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翱捷科技(688220)
icon
搜索文档
翱捷科技(68822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减少9.09%;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10.50%[4]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5.8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4.33亿元增长10.50%[21] 净利润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亿元,去年同期为-4.84亿元,大幅减亏2.98亿元[5]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65亿元,去年同期为-4.47亿元,大幅减亏1.82亿元[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亏损1.91亿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的4.65亿元有所收窄[22]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亏损1.86亿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的4.84亿元有所收窄[22]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亿元,去年同期为-7.26亿元,现金流量净流出大幅减少5.19亿元[5]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38亿元,2021年同期为13.64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95亿元,2021年同期为7623.03万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85亿元,2021年同期为14.60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7亿元,2021年同期为 -7.26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20.70亿元,2021年同期为4亿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7.80亿元,2021年同期为1882.48万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65.73亿元,2021年无此数据[25]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92亿元,2021年同期为2.74亿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3480.59万元,2021年同期为 -355.49万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40亿元,2021年同期为 -4.37亿元[25] 研发投入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2.66亿元,同比减少2.55%;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7.42亿元,同比增长1.80%[5] 资产与权益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3.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5.4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66.88%[5]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659,252,704.1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18,835,393.70元大幅增加[17]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737,899,861.10元[17]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54,442,441.63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5,695,101.03元减少[17]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1,091,908,238.5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4,484,521.18元增加[18]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7,811,595,392.2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22,380,713.07元大幅增加[18]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584,981,046.8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9,641,586.10元略有减少[18]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8,396,576,439.0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22,022,299.17元大幅增加[18] 每股收益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自去年同期-1.29元/股提升到本期-0.45元/股[6]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45元/股,2021年同期均为 -1.29元/股[23] 政府补助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75.73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76.62万元[8] - 本报告期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87.39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074.27万元[8] 股本变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183.01万股,致使股本和资本公积增长[11]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917名[12] -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4,557,440股,持股比例15.43%[12] 营业成本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18.0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9.02亿元下降5.15%[21] 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总额 - 2022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5318.06万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170.22万元[22]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33亿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的4.86亿元有所收窄[23] 负债情况 - 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33,024,75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6,650,280.46元大幅减少[18] - 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7.28亿元,较之前的11.38亿元有所下降[19] - 2022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1.24亿元,较之前的1.53亿元有所下降[19] - 2022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8.52亿元,较之前的12.91亿元有所下降[19]
翱捷科技(68822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报告基本信息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4] - 报告无其他适用事项[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中文名称为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翱捷科技,外文名称为AS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缩写为ASR,法定代表人为戴保家[10]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5年、2018年、2020年有三次变更,现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科苑路399号10幢8层(名义楼层9层) [10][11] - 公司网址为www.asrmicro.com,电子信箱为ir@asrmicro.com [11]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为韩旻,证券事务代表为白伟扬,联系电话均为021 - 60336588*1188,传真均为021 - 60336589,电子信箱均为ir@asrmicro.com [12]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事务部[14]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翱捷科技,股票代码为688220 [1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3]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不存在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3]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4] 财务数据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10.