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韵达(300227)

搜索文档
光韵达(3002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08: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98亿元,同比增长7.08%[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7.08%[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8%至4.98亿元[54] - 合并营业收入增长7.1%,从4.65亿元增至4.98亿元[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08万元,同比下降86.66%[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万元,同比下降86.66%[4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86.7%,从1334.89万元降至178.08万元[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4.5万元,同比下降133.56%[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6元/股,同比下降86.52%[20]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6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2.8525元[1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1%,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2129万元,同比增长59.46%[41] - 净利润由盈转亏,从盈利9868.4万元转为亏损3317.7万元[148] - 营业利润大幅下滑,从盈利9849.4万元转为亏损3300.2万元[148] - 综合收益总额594.2万元[15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98,700,062.86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16,334.20元,未分配利润贡献98,683,728.66元[171] - 期末未分配利润由期初亏损16,591,143.16元转为盈利82,092,585.50元,增幅达594.8%[169][1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2%至3.08亿元[54] - 管理费用因股权激励激增96.70%至8,378万元[54] - 管理费用增长96.7%,从4259.33万元增至8378.11万元[145]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3.35%至4,284万元[54] - 研发费用下降3.3%,从4432.89万元降至4284.45万元[14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8%,从356.4万元增至544.7万元[148] - 母公司管理费用增长355.7%,从935.14万元增至4260.31万元[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应用服务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42] - 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35%[43] - 航空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38万元,同比增长16.35%[43] - 激光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62万元,同比增长92.14%[45] - 激光器定制产品营收同比增长620%[45] - 贸易平台按总额法实现收入3970.54万元,按净额法确认收入35.78万元[45] - 贸易平台期末应收账款2982.64万元[45] - 新能源电池部件自动化生产线产能较常规产线提高40%[49] - 激光应用服务业务整合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46] - 光韵达激光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净利润3438.5万元[72] - 通宇航空营业收入9737.5万元同比增长16.35%,净利润1137.92万元同比下滑39.77%[73] - 金东唐营业收入8696.99万元,亏损524.22万元但同比大幅减亏[73] - 海富光子营业收入2908.06万元同比增长95.2%,净利润155.9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74]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激光制造四大领域:应用服务、智能装备、航空零部件及激光器[17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全国建成五个产业化基地形成四大业务区域[51] - 公司已在越南设立海外生产基地[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股权激励计划以2025-2027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稳定增长为解锁前提[46] - 公司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717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47] - 公司以3.5187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47] - 公司拟以4000万元意向收购深圳亿联无限科技公司56.0299%股权[111]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58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为6.41元/股[113] - 公司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49,530,000股,授予价格为4.15元/股[124] - 限制性股票锁定期为12个月,上市日为2025年6月19日[124] - 公司向125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9.53百万股[84] - 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为4953万股,授予对象125人,授予日期为5月6日[119]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76.03万元,同比下降555.4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为-6,176万元,同比下降555.48%[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净流入1355.9万元转为净流出6176.0万元[1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8%至1107.86万元[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扩大至-2.78亿元,同比下降1,391.14%[5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3.84亿元,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付1.47亿元[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57亿元(2024年同期72.1万元)[1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激增745.83%至4.03亿元[5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显著增长至4.03亿元,主要来自借款收入3.79亿元[15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730.8%至9.38亿元[1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5.3%,从5.47亿元增至5.75亿元[15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8%至1.62亿元[152]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33%至680.75万元[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至4.36亿元,较期初增加6277.1万元[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71.5%至2.37亿元[152] - 