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剑科技(603324)
icon
搜索文档
盛剑环境(6033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2-11-19 03:2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 2021 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时间为 2022 年 5 月 10 日下午 16:00 - 17:00,地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伟明先生、独立董事孙爱丽女士、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聂磊先生、财务负责人金明先生 [1] 业务布局与规划 - 目前主营业务涵盖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相关业务,未开展回收电池、光伏相关配件业务,将秉承“行业延伸 + 产品延伸”战略拓展业务 [1] - 以“致力于美好环境”为使命,打造“研发设计 + 装备制造 + 系统解决方案 + 投资运营 + 关键零部件及材料”五位一体产业价值生态链,深耕泛半导体产业链,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 [4][5] 股份回购计划 - 2022 年 4 月 13 日推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拟 12 个月内用 5000 - 10000 万元现金回购 - 4 月 28 日首次回购 100,000 股,截至 4 月底累计回购 300,000 股,占总股本 0.24%,支付 900.24 万元,计划仍在推进 [2] VOCs 治理业务 - 2021 年成立 VOC 事业部,进入非泛半导体工业 VOCs 减排领域,承接多个项目 - VOCs 净化一体机在多个行业取得业绩,浓缩吸附转轮设备核心材料高分子沸石实现小批量生产 [2] 光电显示行业业务 - 2021 年光电显示工艺废气治理业务收入 52,883.91 万元,收入下降因行业资本性支出波动和公司业务结构优化 - 长期对该行业业务乐观,新技术将引领投资增长,公司需满足客户需求巩固地位 [2][3] 疫情影响 - 上海疫情对业务、产能影响可控,沪员工居家办公,主要生产基地在四川广汉、江苏昆山 - 昆山受疫情外溢影响,因备货充足和自动化升级,扰动较小;广汉工厂未受影响,可调度产能保障经营 [3] 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业务 - 2021 年出货量创新高,收入 16,174.7 万元,同比增长 424.88% - 等离子 L/S 设备技术迭代,核心部件火炬头自产,燃烧式 L/S 设备交付,LOC - VOC 设备升级 [3] 湿电子化学品业务 - 2021 年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收入 8,619.96 万元,同比增长 70.75%,实现 PGMEA 组分回收再生 - 中标多个项目,子公司设立孙公司开展生产项目,环评备案有序进行 [4] 泛半导体订单项目 - 2021 年光电显示领域承接多个重点项目,集成电路领域与多家领先企业合作 [4]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 2021 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在手订单约 10.22 亿元,光电显示和集成电路行业订单份额相当 - 废气治理系统订单主导,制程附属设备和湿电子化学品业务增长较快 [5]
盛剑环境(6033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4月)
2022-11-19 03:10
疫情影响 - 公司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本轮疫情对业务、产能影响可控 [3] - 上海为管理总部,员工居家在线办公可保证平稳运行 [3]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四川广汉、江苏昆山,整体受疫情影响不大 [3] - 江苏昆山受上海疫情外溢影响,原材料物流和供应链有一定影响,但公司备货充足且推动自动化升级,受扰动较小 [3] - 四川广汉工厂未受疫情影响,公司灵活调度产能保障生产经营稳定 [3] 在手订单 - 截至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在手订单金额约10.22亿元(含税,含已中标未签合同、意向性订单) [3] - 国内泛半导体行业资本性开支高景气,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公司对后续订单展望乐观 [3] - 从下游客户行业分类看,光电显示和集成电路行业订单份额相当,二者合计占绝对份额 [3] - 从产品分类看,废气治理系统订单占主导,制程附属设备和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类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3] 光电显示行业业务 - 2021年度,光电显示工艺废气治理业务收入52,883.91万元,保持行业领先 [4] - 收入绝对金额下降,原因是行业整体资本性支出波动及公司战略加大集成电路领域投入 [4] - 长期来看,行业资本性支出绝对值仍会较高,大尺寸OLED及新型显示技术将引领投资增长 [4] - 公司需了解客户需求变化,巩固在光电显示领域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4] 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业务 - 2021年实现收入16,174.7万元,同比增长424.88% [4] - 等离子L/S设备技术迭代,实现集成电路12寸产线客户验证和批量交付 [4] - 等离子L/S核心部件火炬头实现自产,燃烧式L/S设备研发试制成功并交付 [4] - LOC - VOC设备升级,VOCs处理效率提升、运行能耗降低 [4] - 2021年12月公告在上海嘉定工业区投资60,000.00万元建设“国产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提升设备产能 [4][5] 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领域业务 - 2021年确认收入8,619.96万元,同比增长70.75%,实现PGMEA组分客户厂内回收再生 [5] - 交付多个项目,包括长沙惠科、和辉光电项目,中标京东方鄂尔多斯项目及国内头部12寸存储芯片化学品供应系统项目 [5] - 公司持续优化收入、现金流结构,布局湿电子化学品材料研发、制造业务 [5] - 技术来源一方面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与外部合作 [5] - 公司有丰富客户渠道资源和循环回收工艺、项目经验先发优势 [5] 未来战略 - 秉承“行业延伸 + 产品延伸”战略,把握“绿色环保”与“泛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机遇 [5] - 打造“研发设计 + 装备制造 + 系统解决方案 + 投资运营 + 关键零部件及材料”五位一体产业价值生态链 [5] - 深耕泛半导体产业链,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延伸至高附加值产品,深化业务纵横发展链条 [5][6]
盛剑环境(6033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6月)
2022-11-17 14:38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电话会议 [2] - 6月16日9:30 - 10:30电话会议,参与单位众多 [2] - 6月24日10:00 - 11:00电话会议,参与单位有中信证券等 [2] - 6月28日15:30 - 16:30特定对象调研,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聂磊 [3] 疫情对业绩影响 - 生产经营方面,四川广汉、江苏昆山生产基地受疫情影响不大,昆山工厂受上海疫情外溢有小扰动,广汉工厂未受影响 [3] - 下游需求和业务进展方面,订单新签正常,与客户沟通顺畅,复工后加快项目进度,疫情冲击影响可控 [3] 业务板块情况 - 2021年集成电路和光电显示领域收入占比约90%,集成电路领域业务增速较快 [3] - 近期新能源领域业务有突破性成果,中标宁德时代相关项目,看好新能源产业环境治理等业务前景 [3][4] 核心战略规划 - 秉承“行业延伸 + 产品延伸”战略,打造“研发设计 + 装备制造 + 系统解决方案 + 投资运营 + 关键零部件及材料”五位一体产业价值生态链 [4] - 深耕泛半导体产业链,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延伸至高附加值产品 [4] 废气处理设备差异 - 泛半导体废气处理门槛更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需与客户工艺产线深度匹配 [4] 经营目标 - 2021年制定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年复合收入增长不低于30%,管理层有信心完成 [4][5] 人员扩张计划 - 保证核心主业现场交付和客户响应,加强项目经理团队建设 [5] - 围绕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和湿电子化学品材料,加大专项人才招募力度 [5] 提升毛利率举措 - 调整业务及产品结构,提升附属设备业务和集成电路领域业务占比 [5] - 优化供应链,提前产能布局,寻找国产供应商,优化备货 [5] - 加强保障措施,调整报价策略,优化商务条款 [5] 制造产能及利用率 - 拥有三个生产基地,今年产能预计有较大提升空间,来自昆山和广汉工厂技改扩产及孝感新工厂投产 [5] - 昆山、广汉产线满产,订单充沛,孝感新工厂下半年正式投产 [5]