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81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额较同期减少3.10亿元,同比收窄68.56%[1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6.1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572.93%[1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4.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48.85%[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34%,较上年同期增加23.10个百分点[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09%,较去年同期下降7.78个百分点[1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405.32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600.89万元和投资收益3786.88万元[20][2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08,019.52万元,同比增长22.83%,仍处亏损但毛利总额增大、亏损收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8,811.84万元,亏损同比收窄28,342.37万元[47][48] - 蜂窝基带芯片销售收入占芯片销售收入的93.91%,2022年上半年收入95,721.14万元,同比增长36.99%[48] - 非蜂窝物联网芯片在本期芯片销售收入中占比6.08%,2022年上半年收入6,199.34万元,同比降低18.21%[48] - 芯片定制业务和IP授权业务合计占主营业务的5.62%,芯片定制业务本期可确认收入5,589.7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5.25%,IP授权业务收入485.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75%[49]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7,623.29万元,同比增长4.4%,占营业收入比重44.09%,在研项目16项,新增4项,5G及4G智能手机平台项目投入占比超60%[4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22.83%,营业成本6.82亿元,同比下降5.09%[55] - 销售费用1141.99万元,同比增长16.85%;管理费用5737.01万元,同比增长19.11%;研发费用4.76亿元,同比增长4.40%[55] - 投资收益2985.58万元,同比增长1975.2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01.30万元[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0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25亿元[5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4.03亿元,占总资产28.44%,较上年期末增长363.22%[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0.98亿元,占总资产48.50%,系本期新增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58] - 应收账款减少,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18亿元,较上年期末下降52.14%[5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4994.87万元,较上年期末下降88.82%,系偿还到期借款[58] - 境外资产8.0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9.55%[5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0.80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8.79亿元增长22.83%[14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1.95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2.32亿元下降2.98%[141] - 2022年上半年末资产总计为89.71亿元,较期初的30.57亿元增长193.46%[139][140] - 2022年上半年末负债合计为4.30亿元,较期初的7.97亿元下降46.06%[140] - 2022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5.41亿元,较期初的22.60亿元增长277.92%[140] - 2022年上半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59.41亿元,较期初的11.52亿元增长415.71%[139] - 2022年上半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0.30亿元,较期初的19.05亿元增长59.05%[139] - 2022年上半年末流动负债合计为3.29亿元,较期初的7.06亿元下降53.40%[139] - 2022年上半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01亿元,较期初的0.91亿元增长10.57%[140] - 2022年上半年末实收资本为4.18亿元,较期初的3.76亿元增长11.11%[137][14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9.18亿元,2021年同期为-35.06亿元[14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8811.84万元,2021年同期为-3.72亿元[14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442.19万元,2021年同期为-3.75亿元[143]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1元/股,2021年同期均为-0.99元/股[143]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55亿元,2021年同期为1.54亿元[144]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成本为5263.39万元,2021年同期为8245.2万元[144]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收益为2882.01万元,2021年同期为143.86万元[14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利润为-2.66亿元,2021年同期为-3.17亿元[14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净利润为-2.66亿元,2021年同期为-3.42亿元[14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2.66亿元,2021年同期为-3.42亿元[14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804436932亿元,2021年同期为9.4837121308亿元[14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2259609124亿元,2021年同期为14.0049926882亿元[14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4215239804亿元,2021年同期为 - 4.5212805574亿元[14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8.2985581239亿元,2021年同期为4.0143863014亿元[14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9.3936840874亿元,2021年同期为28.470254652亿元[14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1.0951259635亿元,2021年同期为11.673608362亿元[148]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6.3846658408亿元,2021年同期为0.315亿元[149]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1382638169亿元,2021年同期为0.1379072092亿元[149]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464020239亿元,2021年同期为1.770927908亿元[14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8563885003亿元,2021年同期为 - 3.2252107625亿元[149] - 2022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为376,470,800元,本年期资本公积增加41,830,089元,期末资本公积为10,549,141,095.68元[153][154] - 2022年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22,549,268.71元,另有23,696,494.69元变动[153] - 2022年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3,267,313,082.98元[153] - 2022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为1,131,344,937.89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 6,481,812,800.30元,期末为 - 7,613,157,738.19元[153][154] - 2022年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418,300,889元[154] - 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小计为1,707,468,802.33元[154]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677,918,440.09元[15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6004184514亿元,期末为85.4076822793亿元[157][159]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为3.764708亿元,本期增加4183.0089万元,期末为4.18300889亿元[158][159] - 