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芯微(688601)
icon
搜索文档
力芯微(6886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85%[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65%[2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0%[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85%[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65%[44] - 公司产品整体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2.50%[46] - 公司营业收入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0%[9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9亿元人民币[93] - 电源管理类产品收入6.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4%[100]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93%[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总额为6411.21万元,同比增长64.47%[6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9%,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63] - 研发费用6411.2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47%[96] - 集成电路晶圆采购成本同比增长25.53%至1.9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41.82%[107] - 集成电路封装成本同比增长28.50%至1.9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41.90%[107] - 电源管理类产品封装成本同比增长30.34%至1.75亿元,占该品类成本比例43.26%[11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47%至6411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增加及项目投入增大[119][12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9.25%至3011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119][120] - 其他产品晶圆成本同比增长39.71%至4174万元,占该品类成本比例63.82%[11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8.70%至340万元,主要因汇兑损失减少[119][120]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9%[29]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9%[2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85%[29] - 公司总资产11.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6.90%[44]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9.7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00.85%[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273.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9%[96] - 总资产11.17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9.72亿元人民币[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5.99%至8273万元[123]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3.52亿元,占总资产31.48%,同比增长208.64%[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3.52亿元,占总资产31.49%,同比增长593.79%[126] - 应收账款达1.35亿元,占总资产12.12%,同比增长46.26%[126] - 存货增至1.28亿元,占总资产11.46%,同比增长39.85%[126] - 应付账款达9549.85万元,占总负债8.55%,同比增长53.24%[129] - 应交税费增至454.03万元,同比增长679.13%[129] - 其他应付款达1103.71万元,同比增长1314.09%[129] - 收购钱江集成电路64%股权形成商誉1143.34万元,同比增长212.32%[126][1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为3.55亿元[134] 每股收益和盈利能力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2.84元/股,同比增长104.32%[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17%,同比增加1.44个百分点[29]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4.32%,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4.32%[3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30.91%[33] - 综合毛利率39.00%,同比增加9.70个百分点[97]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9%,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29] - 2021年研发费用6411.21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8.29%[44]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知识产权申请51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59]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知识产权3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59] - 截至2021年底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03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59] - 研发人员数量为164人,同比增长23.31%[7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200.84万元,同比增长70.95%[72]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5.61万元,同比增长38.58%[72] - 在研项目8个,预计总投资规模5.49亿元,本期投入6411.21万元[66][68] - 高性能电源转换及驱动芯片项目本期投入3002.46万元,累计投入4509.07万元[66] - 高性能电源防护芯片项目本期投入1281.85万元,累计投入2223.50万元[66] - 信号链芯片项目本期投入514.37万元,累计投入937.64万元[66] - 磁感应芯片项目本期投入375.09万元,累计投入702.76万元[66] 业务与市场表现 - 电源管理类芯片销售量33.33亿颗,同比增长21.33%[104] - 公司积极争取新增8寸圆片产能支持并开发产品获得12寸圆片产能支持[46] - 公司已有多颗产品采用12英寸晶圆及90nm工艺并实现量产[55] - 公司产品在客户产线上线失效率(DPPM)远低于客户要求[78] - 公司自2010年进入三星电子供应商体系[80] - 公司终端客户覆盖三星、LG、小米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80] - 公司产品在特定领域与TI、ON Semi、DIODES、Richtek等国际公司直接竞争[86] - 全球智能手机前五大品牌出货量占比合计达70.9%[87] - 全球可穿戴设备前五大品牌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合计达62.5%[87] - 消费电子领域前五大品牌占据71.3%的市场份额[80]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1年13.55亿部,可穿戴设备出货量5.34亿部[9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5.7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4.42%[114][11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3.2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1.61%[117][118]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20年为540亿美元占半导体市场规模13%[53] - 2021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增速为21.7%达到677亿美元[53] - 2020-2025年模拟芯片行业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20%[53] -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达565亿美元2018-2026年复合增长率10.7%[53] - 模拟芯片行业复合增速处于行业前列保持良性发展[139] - 国内模拟芯片自给率较低对国外产品依赖严重[140]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持续布局信号链芯片市场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模拟芯片供应商[143] - 公司加强大电流低功耗DC/DC类产品研发拓展通信基站和工业电子领域应用[145] - 公司计划推出集成多路电源方案的电源管理单元PMU[145] - 公司除消费电子外加强在汽车电子网络通讯工业电子等应用领域布局[149] - 公司已形成稳定研发梯队和配置完备的管理团队[150] - 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满足资金需求[151] - 