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688052)

搜索文档
纳芯微: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3-08-16 09:06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的核查意见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苏州 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纳芯微")首次公开发行A股 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和持续督导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 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 续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纳芯微首次公开发行部 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事项进行了审慎的核查,核查情况及意见如下: 一、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427 号),同意公司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 票 25,266,000 股,并于 2022 年 4 月 22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 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前总股本为 75,798,000 股,首次公开发行 A 股后总股本为 101,064,000 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 79,4 ...
纳芯微: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25 08:01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roadshow.sseinfo.com/) 证券代码:688052 证券简称:纳芯微 公告编号:2023-024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 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 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06 月 06 日(星期二)下午 16:00-17:00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5 月 30 日(星期二) 至 06 月 05 日(星期一)16:00 前 登 录上 证路 演中心 网 站首 页点 击 "提问 预 征集 "栏目 或通过 公 司邮 箱 ir@novosns.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 答。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4 日在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 ...
纳芯微(68805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3 16:0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058.35万元,母公司报表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为29,301.22万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2,122.51万元[5][5] - 公司2022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10,106.40万股为基数分配利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085.12万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比例为32.27%[5][5] - 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67,039.27万元,同比增长93.76%[17][17]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58.35万元,同比增长12.00%[17][17]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939.95万元,同比下降22.79%[17][1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883.06万元,同比下降327.49%[17][17]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9,754.6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081.95%[17][17]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70元/股,同比下降8.47%[17][17]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83元/股,同比下降36.68%[17][17]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70%,同比减少45.92个百分点[17][17]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6%,同比减少46.76个百分点[17][17]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17%,增加11.73个百分点[17][17] 产品及技术 - 公司是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领域[30][30] - 公司目前已能提供14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30][30] - 公司传感器产品主要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具有高精度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工业系统等领域[32][33][34] - 公司信号链产品包括信号调理芯片、隔离器系列、通用接口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场景[35][36][37] - 公司电源管理产品主要包括栅极驱动、LED驱动、电机驱动、功率路径保护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通信、汽车等领域[39][40][41][42] - 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四个环节,芯片的设计与研发是公司业务的核心[44][44] - 公司的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和绝大部分测试均由委外厂商完成,少部分产品的封装测试环节由子公司纳希微承接[45][45] -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情况及行业惯例,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45][45] 市场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显著的起伏,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到57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47][47] - 模拟芯片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5%,达到890亿美元,是所有芯片种类中销售额增幅最大的品类[47][47] - 汽车集成电路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2%,达到341亿美元[47][47] - 预计2023年模拟芯片市场全球销售额有望增长1.56%达到910亿美元[47][47] -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对车规级模拟芯片的需求大幅提升[48][48] - 全球光伏系统装机容量为173.5GW,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约250GW,同比增长45%[48][48] -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市场规模的增长,将显著提升隔离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等模拟芯片需求[49][4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专注于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技术领域,未来将围绕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持续发展[110][110] - 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围绕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方面持续扩充产品品类[111][111] - 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应用领域,围绕汽车、光伏、储能、工控等核心市场应用扩充产品品类[111][111] - 公司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高效组织,推动全球多元化布局[111][111] - 公司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主要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提升工艺技术研发[112][112] - 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内控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效率[112][112] - 公司将继续加强产业投资,通过资本引领推动外延式发展,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112][112]
