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生物(300294)

搜索文档
博雅生物(300294) - 2020年3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2:18
销售与市场策略 - 疫情后静丙学术推广会有变化,各厂家策略不同,因上游采浆量制约,今年学术推广对销售帮助不大,公司希望借此完成销售转型 [1] - 血制品过去依靠经销商销售,经销商学术推广能力有限,公司坚持学术推广,费用高一是因纤原做学术推广,二是希望其他品种印证临床价值 [3] - 公司销售团队以省级合伙人为主,销售推进良好,纤原在样本医院市占率较高 [4] 产品供需与价格 - 血浆6 - 7个月转化为产品,2 - 3月采浆影响9月后产品,可能出现供需紧张,若临床需求激增时间会提前 [3] - 全国血制品价格较稳定,进口产品占比60%,若海外无影响白蛋白价格变化不大,三季度根据市场供需决定是否调价,价格调整先传导到出厂价和经销商费用政策,再看是否传导到终端价格 [3][4] 生产情况 - 2月投产去年10月前采的血浆,3月开始尽快投产通过检疫期的血浆 [4] 子公司影响与进展 - 疫情对南京新百和贵州天安销售有影响,公司全力恢复发货和销售 [4] - 公司还在沟通罗益收购后续方案,坚持“血制品 + 疫苗”发展策略 [5] 研发进度 - 2019年研发费用增长,凝血酶原复合物计划现场核查,预计今年获批;八因子补充临床,计划今年完成,争取明年拿批件;很多品种在临床前需费用化处理,后续上临床考虑资本化 [5] 博雅(广东)情况 - 调浆无确定性批复,有批复会公告,2019年8月拿GMP证书,12月拿批签发销售,目前小规模投浆,希望调浆实现品种和利润最大化 [5] - 2019年采浆量300多吨,今年受疫情影响采浆量同比下降,目前库存浆800吨 [6] - 在现行法规制度下,博雅(广东)血浆不能给博雅用,若MAH制度确认有可能 [6]
博雅生物(300294) - 2021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1
采浆情况 - 2020年全年采浆量约378吨,同比增长1.61%,是血液制品行业极少数采浆量实现正增长的企业 [2] - 2020年采浆量占全国采浆量不足5% [3] 浆站建设 - 公司一直积极在符合条件的区域申请新设浆站,争取在十四五期末浆站数量达20个,新设浆站获批存在不确定性 [3] - 海南屯昌浆站目前已完成现场验收工作,如获得采浆许可证公司将及时披露 [3] 与华润合作进展 - 2021年2月,公司收到深交所同意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中止审核的通知,后续将根据进展向深交所申请恢复审核并披露信息,控股股东股权变动及发行股票事项尚需华润医药控股所属国资主管部门审议批准、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存在不确定性 [3] 营收结构与规划 - 未来三年整体营收结构不会有重大调整,将顺应政策变化,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成本管控等方面提升企业综合能力 [3]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逐步走向集中,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公司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规模,提升行业地位 [4] 技术与专利 - 公司针对每个产品的关键技术均申请了专利保护 [4] 疫情影响与应对 - 疫情给2020年营收带来挑战,也为血制品概念带来机遇,公司将顺应环境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持续产品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4] 竞争优势 - 公司在产品、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将持续保持并不断创新 [4] 收购计划 - 公司目前暂无近三年的收购计划,如有将根据证券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博雅生物(300294) - 2021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2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投资者约 150 人 [2] - 时间为 2021 年 9 月 1 日 15:00 - 16:00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梁小明、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涂言实、证券事务代表彭冬克 [2] 半年报情况 - 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涂言实对 2021 年 1 - 6 月财务报告基本情况做简要分析与说明 [2] 相关问题交流 智能工厂建设 - 启动需结合采浆规划与设计产能匹配等因素,条件成熟会尽快开工 [2] 采浆规划 - 存量浆站至 2023 年采浆达 600 吨 [3] - 十四五期间新设浆站不少于 10 家 [3] - 下一步重点与丹霞生物合作 [3] 品种增速原因 - 纤原因去年疫情基数低,今年 1 - 6 月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3] - 静丙自去年下半年纳入重点学术推广,销售增幅明显且出口有出货量 [3] 毛利率情况 - 2019 年部分血浆用于研发致纤原销售受影响,毛利率偏低 [3] - 今年各主要产品恢复历史水平,毛利率同步恢复,预计新品上市后持续稳定增长 [3] 丹霞生物情况 - 浆站续证积极推进,合格库存血浆约 480 吨 [3] - 公司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产能约 600 吨,因子类产品产能近千吨 [3] - 今年采浆计划约 430 吨,当年可投约 90% ,产能合理安排可消化调浆量 [3]
博雅生物(300294) - 2021年7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06
股权交易 - 2021年7月15日,69,331,978股股份完成股权交割,华润医药成为博雅生物第一大股东,但目前尚不是控股股东,定增项目正积极推进 [2] 采浆规划 - 存量浆站挖掘提升,至2023年目标采集600吨 - 已获得19个县级批文,推进市级、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及落地工作 - 与丹霞生物开展血浆调拨或供应关系合作 [2][3] 浆站开设 - 已获得19个县级批文,集中在内蒙古、山西、山东等一类区域,行政审批受多重因素影响,获批有不确定性,新大股东会给予支持 [3] 研发管线 - 去年获批PCC,预计明年获批八因子,后续有1g纤原、高浓度静丙(10%)、vWF因子、C1酯酶等产品,计划每1 - 2年新增1 - 2个品种上市 [3] 吨浆利润与成本 - 产品结构蛋白、球蛋白、因子大致为1:1:1,吨浆毛利85 - 90万元,未来新产品上市对提升利润有积极作用 - 吨浆成本目前不超过90万元,未来随着浆量规模及管理水平提升,采浆成本有下降空间 [3] 同业竞争规划 - 华润和公司部分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未来其他业务板块在保持稳定前提下,拟通过分拆、转让等方式逐步有序退出,聚焦血液制品主业 [4] 智能工厂建设 - 2018年募集资金建设千吨级智能工厂,计划2021年9月动工,结合未来浆量规划预留产能提升空间 [4] 营销管理 - 2018年率先启动学术营销推广,2020年纤维蛋白原市占率接近60%,下一步加大静丙学术投入,开展静丙药物经济学研究 [4] 丹霞生物合作 - 丹霞生物库存合格血浆约550吨,血浆利用率低,公司拟通过血浆调拨或改变供应关系采购血浆 [4] 丹霞生物浆站续证 - 丹霞生物有17个站 + 8个分站,部分浆站受区域调整和疫情影响,目前3个浆站续证申请通过属地县、市级审批,4个通过县级审批,其他续证申请工作陆续开展 [4][5]