公司择机并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芯片设计企业提升竞争力[151] - 公司通过专利申请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体系为创新奠定基础[152] 季度财务表现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亿元、2.03亿元、2.05亿元、1.99亿元人民币[34]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10.75万元、3749.97万元、5360.49万元、4403.22万元人民币[3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8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51,200,0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15%[7] - 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9,252,491.84元(基于派现总额及占比32.15%反向计算得出)[7] - 公司总股本暂按64,000,000股计算,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将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计算基础[7]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7]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被勾选,即公司已盈利)[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监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4]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负责人袁敏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董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董红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1] - 公司股本为6400万股,同比增长33.33%[29] - 矽瑞微实现净利润167万元,公司持股52.0104%[138] - 公司2021年共召开5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包括银行授信、远期结售汇、审计机构聘请、闲置资金理财、新研发项目、上市方案延长、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注册资本变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董事选举等多项议案[158][160]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198]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200]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00]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98]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98]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98]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持股 - 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敏民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1.15万元[165] -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毛成烈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1.55万元[165] - 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汪东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2.65万元[165] - 副总经理张亮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8.25万元[165] - 副总经理周宝明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0.06万元[165] - 财务总监董红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6.84万元[165] - 监事会主席兼核心技术人员夏勇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6.99万元[165] - 监事兼核心技术人员伍旻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7.67万元[165] - 核心技术人员汤大勇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8.01万元[165] - 核心技术人员吴相俊持有公司股份67.91万股[168] - 核心技术人员刘钰持有公司股份53.68万股[168] - 核心技术人员石波持有公司股份44.98万股[168] - 核心技术人员孙思兵持有公司股份58.24万股[168] - 离任独立董事姚王信持有公司股份6万股[168] - 离任独立董事于燮康持有公司股份6万股[168] - 离任独立董事陈鹏持有公司股份6万股[168] - 核心技术人员及离任董事合计持股840.81万股[168] - 公司董事长袁敏民自2002年5月起任职[168] - 副总经理汪东自2002年5月起任职[171] - 公司董事李国强通过永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8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袁敏民、毛成烈、夏勇杰、伍旻、周宝明、汪东、张亮、董红、唐大勇、王国鹏、吴相俊、刘钰、石波、孙思兵通过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85] - 上述人员间接持有的股份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185] - 以上人员暂无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情况(不包含参与首发战略配售资管计划的股份)[185] - 袁敏民自2012年6月起担任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188] - 毛成烈自2002年6月起担任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至今[188] - 张亮自2012年6月起担任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至今[188] - 周宝明自2004年11月起担任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至今[188] - 汪东自2002年6月起担任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至今[188] - 毕英自2021年12月起担任无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至今[188] - 郁鹏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担任无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88] - 赵志东自2019年7月起担任无锡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至今[188] - 李国强自2015年7月起担任永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至今[188] - 刘继斌自2015年7月起担任永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至今[18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01.75万元[193]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39.06万元[193] - 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毕英和李国强为董事[193] - 公司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秦舒、眭鸿明和陈嘉琪为独立董事[193] 风险因素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增长但面临波动风险[88] - 研发投入可能持续加大且存在研发失败风险[85]
力芯微(68860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204,806,292.17元,同比增长8.49%[8]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574,559,125.18元,同比增长39.0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53,604,909.72元,同比增长113.2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115,212,113.07元,同比增长109.11%[8]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7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4.13亿元增长39.1%[41]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5365.67万元增长118.4%[44]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5509.56万元增长109.1%[4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0.84元/股,同比增长61.54%[8]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1.15元/股增至2021年同期的2.16元/股,增幅为87.8%[47] 成本和费用表现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18,302,794.08元,同比增长77.10%[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报告期8.94%,同比增加3.46个百分点[8] - 