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油服(600871)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储能大会聚焦储能前沿,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小幅反弹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29
指数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截至2025年9月19日13:59下跌0.03% [3] - 成分股中煤能源领涨3.90% 南网储能涨2.18% 电投能源涨1.51% [3] - 中材科技领跌3.25% 石化油服跌1.88% 中国稀土跌1.82% [3] ETF交易数据 -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上涨0.18% 最新报价1.15元 [3] - 近两周累计上涨1.06% 近一年日均成交634.08万元 [3] - 盘中换手率4.63% 成交金额206.74万元 [3] 产业动态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开幕 发布《中国长时储能产业蓝皮书》等六项成果 [3] - 签署18个项目合作协议 计划总投资245.8亿元 涵盖新型电池和新型储能领域 [3] - 同步举办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 展示最新产品和应用场景 [3] 行业发展 - 中国已建成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 [4] - 储能产业稳步发展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产业生态加速完善 [4] - 招商证券预测未来两年半大储装机规模将倍增 [4] 政策支持 - 宁夏等地建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4] - 省级容量政策接力强制配储成为大趋势 [4] - 行业政策持续加码 招投标前置数据维持景气 [4] 产品特征 - 央企现代能源ETF近一年规模增长211.35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1/3 [4] - 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 选取50只国资委下属现代能源产业上市公司 [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28% 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等 [4]
天华院装备支撑大型PTA装置高效运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55
核心观点 - 天华院核心装备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年产300万吨PTA装置上实现连续18个月稳定运行 支撑全球单体产能最大装置高效释放产能 [1] - 天华院装备推动PTA生产工艺实现"短流程、绿色化、智能化"突破 大幅降低能耗与排放 [1] - 天华院技术已推广至独山能源300万吨PTA装置 设备规格达全球最大 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2] 技术突破 - CTA/PTA旋转压力过滤机使工艺流程大幅缩短 占地节省20% 投资降低约15% [1] - CTA产品回收单元能耗下降约75% 装置综合能耗从100千克标油/吨降至20千克标油/吨 降幅80% [1] - 压力过滤与压力精馏技术协同使脱盐水单耗下降95% 废水量减少70% [1] 行业影响 - 全球单体产能最大PTA装置连续稳定运行18个月 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1] - 旋转压力过滤机技术升级后设备规格达全球最大 推动我国PTA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水平提升 [2]
油服工程板块9月17日涨0.63%,仁智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245.8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52
板块表现 - 油服工程板块整体上涨0.63% 领先个股为仁智股份(涨4.12%)[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最高涨幅为仁智股份4.12% 最低为海油发展0.77%[1] 个股涨跌 - 仁智股份收盘价7.58元 成交量33.44万手 成交额2.53亿元[1] - 通源石油涨1.72%至5.93元 成交149.82万手 成交额9.01亿元[1] - 中油工程涨1.13%至3.57元 成交42.52万手 成交额1.51亿元[1] - 准油股份涨0.38%至7.95元 成交35.14万手 成交额2.83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245.89万元 游资净流出1735.3万元 散户净流入4981.18万元[2] - 仁智股份主力净流入1537.18万元(占比6.07%) 游资净流出1279.58万元[3] - 贝肯能源主力净流入1161.82万元(5.99%) 海油工程主力净流入1108.61万元(5.23%)[3] - 石化油服主力净流出981.11万元 散户净流入1753.6万元(占比6.75%)[3] 成交活跃度 - 石化油服成交量最高达121.49万手 成交额2.6亿元[1][2] - 通源石油成交额9.01亿元居首 科力股份成交额1.06亿元[1][2] - 博迈科成交量最低为2.54万手 成交额3484.81万元[2]
中石化油服:2025年中期净利润7.6亿元 同比增长0.96%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1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陆上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服务、工程技术研发、建筑工程准备、机械设备销售与租赁、能源矿产地质勘查、以及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能源项目投资等多元化领域 [10] - 公司组织具有制造能力的企业生产金属结构、工具、压力容器、仪器仪表、化学试剂及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 并承包境外石油化工、桥梁、公路、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市政公用、钢结构、电力、消防设施等工程 [10] - 公司经营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以及劳务派遣等国际业务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未明确披露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57.01%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8.68% 高于2024年的7.39% 但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3% 较上年同期下降0.43个百分点 [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1.51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7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亿元 [23]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合同资产较上期末增加28.62%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5.95个百分点 [33]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期末减少22.8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07个百分点 [33]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47.97%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19个百分点 [33]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24.05%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6.81个百分点 [36]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末减少9.3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23个百分点 [36] - 合同负债较上期末减少28.5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 [36] 运营效率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48次 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9] - 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75次 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9]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17次 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0] - 存货周转率为36.35次 高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0] 资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8.1% 高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8] - 公司流动比率为0.68 速动比率为0.67 [39] 收入构成 - 2025年上半年钻井工程收入181.932亿元 工程建设收入86.584亿元 井下作业工程收入41.387亿元 地球物理收入18.109亿元 测录井工程收入17.312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15.182亿元 [14] - 2024年钻井工程收入401.783亿元 工程建设收入178.098亿元 井下作业工程收入109.654亿元 地球物理收入58.992亿元 测录井工程收入35.92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26.514亿元 [17]
