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源信息(300184)
icon
搜索文档
力源信息(300184)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9]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184,注册地址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三路5号[9]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业务[24] 公司财务数据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03.94亿元,净利润为2.25亿元[10]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39,091,877.19元,较上一年度下降了7.36%[2]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2,080,870.02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23]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在华虹110nm工艺平台上实现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通用32位MCU的设计和制造[37] - 公司推出了基于华虹110nm工艺平台的超低功耗Cortex-M0+内核MCU产品系列[39][40][42] - 公司在智能电网行业深耕多年,拥有多项相关专利,为下游客户提供多个应用产品[83]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规范运作[90]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由董事会提议后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11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情况和专业背景详细列出[96] 公司股东信息 - 公司最大持股者为MARK ZHAO,持股比例为11.79%[191]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赵佳生持有64,170,109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最大比例[193]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MARK ZHAO持有34,339,277股人民币普通股,位列前10名股东之一[193]
力源信息(300184) - 2015年12月15日至2015年12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08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分析师会议、业绩说明会等 [2] - 参与单位众多,如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兴铁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2][3] - 活动时间为2015年12月15 - 18日,地点包括力源信息十楼会议室、国泰君安上海会议室等 [2][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兼董秘王晓东和投资总监廖莉华 [3] 收购飞腾电子项目情况 - 2015年11月6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无条件通过,从正式受理到审核通过耗时21天,17号已获得证监会批文,正等待正式核准文件并将尽快完成配套融资 [3][4] 收购标的及业绩承诺 - 飞腾电子是国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领域技术解决方案商,本次交易对其和上市公司均有优势,可拓展业务模式 [4] - 2014年深圳鼎芯超额完成承诺业绩,2015年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良好,2016年深圳鼎芯和南京飞腾承诺净利润分别是4500万和3480万 [4][5] 募集配套资金使用 - 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6000万元,其中18000万元支付收购飞腾电子现金部分,剩余用于补充运营流动资金和参股后续看好公司 [5] 外延式并购优势 - 公司从目录分销起家,覆盖电子信息业多个细分行业和应用,拥有上万家中小客户,能在细分行业挖掘有投资潜质公司 [5][6] 参股公司情况 - 公司持有上海云汉12.51%股份,是其单独第三大股东 [6] 战略合作情况 - 中港电力是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行业提供电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高新科技企业,产品应用于多家知名企业 [6] - 公司及飞腾电子与中港电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或其子公司可优先参与中港电力后期股权融资,会持续关注其发展 [6][7] 并购整合与持股比例 - 公司认为不同公司商业模式有协同效应基因,电子元器件可打造自洽闭环,能优化被并购企业采购流程,被并购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7] - 公司已完成两次并购,大股东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比照国际分销巨头,只要符合提高公司竞争力要求,并购扩张信念坚定 [7][8]
力源信息(300184) - 力源信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5 02:16
产品代理与对比 - 公司主要代理日本高端品牌村田的电容产品,其全球份额约40%,专注小尺寸高容值和高端产品研发,用于手机、车载等行业,产地包括日本、无锡、菲律宾和新加坡等;风华高科是国产品牌,专注中低容值常规物料,产品线较窄,侧重市场通用规格推广 [3] 工业领域布局 - 公司代理的华为海思、移远、ST、翱捷科技等产品线的相关产品可用于工业互联网,如G.hn芯片、NB - IoT、4G和5G模块、STM32微处理器、LoRa芯片等 [4] - 子公司飞腾电子是能源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有布局,自主研发产品聚焦电力互联网产业链“端 - 边 - 网”,HPLC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已批量供货,具有NB - IoT通信的智能电能表已部分出货,其他产品在研发和试运行中 [4] 5G业务布局 - 公司从终端、局端、传输端及应用端全面布局5G业务,终端大力投入核心器件/模块研发和应用推广并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局端开发基站射频方案,代理相关产品推广整体解决方案;传输端2017年成立光通信团队为5G传输网络准备量产产品;应用端代理产品可用于手机、车联网等多个5G应用场景,如JAE连接器已批量供货国内知名手机厂 [5][6] 其他技术与产品应用 - 公司代理的Ampleon产品线有氮化镓相关技术,产品用于5G通信、小家电等行业,自研和其他代理产品暂无该技术 [6] - 公司销售的索尼摄像头传感器间接供给华为折叠屏手机,目前销量小 [7] - 公司间接向特斯拉销售村田电容产品,因特斯拉上海工厂刚生产,目前销量小,公司在汽车行业有大量客户 [7] 企业文化 - 产品及服务专业,效率及质量优先,诚信合作,员工快乐工作和生活 [7]
力源信息(300184) - 力源信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0:18
行业格局与公司机遇 - 全球分销行业前三大巨头美资安富利、艾睿、台资大联大集团销售规模超1500亿人民币,相当份额来自中国市场,本土排名前几家分销商规模刚突破100亿,差距明显 [3] - 美国对华为限制为国产芯片及本土代理商带来发展机会,未来中国芯片分销供应链格局将改变,本土分销供应链将由“备胎”转正,利好公司及本土分销行业 [2][3][4] 公司代理业务 - 代理华为海思、思特威等100多条国产产品线,是多家国产芯片及模块厂家国内最大代理商,2018年代理国产芯片及模块近20亿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近20% [4][5] - 全资子公司深圳鼎芯2009年与华为海思建立合作,是海思重要代理渠道,已代理视频编码、无线连接等芯片,部分芯片在走授权流程,后续将扩展到更多领域 [5] 公司5G布局 - 从局端、传输端及应用端全面布局5G,局端进行基站射频方案开发,传输端光通信团队为5G传输网络产品提供支持,应用端代理产品可用于多种5G应用场景 [6] 公司自研芯片 - 2015年开始研发自有品牌自研芯片,2018年小批量出货,应用于家电控制板等多个市场,还在不断完善产品线、提高性价比、增加研发类型 [6][7] 公司回购进展 - 第二次回购注销方案3月29日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因一季报和分红转增等原因,本周开始回购操作并已公告 [7]