博雅生物(300294) - 2021年11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6
经营与财务情况 - 2021年第三季度整体营收7.12亿,同比增长12%;1 - 9月整体累计收入20.11亿,同比增长8.3%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5亿,同比增长100%;1 - 9月累计归母净利润3.23亿,同比增长44% [2] - 第三季度血液制品业务营收3.5亿,同比增长83%;前三季度累计收入9.42亿,同比增长43%,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46.8% [2] - 前三季度血液制品累计归母净利润2.75亿,同比增长101%,占前三季度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比重85% [2] - 白蛋白收入2.65亿,占血液制品收入28%,同比增长12%;静丙收入2.88亿,占血液制品收入31%,同比增长35%;纤原3.26亿,占血液制品收入35%,同比增长137% [3] - 2021年1 - 9月实现采浆307.69吨,完成年度采浆计划430吨的72% [3] - 2021年1 - 9月销售费用整体下降6700万,同比降低10.7%;天安药业销售费用从1.34亿减少到0.85亿,新百药业从3.1亿减少到2.43亿;血液制品销售费用从1.5亿增长到1.9亿 [4] 华润医药相关情况 - 定增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华润医药尚未正式入主,公司管理团队正与华润医药进行管理对接,华润医药将以博雅生物为唯一血液制品平台打造板块 [3] - 公司与华润医商就复大医药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及《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转让75%股权,正开展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3] - 糖尿病业务将在保证平稳发展前提下适时启动整合工作 [3] - 待华润医药成为控股股东及新一届董事会到位,将审议整体建设方案并启动新产能开工建设;发行工作预计11月下旬完成,之后推进董事会改选 [4] - 复大医药定位为专业化、规模化血液制品经销商,未来与华润医商在多方面加强合作发挥协同效应 [4] 公司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 公司吨浆利润稳居行业前列,原因是产品产销结构均衡、主要产品收得率高、产品终端渗透率稳步提升 [3] - 八因子预计明年获批生产,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预计2024年投入市场,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预计明年初获批临床 [4] - 浆站拓展工作积极推进,华润医药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工作加快,但因审批严格无法给出精准时间 [4] - 丹霞生物浆站续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5] 公司未来规划 - 未来战略聚焦血液制品主业,资源向其倾斜,在浆站浆量、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聚焦 [5] - 十四五期间浆站、浆量实现翻番;产品研发方面完善管线,开发新品类,努力实现3 - 4个新品上市销售;市场终端加大学术推广 [5]
博雅生物(300294) - 2022年6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4:38
智能工厂建设 - 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是战略布局,正与政府沟通入园及准备土地招拍挂,预计7、8月奠基开工 [2] - 2025年6月职能区投入使用,9月生产基地完成试生产、工艺验证批及检验、品种生产变更批准 [2] - 2025年9月 - 2026年12月完成主要工作,2027年1月正式投产 [2] 疫情影响 - 采浆方面,1 - 5月总体采集量同比计划量有差距但仍增长,疫情影响短期,公司力争完成全年490 - 500吨采浆目标 [2][3] - 销售方面,物流受短暂局部影响,不影响整体销售计划 [3] - 批签发方面,上海疫情使部分产品批签发进展缓慢,公司调整策略保障动态平衡 [3] - 生产经营其他方面未受疫情影响 [3] 浆站建设与拓展 - 2021年底山西阳城获批血浆站,采用租赁模式建设,处于建设期 [3] - 规划至十四五期末浆站新增16个以上,力争明年年底前大部分拓展目标落地 [3] 产品上市与利润影响 - 人凝血因子VIII上市申请预计第三季度获批 [3] - PCC、因子VIII达产销平衡时,预计提升吨浆利润30% - 40% [3] 吨浆利润情况 - 公司吨浆利润居行业前列,原因是主要产品收得率高、终端学术推广使产品渗透率提升、生产销售平衡且产品结构均衡 [3] - 未来吨浆利润预计保持行业前列 [3] 股权激励计划 - 原定股权激励计划为不影响国资委对重组方案审批暂停推进,2022年6月20日完成之前回购股份注销 [4] - 国资委和华润支持下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公司将参照华润医药旗下企业实施 [4] 华润集团转型影响 - 华润集团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完善治理、优化布局、推动创新、健全机制,推进高质量发展 [4] - 公司作为华润控股企业,将聚焦血液制品主业,优化构架和模式,推进高质量发展 [4]
博雅生物(300294)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为6.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为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9%[5] - 营业总收入为20.83亿元,较上年同期20.11亿元增长3.5%[32] - 净利润为4.289亿元,同比增长28.9%[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3亿元,同比增长29.3%[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同比增长9.2%[37]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16.47亿元,较上年同期16.28亿元增长1.2%[32] - 营业成本为9.359亿元,同比增长7.8%[3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85%至3562.67万元,因部分研发项目已资本化[13] - 研发费用为3562.67万元,同比下降31.9%[35] - 财务费用变动率606.60%至-1832.24万元,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及利息支出减少[1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为79.8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69%[5]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30.60%至10.9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购买理财所致[10] - 