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通(300075)

搜索文档
数字政通(300075) - 数字政通调研活动信息
2023-03-02 09:1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0075 [1][2] - 2023 年 3 月 1 日 20:00 - 21:00 以电话会议形式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接待人员有总裁王东和董事会秘书邱鲁闽 [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海通证券、北京龙鼎投资等国内外资管、基金、证券、保险等机构 [2][3] 公司发展态势与业务领域 - 近五年公司稳定稳健增长,疫情期间经营业绩仍快速增长 [3] - 业务从城市管理领域延伸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沉淀了更宽泛厚实的业务发展底座 [3] 政策背景 - 国家数字化发展政策脉络清晰,从《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字化战略成为 2023 年及长期发展主线 [4] “2522”框架下的六个“率先”目标 信创优先与数字政务方案 - 率先构建符合全信创体系、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数字政务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基础硬件等领域与合作伙伴完成产品融合与适配 [4] 数据要素价值化应用 - 公司是城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建设运营服务商,在全国 1000 多个市县项目建设中沉淀海量政务大数据资源,涵盖六大基础数据库和两百多类行业专题数据资源 [4][5] - 酝酿成立数据治理研究院,开展数据算法等研究,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和市场化,形成新业务增长点 [5] 监测评估与考核评价体系探索 - 基于过往项目经验,率先探索数字中国发展的监测评估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此前协助制定六十多项指标,建立多项考核制度,积累全国数百个城市考评配套材料 [5][6] 数字政务一体化样板打造 - 作为城市运管服平台技术和数据标准主编单位,按照规划目标,率先打造数字政务领域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样板,住建部要求 2023 年底前省级和地级以上城市建成相应平台 [6] 无人驾驶与北斗规模化应用 - 基于研究成果和试点实践,率先实现无人驾驶和北斗在城市治理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6] - 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网格车已在合肥等多个城市试点常态化运营,单条巡查路线每天识别上报一千多条有效信息,识别率达 85%以上 [7] - 积极开展北斗网格码标准应用研究和实践,成果丰富,已在深圳坪山、北京城管委、唐山等地有应用案例,未来应用空间广泛 [7] 政企数字经济合作新模式 - 积极构建以公司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合作大生态,率先开展政企数字经济合作新模式,通过与地方共建产业园等多种方式合作,效果显著,带来丰富市场机会 [8]
数字政通(300075) - 数字政通调研活动信息
2023-02-28 13:18
数字中国建设规划 - 数字中国建设核心框架为“2522”: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五位一体(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深度融合)、两大能力(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个环境(国内国际数字化发展环境) [3] -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是未来重点,数据要素市场的交易潜力巨大,政府部门在数据资源的生产、运营、交易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 - 数字技术与经济、治理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部分,市场空间广阔 [3] - 超过30%的项目已完成国产替代,但基于国产平台的运行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4] 公司未来发展 - 2021年公司签署的超过千万毛利的较大规模项目为个位数,2022年实现翻倍增长,2023年有望再翻一倍或更多 [5] -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一网统管、城市大脑、城市运行中心等,同时探索数字化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5] - 新基建领域(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项目规模较大,能够快速提升收入和利润 [5] - 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子政务场景的结合是未来布局方向 [5] 一网统管业务 - 一网统管是城市综合治理服务的平台系统,整合城市管理、市政、环卫、治安、交通、食药监、基层执法等多个部门 [7] - 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依赖于一网统管打通不同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 [7] - 一网统管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将成为刚需,公司在该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7] 晶石平台 - 晶石平台2.0版本将数字孪生技术与城市信息化模型平台紧密结合,可作为城市CIM平台的基础平台 [8] - 2023年将结合数字孪生和城市CIM平台落地多个新项目 [8] - 虚拟现实AR眼镜技术将在2023年实现落地场景,应用于行政执法现场 [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数字中国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对行业是重大利好,有助于推动相关系统建设和资金支持 [6] - 疫情结束后市场机会增多,公司将抓住有利环境推动项目落地,提升经营业绩 [5]
