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盛新能(600876)

搜索文档
凯盛新能(0110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8:53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凱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08 | 說明 | H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 | RMB | | 1 RMB | | 2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 | RMB | | 1 RMB | | 250,000,000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玻璃玻纤板块9月29日涨1.24%,旗滨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9 08:45
板块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上涨1.24% 领涨个股为旗滨集团(涨幅3.23%)[1] - 上证指数上涨0.9%至3862.53点 深证成指上涨2.05%至13479.4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最高涨幅为旗滨集团3.23% 长海股份2.51% 中材科技1.90%[1] 个股涨跌 - 上涨个股成交额前三:中国巨石12.24亿元 中材科技8.57亿元 旗滨集团4.14亿元[1] - 下跌个股中再升科技跌幅最大(-4.28%) 耀皮玻璃次之(-3.24%)[2] - 北玻股份、宏和科技等4只个股在涨跌表中重复出现 显示数据交叉验证[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45亿元 游资净流出8619.16万元 散户净流入2.32亿元[2] - 中材科技主力净流出3760.91万元(占比4.39%) 居资金流出首位[3] - 金晶科技获主力净流入1106.90万元(占比13.21%) 为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3] 成交活跃度 - 中国巨石成交量72.58万手居首 国际复材51.97万手次之[1] - 再升科技虽下跌4.28% 但成交量达55.26万手 显示活跃交易[2] - 凯盛新能成交量最低(3.55万手) 对应成交额3766.18万元[1]
凯盛新能(0110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16.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2%[23]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73亿元,同比下降43.8%[33] - 公司营业收入16.7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35][4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3.8%,从29.79亿元降至16.73亿元[17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4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5478万元[23] - 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为人民币4.49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33] - 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4.49亿元人民币[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49亿元,同比增加719.4%[175] - 公司总亏损为5.0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6973万元[23]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03亿元,同比增加948.8%[17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上年同期为-0.08元/股[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4%,同比下降10.65个百分点[25] - 营业亏损扩大至5.04亿元,同比增加626.4%[175]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人民币968.29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935.49万元[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9.2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8%[48] - 营业总成本下降29.7%,由30.41亿元降至21.38亿元[175] - 研发费用下降42.1%,从1.16亿元降至6685万元[175] - 销售费用下降69.5%,从1161万元降至354万元[175] - 信用减值损失-460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7.94%[48]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4600万元,同比增加1087.8%[175] - 利息费用增加10.4%,从5108万元增至5641万元[175] - 财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41.89万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351.72万元,同比增长147.8%[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0.1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0.11%[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37%[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3.63亿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5亿元,减少57.1%[18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23.8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6亿元,减少26.1%[18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866.68万元恶化至2025年上半年的-7.45亿元[18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04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2.24亿元[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22.69亿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5亿元,减少58.2%[18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20.55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2亿元,减少30.9%[1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22.403亿元,同比增长91.8%(从11.677亿元增至22.403亿元)[18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增长82.9%至20.814亿元(上年同期11.378亿元)[182]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88.3%至11.99亿元(上年同期6.368亿元)[18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至-1.106亿元(上年同期-0.510亿元)[1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锐减75.9%至0.524亿元(上年同期2.178亿元)[18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大幅增至-1.501亿元(上年同期-0.05万元)[183]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13.27倍至1.297亿元(上年同期0.091亿元)[183]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2.65倍至1.087亿元(上年同期0.298亿元)[182]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0.5005亿元(上年同期为0)[18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46亿元,较期初1.306亿元增长10.7%[18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8%[23]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35.6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2%[33] - 公司股东应占净资产3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35] - 公司总资产为13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7%[23] - 总资产人民币136.