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燕麦科技(688312)
icon
搜索文档
燕麦科技: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4-04-24 11:4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20年6月2日首次公开发行3587万股,发行价19.6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059216亿元,净额6.2612038245亿元[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结余募集资金1.447378亿元,实际结余1.430593亿元,差异167.84万元[4] - 2023年公司募集资金总额62612.04万元,变更用途总额29553.05万元,占比47.20%[31] - 剩余超募资金为6191.50万元[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及孳息合计14305.93万元[33] 项目投入与收益 - 截至期初累计项目投入3.536043亿元,利息收入净额911.43万元,理财投资收益净额2251.27万元[3][4] - 本期项目投入1.654984亿元,利息收入净额35.63万元,理财投资收益净额573.68万元[4] - 截至期末累计项目投入5.191027亿元,利息收入净额947.06万元,理财投资收益净额2824.95万元[4] 资金使用决策 - 2020年6月19日,公司同意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款项1370.82万元和预先支付发行费用款项291.88万元[10] - 2020年6月19日,公司同意用不超6.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收益凭证不超2亿元,期限不超12个月[13] - 2021年4月12日,公司同意用不超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14] - 2022年4月18日,公司同意用不超4.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14] - 公司同意使用最高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16] - 2020年公司审议通过使用26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7][18] - 2021年公司使用6350.79万元超募资金用于变更后项目[19] - 2023年4月26日公司同意用最高不超3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32] - 2020年10月10日公司使用26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3] 项目进展与展望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3年11月延至2025年11月[32] - 2021年12月24日公司拟终止《自动化测试设备及配套建设项目》,将23361.55万元剩余未使用募集资金及6191.50万元超募资金用于《年产2400台/套智能化测试设备项目》[32][35] - 《年产2400台/套智能化测试设备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9553.05万元,实际累计投入25781.97万元,投资进度87.24%[35] - 《年产2400台/套智能化测试设备项目》预计2024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5] - 《年产2400台/套智能化测试设备项目》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52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0258万元[35]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达计划进度及项目可行性重大变化情况[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无重大问题[23]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报告如实反映实际情况[24][25] - 保荐机构对华泰联合证券认为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合规[26]
燕麦科技: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4-04-24 11:44
资金使用 - 公司拟用不超7亿闲置自有资金买中低风险理财产品[1][2][7] - 投资产品额度内可循环使用[2] 授权安排 - 投资行为授权期限自董事会通过日起12个月内有效[3] - 董事会授权总经理行使投资决策权并签合同[4] 责任分工 - 财务中心组织实施并跟踪理财产品情况[4] - 内部审计部审查购买理财产品相关情况[4] 监督机制 - 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监督资金使用情况[4] 投资影响 - 本次投资不影响日常经营,能增收益提业绩[6]
燕麦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4-04-24 11:44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587万股,募资7.059216亿元,净额6.2612038245亿元[1] 现金管理 - 拟用不超2亿闲置募资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3][5] - 购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产品,收益归公司[4][8] - 授权总经理决策,有风险控制措施[6][11] 审议情况 - 2024年4月23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议案[12] - 监事会、保荐机构认为可提高资金效率[13][14][15]
燕麦科技(68831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1:44
财务业绩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562,591.15元[5] - 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49,084,828.84元,货币资金及理财产品资金合计余额853,394,958.72元[5] - 公司拟以实施2023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5] - 2023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05,897,343.43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154.45%[5] - 公司回购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9,166,538.63元[5]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26,912,562.39元,同比增长2.84%[17]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562,591.15元,同比下降16.00%[17]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297,179.21元,同比下降17.66%[17]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13,352.61元,同比下降105.73%[17] - 公司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31,007,795.90元,同比下降0.42%[17]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为1,496,447,943.25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17]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2,691.26万元,同比增长2.84%[18] - 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6.26万元,同比下降16.00%[18] - 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29.72万元,同比下降17.66%[18]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8,791,570.76元[18]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98,510.05元[18]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950,009.02元[18]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19%,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5%,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3%,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18]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79,566,701.14元,较期初下降145,416,423.52元[2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0]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公司和日本旗胜[10] - 公司在杭州、青岛、越南等地设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10] - 公司主营业务为FPC、软板和FPCA[11][1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IMU、CCS等[13][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深圳[15][16] - 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设备与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测试治具、自动化测试设备、配件及其他等[26] - 