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食品(002650)

搜索文档
加加食品(002650) - 加加食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7:57
公司基本情况 - 加加食品创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所在地本土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 [1] - 公司一直致力于酱油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酱油行业有全国性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覆盖度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涉及酱油、植物油等的生产及销售,“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核心产品 [1] 近期情况及规划调整 - 受疫情、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整体增长放缓,公司做了相应规划和调整 [1] - 产品重心向高毛利方向倾斜,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和高效,渠道多元化布局,多措并举控制成本 [1] 减盐产品情况 - “减盐”是健康理念趋势和食饮方向,在消费端有一定接受度 [1] - 公司减盐单品在研发和工艺上创新改进,产品不断升级改造 [1] - 从产品规格等方面进行区割和品类优化,减盐系列高毛利产品占比纳入业务人员考核 [1] 应对成本端压力措施 - 去年11月份提价,加强内部管理及管控,跟踪原辅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并提前规划 [2] - 加强组织架构信息化建设,打造以供应链为中心的链条化管理模式 [2] - 优化工艺,提高效能,调整新兴渠道产品包装设计以适应多元化渠道发展需求、减少损耗 [2] 市场布局情况 - 公司做全国性市场布局,不同市场有强弱差异,做了相应梳理和提升措施 [3] - 针对性安排人员,加强招商和布局,制定市场提升政策及激励措施 [3] - 推行“一地一策”方针策略,激励业务人员多元化开拓市场 [3] 下半年经营计划 - 主要发力传统渠道,寻求多元化发展,争取在新零售、餐饮渠道有所突破 [3] - 产品布局以中高端为主,加强高毛利产品销售及占比 [3] - 业务人员考核更侧重增量激励 [3]
加加食品(002650) - 加加食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7:23
公司基本情况 - 加加食品创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本土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 [2] - 主要业务和产品涉及酱油、植物油等生产及销售,“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核心产品 [2] 公司规划与调整 - 产品重心向高毛利方向倾斜,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和高效,渠道多元化布局,多措并举控制成本 [2] - 费用投放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及市场现状规划,稳定传统渠道,加大新兴渠道投入,广告投放更精准 [2] - 成立北京供应链公司,通过不同渠道及合作模式拓展业务,希望优势互补提升市场份额 [2] 销售模式与渠道 - 主要发力传统渠道,寻求多元化发展,产品布局以中高端为主,加强高毛利产品销售及占比,业务人员考核侧重增量激励 [2] - 线上增幅较大,新零售模式利润空间有波动,后期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2] - 设立KA、餐饮、电商、新零售和福利物资五个销售渠道,今年加强餐饮渠道布局,成立专门餐饮事业部 [3] 生产基地与成本管控 - 主要有湖南宁乡、四川阆中、河南新郑三个生产基地,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产能可支撑销量 [2] - 去年提价应对原材料上涨,加重供应商筛选,提前做采购计划,强化数字化线上采购 [2][3] 减盐系列产品 - 从产品规格、标准、销售渠道等方面优化,将高毛利产品点比加入业务人员考核指标,合资成立公司推广销售 [3] - 采用日式高盐稀态工艺等,做到“减盐不减鲜”,消费者有一定认识度 [3] 市场布局 - 定位全国性市场,华中地区营收占比36.46%,湖南市场营收占比17%-20%,后期继续深耕 [3] - 对业务区域差异化分层,制定针对性市场政策及激励措施,实行“一地一策” [3] 管理模式 - 组织管理不断优化调整,管理模式与考核方式相关,会根据不同情况匹配 [3] - 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对改善产品及提升服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3] 股份回购与激励 - 去年12月公告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详情关注相关公告 [3] 组织结构改革 - 组织架构变革趋向扁平化和联动性,业务人员竞聘上岗,加强数字化营销及信息化管理 [4] - 完善工作流程,提升管理能力,降低渠道成本,培养业务人员,保持竞争力 [4] 销售人员考核 - 今年考核标准及导向性更明确,加重高毛利产品占比考核指标,采用滚动式平衡及强激励模式 [5]
加加食品(002650) - 加加食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5:3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650,证券简称加加食品,创建于 1996 年,2012 年 1 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所在地本土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 [1] - 主要业务和产品涉及酱油、植物油、食醋、鸡精、蚝油、料酒、味精等生产及销售,核心产品为“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为日上午 10:00 - 12:00 和日下午 17:00 - 18:30,地点为加加食品集团宁乡总部及长沙办公室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西南证券、国海证券等机构人员和个人投资者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杨亚梅 [1] 股份回购情况 - 2022 年 9 月 22 日,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 36,050,276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1,152,000,000 股的 3.13%(36050276÷1152000000×100%),最高成交价 6.29 元/股,最低价 4.02 元/股 [1] - 去年 12 月 18 日公告《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资金总额不低于 20,000 万元且不超过 30,000 万元,实施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以内 [2] 公司经营相关问题及应对 毛利率问题 - 受疫情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增长放缓,虽去年 11 月上调部分产品售价,但因价格调整滞后及幅度因素,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 [2] - 应对措施包括产品重心向高毛利方向倾斜、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和高效、渠道多元化布局、多措并举控制成本 [2] 线上销售问题 - 线上在售平台有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快手小店、抖音抖店等,今年半年度线上营收增幅较大,因前期基数低,利润空间因产品、体量等不同有波动 [2] - 主要发力点在传统渠道,销售模式后期会根据市场情况针对线上、线下渠道做调整 [2] 应收账款问题 - 半年度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与一季度相比变动幅度较大,原因是通过抵押获得银行授信以及应收利息未到期 [2] 经销商问题 - 去年开始在经销商招商工作中更注重质量考量,上半年经销商减少 [2] - 今后会从产品质量、提高服务、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吸引优质经销商 [2] 三季度经营及销售模式问题 - 从去年开始布局调整,主要发力传统渠道,寻求多元化发展,争取在新零售、餐饮渠道突破,稳住传统渠道并做好增量市场 [2] - 销售模式包括主要发力传统渠道并寻求多元化、产品布局以中高端为主加强高毛利产品销售及占比、业务人员考核侧重增量激励 [2]
