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蒙草生态(300355)
icon
搜索文档
蒙草生态(300355) - 2015年8月27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纪要
2022-12-08 02:56
公司转型业务战略部署 草原生态修复科研 - 完成“阴山南北部区域可修复草原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前期“生态大数据”调研,“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修复”和“科尔沁沙地修复”科研进展顺利 [1] - 植物种质资源库累计收集保存1600余种草原植物种子、1200余种7000余份植物标本,采集2000余份各类土样、1000余份草样 [1] 科研标准制定 - 完成“生态牧场”企业标准制定,用于生态牧场建设及符合标准牧场的认证和规范管理,打造“蒙草生态牧场”品牌和产品全程追溯体系 [2] - 完成“退化草地修复”“节水园林”“草原荒废土地恢复植被”和“草原区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的企业标准制定 [2] 创新商业模式 - 节水园林业务启动PPP模式和金融保理模式 [3] - 生态修复业务以生态牧场为主推产品,借助草原生态产业联盟建设草牧产业园,打造县域草牧产业运营平台 [3] - 牧草业务控制天然草原和土地资源,与农牧区形成利益捆绑机制,整合下游供应商、渠道商 [3] 草种业板块进展 - 坚持完善“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确定抗旱草坪草种、耐寒青贮玉米种等七大育种方向 [4] -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打造10万亩种质资源繁育基地繁育优质草种 [4] 牧草产业板块进展 - 饲草产品打通全产业链,与牧民、牧场形成利益捆绑机制,实行价值链整合模式,搭建草产业生态圈 [4] - 本年度天然草收储工作在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重点产区全面开展 [4] - 与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及多地政府签订“草牧产业 + 口岸运营”战略合作协议,两个口岸的薰蒸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 [5]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 2015年8月12日经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待收到正式批复后与券商协商确定发行价格与时间安排,完成后续事宜 [5] 公司区外市场拓展情况 - 控股子公司浙江普天园林重点业务区域覆盖江浙及长三角地区,公司本部业务在山东、宁夏、甘肃和北京等省市快速拓展 [5] - 自主研发的长青石竹和百合科植物在国际性会议展示,北京区域承接的“北京市增彩延绿示范项目”开始设计施工 [5] 公司目前股东结构情况 - 与6月30日相比,股东人数呈下降趋势 [6] - 机构投资者的户数和持股总量明显增加,包括汇金公司及多支公募投资基金、私募募基金和QFII基金等 [6]
蒙草生态(300355) - 2017年6月23日调研活动附件之调研纪要
2022-12-06 05:36
公司发展情况 - 公司专注乡土植物业务,业务范围从荒野到郊野再到城市,全国生态修复集中于荒野及郊野是主要业务方向 [1] - 运用资本加实业双轮驱动,通过资本市场并购拓展业务,采用水平发展模式复制现有结构提升业务 [1] - 大数据方面,收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 1700 余种、2400 余份,植物标本 1600 余种、10000 余份,采集土壤样本 113000 余份,实现生产应用约 160 余种,用一方植物修复一方生态,以数据指导生产实践 [2] 业务能力 - 建立完善供应链体系,成立专门部门管理供应链 [3] - 建立一整套管理体系,包括目标承包责任制、项目经理招标制等,保证生态修复工程质量 [3] 土壤研究中心 - 2017 年 4 月成立土壤修复技术研发中心,聚焦盐碱地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地防治、荒漠化土地治理等方面 [4] - 立足产、学、研、用整链条科研成果和成熟技术,打造完备土壤修复产业链,未来以创新机制和新业态助力我国土壤修复工作 [4]
蒙草生态(300355) - 2017年6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2:36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 [2] - 参与单位包括安信证券、国泰基金、华泰证券、东北证券、中信建投、中泰证券 [2] - 参与人员包括苏多永、戴计辉、王涛、王斌、于洋、何亚轩 [2] - 活动时间为2017年6月23日 [2] - 活动地点为公司草原乡土植物馆、大青山生态修复项目、万亩草原生态修复项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高俊刚、邢文瑞、刘虎、王强、安旭涛 [2] 活动内容 - 实地考察公司草原乡土植物馆、大青山生态修复项目、万亩草原生态修复项目 [2] - 就公司发展、生态修复能力、土壤研究中心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2]
蒙草生态(300355) - 2017年2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34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东北证券、东吴基金、上海玖歌投资 [2] - 调研时间为2017年2月24日上午9:00—12:00 [2] - 调研地点为公司位于和林的基地及创客中心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王强 [2] 调研内容 - 实地调研公司发展理念、业务布局、科研情况 [2] - 调研纪要日期为2017年2月24日 [3]
蒙草生态(300355) - 2017年2月24日调研活动附件之调研纪要
2022-12-05 06:20
发展理念 - 公司是驯化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的上市企业,坚持“用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理念,即利用适应区域的植物恢复生态 [1] 业务布局 - 业务从内蒙古走向全国,在浙江、福建、新疆、西藏、京津冀等地区落地实施 [1] 科研情况 数据收集 - 每年在种质资源采集地、研究院分布地、生态工程实施地进行“植物与水土气”信息收集,录入草原生态大数据,利于制定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1] 种质资源库 - 建成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有 1 个总库和 9 个分库 - 内蒙古原生植物约 2300 多种,公司收集在库约 1700 余种,其中 160 余种完成“科研向生产”转化 [2] 核心技术 - 拥有节水抗旱园林绿化技术、野生植物驯化育种技术、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三项核心技术 [2] 科研团队 - 核心科研团队包括 30 多名专家、博士、研究生组成的专职研发队伍和大量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拥有 20 多人的专家咨询库 [2] 合作关系 - 与加拿大萨斯卡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蒙草生态(300355) - 2017年2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5:50
调研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355,证券简称为蒙草生态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为中投证券,人员为李凡、伊真真 [1] - 时间为 2017 年 2 月 20 日下午 15:00 - 18:00 [1] - 地点为公司和林草博馆及创客中心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王强 [1] 调研内容 - 实地到访公司位于和林的基地,就应收账款问题、子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公司业务布局、发展方向、业务规模、业务范围等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并座谈 [1] 附件 - 附件清单包含调研纪要 [1]
