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600977)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丨科技赋能+机制革新 双引擎驱动文化强国建设
央视网· 2025-06-03 13:45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论坛围绕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3] - 论坛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中华文明迈向"软实力+硬科技"新时代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7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其创新实践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写照 [5] - 中影自主研发的全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可通过实时图像渲染引擎与LED屏幕图像输出生成最终图像 [7] - 中影的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是全球领先的电影放映技术,预计8月《哪吒2》将在国外CINITY影院上映 [7] - 2025年1月,中影10米CINITY LED银幕系统成为全球首个获得DCI认证的LED电影放映系统 [9] 人工智能与文化传播 - 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文化传播大使"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 [11][13] - 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机支持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能识别202种中国方言 [13] - 公司每年将营收的20%投入研发,登上"文化企业30强"榜单 [13] 文化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实行艺术生产项目制管理模式,推出舞剧《只此青绿》《诗忆东坡》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15] -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黑神话:悟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等30家企业进入"成长性30强"行列 [15] - 过去一年,"成长性3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研发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15% [15]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文化产业已进入"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新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发展逻辑 [19] -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技术突破的"硬支撑"和体制机制的"软环境",破除壁垒才能激活创新潜能 [19] -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力科技与市场,文化创新将为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
大片领跑,端午档票房超3.8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6-02 00:25
端午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至6月2日)电影票房达3.82亿元 [1] - 端午档首日票房1.47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18.7% [1] - 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票房超2亿元,超越2024年同期 [1]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碟中谍8:最终清算》以1.94亿元票房领跑端午档 [2] - 《时间之子》《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分别以6562.4万元、5601.5万元位居票房榜第二、三名 [2] - 《碟中谍8:最终清算》片长169分钟,为系列最长 [2] - 合家欢动画电影成为端午档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时间之子》《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潜艇总动员:冒险岛》等 [2]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时间之子》出品方包括猫眼娱乐,中国电影参与发行 [3] - 《碟中谍8:最终清算》《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由中国电影引进并发行 [3] - 猫眼娱乐参与出品发行的影片还有《私家侦探》 [3] 暑期档展望 - 端午档为暑期档预热提供有力支撑 [3] - 2025年电影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已有多部影片定档,国产片以喜剧、奇幻与动画为主力军 [3] - 进口片包括《新.驯龙高手》《功夫梦:融合之道》等 [3] - 行业期待爆款影片带动市场回暖,为暑期档打下良好基础 [3]
匈牙利导演埃涅迪:期待与中国电影人深化合作
新华网· 2025-06-01 05:59