数字政通(300075) - 2014年10月30日投资者调研活动会议记录
2022-12-08 08:31
公司业绩与发展情况 - 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收入确认多在年底,1 - 3 季度占全年基数小,今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增速略降,受政府宏观环境影响项目招投标推迟,但项目未取消,四季度和明年初将落地,公司有信心完成今年业绩目标 [2] - 公司今年回款情况好于往年,加大销售考核机制促进项目收款,项目通过招投标取得,坏账可能性小 [3] 政策影响与机遇 - 国家推进依法治国,中央四中全会相关要求对公司是重大发展契机,公司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的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项目与改革方向一致,有很强推广价值,建设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是重要发展机遇 [2][3] 业务发展情况 - 智能泊车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和拓展市场,产品端有停车场专用智能摄像机和智泊盒子,市场端拓展了大批行业客户,明年期待更高增长弹性,推广方式包括与政府部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商、专业停车公司合作 [4] - 公司希望通过收购拓展智慧城市业务领域,内生业务中传统业务稳定发展,智能泊车、城市执法平台等新业务有很大发展空间 [4][5] 财务相关情况 - 分业务看,传统软件毛利率稳定,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务毛利率相对不高,拓展新业务影响毛利率,业务成熟后将趋于稳定 [5] - 报告期内短期借款增长快,均为给子公司汉王智通的银行担保借款,目的是看清项目真实盈利状况,提升子公司风险管理意识;若创业板再融资放开,对智慧城市板块利好,有助于公司做大做强 [5]
数字政通(300075) - 201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3:06
业务概况 - 公司传统优势业务为智慧城市中的数字城管业务,未来三五年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速 [3] - 公司在数字城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并向下延伸至县级城市 [3] - 公司近期增资天健源达,进军医疗信息化领域,完善智慧城市建设 [5][6] 地下管网业务 - 地下管网建设是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市场规模约1000亿 [3][12] - 公司过去主要进行地下管网数据普查和规划,未来将提供预防、发现及修复隐患的增值服务 [4] - 公司计划通过雷达、潜望镜或机器人进行地下巡检,并提供微创修复技术 [9] - 公司预计今年地下管网业务将实现千万级别利润 [11] 智能泊车业务 - 全国停车市场规模约2000-3000亿,智能泊车是公司重点项目 [6] - 公司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已形成联网停车场2-300家,正式签约1000多家 [7][9] - 公司目标是成为虚拟停车运营商,通过APP推广形成汽车后服务市场入口 [7] 医疗信息化业务 - 公司与天健源达合作,结合双方在政府信息化和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经验 [6] - 公司计划通过政府支持搭建居民健康平台,实现医院数据资源共享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通过参股或收购方式增强与合作伙伴的绑定力度 [8] - 公司有信心将新模式试点成功后向全国推广,预计未来发展和回报可观 [4]
数字政通(300075) - 201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34
业务概况 - 数字政通业务分为智慧城市业务和新兴业务 [4] - 智慧城市业务包括数字城管、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传统优势业务 [4] - 新兴业务包括智慧管网、智慧医疗和智慧环保 [4] - 智慧医疗业务通过参股天健源达参与,天健源达是中国HIS行业一流产品厂商 [4] - 智慧环保业务提出“网格化+”概念,与传统的环保公司有区别 [4] 市场与竞争 - 智慧城市业务采用B2B或B2G模式,行业发展空间大,市场竞争地位不断加强 [4] - 智慧医疗业务在国家医疗改革背景下,天健源达在三甲医院有良好市场资源 [4] - 智慧环保业务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级别的物联网网格化管理 [4] 业务推广与周期 - 智能泊车业务推广途径包括与地方政府合作、与物业公司合作、地推团队 [7] - 停车系统设备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5年 [7] 政策与投资 - 智慧城市业务的爆发性增长需要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投资的支持 [4] - 智慧医疗业务的发展与国家医疗改革方向(远程医疗、分级诊疗、数据管理、医保控费等)密切相关 [4]