盛剑环境(603324)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4%[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9.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2%[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62.0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1%[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27.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4%[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8%[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人民币/股,同比增长30.00%[6]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90元人民币/股,同比增长15.38%[6]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61亿元,较去年同期7.91亿元增长21.4%[30] - 公司净利润为1.102亿元,同比增长24.4%[31] - 营业利润为1.2255亿元,同比增长18.3%[31] - 基本每股收益0.90元,同比增长15.4%[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8.24亿元,较去年同期6.82亿元增长20.7%[30] - 研发费用为5106.2万元,同比增长36.6%[31] - 销售费用为4714.1万元,同比增长48.4%[31]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亿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4946亿元,同比扩大129%[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6632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出1.919亿元[3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226亿元,同比增长18.2%[3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6.315亿元,同比增长52.1%[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863亿元,同比下降37%[3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1.98亿元(34.5%),从5.75亿元降至3.76亿元[27]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加3.43亿元(49.9%),从6.87亿元升至10.30亿元[27] - 存货较年初增加0.85亿元(46.4%),从1.83亿元增至2.67亿元[27] - 短期借款较年初增加0.65亿元(144.3%),从0.45亿元升至1.10亿元[2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3.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37%[6]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313人[12] - 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持股74,477,517股,占总股本59.53%[12] - 上海昆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4,002,533股,占总股本3.2%[12]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2,245,000股,占总股本1.79%[13] 股份回购情况 - 实际回购股份2,245,000股,使用资金总额7,993.91万元,回购均价35.61元/股[18] -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58.45元/股调整为58.08元/股[18] - 回购股份最高价格42.06元/股,最低价格28.28元/股[18] 募集资金项目调整 - 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额由22,566.14万元下调至13,100.27万元,降幅41.9%[16] - 环保项目募集资金投入减少3,300万元至9,228.27万元[16] - 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募集资金增加3,300万元至15,181.25万元[16]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拟授予股权激励权益总计321.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392.00万股的2.60%[20]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20.85万股及股票期权136.65万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2.08%,占授予权益总额80.00%[20] - 预留授予权益64.37万份因超期未明确激励对象已失效,原占公司总股本0.52%[21]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拟受让股份不超过224.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79%[22]
盛剑环境(60332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52亿元,同比增长21.1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62亿元,同比增长6.54%[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3.89%[22]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1.15%[22]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5.64%[22] - 营业收入为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8.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76.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4%[25] - 公司2022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55,167.63万元,同比增长23.89%[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8.32万元,同比增长21.15%[65] - 营业收入增长23.89%至5.52亿元,主要因下游泛半导体客户需求旺盛及工艺废气治理业务拓展[7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9%至5.52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4.45亿元人民币)[164] - 净利润同比增长21.1%至6,258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5,166万元人民币)[16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至4.19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3.93亿元人民币)[168] - 净利润同比增长196%至6517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2201万元人民币)[1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87%至3.93亿元,与收入增长同步[76][77] - 研发投入人民币0.33亿元,同比增长45.05%,占营业收入比例5.98%[2][4] - 研发投入2,685.61万元,同比增长26.15%[73] - 研发费用增长26.15%至2686万元,因材料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76][7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2%至2,686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2,129万元人民币)[164] - 营业成本下降4.6%至2.97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3.11亿元人民币)[168] - 研发费用下降28%至1036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431万元人民币)[168] 各业务线表现 - 集成电路领域收入31,343.07万元,同比增长62.03%,占营业收入56.81%[67] - 光电显示领域收入20,597.87万元,同比增长13.67%[66] - 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业务收入8,229.84万元,同比增长49.34%[69] - 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收入6,943.99万元,同比小幅增长[68] - 本年新增订单总额107,774.12万元(含税),其中集成电路领域订单62,722.05万元[65] 各地区表现 - 上海盛剑通风管道有限公司总资产1.924亿元,净资产1.517亿元,营业收入6548万元,净亏损185万元[88] - 江苏盛剑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总资产4.515亿元,净资产1.674亿元,营业收入1.87亿元,净亏损430万元[88] - 北京盛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3931万元,净资产3383万元,营业收入4700元,净亏损609万元[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较大[23] - 