加加食品(002650) - 加加食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04 11:34
公司基本情况 - 加加食品创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所在地本土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 [1] - 公司一直致力于酱油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酱油行业有全国性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覆盖度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涉及酱油、植物油、食醋等生产及销售,“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核心产品 [1] 2022年三季报情况 - 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8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16.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114.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66% [2] -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营业总收入实现1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4%,其中线上销售对比去年同期增幅较大 [2] 第四季度展望 - 主要发力传统渠道,争取在新零售、餐饮渠道有所突破 [2] - 产品布局以中高端为主,加强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及占比 [2] - 继续在商业模式及产品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2] 线上销售情况 - 目前线上在售平台有天猫、京东等多个平台 [2] - 从半年度数据看,线上营收增幅较大,利润空间因产品、体量等不同有波动 [2] - 会从产品类型等方面考量,选取更适合线上销售的产品 [2] 特色产品情况 - 减盐系列是战略单品,市场接受程度较好,有一定规模且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2] - 零添加系列产品指0%添加白砂糖等,定位中高端路线,后期会加强生产、销售等方面工作以提高市场占比 [2] 高毛利产品布局 - 产品方面,重点布局减盐、零添加和原酿造等中高端产品,加强推广和销售 [2] - 渠道方面,对高毛利产品进行区割和定位,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力 [2] 经销商情况 - 从去年开始招商注重经销商质量考量 [2] - 从产品质量等方面吸引优质经销商,给经销商的支持更灵活、人性化 [2] - 一直在创新商业模式或合作模式吸引新合作者 [2] 成本及提价情况 - 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去年部分产品提价无法完全覆盖成本上涨,成本端压力始终存在 [3] - 未来是否提价要看行业整体承压情况 [3] - 为缓解压力,产品重心向高毛利倾斜,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和高效,渠道多元化布局,多措并举控制成本 [3] 市场布局情况 - 一直做全国性市场布局,核心市场包括湖南、湖北等,华中、华东、西南区域营收占比相对较高 [4] - 重点市场源于前期培植和深耕 [4] 费用投放情况 - 年初做好费用投放规划和布局,会根据不同因素做相应调整 [5] - 渠道方面,稳定传统渠道基础上,加大线上渠道投放 [5] 餐饮渠道情况 - 餐饮渠道起步较晚,去年开始加强布局,成立专门餐饮事业部,在渠道下沉及产品设计上做差异化定位 [6] - 未来规划是传统渠道稳固存量市场,餐饮渠道等做增量市场 [6]
加加食品(002650) - 加加食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0-28 13:21
公司基本情况 - 加加食品创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所在地本土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 [1] - 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涉及酱油、植物油、食醋等的生产及销售,“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核心产品 [1] 产品相关 - “减盐”是战略单品,在研发和工艺上不断创新改进,有一定规模且稳定增长 [1] - 目前标注零添加的系列产品升级,零添加指0%添加白砂糖、0%添加转基因脱脂大豆、0%添加防腐剂、0%添加食用香精 [8] 成本与应对策略 - 原材料持续上涨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去年针对性规划调整:产品重心向高毛利方向倾斜;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和高效;渠道多元化布局;多措并举控制成本 [1] 疫情影响 - 疫情管控常态化有一定影响,公司调整渠道和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变化 [2] 市场布局 - 公司定位全国性市场,一线城市是重点布局方向 [2] 线上销售 - 公司目前线上在售平台有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快手小店、抖音抖店等,利用线上渠道推进品牌影响力建设和产品销售 [3] 营收情况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定业绩考核目标是营业收入不低于20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完成营业收入12.72亿元 [4] 经销商拓展 - 从去年开始招商更注重经销商质量,从产品质量、服务、合作模式等方面吸引优质经销商 [5] 业务员管理 - 今年对销售人员考核标准更明确,加重高毛利产品占比考核指标,调整考核系数,采用滚动式平衡及强激励模式,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6] 广告投放 - 传统渠道做存量,新兴渠道做增量,稳定传统渠道基础上加大新兴渠道投入,广告投放更精准 [7]
加加食品(00265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6.86%[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2.73亿元,同比增长6.44%[5] - 营业总收入为12.73亿元,同比增长6.4%[2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616万元,同比收窄6.16%[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301万元,同比扩大800.37%[5] - 净利润亏损1657万元,同比下降992.8%[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01万元[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1元[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0.27亿元,同比增长9.5%[27] - 销售费用为1.61亿元,同比增长9.8%[27] - 研发费用为1792万元,同比下降6.8%[2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49亿元,同比增长2.94%[32]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7100.57万元,同比下降4.53%[3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26万元,同比下降109.2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826.4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9.22%[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91.33万元,较上年同期负2.02亿元有所改善[3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3亿元,较上年同期负3.02亿元有所改善[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48亿元,期末余额为2.07亿元[32]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3.50亿元[31]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459万元,同比下降32.80%[3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800万元,上年同期为0元[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2.09亿元,较年初下降41.52%[9] - 