力源信息(300184) - 2018年5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48
公司战略规划 - 2008年启动上市计划,2011年2月成功登陆创业板,2015年国内同行才出现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 [2][3] - 2014 - 2017年完成对鼎芯、飞腾、帕太三家公司的并购及对云汉芯城的参股,销售体量增加32倍,搭建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平台 [3] - 2015年开始布局芯片设计、推出自有品牌芯片,未来将形成双主业战略布局 [3][4] 自研芯片情况 - 2015年成立半导体芯片业务部开始布局,目前推出CoolMOS和EEPROM两款产品,已小批量供应客户,预计2018年自研芯片销售显著增长 [4] 自研芯片优势 - 公司自2001年成立一直做分销,拥有超万家下游客户,收购三家同行公司后在多行业有大量客户,建立了强大销售渠道,能寻求客户完善自研芯片并导流到大客户 [5] 代理产品线区域分布 - 2017年分销业务销售收入按产品线来源区域划分,日系产品占比约69%、国产系芯片占比约16%、美系芯片占比约7%、欧系产品占比约6%、其他占比约2%,未来加强国产系芯片分销 [5][6] 其他自有产品 - 全资子公司南京飞腾电子是能源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2017年研发项目立项92个,完成新品项目57个,技改项目25个,电能表用外置断路器在南方电网招标成功 [6] - 2018年公司将整合资源,计划推出相关模块化产品满足客户采购需求 [6]
力源信息(300184) - 力源信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3:08
公司概况 - 证券代码 300184,证券简称力源信息,为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 - 2021 年 6 月 2 日下午 3:30 - 4:30 进行电话会议交流,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国元证券、交银施罗德等 [2][3] - 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晓东,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廖莉华等 [3] 公司业务情况 整体业绩 - 2021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 27.5 亿元,净利润 7027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7.52%,经营较 2020 年有所改善 [3] 各子公司业务 - 力源本部销售欧美产品线主动器件,成立力源半导体子公司,前期推出自研芯片 EEPROM 和 SJ - MOSFET,下半年将推 Cortex M0 的 MCU 芯片 [3][4] - 武汉帕太客户分布在手机通讯、汽车等四大块,代理被动器件产品线,是索尼摄像头传感器国内重要代理商,2021 年 oppo 和小米起量弥补华为销售额下降损失,汽车行业增速明显 [4] - 深圳鼎芯是国产产品线技术型分销商,代理多家原厂电子元器件,产品覆盖物联网等领域,各子公司引入新代理产品线 [4] - 南京飞腾是国内电能计量仪表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营电力行业相关业务 [4] 云汉芯城相关情况 - 公司持有云汉芯城 10.25%股权,为单体第三大股东 [4] - 云汉芯城做电子元器件电商零售业务,2020 年疫情后加速发展,2021 年 2 月进入 IPO 辅导阶段 [4][5] 芯片缺货情况分析 MLCC 及主芯片缺货 - MURATA 策略保守,缺货时交期拉长,要求代理商控制接单,东南亚疫情使部分产品交期拉长 [5] - 上游原厂按坐席制分配产品,产能不足时各客户都有缺货情况 [5] 主芯片缺货原因 - 海外原厂悲观,国内疫情影响没预计大;大型终端客户囤货;晶圆厂逐利,挤压其他芯片产能 [5] 半导体供应链情况 - 供应端:晶圆产能预计 2022 年底扩产结束,目前主芯片受晶圆短缺和封装测试产能不足制约 [5] - 客户端:新能源汽车、5G 等市场带来芯片需求增大 [5] - 生产端:市场缺货使产品价格上涨,终端客户提前需求,放大订单量致库存增加,但元器件不齐备无法有效生产 [6] 市场相关问题分析 5G 手机及市场需求 - 封装厂扩产慢,缺货对大的头部代理商有益,可增加销售、提升存货周转率和资金利用率 [6] - 大客户更注重供应链稳定性,下游终端客户改变备货策略,工业类客户持续性备货 [6] 关键芯片产能缓解后情况 - MCU 缺货影响最大,短期内问题难解决,其未解决则难实现产品齐套化 [6] - 下半年市场不如上半年乐观,头部代理商受上下游青睐 [6] 产品涨价影响 - 产品涨价对公司有利,可提前为缺货做准备,提升存货周转率和资金利用率,对毛利率利好 [7] 库存情况 - 主动器件:客户备货目标 1 - 6 个月或一年,代理商库存水平不高,贸易商释放库存,大部分库存集中在客户端 [7] - 被动器件:通讯行业客户库存多,代理商库存正常;汽车行业客户端和代理商库存低;家电行业和其他行业库存水平正常 [7] 其他缺货芯片 - 除 MCU 外,部分电源芯片、模拟信号链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器件、模拟芯片、传感器、WiFi 芯片等存在缺货情况 [8] 电源芯片情况 - 电源芯片专业性强,一个料号缺货可能影响多个领域 [8] - 缺货主要是交期问题,国外交期约 40 周,国内约 10 - 20 周 [8] 国产芯片情况 - 国产芯片也缺货、涨价且交期变长,因下游客户转向国内原厂下单,且国内原厂扩产慢 [8] 芯片提价及终端客户容忍度 - 正规渠道产品普遍提价 10% - 30%,部分提价 50%,贸易商涨幅更高,终端客户对过高涨幅提货量减少 [8] 手机出货量及产能释放 - 大部分手机厂商下调预期出货量,提货减少释放部分产能用于汽车行业,但汽车行业缺口年内无法缓解 [9] 家电及 IoT 产品市场缺货 - 家电行业部分产品缺货,但公司能保障客户需求,缺货对家电行业影响不大 [9] - IoT 产品芯片缺货涨价,因上游优先供应汽车芯片,且部分 IOT 芯片公司未加单晶圆厂 [9] 缺货缓解情况及对终端客户影响 - 明年年底新增晶圆产能投产,关键芯片缺货问题解决后缺货潮缓解,今年下半年到年底主要看需求,目前无明显缓解 [9] - 龙头终端客户库存压力小于中小终端客户,中小终端客户可能无法拿到产品导致无法生产 [9]
力源信息(300184)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7.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23%[6]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62.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6%[6]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1.3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02%[6]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8%[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7%至62.84亿元,对比上期80.31亿元[36] - 净利润为2.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39] - 营业利润为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66元,同比下降15.8%[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5%至56.81亿元,对比上期74.28亿元[36]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至533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39] - 研发费用为37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3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0846亿元,同比增长1.8%[4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7439万元,同比下降26.1%[46]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8754亿元,同比增长2.0%[46] 自研芯片业务表现 - 自研芯片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79.