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大智能(300222)
icon
搜索文档
科大智能:关于全资子公司为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3-08-10 09:07
融资与资本 - 公司拟向厦门银行上海分行申请最高5000万元融资授信,期限3年[1] - 公司注册资本为78024.2234万元[2] 财务数据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额565709.78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3] - 2023年3月31日负债总额375083.77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3] - 2023年1 - 3月营收57144.36万元,2022年为333232.35万元[3] - 2023年1 - 3月净利润 - 2138.98万元,亏损收窄[3] 担保情况 - 截至2022年末对外担保余额67566.24万元,占净资产37.62%[4] - 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形[4]
科大智能(300222) - 科大智能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9 10: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0222,证券简称科大智能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2023 年 5 月 8 日 15:00 - 17:00 以网络远程方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的“云访谈”栏目举办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裁黄明松,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穆峻柏,独立董事吕勇军 [2] 股东情况 -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宿迁京东新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36,491,023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68% [2] 业务发展情况 新能源业务 - 持续投入充电设备控制和电力电子核心技术研发,随车配充电桩供货国内众多头部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直流大功率充电桩多次迭代升级,小直流充电桩市场地位居前,换电站充电柜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首,超充桩获客户认可,形成多种充电桩产品和多项充电相关关键技术领先地位;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换电站领域企业之一,在研发能力、技术前瞻性等方面有先发优势;拥有“光储充换用”一站式清洁能源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具备储能变流器等自主设计和生产能力,开发出模块化储能产品并逐步投入市场 [2][3] 整体业务 -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等多行业客户应用场景,提供智能电网终端设备等产品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凭借综合方案设计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积累了多行业优质客户 [4] 行业发展前景 智能电气行业 - 随着智能电网等战略实施、分布式电源发展和电动汽车等应用,电网功能和形态变化,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是趋势,智能电网信息化等水平将提高 [4] 新能源行业 -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预计 2022 - 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2025 年保有量达 4,378 万辆,充电桩市场规模超 1,000 亿元;充电桩数量将增加,智能化、兼容性和互联性将提高 [4][5] 智能制造行业 - 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将提高,市场竞争更激烈;制造业注重网络化和信息化;个性化定制成需求;注重服务化和产业链协同 [5] 2022 年业绩情况 - 公司依托电力行业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新能源业务研发和市场投入,收缩智能制造业务规模;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15.34%,达 333,232.35 万元,但因外部经营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未能扭亏为盈,营业利润为 -27,946.5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7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9,232.0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2.89% [5][6] 未来发展战略 - 依托电力行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大对新型电力系统、储能产品(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随车充电桩)及智能装备在新能源行业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市场投入与重点布局,落实聚焦新能源行业发展战略目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6] 退市相关问题解答 -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符合规定,不存在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情况触发深交所退市情况;虽连续亏损 4 年,但主营业务收入均维持在 20 亿元以上且保持增长,不会因业绩亏损触及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和退市情况 [3]
科大智能(30022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6:0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2022年度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一定幅度增长,尤其是新能源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未来盈利能力改善奠定了基础[3] - 公司未能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主要受外部整体不利经营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3]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4] - 公司存在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投资者应注意投资风险[4] - 公司新能源和智能制造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31] - 公司电力一、二次设备在电力行业内具备一定市场影响力,具备ISO9001质量、安全、环境体系三重认证[31] - 公司持续投入充电设备控制和电力电子核心技术研发,充电桩产品市场地位居前列[31] -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能够提供非标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具备优秀的工艺设计和方案设计能力[31] - 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品提供商和智能运维方案解决商[31]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机器人产品先期进入轨道交通、钢铁、煤炭行业的公司[31]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或本体相关业务中,本季度产品整体市场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变动30%以上[34]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装备或解决方案业务中,本季度核心零部件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变动30%以上[35] - 公司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业务及产品涵盖智能电气、智能制造、新能源充换电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35] - 公司具备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拥有117项发明专利、670项实用新型专利、108项外观设计专利、261项软件著作权[35] - 公司秉承“智能科技、智慧未来”的企业愿景和使命,专注各领域核心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非标综合解决方案[36] - 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健全的售后服务机制,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全国,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36] - 公司在多年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凭借综合方案设计优势、技术实力、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优势和研发创新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优势[36] - 公司将巩固深化与现有优质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强客户黏性,维护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建设[36] - 公司依托多年在电力行业内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持续加大对新能源领域内业务的研发和市场投入,不断提升新能源业务规模[37]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一定幅度增长,尤其新能源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未来盈利能力改善奠定基础[37]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232.35万元,同比增加15.34%[40] - 公司2022年营业利润为-27,946.