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顺新材(300501)
icon
搜索文档
海顺新材(30050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海顺新材,股票代码30050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林武辉[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蔡家浜路18号,邮政编码201619[7]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申滨南路938号龙湖虹桥天街G栋508室,邮政编码201103[7]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http://www.hysum.com,电子信箱为xiaohui@hysum.com[7] - 董事会秘书姓名为杨高锋,联系电话021 - 37017626,传真021 - 33887318,电子信箱xiaohui@hysum.com[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http://www.szse.com.cn/,媒体名称有《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128号6楼,签字会计师为刘钢跃、黄湘伟[7]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93,531,505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2021年度以总股本193,531,5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3,223,780.6元[136] - 2022年度以总股本193,531,5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9,676,575.25元[138] - 2022年可分配利润为518,276,767.53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38]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20%[13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0.13亿元,较2021年增长18.18%[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较2021年下降2.09%[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64.98万元,较2021年下降7.88%[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亿元,较2021年下降1.92%[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3.05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82%[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9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5.74%[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较2021年下降17.19%[8]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0%,较2021年下降3.76%[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81.17万元,2021年为298.46万元,2020年为269.68万元[11][12]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601,235.55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18%[24] - 2022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02,461,491.00元,较上年同期回落2.09%[2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32%[24]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0.13亿元,同比增长18.18%[2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36,175,843.69元,同比增长14.09%;现金流出小计999,218,187.65元,同比增长16.70%;现金流量净额136,957,656.04元,同比减少1.92%[47]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34,345,979.12元,同比增长94.37%;现金流出小计771,328,256.50元,同比增长63.37%;现金流量净额 -336,982,277.38元,同比增长35.51%[47]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7,622,422.93元,同比减少84.14%;现金流出小计264,720,398.78元,同比减少4.56%;现金流量净额 -117,097,975.85元,同比减少117.92%[47] - 2022年末货币资金320,864,379.32元,占总资产比例13.92%,较年初减少14.08%;应收账款272,778,724.08元,占比11.83%,较年初增加3.00%[50][51] - 2022年末存货193,226,079.13元,占比8.38%,较年初增加1.28%;固定资产475,792,699.79元,占比20.64%,较年初增加6.96%[52][55] - 2022年末在建工程265,402,637.21元,占比11.51%,较年初减少4.56%;使用权资产3,282,845.23元,占比0.14%,较年初增加0.12%[55][56]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02,001,052.33元,占比4.42%,较年初减少4.16%;合同负债11,679,433.90元,占比0.51%,较年初增加0.21%[56][57] - 报告期投资额23,45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40,550,000.00元,变动幅度 -42.17%[58]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60,160.98万元,本期已使用26,336.98万元,累计已使用33,294.54万元,尚未使用17,853.29万元[61][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178,532,877.51元(含利息8,352,302.25元)存放于募集资金账户[63][69] - 公司使用不超过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报告期末已使用9,600万元[62][68] - 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39,8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2022年3月1日使用5000万元,12月1日赎回[63] - 高阻隔复合材料项目承诺投资60,16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3,294.54万元,投资进度55.74%[65] - 2021年10月公司使用5,399.02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后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金额为37,081,491.87元[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行业收入9.12亿元,占比90.07%,同比增长19.51%[28] - 2022年软包装产品收入7.10亿元,占比70.14%,同比增长15.25%[28] - 2022年国内收入9.08亿元,占比89.70%,同比增长14.27%;国外收入1.04亿元,占比10.30%,同比增长68.30%[28] - 