公司研发费用为4482.12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2717.06万元增长64.9%[4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15.1%至3.445亿元[51] - 支付给职工现金增长45.7%至4770万元[5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86,646,729.97元,从113,952,671.40元增至200,599,401.37元[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441,902,657.53元,从50,711,813.70元增至492,614,471.23元[31] - 应收账款增加68,845,572.15元,从92,587,727.09元增至161,433,299.24元[31] - 存货增加21,611,642.42元,从91,543,101.29元增至113,154,743.71元[35] - 资产总计增加675,546,769.97元,从418,627,612.46元增至1,094,174,382.43元[35] - 应付账款增加45,601,507.36元,从62,320,611.22元增至107,922,118.58元[35] - 合同负债增加1,075,884.48元,从1,404,891.24元增至2,480,775.72元[35]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0年的9440.32万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5.91亿元,增长525.7%[38]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的1.57亿元增至2021年的2.72亿元,增长73.5%[38] - 公司实收资本从2020年的4800万元增至2021年的6400万元,增长33.3%[38] - 公司负债合计从2020年的9.43亿元增至2021年的14.02亿元,增长48.6%[3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020年的3.24亿元增至2021年的9.54亿元,增长194.4%[40]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094,174,382.43元,比上年度末增长161.3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950,722,346.46元,比上年度末增长194.28%[8]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6,663,474.09元[6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3,066,703.51元[62]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419,836,138.41元[6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40,523,439.21元,同比增长370.8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6.7%至4.546亿元[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71%至4052万元[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312%至6.614亿元[5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411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1.999亿元较期初增长76.8%[54] - 投资支付现金增长321%至6.488亿元[51]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等价物减少1169万元[5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641名[22] - 无锡亿晶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27,730,000股,占比43.33%[22] - 无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120,000股,占比9.56%[22] 会计政策和准则影响 - 新租赁准则使使用权资产增加121万元[56] - 流动负债合计为94,179,855.50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69,745.27元[59]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348,525.19元,较调整前增加438,780.68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的确认[59] - 负债总额为95,528,380.69元,较调整前增加1,208,525.95元[59] - 应付账款为62,320,611.22元,占流动负债的66.2%[59] - 应付职工薪酬为8,143,942.98元[59] - 合同负债为1,404,891.24元[59]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对首次执行日前已存在的合同选择不再重新评估[62]
力芯微(688601)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1亿元[1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5.66万元[1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00.12万元[1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78%至3.6975亿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68%至6160.72万元[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0.52%至5776.92万元[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7亿元,同比增长64.78%[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60.72万元,同比增长105.68%[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6.92万元,同比增长130.52%[88] - 营业收入为3.6975亿元,同比增长64.78%[10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60.72万元[10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3,500.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57%[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17%[2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6,518,368.05元,同比增长57.51%[6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7.17%,较上年同期7.50%下降0.33个百分点[68] - 研发费用为2651.8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17%[88] - 研发费用为2651.84万元,同比增长57.51%[102][103] 现金流和资产(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00.23万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858.22万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77.69%至8.9712亿元[24]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50.98%至10.5069亿元[24] - 公司总资产10.5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0.98%[88]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8.97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7.69%[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8.22万元,同比增长196.32%[102] - 货币资金为6.4312亿元,同比增长464.38%[109] - 应收账款为1.5607亿元,同比增长68.56%[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175.61万元,同比增长41.50%[109][114] - 应付账款为1.1210亿元,同比增长79.88%[111] - 总资产为10.5069亿元[1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8.9712亿元[101] 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累计取得专利43项(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8项[66] - 2021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9项[66] - 公司拥有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包括EOS快速抑制技术、低噪声电源技术等[63] - 公司7个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47亿元人民币[75] - 高性能电源转换及驱动芯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79亿元,本期投入1252.53万元,累计投入2689.84万元[72] - 高性能电源防护芯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70亿元,本期投入500.42万元,累计投入1089.95万元[72] - 信号链芯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本期投入195.10万元,累计投入494.92万元[72] - 磁感应芯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155.36万元,累计投入241.79万元[72] - 电源管理单元(PMU)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本期投入153.52万元,累计投入295.72万元[72] - 