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芯微(603893)
icon
搜索文档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第二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期解除限售暨上市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9 21:29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2022年第二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期解除限售数量为4,500股 [2][3] - 本次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4][7] - 激励计划于2022年11月24日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2022年12月13日获股东大会批准 [4] 解除限售执行程序 - 2025年8月18日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解除限售议案 表决结果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5][6]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1名激励对象资格进行核查 确认符合解除限售条件 [7] -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认为本次解除限售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规定 [8] 股本结构影响 - 本次解除限售不涉及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 [7] - 公司股本结构变动未包含2025年7月1日起股票期权自主行权导致的股份影响 [7] - 股票期权行权对股本结构的具体影响将按季度进行单独披露 [7]
瑞芯微:公司SoC芯片主要应用于边缘侧、端侧的AIoT智能硬件,是国内AIoT产品线布局最丰富的厂商之一
证券日报· 2025-09-09 12:38
公司业务定位 - SoC芯片主要应用于边缘侧和端侧的AIoT智能硬件[2]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汽车电子、机器视觉、机器人、工业应用、教育办公、商业金融、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及运营商等多元场景[2] - 公司是国内AIoT产品线布局最丰富的厂商之一[2] 信息披露情况 - 未披露穿透至终端下游的相关数据[2]
瑞芯微: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的客户合作了多种形态的机器人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9-09 12:38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客户合作开发多种形态的机器人产品 [2] - 客户信息可通过公司定期报告或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 [2]
瑞芯微(603893) - 关于2022年第二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期解除限售暨上市公告
2025-09-09 10:48
股票上市与流通 - 本次股票上市股数4,500股,2025年9月15日上市流通[2] - 本次解除限售的4,500股限制性股票2025年9月15日上市流通[13] 激励计划 - 2022年二期激励计划首次授予70,000股,预留授予15,000股[3][4] - 2024年6月20日首次授予回购注销21,000股,预留授予回购注销4,500股[5][6] - 2025年8月18日通过预留授予第二个限售期解除限售议案,数量4,500股[7]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3,136,370,678.42元,较2022年增长54.53%[10] - 2024年净利润594,862,210.27元,较2022年增长100%[10] 股本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122,500股,变动 - 4,500股后为118,000股[1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420,555,450股,变动4,500股后为420,559,950股[14]
瑞芯微:公司产品应用方向不涉及军工
新浪财经· 2025-09-09 08:0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产品应用方向不涉及军工领域 [1] - 公司产品不会用于军用产品中 [1]
瑞芯微(603893.SH):产品应用方向不涉及军工
格隆汇· 2025-09-09 07:56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产品应用方向不涉及军工领域 [1] - 公司产品不会用于军用产品中 [1]
瑞芯微(603893.SH):与国内多家知名的客户合作了多种形态的机器人产品
格隆汇· 2025-09-09 07:49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客户合作开发多种形态的机器人产品 [1] - 客户信息可通过公司定期报告或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 [1]
瑞芯微跌2.01%,成交额20.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7: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9日盘中下跌2.01%至197.11元/股 成交额20.07亿元 换手率2.38% 总市值829.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18%和10.6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7.27%和30.54% [1] - 年内累计涨幅80.5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7.46%/17.57%/39.65%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 同比增长63.85% [2] - 归母净利润5.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90.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7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5.6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49万户 较上期减少14.75% 人均流通股6480股 增加17.82%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70.97万股 较上期增持693.73万股 [3] - 银河创新混合A持股900万股 万家优选持股400万股 持仓未发生变化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309.99万股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增持6.31万股至309.44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1年11月25日 2020年2月7日上市 主营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 [2] - 收入构成: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90.25% 数模混合芯片7.39% 其他芯片2.04% 技术服务0.32% [2] - 行业分类: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涵盖AI芯片/神经网络/集成电路等 [2]
行业加速成长!芯片ETF(159995)休整,瑞芯微上涨3.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6:46
