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剑科技(603324)
icon
搜索文档
盛剑环境(603324)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增长20.5%[3] - 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18.9%[3] - 营业收入为4.453亿元,同比增长17.8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65.78万元,同比增长3.56%[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17.99万元,同比增长7.18%[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股,同比下降11.11%[23] - 营业收入445,306,330.09元,同比增长17.86%[76]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至3.93亿元[18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9%至6113.46万元[174] - 净利润同比增长3.6%至5165.78万元[174] - 营业收入从3.78亿元增至4.45亿元,增长17.8%[1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0.3亿元,同比增长50.0%,占营业收入比例5.4%[3] - 研发费用21,288,697.56元,同比增长29.46%[7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5%至2128.87万元[174] - 营业成本从2.69亿元增至3.17亿元,增长17.9%[17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9.7%至3.11亿元[180]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506.3%至-1597.59万元[17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亿元,同比下降166.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714,264.11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7,910,567.14元[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7143百万元[9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34.8% 从2020年半年度3.005亿降至2021年半年度1.961亿[18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20.5% 从2020年半年度3.504亿增至2021年半年度4.222亿[185][1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 从2020年半年度-1397万降至2021年半年度-1.917亿[185][1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79亿 较2020年半年度-1653万显著扩大[1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 从2020年半年度-9597万转为2021年半年度5.180亿正流入[186][18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45亿 较合并报表的-1.917亿表现更差[19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28.9亿元,较年初增长15.2%[3] - 应收账款7.2亿元,较年初增长25.4%[3] - 存货4.3亿元,较年初增长18.0%[3] - 货币资金6.5亿元,较年初下降23.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1.75%[22] - 总资产达到19.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50%[22] - 净资产和总资产增长主要源于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到账及研发大楼在建工程增加[25] - 公司货币资金达4.49亿元,占总资产23.45%,同比增长25.19%[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至2.5亿元,占比13.06%,同比激增525%[80] - 应收账款达5.83亿元,占总资产30.46%,同比增长53.41%[80] - 在建工程增至1.26亿元,占比6.59%,同比增长205.36%[80] - 资产总额达19.14亿元,同比增长43.5%[82] - 其他应付款达893万元,同比激增374.88%[82] - 合同负债达3823万元,同比增长44.46%[8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达420万元,同比增319.02%[82] - 受限资产总额1.85亿元[85] - 货币资金为4.49亿元,较年初3.59亿元增长25.1%[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亿元,较年初0.4亿元增长525%[160] - 应收账款为5.83亿元,较年初3.8亿元增长53.4%[160] - 存货为1.82亿元,较年初1.43亿元增长27.2%[162] - 流动资产合计为16.26亿元,较年初11.3亿元增长43.9%[162] - 在建工程为1.26亿元,较年初0.41亿元增长205.3%[162] - 公司总资产从133.40亿元增至191.43亿元,同比增长43.5%[163][165] - 货币资金从2.42亿元增至3.64亿元,增长50.4%[166] - 应收账款从3.00亿元增至5.18亿元,增长72.7%[1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0.40亿元增至1.50亿元,增长275%[166] - 短期借款从0.60亿元降至0.50亿元,减少16.7%[163] - 在建工程从0.40亿元增至1.26亿元,增长211%[167]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于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系统及关键设备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与系统集成[31] - 公司产品包括工艺废气治理系统、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等系统类产品[33][34][35] - 公司设备类产品涵盖工艺排气管道、中央废气治理设备及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36][37][38][39][40] - 公司已实现剥离液和PGMEA湿电子化学品的回收再生[35] - 公司中央废气治理设备包含沸石转轮、蓄热式焚化炉等核心自产设备[38] - 公司拓展VOCs减排技术至环保产业并推出VOCs净化一体机设备[45] - 公司专注于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及运维管理[47] - 公司废气治理系统业务和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获取[48] - 公司废气治理设备业务主要通过竞争性谈判获取[48] - 公司废气治理系统业务和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主要按照项目定制化集中采购[49] - 公司废气治理设备业务主要产品为工艺排气管道、中央废气治理设备、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49] - 公司昆山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后产能、场地、设备均有所提升[52] - 公司产品通过了FM Approvals 4922、ISO9001:2015、ISO14001、SEMI S2、CE等一系列认证[58] - 公司主要终端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知名企业[59] - 集成电路领域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上年同期10.85%增长至43.44%[65][66] -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6.43亿元(不含税),已中标未签合同金额1.74亿元(不含税),合计8.17亿元(不含税)[65] - 工艺排气管道产量较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47.68%[65] - 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确认收入金额6577.4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9.09%[67] - L/S设备交付160台套,LOC-VOC设备交付51台套,累计分别交付357台套和83台套[67] - 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确认收入金额为5510.84万元,超过2020年全年收入水平[68] - 