营业收入增长23.89%至5.52亿元,主要因下游泛半导体客户需求旺盛及工艺废气治理业务拓展[7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87%至3.93亿元,与收入增长同步[76][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2.14亿元,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赎回[76][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暴跌96.64%至1742万元,因上年同期IPO募资到账[76][77] - 研发费用增长26.15%至2686万元,因材料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76][77] - 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废气治理系统直接材料占比高,设备/钢材/氟涂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成本[92] - 新项目建设风险:涉及土地竞拍及主管部门审批,实施进度存在不确定性[91] - 疫情反复风险: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可能对供应链及经营造成影响[9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0.89亿元,同比减少213.67%[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6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92亿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76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负1.92亿元人民币)[17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2.14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负2.48亿元人民币)[17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27%至2.50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96亿元人民币)[1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7.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改善34.0%(从-26.45亿元)[17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上年同期为16.99亿元)[17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上年同期为35.55亿元)[17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49.66百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55.56百万元)[17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8.67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上年同期为5.29亿元)[175]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6.12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6.32%[2][4] - 应收账款为人民币7.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22%[2][4] -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37.45%至9.44亿元,占资产总额40.78%[79] - 货币资金减少7.26%至5.33亿元[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清零(上期2.96亿元),因理财产品赎回[79] - 短期借款激增144.30%至1.10亿元[79] - 存货增长42.48%至2.60亿元,因在建项目增加[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6.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3.77%[2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33亿元,较期初减少7.3%[1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元,较期初减少100%[15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44亿元,较期初增长37.5%[157] - 存货期末余额为2.6亿元,较期初增长42.5%[15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99亿元,较期初增长18.7%[15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1亿元,较期初增长144.3%[15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4.17亿元,较期初增长5.7%[158]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9743.8万元,较期初增长84.3%[158]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5亿元,较期初减少30.4%[160]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亿元,较期初增长23.3%[160]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44.3%至1.10亿元人民币(期初:4,504万元人民币)[161]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5.6%至1.86亿元人民币(期初:1.61亿元人民币)[161]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6.4%至20.47亿元人民币(期初:19.23亿元人民币)[161]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45.0%至2.03亿元人民币(期初:1.40亿元人民币)[161]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88.0%至177万元人民币(期初:1,478万元人民币)[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3亿元人民币(期初:4.87亿元人民币)[1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0.0%(期初为3.82亿元)[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减少3.8%(减少5.22亿元)[178][179]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50元/股,同比下降7.41%[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6%,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6.25%[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6.25%[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9.52%[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6%,较上年同期减少0.66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5%,较上年同期减少0.43个百分点[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3%至0.51元/股(2021年半年度:0.48元/股)[166]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49.23万元人民币[25]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为324.59万元人民币[26]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1.27万元人民币[26] - 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额为103.41万元人民币[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81.69万元人民币[26]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43%至负988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负1721万元人民币)[169] - 投资收益增长146%至81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33万元人民币)[168]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减少4.5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对所有者分配利润4.58亿元[179] - 资本公积增加99.33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994.15万元[179] - 综合收益总额为6.26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实收资本从9293.3万元增加至1.2392亿元,增幅33.3%[185][186][192] - 资本公积从2.2686亿元大幅增长至7.5546亿元,增幅233%[185][186][192] - 