纳芯微(68805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3 16:00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471,008,735.92元,同比增长38.8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6,512.47元,同比下降98.14%[4]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传感器产品中的磁传感器和电源管理产品中的隔离驱动营收大幅增长[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7] 资产状况 - 总资产为6,867,931,976.26元,较上年增长0.1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597,546,698.82元,较上年增长1.54%[5] - 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显示,流动资产合计为5,716,969,738.74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比基本持平[11]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150,962,237.52元,略有增长[12] - 公司的总资产为6,867,931,976.26元,与上一财季相比略有增长[1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是由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54,297,584.71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106,379.27元[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961668646.42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较大[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471,671.22元,较去年同期-156,729,201.99元有所改善[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1,838,764.13元,较去年同期-77,104,394.21元有显著增长[23]
纳芯微(68805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102.3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76亿元,同比增长120.35%[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99.02万元,同比下降26.7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42亿元,同比增长56.90%[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24.14万元,同比下降60.5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88亿元,同比增长24.37%[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同比下降45.8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69元/股,同比增长31.86%[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76亿元,2021年同期为5.79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4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54亿美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69元,2021年同期为2.04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71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5.76亿元增长120.44%[31]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3.23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85亿元增长74.67%[32]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82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65亿元增长70.99%[32]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82亿元,2021年为1.65亿元[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1.46亿元,同比增长414.5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50亿元,同比增长272.25%[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0.16亿元,2021年同期为4.02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50亿元,2021年同期为0.67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6.22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2.66亿元增长133.90%[31]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57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0.74亿元增长247.90%[32] 其他财务数据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9亿元,同比下降734.4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6.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9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3.9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62.91%[5]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956.36万元,系处置襄阳臻芯股权相关[6]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10.7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033.63万元[6] - 本报告期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257.22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044.90万元[6]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599754118.19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324074193.16元[1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为12698646.20元,应收账款为212250629.79元[1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23767387.15元,预付款项为84223902.17元[1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款为310877162.87元,存货为456449603.30元[19] - 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60.27亿元,2021年同期为5.19亿元[20] - 2022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6.49亿元,2021年同期为3.21亿元[20] - 2022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2.83亿元,2021年同期为2.85亿元[21] - 2022年第三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63.94亿元,2021年同期为5.56亿元[21] - 2022年第三季度实收资本为1.01亿元,2021年同期为0.76亿元[21] - 