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建工(600170)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关于2016年度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完成的公告
2024-11-22 09:25
股权变动 - 2017年2月28日向长江养老保险非公开发行350,830,083股A股[2] - 2020年2月28日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届满,417,487,799股上市流通[3] - 近日员工持股计划股票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全部出售完毕[4]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11-19 09:20
会议信息 - 上海建工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1月19日召开[1] - 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10月31日刊登召开股东大会通知[3] 参会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24人,代表股份2,690,450,582股,占比30.2776%[5] - 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及代表共2,007人,代表股份4,235,377,165股,占比47.6638%[16] 会议结果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17]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11-19 09:20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为2007人[4] - 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总数为4235377165股[4] - 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数占比47.6638%[4] 议案表决情况 - 《上海建工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票比例96.4855%[7] - 《上海建工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反对票比例1.5500%[7] - 《上海建工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弃权票比例1.9645%[7] - A股同意票比例99.8173%[7] - A股反对票比例0.0806%[7] - A股弃权票比例0.1021%[7] 人员出席情况 - 公司在任董事8人,出席8人;在任监事3人,出席3人[8]
上海建工:上海地区建筑龙头,国改市值管理催化
国泰君安· 2024-11-18 2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为4.20元当前价格为2.83元[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建工是上海地区建筑龙头受益于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PB破净公司估值有望回归同时受上海市国企改革政策催化[3] - 2024年前3季度营收2140.13亿元同比降低4.05%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4.30%[10] - 2024年前3季度新签订单下降9.2%其中建筑施工订单同比下降5.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状况 - 2024年前3季度费用率6.89%(+0.08pct)归母净利率0.63%(+0.05pct)加权ROE3.04%(-0.33pct)[10] - 2024年前3季度经营净现金流-214.94亿元(2023年同期-55.98亿元)其中Q1 - Q3为-253/27/11亿元(2023Q1 - Q4为-229/98/76/266亿元)[10] - 截至3季度末应收账款625亿元同比增11.8%应收账款/营业收入为29.19%(+4.14pct)计提减值5.68亿元同降46.36%减值/利润总额为24.68%(-25.68pct)减值/应收账款为0.91%(-0.99pct)[10] 业务订单 - 2024年前3季度新签2778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建筑施工2314亿元同比下降5.4%设计咨询142亿元同比下降8.1%建材220亿元同比增加2.7%房产开发53亿元同比下降54.3%城市建设0.1亿元同比下降81.7%其他50亿元同比下降61.1%[10] - 2024年第3季度新签712亿元同比下降29.2%降幅环比Q2扩大16.5个百分点建筑施工单季新签580亿元同比下降26%设计咨询新签31亿元同比下降52%建材工业72亿元同比增加8%房产开发12亿元同比下降78%[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5年EPS0.19/0.21/0.23元增11%/10%/9%[10]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6037、304628、330327、349817、373685百万元增速分别为1.8%、6.5%、8.4%、5.9%、6.8%[11] - 2022 - 2026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1356、1558、1729、1901、2073百万元增速分别为-64.0%、14.9%、11.0%、10.0%、9.0%[11]
上海建工20241115
上海证券交易所:ETF投资交易白皮书(2024年上半年)· 2024-11-17 17:01