未分配利润从3.6166亿元增至3.7676亿元,增长4.2%[185][186][192]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7.0297亿元增至12.7766亿元,增长81.8%[185][186][192] - 本期提取专项储备35.95万元[192] - 本期使用专项储备35.95万元[192] - 综合收益总额5165.78万元[186] - 所有者投入资本5.5959亿元[186] - 对股东分配利润3655.64万元[189]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为125,116,500元人民币[194] - 资本公积从年初832,241,762.96元增加至期末842,174,376.86元,增长9,932,613.90元[194][195] - 库存股从年初46,220,795.00元增加至125,098,270.00元,增长78,877,475元[194][195]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266,148,033.64元增加至期末285,530,178.01元,增长19,382,144.37元[194][19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1,209,781,546.40元减少至期末1,160,218,829.67元,下降49,562,716.73元[194][195] - 综合收益总额为65,174,796.15元[194]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5,792,651.78元[194] - 2021年半年度实收资本为92,932,996.00元,2022年半年度增至125,116,500.00元,增长34.6%[195][194] - 2021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252,816,506.59元,2022年半年度增至832,241,762.96元,增长229.3%[195][194]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确定为不分配不转增[100] - 每10股送红股数为0股[100] - 每10股派息数(含税)为0元[100] - 每10股转增股本数为0股[100] 股权激励和股份变动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价格为38.63元/股[101]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1.80元/股[101] - 向86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20.85万股[101] - 向86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136.65万份[101]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登记过程中1名激励对象放弃0.2万份[101]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实际登记激励对象85人[101]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实际登记份数为136.45万份[101]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登记过程中2名激励对象放弃1.20万股[10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实际登记激励对象84人[10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实际登记数量为119.65万股[10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2,932,997股,比例从75.23%降至64.90%[13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12,932,997股,比例从24.77%升至35.10%[139]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2,148,993股,比例从1.72%降至0.00%[139] - 其他内资持股减少10,784,004股,比例从73.52%降至64.90%[139]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减少10,784,004股,比例从11.82%降至3.20%[139]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77,193,966股保持不变,比例61.70%[139] - 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12,932,997股于2022年4月7日解除限售,占总股本10.34%[141] - 总股本保持125,116,500股不变[140] - 人民币普通股增加12,932,997股,比例从24.77%升至35.10%[140] - 张伟明持有74,477,517股限售股,将于2024年4月8日解除限售[144] - 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持股74,477,517股,占总股本59.53%[147] - 上海昆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4,002,533股,占总股本3.20%[147] - 深圳市达晨创通股权投资企业持股3,466,668股,占总股本2.77%[147] - 上海榄仔谷企业管理中心持股2,725,332股,占总股本2.18%[147]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48,993股,占总股本1.72%[147] - 交银施罗德趋势优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820,364股,占总股本1.45%[147] - 实际控制人汪哲持股1,519,949股,占总股本1.21%[147]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2,216,200股,占总股本1.77%[148] - 张伟明及汪哲夫妇为实际控制人,上海昆升为张伟明控制企业[148] - 达晨系三家股权投资企业为一致行动人[148] - 公司注册资本为125,116,500元人民币,总股本为125,116,500股[198] 公司业务和产品 - 公司专注于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及运维管理[36] - 公司产品包括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系统、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38] - 公司废气治理系统分为酸碱废气处理系统、有毒废气处理系统、VOCs处理系统、一般排气系统等[39] - 公司中央废气治理设备包括沸石转轮、蓄热式焚化炉、直燃式焚化炉等核心设备[43] - 公司生产的不锈钢涂层风管通过FM Approvals洁净室专用排气系统认证[42] - 公司业务拓展至烟气净化、新能源及非泛半导体行业VOCs减排领域[47] - 烟气净化系统技术涵盖酸性气体脱除、NOx去除及二噁英控制[48] - 湿电子化学品回收再生系统可实现废化学品提纯再生和循环使用[40] - 公司LOC-VOC装置处理洁净室VOCs气体保障职业健康与产品良率[46] - 公司L/S设备用于处理含氟、氯、硅等有毒有害废气[45] - VOCs净化一体机设备通过精密集成预过滤、沸石转轮吸附浓缩与催化氧化系统实现达标排放,相比传统系统具有节约能耗和降低成本优势[50] - 公司废气治理系统业务和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获取[51] - 废气治理设备业务主要通过竞争性谈判获取[51] - 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及配件、外协加工和安装劳务[52] - 废气治理设备业务主要产品为工艺排气管道、中央废气治理设备和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52] -
盛剑环境(60332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49%至12.33亿元[2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28%至1.52亿元[22][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26%至1.42亿元[2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63%至3442.82万元[2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96.9%至13.84亿元[22][24] - 总资产同比增长68.31%至22.45亿元[2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6.01个百分点至12.93%[23] - 营业成本897,460,584.72元同比增长32.58%[78][81] - 研发费用56,186,435.18元同比增长44.36%[78] - 销售费用44,390,860.54元同比增长56.08%[78] - 投资收益2,952,049.63元同比增长62.95%[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428,163.75元同比下降61.63%[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1,501,522.96元主要因理财产品未到期收回[78][8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7,749,203.01元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位[78][80]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3,302.97万元,同比增长31.49%[34]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35.10万元,同比增长25.28%[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增加2.56亿元,对利润影响728.96万元[31] - 