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山药业(300255)
icon
搜索文档
常山药业跳水,一度触及跌停,现跌幅收窄至17%,成交额超17亿元。
快讯· 2025-06-19 01:51
公司股价表现 - 常山药业股价大幅跳水,盘中一度触及跌停 [1] - 当前跌幅收窄至17% [1] - 成交额超过17亿元 [1]
化学制药板块短线走低 常山药业跌超12%
快讯· 2025-06-19 01:48
化学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短线走低 常山药业跌超12% 永安药业 翰宇药业 通化金马 广生堂等跟跌 [1] - 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 [1]
常山药业股价创新高,融资客抢先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01:57
公司股价表现 - 常山药业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近一个月累计有10个交易日刷新历史纪录 [2] - 截至09:36,该股上涨3.20%,股价报54.48元,成交823.60万股,成交金额4.41亿元,换手率0.90% [2] - 该股最新A股总市值达500.70亿元,A股流通市值499.08亿元 [2] 行业对比 - 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跌幅为0.46%,行业内80只股票上涨,399只下跌 [2] - 涨幅居前的有爱朋医疗(11.58%)、创新医疗(8.31%)、永安药业(7.35%) [2] - 跌幅居前的有广生堂(7.95%)、千红制药(4.74%)、力生制药(4.39%) [2] 融资数据 - 最新两融余额为14.03亿元,融资余额14.03亿元 [2] - 近10日融资余额增加4.15亿元,环比增长42.06% [2] 股东情况 - 最新股东户数为50546户,较上期增加7415户,环比增长17.19% [2] - 股东户数连续第2期增长,筹码呈持续分散趋势 [2] 财务数据 - 一季度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12.10% [3] - 一季度净利润378.26万元,同比增长106.13% [3] - 基本每股收益0.004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4% [3]
“创新药”概念引发股价波动,药企密集回应
广州日报· 2025-06-12 05:44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出台 明确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利好创新药提速发展 [1] - 业界认为文件明确创新药的商保支持将列入目录 更好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1] - 国元证券指出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2] 公司公告与研发进展 - 众生药业股票连续两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属于异常波动 RAY1225注射液治疗超重/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已获伦理批件 [1] - 常山药业股票连续两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 5月6日至6月9日期间股价累计涨幅达147.69% 艾本那肽注射液尚未上市销售 获批时间及市场竞争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2] - 万邦德回应投资者提问称目前不存在应披未披事项 提示二级市场炒作风险 [2] 市场表现与投资观点 - 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 伴随概念火爆及股价异动 多家上市药企发布公告回应 [1][2] - 国元证券坚定看好创新药领域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创新药、出海及集采出清板块 认为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期 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2]
连亏两年,常山药业为何能逆袭成“创新药第一牛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3:54
公司股价表现 - 常山药业股价在两个月内上涨近200%,市值达463.67亿元,被业内称为2025年A股"创新药第一牛股" [1]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0亿元和-2.49亿元,但同期股价年涨幅分别为137.41%和53.65% [2] - 6月9日股价达52.09元创新高,市值接近480亿元,与肝素龙头海普瑞拉开距离 [2] 业务结构 - 公司高度依赖肝素业务,2024年接近87%收入来自肝素原料药和制剂 [3] - 主力品种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未进入全国带量采购,对公司收入造成巨大冲击 [3] - 2012年通过与美国企业合资进入GLP-1类药物研发,目前艾本那肽注射液处于上市注册阶段 [3] 核心产品艾本那肽 - 艾本那肽注射液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类药物,为一周注射一次的长效制剂 [1][3] - 该产品由控股子公司常山凯捷健研发,目前处于上市注册阶段 [3] - 公司已多次公告提示该产品面临较高市场竞争风险,盈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 - 产品减重适应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但能否获批及后续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已获批长效GLP-1RA包括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等 [5][6] - 全球GLP-1赛道竞争白热化,上百个管线处于临床阶段 [6] - 诺和诺德减肥用司美格鲁肽2024年全球收入84.48亿美元,同比增长86% [6] - 后来者需在安全性、疗效、依从性等方面做出差异化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6]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2023年发布的艾本那肽III期临床研究仅针对2型糖尿病适应证 [7] - 目前无更多临床数据可供参考 [7] - 口服GLP-1类药物在依从性和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7]