应收票据较年初减少100%,主要因取消商业承兑结算及去年承兑到期所致[10] - 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63.14%至6665.5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工程项目投入增加[10] - 无形资产较年初增长57.35%至2.6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研发项目转入[10] - 开发支出同比下降53.82%至4769.85万元,主要因研发项目完成转入无形资产[1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激增1039.01%至2436.61万元,因长期借款重分类调整[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4.91亿元,较年初27.00亿元增长29.3%[22] - 应收账款为5.29亿元,较年初4.45亿元增长18.8%[25] - 存货为6.57亿元,较年初6.77亿元下降2.9%[25] - 流动资产合计为59.91亿元,较年初56.46亿元增长6.1%[25] - 资产总计为79.80亿元,较年初76.22亿元增长4.7%[25][31] - 未分配利润为23.69亿元,较年初20.26亿元增长16.9%[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1.72亿元,较年初68.29亿元增长5.0%[31]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9.25%至1806.77万元,主要因预收款增加[13]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8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同比下降67.9%[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85亿元,同比改善1.3%[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0.565亿元,同比下降0.6%[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985亿元,同比增长2.9%[45] - 收回投资现金同比增长500.06%至34亿元,主要由于赎回理财产品[13] - 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216.32%至41.5亿元,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3]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1.5亿元,同比增长216.2%[42]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944.19万元人民币[8]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87.91%至4817.56万元,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收益增加[13] 股权结构和子公司 - 华润医药控股持有公司29.28%股份,为第一大股东[16] - 控股子公司阳城浆站于2022年7月成立,公司持股80%[19] 报告信息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6] -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10月24日发布报告[47]
博雅生物(30029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2%[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3%[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8%[30] - 营业利润338,186,896.66元,同比增长38.93%[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398,718,256.57元,同比增长8.02%[70] - 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8.02%[90] - 血液制品业务营业收入692,886,681.76元,同比增长17.01%[70] - 血液制品业务净利润246,034,201.36元,同比增长32.99%[70] -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2.25亿元(同比+18.08%),毛利率77.56%(+6.67个百分点)[95]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2.14亿元(同比+16.56%),毛利率64.43%(+3.70个百分点)[95]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63.52%至4817.8万元,占利润总额14.21%[93][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34亿元,同比增长12.04%[90] - 销售费用3.39亿元,同比下降6.20%[90] - 管理费用9865.74万元,同比增长19.06%[90] - 财务费用-1234.54万元,同比下降600.57%,主要系银行存款增加利息收入增加所致[90] - 所得税费用5242.00万元,同比增长26.69%[90]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43.39%至3463.8万元,主要因在研产品阶段投入减少[9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874.24%至-816.8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93] 各业务线表现 - 血液制品业务营业收入692,886,681.76元,同比增长17.01%[70] - 糖尿病业务(天安药业)营业收入101,198,506.54元,同比下降11.74%[70] - 生化药业务(新百药业)营业收入208,451,399.28元,同比下降16.87%[70] - 药品经销业务(复大医药)营业收入399,973,583.88元,同比增长20.26%[70] - 化学药业务(欣和药业)营业收入9,643,371.15元,同比下降37.53%[70] - 天安药业糖尿病药物产品线齐全,涵盖四大类口服药产品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48] - 新百药业核心产品骨多肽系列和缩宫素系列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52] - 复大医药系广东省专业血液制品经销商,销售对象为医院、零售药房及二级经销商[54][62] - 公司产品涵盖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8个品种22个规格[63] - 公司是全国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规格最全的生产企业之一[63] - 