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33] - 公司总资产13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35] - 应收账款增加至12.87亿元,占总资产9.44%,同比增长25.27%[55]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22.62亿元,占总资产16.59%,同比增长37.87%[57] - 应付账款增至24.61亿元,占总资产18.06%,同比大幅增长54.40%[57] - 合同负债激增至3915万元,同比增长366.91%[57] - 应收票据减少至3.91亿元,同比下降40.02%[55] - 开发支出减少至521万元,同比下降50.25%[57]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9.10亿元,占总资产-6.67%[59] - 货币资金为1.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0亿元增长5.2%[166] - 应收账款为12.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27亿元增长25.3%[166] - 短期借款为22.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41亿元增长37.8%[168] - 应付账款为24.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94亿元增长54.5%[168] - 在建工程为38.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89亿元增长12.9%[166] - 固定资产为53.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6.46亿元增长15.4%[166] - 总资产为136.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3.05亿元增长10.8%[166] - 总负债为97.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9.31亿元增长22.4%[168] - 长期借款为31.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29亿元增长15.6%[168]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8.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34亿元下降11.4%[16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23.0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136.31亿元,增幅约10.8%[170]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024年底的43.74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9.23亿元,降幅约10.3%[170] - 未分配利润亏损从2024年底的-4.61亿元扩大至2025年中的-9.10亿元,亏损增加约97.4%[170]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1.26亿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中的0.45亿元,降幅约64.5%[17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1.93亿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1.82亿元,降幅约6.1%[171] - 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底的9.22亿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7.89亿元,降幅约14.4%[171]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4年底的41.03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42.53亿元,增幅约3.7%[171]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87亿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2.82亿元,降幅约1.8%[17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底的2.19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3.33亿元,增幅约52.1%[171] - 公司负债总额从2024年底的15.38亿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15.11亿元,降幅约1.8%[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14亿元[96][98]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3.7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97%[96][99] -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3.3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76%[96][99] - 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5.6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1.18%[96][99] - 流动比率0.53,速动比率0.33,均低于2024年末水平(0.65和0.41)[97][100] - 应收账款周转率2.60次,存货周转率3.73次,较2024年均有所下降(3.63次和5.40次)[97][100] - 资本负债比率268.01%,较2024年末上升73.83个百分点[101][102] - 短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22.62亿元,其中信用借款占20.88亿元(92.3%)[87][90] - 长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9.81亿元,含一年内到期部分8.27亿元[87][91] - 长期借款偿还期限分布:1-2年8.26亿元,2-5年19.80亿元,5年以上3.48亿元[93]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3,180,666.39元,受限原因为房屋维修基金及ETC押金[61] - 应收票据受限金额为30,369,111.85元,受限原因为质押[61] - 在建工程受限金额为200,610,000.00元,受限原因为抵押[61] - 无形资产受限金额为175,837,611.52元,受限原因为抵押[61] 业务表现和运营 - 光伏玻璃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售价与销量双双同比下滑[50][51] -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超过200GW,同比增长107%[28]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上调至570–630GW[31] - 公司大吨位产能占比达到约70%[34] - 大吨位产能占比达到约70%[36] - 原材料集中采购覆盖率达90%[37][40] - 公司以增资并购方式收购江苏凯盛74.60%股权,首期增资款支付1.5亿元[63][64] - 江苏凯盛首条1200t/d超薄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投产,年产能150万吨光伏组件封装材料[63][64] - 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总投资13.99亿元,预计2025年内开工[63][65] - 公司及合作方向自贡新能源共同增资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63][65] - 北方玻璃1200t/d生产线完成本期投资1.08亿元,占期末总资产0.8%[67][69] - 北方玻璃项目累计投资10.49亿元,占期末总资产7.7%[67][69] - 江苏凯盛通过增资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大吨位产能比重并降低单位制造成本[76]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8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玻璃制造与销售[19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含5家全资附属公司及3家控股附属公司[197] - 附属公司主要分布在中国合肥、桐城、宜兴等地区[198] - 所有附属公司均为非自然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198] 长期股权投资表现 - 合肥新能源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97.518百万,占公司总资产7.15%,营业亏损10.465百万,净亏损10.599百万[72] - 桐城新能源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03.979百万,占公司总资产7.63%,营业亏损6.910百万,净亏损6.909百万[72] - 宜兴新能源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24.269百万,占公司总资产1.78%,营业亏损11.166百万,净亏损11.729百万[72] - 自贡新能源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30.000百万,占公司总资产2.20%,营业亏损5.178百万,净亏损5.041百万[72] - 