货币资金增长至4.51亿元,占总资产13.43%[60]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81.7%,从0.87亿元增至2.45亿元[141]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50,833,538.90元,较期初增长17.5%[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7,350,210.00元,较期初大幅增长27,700%[13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89,617,794.15元,较期初增长9.9%[137] - 存货期末余额为528,383,380.96元,较期初增长28.8%[137] - 存货增长1.49个百分点至5.28亿元[60] - 短期借款增长2.89个百分点至5.56亿元[6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56,296,037.46元,较期初增长41.3%[138] - 短期借款增长78.4%,从1.65亿元增至2.95亿元[14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38,003,791.28元,较期初增长19.0%[13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61,948,502.47元,较期初大幅增长1,539%[138] - 其他应收款增长12.8%,从6.38亿元增至7.20亿元[141] - 总资产为33.5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59%[20] - 公司总资产期末余额为3,356,551,374.00元,较期初增长16.6%[138] - 公司总资产从208.03亿元增至230.23亿元,增长10.7%[1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0%[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52,077,011.64元,较期初增长1.4%[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1.4%至15.52亿元[15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89,323,154.37元,较期初下降8.3%[167] - 公司股本期末余额为544,111,391.00元,较期初增长10.0%[139] - 公司总股本由4.95亿股增加至5.44亿股,新增4953万股限制性股票[117] - 公司累计股本总数544,111,391股,注册资本544,111,391元[174] - 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由16.58%增至24.17%,无限售条件股份比例由83.42%降至75.83%[117] - 股权激励限售股合计49,532,005股,占公司总股本131,519,167股的37.7%[12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2.06亿元(含股份支付1950.58万元)[153][15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增加63,480,807.75元至697,518,410.56元[1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33,176,750.36元至307,323,331.86元[1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通过普通股增发募集资金205,549,500.00元[16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为19,505,798.69元[16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4,207,458.33元至1,643,308,301.19元[16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增加5,865,651.62元至455,101,295.86元[16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11,731,278.08元至673,698,014.30元[16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1,747,612.28元[1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18,741,208.73元[169]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增至1,217,441,271.59元,较期初增长8.8%[169][173]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678,861,022.65元,库存股50,022,051.84元未发生变动[169][173] - 盈余公积余额6,713,358.08元本期未发生变动[169][173]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从亏损268.4万元转为收益59.6万元[148] -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11,216.00元[23] - 投资收益大幅减少,从9886.0万元降至567.1万元[148]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3,725,832.28元[23] - 政府补助金额为7,478,823.63元[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667,188.71元[2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为192,005.84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4,770,853.49元[23] - 税收及会计调整影响损益136,786.30元[23] - 东莞工业厂房租赁产生利润约1.65百万元人民币[103] - 苏州工业厂房租赁产生利润约0.713百万元人民币[103] - 按新股本计算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503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0503元[120] - 按新股本计算202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2.8131元[12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PCB行业总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32] - 预计2029年全球PCB行业产值将突破94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2%[3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3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票316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29.42%[113] - 高管王荣持股23,178,841股,占总股本4.26%[126] - 高管姚彩虹持股14,232,550股,占总股本2.62%[126] - 实际控制人侯若洪持股44,490,626股,占总股本8.18%[126] - 控股股东光韵达科技持股25,498,000股,占总股本4.69%[126] - 股权激励对象吴巍获授4,770,000股,占总股本0.88%[126] - 股权激励对象黄峰获授4,600,000股,占总股本0.85%[126] - 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表决权107,400,017股,占总股本19.7%[126] - 原高管侯若洪持有4449.06万股限售股,将于2025年7月25日解禁25%[122]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深圳光韵达激光总资产9.88亿元,净资产2.36亿元,营业收入2.53亿元[70] - 上海金东唐总资产5.42亿元,净资产2.34亿元,营业收入8696.99万元[70] - 成都通宇航空总资产8.28亿元,净资产3.15亿元,营业收入9737.5万元[70] - 山东海富光子总资产1.27亿元,净资产4575.1万元,营业收入2908.06万元[70] - 报告期内新设/收购6家子公司但对生产经营无实质影响[71] - 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共32户,较上期新增4户[17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因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76] - 