人凝血因子Ⅷ产品于2022年8月获批《药品注册证书》[75]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75]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子公司新百药业报告期营业收入208,451,399.28元,净利润19,695,539.60元[128] - 子公司天安药业报告期营业收入101,198,506.54元,净利润18,501,271.22元[128] - 子公司复大医药报告期营业收入399,973,583.88元,净利润23,250,951.77元[128] 浆站运营与采浆量 - 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14家,其中13家已取得许可证,1家(山西阳城浆站)处于建设期[56] - 公司2019年至2021年采浆量分别为371吨、378吨、420吨,2022年1-6月采浆量218吨,同比增长13.6%[63] - 公司十四五期间目标实现浆站总数30个以上,采浆规模1000吨以上[63] - 公司原料血浆采集量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04%[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7.04%至2.29亿元,主要因上年同期收回丹霞生物血浆预付款[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26.15%至-7.27亿元[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41.75亿元,同比上年同期13.45亿元增长210.51%[109] 资产与投资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为27亿元,较期初41.5亿元下降34.9%[10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45亿元,较期初1.33亿元增长9.3%[105] - 应收款项融资1.34亿元,较期初9590.52万元增长39.4%[105] - 金融资产小计27亿元,较期初34.5亿元下降21.7%[10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95个百分点至12.83%,主要因购买理财[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上升8.52个百分点至43.94%,达34.5亿元[99]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5个百分点至7.29%[99] - 受限资产总额1.0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256.72万元、应收款项融资3437.92万元、固定资产6573.13万元[108] - 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理财总额415,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理财325,000万元,募集资金理财90,000万元[12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9.89亿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79.06万元[110]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3523.89万元,投资进度3.54%[115]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金额9.96亿元,变更比例100.69%[110]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05亿元,存放于中信银行5879.25万元及工商银行4584.34万元[113] - 血液制品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04,979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99,607.51万元[120] - 截至报告期末血液制品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523.89万元,投资进度3.54%[120] - 公司预先投入自筹资金于募投项目累计11,559,173.17元,其中土地款6,570,570.17元,工艺设计款4,250,000元,其他费用738,603元[117] - 公司使用不超过9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90天内有效[117] 产能与建设项目 - 生产基地项目用地总面积658.13亩,其中东地块335.39亩,西地块322.74亩[117] - 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06,510平方米,设计年投血浆能力1,800吨,可生产13个品种28个规格[117] - 天安药业年产15亿片(粒)GMP生产线扩能技改项目完成环保竣工验收[166] - 博雅欣和年产300吨化学原料药扩建项目获环评批复 一期年产60吨非无菌化学原料药及10亿片/年口服固体制剂通过验收[166] 研发活动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建立多个研发平台[55] - 人凝血因子Ⅷ产品于2022年8月获批《药品注册证书》[75]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75] 供应链与采购 - 公司非血液制品业务采购根据销售情况制定年度计划并拆解为月度采购计划[57] - 公司通过国内合作客户实现出口销售6,528.87万元,同比增长25.82%[68]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血浆供应紧张风险,原料血浆供应量直接决定生产规模[5] - 公司符合新设浆站资质但申请数量及进度存在不确定性[5] - 新产品注册周期较长,存在未能顺利取得注册证风险[5] - 存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整顿、停产的风险[5] - 医药政策如集采、医保控费等给生产经营带来多重压力[5] - 商誉减值风险:控股合并天安药业、新百药业及复大医药形成商誉,若经营恶化将影响当期损益[8] - 公司控股合并天安药业新百药业以及复大医药后形成商誉存在减值风险[136] - 公司符合新设浆站资质但申请数量及进度存在不确定性[133] - 公司主营血液制品新产品注册周期较长存在注册证获取风险[134] - 公司面临医药政策风险包括集采医保控费等经营压力[136] 控股股东信息 - 控股股东华润集团2021年总资产20211亿元,营业收入7715亿元,净利润601亿元[8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97,203.94元[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896,024.33元[3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89,046.26元[32]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3,623,378.34元[3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2,372,543.18元[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48,177,583.16元[3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5,470,196.08元[35]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44,011.62元[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31,271,635.95元[35] 