数字政通(300075) - 2015年1月26日投资者调研活动会议记录
2022-12-07 09:31
智能泊车系统介绍 - 基于车牌识别的停车场管理模式,利用智能摄像一体机识别车辆,关联车主信息,提供专业化停车管理服务,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1] - 由智能慧眼、智泊盒子、智泊芯、智泊管家和智泊通组成 [2] 智能泊车系统优势 - 快速通行,解决出入口拥堵,固定车辆不停车出场,临时车辆快速交费出场 [2] - 拒绝跑冒滴漏,提高停车收入,杜绝收费滴漏现象,解决计费问题,最大化利用空闲车位 [2] - 减员增效,降低运营成本,入口无需值守,减少出口收费工作量 [3] - 智能服务,让车主更满意,保障车辆安全,提供临时停车服务,及时告知车辆异常情况 [3] - 全面提高停车管理水平,人员绩效、运营概况等一目了然 [3] 公司业务情况及问题解答 市场覆盖 - 北京约覆盖300多家停车场,包括高端小区、发达商圈、重要机构等 [3] - 全国市场覆盖广泛,渠道体系已建立,销售、工程、本地支持人员配备完善 [4] 合作考虑 - 考虑与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做捆绑,相关合作正在推进 [4] 公司优势 - 做该产品的公司少,发挥技术优势,有智能泊车新模式 [4] - 后台管理是核心,有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 [4] - 约1000多个停车场使用设备,100多个使用设备加平台 [4] - 智能泊车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9.6%,行业领先 [5] 其他问题 - 智能巡车系统技术门槛不高但成本高,未来停车场内部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时可能普及 [5]
数字政通(300075) - 2016年6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0:0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075,证券简称数字政通 [1] - 2016 年 6 月 1 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分析师会议,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等多家证券,接待人员为邱鲁闽、许菲 [1] 传统业务经营情况 - 智慧城市市场空间大,2017 年前数字城管系统将全国落地,各地需求旺盛,接单情况好 [2] - 地方财政收支紧张带来新商业模式契机,公司今年销售增加 100 多人,建设销售网络,虽短期成本提升,但为持续发展储备后劲 [2] 地下管线业务 市场情况 - 地下管线管理混乱,运行效率低,2016 年有望成为评估和运营维护元年 [3] - 地下管线检测市场规模约 10 亿元,衍生健康管理评估业务 [3] - 国内地下管线里程约 300 万公里,每年普查约 30 万公里,保定金迪每年普查量占行业 20%以上 [3] 公司举措 - 完成对保定金迪的收购,金迪有领先技术、网络覆盖度和 20 多年数据普查经验,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可做管线机器人的公司之一 [3] - 抓住管线修复市场机遇,泉州、重庆、郑州等城市项目即将开展 [4] - 非开挖管线修复每公里约 1000 万至 2000 万元,保定金迪有管道修复解决方案,管线修复将成业务突破点 [4] 智能泊车业务 业务模式 - 先从 B 端用户着手,再进行 C 端运营,停车场管理方安装设备,C 端有 App 配合 [4] - 分为封闭停车场(与地产、物业合作)和路侧停车场(与地方政府合作) [4] 解决痛点 - 解决 C 端停车难和 B 端增加收入、解决空置率问题,整体解决方案可堵住停车场跑冒滴漏、节省人力、实现车辆引流,为 C 端实现快速出入等功能并引入汽车后服务 [5] 市场推广 - 业务模式包括销售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和参与停车场运营,今年重点推广 12 个城市,与全国性地产、物业公司合作,市场推广较好 [5] 问答环节 数字政通开展停车业务的优势 - 具备国内领先技术实力和先进停车管理理念,拥有完善停车解决方案 [5] 地下管网修复成本能否降低 - 管网修复主要成本在修复材料,目前多为国外生产,研发修复材料是未来方向,金迪在开展相关工作 [6] 如何做好新增资产运营领域 - 公司业务结构从纯软件业务向数据、服务、硬件等领域转变,未来将从纯软件销售模式转变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模式以增加客户粘性 [6]
数字政通(300075) - 2016年7月6日投资者调研活动会议记录
2022-12-06 23:50
地下管网业务介绍 - 金迪公司 1992 年开始从事地下管线业务,有 24 年积累,业务涵盖探测检测、修复、智能仪器制造三大板块 [1] - 自 2014 年起国家加大对地下管线重视,管理更精细化 [1] - 探测检测板块普查需求至少 10 年内不会减少,公司市场占有率较高,每年探测总里程 5 万多公里 [2] - 修复板块需求正从点状向面状爆发,市场容量比探测检测大,一公里探测收入 3000 元左右,一米非开挖修复 3000 元左右,成都市今年投入 2 亿元修复 [2] - 智能仪器制造板块,以前设备等多进口,如探测仪器 80 多万一台,金迪已开发出三代地下管线机器人,国内首创且有订单,牵头参与标准制定有望近期出台,还布局新型材料 [2] - 数字政通以前做城市化管理业务,覆盖 400 多个城市,收购金迪后拓展到地面以下,希望形成地面地下一体化解决方案 [2] - 金迪公司发展机会大,业务从路面延伸到小区,小区管线复杂程度是路面 3 - 5 倍,从数据采集扩充到非开挖修复,销售团队等与数字政通互补,能发挥协同效应带来新增长点 [2][3] 问答环节 - 地下管线投资是刚需,目前投资力度在加大 [3] - 根据探测数据,约 20%的地下管线需要修复 [3] - 地下管线机器人与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作研发,有独立知识产权,以北京市为例,至少需 200 - 300 台满足日常需要 [3] - 车位检测用蓝牙等技术,几个月内测试推出,新技术逐步应用 [3] - 物联网应用到地下管网处于初期,很难估测收入和成本端变化,传感器之前多为国外,窄带应用刚开始,实际落地还需时间 [4]