商誉账面价值合计289.6998百万元人民币[77] - 对金东唐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523百万元人民币[78] - 对海富光子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28054213百万元人民币[78] 诉讼和担保 - 起诉案件涉案金额4.4574百万元人民币[92] - 应诉案件涉案金额0.6571百万元人民币[92] - 公司为上海金东唐科技提供担保额度总计29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2900万元,均为连带责任担保且为关联方担保[107] - 公司为成都通宇航空设备制造提供单笔最大担保额度5500万元(2023年4月披露),实际发生金额5500万元[107] - 成都通宇航空设备制造2022年系列担保实际发生金额合计79.52万元(20.2+15.8+7.2+9.31+27.01),占原担保额度1527.52万元的5.2%[107] - 2023年11月披露的成都通宇航空三笔担保实际发生金额合计1613.1万元(753+675.6+184.5),占担保额度3226.2万元的50%[107] - 所有担保均无担保物及反担保措施,且均为关联方担保[107] - 成都通宇航空2023年4月披露的4000万元担保实际发生金额2940万元,履行率73.5%[107] - 担保期限分为一年期(金东唐科技)和四至五年期(通宇航空)两类[107] - 当前所有担保均未履行完毕[107]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110,000万元[108]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65,412.43万元[108]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42.15%[10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3,961万元[10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26,311万元[108]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95,000万元[10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39,101.43万元[108] 客户和合同履行 - 客户A销售合同总金额为30,081万元[110] - 客户A合同累计确认销售收入金额为26,158.4万元[110] - 客户A合同履行进度为88.95%[110] - 公司长期与全球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50强中大多数企业合作[52] 会计政策和重要标准 - 报告期为2025年1-6月[12] - 会计政策强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178] - 营业周期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83]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标准:单项计提金额占各类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总额10%以上且金额大于300万元[185]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单个项目预算投入金额占合并资产总额1%以上且金额大于3000万元[185] - 账龄超一年应付/预收/其他应付款重要性标准:单笔金额超过500万元[185]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标准:单项现金流入/流出占投资活动现金流总额10%以上且金额大于3000万元[185]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净利润(或亏损额绝对值)占合并报表相应项目10%以上[185] - 重要合营/联营企业标准: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占合并净资产3%以上且金额大于1000万元,或权益法投资收益占合并税前利润10%以上[18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
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深圳何以炼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2:20
深圳3D打印行业地位 - 深圳成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形成全产业链集群[1][3][11]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全国超80%的3D打印机 深圳为主要贡献者[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 同比增长15%[2] 深圳企业全球市场份额 - 中国供应商占全球入门级打印机出货量95% 深圳企业占其中超90%份额[2][9] - 创想三维(Creality)全球市场份额达39%[2] - 拓竹科技(Bambu Lab)出货量同比增长64% 智能派(Elegoo)实现强劲增长[2] 代表企业业务表现 - 创想三维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2024年收入22.88亿元[6] - 智能派2023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产品销往100多国 北美欧洲占比70-80%[7] - 纵维立方2024年前七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超70%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8] - 拓竹科技估值超100亿元 成为全球桌面级3D打印销售额第一独角兽[9]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深圳企业以高性价比打破欧美垄断 创想三维CR-10以500美元定价颠覆千美元市场[5] - 拓竹科技Bambu Lab 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近工业级性能[9] - 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设备提高效率50%以上[13] 产能与产业链优势 - 深圳企业每2分钟组装一台3D打印机 单日最高产能近12000台[1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5.8%[3][13] - 形成材料研发(光华伟业)、设备制造(创想三维)、应用服务(光韵达)全产业链[11] 全球市场前景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20% 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13] - 安克创新首款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13] - 中国厂商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核心供应商[10]
光韵达: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6 13:45
担保事项 - 公司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等融资业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总余额不超过95000万元人民币 [1] - 担保事项决议有效期自审议该议案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至审议2026年度相应担保额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之日止 [1] - 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杨浦支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 为全资子公司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授信提供3600万元人民币担保 [1] 审议程序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3月23日审议通过2025年度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议案 [1]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4月15日批准该担保议案 [1]
光韵达(300227)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8-06 10:06