外资、机构、游资轮番登场,常山药业再因减肥药一月暴涨150%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0 09:49
股价表现 - 常山药业股价在2025年5月5日至6月9日期间从21.03元飙升至52.09元,累计涨幅超过140%,市值达到462亿元 [1][2] - 6月6日和6月9日两个交易日分别大涨15%和20%,6月10日出现3.15%的回调 [2] - 同期海普瑞市值仅为181.2亿元,常山药业市值已远超同行龙头 [2] 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GLP-1类减肥药赛道的狂热追捧是主要驱动因素,公司研发的艾本那肽注射液被视为"下一个司美格鲁肽" [1] - 艾本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4年4月获NMPA受理,目前处于专业审评阶段 [2] - 北向资金、游资与机构轮番炒作,散户跟风入局推动股价上涨 [1][6][8] 资金动向 - 5月7日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2.62亿元,机构专用买入9244.61万元 [6] - 5月29日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3.75亿元,三家机构合计买入约2.82亿元 [8] - 6月5日至6月9日期间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5.43亿元,三家机构合计买入4亿元 [9] 基本面情况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23.36亿元、14.10亿元和10.31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751.35万元、-12.40亿元和-2.49亿元,已连续两年亏损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仅为2.59亿元,同比下滑12.1% [3] 业务风险 - 公司87%收入依赖肝素类产品,主力品种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因集采失标导致销量持续下降 [3] - 艾本那肽注射液上市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且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4][5] - 公司研发投入从2021-2023年的2亿元左右骤降至2024年的1.15亿元 [5] 股东动向 - 控股股东高树华在5月27日披露已解除质押5957.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48% [10][11] - 前期获利的机构资金开始有撤出迹象,6月5日至6月9日期间两家机构合计卖出约2.17亿元 [9][10]
“吃药行情”上演:国产GLP-1概念股大涨常山单日涨幅20%,谁来角逐千亿盛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3:36
减肥药概念股表现 - 常山药业涨停,单日涨幅达20%,收于52.09元/股,总市值478.74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近两个月股价上涨近200%,自2023年9月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00% [1] - 减肥药概念整体指数上涨4.66%,收盘报1263.62点 [1] - 圣诺生物、泰恩康、诺泰生物、众生药业单日涨幅分别达17.58%、13.80%、9.99%、9.99% [1] - 当日减肥药概念主力净流入2亿元,众生药业主力净流入2.47亿元 [1] - 近20日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4.24亿元 [1] GLP-1类药物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45亿美元,年增长率超28% [3] - 常山药业股价暴涨核心逻辑在于其GLP-1类药物艾本那肽的想象空间大 [2]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核心序列专利将在2026年3月20日到期 [4] - 预计2026年专利到期后将有更多国产司美格鲁肽产品进入市场 [4] -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2030年我国因肥胖导致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22% [4] 国内企业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GLP-1/GIP双靶点药物HRS9531在Ⅱ期临床中,肥胖患者治疗36周后平均减重22.8% [5] - HRS9531已进入Ⅲ期临床,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获Ⅱ期临床试验许可 [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降糖药物 [7] - 玛仕度肽预计今年在国内上市,将获批减重降糖两项适应证 [7] - 华东医药利拉鲁肽注射液价格仅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1/3,覆盖全国超1000家医院及2万家药店 [7]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获批用于肥胖症治疗的药物仅有5种,减重药物治疗渗透率极低 [5] - 国内药企在研管线集中在GLP-1靶点,同质化较为明显 [5] - 仅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就有二十余家企业布局 [4] - 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珠海联邦4家企业已提交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 [4] - 减肥药行业利润率可能被慢慢压低,但商业变化还有相当长的历程要走 [8]
创新药概念爆发 稀土板块拉升