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0.65%[40]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32.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2.89%[40] - 公司重点工作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根据地和核心客户、调整组织架构[4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工业智能化占比88.57%,较上年同期增长3.34%;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1.23%[40] - 公司2022年销售收入中,汽车行业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3.55%,毛利率下降6.83%;其他行业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9.74%,毛利率增长13.19%[41]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1.23%,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3.34%,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长0.75%[41]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显示,智能电气和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分别为1,251,926,818.64元和1,079,069,385.03元,同比增长23.16%和23.66%[4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33.32亿,净利润为-2.92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70万[22] - 公司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57.86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96亿[22] - 公司2022年分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10亿、9.52亿、8.24亿、10.47亿,净利润分别为-3.35亿、-2.76亿、-2.78亿、-20.35亿[23]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债务重组损益、政府补助、处置资产减值准备等,合计82.89亿[26]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232.35万元,同比增加15.34%[40] - 公司2022年营业利润为-27,946.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0.65%[40]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32.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2.89%[40] - 科大智能科技2022年经营活
科大智能(30022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1 16:00
财务状况 - 2023年第一季度,科大智能的营业收入为571,443,590.37元,同比增长12.0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89,789.47元,同比增长36.23%[5] - 公司的总资产为5,657,097,788.83元,较上年末下降2.23%[5] - 公司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776,120,225.44元,较上年末下降1.10%[5] - 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下降64.74%,主要是因为本期公司赎回银行理财所致[8] - 公司的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34.52%,主要是因为预付原材料采购款增加所致[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949,075.91元,同比下降909.31%[5] - 公司的财务费用较上期减少31.18%,主要是因为本期利息费用较上期减少所致[9] - 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5.81%,主要是因为本期银行理财赎回所致[11] - 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0.70%,主要是因为本期偿还贷款减少所致[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60,750,605.17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28,699,681.08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949,075.91元[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31,659,124.65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0,103,285.84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555,838.81元[1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7,773,943.67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23,299,609.8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25,666.21元[17] -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854,236.57至32,164,713.35[1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4,274股,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黄明松持股比例最高,为24.53%[12] - 黄明松持有的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47,841,466股,为前十名股东中最多的[12] 公司资产情况 -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流动资产合计为4,523,906,823.51元,其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较大[13]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133,190,965.32元,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等[14] - 2023年第一季度,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总计为3,860,662,581.79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25,200,996.40元[15] - 营业总收入为571,443,590.37元,营业总成本为604,635,379.98元,营业利润为-24,900,717.38元[15] - 净利润为-26,447,093.2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389,789.47元[16]
科大智能: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1 10:54
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黄明松先生,公司副总裁、董 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穆峻柏先生,独立董事吕勇军先生。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提 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投资者可提前登录"互 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进入公司本次业绩说明会页面进行提问。公司将在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0222 证券简称:科大智能 公告编号:2023-021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2年度报告及摘要于2023 年4月22日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 为使广大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公司将于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下午15:00-17:00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举办2022年度业绩 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 ...