担保额度 - 2025年度为子公司担保总余额不超9.5亿元[3] - 为上海金东唐科技授信担保债权最高余额3600万元[4] 担保情况 - 主债权发生期间为2025年7月31日至2026年7月30日[5] - 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5] 担保占比 - 实施前累计对外担保余额3.91亿元,占净资产25.54%[8] - 实施后累计对外担保余额不超4.27亿元,占净资产27.9%[8] 其他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无违规、逾期及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情形[8]
光韵达等成立新公司,含智能车载设备业务
企查查· 2025-08-05 07:26
公司动态 - 光韵达等共同成立索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业务布局 -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及销售业务 [1] - 同时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及销售业务 [1] 股权结构 - 公司由光韵达(300227)等共同持股 [1]
光韵达(300227) - 关于收购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的进展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8-04 09: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7月8日和7月25日公司通过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议案[2] - 亿联无限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司成控股股东[3] - 公司认缴2313.3410万元,持股56.029922%[3] - 亿联无限合计认缴4128.7614万元,持股100%[4] - 工商变更后亿联无限纳入公司合并报表[4]
光韵达(300227)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7-25 09:04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或代表564人,代表股份150,234,121股,占比27.6109%[5] - 现场2人,代表股份107,458,517股,占比19.7494%[5] - 网络投票562人,代表股份42,775,604股,占比7.8616%[5] - 中小投资者563人,代表股份42,834,104股,占比7.8723%[5] 议案表决情况 - 收购亿联无限控制权议案,同意147,083,324股,占比97.9027%[6] - 中小股东同意39,683,307股,占比92.6442%[7] - 变更注册资本议案,同意146,988,724股,占比97.8398%[8] - 中小股东同意39,588,707股,占比92.4233%[8] 会议时间 - 现场会议2025年7月25日14:30[4] - 网络投票2025年7月25日,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4]
光韵达(300227) -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7-25 09:04
会议安排 - 2025年7月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召开股东会议案[6] - 7月9日刊登召开股东会通知公告[6] - 7月25日下午14:30现场召开股东会,网络投票9:15 - 15:00[7] 参会情况 - 564人出席股东会,代表150,234,121股,占比27.6109%[9] 议案表决 - 收购亿联无限科技控制权议案,同意股数147,083,324股,占比97.9027%[12] - 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章程议案,同意股数146,988,724股,占比97.8398%[15]
数次并购后再出手 光韵达全球化战略突围做对了什么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3:32
公司并购战略 - 光韵达通过控股亿联无限切入通信设备制造赛道,标志着业务版图的重大拓展和并购战略的延伸 [1] - 2017至2022年间公司完成三笔收购:2.21亿元收购金东唐100%股权、4.34亿元收购通宇航空49%股权、取得海富光子34%股份,实现激光全产业链布局 [2] - 收购金东唐进军制造测试领域,但面临面板业周期调整和新能源竞争压力 [2] - 通宇航空收购聚焦成飞产业链,但2023-2024年航空智造下行导致业绩承压 [3] - 海富光子填补激光器领域空白,2024年营收大增并实现盈亏平衡 [3] - 此次收购亿联无限转向通信设备及海外市场,是并购战略的重要调整 [3] 全球化布局 - 亿联无限在欧洲、亚太、南美、中东已建立成熟销售网络,助力公司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5][6] - 2024年A股68%上市公司(3667家)披露境外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 [4] - 制造业上市公司2024年境外收入6.3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75.42%,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龙头增速显著 [4] 业绩与财务考量 - 亿联无限承诺未来三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6000万、7000万元,为光韵达提供业绩基石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达3.84亿元,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定增彰显对全球化战略信心 [8] - 收购旨在扩大营收规模、增厚净利润,构筑抵御行业波动的"护城河" [7] 行业趋势 - "十四五"期间出海成为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核心,光伏、汽车等行业龙头加速海外布局 [4] - 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海外渠道将推动公司从"中国制造"向"全球智造"转型 [8]
光韵达上市首亏后拟3.5亿元跨界并购,标的公司IPO折戟业绩暴跌
华夏时报· 2025-07-11 02:30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光韵达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取得控制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 [2] - 收购比例从最初100%降至56.03% 主要考虑降低财务费用和分步收购以规避商誉风险 [2]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 亿联无限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6000万/7000万元 [7]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亿联无限主营光网络终端/无线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2024年营收5.3亿元 净利润2867万元 较2023年6201万元腰斩 [4] - 历史业绩波动显著 2021年营收4.4亿元 2022年冲高至7.9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 [4] - 2023年IPO撤回后估值从14.7亿元缩水至6.28亿元 降幅达57% [3][4] 标的公司风险因素 - 子公司长沙亿联3421万元土地可能被收回 存在违约金及定金没收风险 [7] - 二股东王周锋持股36.36% 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7]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991万元 占营收比例5.64% 但毛利率持续承压 [5][8] 收购方战略动机 - 光韵达2024年上市首亏2737万元 急需通过跨界并购寻求新增长点 [9] - 公司计划借亿联无限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9] - 此前两次跨界并购效果不佳 2024年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下滑9.6%/17.16% [10][11] 财务数据对比 - 亿联无限2024年销售费用率2.99% 低于2023年的2.92% 但管理费用率从4.1%升至4.28% [5] - 光韵达2024年电子信息业务收入增长11.97%至9.2亿元 但航空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2.46% [11] - 亿联无限2022年净利润率达10.66% 2024年骤降至5.41%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