隧道专用电子雷管芯片项目预计总投资1280万元,本期投入137.18万元[75] - 研发人员数量14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2.48%[7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797万元,平均薪酬12.14万元[78]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硕士33人(22.30%),本科95人(64.19%),专科20人(13.51%)[78] 业务和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整体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4.78%[91] -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0年销售额4390亿美元同比增长6.5%[47] - 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4694.03亿美元同比增长8.4%[47] -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383亿元增长至2020年37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72%[48]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1739.3亿元同比增长18.1%[48]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717.7亿元同比增长24.9%[48]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集成电路1552.7亿块同比增长33.6%[48]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9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9%[48] -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3500亿美元是原油进口金额的1.99倍[50] -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65亿美元2018-2026年复合增长率10.69%[52] - 2023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预计达7.74亿部,占智能手机市场份额51.4%[56] - 中国5G手机出货量预计占全球市场34%[56] - 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4.45亿部,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41.66%[57] - 2020年电子雷管产量1.17亿发,较2019年0.60亿发大幅增长,占工业雷管总产量12.24%[60] - 2020年洗衣机产量8,042万台,空调21,065万台,彩电19,626万台,较2013年均有增长[57] - 全球智能手机前五大品牌出货量占比合计71.3%[95] - 全球可穿戴设备前五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合计67.1%[95] 公司治理和股东承诺 - 公司2021年度远期结售汇业务预计规模议案通过[120] - 公司2021年度新研发项目议案通过[120]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议案通过[120] - 公司2021年度董事、监事薪酬议案通过[120] - 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方案有效期延长议案通过[120][122]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123] - 控股股东亿晶投资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0][132] - 实际控制人等8人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30] - 股东聚源聚芯和苏民投君信均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30] - 上市前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30] - 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3][138][151]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33][138][150] - 持股低于5%时豁免提前五个交易日提交减持说明及提前三个交易日公告的要求[134][145]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39][142][150]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39] - 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自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38][143][144] - 其他股东自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49] - 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持有股份[139][150] - 减持需遵守证监会及上交所关于减持价格、方式和信息披露的规定[136][137][142][151] - 因派息、送股等除权除息事项需相应调整发行价计算基准[133][138][150][151] - 公司监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54]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55]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55]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归母净利润的80%[156]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最近一期末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59]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资金不低于最近会计年度现金分红金额的30%[160]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资金上限为5000万元[160]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份资金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税后薪酬的20%[161] - 公司若因信息披露违法需回购新股将以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65] - 控股股东需依法回购已转让原限售股份若招股书存在重大虚假记载[169] - 实际控制人承诺对IPO申请文件真实性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170] - 若招股书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70] - 若招股书虚假陈述影响发行条件将回购已转让限售股份[170] - 股票未上市回购价为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71] - 股票上市回购价以发行价为基础参考市场因素[171] - 光大证券承诺因出具文件虚假陈述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75] - 会计师事务所承诺因出具文件虚假陈述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77] - 资产评估公司承诺因评估报告虚假陈述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78] - 公司承诺募集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发展[181] - 公司存在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181] - 公司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在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全部新股回购程序[191] - 控股股东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在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全部新股回购程序[192] - 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在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全部新股回购程序[193]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承诺避免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业务[194][197] - 控股股东承诺关联交易将遵循公平公允原则并履行审批程序[199] - 实际控制人承诺关联交易将签订规范协议并履行回避表决程序[200] - 控股股东承诺不利用控股地位在关联交易中谋取不正当利益[199]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利用控制地位在关联交易中谋取不正当利益[200] - 若出现同业竞争业务将通过停止经营或转让给第三方方式解决[197] - 违反承诺导致公司损失时承诺方同意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98][19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00元[1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0.23亿元[1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77亿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6.45%至1.28元/股[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6.75个百分点至17.41%[24] - 政府补助金额为305.36万元[27] - 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5.124亿元[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