市场表现 - 9月8日上午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21% 医疗保健、海运、化肥农药等板块涨幅靠前 通信设备、摩托车跌幅居前[1] - 芯片科技股震荡分化 芯片ETF(159995)下跌0.79% 成分股瑞芯微上涨3.12% 豪威集团上涨2.73% 兆易创新上涨2.64% 寒武纪-U下跌5.89% 卓胜微下跌2.03%[1] 公司财报 - 博通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159.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创纪录增长 主要得益于定制化AI加速器、网络基础设施及VMware业务增长[1] - 澜起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33亿元 同比增长58.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9亿元 同比增长95.41%[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浪潮下训练数据和参数规模快速增长 推理型智能体AI对训练与推理计算需求数量级提升 定制化ASIC需求增加[1] - 华金证券建议关注定制化ASIC带来的投资机会 包括算力芯片、PCB和光模块等领域[1] 产品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成分股 覆盖A股芯片产业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龙头企业 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长电科技、北方华创等[2] - 芯片ETF场外联接基金A类代码008887 C类代码008888[2]
多维度透视沪深2025年中报:谁在领衔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3:09
核心观点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稳健 营收合计34.92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2.99万亿元 其中深市营收同比增长3.64% 净利润同比增长8.88% 沪市营收微降1.3% 净利润增长1.1% [1] - 新兴产业(电子、医药、新能源等)成为增长新引擎 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展现韧性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出海竞争力提升 分红回购力度增强 [2][9][11][12]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0.24万亿元(同比+3.64%) 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8.8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78% [1] - 沪市公司营收24.68万亿元(同比-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1.1%)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 创业板营收2.05万亿元(同比+9.03%) 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11.1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环比增长9.9% [1] 新兴产业发展 - 深市电子行业营收9847.6亿元(同比+14.1%) 净利润454.57亿元(同比+24.59%) 超八成公司盈利 境外收入4871.85亿元(同比+14.64%) [3] - 深市电力设备行业营收8384.48亿元(同比+8.51%) 净利润569.01亿元(同比+17.62%) 境外收入2220.35亿元(同比+15.85%) [3] - 深市计算机行业营收5012.47亿元(同比+13.74%) 净利润122.85亿元(同比+26%)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64% [5] - 深市通信行业营收1938.25亿元(同比+14.19%) 净利润185.32亿元(同比+24.08%) 境外收入643.39亿元(同比+32.59%)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0.96% [5] - 沪市集成电路行业营收2466.75亿元(同比+14%) 净利润189.43亿元(同比+57%) 138家公司覆盖全产业链 [6] - 沪市生物医药行业营收2511.09亿元(同比+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14%) 17款创新药国内获批 20单出海交易总额超264亿美元 [6] 消费与传统产业升级 - 深市家电行业营收5492.38亿元(同比+7.38%) 净利润518.05亿元(同比+13.9%) 境外收入1989.16亿元(同比+13.76%) 沪市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7] - 深市汽车行业营收9044.7亿元(同比+8.45%) 净利润392.27亿元(同比+1.93%) 境外收入2754.02亿元(同比+17.83%) 沪市汽车营收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近30% [7] - 沪市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8] - 深市农林牧渔行业营收5144.2亿元(同比+9.12%) 净利润230.56亿元(同比+199.79%) 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温氏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59.12% [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深市公司研发投入3529.68亿元 6家公司研发超50亿元 47家公司研发超10亿元 40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9]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924.62亿元(同比+22.36%) 研发强度6.22%(同比+0.39个百分点) [9] - 沪市实体企业研发投入4326亿元(同比+1%) 科创板研发投入841亿元(同比+6%) 研发强度中位数13% [9] - 恒立液压、纽威股份等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业绩增长 [10] 出海竞争力提升 - 沪市制造业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5%)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7400亿元(同比+6%) 占比近七成 [11]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23.59%) 占比29.22%(同比+3.61个百分点) [11] - 小商品城、厦门象屿、宁波舟山港等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海外空间 [11] - 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口占全国57% 移远通信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9% [12] 分红与回购 - 沪深两市794家公司中期分红6438.05亿元 深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8.04% 金额同比增49.51% 沪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2% 金额同比增5% [12] - 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 计划回购金额上限682.07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