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5%[13] - 自研芯片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32.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67%[1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65%[1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5.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61.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65.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4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6.624亿元,同比下降17.0%[4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28万元[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9万元,同比扩大26.3%[4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6.23亿元,同比下降31.4%[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86万元,同比改善144.3%[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24亿元,同比下降15.2%[4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45,378,541.35元,较期初606,502,742.01元增长6.4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519,999.10元[3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572,289,576.34元,较期初1,721,523,829.46元下降8.67%[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345,676,825.94元,较期初281,519,422.36元增长22.79%[3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23,734,783.03元,较期初29,653,789.84元增长317.25%[30] - 短期借款同比大幅增长40.2%至8.57亿元,对比上期6.11亿元[33]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29.3%至6.62亿元,对比上期9.37亿元[33] - 存货同比增长18.6%至17.74亿元,对比上期14.95亿元[33]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1.5%至3581万元,对比上期2364万元[33] - 应交税费同比增长40.3%至7423万元,对比上期5292万元[33] - 资产总计同比增长6.1%至55.14亿元,对比上期51.96亿元[33][35]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26%[1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8.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17%[15]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亏损大幅收窄至-2.98亿元,较上期-5.15亿元改善42.1%[35]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增长68.3%至2.52亿元,对比上期1.50亿元[35]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大幅改善至1.02亿元人民币[39] - 所得税费用为57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39] 汇兑影响 - 年初至报告期末汇兑损失3141.4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170.44万元人民币[12]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9,524户[20] - 第一大股东MARK ZHAO持股137,357,108股,占比11.79%[20] - 第二大股东赵佳生持股64,170,109股,占比5.51%[20] -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持股23,289,091股,占比2.00%[20] 股份回购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500,000股,占总股本0.3864%,回购总金额23,092,591.02元[29]
力源信息(300184)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4%[6] - 营业总收入为23.69亿元,同比下降13.8%[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4.73%[6] - 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44.7%[40] - 营业利润1.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7.73%,主要因产品结构优化致毛利率上升[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73元,同比增长46.5%[4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6%,同比上升0.68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1.49亿元,同比下降16.6%[37] - 财务费用518.0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30%,主要因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115万元[15] - 财务费用为518.0万元,同比下降33.3%[37] - 研发费用为1181.5万元,同比增长8.2%[3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8.39%[6][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44亿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218.42%[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3.74亿元,同比下降10.96%[4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3.71亿元,同比微增0.49%[4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7712.9万元,同比微增1.31%[44] - 支付的各项税费本期为2331.97万元,同比下降49.14%[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08.97万元,同比改善19.0%[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3亿元,同比增长235.17%[4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0.64亿元,同比下降22.05%[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7亿元,较期初下降9.97%[4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80,469,696.52元,较年初减少26,033,045.49元[27] 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预付款项7839.