资本公积期初为40.43314821亿元,本期增加65.044046061亿元,期末为105.477194271亿元[158][159] - 未分配利润期初为 - 21.5974377586亿元,本期减少2.6550831231亿元,期末为 - 24.2525208817亿元[158][159] - 综合收益总额为 - 2.6550831231亿元[158]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使所有者权益增加65.462346951亿元,其中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增加65.462346951亿元[158]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31.108044万元[155]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相关项目使所有者权益减少3.7485319274亿元[155] - 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6004184514亿元[157] - 母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变动金额为62.8072638279亿元[158]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4164929101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3.4164929101亿元[160] - 2022年上半年末未分配利润为25.7978467464亿元,较期初减少3.4164929101亿元[160][16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提供芯片定制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22] - 公司主要产品为蜂窝基带芯片和非蜂窝物联网芯片[22] - 公司非蜂窝物联网芯片采用“单芯片”方式销售,涵盖低功耗LoRa系统芯片、WiFi芯片等多种类型[24][26] - 芯片定制服务面向人工智能等企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26] - 半导体IP授权服务提供图像处理等相关IP授权及配套软件[27] 核心技术与研发 - 公司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如5G芯片设计技术、WiFi6芯片设计技术等,部分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平,如单颗芯片晶体管数量达177亿[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4件、布图6件,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布图登记1件,截至6月30日累计拥有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03件等[32][33] - 2022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476,232,946.94元,研发投入合计476,232,946.9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3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09%,较上年减少7.78个百分点[34]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34] - 公司于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蜂窝基带芯片[31] -
翱捷科技(68822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营收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31.48%,主要系芯片销售业务增长所致[4][1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5747136125亿元,2021年同期为4.240031015亿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993.67万元,2021年同期为7528.81万元[27] 利润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29.03万元,扣非净亏损3834.0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1.50亿元和1.48亿元,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为-0.08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减亏0.41元[4][1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3364.304488万元,2021年同期为-1.8382137217亿元[21]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229.027045万元,2021年同期为-1.8275611249亿元[21] - 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607.994069万元,2021年同期为-1.7923786933亿元[22]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2021年同期为-0.49元/股[2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亏损1.25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60亿元[27]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25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60亿元[27]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2.23亿元,同比减少2.38%,研发投入占比同比减少13.86个百分点,主要因收入规模扩大[6][13]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2.2275353863亿元,2021年同期为2.2818369727亿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93亿元,2021年同期为1.69亿元[27] 资产情况 - 总资产87.4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6.4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75.64%[6] - 货币资金变动比例704.88%,主要系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入账,存款增加[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7.50亿元,主要系新增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10] - 应收账款减少39.15%,主要系上期期末客户回款[10] - 短期借款减少43.99%,主要系归还银行贷款[10]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4,175,987,358.5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18,835,393.70元大幅增加[17] - 2022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750,000,000.00元[17]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49,517,721.5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5,695,101.03元减少[17] - 2022年3月31日存货为882,412,516.11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4,484,521.18元增加[17]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8,170,757,500.3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22,380,713.07元大幅增加[17] - 2022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120,726,385.3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5,274,573.36元增加[17] - 2022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43,322,703.9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9,238,370.70元减少[17] - 2022年3月31日无形资产为344,974,867.0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68,362,662.40元减少[17] - 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87.4460746644亿元,2021年同期为24.2202229917亿元[18] - 2022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11.0076959708亿元,2021年同期为12.9067736128亿元[18] - 2022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76.4383786936亿元,2021年同期为11.3134493789亿元[19]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3,395,356,116.05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6,994,131.72元[25]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98,252,824.32元,2021年12月31日为99,735,192.23元[25] - 