营业利润17,484.70万元较2020年增加3,150.84万元[77] 各业务线表现 - 集成电路领域实现营业收入57,226.61万元,同比增长280.55%[36] - 集成电路领域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快速提升至46.52%[35] - 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实现收入16,174.7万元,同比增长424.88%[37] - 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确认收入8,619.96万元,同比增长70.75%[39] - 光电显示领域实现收入52,883.91万元,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35] - 光电显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2%至5.29亿元,毛利率为25.87%[83] - 集成电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80.55%至5.72亿元,毛利率提升2.47个百分点至29.02%[83][84] - 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37%至5444万元,毛利率提升6.39个百分点至28.90%[84] - 印刷电路板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46%至2164万元,但毛利率下降12.71个百分点至24.74%[84] - 直接销售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43%至12.30亿元,毛利率微降0.59个百分点至27.28%[85] - 涂层风管销售量同比增长51.33%至22.7万平方米,生产量同比增长45.16%[86]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897,460,584.72元同比增长32.58%[78][81] - 研发费用56,186,435.18元同比增长44.36%[78] - 销售费用44,390,860.54元同比增长56.08%[78] - 集成电路业务设备及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255.06%至3.0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34.60%[88] - 光电显示业务制造费用同比下降26.76%至2452万元,运营资产摊销成本同比增长15.34%[88] - 废气治理系统设备及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5.12%至4.67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52.28%[89] - 安装劳务成本同比大幅增长68.82%至9,816万元,主要因业务增加及原材料人工价格上涨[89] - 湿电子化学品系统设备及材料成本同比激增79.29%至4,949万元[8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36%至5,61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56%[93][9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6.08%至4,439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和售后维护费增加[93]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54%至7.13亿元,但毛利率下降2.29个百分点至26.41%[84]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74%至2602万元,毛利率下降11.20个百分点至20.36%[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绿色环保"与"泛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打造五位一体产业价值生态链[120] - 公司业务延伸至高附加值制程附属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提升国产化率和市场占有率[120] - 公司将持续拓展VOCs治理设备应用领域至近百余个分散行业并加大标准化模块化开发[121] - 公司重点推进湿电子化学品回收再生技术特别是电子级PGME PGMEA CYC NMP等高价值产品[121] - 2022年计划深度拓展泛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供应与回收再生系统业务[122] - 公司聚焦锂电光伏机械化工等重点市场开拓环境治理与资源回收业务[123] - 加快江苏盛剑工厂自动化升级和产线技改提升制造能力[123] - 积极推动上海盛剑半导体装备业务平台和微化学品材料研发试验基地建设[123] - 面临泛半导体行业投资规模下降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125] - 主要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比较高受钢材氟涂料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126] - 新项目建设存在土地获取时间及成本不确定性的风险[126] - 疫情反复可能对产业供应链和经营造成持续影响[127]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428,163.75元同比下降61.63%[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1,501,522.96元主要因理财产品未到期收回[78][8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7,749,203.01元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位[78][80] - 货币资金增加至5.75亿元,占总资产25.59%,同比增长60.21%[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2.96亿元,占总资产13.17%,同比大幅增长639.32%[99] - 应收账款增至6.87亿元,占总资产30.6%,同比增长80.76%[99] - 在建工程增至1.68亿元,占总资产7.46%,同比增长305.56%[99] - 应付票据增至2.75亿元,占总负债12.23%,同比增长57.61%[101] - 其他应付款激增至5284.72万元,同比增长2708.88%[101]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2.02亿元,本期增加1622.69万元[105] - 受限资产余额1.78亿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抵押资产[10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1.63%至3,443万元,因原材料采购支付增加[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715亿元,主要因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收回[98]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达5,618.64万元,同比增长44.36%[41] - 研发费用56,186,435.18元同比增长44.36%[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36%至5,61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56%[93][96] - 研发团队93人占员工总数9.96%,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4人[97] - 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核心设备能够实现自产或定制化设计[54] - 公司工艺排气管道采用不锈钢涂层风管,内壁喷涂高抗腐蚀性氟涂料,具备优异耐热性、耐腐蚀性和低摩擦性[58] - 公司中央废气治理设备包括沸石转轮、蓄热式焚化炉、直燃式焚化炉、干式除尘器、连续水幕湿式电除尘、洗涤塔、预过滤器和深度冷凝器等核心组件[59] - 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包含L/S(Local Scrubber)用于处理含氟、氯、硅等有毒有害废气,以及LOC-VOC用于处理洁净室VOCs气体[60] - 公司VOCs净化一体机集成预过滤、沸石转轮吸附浓缩与催化氧化系统,可处理苯、醇、烷烃、醚、酮、脂类等VOCs组分[63] - VOCs净化一体机通过精密集成实现快速安装运行,节约占地空间,较传统系统具有节能和成本优势[64] - 湿电子化学品回收再生系统可实现废化学品提纯再生并循环使用[56] 订单和客户 - 公司新签订单总金额143,790.29万元(含税),较上年增长55.44%[34] -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10.22亿元(含税,含已中标未签合同、意向性订单)[3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60.11%达7.41亿元,显示客户集中度较高[92]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京东方等行业领军企业[47]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客户为泛半导体行业高科技工业企业及工厂建设总承包方[65] 生产和供应链 - 采购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及配件、外协加工和安装劳务,按项目定制化集中采购[66] - 废气治理系统业务和湿电子化学品系统均为非标定制产品,以设计和管理为核心通过系统集成生产[67] - 废气治理设备业务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并根据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生产计划进行适量备货[67] - 