2022年直销收入9.78亿元,占比96.62%,同比增长15.42%;经销收入0.34亿元,占比3.38%,同比增长272.47%[28] - 直销收入978,378,203.42元,同比增长27.66%;经销收入34,223,032.13元,同比增长272.47%[29] - 新型药用包装材料销售量33,124,670.51公斤,同比增长6.96%;生产量33,084,819.38公斤,同比增长4.53%;库存量2,420,927.69公斤,同比下降1.62%[29] - 新型药用包装材料直接材料成本533,206,137.16元,占比71.96%,同比增长25.29%[3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31,936,012.9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3.04%[3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66,527,757.6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5.03%[31] - 销售费用45,607,833.94元,同比增长7.16%;管理费用60,343,366.32元,同比增长1.75%[31] - 财务费用 -8,347,199.18元,同比下降466.96%;研发费用44,490,523.83元,同比增长35.32%[31] - 营业成本合计732,896,969.51元,同比增长20.35%[30]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主要从事医药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14] - 2021年我国医药包装行业市场规模约1358.6亿元,同比增长16%[14] - 公司主要产品为软包装材料及硬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制药品牌药品包装[15] - 公司持续推动“四轮驱动”发展战略,新产品应用于新消费、新能源等领域[19] - 公司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根据销售合同或订单制定生产计划[19] - 公司持有药包材登记号146个,DMF备案15个,累计合作客户过2000家,超80%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与其合作[21]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14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22] - 公司产品生产周期一般为5 - 30天[20] - 公司拥有10万级净化车间的生产环境和先进生产、检测设备,工艺设备水平行业领先[23] - 国内药包材企业有上千家,大部分在千万量级,超过2亿级别的公司较少[23] - 报告期内公司为下游药厂累计发出1887份授权信[23] - 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5378、ISO13485、ISO14001、ISO45001、FSSC22000、TS16949等认证[23] - 2022年公司药包材登记号增加至146个,DMF备案增加至15个,拥有发明专利17个、实用专利121个、外观专利5个[26] - 2022年公司为下游药厂发出1887封授权信用于一致性评价或新型药品申报[26] -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815人,同比大幅增长[26] - 2022年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9次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2次业绩说明会,接待6次机构调研[27] - 2022年公司派发现金约0.23亿元[27] - 与华海药业签订53,000,000元重大销售合同,已履行金额53,000,000元[29] 研发项目情况 - 锂电池铝塑膜用共挤流延聚丙烯薄膜研发项目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31] - 公司研发锂电池铝塑膜用共挤流延聚丙烯薄膜,可提高材料阻隔性能,降低电解液渗透效率,提高冷冲压成型高度[32] - 公司研发软包锂电池铝塑膜用表层耐电解液腐蚀涂层,已完成多项准备工作,处于小批量试制客户反馈阶段[33][34] - 流延聚丙烯薄膜(CPP)氧指数为18%左右,易燃、成炭率低、易熔滴,公司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处理[36] - 公司研发锂电池铝塑膜用阻燃流延聚丙烯薄膜,解决阻燃剂与聚丙烯粒子相容性问题,产品外观等性能可控[36] - 公司研发电子元件的散热保护膜,兼具保护和散热功能,已完成多项工作,处于小批量试制客户反馈阶段[39] - 公司研发液体包装袋,处于设备工装改造、调试及生产工艺研究阶段,进行了实验室样品试制和性能测试[40] - 液体包装袋卫生安全、易携带、加工成本低,设置易撕结构和防污部[40][41]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12人,较2021年的85人增长31.74%;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3.74%,较2021年的12.09%增长1.65%[45]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44,490,523.8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39%;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32,877,686.18元,占比3.84%;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24,294,381.87元,占比3.40%[46] 子公司相关情况 - 苏州海顺子公司注册资本210,000,000元,总资产603,119,537.00元,净资产370,411,333.52元,营业收入656,275,585.66元,营业利润97,862,366.73元,净利润84,403,776.75元[72] - 多凌药包子公司注册资本68,750,000元,总资产108,155,233.17元,净资产91,281,396.66元,营业收入112,043,915.39元,营业利润15,994,156.58元,净利润13,504,637.95元[73] - 石家庄中子公司营收8000万元,毛利率74.43%[75] - 浙江海顺新材料子公司营收16800万元,毛利率62.78%[76] - 海顺医材子公司营收1000万元,毛利率6.42%[78] - 浙江海顺新能源子公司营收20000万元,毛利率0.46%[79] - 苏州庆谊
海顺新材:关于举办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3-30 09:11
公司定于2023年4月7日(星期五)15:00-17:00在全景网举行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业绩说明会将会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 资者可登录"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 参与本次业绩说明会。 证券代码:300501 证券简称:海顺新材 公告编号:2023-026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办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于2023年3月31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 了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及年度报告摘要。为了更好地与广大投资者进 行交流,使投资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公司拟举办 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具体安排如下: 届时,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武辉先生、财务负责人倪海龙先生、 独立董事王琳琳女士、董事会秘书杨高锋先生,保荐代表人姚奔先生 将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2022年度业绩 说明会提前 ...
