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羚锐制药(600285)
icon
搜索文档
羚锐制药: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国联证券· 2024-08-13 12:00
公司投资评级 - 羚锐制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的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报告要点 - 羚锐制药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单Q2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9.31%,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8.90%。利润增长超预期[4] - 自2018年起,羚锐制药启动第二轮营销改革,整合营销资源,组建河南羚锐医药有限公司,划分OTC、基层医疗和临床三大业务板块进行专业化销售,通过战略采购控制原材料成本,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公司净利率逐步提升[4] 基本数据 - 总股本/流通股本为567.14/567.12百万股,流通A股市值为13,066.34百万元,每股净资产为4.77元,资产负债率为42.49%,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26.89/15.37元[7] 股价相对走势 - 羚锐制药股价相对沪深300指数走势为-20%、10%、40%、70%,时间节点为2023年8月、2023年12月、2024年4月、2024年8月[8] 相关报告 - 《羚锐制药(600285):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05.04[9] - 《羚锐制药(600285):骨科中药贴膏剂龙头,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3.09.12[9] 事件 - 羚锐制药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收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单Q2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9.31%,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8.90%,利润增长超预期[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76.04%,销售费用率44.85%,管理费用率4.39%,研发费用率2.48%,财务费用率-0.65%,净利率21.67%。单Q2毛利率76.45%,销售费用率44.21%,管理费用率4.89%,研发费用率2.69%,净利率22.35%。自2018年起,公司启动第二轮营销改革,整合营销资源,组建河南羚锐医药有限公司,划分OTC、基层医疗和临床三大业务板块进行专业化销售,通过战略采购控制原材料成本,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公司净利率逐步提升[10] - 羚锐制药为骨科中药贴膏剂龙头企业,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年销售额破10亿元,"两只老虎"年销量破10亿贴。随着老龄化加剧、骨科医疗服务供给增加、中药渗透率提升,骨科中药贴膏剂行业有望持续增长。根据中康开思数据,2023年公司为骨科中药贴膏剂零售端市占率第一,从2018年18.7%提升至2023年26.9%,公司产品具备品牌美誉度,且公司持续优化院内院外营销资源,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10] - 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5/44.01/49.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40%/14.18%/1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3/8.11/9.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25%/18.65%/17.57%,EPS分别为1.20、1.43、1.68元/股,3年CAGR为18.82%。鉴于公司为骨科中药贴膏剂龙头,给予"买入"评级[10]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2年至2026年,羚锐制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02、3311、3855、4401、499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1.45%、10.31%、16.40%、14.18%、1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568、683、811、95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8.71%、22.09%、20.25%、18.65%、17.57%。EPS分别为0.82、1.00、1.20、1.43、1.68元/股。市盈率分别为28.8、23.6、19.6、16.5、14.0,市净率分别为5.2、4.8、4.5、4.3、4.0,EV/EBITDA分别为10.9、12.0、13.1、11.1、9.4[10]
羚锐制药:二季度表现亮眼,长期增长稳健+高分红稀缺标的
华福证券· 2024-08-13 1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二季度表现亮眼,长期增长稳健,高分红稀缺标的[2] - 公司作为国内知名中药贴膏品牌企业,龙头地位稳固,目前处于第二次营销改革阶段,业绩弹性将得到充分凸显[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1亿,同比增长12.1%,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30.8%[3] - 2024年Q2实现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同比增长2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30.2%[3][4] - 2024年Q2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增长30.2%,扣非归母净利率为21.3%,同比提升3.4pct,净利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公司毛利率提升明显,Q2毛利率为76.5%,同比提升2.2pct,同时公司持续保持营销改革控费的步调,24Q2销售费用率为44.2%,同比下降1.3pct[5] 公司产品与研发 - 贴膏产品:独家产品通络祛痛膏,公立医院终端2022H1销售额居中成药贴膏剂第三名;高性价比"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市占率高竞争力强劲:2022年"两只老虎系列"四个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单产品第一[6] - 片剂+胶囊+软膏,丰富产品类型,拓宽发展路径:公司骨科口服药丹鹿通督片,与贴膏剂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效应。核心产品培元通脑胶囊是公司胶囊剂收入的主要驱动力,心血管领域持续发力[6] - 加速新品种研发,进一步丰富业务管线。近年来,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注重研究化学贴片、骨科、心脑血管等领域,致力于推进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6.8/8/9.3亿元(维持前次预测),对应PE分别为19.3/16.4/14倍,维持"买入"评级[8]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2A至2026E的营业收入、净利润、EPS、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财务数据和估值指标[15] - 2023A至2026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主要财务比率等详细财务预测[16]
羚锐制药:24H1净利增长30%,扎实的品牌及营销工作或将助力业绩创新高
信达证券· 2024-08-13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羚锐制药(600285)的投资评级未在报告中明确提及[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4] - 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优化成本端,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销售和管理费用率[5] - 公司持续扩充产品矩阵,通过"健康消费品+处方药"双轮驱动,增强市场竞争力[6] - 公司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服务,提升品牌内涵和客户服务质量[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4H1公司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4] - 2024Q2单季度营业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9.31%;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8.9%[4] 毛利率和费用率 - 2024H1公司毛利率提升约0.72个百分点至76.04%,销售费用率下降1.69个百分点至44.85%,管理费用率下降0.57个百分点至4.39%[5] 产品矩阵和市场策略 - 公司在健康消费品领域和处方药领域持续扩充产品矩阵,增强市场竞争力[6] - 公司通过多管齐下提升品牌内涵,携手终端做实做细营销服务,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客户服务质量[7][8]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97亿元、42.26亿元、47.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15%、11%、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亿元、8.58亿元、10.05亿元,同比分别约增长29%、17%、17%[9] 财务指标 - 2024E-2026E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97百万元、4226百万元、4709百万元,增长率YoY分别为14.7%、11.3%、11.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32百万元、858百万元、1005百万元,增长率YoY分别为28.8%、17.3%、17.1%[11] - 2024E-2026E的毛利率分别为74.2%、74.4%、74.7%,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4.2%、25.5%、26.7%,EPS(摊薄)分别为1.29元、1.51元、1.77元,市盈率P/E分别为17.86倍、15.23倍、13.00倍,市净率P/B分别为4.33倍、3.89倍、3.47倍[13]