公司产品起步于FPC和FPCA测试业务,持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自动化、简约化水平[26]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新制设备销售和改制设备销售两种[29]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为8,888.00万元,占营业收入27.19%[3] - 公司于浙江省杭州市建设的第二总部基地进展迅速,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4] - 公司于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已于2023年10月投产,配合东南亚客户提供交付[4] - 公司在测试测量、精密机械、自动控制、机器视觉、智能装备软件&人工智能等方向加大研发投入[3] - 公司研发模式分为主动研发和需求响应式研发两种[3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或意向性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和生产[30] - 公司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根据产品成本、前期研发费用及综合费用确定基础价格[32] - 公司配备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提供现场安装指导、培训及维修等全面技术支持[32] - 公司是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企业,多年来持续研发创新取得技术突破,推动下游行业制造流程及工艺的进步[36] - 公司形成了包括测试测量、精密机械、自动控制、机器视觉、智能装备软件&人工智能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40] - 公司的核心技术大部分已达到批量使用的成熟程度[40] - 公司在模拟测试、传感器测试测量、显示触控模组测试等方面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40] - 公司在高精度平衡支撑转盘、柔性保护膜高精度贴合等精密机械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40] - 公司在高速高精平台、料盘内批量流转的柔性流水线控制等自动控制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40] - 公司在测试测量、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等领域持续迭代升级或新增核心技术[41] - 公司拥有专利9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2个,均为原始取得[45]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认定[45]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19%[46][47] - 公司正在研发SiP自动化测试系统,可支持3*3mm以上芯片的自动化上下料和测试[48] - 公司上位机二次开发平台可快速定制满足客户需求的上位机应用[44] - 5G射频技术应用于软板和MP生产,正在进行二代升级和优化[2] - 基于视觉的间接式对位系统可支持不透明PCBA&FPCA精准对位,满足pitch 70um,pin宽35um的要求,实现对位成功率>99.8%[3] - 高压测试系统可测试10V~250V电压范围,两线测试10Ω~100KΩ,四线测试1mΩ~100Ω,绝缘测试100KΩ~100MΩ[4] - 通用自动化测试软件平台已完成基础框架搭建,能支持公司多种设备形态场景和项目定制化开发,提升项目交付和运维效率[5] - 高速高精测试机可准确植到IC载板针点,运动精度5um,测量系统调试中,可进行250V高压漏电和微小电阻1mΩ测试[7] - 多工站智能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上位机软件通用架构,支持灵活组线和不同料号的自动化设备系统[8] - MEMS传感器测试系统可实现对温度气压传感器的校准和测试,温控精度<±0.5℃[9] - 通用高速高精运动平台已在小批量项目中试用,重复定位精度可达±5微米、±2微米、±0.5微米[11] - FPCA通用飞针机二代机开发成功,可进行1mΩ~100Ω四线测试、10Ω~100KΩ导通测试、100KΩ~500MΩ高压绝缘检测,料号切换<20分钟[12] - 面向长尾效应的数智化智能检测装备V1.0版本小批量交付中,需求覆盖率80%以上,产品开发效率提升70%以上[1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6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4.44%[67]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145.58万元,平均薪酬为27.48万元[67]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占比为85.38%[67]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占比为66.92%[67] - 公司具有创新研发及新产品快速交付能力,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67] 市场与客户 - 公司与全球FPC领域的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68] - 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68] - 公司拥有先进高效的技术开发平台,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68] - 公司提供优质快速的售后服务,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68] - 公司面临对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存在依赖的风险[70] - 苹果公司对供应商有严格、复杂、长期的认证程序[71] - 公司作为FPC自动化测试设备供应商,与苹果公司产品销量并无严格的线性关系[71] - 公司收入仍将主要集中于以苹果公司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受苹果公司自身增速的限制以及苹果公司对FPC需求的限制,公司FPC测试设备的市场容量有限[71][72]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下游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或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71] - 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下半年[73] - 若客户单方面取消订单或采购意向,可能导致公司产品无法正常销售,进而造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74]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7.79%[88] - 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88]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7.80%[89] 风险因素 - 如果后续公司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及时收回到期应收账款,则可能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及无法收回的风险[74][75] - 如果相关税收政策发生变动,公司的税收优惠无法延续,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如果公司不能在各方面持续进步,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76] - 公司后续向汽车、通讯等FPC应用领域拓展,面临市场竞争、不能及时捕捉和响应下游变化、管理能力不足、售后服务能力没有及时跟进等风险[76][77]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贸易政策、贸易摩擦的风险[78] - 公司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78] 未来发展 - 公司将进一步深耕FPC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测试领域,占据技术领导地位,在头部客户中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109] - 公司将向上下游测试领域发展,通过检测及科技制造新领域的技术应用、研发与整合,提炼差异化的核心技术能力[109] - 公司测试FPC应用领域由消费电子领域开始向汽车电子领域、通信领域延伸[109] - 公司规划向MEMS传感器测试领域拓展,并开发IMU测试设备[109] - 公司继续开发IC载板测试技术,补强技术参数和产品稳定性,向行业先进水平发起冲击[109] - 公司扩展车载FPC、FPCA、CCS测试能力,顺应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109] - 公司继续在FPC射频、车载电子射频领域全流程测试深耕,并积极向射频前端、SIP级射频芯片等测试领域拓展[109] - 公司规划以AI及视觉技术升级改造智能化设备,寻找跨行业的切入点[109] - 公司形成华南深圳、华东
燕麦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4-24 11:44