科大智能(300222) - 2016年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23:4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深交所举办的“践行中国梦·走近上市公司”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2] - 参与人员有通过多家证券报名的近60名投资者、深交所相关领导及9名媒体人员 [2] - 活动时间为2016年7月15日上午9:30 - 11:30,地点在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董事长陈键、董事兼总裁杨锐俊、财务总监兼董秘穆峻柏 [2][3] 活动主要内容 - 参观公司生产线 [3] -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崔华宇介绍深交所概况及投资者教育相关内容 [3] - 总裁杨锐俊介绍公司情况、战略定位及未来规划 [3] - 投资者提问及公司解答环节 [3] 公司发展相关问题解答 增长可持续性 - 工业生产智能化受益于国家战略、产业升级和人力成本增加,配用电自动化受益于电改和农网改造,公司对未来增长充满信心 [3][4] 发展战略 - 推进内涵式和外延式结合战略,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电气业务双轮驱动 [4] - 智能制造聚焦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控制产品市场拓展,智能电气立足现有领域并开拓新业务 [4][5] 配用电自动化业务 - 是国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和服务商,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5] - 未来将利用市场和技术优势,扩大业务规模 [5] 收购协同效应 - 健全业务体系,贯通工业生产智能化装备领域,实现产业链完整布局 [6] - 与标的公司业务互补,整合资源,提供更完善服务 [6] 收购对业绩影响 - 2016年半年度仅合并冠致自动化和华晓精密5 - 6月业绩,对盈利影响小 [7] - 二者历史毛利率与公司现有毛利率差距不大,预计对整体毛利率影响小 [7] 技术优势 - 具备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占比45%左右 [7][8] - 与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8] 核心技术团队建设 - 积累大量专业人才,形成优秀团队 [8] - 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模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保障人才队伍稳定性 [8][9] 充电桩业务 - 成立新能源事业部,积极研发和参与招投标 [9] - 2016年上半年签订合同5000万元,销售收入占比小,未来占比将扩大 [9] - 与配用电自动化业务有协同效应,可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新能源业务 [9] 国际市场开拓 - 2015年7月启动并购海外资产计划,正寻求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标的企业 [10]
科大智能(300222) - 2016年1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28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冠致自动化 100%股权,现金支付交易对价 30%(24,000 万元),发行股份支付 70%(56,000 万元,31,496,062 股)[4] - 拟发行股份购买华晓精密 100%股权,总计 54,900 万元,发行股份 30,877,390 股[4] - 拟锁价发行向特定对象发行 40,020,263 股股份,募集资金 79,000 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等项目[4] 重大资产重组背景和目的 - 背景:我国工业生产智能化行业迎来机遇期,公司通过并购纵深布局该领域,冠致自动化和华晓精密是相关领域供应商[5] - 目的:推进公司战略,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实现协同效应[5] 并购标的公司情况 - 冠致自动化:专业从事工业智能化柔性生产线,是汽车智能焊装生产线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上海大众 A 级供应商[5][6] - 华晓精密:专业的工业生产智能物流输送机器人成套设备及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物流机器人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东风日产和东风雷诺战略合作供应商[6] 收购协同效应体现 - 健全公司业务体系,贯通工业生产智能化装备领域,实现完整产业链布局[7] - 业务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在多方面有整合与协同空间,可整合客户资源,提供更完善服务[7] 冠致自动化相关问题 - 对上海大众销售收入可持续:双方合作基础稳定,上海大众筛选标准严格,冠致自动化技术创新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上海大众未来需求大[8][9][10] - 2015 年国内汽车销量下滑影响小:客户主要为上海大众,销量下滑或促汽车厂商加快新车型研发推出[12] - 快速进入上海大众供应商名录:核心人员经验丰富,成立初期受让部分未完工合同[13] 其他情况 - 永乾机电:2015 年经营良好,在手订单充沛,能实现 2015 年业绩承诺,有信心实现 2016 年业绩承诺[14] - 未来发展战略:工业生产智能化业务推进相关业务发展,智能电气加大相关产品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15]
科大智能(300222) - 2017年4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3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222,证券简称为科大智能 [1] - 2017 年 4 月 21 日上午 9:30 在上海长荣桂冠酒店 3、4 号厅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众多,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陈键、总裁杨锐俊等 [2] 2016 年度经营情况 - 营业总收入 173,398.5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02.12%;营业利润 30,114.4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9.81%;利润总额 32,468.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673.4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02.46% [4] - 工业自动化业务销售收入 99,324.31 万元,占比 57.28%;电力自动化业务销售收入 67,325.45 万元,占比 38.83%;新能源业务销售收入 6,226.07 万元,占比 3.59% [4] 工业自动化业务主体情况 - 永乾机电营业收入 51,832.95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8,670.04 万元 [5] - 冠致自动化营业收入 40,308.35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5,362.66 万元 [5][6] - 华晓精密营业收入 15,856.67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3,687.32 万元 [6] 发展战略相关 - 外延式发展可迅速扩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需与内涵式发展结合,公司收购的标的企业在多方面实现良好融合 [6] - 未来继续推进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结合的战略,工业自动化完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布局,电力自动化立足现有领域做精做强并拓展应用 [12] 协同效应 - 永乾机电、冠致自动化和华晓精密融合健全业务体系,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在多方面有整合协同空间,能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 [7][8] 增长可持续性 - 工业自动化因国家战略、产业升级和人力成本增加有发展机遇;配用电自动化因工业化、城镇化、电改政策和农网改造有新机会,公司对未来增长有信心 [9] 毛利率下滑原因 - 2016 年度工业自动化毛利率下滑 3.77%,因产品结构变化和技术投入、人才储备致成本上升;电力自动化毛利率下滑 7.31%,因经济形势下行和市场竞争加剧使成本增幅大 [10][11] “人工智能 + 健康”战略 - 一方面与国内外专家、高校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如与复旦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另一方面关注投资、引进孵化科技创新企业,为未来发展寻找新增量 [13] 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优势 - 公司一直在探索行业智能化前沿技术,2015 年进行人工智能领域调研,2016 年产学研合作与资源整合同时开展,致力于成为智能化探索者和先行者 [14]