货币资金从年初3.58亿元降至2.09亿元,减少41.53%[24] - 应收账款6309万元,较年初增长79.30%[9] - 应收账款从0.35亿元增至0.63亿元,增长79.25%[24] - 预付款项1.04亿元,较年初增长32.56%[9] - 存货从3.51亿元降至3.16亿元,减少9.89%[24] - 短期借款新增4805.22万元[25] - 应付账款从1.28亿元降至0.76亿元,减少40.70%[25] - 递延收益为5692万元,同比下降6.2%[26] - 负债合计为3.32亿元,同比下降10.8%[26] 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 投资收益200.53万元,同比增长36.34%[9] - 营业外支出251.15万元,同比增长649.72%[9] - 从合兴基金巴比食品项目收回投资本金28,998,550元及收益5,410,405.64元[15] - 从合兴基金东鹏饮料项目获得2021年度分红收益2,345,025.60元[15] - 从合兴基金爱慕股份项目获得2021年度分红收益115,196.54元[1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836户[11] - 公司总股本为1,152,000,000股[17] - 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持股216,419,200股,占比18.79%[11] - 实际控制人杨振持股117,777,653股,占比10.22%[11] - 控股股东卓越投资质押股份216,000,000股,占其持股99.78%及总股本18.75%[18] - 实际控制人杨振质押股份116,840,000股,占其持股99.20%及总股本10.14%[18] - 杨子江质押股份82,440,000股,占其持股100.00%及总股本7.16%[18] - 肖赛平质押股份70,560,000股,占其持股100.00%及总股本6.13%[18] 股份回购和利润分配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36,101,676股,占总股本3.13%[17] - 股份回购成交总金额161,002,255.76元[17] - 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0.88元(含税)[1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对加加味业(湖南)有限公司实际出资200万元,尚有200万元未出资[19]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3]
加加食品(002650) - 关于参加湖南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09-22 10:0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湖南辖区上市公司 2022 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主办方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1] 公司参与情况 -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参加此次活动 [1] 活动形式及参与方式 - 活动通过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的网上平台,采取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1] - 投资者可登陆“全景路演”网站(http://rs.p5w.net)参与 [1] 活动时间 - 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29 日(星期四)下午 15:30-17:00 [1] 活动交流形式 - 公司相关人员将通过网络在线问答互动形式与投资者沟通交流 [1]
加加食品(00265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4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5.51%[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元人民币/股,同比下降82.3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2%,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943,223,224.12元,同比上升12.02%[32] - 营业利润1,800,906.71元,同比下降92.62%[32] - 利润总额-132,230.10元,同比下降100.52%[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3,899.19元,同比下降83.47%[3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02%至943,223,224.12元,主要得益于酱油、味精、醋及植物油收入增长[6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02%至9.43亿元[67] - 净利润同比下降94.32%,从1908.02万元降至108.40万元[19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83.47%,从1908.02万元降至315.39万元[194]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7%,从3.68亿元增至3.84亿元[196]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8.68%,从1926.67万元降至410.77万元[197]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17元下降至0.003元[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7.65%至7.59亿元[65] - 销售费用增长13.29%至1.03亿元其中业务宣传费增28.20%[69] - 广告费用增长44.18%至566万元线上与线下广告各占50%[72][6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65%,从1465.53万元降至1221.47万元[193] - 财务费用由-530.49万元改善至-247.97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9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65%,从6.45亿元增至7.59亿元[19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29%,从9117.75万元增至1.03亿元[193] - 公司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94%至752,216,612.88元[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核心产品酱油和植物油销售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73.81%[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销模式收入907.41百万元同比增长9.04%毛利率20.61%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45] - 直销模式收入35.81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65.07%但毛利率转负为-8.15%[46] - 酱油类产品收入445.36百万元占总收入47.2%毛利率27.05%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47] - 食用植物油收入250.88百万元毛利率仅5.28%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成本增幅10.71%高于收入增幅[47] - 线上销售渠道收入22.85百万元同比暴增782.18%但毛利率为-19.92%同比下滑65.28个百分点[51] - 调味品业务收入占比66.16%但毛利率下降2.01个百分点至26.61%[68] - 粮油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8.24%至3.11亿元[67] - 调味品生产量同比下降3.92%至101,455.94吨,库存量同比大幅减少69.97%至2,387.34吨[60] - 粮油食品销售量同比增长55.24%至33,881.16吨,主要因粮油贸易业务增加[60] 各地区表现 - 经销商总数1372家较2021年末减少10.03%其中华北区域减少21.79%华东减少13.04%[48][49]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激增155.23%至9533万元[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尤其是植物油原油价格大幅上涨[34] - 销售费用增加,公司加大产品促销力度及宣传费用投入[34] - 公司提出减盐生抽为主打特色单品,带动健康高端产品转型[30] - 公司是业内最早实现智能制造的企业之一,拥有三大生产基地[31][40] - 主要采取经销商代理模式,以先款后货结算方式为主[40]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料为大豆和小麦[90] - 公司实施"1+1"品牌战略和"12345"产品战略应对市场竞争风险[90]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1.