昆山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后,公司产能、场地和设备均提升,中央废气治理设备逐步实现自产[70] 行业和市场环境 - 行业政策目标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以上[51] - 集成电路产业被列为战略性产业,目标到202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49] - 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559亿美元,较2012年2916亿美元增长接近翻倍[113] -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制造业销售额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114] - 2021年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36%,预计2022年将达19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15] - 2021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15.3%,芯片产能占比仅4%[114] - VOCs治理市场有望超过千亿元[11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86%[13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占比33.33%[13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所有议案全部获得审议通过[132] - 董事会2021年共召开14次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3次,通讯方式召开1次[144] - 董事张伟明、汪哲、许云、孙爱丽、马振亮均亲自出席全部14次董事会会议[144] - 董事田新民出席董事会会议8次,委托出席1次,缺席0次[144] - 董事沈华峰出席董事会会议9次,全部为亲自出席[144] - 已离任董事李冠群出席董事会会议5次,全部为亲自出席[144] - 已离任董事郑凤娟出席董事会会议5次,全部为亲自出席[144]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146][14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48][14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50]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52]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147]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47]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批准2021年度公司及子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计划[147]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批准2021年度公司对外担保预计额度[147]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审议202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及2021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147]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8月24日审议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报告[147]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二届董事会候选人[149]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5月20日审议聘任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任命[149]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与自我评价报告一致[172] 高管和董事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伟明持股74,477,517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16.20万元[133] - 董事汪哲持股1,519,949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8.85万元[133] - 董事兼副总经理许云通过股权激励获得6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97.12万元[133] - 独立董事孙爱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1.33万元[133] - 独立董事马振亮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1.33万元[133] - 独立董事田新民年度税前报酬总额8.00万元[133]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628.63万元[13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为628.63万元[140] 股权激励 - 公司2021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包括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143] - 公司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向86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20.85万股,授予价格为38.63元/股[165] - 公司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向86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136.65万份,行权价格为61.80元/股[165]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登记过程中有1名激励对象放弃,实际登记股票期权份数为136.45万份[165]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登记过程中有2名激励对象放弃,实际登记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19.65万股[165]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实际登记的激励对象人数为85人[165]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实际登记的激励对象人数为84人[165] -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涉及放弃认购数量为1.20万股[165] -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涉及放弃数量为0.20万份[165] - 公司向董事及高管授予股票期权总计345,000股,行权价格为61.80元/股[167] - 公司向董事及高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计240,000股,授予价格为38.63元/股[168] - 报告期末公司股票市价为58.66元/股[167][168]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5,792,639.00元[5]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现金分红总额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0.06%[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36,556,400.00元,分红比例30.06%[160] - 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45,792,639.00元,分红比例维持30.06%[161]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6元(含税)[161] 子公司和投资 - 设立上海盛剑半导体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91] - 上海盛剑通风管道有限公司总资产182.2543百万元,净资产153.1964百万元,营业收入136.6631百万元,净利润13.8095百万元[111] - 江苏盛剑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总资产431.1609百万元,净资产170.353百万元,营业收入475.8307百万元,净利润29.3726百万元[111] - 北京盛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45.3767百万元,净资产39.5885百万元,营业收入4.2308百万元,净亏损5.2604百万元[111] - 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国产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109] - 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19亿元,超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108]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捐赠金额达107万元用于社会公益[180] - 