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32,691.26万元,同比上涨2.84%[28]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56.26万元,同比下降16.00%[28]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5,229.72万元,同比下降17.66%[2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469.93万元,同比下降105.71%[28] - 2023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33,099.38万元,同比下降0.42%[28] - 2023年末总资产149,644.79万元,同比上涨0.03%[2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同比下降15.79%[2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48元/股,同比下降15.79%[28] - 2023年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同比下降15.91%[2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5%,较2022年减少1.04个百分点[28] - 2023年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3%,较2022年减少0.89个百分点[28]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19%,较2022年减少1.23个百分点[28] - 2023年研发费用8,88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1%[32] 研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260人,占员工总数34.44%[4] - 最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8742.70万元、9033.86万元和8888.00万元,占比分别为20.45%、28.42%和27.19%[6] - 公司IMU测试设备处于demo机研发阶段,SiP芯片测试设备处于小规模验证阶段[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9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2个[32] 财务相关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9202.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74%[18] - 公司及子公司杭州燕麦享受15%税率所得税优惠政策[19] - 公司子公司燕麦软件、般德、麦科捷及燕菁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税收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1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58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70,592.16万元,净额62,612.04万元,2020年6月2日到账[34][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2个募集资金专户,2个募集资金理财专户,建行深圳公明支行余额184.48万元[37][38] - 募集资金净额62,612.04万元,期末累计投入51,910.27万元,利息收入净额947.06万元,理财收益净额2,824.95万元,应结余14,473.78万元,实际结余14,305.93万元,差异167.84万元[39] - 各账户募集资金余额合计143,059,253.93元,含结构性存款账户50,000,000.00元等[40] - 2020 - 2023年公司多次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议案,额度分别不超61,000万元、5亿元、4.5亿元、3亿元[41][42][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买未到期产品合计138,000,000元[43] - 2023年度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合规,无违规情形[44] 股权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刘燕持股66,719,196股,张国峰持股4,422,717股,年度内人员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等持有的股份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46]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与创新等核心竞争力风险[2][3][5][6][7] - 公司存在对苹果公司依赖等经营风险[8][11][12][13][15][16] - 公司面临存货跌价等财务风险[17][18][19] 业务特点 - 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受下游FPC行业客户影响,集中在下半年[16]
燕麦科技: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公告
2024-04-24 11:44
股票发行 - 拟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不超3亿且不超去年末净资产20%[2] - 发行数量不超发行前股本30%,对象不超35名[3][4] - 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80%[4] 转让限制 - 一般6个月内不得转让,特定情形18个月内不得转让[4] 其他 - 授权期限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8] - 发行后滚存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比例共享,将在科创板上市[6]
燕麦科技: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邹海燕)
2024-04-24 11:44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董事会5次、股东大会3次[3] - 2023年薪酬与考核、审计委员会各召开3次,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3] 报告披露情况 - 2023年4月、8月、10月分别披露对应报告[6] 议案审议情况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8] - 审核董事、高管薪酬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议案[8][9] 未来展望 - 2024年独立董事将履职推动公司发展[11]
燕麦科技: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4-04-24 11:44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2024年4月23日评估邹海燕、邓超独立性[2] - 二人未在公司及主要股东公司任其他职务[1] - 二人与公司及主要股东无利害关系[1] - 二人符合独立董事独立性要求[1]
燕麦科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4-24 11:44
会议情况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4月23日召开,应出席董事5人,实际出席5人[2] 议案表决 - 《2023年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表决5票同意,0票反对等[3][5][6][8][9][10][14][15][16][18]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薪酬的议案》5票回避[11] - 《关于公司2024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议案》4票同意,1票回避[13] 议案审议 - 《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6][8][11][13][14][15][16] - 《关于<2023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职报告>》等议案无需提交[5][9][10][18] 公司情况 - 2023年1 - 12月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无违规[18]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0] 审计相关 - 同意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6] 资金管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议案[19] - 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议案[20] 授信与交易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22] - 董事会审议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无需提交[23] 股票与章程 - 董事会审议提请股东大会授权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议案,需提交[24] - 董事会审议修订《公司章程》议案,需提交[26] 报告审议 - 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督职责情况报告议案,无需提交[27] - 董事会审议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议案,无需提交[28] - 董事会审议《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议案,无需提交[32] 股东大会 - 董事会同意于2024年5月15日14:30现场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33]
燕麦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4-04-24 11:44
关联交易 - 2024年预计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等150万元,占比3.8%[4] - 2024年预计向关联方提供技术服务140万元,占比75%[4] - 2024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不超290万元[11] 子公司情况 - 道简(深圳)医疗科技注册资本1000万元[7] - 2023年末总资产1194.93万元,净资产 - 502.64万元[8] - 2023年营收11.50万元,净利润 - 874.64万元[8] - 公司持股25%,实控人任监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