利润分配与激励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45]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46]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31%[144]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97%[144]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94%[144] - 公司通过实地调研和电话沟通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共计8次[14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9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9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97] - 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99]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华润博雅生物COD排放浓度106.575mg/L,远低于220mg/L标准限值,排放总量2.5292吨,核定总量5吨[150] - 华润博雅生物氨氮排放浓度1.806mg/L,显著低于20mg/L标准限值,排放总量0.0455吨,核定总量0.5吨[150] - 新百药业化学需氧量间接排放浓度41.29mg/L,大幅低于500mg/L标准,排放总量1.80719吨,核定总量2.347吨/年[153] - 新百药业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分别为0.75mg/m³和1.1mg/m³,远低于20mg/m³国家标准限值[150] - 新百药业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最高2.89mg/m³,低于4mg/m³地方标准限值[150] - 新百药业总氮间接排放浓度4.60mg/L,显著低于70mg/L国家标准限值,排放总量0.158327吨[153] - 新百药业悬浮物间接排放浓度11mg/L,远低于400mg/L标准限值,排放总量0.381463吨[153] - 新百药业五日生化需氧量排放浓度8.1mg/L,大幅低于300mg/L标准限值,排放总量0.287481吨[153] - 新百药业总磷排放浓度0.54mg/L,低于8mg/L国家标准限值,排放总量0.018694吨[153] - 新百药业厂界噪声昼间最高58.6dB(A),低于65dB(A)国家标准限值[153] - 天安药业CODcr排放浓度17.5mg/L远低于标准60mg/L,年排放量0.157吨[156] - 天安药业BOD5排放浓度3.55mg/L低于标准15mg/L,年排放量0.032吨[156] - 天安药业NH3-N排放浓度0.68mg/L远低于标准10mg/L,年排放量0.006吨[156] - 博雅欣和COD纳管浓度149.2mg/L低于标准350mg/L,排放总量1.4043吨[156] - 博雅欣和VOCs车间工艺废气排放浓度4.08mg/m³远低于标准80mg/m³,年排放量0.045吨[156] - 华润博雅生物污水处理设计规模日处理300立方米[159] - 天安药业污水处理设计能力150立方米/天[161] - 博雅欣和污水处理设计规模日处理600吨[161] - 博雅欣和事故应急池容量1324立方米[162] - 新百药业SBR废水处理设施总设计最大处理能力1200吨/天[160] - 新百药业废水监测频率:化学需氧量及pH实时监测 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每季度1次 急性毒性/总有机碳每半年1次[171] - 新百药业废气监测频率:有组织颗粒物每季度1次 无组织非甲烷总烃/VOCs/硫化氢/氨/臭气浓度每半年1次[171] - 新百药业噪声监测频率:厂界噪声每季度1次[171] - 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均获排污许可证 许可类别涵盖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17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环境行政处罚事件[173] - 天安药业于2022年1月20日通过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境信用评价审核[174] - 公司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四家子公司均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167] - 公司采用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结合方式 委托资质单位进行环保数据监测[168][171][172] 社会责任与员工发展 - 员工培训覆盖率达到100%[181] - 人均培训投入700余元[181] - 社会公益捐款捐物近两百万元[185] - 精准扶贫资金投入9.51万元[187] - 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投入金额6万元[187] - 定点扶贫工作投入金额3.51万元[191]
博雅生物(300294)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2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6.546亿元,同比增长4.89%[5] - 营业总收入为6.546亿元,同比增长4.9%[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6亿元,同比增长2.80%[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83亿元,同比增长9.58%[5] - 净利润为1.069亿元,同比增长2.8%[3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6亿元,同比增长2.8%[3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12.50%[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同比下降12.5%[4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为2.973亿元,同比增长9.5%[35] - 销售费用为1.664亿元,同比下降9.4%[35] - 研发费用为687万元,同比下降15.9%[35] - 财务费用为-6,202,545.54元,同比下降690.96%[1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4.70万元,同比下降86.1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5万元,同比下降86.