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 - 匈牙利导演埃涅迪·伊尔迪科参与"2025影像亚洲中国电影放映周"电影论坛,分享创作经历并与中国导演谢飞、乔梁交流 [1] - 埃涅迪最新作品《安静的朋友》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演员阵容国际化并包括中国香港演员 [1] - 埃涅迪曾担任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对当地电影人的热情印象深刻 [1] - 2023年埃涅迪重返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大师班,与专业观众深入探讨电影制作 [1]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 - 埃涅迪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影是关锦鹏执导的《阮玲玉》,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1] - 王家卫的电影在布达佩斯乃至欧洲电影圈很受欢迎,埃涅迪曾与王家卫讨论《肉与灵》并参考其《花样年华》的拍摄手法 [1] - 埃涅迪对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特别关注,对毕赣执导的《狂野时代》非常感兴趣,该片在戛纳电影节获得特别奖 [2] 未来合作展望 - 埃涅迪表达与中国电影人继续合作的愿望 [2]
研判2025!中国影视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细分领域分析:主旋律与商业类型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1:56
行业现状 - 中国影视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类型片深度融合,《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片实现工业化突破,剧集市场向精品化转型,《漫长的季节》《三体》等作品收获口碑流量双赢 [1][12] - 2024年生产电视剧数量为115部,同比下降26.28%,生产故事影片数量为612部,同比下降22.73%,生产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数量为261部,同比增长45.81% [1][12] -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1%,观影人次为10.1亿人次,同比下降22.31%,单张电影票均价提升至42.1元(同比上涨0.5%)[14] 细分领域 - 微短剧市场规划备案量2663部(同比下降1.66%),上线备案量612部(同比增长6.99%),市场竞争加剧推动内容质量提升 [16] - 科幻电影技术标准化加速,中影发布《科幻电影技术白皮书》明确12项行业标准,国家发改委将科幻电影纳入"新基建"范畴 [24] - 非票收入成为新增长极,万达电影"影院+"战略2025年Q1非票收入达12亿元,其中剧本杀、电竞馆贡献超60% [25][26] 重点企业经营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累计票房234.72亿元(占国产电影票房70.19%),但2025年Q1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降245.25%)[20] - 光线传媒2025年Q1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等IP开发全产业链变现 [22] - 博纳影业以主旋律商业片确立品牌,出品《长津湖》系列;华谊兄弟代表作品包括《八佰》《芳华》;万达电影拥有广泛影院网络 [18][20] 行业趋势 - AI技术渗透剧本创作、虚拟演员合成等全流程,IMAX、CINITY特效厅占比提升至18%,VR与影游融合拓展观影场景 [24] - 市场结构优化,2025年春节档票房占比从18.9%降至14.6%,分线发行与动态定价策略使中小影院排片效率提升40% [25] - 区域协同发展加速,长春万达国际影都形成全产业链集群,政策推动"短剧+非遗"等跨界融合及版权保护 [27]
21城同步启映!“时光之镜·中外经典影片展”在京开幕
快讯· 2025-05-30 00:09
行业活动 -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举办"时光之镜 中外经典影片展"开幕式 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1] - 影展为期4个月 14部修复的中外经典影片将在全国21个城市同步放映 [1] -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表示希望通过影展将电影艺术跨越时空之美与更多观众共享 [1] 行业发展 - 全国艺联将继续通过多元丰富的内容供给和精准创新的放映形式满足影迷对多元文化体验的需求 [1] - 活动旨在让艺术经典之光抵达更远的地方 推动电影艺术传播 [1]
文化赋能 创新驱动:中国电影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破题之道
新华网· 2025-05-28 07:57
电影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电影创作者需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方法论,提炼值得讲述的好故事 [1] - 电影管理部门和电影公司需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维护电影市场 [1] - 观众对好电影的渴望依旧强烈,电影是理解世界、探索自我的精神慰藉 [1] 优秀电影案例与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世界影史票房最高动画电影,跻身全球影片总票房前五 [1] - 春节档以《哪吒2》《唐探1900》为代表的影片提振市场信心,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力 [1] 电影IP与海外发行 - 观众"二次创作"使"哪吒"IP拥有更持久生命力,实现创意灵感"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 [2] - 《哪吒2》海外发行成功,证明中国文化和故事本身的力量足以征服人心,引起跨文化共鸣 [2] 新主流电影创作 - 新主流电影依托重大历史节点和人物创作,以细腻表达唤起家国情怀和社会认同 [2] - 主流价值观是新主流电影的根,需以中国人心中的情感取向和精神追求为养料 [2] - 创作者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识及创作出发点对新主流电影起决定性作用 [2] 行业创新与未来 - 电影行业质量提高取决于创新和新的发现,需解放思想和不断突破 [2]
第十六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开幕 中法电影人共襄文化盛举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8 03:11