油服工程板块9月16日跌0.46%,通源石油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52
板块整体表现 - 油服工程板块整体下跌0.46%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04% 深证成指上涨0.45%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10只个股下跌 呈现分化态势 [1][2] - 通源石油领跌板块 跌幅达3.16% [2] 个股涨跌情况 - 惠博普涨幅居首 上涨0.93% 收盘价3.24元 成交额1.55亿元 [1] - 石化油服上涨0.47% 收盘价2.13元 成交量101.57万手 为板块最高 [1] - 博迈科微涨0.07% 收盘价13.73元 成交量1.47万手 为板块最低 [1] - 准油股份跌幅第二 下跌2.46% 收盘价7.92元 [2] - 科力股份下跌2.42% 收盘价37.98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4537.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53亿元 [2] - 中油工程获主力净流入49.93万元 占比0.38% 为板块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 [3] - 中海油服主力净流出1842.06万元 占比16.09% 为板块最高 [3] - 仁智股份游资净流入521.15万元 占比5.41% 表现突出 [3] - 惠博普散户净流入2159.56万元 占比13.92% 为板块最高 [3]
中石化油服(0103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6 08: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为37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15] - 营业利润为7.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2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2%[17]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7.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较上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90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70.5亿元,同比增长0.6%[26]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亿元,同比增长9.0%[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54]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人民币370.5亿元,同比增长0.6%[85]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人民币4.9亿元,同比增长9.0%[85] - 合并营业总收入为370.51亿元人民币,较上期368.21亿元增长0.6%[148] - 合并净利润为4.92亿元人民币,较上期4.52亿元增长8.9%[14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6元/股,较上期0.024元增长8.3%[148] - 利息费用为3.78亿元人民币,较上期3.56亿元增长6.2%[148] - 综合收益总额4.29亿元,同比增长7.2%[15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财务费用人民币4.27亿元,同比增长23.5%[40] - 研发费用人民币8.83亿元,同比下降20.9%[40] - 研发费用为8.83亿元人民币,较上期11.16亿元下降20.9%[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探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同比下降15.6%[28] - 钻井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81.9亿元,同比下降3.6%[29] - 测录井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7.3亿元,同比增长8.1%[30] - 井下特种作业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1.4亿元,同比下降7.7%[31] - 工程建设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86.6亿元,同比增长19.3%[33] - 钻井业务收入181.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毛利率8.9%[54] - 工程建设项目收入8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毛利率6.9%[54]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92.8亿元,同比增长4.3%,占主营业务收入25.3%[34]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273.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55] - 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业收入9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下半年新签合同额313亿元人民币,全年目标950亿元人民币[57] - 物探服务计划完成二维地震4195千米,三维地震10615平方千米[58] - 钻井服务计划完成钻井进尺467万米[59] - 测录井服务计划完成测井14345万标准米,录井进尺425万米[60] - 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新签合同额68亿元人民币,完成合同额91亿元人民币[62] - 2025年下半年预计资本支出人民币22.9亿元,用于新购和升级改造钻机12台、购置管柱自动化装备16套等[66] - 力争全年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创收突破40亿元[64] - 外委转自营及业务承揽输出稳定在1.5万人以上[65] - 力争外委费用同口径下降5%[6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21.51亿元,上年同期为负1.90亿元[4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150,567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340,633千元[7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790,037千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出人民币302,869千元[79]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407,460千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入人民币1,100,746千元[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90亿元改善至21.51亿元[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52.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41亿元增长51.3%[1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49.67亿元人民币,较上期306.95亿元增长13.9%[15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90亿元人民币,较上期10.93亿元收窄27.7%[152]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5.4%至15,708千元[1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1.35亿元导致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2亿元[15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14.95亿元,同比下降9.9%[1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72亿元,较期初增长7,640%[154]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781.