蒙草生态(300355) - 2017年2月20日调研活动附件之调研纪要
2022-12-05 05:50
子公司经营情况 - 近两年吸纳普天园林和厦门鹭路兴控股子公司,普天园林完成业绩承诺,鹭路兴 16 年 3 季度并表,两家子公司为公司带来可观利润,三方联动促进业务增长 [2] 应收账款处理 - 与多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探讨应收账款转让、保理业务及新建工程项目资金保障金融业务模式,通过三方协议和专户监管等实现项目资金管理突破 [2] - 联合金融机构与区内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利用 PPP 模式开展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合作,避免新增项目施工带来应收账款快速增长 [3] 公司更名原因 - 2016 年 6 月公司更名,原名称“蒙草抗旱”不能体现公司特色,基于整体战略规划和经营布局决定变更 [3] 业务布局与发展方向 - 国内在北京、山东、河南、西藏、新疆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开展业务,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已迈向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 [4] - 未来围绕生态修复、种业科技、现代草业三大主业,利用 PPP 模式发展业务,拓展国内外业务 [4] 科研情况 - 主导完成《退化草原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及多项行业和地方标准 [4] - 建成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有一个总库和九个分库,收集原生植物约 1700 余种(内蒙古大草原原生植物约 2300 多种),160 余种完成“科研向生产”转化 [5] - 启动生态产业大数据,搜集整合数据,实现生态数据“大导航”和“大利用” [5] 整体经营情况 - 在手订单充足,支撑未来业务增长需求 - 2016 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比上年同期上升 80% - 110%,业绩稳步快速增长 [5]
蒙草生态(300355) - 蒙草生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3:08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倡导的生态修复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修复,强调因地制宜的修复理念 [2][3]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生态大数据平台和完备的技术标准与科研平台 [3] - 拥有国内特色的草原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全国植物种质资源图文数据信息近6.2万条,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分析应用1694种 [3] - 生态大数据平台能够为生态体检,为产业导航,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区域生态健康状况判断和实时动态监测 [3] - 拥有国内草产业界顶级专家资源和成体系的科研团队,建立十八个专项生态研究机构 [3] 财务与应收款 -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21.15亿元,长期应收款39.89亿元,合计约61.04亿元 [3] - 2021年一季度收到回款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3] - 传统EPC项目回款期限一般3年,PPP项目回款期限一般10-15年 [3] - 2020年项目收益约7800万元,随着进入运营期的项目增加,收益将提高 [4] 研发投入 - 近十年来在科研方面的总投入近11亿元,2020年当年度投入1.4亿元 [4] - 2019年公司净利润6000余万,投入6900万元的研发经费 [4] - 研发内容全部围绕生态修复开展,铸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利润率水平和项目质量 [4] 信用债务 - 公司现存银行信用借款约47亿元,其中33亿元为与PPP项目运营周期匹配的长期借款 [4] - 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比例为3:7,与多家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4] 种业业务 - 创新研发出多种草种混合配制而成的生态包,应用到修复项目的草种品种数量逐年增加 [5] - 近三年来草种品种数量分别为195种、430种、543种,应用于840多个生态修复项目 [5] - 累计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启动"百万采样计划",计划新采集种子、标本、土样、水样等100万份(套) [5] - 承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草种质资源库与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 [5] 公司定位 - 公司从报表上看是以生态修复施工为主业,分类上是生态环保类 [5] -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种业和生态大数据的驱动,种业是公司从0到1的核心质变 [5]
蒙草生态(300355) - 蒙草生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15:3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编号为 2021 - 003,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22 日,形式为电话调研会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有董秘安旭涛、碳汇研究院院长王君芳、草种业副总经理陈玉凤 [1] - 参与调研的投资者来自招商证券、中和资本、平安资产等多家机构 [2] 公司业务与财务情况 - 依托“特色种业体系”及“小草数字技术”精准修复生态,业务立足内蒙古,拓展至陕西、新疆等地区,参与生态修复工程 3000 多万亩 [3] - 截至三季度,营业收入 17.26 亿元,同比增长 15.07%;资产负债率 63.87%;归母净利润 2.42 亿元,同比增长 102.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6 亿元,同比增长 121% [3] - 在手未执行合同及 PPP 项目未来运营还有几十亿,如陕西昆明湖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22 亿,中标科尔沁沙地治理欧洲行专项资金项目 [3] - 选择回款好、资金有保障的项目承接,生态修复板块财务数据较好,PPP 项目获低息贷款,收益率 7% - 8% [3] - 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规模缩小,回款能力加强,资产负债率下降,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企业进入现金回收期,营业收入及利润向好 [3] 碳汇研究情况 - 2010 年由蒙草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内蒙古碳汇评估研究院,开展多地碳储量研究,出版相关书籍 [3] - 2021 年 6 月在蒙草集团内部研发中心下设碳汇研究院,成立蒙草碳汇科技公司,围绕种业、生态修复业务开展碳汇技术研究与市场开发 [3] - 与北京霖和气候科技建立碳捕捉实验室,在碳汇方面有前期工作基础、碳汇植物资源、生态修复项目积累等优势 [4] 种业情况 - 建成具备国际水平的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打造“育繁推”一体化应用体系,涵盖生态修复、饲草、中草药等 [4] - 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 1694 种、4.2 万份,标本 4000 种、近 10 万份,土壤 140 万份,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 25 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4 项,引种驯化乡土植物 200 余种,集成多项产品标准 [4] - 通过自建种业研发体系,用乡土植物修复生态,形成可持续模式 [4] 问答情况 - 林业固碳量约每亩 1 吨,草地约每亩 0.1 吨,草地与林地固碳量相差 10 倍,但草原面积大、投入低,收益不一定有劣势,目前草原碳汇标准未完全确定 [4] - 3000 万亩已修复草地运营权在政府手中,部分适合做碳汇,先对项目排序,逐个申报 CCER 交易,现阶段与政府谈评估计量,未来争取运营权,通过生态生物手段增加库存量以获取收益 [4] 科研与战略情况 -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建立现代种业体系 [6] - 科研项目和经费逐步增长,参与多个国家重点公关科研项目,做了长期战略储备 [6] - 国家种业基金参股公司,支持蒙草种业研发和生产 [6]