电影节概况 - 第16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法中文化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语频道等机构协办,并获得中国国家电影局支持 [1] - 近500位中法电影人及各界嘉宾出席开幕式,包括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国家电影局副局长、电影节主席及推广大使、导演、制片人、演员等 [1] - 电影节将持续至6月14日,期间将举行电影展映和论坛活动 [3] 活动内容与特色 - 电影节以"文学改编"为主题,精选多部文学改编影片与喜剧佳作 [2] - 策划中国民乐配乐默片音乐会、数字虚拟现实电影展映、无锡城市专场及中法影视论坛等特色活动 [2] - 中法嘉宾体验了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该片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结合科技与空间叙事 [2] - 法国观众对《唐宫夜宴》的沉浸式体验表示高度赞赏 [2] 行业交流与合作 - 中国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强调电影在促进中法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希望双方电影人加深合作 [1] - 电影节推广大使认为中国影片类型丰富、制作精良,为中法合作提供广阔舞台 [2] - 法国电影从业者对中国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影像语言充满兴趣,期待通过影展深入了解中国文学改编电影 [3] - 电影节为中法电影同仁搭建交流互鉴的舞台,促进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2][3] 参展影片与反响 -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作为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上映 [5] - 演员汪飏表示荣幸能在电影节展映自己主演的《柳浪闻莺》,希望更多法国及欧洲观众通过中国电影了解中国文化 [2] - 法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度和兴趣度较高,电影节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2][3]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上)
经济日报· 2025-05-26 22:17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出版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0%左右,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和动销品种占有率全国首位 [1] - 《奔跑的中国草》《为什么是邓小平》获"五个一工程"奖,4种出版物入选"中国好书",10种入选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1] - 推出《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百科全书》等精品,数字资源集聚和垂类AI大模型研发取得进展 [1] - 共建28个"读者之家",《习近平扶贫故事》12个语种海外发行,深化出版"走出去" [1]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出版《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等图书,承办青少年阅读分论坛 [2] - 捐赠图书45万册,捐资530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连续入选出版智库建设计划 [2] -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多模态语料库和大模型,汇聚科技期刊953种,版权输出281项 [2]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70.19%,年度票房前十占9席,获"五个一工程"奖等 [3] - 发行646部影片,结算票房占全国88%,"影院看奥运"放映2300场吸引观众5.6万人次 [3] - 连续七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3]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 出品发行影片《封神第一部》等获"五个一工程"奖,《年会不能停!》获百花奖最佳编剧 [4] - 发行22部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以9100万元成暑期档国产动画亚军 [5] - 全球首家全高帧LED影城"华夏电影中心"落成,推出HDR LED品牌"焕影岛" [5]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 配合总台完成重大宣传报道,获星光奖等114项,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 [6] - 国际传播签约额创新高,海外融媒体频道增至46个覆盖230国,推进多语种译制基地 [6] - "百城千屏"覆盖31省区市,自主研发AIGC幻臻平台获2项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 [6]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 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拥有600万用户,生成6500万视频和1.75亿图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 [7] - 推出AIGC导演共创计划,9部短片全用可灵AI生成,全球月访问用户环比增长113% [7] - "快聘"平台带动4320万就业机会,催生174个新职业 [7]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 全网覆盖超10亿用户,《风吹半夏》《狂飙》等获金鹰奖、飞天奖,《我的阿勒泰》获"五个一工程"奖 [8] - 《无敌鹿战队》成首个国际预购中国原创IP动画,应用AI技术打造VR全感剧场 [8]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运营政媒账号超10万个,粉丝量140亿,年阅读量近3万亿次,重大主题话题阅读量近4000亿次 [10] - 《黑神话:悟空》相关74个话题单日热搜,阅读量47亿次,带动山西旅游阅读量1.3亿次 [10] - 换新非遗计划阅读量超18亿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10]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收入68.83亿元(+0.5%),净利润11.86亿元(+7.3%),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1% [11] - 新建158个文化空间,7家书店获"最美书店",举办3064场读书分享会 [11]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奇谭》获"五个一工程"奖,《繁花》获多项大奖,《好东西》票房7亿元豆瓣最高分 [12] - 出品春节档冠亚军《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总票房超75亿元 [12] - 启动AI创制生态中心,"车墩《繁花》黄河路"影旅项目吸引游客14万人次 [12]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影节开幕,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入选总台片单 [13] - 东方明珠电视塔迎第1亿位游客,"上海之星"游船接待430万人次 [13]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 月活用户3.18亿,创作者1960万,音频4.88亿条,10余部作品获全国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15] - 自研音频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推出AI工具"音剪"缩短制作时间 [15]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120多种图书获国家级奖,16种入选"中国好书",《江苏文库》出版1549册 [16] - 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用户超2200万,"凤凰智灵"获科技创新成果奖 [16]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建成"三圈环流"数智系统,部署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 [17] -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2.3亿次,开发跨文化短剧 [17]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出版"八八战略""共同富裕"等主题图书,"浙江文丛"累计超1000册 [18] - 推进书店转型,开展"全民阅读大篷车"活动,成立"未来出版联合实验室" [18]
中国电影市场呼唤爆款影片点燃暑期档
新华网· 2025-05-26 09:17
中国电影市场暑期档展望 - 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数月票房增速放缓后,急需头部影片提振人气,为暑期档注入动能 [2] - 2025年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达270亿元,同比增长26%,但3月以来增速显著放缓 [6] - 2024年暑期档票房同比下降44%,市场期待2025年能扭转颓势 [6] 《碟中谍8》市场潜力分析 - 《碟中谍8》定档5月30日,成为暑期档首部重磅影片,端午档与儿童节档期重叠形成有利条件 [2] - 该系列全球累计票房42亿美元,中国内地贡献4.87亿美元(占比11.58%),前作《碟中谍7》中国票房4875万美元(占全球8.5%) [2] - 影片以超10万"想看"人数领跑端午档,汤姆·克鲁斯实拍动作戏和AI题材成为亮点 [4] 市场竞争格局 - 端午档国产竞品包括奇幻动画《时间之子》、古天乐主演《私家侦探》,日本动画《哆啦A梦》凭借IP基础有望稳定表现 [4] - 暑期档国产片类型丰富,喜剧/奇幻/动画为主力,包括《长安的荔枝》《浪浪山小妖怪》等IP改编作品 [6] - 进口片方面《新·驯龙高手》《功夫梦:融合之道》将陆续登场 [6] 行业趋势观察 - 好莱坞影片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从2018年36%降至2024年14%,反映观众更青睐本土叙事 [7] - 分析师强调市场对优质内容的渴求不变,无论国产或进口片,故事质量是关键决定因素 [7] - 行业期待端午档/六一档出现爆款影片,带动市场回暖并为暑期档奠定基础 [6]
中国电影《狂野时代》获戛纳特别奖
环球时报· 2025-05-25 22:59
戛纳电影节奖项结果 - 伊朗电影《普通事故》夺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奖,导演贾法·帕纳西实现柏林、威尼斯、戛纳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大满贯" [1][4] - 中国电影《狂野时代》荣获组委会增设的特别奖,这是华语片自2015年《刺客聂隐娘》后首次在主竞赛单元获奖 [1][3] - 挪威电影《情感价值》获得评审团大奖,巴西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的《密探》包揽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4] 华语电影表现 - 《狂野时代》是今年唯一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采用六感叙事结构,易烊千玺一人分饰五角,首映后获《银幕》场刊2.4均分(满分4星) [3] - 该片被法国《费加罗报》评价为"表现主义灵感之作",评审团主席朱丽叶·比诺什特别建议为其增设奖项,认为其创意性和神秘感具有突破性 [3] - 除主竞赛单元外,2024年华语片《狗阵》获"一种关注"大奖,《风林火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分别入围"午夜展映"和"导演双周"单元 [3] 电影节突发事件 - 颁奖典礼前戛纳遭遇恶意破坏导致的电网故障,周边16万户居民及商铺受影响,但电影宫通过备用电源保障活动正常进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