漳州新能源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39.039百万,占公司总资产2.86%,营业亏损7.792百万,净亏损7.777百万[72] - 洛阳新能源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80.000百万,占公司总资产5.87%,营业亏损5.014百万,净亏损4.504百万[72] - 北方玻璃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35.537百万,占公司总资产2.61%,营业亏损1.612百万,净亏损1.612百万[72] - 江苏凯盛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5.000百万,占公司总资产1.10%,营业利润0.019百万,净利润0.019百万[72]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出席[7] - 本中期报告中的财务报表未经审计[7]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报告期内无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报告期内无对公司生产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4] - 公司确认中期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7] - 公司负责人谢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红照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雪娇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19][22] - 公司自2025年6月27日起撤销监事会职能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行使[110]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114][116] - 公司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已审阅并同意2025年中期未经审计账目[114][116] - 公司严格遵循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114][116][117] - 2017年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方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履行情况为是[123] - 2017年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方承诺减少关联交易 履行情况为是[123] - 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相关方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 履行情况为是[125]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2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127]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27]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30]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事项发生[131]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132] - 公司2025年中期不宣派股息[119] - 公司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11] 关联交易和金融服务 - 公司与关联方签订2024-2026年多项框架协议包括技术服务及金融服[129] - 公司与CNBMG签订2024-2026年度技术服务框架协议,2025年预计上限2300万元人民币,1-6月实际发生31万元人民币[133][136] - 公司与凯盛科技集团签订原材料采购框架协议,2025年预计上限52亿元人民币,1-6月实际采购6.637亿元人民币[136] - 公司在中国建材财务公司存款,2025年预计上限9亿元人民币,1-6月实际存款2.106亿元人民币[137] - 公司对自贡新能源进行增资,构成须予披露的关连交易[137] - 与CNBM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1.2566亿元,本期存入总额39.3422亿元,取出总额39.6532亿元,期末余额降至0.9456亿元[139] - CNBM财务公司贷款业务期初余额266万元,本期无新增贷款,还款30万元,期末余额降至236万元[142] - 向CNBM财务公司申请的其他金融服务总额度为3000万元,但本期实际发生额为0元[143] - 公司托管盛世新材料注册资本1亿元,年托管收益28.3万元[145] - 托管江苏光年注册资本1.5亿元,年托管收益28.3万元[145] - 托管凯盛玻璃控股注册资本9.5388亿元,托管期一年,暂未产生收益[145] 股东信息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059万户,较期初3.0369万户增长8.9%[149][151]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824亿股(占比24.82%),本期减持100万股[153]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持股1.112亿股(占比17.22%),其中5559.8万股处于质押状态[153]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持股6383.55万股(占比9.89%),无质押冻结[153] - 凯盛科技集团期末持股29,515,000股,占总股本比例4.57%[15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期末持股1,792,899股,占总股本比例0.28%,本报告期内减持152,252股[15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48,238,789股,全部为境外上市外资股[157]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1,195,912股,全部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
玻璃玻纤板块9月25日涨1.46%,中国巨石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0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45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9月25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6% 领先于上证指数(下跌0.01%)和深证成指(上涨0.67%)[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中国巨石以5.56%涨幅领涨 金晶科技以3.47%跌幅领跌[1][2] 个股价格表现 - 中国巨石收盘价17.08元 成交量154.15万手 成交额25.82亿元[1] - 耀皮玻璃上涨3.58%至7.53元 旗滨集团上涨3.03%至6.81元 宏和科技上涨1.78%至36.65元[1] - 下跌个股中金晶科技跌幅最大达3.47% 再升科技跌2.64% 山东玻纤跌1.86%[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02亿元 游资净流入1.69亿元 散户净流入3326.55万元[2] - 中材科技主力净流出2220.40万元(占比1.89%)但散户净流入1.23亿元(占比10.48%)[3] - 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出3992.54万元(占比11.03%) 游资净流入2719.33万元(占比7.51%)[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出992.61万元(占比12.78%)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419.63万元与572.98万元[3]
玻璃玻纤板块9月24日跌1.93%,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1.93% 但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83%和1.8% 呈现与大盘背离走势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宏和科技领跌6.47% 而金晶科技以4.86%涨幅居前 [1][2] - 板块资金整体净流出 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 游资净流出1.74亿元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3.12亿元 [2] 个股价格表现 - 金晶科技收盘价5.18元 涨幅4.86% 成交量60.20万手 成交额3.06亿元 [1] - 旗滨集团收盘价6.61元 涨幅3.77% 成交量36.14万手 成交额2.36亿元 [1] - 宏和科技收盘价36.01元 跌幅6.47% 成交量20.66万手 成交额7.46亿元 [2] - 中国巨石收盘价16.18元 涨幅0.75% 成交量62.24万手 成交额9.98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金晶科技主力净流入7761.37万元 占比25.36%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670.56万元和6090.81万元 [3] - 旗滨集团主力净流入4832.30万元 占比20.47% 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941.19万元和2891.12万元 [3] - 宏和科技虽未直接列出资金流向 但其大幅下跌6.47%且成交额达7.46亿元 显示资金大幅流出 [2] - 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入1152.86万元 占比5.95%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459.87万元和692.99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中国巨石成交量最大达62.24万手 成交额9.98亿元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 [2] - 金晶科技成交量60.20万手 成交额3.06亿元 活跃度居前 [1] - 国际复材成交量172.75万手 成交额4.71亿元 但股价持平 [2] - 凯盛新能成交量仅2.79万手 成交额2899.08万元 活跃度相对较低 [1][2]