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15][21] - 货币资金增加至53.99亿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8.0%[42][48] - 应收账款减少至102.51亿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2.9%[42] - 存货大幅增加至26.47亿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62.2%[42][48] - 合同资产占比总资产25.6%,金额达200亿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9.3%[42] - 短期借款增至282.62亿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3.6%[42] - 应付款项融资减少至7.49亿人民币,较年初下降70.7%[42][48] - 长期借款新增1.99亿人民币,主要因设备更新改造低息借款[42][48] - 专项储备增加至5.71亿人民币,较年初增长88.5%[42][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781.4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8.09亿元[74] - 流动资产464.46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0.26亿元,主要因合同资产增加48.26亿元[74] - 非流动资产317.03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2.17亿元,主要因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74] - 总负债688.4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54亿元[75] - 流动负债680.57亿元,减少1.37亿元,主要受短期借款增加55.65亿元等综合影响[75] - 资产负债率为88.1%,较2024年末的88.8%有所下降[76] - 2025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人民币28,474,170千元,较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5,760,245千元[80] - 资本负债比率72.1%,较2024年末69.8%上升2.3个百分点[81] - 货币资金增加至53.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0%[142] - 应收账款减少至102.5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2.9%[142] - 合同资产增加至20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3%[142] - 短期借款增加至282.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6%[144] - 应付账款减少至260.8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7%[144] - 合同负债减少至56.4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6%[144] - 归母所有者权益增至93.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144] - 母公司货币资金大幅增至6.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35.8%[146] - 母公司短期借款增至21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4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19.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146] - 母公司净亏损1.05亿元人民币,较上期亏损0.33亿元扩大222.4%[15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6.55亿元至93.03亿元[156] - 未分配利润改善4.92亿元至-220.92亿元[15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1.47亿元至285.46亿元[16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恶化至-192.57亿元[1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933,446千元,较年初的-1,900,921千元进一步恶化[1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582,698千元,较年初的28,615,223千元下降0.11%[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人民币220.92亿元[172]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人民币215.78亿元[172] - 2024年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47.68亿元[172] 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 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636.7亿元,同比增长3.2%[27] - 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96.2亿元,同比增长71.8%[2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人民币9.5亿元,同比增长80.6%[37] - 钻井优化技术应用411口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7%,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4%[35] - 产品产业化实现产值人民币8.9亿元[35] - 外委转自营项目550个,分包外委费用同比压降人民币1.4亿元[36] - 非生产性费用同比压降12.8%[36] - 装备调剂创效人民币0.8亿元[36] - 新签合同额人民币636.7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海外市场占比30.8%[85] - 非生产性费用同比压降12.8%[85] - 钻井优化技术应用411口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7%[86] 关联交易与集团关系 - 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联系人采购原材料和设备交易金额为419.29亿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27.1%[105] - 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联系人提供工程服务交易金额为2147.54亿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58.9%[105] - 向国家管网集团提供工程服务交易金额为227.56亿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6.2%[105] - 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取得借款金额为1264.5亿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98.4%[105] - 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偿还借款金额为1187.88亿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99.9%[105] - 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3169.0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347.85亿元人民币[107] - 在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业务本期存入金额为14652.98亿元人民币,取出金额为14643.49亿元人民币[109] - 从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贷款金额为1264.5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为2.70%[110] -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保函及票据授信总额为1130亿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为617.12亿元人民币[111] -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中,向关联方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1601.57亿元人民币[107]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出现违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的行为[101]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出现违背规范关联交易承诺的行为[101]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出现违背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承诺的行为[101] - 从中石化集团子公司获得授信额度人民币430亿元[172] - 同时获得等值0.8亿美元授信额度[172] - 获得承兑票据开立授信额度人民币55亿元[172] 子公司与分部业绩 - 