羚锐制药:核24H1净利增长30%,扎实的品牌及营销工作或将助力业绩创新高
信达证券· 2024-08-13 08: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羚锐制药(600285)的投资评级未在报告中明确提及[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4] - 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优化成本端,销售规模提升带动规模效应,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有所缩减[5] - 公司产品矩阵持续扩充,包括健康消费品和处方药领域,多个产品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6] - 公司通过多管齐下提升品牌内涵,携手终端做实做细营销服务,增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服务[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H1公司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4] - 2024H1归母净利率提升约3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约0.7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1.6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0.57个百分点[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产品包括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多个产品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积极推动新产品复产工作[6] - 公司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服务,如在全国开展健康服务公益活动,通过广告投放和线下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7][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97亿元、42.26亿元、47.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亿元、8.58亿元、10.05亿元[9] 重要财务指标 - 2024E-2026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97百万元、4226百万元、4709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百万元、858百万元、1005百万元[11][13]
羚锐制药:2024年中报点评:持续加强品牌建设,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东方财富· 2024-08-13 0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3][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加强"两只老虎""小羚羊"等品牌建设,加快品牌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3] - 公司拥有一系列治疗慢性疼痛、跌打损伤的外用产品,其中通络扶痛膏、活血消痛膏为公司独家产品,在同品类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4] - 公司积极布局化药贴剂,启动引进美辛贴片等产品上市,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种类 [4] - 公司持续深化营销管理,进一步优化销售渠道及费效比,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属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 [3] - 公司毛利率为76.04%,同比增加0.7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4.85%、6.86%、-0.65%,同比分别下降1.68个百分点、0.64个百分点、上升0.24个百分点 [5]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52/42.26/47.2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81/7.99/9.38亿元,EPS分别为1.20/1.41/1.65元 [14][16][17]
羚锐制药:2024年半年报业绩点评:利润增速超预期,品牌价值持续增长
东北证券· 2024-08-13 08: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销售效率提升,智能化转型成效显现 - 2024年上半年费用率大幅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3] - 公司通过优化营销队伍配置、信息化赋能,推进体系整合化和管理精细化,以及智能制造转型,实现了从中药原料提取、精制到制剂的全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3] 多品牌战略与品牌价值持续增长 - 公司依托"羚锐®"超30年的品牌历史,在确立母品牌核心价值及定位的前提下,持续规范品牌管理,着力打造"小羚羊®""两只老虎®"等多个细分领域品牌,从骨健康领域拓展至儿童健康等,不断塑造与业务体量、行业规模相匹配的标杆品牌 [4] - "1+N"品牌战略的实施,使"两只老虎®"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小羚羊®"等品牌逐步壮大,整体品牌价值得到快速提升,品牌红利在逐步释放 [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7.90、43.14、48.93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4.45%、13.83%、13.42% [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7、8.29、9.71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4.42%、17.31%、17.08% [5] -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8、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5][8]
羚锐制药:2024年半年报点评:利润超预期,看好全年持续性
浙商证券· 2024-08-13 0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增长情况 - 收入增长符合预期,二季度略有波动,看好全年10%+稳健增长 [3] - 下半年收入增速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全年收入有望实现10%+稳健增长 [3] 盈利能力提升 - 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超预期 [4] - 预计2024年全年净利率18.80% [4] 增长质量分析 - 现金流表现出现下降,营运效率下滑 [5] - 主要是收到的现金回款减少,承兑回款增加所致 [5] 财务数据总结 收入和利润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13.16%、11.66%、12.36% [13]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3.97%、18.04%、17.07% [13]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预计2024-2026年为74.29%、75.09%、75.69% [16] - 净利率预计2024-2026年为18.80%、19.87%、20.70% [16] - ROE预计2024-2026年为24.06%、26.14%、28.22% [16] - ROIC预计2024-2026年为21.67%、23.72%、25.52% [16]
羚锐制药:营销发力营业收入平稳增长,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
国投证券· 2024-08-13 06:00
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0.75元[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的营销持续发力,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30.82%[2] 营销策略 - 公司通过加大品牌投入、加强广告宣传和强化终端动销等策略,推动营业收入的平稳增长[3] 成本和费用控制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如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生产工艺和信息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提升运营效率[4] 财务指标和预测 -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19亿元、41.78亿元、46.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6亿元、8.02亿元、9.18亿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8.8倍、16.3倍、14.2倍[11]
羚锐制药:公司快报:营销发力营业收入平稳增长,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
国投证券· 2024-08-13 05:50