2022年3月31日存货为53,181,136.06元,2021年12月31日为42,156,103.57元[25]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6,898,015,515.55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51,951,691.29元[25]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448,756,146.69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05,284,482.26元[25]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9,346,771,662.24元,2021年12月31日为3,057,236,173.55元[25] - 2022年第一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5.75亿元,2021年末为7.06亿元[26] - 2022年第一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9059.49万元,2021年末为9139.38万元[26] - 2022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6.65亿元,2021年末为7.97亿元[26] - 2022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86.81亿元,2021年末为22.60亿元[26]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净流入3.14亿元,主要系芯片销售业务增长[1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净流出28.17亿元,主要系新增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12]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56,592,897.03元,2021年同期为321,878,470.75元[23]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923,496.18元,2021年同期为 - 220,685,298.96元[24]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769,269,725.50元,2021年同期为47,540,476.43元[24]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4,998,481.65元,2021年同期为 - 6,318,544.22元[24]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1亿元,2021年同期为-7260.53万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55亿元,2021年同期为1193.15万元[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2.2019342311亿美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1.6504709433亿美元[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6.3846658408亿美元,现金流出小计为2.3425805857亿美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0420852551亿美元[3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1180.94美元[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1.2847213850亿美元,期初余额为2.6570146049亿美元,期末余额为33.9417359899亿美元[30]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272户[14] -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4,557,440股,持股比例15.43%[14] 会计准则情况 - 2022年起不适用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情况[31]
翱捷科技(68822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公司盈利情况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无线通信芯片设计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102,842.80万元,大额研发投入是未实现盈利主要因素[3] - 随着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净亏损呈收窄趋势[3] - 2021年营业收入21.37亿元,同比增长97.69%,主要因市场发展和产品优势使芯片销售收入增长[24][2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89亿元,亏损收窄74.67%,因2021年股份支付费用较2020年减少17.45亿[24][25]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31亿元,同比减少33.74%,因2021年净亏损5.89亿元[24][2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41.52%,较2020年增加126.62个百分点,因2021年股份支付费用减少[25][26]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13%,同比减少147.18个百分点,因营业收入增长和研发费用中股份支付金额大幅减少[25][2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 1.57元/股,同比减亏5.39元/股[25]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 1.51元/股[25]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39.99%,较2020年增加1.38个百分点[2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39亿元[24] - 2021年末总资产24.22亿元,同比增长4.20%[2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13,689.49万元,同比增长97.69%[3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8,939.4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73,713.51万元[32]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6,760.97万元,亏损同比收窄476.33万元[32] - 2021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 58,939.46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 326,731.31万元[83] -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37亿元,同比增长97.6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 5.89亿元,亏损收窄74.67%[99] - 2021年营业成本15.57亿元,同比增长89.21%,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7.12%,较2020年上涨3.2个百分点[102] - 2021年销售费用2644.29万元,同比减少65.49%,主要因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减少5884.95万元[100] - 2021年管理费用1.10亿元,同比减少73.24%,主要因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减少3.43亿元[100] - 2021年研发费用10.28亿元,同比减少51.29%,但研发人员、资产折旧及摊销、芯片流片费用增长[100] - 自研芯片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38%,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00.48%,毛利率增加7.10个百分点[104] - 芯片定制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减少5.78%,销售成本减少1.20%,毛利率减少3.26个百分点[104] - 半导体IP授权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0.10%,销售成本增加77.83%,毛利率减少2.22个百分点[104] - 境内销售收入增长69.75%,因开拓境内市场、客户需求增加;境外销售收入增长104.49%,因销售模式调整[103][104][105] - 2021年度销售费用同比减少65.49%,因股权激励的销售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减少[115] - 2021年度管理费用同比减少73.24%,因股权激励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减少及管理人员增加[115] - 2021年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1.29%,因计入研发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减少13.43亿元[115] - 2021年度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03.29万元,因贷款增加产生的利息费用增加[1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6.3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0.2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12亿元,较上年减少73.80%[118] 利润分配方案 - 2022年4月2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方案,尚需股东大会批准[5] - 2021年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 - 215,974.38万元,拟不进行利润分配[172] - 公司制定了现金分红政策,2021年利润分配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72] 