数字政通(300075) - 数字政通调研活动信息(1)
2022-12-04 11:28
公司基本情况 - 2010 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 IT 企业,在 700 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相关业务,核心业务是以网格化模式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业务,已做 2000 个以上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 [1][2] - 希望应用物联网、区块链等 saas 模式的云平台发展业务,增加运营型业务比例,成为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运营厂商 [2] 订单收入利润情况 - 2019 年利润 1.3 亿上下,扣除 4800 万股权激励费用,实际主营业务利润 1.8 亿左右,增速 50% 左右,静态市盈率 25x 左右 [2] - 2019 年年度订单规模 20 亿左右,2010 - 2017 年每年订单增速 30% 以上,近两年增速不快,原因是减少低毛利总包项目,增加运营类项目,运营类项目收入占比超 20% [2] - 未来希望产生百亿以上市场空间,对未来几年恢复 30% 以上增速有信心 [2][3] 毛利情况 - 上市时应用软件开发毛利率 70% 以上,后因业务结构变化综合毛利率下降,现随规模优势体现,毛利率逐步回升 [3] 经营性现金流和应收款情况 - 政府项目账龄长、付款条件苛刻,首付款比例和绝对额下降,2017 年经营性现金流 -3000 万,2018 年 1.6 亿多,2019 年 1.8 亿创历史最高 [3] - 合同额和应收款增速比收入增速快,2019 年加强应收款催收,效果好于 2018 年,应收款结构改善,2 年以内超 85%,坏账率低,控制在百万数量级,超 95% 订单与政府或国企签订,风险总体可控 [4] 商誉情况 - 主要在保定金迪,处于业绩对赌期至 2020 年结束,过去几年较好完成业绩对赌承诺,传统管线探测等业务不错,不存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 [4] 大股东股权质押、激励情况 - 大股东持股比例 28% 左右,无股权质押,无爆仓风险 [4] - 公司近两年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激励费用对业务影响大,限制性股票和期权不存在价格倒挂问题 [4] 定向增发情况 - 证监会去年 11 月发布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征求意见稿,公司从 3 年期调整为 1 年期,预计 2 月完成反馈事项,争取今年上半年完成,不存在为增发压低股价意愿 [5]
数字政通(300075) - 数字政通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0:40
公司业务发展总体情况 - 一季度净利润保持 10%+正向增长,得益于 2019 年业务增长遗留项目确认收入及收益 [3] - 3 月业务受疫情挑战,新签订单下降较多;2 - 3 月新签订单下降明显 [3][5] - 4 - 5 月订单大幅增加,今年订单金额快追上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订单合同额有望正向增长 [5] - 因会计准则变化,半年报收入和利润确认或受影响,内部目标是不比去年下滑 [6] - 对三季度乃至全年收入利润完成不错增长充满信心 [7] 市场机会与业务增长点 政府专项债与社会治理项目 - 今年各地政府专项债规模估计 3.7 万亿左右,地方政府投资动力强,信息化建设投资意愿高 [7] - 市域和基层社会治理市场项目增加,金额增大,有千万级甚至过亿投入项目 [8] 新基建与城市管网项目 - 新基建热潮下,城市管网改造项目市场机会增多,项目规模千万级以上 [9][10] 与巨头合作项目 - 与华为、阿里等领军企业合作关系密切,有数十个项目正在落地,成为新业务增量 [10][11] 大数据信息采集运营服务业务 - 为全国 100 多个城市政府客户提供服务,有近 7000 人采集队伍,疫情期间业务稳定增长 [11] - 加入 AI 采集技术,收入和毛利率增长,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12] 定向增发情况 - 19 年 12 月 20 日报送定向增发材料,4 月 30 日获证监会无条件审议通过,6 月获发行批文 [12] - 6 月安排路演活动,计划不超 7 月底完成定向增发,对公司意义重大 [12][13] 业务问答情况 城管 2.0 - 数字政通占据城管 1.0 全国 60 - 70%市场空间,是城管 2.0 标准主编单位,有标准、项目、行业理解和系统成熟度优势 [14][15] - 住建部要求 2021 年前部分地区实现联网,市场空间大,已有千万级甚至 5000 万以上规模项目落地 [16][17] 户外经济 - 基于现有软件平台扩展户外经济功能,设计的服务和管理系统有八大功能、三方面技术应用,预估价格 100 - 1000 万 [17] - 开发智慧市民通小程序,有运营团队,计划打造热点应用,部分功能在研制测试 [18] 业绩目标 - 过去曾长期保持 30%以上收入、利润增速,19 年起利润端有效恢复,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仍有信心三季度到全年恢复高速增长 [19] 收费模式 - 目前主要是项目制收费,后续随小程序推出,可能探讨更灵活盈利模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