海顺新材(300501) - 海顺新材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15 08:12
业务预期与增长 - 公司认为四季度有季节性优势,下游药企收官备货,过去两年四季度环比向好,目前市场部和生产部繁忙,对四季度有信心 [1] - 药包业务各板块均增长,外销同比增长多因外贸环境向好及公司重视,内销是主阵地且整体增长,防疫环境下部分药企订单增长更快,新消费领域销售也在增加 [1] 铝塑膜业务 布局原因与产能 - 铝塑膜与原有业务在材料、结构、设备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有共通性,且可规模化生产,公司2017年开始研发并申请专利,2021年因新能源行业爆发决定投入,设计产能1.2亿平方 [2] 产品品质 - 公司有复合材料技术积累和匹配产线的产业工人,产品性能指标符合行业参考标准,部分优于同类产品,满足客户要求,但产线良品率和产品一致性需时间验证提高 [2] 产能消化 - 市场需求端国产替代空间大,铝塑膜市场规模在扩大,项目产能分批实施,根据市场开发匹配产能 [2][3] 应用区别与毛利率 - 3C用铝塑膜干法工艺多,动力储能类热法工艺多,动力膜更厚、使用时间长、防穿刺要求高,电池厂家供应链认证复杂、周期长;不同企业铝塑膜毛利率不同,规模化生产销售的企业毛利率较高 [3] 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 - 可转债规划三万吨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一万吨自用生产铝塑膜的CPP膜材料及药包基材,一万吨用于生物反应膜材料,一万吨用于多层共挤膜,用于食品、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包装 [3] 药包毛利率 - 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一季度涨、二季度落、三季度至今稳定,公司药包毛利率趋于稳定;公司有资本市场加持,形成人才、规模和品牌优势,保护毛利率;药包行业要求高,需比一般消费包装行业有一定溢价 [3][4] 南浔项目与公司产能 - 南浔项目分两期,一期7.5万平方租给参股公司,4.5万平方自用,4万平落实可转债项目,5000平方投产高阻隔复合材料近4000吨产能,产线已投产,产品与药厂关联审评后逐步消化产能 [4] - 公司2021年产能约3.2万吨,今年预计4万吨,明年定增的1.8万吨高阻隔复合材料投产,后年可转债募投的1.2亿平铝塑膜项目和3万吨功能性铝塑膜项目落地 [4] 公司战略 - 四轮驱动战略包括立足药包行业做大做强,拓展新消费板块产品应用,做好新能源板块1.2亿平方铝塑膜,推进定增里1.2万吨高阻隔可回收复合材料项目 [4] 疫情影响 - 疫情对公司生产运营有影响,防疫措施优化后,某些用药市场需求增加,行业规模稳定增长,公司业务逐渐变好 [4][5]
海顺新材(300501) - 2016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23:4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501,证券简称海顺新材,为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参与单位众多,包括西南证券、信诚基金等 [2] 公司定位与优势 - 定位:主要产品为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SP 复合膜、PTP 铝箔,主打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定位于新型药用包装材料,用于高价药品 [5] - 优势:客户、生产技术及设备、品牌、管理、上市后资本市场整合资源优势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药包材生产企业分三类:少数大型制药企业自主生产部分包装材料;产品线广,覆盖多领域的企业;专业从事医药包装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6] - 我国共有 1500 家药包材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充分,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低 [6] - 2010 - 2015 年,全球药品包装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 5.51%,2015 年市场需求达 620 亿美元,中国需求占比 8.64%,金额 53 亿美元 [6]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医药包装材料向新型、环保、使用便捷方向发展,如 