科大智能(30022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3%[5]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2.8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0%[5] - 营业总收入为22.86亿元,同比增长26.8%[25]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7.23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66.99%[5]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86.71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67.76%[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886.7万元,同比下降167.8%[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下降161.1%[26] - 综合收益总额为-8172.3万元,同比下降157.8%[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23.77亿元,同比增长22.2%[25] - 营业成本为18.53亿元,同比增长32.9%[25] - 研发费用为1.55亿元,同比增长3.4%[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8862.3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27] 现金流量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5.22%[5][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99亿元改善45.2%[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27][2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286.54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0%[2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7%[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24.0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6%[2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28] - 收到税费返还930.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2%[27] 资产项目变化 - 公司货币资金为839,521,761.04元,较年初803,892,161.38元增长4.43%[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92,426,476.68元,较年初663,169,263.65元下降40.83%[21]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92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40.83%[10] - 应收账款为1,542,497,112.43元,较年初1,538,346,374.07元增长0.27%[21] - 存货为1,470,872,846.27元,较年初1,477,552,535.17元下降0.45%[21] - 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2.09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50.32%[10] 负债项目变化 - 短期借款为558,079,699.36元,较年初497,259,972.80元增长12.23%[22] - 应付票据为821,349,003.21元,较年初866,742,061.48元下降5.24%[22] - 合同负债为842,820,715.95元,较年初928,633,497.32元下降9.24%[22] - 流动负债合计为37.14亿元,同比下降1.8%[23] - 长期借款为1.8亿元,同比下降2.7%[2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为63.1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2.42%[5] - 未分配利润为-21.03亿元,同比扩大4.4%[23] - 公司投资收益为-502.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93%[12] - 公司其他收益为4741.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3%[12] 股东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3,433股[16] - 第一大股东黄明松持股比例为24.53%,持股数量为191,365,862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43,524,396股[16] - 第二大股东宿迁京东新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8%,持股数量为36,491,023股[16]
科大智能(30022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4%[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4%至14.62亿元[6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6%至14.62亿元,去年同期为10.94亿元[1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109.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38%[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6109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15亿元[173]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5506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24亿元[17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下降126.67%[28]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去年同期为0.30元[1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7%,同比下降15.86个百分点[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16%[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4.16%至-4.52亿元[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516亿元,同比恶化134.1%[17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73%至11.97亿元[6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63%至1.03亿元[6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6%至1.03亿元,去年同期为9170万元[17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4%至2.12亿元,去年同期为3.01亿元[17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3.3%至657万元,去年同期为9792万元[175]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566,654.77元[193]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7,919,110.43元[198] - 