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净利润最高,达1.31亿人民币[53] - 境外资产规模达298.77亿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8.2%[4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接及间接持股总数12,564,513,351股,占总股本66.28%[126][129]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接持股9,968,726,364股A股,占总股本52.59%[126][129]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5,397,494,694股H股,占总股本28.47%[126][127]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9,170,000股A股,占总股本4.00%[126][129] -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78,394,495股H股,占总股本3.05%[129]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57,852,700股,期末持股156,560,000股,占比0.83%[1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16,246,615股,期末持股52,436,896股,占比0.28%[126]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通过盛骏公司持有2,595,786,987股H股,占H股总数47.98%[129] -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通过易方达基金持有312,371,632股H股(占H股5.77%)[130] - 董事及高管持股无变动,仅孙丙向持有50,300股[132] - 公司副总经理孙丙向持有50300股A股,占已发行A股的0.00037%和总股份的0.00027%[133] - 齐心共赢计划于2018年非公开发行23148854股A股,认购金额6065万元人民币,参与人数198人[134] - 齐心共赢计划在2021年减持11574427股A股,期末持有11574427股A股[134] - 现任及离任董监高合计认购齐心共赢计划605万份份额,占比约10.0%,参与人数18人[135] - 董监高通过齐心共赢计划合计认购金额605万元人民币,获得A股股份2309146股[136]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至5月22日期间累计回购A股股份22,366,200股,并于6月6日完成注销[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降至18,957,045,833股,较年初的18,979,412,033股减少0.12%[170] - 2024年8月21日至9月12日期间,公司累计回购H股股份4,928,000股并完成注销[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年初的18,984,340,033股降至18,979,412,033股[169] - 2024年经国资委批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将持有的759,170,000股A股无偿划转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170] - 划转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由2024年初的70.2%降至2024年末的66.2%[170] - 公司2013年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A股股东每10股支付5股对价股份,共支付100,000,000股[167] - 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数量减少22,366,200股至13,547,012,351股[121] -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数量保持5,410,033,482股不变[12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9,665户[124] 股份回购 - 公司获授权回购不超过已发行A股或H股数量10%的股份[139] - 2025年1月8日至5月22日回购A股22366200股,占总股本0.12%,支付总额4196.52万元人民币[140] - 2025年1月回购4066100股A股,最高价1.98元/股,支付797.06万元人民币[141] - 2025年4月回购10976100股A股,最低价1.73元/股,支付1988.47万元人民币[141] - 回购A股最高价格为1.99元/股,最低价格为1.73元/股[141]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22,366,200股[122] 担保与融资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包括子公司)为28,625,099单位,占净资产比例307.7%[11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6,656,842单位[11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10,280,638单位[114] - 公司为合营公司墨西哥DS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968,257单位[114] - 公司为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提供反担保余额为人民币0元[117] - 公司获得中国石化集团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融资授信额度的反担保安排[116]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册员工人数为5.8万人,雇员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40.7亿元[9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合规处置一般工业固废(不含钻井水基废弃泥浆和岩屑)1.06万吨,危险废物(不含油基岩屑)0.23万吨[97] - 公司处置生活污水62.8万方,钻井作业废水32.7万方[97] - 公司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30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1.3%[98] - 公司应用网电钻机完井
石化油服中标半年新签合同额637亿 年投20亿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国产化
长江商报· 2025-09-14 23:21
近期项目中标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管网集团甬绍干线天然气管道西段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中标金额8.58亿元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1.06% [1][4] - 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管网集团长春-石家庄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中标金额35.97亿元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4.44% [5] - 项目管道施工长度分别约120公里和659公里 包含站场阀室定向钻穿越等施工工程 [4][6] 市场开拓与合同表现 - 2025年1-6月新签合同额636.7亿元 创"十三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同比增长3.2% [2][7] - 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196.2亿元 同比增长71.8% [2][7][8] - 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96.8亿元 同比下降42.7% [7] - 截至2025年6月底合同负债56.49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5.62亿元 增幅38.22% [10] 海外业务发展 - 2023年海外市场收入160.91亿元 占营业收入20.12% [9]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181.05亿元 占营业收入22.33% [9]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92.76亿元 占营业收入25.04% [10] - 技术服务覆盖29个国家和地区 [2][1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超92亿元 年度投入从13.70亿元增长至22.47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3亿元 [11] - 研制发布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Idrilling科学钻井系统 钻井周期缩短12.7% 机械钻速提升19.4% [12] - 页岩油钻井周期最短纪录降至17.05天 [12] - 2025年上半年申请专利540件 其中发明专利341件 产品产业化实现产值8.9亿元 [12] 技术实力与项目经验 - 拥有超过60年项目执行经验 在中国20多个省70多个盆地550多个区块开展技术服务 [11] - 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 形成钻井测录井压裂试气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五大技术系列 [2][13] - 完成储层垂深4881米的超深页岩气井和水平段长4286米的超长水平段页岩气井 [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1年以来连续五年半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3]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1.80亿元增长至2024年6.32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13]