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12.25百万元,对比上期1.09亿元增长约6548%[46]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712.16百万元,较上期-2383.97万元扩大约2887%[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90.69百万元,较上期-7888.26万元扩大约776%[4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7.96万元,较上期2.14亿元下降99.7%[46] - 分配股利及利息支付现金5.26万元,较上期322.06万元下降98%[46]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10亿元[4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8.920亿元,较年初下降43.68%,主要因购买7亿元理财产品[1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9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43.7%[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89亿元,较期初15.79亿元下降44%[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25.9%[2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3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9.2%[28] - 存货期末余额为6.7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1.0%[2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7.2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3%[28]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9.5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0.8%[31]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76.7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0.8%[31] - 总资产为76.79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76%[5]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5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4.0%[3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至24,216,443.29元,同比上升1032.01%[14] 股东权益和投资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9.3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9.29亿元[34] - 投资收益降至0元,同比减少100%[1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29.90万元[10] - 货币资金及利息收入为645.66万元[35] 应收应付项目变动 - 应收票据减少至9,351,473.60元,同比下降100%[14] - 预付款项为8,939,685.08元,同比下降31.28%[14] - 其他应收款增加至91,043,154.61元,同比上升34.09%[14]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至33,516,182.00元,同比减少54.85%[14]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3351.62万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54.9%[31] 投资活动相关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700,000,000元,同比上升726.54%[14] - 投资支付的现金700.00百万元,较上期8469万元增长约726%[4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25.21万元,较上期2385.73万元下降约49%[4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为血液制品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涉及金额9.96亿元人民币[24] 股权结构信息 - 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8.86%,持股数量147,640,553股[19] - 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15%,其中16,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9] 审计与报告说明 - 公司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47]
博雅生物(30029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28] - 营业总收入2,650,528,421.87元,同比增长5.47%[78] - 营业利润443,056,519.61元,同比增长33.67%[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8%[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528,999.52元,同比增长32.48%[7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股,同比增长29.51%[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83%,同比提升1.34个百分点[28] - 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2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10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48.69万元人民币[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7.68亿元,同比下降11.18%[122] - 管理费用为2.04亿元,同比上升15.94%[122] - 财务费用为-2060.5万元,同比下降327.69%[122] - 研发费用为5929.38万元,同比下降33.41%[122] - 血液制品业务直接材料成本3.191亿元,占营业成本81.80%[114] 各业务线表现 - 血液制品业务营业收入1,231,862,874.38元,同比增长34.94%[79] - 血液制品业务营业利润446,794,990.45元,同比增长139.39%[79] - 糖尿病业务营业收入237,887,732.28元,同比下降25.72%[79] - 生化药业业务营业收入510,939,533.32元,同比下降19.47%[79] - 化学药业务营业利润-105,719,802.44元,同比下降237.76%[79] - 血液制品业务收入12.1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45.66%,同比增长35.48%[104] -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99%[107]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3.