审计相关情况 -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且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4][7] 术语及主体定义 - 文档对公司相关的多个主体进行定义,如TCL爱思开指无锡TCL爱思开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2] - 对行业相关的多个主体进行定义,如台积电指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12] - 对多个专业术语进行定义,如IC指集成电路[14] - 对多个知名企业进行定义,如登临科技指上海登临科技有限公司[14] - 对通信相关术语进行定义,如RF指一种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的简称[14] - 对芯片相关术语进行定义,如基带芯片指用来编码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的集成电路[14] - 对技术相关术语进行定义,如AI指人工智能[14] - 对系统相关术语进行定义,如SoC指芯片级系统[14] - 对封装相关术语进行定义,如SIP指系统级封装[14] 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4,003,101.50元、455,455,546.85元、553,106,496.90元、704,329,736.08元[2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182,756,112.49元、 - 188,785,999.81元、 - 112,438,249.02元、 - 105,414,281.57元[28] 公司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持续丰富产品布局,加大新产品储备,涵盖5G、智能手机、WIFI6、AI等产品线[34] - 公司已成为移远通信等主流模组厂商重要供应商,进入国家大型电网企业等知名品牌供应链体系[34] - 2021年公司封测境内采购比重达66.99%,2020年为44.39%[34]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芯片产品销售、芯片定制服务及其相关产品销售、半导体IP授权[35] - 蜂窝基带芯片采用“主芯片 + 配套芯片”形式销售,非蜂窝物联网芯片采用“单芯片”方式销售[36][38] - 芯片定制服务面向人工智能算法等企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38] - 半导体IP授权服务对外提供图像处理等相关IP授权及配套软件[38]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通过直销或经销销售芯片产品实现主要收入[39] - 公司还通过芯片定制与半导体IP授权服务实现收入[39] - 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提供芯片定制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46] - 公司掌握多种核心设计技术,芯片产品及应用方案在4G物联网领域领先[50] - 公司在蜂窝物联网市场成为主流模组厂商重要供应商,进入知名品牌企业供应链体系,2021年在国内LTE Cat.1取得较大市场份额[52] - 公司非蜂窝物联网领域高集成度WiFi芯片通过美的集团测试,拥有多种高性能非蜂窝物联网芯片及全球定位导航芯片[52] - 公司已有多款支持2G - 4G的基带芯片产品,境内主要供应商有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和公司[64] - 公司5G芯片在国内Sub - 6GHz频率下与海思半导体的巴龙5000、联发科的MediaTek T750通信速率无重大差异[64] - 公司为客户设计单颗芯片上晶体管数量为177亿的芯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64] -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蜂窝基带处理器市场合计227.5亿美元,公司有成熟2G - 4G产品,5G基带已流片,中国市场是重要收入增长来源,但市场份额较低[130] - 蜂窝基带芯片市场由蜂窝物联网和手机市场构成,中国是全球蜂窝通信最大市场,但核心器件蜂窝基带通信芯片仍主要由境外企业供应[130] - 中国蜂窝通信模组厂商在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占据一半以上份额,中国手机品牌合计占有全球手机一半以上市场份额[130] - 公司多元化技术和业务深度布局取得成果,产品覆盖物联网市场各类传输距离应用场景,且在AI领域“云侧”“端侧”同时布局[133][134] - 公司4G蜂窝基带与射频集成芯片已大规模销售[136] - 公司在5G及智能终端提前布局,多个项目有进展[136][137] - 公司新款产品和技术创新获认可,业务规模化效应显现[137] - 公司是提供无线通信、超大规模芯片的平台型芯片企业,主营业务包括芯片产品销售等[181] 行业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销售收入4519.00亿元,2012 - 2021年复合增长率24.66% [46] - 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额占比从2012年的28.80%提升至2021年的43.21% [46] - 从2018年5G网络推出至2021年底,全球5G连接数达6.4亿,预计到2025年中国5G连接总数将从2021年的4.88亿增至8.92亿[53] - 全球2G/3G逐步退网,4G到5G过渡超10年,2G/3G退网为4G带来增量机会[55] - WiFi6能提供高达10Gbps最大传输速度和20ms低延时,终端功耗大幅优化[55] - 低功耗蓝牙有传输远、功耗低、延迟低等优势,正演变成物联网时代底层技术[55] -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2019 - 2022年GAGR达21.0%,中国三年CAGR高达30.4%,预计2030年单车网联成本约350美元,十年间国内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539亿美元[56] - 2016 - 2020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总出货量复合增长率为44.5%,预计2020 - 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25%,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达13.58亿台,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573.1亿元[57] - 预计到2025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428亿美元[58] - 2013至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9.86%,2021年6月为1033亿GB,同比增长38.6%,2020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58] - 2020年全球IPTV/OTT机顶盒市场出货量达3.1亿台,同比增长18.42%,预计2025年将达4.3亿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59][60] - 全球智能安防市场CAGR保持在15%以上,到2025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61] - 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音箱市场零售额将达102.7亿元[62] - 2019全球手机基带市场达到209亿美元,国内手机公司份额会持续扩大[133] - “5G + AIoT”带来新应用场景及市场需求,芯片企业提前布局成果将转化为竞争优势[130][131] - 预计未来十年4G和5G共存,4G市场有巨大潜在空间,原本由2G/3G网络承载的中低速通讯需求将转移至4G网络[131][132] - 贸易摩擦使国内企业对国产基带芯片有迫切需求,具备专业、高效服务优势的本土企业将赢得更多市场机会[132] 研发情况 - 公司新产品研发从立项到量产有规范管理流程[40]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仅从事芯片设计与销售,生产活动委外完成[41] - 新产品设计包括电路逻辑、版图设计和仿真验证等环节,样片需反复测试[41] - 试产阶段小批量试产,评审通过后进入量产,市场部跟踪销售等信息反馈[41] - 2021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56件、软件著作权1件、布图7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件、布图登记24件,截至年底累计拥有有效授权发明专利95件、软件著作权14件、布图66件[66][67]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0.28亿元,较上年度的21.11亿元减少51.29%,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95.31%降至48.13%,减少147.18个百分点[68] - 2021年计入研发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较2020年减少13.43亿元,研发人员增长使职工薪酬增加,购买研发设备和无形资产使资产折旧及摊销费用增长,研发芯片流片相关费用也增长[69] - 通信系统平台研发及产品支持项目预计总投资6.49亿元,本期投入1.68亿元,累计投入5.62亿元,处于研发阶段[71] - 商用5G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芯片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本期投入1.99亿元,累计投入5.06亿元,处于研发阶段[71] - 5G智能终端中频段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6.5亿元,本期投入2.58亿元,累计投入2.94亿元,处于研发阶段[71] - 面向大型通用云端AI推理和训练一体化的GPU异构架构平台及人工智能芯片开发项目已完成,累计投入7800万元[71] - 智能图像视频处理系统的开发项目已完成,累计投入1.66亿元[72] - 低功耗无线物联网(WiFi11N/BLE5)应用芯片平台项目已完成,累计投入4081万元[72] - 公司自主研发多项技术,如5G配套射频测试芯片、超低功耗蓝牙BLE芯片、高精度导航定位RTK算法等[65]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总计47.98亿元,涵盖多种芯片研发项目[74] - 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14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