项非专利技术 [2][3] - 方案设计与实施优势:在 31 个省级行政区积累数千项目经验,有成熟项目运作体系和本地化服务团队 [3] - 管理团队和人才优势:董事长有超 10 年研发管理经验,带领超百人研发团队,通过持股和激励计划建立稳定团队 [3] - 技术服务能力优势:建立 31 个服务网点,超 200 名工程技术人员,有标准化售后信息管理系统和 24 小时客服热线 [4] - 产品线优势: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系列机动车检测系统和联网监管系统,产品适用于多种车辆,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4][5] - 检测台体自主制造优势:具备检测台体研发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山东生产基地投产后能力进一步提升 [5] - 品牌优势:服务超千家客户,遍布 31 个省级行政区,获多项行业荣誉,市场认可度高 [6] 业务布局与发展 - 立足汽车后市场,拓展新车下线检测、智能驾考、尾气遥感检测等业务版块 [11] - 以新能源汽车为新车下线检测系统突破点,加强相关技术及产品研发,已与比亚迪等合作 [10][14] - 把握环保政策,加大机动车遥感检测系统研发,已有中标项目 [12][13] - 利用行业主导地位,时机成熟时通过收购兼并扩张业务规模,延伸产业链 [8][13][14] 政策影响 - 国家针对机动车检测制定严格标准并适时修订,公司作为主要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持续受益 [15] 其他情况 - 2018 年 3 月 6 日、7 日接待多位分析师与投资者 [10] - 公司生产规模和销售订单随产品水平提升和机动车拥有量增长稳步增长 [12] - 环检系统分柴油车线和汽油车线,各有一个工位及相应检测设备 [10][11]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2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包括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3] - 第三季度营收 12,592.65 万元,同比增长 25.49%;净利润 3,406.25 万元,同比增长 57.92%;2018 年全年预计盈利 12,000.00 - 12,800.00 万元,同比增长 51.81% - 61.93% [3] 预收账款情况 - 公司为增加市场份额放宽合同收款条件,新收款方式为设备运抵现场收 30%货款,安装调试完成收 60%,剩余 10%尾款一至两年后收 [4] - 遥感检测系统订单多采用招投标,客户多为政府部门与单位,大部分合同未用预收账款模式,导致预收账款同比减少 [4] 市场情况 - 我国机动车检测设备市场约 40 亿,未来可能发展至 60 - 70 亿,主要参与者为公司与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4] 检测站情况 - 新建检测站需考虑土地、设备、厂房、人员等投入,运营成本集中在人工、租金、水电、设备折旧与维护 [4][5] 产品销售与售后情况 - 公司是机动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解决商,为检测站提供场地设计等服务 [5] - 公司在全国 31 个服务网点有 200 多名工程师,服务网络和技术实力领先,能提供及时周到服务 [5] 新能源汽车年检情况 - 新能源汽车 6 年以内免检,超过 6 年每年检验 1 次,超过 15 年每 6 个月检验 1 次 [5][6] 尾气遥感检测情况 - 各地政府陆续开展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在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截至 2018 年 10 月 26 日,中标项目及合同金额合计 9,346.65 万元,占 2017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22.70% [6] - 尾气遥感检测针对在用柴油车,与传统检测相比,具有数据实时上传等优势 [6][7] 检测站管理与激励情况 - 公司计划参考国外经验输入管理模式,建立团队梳理流程,标准化各环节,运用 AI 技术监控 [7] - 公司控股收购检测站,留部分股权给原股东与管理层 [7] 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完成工商登记 [7] - 公司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设立产业基金,三方持股比例约为 20%、25%、55% [8] 人员情况 - 公司在职人员 700 多人,人员相对稳定,股改前和上市后分别对中高层和技术等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激励人员超 100 余人 [8] 私家车检测收费情况 - 目前私家车检测费用约 200 - 300 元/台,不同地域收费标准有差异,部分地区已放开年检收费 [8] 传统设备销售情况 - 公司大部分营收来自传统机动车检测设备销售,因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监管趋严等因素,传统设备销售有增长空间,公司经营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 [8][9]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1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8: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等 [3] - 2018年第三季度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12,592.65万元,同比增长25.49%;利润总额4,013.24万元,同比增长5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6.25万元,同比增长57.92% [3] 政策影响与业绩增长 - 2018年9月27日发布的环检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实施,将使检测站升级环检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为公司带来营收和利润 [4] - 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受益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因国家政策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市场和汽车保有量增加,预计第四季度保持良好经营 [4][5] 财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为增加市场份额放宽合同收款条件,采用新收款方式,预收账款在业务规模扩大和新收款模式下将递减 [5] 检测站相关情况 - 新建检测站投入金额因地区用地成本、规模、检测车辆数量和检测线数量等因素无明确标准 [6] - 机动车检测系统易损耗件更换周期为1年,大部分设备使用寿命5 - 8年,公司售后网络覆盖全国31个网点,有200多名工程师 [6] - 国内未出台检测设备报废标准,现有机动车检测系统存量有软件升级和部分设备更换需求,未来有重置需求和维护收入 [6][7] 业务增长前景 - 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大,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检测市场增速将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强制检测覆盖和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7] - 机动车检测监管趋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技术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扩展 [7][8] - 中国每万辆车拥有检测机构数量低于发达国家,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欠缺,国家有放开收费限价趋势,下游检测站资金充足且有购置需求 [8] 尾气遥感检测情况 - 各地政府陆续开始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在该领域取得进展,截至2018年10月26日,中标项目及签订合同金额9,346.65万元,占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2.70% [8] 并购与管理情况 - 公司并购中检集团汽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和受让兴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将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内控和监督机制,维护投资者利益 [9] 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工商登记,基金投资于机动车检测等产业相关项目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