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4.38%[14]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78,398,178.22元,较年初大幅增加48,744,388.38元[30] - 短期借款7.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2.54%[14] - 短期借款为7.49亿元,较期初增长22.5%[33] - 合同负债3462.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6.45%[14] - 合同负债为3462.4万元,较期初增长46.5%[33] - 应收款项融资3.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9.92%[1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777,260,854.17元,较年初增加55,737,024.71元[30] - 存货期末余额1,457,132,639.32元,较年初减少38,293,679.04元[30] - 应付账款为7.59亿元,较期初下降19.0%[33] - 资产总计5,257,844,060.66元,较年初增加61,364,044.80元[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3.70亿元,较期初增长3.0%[3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72,431户[20] - 第一大股东MARK ZHAO持股137,357,108股,占比11.79%[20] -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持股64,170,109股,占比5.51%[20] - 青岛清芯民和投资中心持股34,828,291股,占比2.99%[20] - 限售股份总数180,436,792股,占比较高[2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8]
力源信息(30018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4.42亿元,同比增长0.7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7.66%[30] - 基本每股收益0.2608元/股,同比增长117.71%[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5%,同比大幅提升55.19个百分点[30] - 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117.66%[61] - 扣非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117.61%[6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4.42亿元,同比增长0.79%[7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4.11亿元,为全年最低季度[34]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2.38亿元,同比增长50.77%,主要因薪酬和差旅费增加[94] - 研发费用为6225.17万元,同比增长33.25%,主要因自研芯片研发投入增加[94] - 财务费用为1035.87万元,同比下降10.71%,主要因借款规模下降[94] - 自研芯片材料及生产加工费用为1548.27万元,同比下降8.26%[86] - 外协加工费用为5377.89万元,同比增长55.91%[86] - 电子元器件采购金额为87.5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1.21%,同比下降2.57%[86] - 结构模块器件采购金额为5.39亿元,占比5.62%,同比增长11.67%[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模组)收入100.55亿元,占总收入96.29%,同比增长0.58%[74] - 电力计量采集解决方案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3.11%[74] - 外协加工收入586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7.12%[74][80] - 自研芯片收入1995万元,同比增长7.5%[74] - 其他业务收入2687万元,同比增长64.02%,主要由于充值业务和房屋租赁收入增长[74][81] - 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毛利率7.58%,同比增长2.26个百分点[77] - 电力计量采集解决方案毛利率22.3%,同比增长5.56个百分点[77] - 自研SJ-MOSFET和EEPROM产品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均有所提升[66] - 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产品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上升且毛利率提高[67] - SMT代工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68] - 自研芯片业务推出首款ARM Cortex M0+内核32位MCU产品并进入小批量生产[63] - 公司自研MCU已有两款芯片开始量产,并规划更多型号研发[136] - 公司代理产品涵盖通信芯片、计算芯片、存储芯片等上万个型号,覆盖5G、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133] - 公司代理近200家原厂产品线包括索尼、村田、安森美等知名品牌[53] 各地区表现 - 境内销售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17.61%[77] - 境外销售收入64.31亿元,同比下降7.46%[77] - 境外资产中帕太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规模1,442,459,090.37元,净利润143,563,999.91元[1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自研芯片SJ-MOSFET、EEPROM及MCU设计[141] - 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加强员工考核[142] - 公司通过银行协议锁定汇率防范大幅波动风险[148] - 公司上游供应商为IC产品设计制造商存在合作关系变动风险[150] - 公司并购三家全资子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151] - 公司分销业务依赖产品线覆盖和现货储备能力[149] - 公司面临因疫情和国际贸易争端导致的行业不确定性[144] - 公司持有较大数额美元负债并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45]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同比增长6.55%[30] - 资产总额51.96亿元,同比增长8.64%[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73亿元,同比增长12.18%[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907,741.35元,同比增长6.55%[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43,957.37元,同比恶化49.28%[1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041,097.87元,同比下降226.03%[1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773,847,161.47元,同比增长1.40%[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8,563,402.03元,同比增长45.13%[10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11,472,321.49元,同比下降20.33%[105] - 货币资金减少至606,502,742.01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21个百分点至11.67%[114] - 