每日商报· 2025-06-09 22:1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沪指盘中突破3400点,创业板指涨超1%,上证指数涨0.43%,深证成指涨0.65%,创业板指涨1.07% [1] - 全市场成交额约1.31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355亿元,超4100股上涨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1.63%重返24000点上方,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8%,自4月低点涨幅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1] 医药板块 - 创新药概念股大涨,创新药指数涨幅超4%,近15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包括海辰药业、睿智医药、罗欣药业等 [2] - 联化科技近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近115%,常山药业涨幅超88%,睿智医药涨幅超50% [2] - 创新药概念板块整体收涨3.91%,近一月涨幅达6.68%,197只成分股中186只上涨,星昊医药涨超27%,常山药业20%涨停 [2] -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召开,中国药企在新药研发方面表现活跃,多项成果和数据亮相 [3] 稀土板块 - 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收涨3.45%,61只成分股中55只上涨,科恒股份20%涨停,九菱科技涨近19%,中科磁业涨超13% [4] - 商务部表示各国对中重稀土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出口申请 [4] - 稀土行业供需改善,内盘价格企稳回升,4月出口管制政策引发海外供需失衡,5月中旬政策放宽后海外可能出现补库行为 [5] 机器人及养老概念 - 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收涨0.76%,养老概念板块收涨1.81%,康力源20%涨停,欧圣电气涨近12% [7] - 工信部、民政部发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通知,试点期为2025年—2027年,聚焦产品适老化和安全性 [7] - 智能养老机器人种类多样,包括生活辅助类、健康管理类等,健康管理类可监测生理指标,康复训练类可帮助恢复身体机能 [8]
6月9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09 13:51
中美经贸磋商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在英国伦敦开始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1] 科技成果转化 - 国务院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切实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2] 人工智能应用 - 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计划征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苏州足球队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提升训练水平和竞技表现 [3] 民生保障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4]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4] 公司动态 - 广康生化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尚未投产 [5] - 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股票复牌 [5] - 昂利康在研创新药项目ALK-N001尚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5]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用于2型糖尿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能否上市及获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5] - 合盛硅业从未与特变电工及其关联方就股权转让事宜进行过接触或洽谈 [5] - 共创草坪国内相关足球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公司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较小 [5]
创新药持续火爆,“吃药”行情后市怎么看?
第一财经· 2025-06-09 13:09
创新药行情表现 - 本轮"吃药"行情涨幅龙头集中于创新药企业,港股表现尤为强劲 [1][2] - 6月9日恒生创新药ETF上涨4.08%,港股通医药ETF上涨4.25% [3] - 三生制药股价自2月以来涨幅超过260%,最高触及22.5港元 [3] - 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4.48%至1332.17点,常山药业近两个月股价大涨超过200% [4] - 自4月9日至6月9日,A股创新药指数大涨31.5%,港股创新药指数大涨61.54% [4] 上涨驱动因素 - 5月底8家创新药企业的11款创新药批准上市,多家企业临床数据较好 [5] - 2025年ASCO年会中国共有73项研究入选,较2024年增长30% [5] - 市值百亿以上的港股创新药公司中,除康方生物和黄医药外,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7] - 亚盛医疗-B营收增速达332.31%,翰森制药和黄医药实现盈利 [7]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药物海外权益以60.5亿美元授予辉瑞 [9] - 2024年1~10月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突破511亿美元 [9]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 [9] 政策环境 - 集采政策优化,引入"备供企业"机制,未来有望推动"不唯低价论"评价标准 [10] - 2024年创新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医保目录新增38款"全球新"创新药 [10] - 2025年计划推出丙类医保目录,优化支付体系 [10] - 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推出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支持政策 [10] 行业前景 - 医药生物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7.1倍,处于2021年以来16.1%分位数 [11] - 市净率为2.0倍,低于其他主要成长板块,处于2021年以来27.6%分位数 [11] - 中国创新药行业从跟跑到领跑,持续获得海外MNC认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