公司通过安装布袋除尘、耐高温过滤及高效吸附装置实现废气废水达标排放[175][176] - 公司成立VOC事业部推广VOCs减排技术,服务非泛半导体行业客户[179] - 公司湿电子化学品回收再生服务助力泛半导体领域减少碳排放[179] - 公司制造基地采用废水回用及余料利用措施降低能耗[178] - 公司无纸化办公基本覆盖各流程,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178] 承诺和保障措施 - 控股股东张伟明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85] - 实际控制人汪哲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186] - 昆升管理作为股东承诺上市后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87] - 达晨系股东承诺上市后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87]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5][186]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5][186]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5][186]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所有激励对象均严格履行相关承诺[185] - 报告期内所有承诺方
盛剑环境(603324)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组。分组主题包括:收入和利润表现、成本和费用变化、现金流状况、资产与负债变动、以及募集资金使用调整。所有关键点均严格使用原文,并保留了对应的文档ID引用。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8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2.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88.8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8%[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8%[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5%至1.894亿元[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8%至1412.5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下降15.4%[2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0%至918.9万元[20]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3.4%至1733.9万元[20] - 财务费用转为净收益78.5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17,244,152.69元,同比增长54.3%[2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4,602,501.20元,同比增长62.7%[2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5亿元人民币[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增长70.6%至1.629亿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6,516,644.07元,同比恶化16.3%[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5,382,784.37元,同比恶化140.9%[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28,226,482.64元,同比大幅下降95.0%[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3,145,190.75元,同比下降52.5%[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09,937,745.24元,同比增长39.9%[25]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90,207,100.60元,同比增长480.4%[25]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90,000,000.00元,同比增长625.0%[25]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498,641.00元,同比增长360.4%[25]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021年末的5.75亿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4.21亿元,减少26.8%[14] - 应收账款从2021年末的6.87亿元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7.14亿元,增长4.0%[15] - 存货从2021年末的1.83亿元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2.28亿元,增长25.0%[15] - 在建工程从2021年末的1.68亿元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2.07亿元,增长23.4%[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保持稳定,从2021年末的2.96亿元微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2.96亿元[15] - 合同资产从2021年末的1.13亿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0.87亿元,减少23.1%[15] - 资产总额从2021年末的22.45亿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21.95亿元,减少2.2%[15] - 总资产为21.9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6]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66.7%至7504.5万元[16]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22.2%至3.065亿元[16]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0.1%至1481.6万元[16] 募集资金使用调整 - 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金额从2.26亿元调整为1.31亿元,减少42.0%[11] - 环保项目募集资金投入从1.25亿元减少至0.92亿元,减少3,300万元[11] - 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从1.19亿元增加至1.52亿元,增加3,300万元[1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3099.60元人民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129.73万元人民币[6]
盛剑环境(603324) - 盛剑环境关于接待机构调研的公告
2022-03-23 08:42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2 年 3 月 21 日、22 日 [1] - 调研方式是电话会议 [1] - 调研机构众多,如海通证券、上海焱牛投资等 [1] - 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聂磊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吴明朗先生 [1] 2021 年度业绩情况 - 营业总收入 123,205.3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3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314.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5.9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4,270.6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9.91% [3] - 光电显示行业、集成电路行业收入占比合计达 89.29%,集成电路行业收入 57,425 万元,同比增长 281.87%,收入占比由 16.04%提升至 46.61% [3] - 系统类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收入快速增长,L/S、LOC - VOC 设备确认收入 16,206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425.88% [3] 交流问题及回复 原材料涨价对毛利率影响 - 全年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基本稳定,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基本可控 [4] - 2021 年第二、三季度部分原材料价格单边大幅上涨,季度毛利率有波动 [4] - 部分项目因执行交付周期无法及时传导原材料上涨压力,影响毛利率 [4] - 2021 年下半年加强保障措施,第四季度业务毛利率明显回升 [4][5] 产品毛利率情况及展望 - 废气治理设备毛利率略高于废气治理系统,面向集成电路领域产品毛利率略高于光电显示领域 [5] - 未来随着产能增加、零部件国产化和自产化率提升、关键原材料采购价格回落,产品毛利率有持续提升空间 [5] 2021 年第四季度业绩下滑原因 - 2021 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4,070.19 万元(占全年收入比重 35.77%),净利润 6,456.18 万元(占全年净利润比重 42.16%),符合总体发展规划目标 [5] - 较 2020 年第四季度业绩略有下滑,原因是 2020 年大量项目交付集中于第四季度,业绩基数大 [5] 半导体零部件领域规划布局 - 中短期内围绕泛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配套零部件,提升国产化率和自产化率,如已量产 POU 火炬头 [5] 后续业务展望 - 2022 年集成电路行业业务增长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6] - 废气治理设备(L/S、LOC - VOC 等)业务规模将持续提升 [6] 设备自产化率情况 - 工艺废气治理系统核心设备自制类型增加,自产化率持续提升,目前已达较高水平 [7][8] - 需外购含氟类涂层材料、变频器、PLC 控制器等,后续将深化与供应商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 [8] 疫情对日常经营影响 - 公司成立防疫小组、制订防疫制度,生产原料备货充足,短期内疫情对人员安全和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8]