一、涉及公司 - 上海建工[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经营概况 - **新签合同情况** - 前三季度新签合同2778亿元,其中上海地区签了2053亿,占到74%[3]。 - 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和建材工业三项核心业务新签合同订单规模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六大新兴业务新签合同702亿,占到当季新签合同总额的25%[3][5]。 - **市场布局** -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最主要的核心区市场,后续会在加强上海市场深度耕耘、长三角市场的基础上,针对国内万亿GDP城市开展外扩市场的布局,并寻找国际业务机遇[3]。 - **经营业绩** - 一到九月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2140亿,规模净利润13.5亿,在保持规模稳定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核心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度有稳有升[4]。 - 应收账款在前三季度期末较期初有所下降[4]。 (二)化债相关 - **化债影响** - 化债政策已开始发挥作用,对建筑行业有积极影响,上海建工有望受益于化债及后续环境回暖[1]。 - 公司应收账款中约50%的业主是政府投资类企业,若把营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并统计,大概70%是政府类的项目[7][8]。 - 在江苏、四川的化债相关应收账款回收推动比较积极,浙江、广东的项目还在推进中[8][9]。 - 化债项目资金回收可能有阶段性支付(解决历史欠债部分)或整个项目买断(低息债务替代高息债务)两种模式,目前还不太好判断[14]。 (三)业绩压力与展望 - **业绩压力因素** - 带投资属性的地产开发和3P类投资项目对业绩拖累较大,地产项目因前期高价拿地但销售不及预期,3P类项目因部分业主应付费用短期化导致要计减股比例[10]。 - 施工板块业务端,部分项目推进慢无法及时竣工,外省市项目因资金紧张导致工期进展节奏放缓,使得项目预期毛利率下调[10][11]。 - **业绩展望** - 若能在2 - 3年内有效扭转地产和投资这两大业务的不利局面,公司盈利量将大幅改善,目前公司三项核心业务的盈利状况与历史巅峰时期基本相当甚至更优秀(剔除地产和投资业务的不利因素后)[25]。 - 对2025年上海中心城区旧改项目交房结转抱有希望,若实现则地产公司明年有望扭亏,投资项目近期不会有新增大投入,后续几年需进一步投资的金额规模将显著下降[24]。 - 订单规模方面,年初预期今年签订五千亿规模订单,但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达成效果不理想,参考同行下滑情况,全年完成五千亿压力大,未来公司可能主动或被动放缓规模增速,将工作中心更多转向经济效益提升[29]。 三、其他重要内容 (一)国企改革相关 - 上海建工在国企改革方面,一是围绕现有传统优势进行创新转型,关注建筑领域机器人研发应用,已在多个领域形成应用成熟、成本可控的建筑机器人且部分产品已对外销售;二是积极推进自身管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考虑管理层激励方案;三是关注市值管理,根据上海市相关考核规则有20项考核指标,还涉及企业规范运作的加风向和减风向考核,这有助于激发企业关注主业、提升经济效益并推动有益的资本运作[18][19][20]。 (二)业务结构相关 - 建筑施工类型订单中,房屋建筑占到施工业务的70%(其中住宅类业务量占10% - 15%、商业地产类占25%出头、其他公共建筑类房屋建筑在25%上下),房屋建筑以外的建筑占30%[27][28]。 - 业务结构优化体现在与政府投资类项目比重越来越高,大基建类项目比例持续提升[29]。
上海建工:业绩短暂承压,毛利率同比明显改善
天风证券· 2024-11-08 17:49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买入”评级维持6个月[5]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利润承压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毛利率改善公允价值变动增厚利润且新兴业务发展前景被看好中长期增长潜力被看好[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4年前三季度营收2140.13亿同比-4.05%归母净利润13.51亿同比+4.30%扣非净利润7.89亿同比+0.21%Q3单季度营收680.36亿同比-13.52%归母净利润5.25亿同比-2.75%扣非净利润0.87亿同比-45.71%[1] - 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0.02pct至8.19%Q3单季度毛利率为9.41%同比+1.12pct期间费用率为6.89%同比+0.08pct净利率同比上升0.08pct至0.69%Q3单季净利率为0.85%同比+0.19pct[3] - 24年前三季度CFO净额为-214.94亿同比多流出158.96亿收付现比分别为109.19%117.87%同比变动+6.55pct+11.65pct24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亿同比少流入64亿[3] 订单情况 - 24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2778.03亿同比-9.18%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建材工业房产开发新签订单分别为2313.85141.66219.9652.94亿元同比-5.43%-8.11%+2.69%-54.33%上海市场订单2053亿元占74%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702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25%[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1718.821亿(前值17.219.322亿)[4] - 给出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EPS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等财务数据[4] - 给出2022 - 2026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7][8]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2024-11-08 07:35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简称上海建工,代码600170[1] - 公司有多只债券,如24沪建Y1(代码240782)[1] 人事变动 - 总会计师尹克定因到龄退休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生效[3] - 聘任新总会计师前,副总会计师沈广军代行职责[3] 时间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11月9日[5]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发行结果公告