玻璃玻纤板块9月22日涨1.01%,宏和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219.8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9月2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1%,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22%,深证成指上涨0.67%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19.8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245.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025.52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宏和科技领涨板块,收盘价40.30元,涨幅3.57%,成交量21.18万手,成交额8.45亿元 [1] - 耀皮玻璃涨幅3.43%,收盘价7.24元,成交量47.36万手,成交额3.41亿元 [1] - 中国巨石涨幅3.33%,收盘价16.15元,成交量96.38万手,成交额15.20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三峡新材主力净流入1360.97万元,主力净占比达18.27%,为板块最高 [3] - 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入3150.77万元,主力净占比9.24% [3] - 宏和科技虽股价领涨但主力净流出4371.68万元,主力净占比-5.18% [3] - 中材科技主力净流入2230.02万元,但游资净流出5220.98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中国巨石成交额15.20亿元居板块首位,成交量96.38万手 [1] - 国际复材成交量69.08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4.63亿元 [1][2] - 宏和科技成交额8.45亿元,中材科技成交额8.26亿元,位列成交额前列 [1]
2025年1-5月中国夹层玻璃产量为6382.2万平方米 累计增长6.3%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2:20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夹层玻璃产量为128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0.4% [1] - 2025年1-5月中国夹层玻璃累计产量达6382.2万平方米 累计增长6.3% [1] 相关企业 -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包括旗滨集团 南玻A 福耀玻璃 金晶科技 凯盛新能 耀皮玻璃 山东药玻 亚玛顿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2] - 关联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夹层玻璃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1]
2025年1-5月中国平板玻璃产量为40176.8万重量箱 累计下降4.9%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2:20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平板玻璃产量为8168万重量箱 同比下降5.7% [1] - 2025年1-5月中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为40176.8万重量箱 累计下降4.9% [1] 相关企业 - 涉及平板玻璃制造业务的上市企业包括旗滨集团 南玻A 金晶科技 凯盛新能 耀皮玻璃 山东药玻 亚玛顿 福耀玻璃 [1] 数据来源 - 产量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行业报告引用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玻璃制品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1]
凯盛新能(600876):光伏玻璃量价均有压力 盈利显著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9-19 00:24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6.7亿元 同比下降44%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4.5亿元 同比亏损幅度扩大 [1]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6亿元 同比亏损幅度扩大 [1] - 2025Q2收入7.8亿元 同比下降49% 环比下降12%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亏损3.2亿元 同环比亏损幅度均扩大 [1] -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3亿元 同环比亏损幅度均扩大 [1] 光伏玻璃业务状况 - 全国2mm光伏镀膜玻璃销售均价12.9元/平 同比下降4.0元 降幅24% [2] - 江苏凯盛1200t/d产线2025年3月投产 [2] - 北方玻璃1200t/d产线2025年4月投产 [2] - 漳州凯盛650t/d产线2025年6月冷修 [2] - 2025H1末光伏玻璃总产能9350t/d 同比增长35% [2] - 2025H1末在产产能6300t/d 同比增长8% [2] - 预计2025H1光伏玻璃销量同比双位数下降 [2] 薄膜电池资产整合 - 2022H1托管成都中建材55%股权 瑞昌中建材45%股权 凯盛光伏60%股权 [3] - 2022年12月托管资产变更为凯盛玻璃控股100%股权 [3] - 2024年3月继续托管凯盛玻璃控股约65%股权 [3] - 公司作为凯盛集团旗下新能源材料平台 业务格局初具雏形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7亿元 同比增长24% [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62亿元 同比增长10% [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69亿元 同比增长10%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转盈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1亿元 同比增长114% [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7亿元 同比增长76% [4] - 预计2025年EPS 0.15元 2026年0.32元 2027年0.57元 [4]
玻璃玻纤板块9月15日涨0.59%,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818.6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3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上涨0.59%,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26%)和深证成指(上涨0.63%)[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818.6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107.1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925.75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材科技(002080)领涨板块,收盘价36.15元,涨幅4.84%,成交53.94万手,成交额19.18亿元[1] - 三峡新材(600293)涨幅1.59%,收盘价3.20元,成交40.06万手,成交额1.27亿元[1] - 宏和科技(603256)涨幅1.19%,收盘价40.12元,成交32.10万手,成交额12.64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材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96亿元,主力净占比10.21%,居板块首位[3] - 凯盛新能(600876)主力净流入879.40万元,主力净占比达16.26%,为板块最高[3] - 国际复材(301526)跌幅最大达5.28%,但未出现在资金流向明细中[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中国巨石(600176)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61.84万手,成交额9.50亿元,但股价下跌1.35%[1][2] - 国际复材成交量达170.30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1.50亿元[2] - 宏和科技成交额12.64亿元,在上涨个股中成交额最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