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35%[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28.61万元人民币[26]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8元人民币(含税)[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暴跌94.35%至502万元[65] - 所得税费用转为负值121万元同比降119.65%[65] - 投资收益为1,596,350.5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207.25%[7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64,791.7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51.50%[74] - 营业外支出为2,480,673.2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876.03%[74] - 信用减值损失为-881,512.6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666.65%[74]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从-64.59万元改善至159.64万元[19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8亿元,同比增长3.4%[1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501.9万元,同比减少94.3%[19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至7.27亿元,同比增加19.1%[199]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达1.02亿元,同比增长18.1%[19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4.3万元,较上年同期-9142.2万元有所改善[199][2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亿元,较期初3.56亿元减少7.1%[20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1.6万元,主要因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044.7万元[20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952.7万元,同比减少15.4%[199]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4128.7万元,同比减少54.7%[1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594万元,较上年同期-2.93亿元明显改善[20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9.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1%[22] - 货币资金减少2500万元至3.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56%[73] - 受限资产合计36,438.22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57.58万元,固定资产36,180.64万元[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10,079,109.5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64,791.77元[79] - 货币资金为3.32亿元,较年初减少2501.58万元[185] - 应收账款为6242.07万元,较年初增加2923.64万元[185] - 预付款项为1.02亿元,较年初增加2377.23万元[185] - 存货为3.11亿元,较年初减少3930.67万元[1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元,较年初减少1007.91万元[185]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30,217,387,526.66元下降至期末29,499,079,214.44元,减少2.4%[186][187] - 货币资金减少27.7%至227,624,716.76元[189] - 应收账款增长98.2%至7,656,240.79元[190] - 存货减少8.4%至184,532,362.08元[190] - 应付账款下降34.3%至83,527,411.40元[186] - 合同负债下降38.3%至19,321,708.19元[186]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3.8%至482,849,355.25元[186] - 在建工程增长52.5%至49,157,527.72元[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0.6%至2,633,413,659.81元[187]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关联采购包装材料交易金额5.0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6%[128] - 委托关联方采购电力交易金额7.5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13%[128] - 委托关联方采购燃料及动力交易金额61.51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64%[128] - 委托关联方采购燃料动力及原材料交易金额142.6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3.92%[128] - 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216.73万元[128] - 获批日常关联交易总额度为1200万元[128] - 报告期内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29]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人民币20,000万元[142]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人民币29,250万元[142]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0元[142]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0元[142]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0.00%[142] 投资和理财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1,530,000.00元,较上年同期940,000.00元增长62.77%[76]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为人民币7,000万元[145]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0元[145] - 公司对并购基金朴和基金实际出资人民币1亿元[146]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20,000万元入伙合兴基金[147] - 