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6%[107] - 人血白蛋白收入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6%[107] - 格列美脲片收入6506.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35%[107] - 生化类用药业务收入5.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47%[107] - 糖尿病用药业务收入2.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72%[107] - 复大医药经销业务收入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4%[107] - 血液制品业务营业收入为12.104亿元,同比增长35.48%,毛利率67.77%[110] - 人纤维蛋白原产品营业收入为4.167亿元,同比增长80.99%,毛利率75.69%[110] - 生化类用药业务营业收入5.109亿元,同比下降19.47%[110] - 血液制品业务销售量295.89万瓶,同比增长14.02%[113] - 公司下属子公司天安药业专注于糖尿病药物研发生产销售拥有19个药品品种包括4个化学原料药11个化学药制剂和4个中药制剂[54] - 公司下属子公司新百药业在生化类药物领域拥有40个种类63个规格产品覆盖骨科妇科肠道及免疫调节等多个用药领域[55] - 新百药业核心产品包括骨多肽系列胸腺肽系列脑苷肌肽系列和缩宫素系列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55] - 公司血液制品业务涵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3大类8个品种22个规格产品[59] - 天安药业糖尿病药物覆盖四大类口服药产品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64] - 新百药业核心产品包括骨多肽系列和缩宫素系列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65][66] - 复大医药系广东省最大血液制品专业经销商[70]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8.769亿元,同比增长27.53%,占总收入33.08%[110]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8.808亿元,同比增长0.22%,占总收入33.23%[110]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1.932亿元,同比下降23.19%[110] - 自销模式营业收入为26.453亿元,同比增长5.40%,占总收入99.80%[110] 产品销量变化 - 人血白蛋白10g/瓶销量836,202瓶同比增长15.01%[63] - 人纤维蛋白原0.5g/瓶销量564,497瓶同比增长107.54%[63] -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销量374,681瓶同比下降53.51%[63]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5g/瓶销量189,498瓶同比增长50.28%[63] - 人血白蛋白1.25g/瓶销量127,202瓶同比增长390.11%[63]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2.5g/瓶销量331,909瓶同比下降13.39%[63] 现金流和投融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7.23%[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1.593亿元,2020年为8.371亿元,同比下降81%[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5亿元,同比上升87.23%[1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6亿元,同比下降1876.36%[1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2亿元,同比上升620.51%[131] - 报告期投资额40.80亿元同比增加520.87%主要系购买理财增加[145] - 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9.8926亿元人民币[149] - 2021年向华润医药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23.9976亿元人民币[149] - 千吨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9.8926亿元人民币[152] - 永久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3.9976亿元人民币[152] - 千吨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进度仅为2.98%[152] - 永久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投资进度达100%[152] - 截至2021年末2018年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9607.5万元人民币[149]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专户已全部注销[149] - 公司使用不超过9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8] - 千吨血液制品项目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155.9万元人民币[157] - 公司转让罗益生物11.68%股权,交易价格19,272.00万元[86] - 公司出售罗益生物11.68%股权交易价格为19272万元[163] 资产和资本结构 - 2021年末资产总额达7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8.