综合收益总额656.67万元,同比减少93.3%[17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1,249,716.75元[184]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8.0%至15.30亿元,去年同期为11.96亿元[17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4.381亿元,同比增加20.2%[178] - 支付给职工现金2.531亿元,同比增加13.7%[178] - 资产减值损失达2417万元占利润总额45.91%[6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通信系统自动化监控终端设备构成[19] - 公司用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用电监控负荷管理线损分析等功能[19] - 公司AGV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19] - 公司换电站提供换电服务负责替换管理储存电池[19] - 公司AGV在工业领域产线出货量居行业前三[46] - 公司换电站充电柜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首[47]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已迭代5次[47] - 公司机械手业务连续多年市占率领先[46] - 公司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换电站领域的企业,在11个领域有良好布局[43][44]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品和智能运维方案[46]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91%至2.49亿元[63] - 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站业务[106] - 公司充电桩已安装十万台,累积充电超60亿kwh,实现减排超260万吨[100]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94.82%至1.46亿元[6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0,534.39万元,净利润503.28万元,净利润率0.56%[86] - 子公司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8,252.83万元,净利润567.45万元,净利润率2.01%[86] - 子公司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103.68万元,净亏损475.13万元,亏损率15.31%[86] - 子公司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1,157.78万元,净亏损3,588.83万元,亏损率32.16%[86] - 子公司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03.18万元,净亏损1,440.61万元,亏损率59.94%[86] - 子公司江苏宏达电气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466.28万元,净利润1,465.73万元,净利润率15.48%[86] - 子公司烟台科大正信电气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1,682.83万元,净利润541.50万元,净利润率4.64%[8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60.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3%[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28]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2.45个百分点至6.04亿元[67] - 存货较上年末增加0.78个百分点至14.32亿元[67]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减少1.93个百分点至7.52亿元[67] - 货币资金减少19.95亿元,降幅24.8%[1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26亿元,降幅49.1%[165] - 应收账款减少9.52亿元,降幅6.2%[165] - 存货减少4.60亿元,降幅3.1%[165] - 短期借款减少2.77亿元,降幅5.6%[166] - 应付票据减少1.44亿元,降幅16.6%[166] - 合同负债减少1.76亿元,降幅19.0%[166] - 未分配利润减少6.11亿元,降幅3.0%[167]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0.72亿元,降幅48.8%[168]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0.72亿元,降幅46.7%[168]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3%至9175万元,去年同期为9393万元[170]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10.2%至16.35亿元,去年同期为14.84亿元[170] - 应收账款净额在2022年6月30日为144,316.89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3,834.64万元下降6.19%[89] 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6亿元,同比增加4.9%[17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125亿元,同比下降2.2%[17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1.074亿元,同比转亏[180]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亿元,同比减少55.3%[179] - 投资支付现金15.4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542.8%[1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756亿元,较期初减少37.3%[179] 募集资金使用与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5450万元,上年同期为0元,变动幅度为100%[69]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57亿元,报告期投入53.03万元,累计投入1.805亿元[72][73][7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6.157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资[76] -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为0%,承诺投资额1.561亿元[76] - 智能换电站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为0%,承诺投资额1.204亿元[76] - 一二次融合智能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0.52%,报告期投入53.03万元[76] - 5G通信控制模组及智能终端研发项目投资进度0%,承诺投资额5670万元[76] - 公司使用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中5.7879万元存放专户,1.8648亿元用于现金管理[77] - 委托理财总额15.49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理财12.229亿元,募集资金理财3.264亿元[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负责人黄明松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穆峻柏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0万辆,同比增长均达120%[38]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1.6%[38] - 国家电网"十四五"电力相关产业投资金额预计6万亿元左右[49] - 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其中配网建设3200亿元约占一半[49] - 