公司间接持有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约1.4499%的股份[148] - 公司收回巴比食品项目投资本金28,998,550元及投资收益5,410,405.64元[149] - 合兴基金分配巴比食品项目投资本金9,727,451.92元及收益5,410,405.64元[149] - 公司间接持有DIDI项目473.9993万股A-17优先股占发行前股份比例0.81%[150] - DIDI项目在纽交所发行价14美元/ADS共计发行3.168亿股ADS[150] - 公司投资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161] - 公司投资2550万元持有加加食品(湖南)有限公司51%股权[162] - 公司投资1020万元持有加加食品供应链(湖南)有限公司51%股权[163] - 公司实际出资51万元至加加食品(湖南)有限公司,剩余2499万元未出资[162] - 公司实际出资102万元至加加食品供应链(湖南)有限公司,剩余918万元未出资[163] - 公司对加加味业(湖南)有限公司实际出资200万元,剩余200万元未出资[164] 子公司表现 - 新设控股子公司加加食品供应链(湖南)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20,000.00元,持股比例51.00%[81] - 新设控股子公司加加食品(湖南)有限公司投资金额510,000.00元,持股比例51.00%[81] - 子公司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净利润1,314,837.81元[87] - 郑州加加味业有限公司总资产为9449.08万元,净利润为486.95万元[88] - 加加食品集团(阆中)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23亿元,净利润为222.83万元[88] - 湖南盘加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201.28万元,净利润为57.23万元[88] - 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688.68万元,净利润为297.80万元[88] - 加加食品(湖南)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55.88万元,净利润为-254.50万元[89] - 加加食品供应链(湖南)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04.32万元,净利润为-163.39万元[89] - 新设控股子公司加加食品供应链(湖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持股51%[89] - 报告期末加加食品供应链(湖南)有限公司净资产32.07万元,净利润-167.93万元[8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持股2.16亿股,占比18.81%[172][173] - 实际控制人杨振持股1.18亿股,占比10.24%[172][173] - 股东杨子江持股8244万股(质押8244万股),占比7.16%[172][173] - 股东肖赛平持股7056万股(质押及冻结7056万股),占比6.13%[172][173]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一致行动人关系明确,其他股东关联关系未知[172][17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因债务纠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6] - 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质押股份216,000,000股占其持股99.78%及总股本18.75%[155] - 实际控制人杨振质押股份116,840,000股占其持股99.20%及总股本10.14%[155] - 杨子江质押股份82,440,000股占其持股100%及总股本7.16%[155] - 肖赛平质押股份70,560,000股占其持股100%及总股本6.13%[155]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不超过4,650万份占公司总股本4.04%[155]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3,721万份行权比例分三期40% 30% 30%[155] -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行权价格为4.95元/股[156] - 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156] - 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为8.45元/股[156] - 公司总股本为1,152,000,00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100%[1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3,264,800股,占总股本0.28%[169] - 截至报告披露日累计回购股份15,168,226股,占总股本1.32%[169] - 回购最高成交价6.29元/股,最低成交价4.05元/股[169] - 回购总金额71,000,936.23元(含交易费用)[169] - 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6,419,200股,占比18.79%[171] - 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全部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171] - 股东杨振持股117,777,653股,占比10.22%[171] - 杨振所持股份中116,84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71] - 杨振所持117,777,653股全部处于冻结状态[171] 诉讼和合规 - 公司因合同纠纷向优选资本提起诉讼要求支付违约金3402万元[125] - 公司其他未达重大披露标准的诉讼涉案金额为2900.13万元[125] - 全资子公司加加阆中公司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仍在审理中[158][159][16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20]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22]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经开区基地废水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cr)约53.614吨,氨氮(NH3-N)约1.09吨,均低于核定排放总量[105] - 公司白马桥基地2022年上半年废水实际处理量6.31万吨,化学需氧量在线均值45.45mg/L,氨氮在线均值0.371mg/L[106] - 公司经开区基地污水处理站投资1800万元,设计处理能力1200吨/日,2022年上半年实际处理量9.324万吨[106] - 郑州加加2022年上半年废水化学需氧量在线均值50.64mg/L,氨氮在线均值0.325mg/L,总氮在线均值38.999mg/L[106] - 阆中基地废气年排放量二氧化硫(SO2)1.478吨,氮氧化物(NOX)5.192吨,颗粒物0吨[106] - 公司白马桥基地污水处理站设计能力900吨/日,2019-2020年投入200余万元进行提质改造[106] - 郑州加加污水处理站设计能力200吨/日,总投资300万元[106] - 阆中加加污水处理站设计能力700吨/日,总投资350万元[106] - 公司所有基地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无超标排放情况[105][106] - 公司各基地污水站均与当地环保部门实现在线监控联网[106] - 公司白马桥基地总蒸12T锅炉和郑州加加总蒸16T锅炉低氮改造后NOX均值为22~27mg/m³[107] - 公司年产20万t优质酱油项目环评批准文号为湘环评[2010]318号[108] - 公司年产1万吨优质茶籽油项目环评批准文号为湘环评表[2010]180号[108] - 公司年产2万吨蚝油生产线迁建扩产项目环评批准文号为宁环经复[2016]27号[108] -