公司投资评级 - 羚锐制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0.75元[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的营销持续发力,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4年上半年,羚锐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扣非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30.82%[3] 营销策略 - 公司通过加大品牌投入、加强广告宣传和强化终端动销等策略,推动营业收入增长。例如,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展2,000余场次健康服务公益活动,通过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广告投放树立品牌高度,以及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经营为终端引流[4] 成本和费用控制 - 公司通过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使得营业成本占收入比例减少0.7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减少1.6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减少0.57个百分点。这些措施使得公司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率和扣非净利率分别增加3.03和2.97个百分点[5] 财务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19亿元、41.78亿元和46.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6亿元、8.02亿元和9.18亿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8.8倍、16.3倍和14.2倍。给予公司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30.75元,相当于2024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12]
羚锐制药(60028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12 07:34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4亿元,同比增长30.82%[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亿元,同比下降26.09%[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32元,同比增长30.02%[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728元,同比增长30.70%[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9%,同比增加2.20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5%,同比增加2.14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03亿元,同比下降3.15%[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总资产为47.14亿元,同比下降1.2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0,600.72万元,同比增长12.07%[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03.28万元,同比增长30.30%[6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金额为18,940,815.19元人民币[30]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48,650.07元人民币[28] - 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4,173,605.74元人民币[2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09,770.40元人民币[28]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6,842,358.30元人民币[28]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631,303.15元人民币[28]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954,672.83元人民币[28] - 所得税影响额为3,116,862.68元人民币[28]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4,158.32元人民币[28] 产品与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中成药制剂和化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多个治疗领域[32] - 公司健康消费品业务覆盖骨健康、皮肤健康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儿科、皮肤、呼吸等领域的非处方药品、营养保健品和医疗器械[50] - 公司拥有治疗慢性疼痛、跌打损伤的外用产品,如通络祛痛膏、活血消痛酊等独家产品,"两只老虎"系列年销量超10亿贴[52] - 公司处方药产品主要用于慢性病及癌性疼痛管理,代表产品包括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等[53] - 公司积极布局化药贴剂,启动吲哚美辛贴片等产品上市,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开拓新增量[52] - 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究,加速推进多个重要产品的复产工作,如青石颗粒、野苏颗粒等,并加快仿制药品的上市工作,推动产品升级与创新[59] 营销与品牌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通过优化市场营销活动及加强数字化赋能等方式,持续提升营销能力[46] - 公司积极布局线上业务,结合市场变化及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及性[46] - 公司依托"羚锐"主品牌,积极塑造儿科"小羚羊"专业品牌,打造家庭常备药产品集群,为中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56] - 公司入选"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位列第21位,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品牌红利在逐步释放[62] - 公司不断优化队伍配置,加强全国等级医院、第三终端的覆盖力度和自营电商建设,通过信息化赋能,推进体系整合化和管理精细化[6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加强产学研用融通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68] - 公司通过实施《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措施,鼓励内部创新[68] - 公司通络祛痛膏、丹鹿通督片进入《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新品陆续上市销售[68] 运营与管理 - 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67] - 公司加大信息化运营平台建设,提升运营效率,推动部门管理向“利润中心”转变[69] - 公司通过搭建标准化、集成化的信息化平台,提升业务协同性和经营效率[70]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始终坚持生态设计、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保友好的理念,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提高环保管理水平[138] - 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和清洁生产[116] 股东与治理 - 公司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三个解锁期考核指标达成,14名参与对象可解除限售的股份共计64.78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1%[133]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经营,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等不良诚信状况[148] - 公司总股本从567,143,992股减至567,140,242股[17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至3,953,010股[168] - 无限售条件股份为563,187,232股[168] - 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回购注销3,750股限制性股票[174]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304户[176] - 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21,817,898股,占总股本的21.48%[180]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稳健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股份14,920,254股,占总股本的2.63%[18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0,053,283股,占总股本的1.77%[180] - 中国工商银行-广发稳健增长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股份9,800,000股,占总股本的1.73%[180]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五组合持有股份8,800,000股,占总股本的1.55%[180]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股份8,123,182股,占总股本的1.43%[180] - 北京源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源峰价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股份7,927,565股,占总股本的1.40%[182]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股份7,617,479股,占总股本的1.34%[18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五零二二组合持有股份7,086,984股,占总股本的1.25%[18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五组合持有股份7,066,500股,占总股本的1.2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