2024-11-08 07:35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 发行结果公告 | 证券代码:600170 | 证券简称:上海建工 | | | 公告编号:2024-053 | | --- | --- | --- | --- | --- | | 债券代码:240782 | 债券简称:24 | 沪建 | Y1 | | | 债券代码:240783 | 债券简称:24 | 沪建 | Y2 | | | 债券代码:241305 | 债券简称:24 | 沪建 | Y3 | | | 债券代码:241857 | 债券简称:24 | 沪建 | Y4 |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11月9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本期债券的基础期限为5年,以每5个计息年度为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末, 发行人有权选择将本期债券的期限延长1个周期(即延长5年),或选择在该周期 末到期全额兑付本期债券。 本期债券(债券简称:24沪建Y4,代码:241857.SH)发行规模20.00亿元, 票面利率为2.68 ...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关于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11-08 07:35
担保金额 - 2024年10月为17家高负债率子公司提供26.56亿元担保,为1家低负债率子公司提供15亿元担保,合计41.56亿元[4][5]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对外担保余额675.73亿元,主要为对控股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担保[5] - 2024年度预计提供担保合计1431.28亿元,为87家控股子公司提供1425.71亿元,为3家联营合营企业提供5.57亿元[10] 担保对象 - 被担保人为18家子公司,不存在关联担保[5] - 被担保人宁波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持股40%[10] 担保情况 - 上海建工集团为多家子公司提供担保,涉及不同金额和到期日[4][6][7]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1个月 - 7年[11] 其他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0%[5]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13] - 2024年4月22日召开董事会,5月1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担保额度预计及授权议案[8] - 本次担保主要针对控股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担保风险可控[12]
上海建工:归母净利润稳健提升,属地优势有所强化
中国银河· 2024-11-08 05: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稳健提升,毛利率小幅改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多流出,各业务毛利率有稳有进,净利率同比提高[1] - 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属地优势,新签合同额整体有所减少,但在上海市场新签合同占比提升且承担上海市重大工程比例较高[1] - 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多个重大工程竣工交付,超级项目实现建设节点目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新签一定金额新兴业务合同[2]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3、18.21、20.1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97%/6.30%/10.81%,对应P/E分别为14.11/13.27/11.98x[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2024Q1 - 3,公司实现营收2140.13亿元,同减4.05%;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亿元,同增4.30%;实现扣非净利润7.89亿元,同增0.2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14.94亿元,同比多流出158.96亿元;Q1 - 3公司毛利率为8.19%,同比提升0.02pct,净利率为0.69%,同比提高0.09pct[1]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55.66、3327.21、3536.30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59%、5.44%、6.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3、18.21、20.18亿元,利润增速分别为9.97%、6.30%、10.81%;毛利率分别为8.29%、8.32%、8.26%;摊薄EPS分别为0.19、0.20、0.23元;PE分别为14.11、13.27、11.98[3] 业务发展 - 2024Q1 - 3新签合同2,778.03亿元,同减9.18%,各业务新签合同有增有减,其中建筑施工新签合同2,313.85亿元,同减5.43%;设计咨询新签合同141.66亿元,同减8.11%;建材工业新签合同219.96亿元,同增2.69%;房产开发新签合同52.94亿元,同减54.33%;城市建设投资新签合同0.1亿元,同减81.68%[1] - 在上海市场新签合同2,05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4%,较去年同期提升2.03pct;集团承担上海市重大工程111项,占全市比例为58%[1] - 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多个重大工程竣工交付,超级项目实现建设节点目标,大力发展新兴业务,新签新兴业务合同额702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5%[2]