加加食品(00265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了分组。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17万元,同比下降97.7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53万元,同比下降97.68%[3] - 营业收入为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2] - 公司净利润为555,809.54元,同比下降98.7%[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61,694.79元,同比下降97.8%[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元,同比下降97.4%[2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5373.07万元,同比上升45.16%,主要因一线市场人员增加及宣传推广费用上升[9] - 营业成本为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22] - 销售费用为53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2%[22] - 研发费用为6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2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14,739,987.92元,同比上升45.1%[2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27.59万元,同比下降204.3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12.68万元,同比下降508.85%,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275,925.77元,同比下降204.3%[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126,751.44元,同比扩大508.9%[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43,575,426.84元,同比下降2.8%[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5,103,222.27元,同比下降67.3%[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1.87亿元,同比下降47.74%,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及预付大宗材料货款增加[7] - 交易性金融资产5026.39万元,同比上升398.69%,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增加[7] - 预付款项1.27亿元,同比上升60.93%,主要因大宗原材料预付款增加[7] - 公司总资产为28.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0.22亿元下降5.3%[20] - 货币资金为1.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8亿元下降47.7%[18] - 应收账款为472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518万元增长34.2%[18] - 存货为3.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1亿元增长3.3%[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5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50亿元下降3.5%[20] 其他重要项目 - 营业外支出215.44万元,同比上升3183.28%,主要因对外捐赠支出增加[10] - 综合收益总额为-72,189,752.79元,同比下降320.6%[24] - 其他收益为1,996,167.76元,同比下降42.8%[23] - 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持有2.16亿股,占总股本18.8%[15]
加加食品(00265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6.39万元,同比下降145.4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48.09万元,同比下降159.2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146.67%[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146.6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8%,同比下降10.40个百分点[19] -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6.39万元,同比下降145.48%[3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59亿元,但净利润为-8202.11万元[24] - Q2和Q3连续出现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445.61万元和-1722.30万元[24] - 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并出现亏损[36] - 公司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80亿元同比下降145.48%[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0%至13.97亿元,其中调味品成本下降7.43%[56] - 酱油类产品成本下降5.20%,原材料成本占比75.72%且下降7.42%[58] - 味精类产品成本大幅增长26.07%,原材料成本上升27.05%[58] - 食用植物油类成本微增0.56%,原材料成本占比94.73%[58] - 营业成本14.03亿元同比下降4.56%[65] -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总额13.97亿元同比下降4.50%[75] - 调味品业务原材料成本6.6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98%同比下降9.71%[75] - 粮油食品业务人工工资成本437.3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5.32%[75] - 酱油类产品营业成本6.27亿元同比下降5.20%[76] - 味精类产品营业成本5,140.77万元同比增长26.07%[76] - 食用植物油类原材料成本4.99亿元同比增长0.56%[76] - 销售费用2.2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6%[85] - 管理费用1.4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7%[85] - 财务费用-1008.68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2.58%[85] - 研发费用2687.73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1.19%[85]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1.0448亿元人民币,占比46.41%,同比增长28.28%[86] - 业务宣传费7869.66万元人民币,占比34.96%,同比增长8.96%[86] - 广告费958.62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1.59%[8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11.19%至2687.7万元[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酱油和植物油占收入总额约80%[34] - 调味品收入11.92亿元同比下降16.00%[68] - 酱油类产品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15.29%[46] - 酱油类产品毛利率27.18%同比下降7.76个百分点[46] - 食用植物油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14.17%[46] - 食用植物油毛利率4.37%同比下降14.01个百分点[46] - 酱油类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15.29%[68] - 食用植物油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14.17%[68] - 公司2021年调味品销售量210,850.22吨同比下降13.60%[72] - 公司2021年粮油食品销售量51,178.04吨同比下降24.39%[72] - 调味品产量同比下降15.55%至20.62万吨,销售量下降13.60%[59] - 粮油食品产量同比下降20.38%至4.75万吨,销售量下降24.39%[59] - 公司持续推进"原酿造"、"面条鲜"两个战略单品的市场运作[122] - 公司加快食醋、蚝油、料酒、鸡精等成长性大产品的市场开拓[122]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6.42亿元同比下降18.24%[68] - 