PVC 替代产品等 [7] - 品牌优势显现,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从价格转向技术、品牌、服务等全方位 [7] 行业增速与影响 - 早期我国对药包材关注度低,导致其增速低于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增速,为有准备的公司提供发展空间 [8] - 未来随着居民关注和国家重视,行业将进入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阶段 [8] -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受多种利好因素影响将稳步上升 [9] 募投项目情况 - 预计今年 7 月底完成土建,年内完成安装调试和净化,明年上半年完成 GMP 认证和报批,下半年投产 [9] - 完善销售网络,增加内销人员覆盖全国 2000 强药企,实施海外新兴医药市场当地雇员计划 [9][10] 毛利率情况 - 上升原因:原材料铝箔价格下降,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调整销售策略,增加高毛利率产品生产销售 [10] - 未来募投项目实施有助于扩大产能、降低成本、丰富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10] 公司未来规划 - 完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2000 强药企,开拓海外新兴医药市场 [10][11] - 丰富产品结构,通过投资或收购拓宽产品线 [11] - 提升产品质量,单品品质 1 - 2 年内、销售 3 - 5 年内进入行业前三强,打造一站式知名药用耗材供应商 [11] 药包材材料壁垒 - 资质壁垒:生产药包材需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新版 GMP 实施后审批更严格 [11] - 技术壁垒:行业多学科交叉,需较强跨行业技术整合能力和长期技术经验积累 [12] - 资金壁垒:主要生产设备价格昂贵,需雄厚资金实力 [12] - 市场营销网络壁垒:制药企业更换供应商成本高,成熟营销网络需长期积累 [12]
海顺新材(300501) - 2017年5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5:08
业务拓展与规划 - 公司在德国成立海外子公司,目的是开拓海外业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产品和相关项目 [3] - 苏州年产12000吨规模的新型药包材生产基地建设快完成(原有6000吨/年 + 募投项目6000吨/年),暂无新建项目规划 [3] - 公司主营药品包材领域,未考虑开拓食品相关包材领域 [3] - 公司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将产品销往沿线国家 [7] - 公司产品除国内,还销往印度、越南、伊朗等东南亚国家及少数欧美发达国家 [7] - 公司募投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达产 [8] 销售与市场策略 - 公司通过为客户设计、研发新包装形式及材料,增加高毛利产品销售 [3] - 公司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销售策略,促进销售增长和盈利增加 [6] - 公司今年继续整合销售渠道开发新客户,难点在于药厂选择供应商标准严苛、供应商粘性高、新供应商进入壁垒高 [7] 战略目标与执行 - 打造一站式药用耗材供应商是公司发展目标,去年控股浙江多淩药包,今年全资收购苏州庆谊,执行进度顺利 [3][4] - 公司未来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实现打造一站式药用耗材供应商、成为行业领导者和整合者的目标 [6] 业绩与利润相关 - 公司收购苏州庆谊有战略意义,其有1500余家长期稳定客户,整合客户资源有积极意义,对业绩影响尚难测算 [4] - 公司前几年高速增长,今年受产能限制增速回落,募投项目投产后有望重拾较好增长 [5] - 产能既定下,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价产品销售、增加高毛利产品销售,有利于提高净利润 [5] - 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利润在招股书有详细预测,收购公司今年处于整合阶段,释放利润相对谨慎 [6] - 药用包材行业年增速略高于医药工业,具体数据协会未统计 [7] - 公司近五年通过控制成本、调整产品结构等手段提高综合毛利率 [8] 产品相关 - 儿童保护整体药品包装解决方案是新型包装形式,目前增势不明显 [4] - 冷冲压成型铝是流行的高阻隔包装材料,市场推广情况良好,今年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过半 [4][6] 其他问题回应 - 长沙兴创减持意向已披露,公司不知其具体操作 [4] - 公司上市刚满一年,暂无股权激励考虑 [5] - 公司有完善制度严控营销费用、强化利润管理 [5] - 公司针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制定了应对政策及制度 [5] - 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公司业绩,随着募投项目投产和国际业务开拓,出口销售金额有望增加 [6] - 公司暂无新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将募投项目建设列为重中之重 [6] - 公司一直注重研发团队建设,随着募投项目建成,未来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7]
海顺新材(300501) - 海顺新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46
产品替代 - 公司通过配方调整做出条形包装产品,与个别药厂相容性试验效果不错,该产品携带便利、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但塑料产品替代玻璃瓶有待产业链共同努力 [2] - 用特种塑料做普通注射液软袋已较常见,在日本口服液包装中复合塑料包装占比高,公司材料开发能力有一定储备 [3] 子公司经营 - 公司通过协同管理,子公司效益逐步体现,合理利润率在12%-15%,目前未达该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 行业趋势 - 国内药包材行业分散,有1500多家企业,未来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美国、日本的行业趋势是中国的未来 [4] 公司利润优势 - 公司强调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淘汰七八年前的装备,敢于拥抱新技术,使利润能做到10%以上 [5] 产品线布局 - 药包材团队专注药包材,围绕药厂客户延伸产品,投资审慎乐观 [5] - 化妆品包装材料业务由上海久诚公司负责,后续组合方式待定 [5] - 公司会聚焦客户拓展产品线,明年计划做软管类产品,化妆品市场规模大且公司有区位优势 [6] 客户开拓 - 公司目标是抓创新型客户和原料制剂一体化类公司,也会开拓其他公司,近两年发了900多份授权信用于新药研发或一致性评价,已在药界树立品牌 [6][7] 海外市场计划 - 公司此前有海外本地化网络规划,受疫情影响,去欧洲困难,东南亚市场有发展潜力 [7]
海顺新材(300501) - 海顺新材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5 02:36
关联审评影响 - 2017年12月31日起药包材关联审评后,药厂主体责任加大,对药包材重视程度提高,公司遇到替代其他包材供应商的项目案例,到公司现场审计的药厂客户增加,2018年到现在苏州海顺发出授权信909份,监管加强对规模大、研发实力强、品牌意识强的公司机遇大于挑战 [2][3] 客户情况 - 公司全部客户累计将近2000个,全国医药前100强中有70多个与公司合作,前五名客户营收占比不到15%,客户分散,抗风险能力强,有成长空间,公司未来将开拓新客户并深挖现有客户潜力 [3] 产品情况 - 中国药包材市场规模在1000亿以上,与公司相关产品市场容量在150 - 200亿左右,公司占比较小,公司有六类产品,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是主打产品,占比50%以上,国内高阻隔材料市场规模大,PVDC市场规模印度是中国4倍,欧美约为6倍 [4] 下游集采影响 - 医药集采对公司有一定影响,但机遇多于挑战,公司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整体影响不大,营收提升,毛利率稳定 [5] 产能情况 - 公司本部苏州海顺产能利用率约70%,子公司中汇药包产能利用有较大空间,南浔项目一期12万平方米今年2月开建,明年部分投产,产能每年增加50%不是问题 [5] 铝价影响 - 铝价全年较稳定,有限波动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 [6] 行业壁垒与竞争格局 - 医药包装行业需要特定资质、十万级净化厂房,资金投入大,运营需规模支撑,VOC治理要求高,运营成本高,新关联审评制度提升药企更换供应商成本,行业起步晚、分散、关注度低、盈利水平待提高,未来有洗牌整合空间 [6][7] 子公司净利率期待 - 