2022年第三季度固定资产为2954.00万元,2021年同期为1790.35万元[20]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08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67亿美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到税费返还1802.45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5.37万美元[26]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53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71亿美元[26]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9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34亿美元[26]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2389.27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376.61万美元[26]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7.5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6.01万美元[26]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5.4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818.13万美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723.71万美元[27]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59.9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85亿元大幅增长[28][30]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6.3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2亿元有所增长[30]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66.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08亿元大幅增长[30]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8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3亿元有所减少[30]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0.2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0.10亿元有所增长[31]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2.89亿元,2021年同期为5.58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33亿元,2021年同期为5.63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90亿元,2021年同期为5.33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57亿元,2021年同期为0.30亿元[34]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7.55亿元,2021年同期为106.87万元[3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4.76亿元,2021年同期为1.27亿元[35]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7.21亿元,2021年同期为 - 1.25亿元[35]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9.65亿元,2021年同期为0.77亿元[35]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1亿元,2021年同期为2.06亿元[35]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169,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为0[10] - 前10名股东中,王升杨持股11062800股,占比10.95%;盛云持股10308600股,占比10.20%;苏州国润瑞祺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8627445股,占比8.54%等[11]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信稳健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69899股[12] - 王升杨、盛云、王一峰系一致行动人,他们在苏州瑞矽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45%、40%、15%的财产份额[13][14] 股权交易 - 公司于2022年将襄阳臻芯45%的股权以4072.50万元转让给宁波盛橡,转让后公司持有襄阳臻芯38.3634%股权[16] - 公司向宁波盛橡支付无锡盛邦4.4218%股权的全部股权转让款,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无锡盛邦4.4218%的股权[17]
纳芯微(68805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7.94亿元,上年同期3.41亿元,同比增长132.96%[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上年同期9008万元,同比增长116.50%[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3亿元,上年同期8755万元,同比增长86.32%[19]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9亿元,上年同期2331万元,同比下降1212.72%[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2.58亿元,上年末5.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8.30%[1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7.38亿元,上年末8.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1.32%[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2.32元/股,上年同期1.19元/股,同比增长94.96%[20]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2.32元/股,上年同期1.19元/股,同比增长94.96%[20]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94元/股,上年同期1.16元/股,同比增长67.24%[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351.86万元,同比增长132.96%,二季度营收45435.33万元,环比增长33.96% [8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19502.65万元,同比增长116.50%,扣非净利润16312.31万元,同比增长86.32% [83] - 本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62.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8.30%,总资产67.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1.32% [8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10484.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6% [8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351.86万元,同比增长132.96%[9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02.65万元,同比增长116.50%[9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312.31万元,同比增加86.32%[98] - 营业收入本期数为793,518,574.33元,上年同期数为340,619,050.65元,变动比例为132.96%[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 259,411,444.49元,上年同期数为23,313,225.46元,变动比例为 - 1,212.72%[9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5,615,587,012.63元,上年同期数为25,190,413.05元,变动比例为22,192.56%[9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752,220,854.23元,占总资产比例40.85%,上年期末数为77,737,676.80元,变动比例为3,440.40%[101]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9,642,597.77元,占总资产比例0.14%,上年期末数为4,625,701.55元,变动比例为108.46%[101]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347,590,129.13元,占总资产比例5.16%,上年期末数为2,602,303.83元,变动比例为13,257.02%[10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目前能提供11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25] -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可将压力值转换为0.1%精度以内的模拟电压或数字信号输出,集成24位ADC等电路[27] - 