经销商总数增加9.40%至1525家,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增长16.72%和19.25%[47]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模式收入17.21亿元同比下降16.20%[44] - 经销模式毛利率20.14%同比下降8.83个百分点[44] - 直销模式收入3380.7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7.50%[44] - 直销模式毛利率15.53%同比下降26.36个百分点[44] - 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1.48%至1250万元,但毛利率下降28.60个百分点至4.61%[51] - 前五大经销商销售收入合计8709万元,占经销收入比例5.06%[49] - 经销模式收入17.21亿元同比下降16.20%[68]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8,709.2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96%[81] - 新零售渠道冲击导致传统渠道销售收入减少[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端成本压力增加,全年整体毛利率下降[35] - 销售费用增加,公司为稳定市场份额加大了产品促销力度[35] - 公司2021年11月发布提价公告以应对采购成本增加压力[36] - 公司实施"12345"产品战略和"1+4"渠道布局以拓展渠道和优化产品结构[120] - 公司以"减盐生抽"为主要发力点并重点发展"花生油"、"花生调和油"、"茶油"等中高端产品[120] - 公司建设酱油数字化智能工厂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21] - 公司成立大宗原料采购决策委员会以应对大豆、小麦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24] - 公司制定"三定、三扩、三增"营销方案提高终端网点覆盖率和全品项营销力[123] - 调味品行业保持增长态势且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118] - 餐饮行业受疫情冲击制约影响了调味品行业发展[1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亿元,同比下降3.30%[19]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巨大,Q1为9036.68万元,Q4为-3748.60万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9亿元同比下降3.30%[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0%至2.69亿元[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6342.15%至1.55亿元[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75.46%至2.87亿元[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00%至0元[93] 资产和投资活动 - 总资产为30.22亿元,同比下降3.4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50亿元,同比增长3.64%[19] - 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35] - 资产减值损失达1996万元占利润总额26.19%[97] - 信用减值损失达1152.9万元占利润总额15.13%[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0元,期末数为10,079,109.59元,本期购买金额160,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150,824,141.85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03,251.44元[100] - 报告期投资额1,0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100,000,000.00元下降99.00%[103] - 货币资金受限165.12万元,原因为应收利息未到期[102] - 固定资产受限36,770.01万元,原因为抵押用于获得银行授信[102] - 公司获批华融湘江银行3.00亿元信用总量授信,截至报告期末支用借款余额为零[102] - 新设全资子公司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投资金额20,000,000.00元,持股比例100.00%,投资盈亏-6,360.19元[104][106] - 新设控股子公司上海七合调味品投资金额25,500,000.00元,持股比例51.00%[106]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总额45,500,000.00元,投资总盈亏-6,360.19元[106] - 参与司法拍卖竞买房产投资金额77,171,434.18元,累计实现收益657,454.12元[107] - 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10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08个百分点至11.83%[98] - 短期借款占比下降9.25个百分点至0%[98] -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上升7.51个百分点至16.60%[98]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14亿元,营业利润为249.83万元,净利润为193.35万元[115] - 主要子公司长沙加加食品销售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7.50亿元,但营业利润为-8135.00万元,净利润为-8388.70万元[115] - 主要子公司郑州加加味业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1亿元,营业利润为61.75万元,净利润为76.07万元[115] - 主要子公司加加食品集团(阆中)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0亿元,营业利润为684.84万元,净利润为508.61万元[115] - 欧朋(长沙)食用植物油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62.78万元,营业利润为171.63万元,净利润为146.54万元[115] - 湖南盘加食品销售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876.43万元,但营业利润为-942.54万元,净利润为-942.54万元[115] - 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1月新设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报告期末净资产为-6.36万元,净利润为-6.36万元[116] - 加加食品(湖南)有限公司2021年12月新设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51%[117] - 深圳前海加宴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0月18日注销[117] 投资者关系和沟通 - 公司于2021年11月17日通过巨潮资讯网和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举行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沟通[126] - 公司官网为https://www.jiajiagroup.com用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126] - 交流内容未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126] - 安信证券苏铖等分析师参与公司投资者交流活动[126] -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若伦参与公司投资者电话沟通[126] - 北京德丰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蔡硕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交流[126] - 广东博众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何俊参与公司未来发展探讨[126] - 