预计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超过25%和60%[49] - "十四五"期间光伏与风电每年新增装机预计分别达到60-90GW和25-37GW[49]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因素[6] - 公司存在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6] - 公司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4次[103] - 公司报告期内发布公告四十余篇[103]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940人,其中母公司86人(占4.4%)、主要子公司1,854人(占95.6%)[104] - 股份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7月7日全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09] - 公司入选2022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106] - 全资子公司机器人公司荣获上海市"专家工作站"荣誉[106] - 公司为员工办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104] - 公司建立网络学院平台并单独增设外部培训预算[104] - 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42亿元[123] - 与科大智能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9200万元[123] - 与上海英同电气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0万元[123] - 与捷福装备(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900万元[123] - 与上海赛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123] - 全资子公司对皖投智谷和上海泾申借款余额合计为300万元[124] -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3月16日全部解除限售上市[11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11]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2]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3]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74,488.45万元[133]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36.75%[13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59,135.17万元[133]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80,000万元[133] - 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的担保余额为29,374.92万元[133] - 2022年3月16日解除限售股56,480,144股占股本总额7.24%[136] - 2022年1月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136] - 对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实际担保2,777.16万元[133] - 对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实际担保5,804.22万元[133] - 对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实际担保累计3,000万元[133] - 乾承机械未完成业绩承诺导致交易方应补偿股份4,849,766股及现金补偿4,256.39万元[138] - 公司已完成全部应补偿股份4,849,766股的回购注销[140] - 公司已收到交易方现金补偿2,047.53万元[140] - 交易方尚未支付剩余现金补偿金额2,208.86万元[140] - 报告期内解除限售股份56,480,144股并于2022年3月16日上市流通[14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6,476,394股至164,409,051股(占比21.07%)[14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56,476,394股至615,833,183股(占比78.93%)[146]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11,850,184股至0股[146] - 境外法人持股减少5,415,162股至0股[146] - 高管黄明松持有限售股143,524,396股(高管锁定每年解锁25%)[14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426户[150] - 第一大股东黄明松持股比例为24.53%,持股数量为191,365,86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124,339,998股[150] - 第二大股东宿迁京东新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8%,持股数量为36,491,023股[150] - 第三大股东苏州创朴新材料科技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42%,持股数量为18,862,815股[15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51%,持股数量为3,980,264股,较上期增加1,424,942股[150]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合计持股192,651,967股,报告期内无增减持变动[152] - 董事长黄明松持有公司股份191,365,862股,占公司总股本24.53%[15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前十大股东中,黄明松持有47,841,466股,占比最高[15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53][155] - 公司不存在优先股及表决权差异安排[158]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光伏装机容量达4.1MW,年发电量约453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34吨[100] - 公司通过屋顶电站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低碳循环模式[10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296.20万元人民币[32] 所有者权益与股本结构 - 公司股本为780,242,234.00元[184][186] - 资本公积为3,289,915,231.62元[184][186] - 未分配利润为-2,075,082,565.12元[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2,026,703,736.52元[186] - 少数股东权益为135,791,402.00元[18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62,495,138.52元[186] - 少数股东投入资本3,900,000.00元[184] - 其他综合收益为-1,615,594.43元[186] - 盈余公积为33,244,430.45元[184][186]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7,919,878.68元[199] - 母公司2022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2,511,218,533.14元[193]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6,566,654.77元[193]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504,651,878.37元[199] - 母公司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1,353,223.91元[193] - 母公司2021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85,102,467.68元[198]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97,919,110.43元[198] - 母公司股本从2021年末723,762,090.00元增至2022年末780,242,234.00元[19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