存货增加至1,495,426,318.36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29个百分点至28.78%[11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至271,729,955.12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55个百分点至5.23%[114]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175,392,688.35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21,424,465.51元[119] - 公司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为97.21%[148]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中一年以内占比高流动性较强[148] 投资收益和损失 - 公司投资收益为-566,937.4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0.15%[111]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645,204.8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0.98%[111] - 资产减值损失为-31,384,145.9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8.40%[111] - 其他收益为4,470,724.4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20%[111] - 服务收入为21,645,773.0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5.79%[111] - 政府补助444.50万元,同比减少69.19%[38]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为62,251,698.5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60%[101] - 研发人员数量为161人,同比下降12.02%[10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7人,同比增长40.00%[101]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45人,同比下降27.42%[101] - 累计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1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69] - 软件著作权12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69] 子公司表现 - 帕太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3.77亿元,营业利润为1.72亿元,净利润为1.44亿元[128] - 帕太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9.87亿元,营业利润为7718.75万元,净利润为5658.70万元[128] - 武汉力源(香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3.13亿元,营业利润为7374.77万元,净利润为6158.29万元[128] - 鼎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1.47亿元,营业利润为1516.26万元,净利润为1254.91万元[128] - 深圳市鼎芯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9.93亿元,营业利润为4736.63万元,净利润为4377.73万元[128] - 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44亿元,营业利润为944.27万元,净利润为1167.52万元[128] - 公司总资产最高为帕太集团有限公司144.25亿元,净资产最高为帕太集团有限公司8.86亿元[128] - 公司注册资本最高为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20亿元[12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45.3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3.43%[90]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39.37亿元,占销售总额比例37.71%[9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68.9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9.44%[91] - 对华为手机业务间接营收从2019年约60亿元降至2021年约1.4亿元[6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86%[16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2名,占比66.67%[163] - 公司拥有3名监事[194][195][198] - 公司拥有4名高级管理人员[199][200]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于2021年11月30日任期届满,完成换届选举[181] - 公司独立董事刘启亮于2021年6月25日因工作变动辞职[181] - 新任董事邵伟持股情况未披露[188] - 公司独立董事郭炜于2021年11月30日上任[192] - 公司独立董事柳光强于2021年6月上任[193] - 监事夏盼自2012年起任职[194] - 监事袁园自2015年起任职[195] - 监事董铖年龄42岁[196] - 监事董铖自2018年11月任职[198] - 副总经理陈福鸿自2014年4月负责市场及销售业务[199]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昌柏自2014年7月任职[200] - 公司独立董事李燕萍为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授[189] - 公司董事胡斌担任国经泰富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186] - 公司董事长赵马克持有美国国籍及中国永久居留权[182] 股东和股权变动 - 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马克期末持股137,357,108股,期内无变动[174]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东期末持股2,473,200股,期内无变动[17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均无股份增减变动[174] - 公司董事赵佳生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11,646,703股,占其原持股的15.36%[178]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后总持股量为215,644,282股[178] - 公司副总经理刘昌柏持有399,950股[178] - 公司副总经理陈福鸿持有597,400股[178]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164,681,92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4] 股东大会参与情况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63%[17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89%[17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50%[171]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58%[171]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9.05%[171] 股权投资 - 公司持有云汉芯城10.2463%股权[16] - 