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华杰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126] - 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卞美莹参与公司交流会议[126]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鲍强等参与公司投资者沟通活动[126] - 公司于2021年11月18日、11月25日、11月27日、12月2日、12月3日、12月4日通过实地调研、电话会议等形式与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多次交流[128][129] - 交流活动涉及包括信达证券、浙商证券、海通证券、长城基金、嘉实基金、永赢基金、招商基金、中金基金、中信证券等在内的超过60家金融机构[128][129] - 所有交流活动均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展开,未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128][129] - 交流记录均按规定于2021年11月18日、11月25日、11月27日、12月2日、12月3日、12月4日在巨潮资讯网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披露[128][129] - 参与机构类型多样,包括公募基金(如宝盈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信达证券)、保险资管(如人保资管、平安养老)及私募投资机构[128][129] - 实地调研地点均为公司长沙办公室[128][129] - 交流内容主要聚焦于公司生产运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128][129] - 公司通过官方网站及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128][129] - 参与交流的个人投资者包括关旭、孙毓晨等[129] - 交流活动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定,未提供未公开的重大信息[128][129] - 公司于2021年12月6日至12月20日期间与多家机构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和实地调研,主要讨论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130][131] - 交流活动未涉及任何未公开重大信息[130][131] - 参与机构包括浙商证券、长城基金、东方财富证券、同泰基金、银河基金、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超过50家机构投资者[130][131] - 实地调研分别于2021年12月17日和12月20日在公司长沙办公室进行[131] - 所有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均披露于巨潮资讯网、深交所互动易及公司官网[130][131] - 电话沟通分别于2021年12月6日、7日和13日进行[130] - 交流内容聚焦于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130][131] - 参与调研的个人投资者包括杨梦柳等[130] - 机构类型涵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多种类型[130][131] - 记录显示浙商证券研究人员杨骥、齐晓石多次参与调研活动[130][131] - 公司于2021年12月22日、24日、28日、29日分别与国信证券、广发基金、天弘基金、华安基金、中欧基金、泰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惠理基金、MLP Ashley Chan Fountain Capital、BlueCrest Capital、PAG、中银资管香港、北京志开投资、金泊投资、兰鑫亚洲、长沙银行理财子公司、银华基金、循远资产、新华资产、新华基金、相生资产、溪牛投资、驼铃资产、平安银行投研部、隆源投资、聚鸣投资、九方智投、津圆资产、江信基金、建投基金、嘉实基金、基石资本、国联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蜂巢基金、广发资管、中金基金、香港京华山一国际QFII、趣时投资、沣京资本、方正资管、君创基金、易方达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康曼德资本、清和泉资本、华商基金、盘京投资、华泰证券、东北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敦和资管、兴业证券、平安养老、万联证券自营、上海景林资产、世诚投资、东方基金、中信保诚基金、亚太财险、个人投资者、前海开源基金、君和资本、嘉合基金、嘉实固收、国宣融资、大华投资、广银理财、明河投资、星泰投资、汐泰投资、海宸投资、涌津投资、淡水泉、深圳悟空投资、百川资管、盛宇投资、神农投资、聚润资本、英大资产、诺安基金、财通证券、远方投资、长信基金、长城基金、鹏扬基金等机构进行了投资者关系活动[132][133] - 所有交流活动均旨在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并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探讨[132][133] - 所有交流均未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132][133] - 相关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已分别于2021年12月22日、25日、28日、30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深交所互动易及公司官网[132][13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5人其中独立董事2人[137]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37]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治理不存在重大差异[140] - 公司资产与控股股东严格分开权属明晰[141] - 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在公司工作未在控股股东处任职[141] - 财务独立建立核算体系未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141] - 各职能机构完全独立无控股股东干预机构设置[142] - 具备完整业务流程独立采购生产销售体系[142] - 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包括电话邮箱传真平台[139] - 指定5家媒体和巨潮网为信息披露渠道[13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9.13%[14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15%[14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29%[14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97%[143]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17%[143] - 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建文期末持股200股[145]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衡山期末持股50,000股[145]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50,200股[146] - 原董事长李红霞于2021年3月15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46] - 原独立董事张润潮于2021年2月19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4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建文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5.41万元[156] - 公司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8万元含税[155] - 公司现任监事额外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3万元含税[155]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506.47万元[156] - 财务总监刘素娥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