非泛半导体VOCs减排领域在手订单金额3452.13万元(不含税)[70] - 公司成立VOC事业部面向非泛半导体行业客户提供VOCs规模化治理解决方案[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系统生产结算周期较长形成较大金额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款项占用流动资金[95]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扩张订单规模增长需要垫付营运资金相应增加[95] - 公司通过按合同约定分阶段付款货币与票据相结合加强销售回款力度等方式改善现金流[95]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升级改造现有产品降低能耗[107] - 公司及各子公司加强对用电用水天然气及油耗的管控[107]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获得政府补助717.15万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衍生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与处置投资收益为784,684.93元[29] - 其他营业外支出为-78,305.82元[2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所得税影响额为-1,399,932.07元[2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477,915.57元[29] 财务结构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1.7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2%,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03亿元增至12.78亿元,增长81.7%[164] - 实收资本从0.93亿元增至1.24亿元,增长33.3%[164]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从557.39万元盈利转为-105.31万元[174]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70.1%至320.17万元[174]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9.5%至2201.24万元[182] - 公司实收资本从9293.3万元增加至1.239亿元,增幅33.3%[194][197] - 资本公积从2.269亿元大幅增至7.555亿元,增幅232.9%[193][197] - 未分配利润从3.617亿元增至3.768亿元,增长4.2%[193][197]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7.03亿元增至12.78亿元,增长81.7%[193][19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165.8万元[19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5.596亿元[194] - 对股东分配利润3655.6万元[194] - 专项储备提取和使用均为35.95万元[197] - 2020年同期未分配利润为2.483亿元[197] - 2020年同期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814亿元[197]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包括4名董事2名监事2名副总经理离任[100][101][10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承诺所持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11] - 实际控制人汪哲承诺所持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13] - 股东昆升管理承诺所持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14] - 达晨系股东承诺所持股份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114] - 公司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措施[114] - 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11][113]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1][113] - 公司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11][113] - 公司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其他承诺事项但未披露具体数据[110] - 所有承诺方在报告期内均被标注为"已履行"或"及时履行"[110] - 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和股东分红立即停止发放直至股价稳定措施实施完毕[115] - 公司立即停止重大资产购买出售及增发股份等资本运作行为直至股价稳定措施完成[115] - 控股股东及高管未履行股价稳定措施需在10个交易日内停止领取薪酬及分红[115] - 限售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16][117] - 达晨系股东减持股份将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所规则及提前三个交易日公告[118] - 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将回购全部新股并按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补偿[119] - 公司承诺因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在20个交易日内启动赔偿程序[119][120] - 公司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及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投资活动[120][121] - 公司保证履行招股说明书承诺事项否则将公开说明原因并向投资者道歉[123] - 公司未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23] - 控股股东张伟明承诺若未履行招股说明书披露事项将承担赔偿责任并接受现金红利扣减[124] - 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汪哲承诺就未履行IPO承诺事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25] - 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公司及子公司因报告期内未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产生的全部损失[126] - 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因租赁房屋权属问题导致的生产经营损失及连带责任[126]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担保不收取任何担保费用[127][129] - 实际控制人承诺关联交易将遵循公平公允原则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29] - 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行为并赔偿因违反承诺造成的损失[130]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32]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132]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133][134] 重大合同和项目 - 公司签署云谷(固安)项目合同总价款为1.4998亿元人民币[135] - 公司签署厦门天马项目合同总价款为2.16亿元人民币[135] - 公司签署北京集电项目合同总价款为1.11673876亿元人民币[135] - 云谷(固安)项目第一阶段已完工并确认收入1.447016亿元人民币[135] - 云谷(固安)项目第二阶段待开工金额为527.84万元人民币[135] - 厦门天马项目由公司与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组成联合体中标[136] - 北京集电项目包含6份子合同总金额1.116739亿元人民币[136] 资本运作和股权结构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3098.7004万股[143] -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2392亿股[143]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持股比例为60.1%[147] - 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7448万股[150] - 上海昆升企业管理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400万股[150] - 达晨创通股权投资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47万股[150] - 交银施罗德趋势优先基金持有流通股211万股[148] - 子公司江苏盛剑获增资1000万元[86] -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不适用[93]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103] 采购和供应链 - 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及配件、外协加工和安装劳务[49] - 公司客户主要以泛半导体行业高科技工业企业及其工厂建设的总承包方为主[48]