公司希望各子公司齐头并进,今年是改变之年,明后年是发展之年,组织内部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各子公司经营逐年好转 [7] 药企进入药包可能性 - 以前部分药企剥离医药包装业务,国内外各大药企很少自己做包装,药企进入药包行业逆趋势发展可能性较小 [7] 与霍尼韦尔合作 - 公司与霍尼韦尔2006年开始合作购买尼龙,2010年开始合作推广Aclar膜,Aclar膜无添加剂、化学稳定性好、纯度高,公司是霍尼韦尔Alcar膜全球第九家合作伙伴,霍尼韦尔计划开发Aclar Edge瓶子替代玻璃,综合成本有优势 [8] Aclar Edge瓶子情况 - Aclar Edge瓶子理论上可装口服液或注射剂,适应冻干环境,霍尼韦尔谨慎推进商业化,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数据和工艺测试,公司与对方探讨进一步延伸产品合作推广 [9] 促进包装更换因素 - 药品审批严格、监管严格、环保趋紧促使药厂选择资质齐全的品牌药包材企业,疫情使外企医药公司认为本土供应链更可靠 [9][10] 产品在客户包材占比 - 公司产品在重点客户占比逐年提升,目标是单品类实现70%以上占比,个别医药公司药包材占比已超70% [10] 抗疫产品情况 - 子公司中汇药品包装公司设计产能大,产能有剩余,瓶盖业务与疫苗企业沟通合作,瓶盖利润率达预期 [11] 未来收入构成 - 医药包材是公司主战场,有很大发展空间,其他包材也在积极发展 [11] 营收规模展望 - 公司希望未来三年营收保持30% - 50%的增长,将深度拓展客户 [11] 与华海药业订单 - 公司与华海药业全面合作,此次订单金额5300万,主要产品是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 [12]
海顺新材(300501) - 海顺新材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09:44
市场规模与市占率 - 药包材全球市场规模约1000多亿美元,国内约1000亿人民币,与公司产品相关的约150 - 200亿,国内药包材企业有1500多家,公司是国内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单品类冷冲压复合类产品做到第一 [3] - 冷铝国内市场公司规模最大,去年做到3亿多,占公司营收的57% [3] 产能情况 - 本部海顺公司、庆谊公司产能利用率约70%,中汇公司和多凌公司约58%,庆谊产能约4500吨,多凌约8000吨,中汇约6500吨,海顺本部约13000多吨,合计3万多吨 [4] - 南浔项目投资15亿,产值规模设计25亿,一期11.85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明年6月底投产,化妆品产值约11 - 12亿,药品包装占一半产值 [5] 产品线与增速 - 公司有六大类产品线,增速较快的是PVDC,今年上半年取得30%以上增长 [6] 财务与经营情况 - 并购的庆谊、多凌、中汇子公司19年上半年销售合计1.13亿,利润率1.2%,全年收入2.29亿,亏损106万,今年上半年净利率提高到5%,本部利润率稳定在17%以上,参股的久诚包装维持在17 - 18% [6] - 去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约12%,客户包括联邦制药、鲁南制药、华海药业等,主要通过直销给药厂、分切厂等 [7] 合作与产品情况 - 公司持股43.02%的久诚包装主要为化妆品做包装,下游客户有百雀羚、欧莱雅等 [7] - 公司与霍尼韦尔合作Aclar Films,合作已15年,霍尼韦尔提供技术支持等,Aclar Edge瓶子未商业化,未来合作在探讨 [8] 订单与发展预期 -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订单差,二季度开始回暖,收入增长20%以上,预计下半年延续态势 [9] - 公司希望未来三五年每年营收增长率达30% - 50%,将从研发、品类、深挖客户用量、开发客户等方面多管齐下 [9][10] 行业相关情况 - 国内有1000多家药包厂,行业格局分散,2017年是行业发展拐点,对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公司利好 [10][11] - 授权信是发给药品公司用于关联审评,公司累计发909份,2018年227份,2019年423份,今年上半年259份,到生产销售一般需一两年 [11][12] - 带量采购虽有价格压力,但集中下单可提高生产效率、成材率,降低成本,总体机会大于挑战 [12]
海顺新材(300501) - 海顺新材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07:00