蒙草生态(30035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6: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减少44.9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减少22.49%[5]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3.38亿元,较去年同期17.26亿元下降22.48%[20]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万元,同比减少99.9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2亿元,同比减少37.2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1,930,124.20元,较上年同期242,041,899.06元减少37.23%[10]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86亿元,较去年同期2.90亿元下降35.99%[21]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较去年同期2.42亿元下降37.23%[21]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5.4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0.8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57%[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55.44亿元,较年初160.11亿元下降2.91%[18][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62.92亿元,较年初66.40亿元下降5.23%[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2.52亿元,较年初93.71亿元下降1.27%[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48.73亿元,较年初57.79亿元下降15.68%[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48.28亿元,较年初44.75亿元增长7.90%[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58.43亿元,较年初57.57亿元增长1.49%[19] 非经常性损益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98.62万元[6] 货币资金与预付款项变化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4.7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45.61%,主要因偿还金融机构借款[9] - 2022年9月30日预付款项3388.24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76.50%,主要因预付材料款增加[9] 费用变化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2299.98万元,同比减少32.54%,主要因业务宣传及招待费减少[9] - 本报告期研发费用6547.37万元,同比减少32.03%,主要因研究方向转变[9]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3475.36万元,同比增加32.49%,主要因上年同期个别PPP项目确认以前年度财务费用 - 利息收入[9] 投资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投资收益 - 1541.05万元,同比增长79.08%,主要因联营公司投资损失减少[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813,160.12元,较上年同期11,758,081.76元减少93.08%[10]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收益为 - 1541.05万元,较去年同期 - 7367.59万元亏损减少79.09%[20] 所得税费用与支付税费变化 - 所得税费用为25,863,527.10元,较上年同期59,784,672.18元减少56.74%[1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40,007,318.83元,较上年同期165,074,804.27元增加45.39%[10] 现金流量相关变化 -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为2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22,313,528.01元减少99.10%[10] -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为4,0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31,599,371.23元减少87.34%[10]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亿元,较去年同期2.60亿元下降52%[22]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67.96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5560.36万元[22][23]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4.73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52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净流出3.0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3.56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4.62亿元,较去年同期16.88亿元下降13.38%[22] - 2022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12.81亿元,较去年同期16.15亿元下降20.70%[23]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3,426,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王召明持股比例为16.78%,持股数量为269,131,442股[11] - 报告期末优先股股东总数为3,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62.50%,持股数量5,000,000股[13] - 徐永丽期初限售股数37,670,015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9,417,504股,期末限售股数28,252,511股[15] 营业成本、利润及每股收益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11.19亿元,较去年同期12.88亿元下降13.09%[20]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2.20亿元,较去年同期3.57亿元下降36.79%[20]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总额2.12亿元,较去年同期3.50亿元下降39.53%[21]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较去年同期0.15元下降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