【石油化工】油气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油服行业有望维持景气——行业周报第420期(0908—0914)(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4 23:03
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成果与规划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新增油气储量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和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方[4] - 自然资源部宣布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并将持续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4] - 2019-2024年原油产量复合年增长率2.2% 天然气产量复合年增长率7.3%[4] 三桶油资本开支与油服受益情况 - 2020-2023年三桶油大力提升资本开支 2024-2025年维持高位开支使下属油服企业充分受益[4] - 国内增储上产战略推动原油产量自2019年起止跌回升[4]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与钻井日费状况 - 2025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预计6000亿美元 同比下滑4% 其中深水领域投资同比下滑6%[5] - 自升式平台平均日费达10.97万美元/天 同比增长5.9% 半潜式平台平均日费达27.96万美元/天 同比增长11.5% 均处于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5] - 钻井日费变化滞后于油价变动 全球勘探开发活动保持活跃支撑日费景气延续[5] 油服企业业绩表现与经营质量 - 2025H1中海油服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23.3% 海油发展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13.1%[6] - 海油工程受退税结算周期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2% 但毛利润同比上升27%[6] - 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石化油服毛利率分别同比上升0.71/5.43/1.18/0.41个百分点[6] 国内外油服企业竞争力对比 - 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2025H1毛利率较2024全年分别提升1.9/4.0/0.7个百分点 国际三大油服同期毛利率波动范围为-3.2至+2.2个百分点[8] - 中海油服2025H1年化ROE较2024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国际三大油服同期年化ROE下降4.1-12.3个百分点[8] - 国内油服企业盈利质量展现韧性 国际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7][8]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20期:油气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油服行业有望维持景气-20250914
光大证券· 2025-09-14 12:32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油气行业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油服行业有望受益于国内增储上产行动持续深化[1][10] - 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预计小幅下行,但国内油气投资维持高位,钻井日费保持景气[2][12][17] - 油服企业业绩逆势上行,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国际竞争力有望提升[3][4][26] 国内油气找矿突破与增储上产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新增油气储量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和天然气产量超过2400亿方[1][10]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3000亿方,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10] - 2019-2024年原油产量复合年增长率2.2%,天然气产量复合年增长率7.3%[1][11] - "三桶油"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中国石油2100亿元、中国石化729亿元、中国海油1300亿元,合计较2024年实现值下降约6%,但仍维持高位[11] 全球资本开支与钻井市场 - 2025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预计6000亿美元,同比下降4%,深水领域投资同比下降6%[2][12] - 截至2025年7月,全球自升式平台平均日费10.97万美元/天,同比增长5.9%,半潜式平台平均日费27.96万美元/天,同比增长11.5%,均位于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2][17] 油服企业业绩表现 - 2025H1中海油服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23.3%,海油发展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13.1%[3][22] - 2025H1中海油服毛利率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海油工程毛利率同比上升5.43个百分点,海油发展毛利率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石化油服毛利率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3] - 中海油服钻井平台作业日数9906天,同比增长10.5%,自升式平台可用天使用率94.6%,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半潜式平台可用天使用率89.2%,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23] 国际竞争力比较 - 2025H1中海油服毛利率较2024年全年水平上升1.9个百分点,海油工程上升4.0个百分点,海油发展上升0.7个百分点,而国际三大油服公司斯伦贝谢下降1.7个百分点,哈利伯顿下降3.2个百分点,贝克休斯上升2.2个百分点[4][26] - 2025H1中海油服年化ROE较2024年全年水平上升1.5个百分点,海油工程下降0.1个百分点,海油发展下降0.8个百分点,而斯伦贝谢下降4.1%,哈利伯顿下降12.3%,贝克休斯下降5.7%[4][26]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三桶油":中国石油(A+H)、中国石化(A+H)、中国海油(A+H)[5] - 油服工程企业: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中油工程、石化油服、中石化炼化工程(H股)[5] - 炼化化纤产业链龙头:中国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5] - 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华鲁恒升、阳煤化工、中国旭阳集团[5] - 乙烷制乙烯龙头:卫星化学[5]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标公告
项目中标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标国家管网集团甬绍干线天然气管道西段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1] - 中标金额为人民币8.58亿元 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1.06% [1] - 管道施工长度约120公里 [1] 项目意义与能力体现 - 项目建设对浙江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加快形成全国天然气"一张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1] - 彰显公司在石油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 [1] 关联交易与审批情况 - 中标项目相关额度已被纳入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最高限额 [2] - 公司与国家管网集团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最高限额议案已于2025年3月18日及2025年6月6日经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通过 [2] 项目进展状态 - 目前相关方尚未正式签署合同 项目仍存在不确定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