公司持有上海互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8.6957%股权[16] 行业和市场数据 - 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2020年达4404亿美元同比增长6.8%[47] - 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47] - WSTS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达6014亿美元[47]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21年销售额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48] - 中国芯片设计业2021年销售额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48] - 中国芯片制造业2021年销售额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48] - 封装测试业2021年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48] - 国家电网2015年智能电表招标量9099.7万只达顶峰[51] - 2017年智能电表招标量大幅下滑至3777.8万只[51]
力源信息(300184)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1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4%[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8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88.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5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50%[5] - 营业总收入为8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36] - 净利润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52%[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16元,同比增长69.5%[42]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5,666,978.65元,同比增长107.2%[4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为74.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8%[3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1.41%,主要因社保优惠取消及差旅恢复[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98%,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13] - 销售费用为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8%[36] - 研发费用为4295.8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6%[36]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04,866,782.48元,同比增长37.2%[46] 现金流同比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510,318.72元,同比下降4.7%[4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164,627,400.03元,同比下降4.8%[4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534,342,778.43元,同比下降6.3%[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73,938.45元,同比下降29.8%[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070,120.57元,同比下降244.0%[4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余额为655,838,510.76元,较年初716,656,111.27元减少8.5%[26] - 应收账款增至1,884,628,781.67元,较年初1,726,319,068.00元增长9.2%[29] - 存货规模达1,321,663,670.29元,较年初1,131,094,357.59元增长16.8%[29] - 短期借款降至630,929,903.44元,较年初725,531,622.03元减少13.0%[29] - 应收款项融资为227,788,603.00元,较年初304,617,825.81元下降25.2%[29] - 预付款项同比下降45.90%,主要因供应商结算方式变更[10] - 应付账款为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1%[32] - 合同负债为3470.8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58%[32] - 流动负债合计为18.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6%[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5,419,213.62元,同比下降11.5%[49] - 应收账款为1,726,319,068.00元[49] - 短期借款为7.26亿元人民币[52] - 应付账款为8.44亿元人民币[52] - 流动负债合计为18.37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18.39亿元人民币,增加178.18万元人民币[52]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变化 - 总资产为49.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1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1.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3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3%[35] - 未分配利润为-5.60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1.68%[35]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注销减少至1,164,681,922股,较原股本1,178,158,222股减少13,476,300股[23] - 公司总资产为47.8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48.19亿元人民币,增加3545.39万元人民币[52] - 未分配利润为-8.20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8.22亿元人民币,减少103.34万元人民币[56] 非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 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0元,衍生金融资产0元[26][29] -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22,386,547.73元,较年初23,111,487.28元减少3.1%[29] - 商誉余额保持299,326,206.44元,与年初持平[2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37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7.73亿元人民币,增加3545.39万元人民币[52] - 商誉为2.99亿元人民币[52] - 固定资产为2.21亿元人民币[52] - 租赁负债新增3470.55万元人民币[56] - 使用权资产新增3510.95万元人民币[52] 股权信息 - 董事长MARK ZHAO持有限售股103,017,831股,占总股本约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