硅麦克风信号调理ASIC芯片等效输入噪声仅3μV RMS [28] - 电流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校准后输出精度可达0.1%,绝对误差在±2mV以内[28] - 集成式温度传感器芯片适用于低功耗物联网节点的温度监控,可替代传统NTC热敏电阻[31] - 集成式压力传感器芯片绝压力量程能覆盖1kPa - 200kPa的表压/差压和100kPa - 500kPa绝压[31] - 标准数字隔离芯片支持2 - 5kV RMS电气隔离耐压,信号传输速率高达150Mbps,传播延迟小于15ns [33] - 集成电源的数字隔离芯片支持最高5kV RMS电气隔离耐压,可提供高达500mW的隔离电源输出功率,信号传输速率高达150Mbps,传播延迟小于10ns [33] - 隔离接口芯片NSi810X系列信号传输速率可达2Mbps,能提供3.75 - 5kV RMS电气隔离耐压[35] - 非隔离接口芯片NSi1050的CAN总线信号传输速率高达1Mbps,支持5kV RMS的电气隔离耐压[36] - 驱动芯片NSi66XX系列可驱动高达2MHz开关频率的功率器件,最高可提供5.7kV RMS的电气隔离耐压,CMTI最小值达到±150kV/μS [38] - 采样芯片NSi13XX等系列CMTI最小值可达到±100kV/μS [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模拟芯片出货量超过8亿颗[40]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核心业务为芯片的设计与研发[44] - 公司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46] - 公司能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开发模拟芯片产品[39] - 公司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到车规级,取得众多行业龙头标杆客户认可并批量供货,车规级芯片已批量装车[40] - 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采购、仓库作业等相关程序规范[45] - 公司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聚焦三大产品方向,产品应用于多领域[53] - 公司实现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多品类覆盖,是国内较早规模量产数字隔离芯片的公司[53] - 公司建立车规管控体系,车规级芯片已在主流整车厂商/汽车一级供应商批量装车[54] - 公司获多项政府认定和业内荣誉,承担多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4] - 2022年上半年信号感知芯片营收15350.14万元,同比增长58.70%;隔离与接口芯片营收28477.36万元,同比增长72.64%;驱动与采样芯片营收35298.35万元,同比增长356.59% [8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陆续发布十余款新品系列[90]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新能源市场及汽车电子等领域[89][90]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代工服务采购集中度较高[95] - 公司现已能提供11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82]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完善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和营运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144] - 公司制订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严格执行利润分配政策[144][145] - 公司未来三年分红优先采用现金分红,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每年度至少分配一次[147] - 公司现金分红需满足多项条件,满足部分条件时也可进行现金分红[147]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80%[147]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40%[147]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各期利润分配中有相应要求[147] - 各期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148] - 未来12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0%且超过5000万元,属于重大投资计划或资金支出[14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4] - 公司已在报告中描述面临的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5]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董事会决议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报告涉及的公司未来发展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提醒投资风险[5] - 公司中文名称为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芯微[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升杨[15]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6年10月10日由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0号第二教学楼A104室变更为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E1105室[15]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12月25日由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E1105室变更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88号人工智能产业园C1 - 501[15] - 公司办公地址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88号人工智能产业园C1 - 501,邮政编码为215000[15] - 公司网址为www.novosns.com,电子信箱为ir@novosns.com[15]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3] - 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13] - 高精度CMOS温度传感器技术在-50℃ - 150℃范围内误差小于+/-0.75℃,体温范围内误差小于+/-0.2℃,分辨率达0.015℃,温度转换加传输时间50ms、温度转换电流30μA、脉冲通信阶段1μA[57] - 高性能高可靠性MEMS压力传感器技术产品灵敏度大于10mV/V,综合精度小于0.2%F.S.,寿命周期内精度和稳定性优于1%F.S.,可实现极低量程低至200Pa[57] - MEMS压力传感器低应力耐介质封装及StripTest三温自动化测试校准技术使MEMS气压式水位传感器可达到全温区1%精度[57] - 基于"Adaptive OOK"信号调制的数字隔离芯片技术可使数字隔离芯片实现大于±200kV/μS的CMTI,极端环境下保护内部器件在CMTI大于±300kV/μS时不被损坏,信号抖动控制在1ns左右[57] - 隔离电源芯片设计技术使隔离电源传输效率接近50%,输出电压精度达2%以内[57] - 高精度隔离电压/电流检测技术使产品增益误差<0.3%、失调<100uV、非线性度<0.03%、CMTI大于±100kV/μS,具有极低温漂和100dB左右的电源抑制比、输入共模抑制比[58] - 马达驱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20,818.83,本期投入1,183.41,累计投入2,081.88[63] - 高集成度专用ASSP预计总投资规模10,946.13,本期投入772.24,累计投入1,641.92[63] - 霍尔磁传感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2,666.53,本期投入826.46,累计投入1,899.98,磁场绝对精度达1%[64] - 数字隔离及接口芯片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3,856.31,本期投入505.91,累计投入3,505.74,通讯速率达150Mbps,绝缘耐压达5kVrms[64] - LED驱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7,822.26,本期投入724.05,累计投入1,173.34,支持5V - 40V宽输入范围[65] - 汽车级压力传感器调理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486.45,本期投入97.09,累计投入1,189.16[65] - 高精度低功耗温度传感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126.56,本期投入234.48,累计投入901.25[65] - 智能隔离驱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813.02,本期投入88.89,累计投入569.12,耐压能力达5kVRMS以上,抗共模瞬态干扰达150KV/μS[66] - 