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24%[28] - 货币资金年末158.37亿元占总资产20.78%较年初增加6.19个百分点[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270亿元占总资产35.42%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140] - 预付款项1300.93万元较年初减少14.02个百分点主要系收回血浆预付款[140] - 资本公积42.58亿元占总资产55.87%增加18.19个百分点主要系定向发行股票[137] - 在建工程4085.80万元较年初减少1.03个百分点主要系转固[137] - 公司总股本为511,633,438股[6] - 利润分配预案以504,248,738股为基数[6] - 公司总股本为5.12亿股,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为738.47万股[33] 非经常性损益和减值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5103.61万元,较2020年1133.82万元增长350%[40]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817.94万元,较2020年2679.36万元下降69%[40]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239.87万元,较2020年181.72万元增长1682%[4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071.43万元[40] - 2021年第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503.44万元[38] - 信用减值损失-6176890.25元占-1.39%主要系计提坏账准备[136] - 资产减值损失-80712540.94元占-18.21%主要系开发支出及存货跌价准备[13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714297.25元占2.42%主要系投资公司公允价值变动[136] - 营业外支出3120147.49元占0.70%主要系捐赠支出[13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为5929.38万元,同比下降33.41%[122] - 研发投入金额为8987.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39%[127]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公司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人纤维蛋白原均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6] - 部分血液制品产品首次纳入广东联盟区域集采[6] -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前四家企业合计采浆5600多吨,占全国总量60%[52] - 2021年中国血浆采集量9390吨,占全球采浆量16%[50] - 预计"十四五"末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将从400多亿元增至1000亿元[50] - 中国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预计2030年达到千亿级规模受人口老龄化药物迭代和医保政策影响[54] - 血液制品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在重大疾病治疗和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9] 血浆站和采浆能力 - 公司拥有14个单采血浆站,2021年原料血浆采集量约420吨[53] - 公司符合申请设置新单采血浆站的相关规定[6] - 公司原料血浆站除山西阳城外均取得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72] - 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浆站总数达30个以上[171] - 公司目标采浆规模1000吨以上[171] - 公司规划建设年投浆1800吨智能工厂[171] - 公司计划加速浆站资源拓展和并购整合血制品企业以扩充产能[177] - 公司力争浆站数量规模实现新突破[177] - 公司致力于提升站均采浆量[177] 子公司表现 - 新百药业净利润为3885.71万元[167] - 复大医药净利润为4422.87万元[167] - 博雅欣和净亏损10574.36万元[167] - 公司全资子公司抚州博信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注销[167] - 公司新设乐安博雅和广昌博雅单采血浆有限公司[167] - 公司控股合并天安药业、新百药业及复大医药形成商誉[6] 公司战略和未来发展 - 纤原和PCC产品目标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171] - 公司完成车间技改并启动智能工厂建设以储备产能实力[177] - 公司提高产品出口份额并扩大国际影响[180] - 公司以罕见病治疗药研发为突破口丰富血液制品管线[180] - 公司布局儿科及老年慢病等领域产品以寻找新业务增长点[180] - 公司开发复方制剂品种并适当拓宽至内分泌或老年慢病赛道[181] - 公司构建原料制剂一体化并通过与国内一流CRO合作快速开发有竞争力制剂产品[181] 公司治理和股权变化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16] - 公司原控股股东为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6] - 华润医药控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28.86%股份及40.01%表决权[85] - 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更名为"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1]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及市场合规监管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182] - 公司梳理并完善了15项核心制度以规范行为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公司利益[198][199] - 公司总裁工作细则于2022年1月28日披露[198] - 公司章程于2022年1月13日披露[198] - 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于2022年1月13日披露[198] - 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于2022年1月13日披露[198] -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于2021年4月26日披露[198] - 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工作细则于2021年4月26日披露[198] - 公司董事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于2021年4月26日披露[198] - 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于2021年4月26日披露[198] 会计政策变更 - 因会计差错更正,公司对2018至2021年相关财务数据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31][32] 利润分配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6]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3.1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86%[11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4.4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1.97%[121] - 年度采购总额为10.54亿元[121]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