盛剑环境(603324)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1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72.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7.27%[6] - 营业收入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146,855,609.28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176,143,140.04元,增长20.0%[27]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1亿元,同比增长15.2%[3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9万元,同比增长79.1%[28] -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股,同比增长85.7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同比增长85.7%[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1%,同比增加0.07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税金及附加增加至79.47万元,较上期增长271.57%,主要因应交增值税增加导致附加税费上升[15] - 研发费用为867万元,同比增长30.8%[28] - 销售费用为1131万元,同比增长27.6%[28] - 财务费用为79万元,同比下降72.3%[28] - 信用减值损失为-337万元,同比扩大317.4%[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3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738亿元,较上期恶化65.34%,主要因采购支付及银行保函保证金增加[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84.40万元,较上期恶化175.87%,主要因未到期理财增加[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至5.6075亿元,较上期增长2436.65%,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账[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4亿元,同比下降10.2%[3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1亿元,同比增长20.6%[3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389万元,同比下降35.4%[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7亿元,同比恶化65.3%[35][3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884万元,同比扩大176%[3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5.61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5.76亿元[35][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25亿元,期末余额7.01亿元[3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02亿元,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1.53亿元[3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4037万元,其中收回投资4000万元[3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76亿元,全部为吸收投资[3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8.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7.8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81.31%[6] - 货币资金增加至7.8776亿元,较上期增长119.64%,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到账[13]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至482.48万元,较上期下降92.40%,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增加[13] - 预付款项增加至1454.47万元,较上期增长133.90%,主要因采购存货款项增加[13] - 资本公积增加至7.5546亿元,较上期增长233.01%,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到账[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至5000万元,较上期增长25.00%[19] - 应收账款增加至4.5125亿元,较上期增长18.73%[20]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底的1,334,006,677.72元增长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1,839,202,773.23元,增幅37.9%[23]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从241,899,250.40元增至740,632,260.18元,增长206.2%[23] - 实收资本(股本)从92,932,996.00元增加至123,920,000.00元,增幅33.3%[23][25] - 资本公积从226,862,802.55元大幅增加至755,464,538.77元,增长233.0%[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02,966,696.14元增至1,274,545,736.12元,增长81.3%[23] - 应收账款从299,561,132.61元增至377,981,374.94元,增长26.2%[23] - 在建工程从40,335,999.07元增至64,622,023.14元,增长60.2%[24] - 短期借款保持稳定,从50,051,861.11元微降至50,045,583.31元[24] - 未分配利润从361,658,363.90元增至373,648,663.66元,增长3.3%[23] - 流动资产总额113亿元,其中应收账款3.8亿元、存货1.43亿元[40] - 非流动资产总额2.1亿元,固定资产8688万元、在建工程4132万元[41]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从年初1401.79万元增至1936.28万元,增加534.49万元(+38.13%)[43] - 负债总额从63104.00万元增至63638.49万元,净增534.49万元(+0.85%)[43] - 总资产规模从133400.67万元增至133935.16万元,增长534.49万元(+0.40%)[4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5.58万元人民币[7]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2.55万元人民币[7]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增加使用权资产591万元[41] - 执行新租赁准则新增使用权资产113.29万元[46] - 非流动资产因租赁准则调整从29097.07万元增至29210.36万元,增加113.29万元(+0.39%)[46] - 新增租赁负债113.29万元计入非流动负债[47] - 非流动负债因租赁调整从1401.79万元增至1515.08万元,增长113.29万元(+8.08%)[47] - 母公司总资产从114348.40万元增至114461.69万元,净增113.29万元(+0.10%)[46][47] - 母公司负债总额从57236.91万元增至57350.20万元,增加113.29万元(+0.20%)[47] - 新租赁准则追溯调整仅影响2021年期初余额,不影响可比期间数据[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