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芯片预计总投资规模986.00,本期投入165.47,累计投入690.20,湿度精度可达±3%[66] - 通用电源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061.32,本期投入514.54,累计投入849.05,支持3V - 40V宽输入范围[66] - 集成式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367.64,本期投入188.63,累计投入1243.31,处于量产阶段[67] - 高性能隔离模拟信号采样芯片预计总投资952.32,本期投入193.01,累计投入865.75,处于量产阶段,工作带宽达310kHz,绝缘耐压达5kVrms[67] - 高信噪比硅麦克风信号调理芯片预计总投资729.53,本期投入224.99,累计投入583.62,持续开发,拟开发70dB麦克风芯片[67] - 通用功率路径保护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6425.41,本期投入446.37,累计投入642.54,持续开发[68] - 隔离485及I²C接口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551.51,本期投入90.09,累计投入501.37,处于量产阶段[68] - 高性能硅麦克风信号调理芯片预计总投资408.43,本期投入60.96,累计投入326.74,持续开发,正常模式SNR≥71dB,低功耗模式SNR≥68dB[68] - 非隔离驱动芯片研发预计总投资755.49,本期投入94.70,累计投入377.74,持续开发,拟开发符合AEC - Q100标准车规级芯片[69] - 汽车功能安全隔离驱动芯片预计总投资3134.99,本期投入529.56,累计投入627.00,持续开发,产品驱动电流达到+/-15A[70] - 高压固态继电器芯片开发预计总投资911.32,本期投入197.18,累计投入273.40,持续开发[70] - 车规级MEMS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研发预计总投资212.93,本期投入11.13,累计投入127.76,持续开发,量程覆盖5kPa~100kPa差[70]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持续推进,数字隔离芯片技术和工艺改进预计总投资163.18万元,本期投入44.96万元,累计投入81.59万元[71] - MEMS麦克风核心芯片研发进入量产阶段,预计
纳芯微(68805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归类遵循了单一维度原则,并保留了原始表述和文档ID。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17%[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6.2%,达到3.39亿元人民币[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3%至3.39亿元,2021年同期为1.36亿元[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29.5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22%[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84.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09%[5][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8.2%,达到8429.6万元人民币[2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7.2%至8663.64万元,2021年同期为3368.48万元[30] - 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长146.7%[22] - 基本每股收益1.14元,较去年同期0.44元增长159.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投入金额为3767.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37%[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9.3%,达到3767.6万元人民币[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2.5%至4439.38万元,2021年同期为1995.60万元[3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2.1%,达到1.66亿元人民币[1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1.1%至1.66亿元[2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67.6%,达到946.9万元人民币[2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371.7%,达到1084.3万元人民币[21] 毛利率变化 - 综合毛利率为51.17%,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6] - 毛利率为51.2%,较去年同期52.3%下降1.1个百分点[19][21] 各业务线表现 - 驱动与采样芯片产品实现营收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幅度较大[5] 现金流量(同比及主要构成)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亿元人民币[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6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846.5万元大幅扩大[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7亿元,较去年同期-2630.47万元扩大496.0%[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收入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3%[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67.4%至3.03亿元[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963.4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127.79万元有所扩大[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710.44万元,主要用于购建长期资产6460.44万元[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76.1万元大幅增长[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9亿元,主要来自取得借款2.86亿元[33] 主要资产项目变化(期末较期初)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为98,516,021.84元,较2021年末77,737,676.80元增长26.7%[16] - 货币资金从5435.42万元增至7911.6万元人民币,增长45.5%[25] - 应收账款增至177,870,050.54元,较2021年末106,445,021.16元大幅增长67.1%[16] - 应收账款从1.1亿元增至1.78亿元人民币,增长61.6%[25] - 存货达288,485,951.02元,较2021年末223,568,008.49元增长29.0%[16] - 存货从2.15亿元增至2.78亿元人民币,增长29.2%[27] - 预付款项106,275,629.50元,较2021年末79,963,850.26元增长32.9%[16] - 其他应收款大幅增至117,195,744.90元,较2021年末2,602,303.83元增长4403.8%[16] - 流动资产合计822,381,548.32元,较2021年末519,543,691.19元增长58.3%[16] - 资产总计1,176,994,096.25元,较2021年末840,804,310.92元增长40.0%[16][17] - 资产总额从8.08亿元增至11.4亿元人民币,增长41.1%[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851.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773.77万元增长26.7%[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91亿元,较期初增长45.6%[33] 主要负债及权益项目变化(期末较期初) - 短期借款激增至347,513,210.59元,较2021年末93,732,808.42元增长270.7%[17] - 短期借款从9373.28万元增至3.48亿元人民币,增长270.7%[27] - 合同负债39,417,030.20元,较2021年末28,082,258.80元增长40.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5.68%[5][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同比增长15.5%,达到6.42亿元人民币[18] - 未分配利润从2.38亿元增至3.25亿元人民币,增长36.4%[28] 股东信息 - 前三大股东王升杨持股11,062,800股(14.60%)、盛云持股10,308,600股(13.60%)、苏州国润瑞祺持股8,627,445股(11.38%)[12] 研发投入占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1%,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