盛剑环境(603324) - 盛剑环境关于接待机构调研的公告
2022-03-18 10:18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2 年 3 月 3 日 [1] - 调研方式是现场调研 [1] - 调研机构包括华富基金、华宝基金等 [1] - 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聂磊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吴明朗先生 [1] 业务发展现状 - 主营业务为工艺废气治理系统解决方案,重点应用于中国泛半导体产业 [1] - 在光电显示领域保持较高国产份额,2020 年起集成电路领域业务规模和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1] - 积极进行“产品延伸”产业链布局,涉及半导体制程附属设备和湿电子化学品 [1] 收入结构与业务展望 收入结构 - 下游客户行业分类:光电显示和集成电路行业合计收入占绝对份额,光伏等其他行业收入占比小 [2] - 产品分类:废气治理系统收入占主导,废气治理设备收入连续增长 [2] 业务展望 - 下游客户行业分类:未来业务增长核心驱动是中国泛半导体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 [2] - 产品分类:废气治理设备将加快产业化扩张和市场规模提升 [2] 集成电路业务占比提升因素 - 产品自产化率提升,保障供应链稳定 [2] -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集成电路客户“国产替代”意愿增加,公司设备有性价比和本土优势 [2] - 客户数量和设备交付量积累,经验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利于开拓新客户 [2] 半导体工艺设备竞争优势 - 2017 年开始布局研发制造泛半导体工艺制程附属设备,取得诸多成果 [2][3] - L/S 设备性能达国外同行水平,具备更好性价比,在交付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2][3] - 随着产品规模和客户关系发展,有望增强竞争力,缩小与国际厂商差距 [3] 环保领域 VOCs 业务规划 - 推进 VOCs 治理设备标准化,推广净化一体机,覆盖重点行业龙头形成示范项目 [4] - 在设备销售模式基础上增加运营模式服务,解决中小客户需求实现双赢 [4]
盛剑环境(603324)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9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80%[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08.2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8.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03%[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49.98万元人民币[6]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67.9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43%[6] - 营业总收入从4.72亿元增至7.91亿元,同比增长67.8%[28] - 营业利润从0.59亿元增至1.04亿元,同比增长74.6%[2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8,580,889.48元,同比增长76.0%[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股,同比增长44.4%[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0.26亿元增至0.37亿元,同比增长46.3%[2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415,136,574.98元,同比增长39.3%[34] - 支付给职工现金92,152,062.17元,同比增长27.6%[34]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82,171,076.52元,同比增长113.3%[3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2,603,344.25元,同比恶化160.1%[33][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1,923,472.59元,同比恶化424.2%[3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09,877,801.33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575,711,769.48元[34][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42,304,723.29元,同比增长14.6%[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41,864,919.44元,较期初增长59.7%[35]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0.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2.32%[6] - 货币资金为541,056,772.83元,较2020年末358,663,192.81元增长50.85%[21] - 公司总资产从133.40亿元增长至203.19亿元,同比增长52.3%[22][23][25] - 流动资产从113.04亿元增至172.11亿元,同比增长52.3%[22] - 应收账款从3.80亿元增至6.53亿元,同比增长71.8%[22] - 存货从1.43亿元增至2.21亿元,同比增长54.1%[22] - 在建工程从0.41亿元增至1.48亿元,同比增长257.0%[23] - 短期借款从0.60亿元降至0.45亿元,同比下降25.0%[23] - 总资产为13,339.57百万元,较上期增加55.63百万元[39][41] - 非流动资产合计20,971.90百万元,较上期增加612.50百万元[39] - 无形资产3,673.28百万元[39] - 递延所得税资产1,060.36百万元[39] - 其他非流动资产2,805.24百万元[39] - 流动负债合计6,198.91百万元,较上期增加28.69百万元[40] - 短期借款600.65百万元[39] - 应付账款3,156.71百万元[39] - 合同负债264.66百万元[3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87.04百万元,较上期增加286.92百万元[40]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3.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7.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03亿元增至13.16亿元,同比增长87.2%[24][25] 股东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伟明持股74,477,517股,占总股本比例60.10%[13] - 上海昆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4,002,533股,占总股本比例3.23%[13] - 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466,668股,占总股本比例2.80%[13] - 上海榄仔谷企业管理中心持股2,725,332股,占总股本比例2.20%[13]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48,993股,占总股本比例1.73%[13] - 交银施罗德趋势优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流通股2,121,288股[13] - 前10名股东中张伟明与汪哲为夫妻关系,构成共同控制[14]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为800.96万元人民币(年初至报告期末)[8] 公司治理和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1年8月30日股东大会批准实施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16] - 2021年9月17日董事会调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名单及数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