行业情况 - 医药包装市场规模无确切数字,国外约占药品价值的10%-30%,国内约5%-10%,相关市场规模约150 - 200亿;国外综合类公司多在100亿以上,单品类以10亿计算,集中度高,国内药包材行业分散 [2] - 以前很多大药厂尝试进入药包行业后又剥离,因医药包装工艺复杂、需沉淀且利润空间相对小,大药厂逆趋势发展可能性小 [2] 注册证与合作 - 以前药包材注册证申请周期长、环节多,现在备案管理后约需一年;药包材有A和I两种登记状态,I状态药包材公司难获药厂合作,药厂合作后一般不轻易更换 [3] - 苏州海顺近两年发909份授权信供药厂做新药研发或一致性评价 [3][5] 行业趋势与订单 - 国内10亿以上药品销售算大单品,按5%药包材对应,大几千万合同在行业算大订单;随着集采推动,行业有集中趋势 [4]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客户分散,目标是占客户该品种采购额的70%-80%,部分客户已做到,未做到主要因药品种类多,关联实验费时费力费钱;4 + 7带量采购是契机,公司有以价换量机会 [5] - 公司营收提升一方面深挖现有客户,全国医药100强有79个与其合作,苏州海顺发的授权信未来会形成收入;另一方面开拓新客户、新市场 [5] - 公司与药厂定价取决于竞争关系,需做好运营降低成本、做好品质和品牌以获利润 [6] - 公司寻求差异化竞争,把竞争对手当友商,追求共赢 [6] - 冷铝产品公司基本做到最大,PVC/PVDC等品种占比较少,规划是各品类做到前三以提升营收规模 [6] - 公司不做全品类,现有产品结构挖掘空间大,研发材料尝试替代玻璃,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大 [6][7] - 目前产能不富裕,未来产能跟上会考虑向食品类包装发展 [7] - 公司研发的口服液条形袋有成本低等优势,相关试验已通过,处于准备申报阶段,今年难有贡献,明年有望创造收入;公司有配方、懂法规、有先发优势,会持续创新 [7] - 公司未细分带量采购对营收影响占比数据,营销中客户常有以量换价需求;公司抓医药创新能力强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多的两类客户,品类全、品质好、服务意识强有助于获大客户 [8] - 国外药用国内包装少,要求高,公司靠自我滚动发展和募投采购德国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国外市场开拓占销售的一部分,主要在东南亚,策略是先做国外药厂在国内的份额 [9] - 公司分区域管理客户,药包有50多个销售人员,实行本地化策略;材料运输服务半径影响小,瓶子运输成本相对高 [9] - 公司与霍尼韦尔正在谈新合作,现阶段霍尼韦尔提供Aclar(阿克拉)膜材料,公司深加工和销售;正在谈的Aclar Edge(阿克拉Edge)产品较高端,用于口服液或注射液包装 [9][10]
海顺新材(300501) - 海顺新材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06:56
行业趋势与格局 - 药包材中玻璃包装占比从60%以上下滑到30%以下,塑料及复合材料包装攀升到60%以上,塑料及复合材料市场正激烈洗牌 [2] - 药厂药包业务剥离,走专业化道路,如恒瑞、广药、华北制药等都剥离了包材厂 [6] - 小的包材厂因行业竞争和环保压力退出增多,行业有集中趋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药包材行业格局是国内未来趋势 [6] 公司现状与目标 - 公司仅冷冲压成型铝产品做到国内第一,其他产品市场占有排名靠后,如PVC、PVDC国内规模大的包材厂有4亿以上营收 [3] - 公司希望其他类型产品市场规模做到前三,使营收规模达到二三十亿 [4] 公司经营与管理 - 前几年收购公司整合效果不明显、管理没跟上,今年加强协同管理后整合效果逐渐体现 [3] - 公司注重创新,产品和研发结合较好,一致性评价后,包材价格下降但生产效率提升、销售量增加、销售费用和损耗下降,毛利率提升 [4] - 公司主抓创新能力强和一致性评价受益两类客户,重视一致性评价和集采带来的机会 [4][5] - 公司会平衡价格和量的关系,关注规模提升,一致性评价和集采后终端需求增长,公司毛利率较稳定 [5] 产品研发与合作 - 公司准备布局Aclar® Edge™、COC、COP等系列产品替代口服液瓶子,一个产品已完成试验,预计几个月内获批 [7] - 公司与霍尼韦尔就Aclar® Edge™产品谈合作,该产品工艺未完善,受疫情影响推出时间推后,国内产品认证需一年左右 [7] 公司策略与挑战 - 为加快关联审评速度,公司改变策略,先批量做稳定性试验,再将数据呈给意向客户以推动产品转化 [7][8] - 公司若要成为巨头,需加强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 [8] 业绩预期 - 行业未变,上半年环境不佳,下半年预计不会太坏,公司会继续努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